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州大學現任校長是哪裡人
擴展閱讀
廈門的土質缺什麼元素 2025-09-25 21:09:28
福州哪裡有賣卡駱馳的鞋 2025-09-25 21:02:21

福州大學現任校長是哪裡人

發布時間: 2025-09-25 19:42:50

1. 福建現代有哪些名人

鄧叔群(1902~1970),著名真菌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福州市人,曾任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1955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是我國森林病理學和真菌學的創始人,尤其專長於真菌學研究,精通真菌各大類群,為國際公認的有突出貢獻的真菌學家

劉崇樂(1900~1969),著名昆蟲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福州市人。曾作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1955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是我國利用天敵資源開展生物防治害蟲的創始人之一。在昆蟲學的人才培養及圖書文獻收藏方面卓有建樹。對我國昆蟲資源的調查、研究、利用頗有貢獻。

庄巧生(1916~ ),著名作物遺傳育種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閩侯縣人。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研究員。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在小麥育種中做出了系統和創新的業績

吳孟超(1927~ ),著名肝膽外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閩侯縣人。現任第二軍醫大學肝膽外科研究所所長、教授。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在國內首先提出了中國人肝臟解剖「五葉四段」新見解,現已為國外學者公認。近年又進行肝癌的基礎研究和新法治療肝癌,取得了顯著成效。

王世真(1916~ ),著名原子核醫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閩侯縣人。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首都核醫學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獲得美中核醫學會授予的核醫學「優異成就獎」金牌。他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對中國核醫學的研究與應用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鄭作新(1903~1998),著名鳥類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長樂市人。現任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對我國鳥類進行系統分類的考察與研究,取得了突出成果,為我國鳥類學的發展做出重大的貢獻。

唐仲璋(1905~1993),著名寄生蟲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福州市人。曾任廈門大學生物系教授。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長期從事人、畜的寄生蟲研究,特別是對危害性較大的蠕蟲病的生物學及流行病的研究有較大貢獻。

唐崇惕(女)(1929 ~ ),著名寄生蟲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福州市人。現任廈門大學生物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寄生動物研究室副主任。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在研究與人類關系密切的寄生蟲各種類及其生物學特點,研究病蟲的防治方法,均取得豐碩成果。

張鈺哲(1902~1986),著名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閩候縣人。曾任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長、研究員。1955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開創並領導了多個領域天文學研究,取得多項重要成果。

陳建生(1938~ ),著名天體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福州市人。現任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員。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在類星體吸收線、宇宙原始氫氣、高紅移星系、類星體巡天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對天體起源和演化的認識做出了貢獻。

王乃彥(1935~ ),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福州市人。現任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從事中子物理研究,多個項目達國際水平。在改進我國核武器的設計和測試技術工作方面做出了貢獻。

王綬琯(1923~ ),著名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福州市人。現任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名譽台長、研究員。1980年當選區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開創了中國的射電天文學觀測研究領域,是我國現代天體物理學的主要奠基者之一。在領導和管理中國天文工作中發揮了多方面的作用。

林群(1935~ ),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連江縣人。現任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在計算數學方面進行了長期深入研究並取得突出成果,形成了獨特的理論體系。

沈元(1916~ ), 著名空氣動力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福州市人。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名譽校長、教授。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為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培養了大批科技力量,在計算機在航空航天中的推廣應用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陳彪(1923~ ),著名天體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福州市人。曾任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名譽台長、紫金山天文研究員。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在組織推進我國太陽物理觀測研究,籌劃其布局和發展,負責組織協調多次太陽活動周期的全國觀測活動等方面做了大量有顯著成效的工作

劉應明(1940~ ),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福州市人。現任四川聯合大學副校長。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拓撲學與不確定性數學處理等方面的數學研究,並取得多項重要成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等多種獎勵。

陳景潤(1933~1996),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福州市人。曾任中國科學院子數學研究所研究員。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主要從事解析數論方面的研究,並在哥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國際領先的成果。

林同驥(1918~1993),著名空氣動力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福州市人。曾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在彈性力學方面以及導彈彈頭防熱研究和結構定型方面均有獨到見解。主持建立了我國第一座U型振盪水槽。

陳浩民、張靜初、黃湘怡也是祖籍福州

http://tieba..com/f?kz=504481799
http://tieba..com/f?kz=124411574
http://city.icchina.com/Personality/default.asp?city=福州&page=1&style=2
http://www.mingren.biz/mr_list_46.html 附送福建名人網

2. 付賢智人物印象

付賢智,1957年出生於南平邵武市拿口鎮加尚村,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母皆為教師。高中畢業後,他在邵武一中畢業後投身於蓮塘公社芹田大隊插隊生活,成為一名知青。1976年,他轉至大竹中學任教,同時堅持自學,於1978年高考中以化學滿分的優異成績被破格錄取至北京大學化學系,盡管物理成績也非常出色(98分)。


1991年取得博士學位後,付賢智留在北大進行博士後研究。1993年,他作為訪問學者前往美國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深造,繼續追求科研事業。然而,面對麥迪遜大學提供的優厚條件,如綠卡、高薪和生活設施,他堅定地選擇了回國。付賢智表示,他的回國決心源於對國家的深深眷戀和對教育的執著,他希望將所學應用於祖國,他甚至把兒子的教育計劃也納入回國的考慮,確保孩子們的學業能與國內保持同步。


回國前,福州大學的魏可鎂院士得知付賢智是福建人,通過電話極力邀請他回鄉任教。在機場,魏院士親自迎接,付賢智深感家鄉的召喚。他說:「我是福建人,喝著閩江水長大,有責任為家鄉的科學進步貢獻力量。」因此,他選擇加盟福州大學,投身光催化研究,開始了他在家鄉的新篇章。




(2)福州大學現任校長是哪裡人擴展閱讀

付賢智,男,1957年7月生,福建邵武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共福州大學委員會常委、副書記,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光催化領域的知名學者,中國太陽能學會光化學專業委員會理事,創建了我國目前在光催化高新技術領域唯一的研究所-福州大學光催化研究所。1998年獲全國模範教師稱號,2001年被授予全國師德標兵,2003年獲全國留學人員成就獎,2005年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2007年當選中共十七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