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生打新冠疫苗要帶什麼證件
監護人攜帶本人身份證、兒童身份證(如無身份證,需攜帶有兒童身份證號碼的戶口本),及兒童《預防接種證》(有條碼可供醫務人員掃描),前往就近的接種門診打疫苗。監護人可關注當地衛生健康部門、疾控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官方發布平台相關信息。
未成年人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應按學校或居住地要求進行團體預約或個人預約。未成年人接種需由學校工作人員或監護人陪同,需提前了解新冠疾病、新冠病毒疫苗相關知識及接種流程,帶好相關身份證件和預防接種證(如有),需記住父母至少一方的姓名和身份證號碼;認真閱讀並填寫知情同意書。
小學生打新冠疫苗注意事項
兒童在接種新冠疫苗之前,首先要確保身體的各項機能,必須保持在正常的范圍內。如果存在發熱、感冒或者急慢性疾病的發作期等情況,需要延期接種。此外,如果對流感疫苗過敏,是不可以接種新冠疫苗的。
新冠疫苗可能會引起一些不良反應,如果兒童接種後出現惡心、嘔吐、頭暈等症狀,需要暫時忌口,盡量不要吃油膩、辛辣以及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不良反應。
2. 未滿18歲監護人不在身邊,打疫苗怎麼打
法律分析:根據未成年人接種新冠疫苗的相關規定,在未成年人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過程中,其監護人必須在接種現場全程陪同。在到達接種新冠疫苗現場時,需要出示疫苗接種者和該監護人的相關身份證明,醫生詢問關於接種新冠疫苗的相關情況須如實告知,並由監護人在孩子接種新冠疫苗的預防接種知情同意書上簽字,接下來才能夠進行接種。所以,若家長不在身邊時可以讓已成年的親戚陪同,並帶上家長的相關證件進行接種。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
第四十一條 國務院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制定國家免疫規劃;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種類由國務院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擬訂,報國務院批准後公布。
國務院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建立國家免疫規劃專家咨詢委員會,並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建立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種類動態調整機制。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執行國家免疫規劃時,可以根據本行政區域疾病預防、控制需要,增加免疫規劃疫苗種類,報國務院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備案並公布。
第四十二條 國務院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應當制定、公布預防接種工作規范,強化預防接種規范化管理。
國務院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應當制定、公布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的免疫程序和非免疫規劃疫苗的使用指導原則。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應當結合本行政區域實際情況制定接種方案,並報國務院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備案。
第四十三條 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按照各自職責,開展與預防接種相關的宣傳、培訓、技術指導、監測、評價、流行病學調查、應急處置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