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建省府是什麼時候在福州的
擴展閱讀
北京舊的木板床如何處理 2025-08-11 02:02:38
深圳哪裡有新鮮小龍蝦 2025-08-11 01:50:36
廈門哪裡有精品店 2025-08-11 01:34:36

福建省府是什麼時候在福州的

發布時間: 2022-04-20 13:30:48

1. 是在哪個朝代設了福建省

福建之稱始於唐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當時,唐玄宗為了加強邊防武裝力量,在閩設立軍事長官經略使(相當軍區長官),並從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為「福建經略使」,與福州都督府並存,起初專管軍事,後發展為福建觀察使、福建節度使,統轄福建各地的軍事、民政、財政等,取代了道一級,變成了地方最高長官。福建之稱至今已有1273年了。

2. 福州府的簡介

福州府為明清時期福建布政司下設的一個府,其轄區大致為今天的福州市的五區二縣級市六縣再加上寧德地區的古田、屏南二縣。朝初年,改福州路為福州府,為福建省治。

3. 福建地名的來歷歷史文化典故在50字到500字 福建的地名來歷,包含的歷史文化典故等。

古代設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五個州,取前兩個州的頭一個字就是福建。明朝設福建省,因是閩族人居住地區,所以簡稱閩。
故事一:「三山」由來
福州是一座擁有2200多年歷史的名城。唐開元十三年設福州都督府始稱福州。五代梁開平二年閩王王審知擴建城池,將風景秀麗的烏山、於山、屏山圈入城內,從此福州成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獨特城市。
「三山」成了福州的別名。
故事二:五次定都---無諸定冶城、閩國定都福州、南宋趙昰定行都、南明朱聿健定臨時王都、中華共和國臨時首都。
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張伯玉,親自在衙門前種植榕樹2棵,並號召百姓普遍種植後滿城綠蔭蔽日,暑不張蓋,故又有榕城之美稱。宋末北方動亂,端宗皇帝在福州即位,改名福安府,明末唐王朱聿鍵,也在福州登基,改名天興府,又稱福京,使福州先後兩度成為臨時京都。明清兩代福建省為福州府府治。從民國年間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福州均為福建省省會,其中1933年,福建事變時期,曾一度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革命政府的「國都」。
故事三:六次建城---無諸建冶城、嚴高建子城、唐建羅城、梁建夾城、宋拓外城、明建府城

4. 福州歷史上建城的具體年份是什麼時候

考古發掘證明,距今5000~7000年前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早期,福州地區就有氏族部落長期定居。「閩人」就是當時的土著居民。距今約4000年前,即公元前21世紀末至公元前16世紀初的夏朝時期,這里的閩族居民已和中原地區的華夏族有了聯系。至周代,這里與中原的關系更加密切。它不僅向周朝進行朝貢,而且也進入了奴隸社會。戰國中期(公元前334年),越王勾踐六世孫無疆為楚威王擊敗殺死,越國開始瓦解,王族南奔,部份越人入閩,與閩族融合成為閩越族。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向福建進軍。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廢閩越王無諸為君長,在福建地區設閩中郡。秦末,群雄並起,逐鹿中原,無諸率閩越族人先是反秦,繼而佐劉邦攻項羽。漢高祖五年(前202年),漢復封無諸為閩越王,「王閩中故地,都東冶」,福州成為閩越國的都城。無諸依冶山建城,人稱「冶城」。晉武帝太康三年(282年),析建安郡(今建甌市)侯官、東安二縣設晉安郡,福州為晉安郡的郡城,第一任郡守嚴高改建郡城,時稱「子城」。南朝、隋唐時,福州曾作為豐州、泉州、閩州的州城。唐武德六年(623),析建州閩縣等地復設泉州(即今福州市)。 唐開元十三年(725年),改設福州都督府,從此,福州就定了名。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人王審知隨其兄王潮率兵南下,佔領福建全境,創立閩國,定都福州。王審知安置中原移民,選用賢能,興文重教,浚湖拓城,減稅撤卡,發展海外貿易。唐天復元年(901年),王審知在子城外環建大城,設八城門、九便門、三水門,稱「羅城」,全部用印有「錢紋」圖案的城磚砌城。羅城內除官吏居住外,還讓百姓按規定地段修建住宅,分段圍以高牆,稱之為坊,這便是「三坊七巷」的雛型。開平元年(907年),在大城南北增築月城,大城夾在其中,人稱「夾城」。因南門外一帶地勢低窪,又建城牆以防洪。是時全城略呈圓形,越王山(屏山)、九仙山(於山)、烏山均被圈入城中,福州因而別稱三山。後來,王審知的兒子王延鈞立國號「大閩」,將福州改稱為「長樂府」。北宋開寶七年(974年)福州刺史錢昱在夾城之外增築外城。南宋紹興之後,金兵猖獗,中原塗炭,福州被視為「武陵桃源」,避亂者漸次而來,典章人物,極一時之盛。南宋末,益王趙昰登基於福州,升福州為福安府,作為行都。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設福建行中書省於泉州,三年後遷返福州。明代,統治者輕徭薄賦,獎廉肅貪,鼓勵墾荒,發展生產,福州經濟恢復,紡織業、商業、航海業復甦。明洪武四年(1371年),在唐代的夾城與宋代的外城基礎上砌石城以防倭,此為府城。此城沿用至辛亥革命後才陸續被拆除。明末,清兵入關,唐王朱聿鍵在福州即位,稱福州為天興府,又稱「福京」,作為行都。明清時,福州為福州府府治。

5. 福建省名的由來

福建省名的由來:福州府(今福州市)和建州府(今建甌市)各取首字而來。

開元十三年(725年),閩州都督府改稱福州都督府,為福州名稱出現之始。開元二十一年(733年),為加強邊防武裝力量,設立軍事長官經略使。

從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為福建經略軍使,與福州都督府並存。這是福建名稱出現之始。

北宋時期,置福建路,行政區劃為福、建、泉、漳、汀、南劍六州及邵武、興化二軍。南宋孝宗時升建州為建寧府。

(5)福建省府是什麼時候在福州的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福建省人民政府駐福州市,直轄福州、廈門2市,分設8個專區、67縣。

1950年4月1日起,將第一至第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冠以各該署駐地之縣名,即:

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稱建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第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稱南平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稱福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原林森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稱閩侯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稱晉江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稱龍溪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稱永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第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稱龍岩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6. 福建 何時建省建省

福建[1]簡稱閩。閩字最早出現於周朝,閩與八閩,都是福建省名的簡稱和別稱。「閩」是最原始的名稱。《山海經·海內南經》說:「閩在海中」,這說明福建在遠古時代,還是屬於海浸之區。閩為蠻之別種,則是當時居住在福建的七個部落的總稱。八閩,則是從北宋開始。開元二十一年(733年)為了加強邊防武裝力量,從福州、建州各取一字,設「福建經略使」(軍事長官職稱),它和福州都督府並存。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福建」名稱。
另一得到公認的說法是:古閩人以蛇為圖騰崇拜,常將蛇奉於家裡,閩字門是聲旁,裡面這個蟲字是念做huǐ(虺)」,是蛇的意思。蛇在古閩人中是他們的圖騰。故上報朝廷地名時,就造出了「閩」字,即,「門」:家內;「蟲」:蛇;「閩」:把蛇供養在家裡的意思。而近年來,在廈門一帶則把「蟲」譯為龍,在廈門島內的白鷺州公園里還有「閩」字的大型石雕,其中就把「蟲」譯為「龍」。

7. 為什麼福建的省會是福州

福建省會。「因州北有福山」,故名。又因九百多年前就遍植榕樹,「綠蔭滿城,暑不張蓋」,故又有「榕城」的美稱。福州位於福建省東部閩江下游,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市總面積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總面積1043平方公里;總人口480多萬,其中城區人口116萬。現轄鼓樓、台江、倉山、馬尾、晉安五個區和福清、閩侯、羅源、連江、長樂、平潭、閩清、永泰等二市六縣。居民以漢族為主,還有畲、滿、苗、回等二十多個少數民族。福州依山傍海,氣候宜人,綠樹長青,屬暖濕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9.6℃,最冷一月平均氣溫為10.5℃,最熱七月平均氣溫28.6℃,年均降水量1342.5毫米。最佳旅遊季節為每年4-11月。市區內有聞名全國的溫泉。
福州是一座擁有2200多年歷史的名城。唐開元十三年設福州都督府始稱福州。五代梁開平二年閩王王審知擴建城池,將風景秀麗的烏山、於山、屏山圈入城內,從此福州成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獨特城市。「三山」成了福州的別名。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張伯玉,親自在衙門前種植榕樹2棵,並號召百姓普遍種植後滿城綠蔭蔽日,暑不張蓋,故又有榕城之美稱。宋末北方動亂,端宗皇帝在福州即位,改名福安府,明末唐王朱聿鍵,也在福州登基,改名天興府,又稱福京,使福州先後兩度成為臨時京都。明清兩代福建省為福州府府治。從民國年間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福州均為福建省省會,其中1933年福建事變時期,曾一度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革命政府的「國都」。
福州風光秀麗、名勝眾多,早在1600多年前,西晉尚書郎郭璞在《遷城記》中就有「左旗右鼓,全國二絕」記載,名勝古跡星羅棋布,名山有鼓山、旗山、青芝山、石竹山、白岩山、方廣岩、雪峰山、瑞岩山、五虎山、碧岩、姬岩、蓮花山等。名寺有湧泉寺、西禪寺、林陽寺、崇福寺、地藏寺、法海寺、萬福寺、雲居寺等。名墓有王審知墓、李綱墓、林則徐墓、嚴復墓、陳寶琛墓等。名園有西湖、南公園、煙台山等。名塔有白塔、烏塔、羅星塔、瑞雲塔、三峰塔、金山塔、千佛陶塔等。名橋有萬壽橋、迥龍橋、龍江橋。名居有林翰尚書故居、鄭振鐸故居、陳紹寬故居、林覺民故居等。目前,福州市文物古跡屬國家文物保護單位的有林則徐墓、華林寺大殿等2處。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鼓山摩崖石刻、瑞岩彌勒造像、林則徐祠堂、枯木庵樹腹碑、三峰寺塔、龍江橋等45處,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39處。
福州為全國三大溫泉區之一,是世界上久負盛譽的溫泉名城,它不僅以溫泉集中市區中心為世界各大中城市所罕見,且泉脈廣、水量大、溫度高、質量好而馳名遐邇。目前福州各大酒家、飯店、賓館都設有溫泉沐浴,中外遊客來到福州都以進行「溫泉浴」為快。
福州市是全國工藝美術的重點產區,數百年來福州工藝品的精美絕倫傾倒中外遊人。主要品種有壽山石雕、脫胎漆器、金銀首飾、文房四寶、煙花鞭炮、竹木傢具、軟木畫、象牙雕、玉雕、木刻、瓷器、紙傘、花燈、角梳等。如福州壽山石中的「田黃」尤為珍貴,如乾隆帝的御印,就是福州藝人生產的,如今仍收藏在故宮,價值連城。號稱中國傳統工藝「三寶」之一的福州脫胎漆器,與北京景泰藍,江西景德鎮的瓷器齊名,從1898年至1937年39年間十六次在巴黎、柏林、東京、巴拿馬等地的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金牌。福州軟木畫是我省獨創的工藝品,在國內外藝壇上享有崇高的聲譽。
福州市區是全國著名的僑鄉。福州籍海外華僑約85萬人。福州與台灣一水相連,平潭距離台灣最近處僅73海里,連江距馬祖最近處僅8000公尺,福州至基隆149海里,朝發夕至。目前全市有台屬15萬人,台灣島講福州方言的居民有60多萬人,他們都想回故鄉旅遊觀光、探親訪友和投資辦廠,為福州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客源。

8. 福建是哪個省的省會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結果,這少不了各個城市的參與和奉獻。一般說來,省會城市作為一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一般會成為一省發展的領頭羊,而且知名度也會很高,說到一個省份,人們大多第一時間想到這個省的省會城市,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例外,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中國“最尷尬”的城市,它明明就是一省的省會,但是人們卻都以為不是它,只能說作為一個省會城市,它的存在感確實是有點低,名氣都被省內的其他兄弟比下去了。



雖然福州是福建的省會,但是外界很多人都以為不是它,有的時候福州人介紹自己也很“尷尬”,說自己家是福建的省會,有的人就會問不是廈門嗎?福州真的應該提高一下自己的知名度了,而名氣的提升最重要的就是綜合實力的發展,福州作為省會城市卻不被人所知,就是因為實力還沒有完全被看到。大家對福州這樣存在感低的省會城市是什麼看法呢?

9. 福建為什麼定福州為省會

12樓福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出過林則徐、嚴復,鄭振鐸,也出過林祥謙,侯德榜,林覺民還出過冰心先生,它的歷史都在史書里,在三坊七巷、三山兩塔之間,在石板路上,在青磚朱門里,靜謐悠長,但出了坊巷,大街一樣喧嘩,讓人有恍如隔世之感。福州人有著榕樹般頑強的生命力,哪裡生根哪裡成長,有著茉莉花般清香溫柔的性格。城內小橋流水,閩江一水護城,福州人枕著歷史融入現代,它不會是前衛的秀場,卻能用時間見證存在;它不會張揚,也沒什麼可張揚的;它不是工業城市,也不是摩登都市,它只是一個適合生活的城市,一個需要慢慢品味的城市。因為一九四九年建省的時候夏門沒福州發達,所以就設在了福州
安徽安慶發展了幾千年,在清朝是省會,被曾屠夫兩兄弟那麼一屠,就變成了個小鎮,新朝代重新建省會時也就另選了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