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福州的線面要怎樣做才好吃
水開,面扔進去,用筷子散開他,水再開半分鍾,就要撈出來,放碗里,加湯料、加佐料、加配菜,即可。整個過程大約5-8分鍾。關鍵是——放面燒開後在燒的時間千萬不要過久,不然會爛掉。要好吃就要有好的湯汁和配料。還有就是燒面的水不要加到面湯裡面去,因為加工線面用的鹽是粗鹽,那個鹽的味道不好(會有點苦澀),要把面撈出來放在碗里加另外預備的湯料才好吃。
㈡ 線面(一種面條)的煮法
線面的煮食方便簡單,將線面投入沸水鍋中,待線面上浮後撈起,盛放在碗內,即倒入燉好的羊肉或雞肉、上排等高湯,芬香味美。福州線面,以精麵粉為原料;輔以精鹽、茹粉、食油等手工拉制晾乾後而成。線面的製作方法為:用拉線面的工具是姆小指粗約30厘米長的小竹棍,還要有專門製作的長約三四米,約一人多高的扎了許多小洞用來插小棍子的木架。拉麵的時候,先拉出一小段,一頭固定在架子上,另一頭拉出,不斷往復,直至拉到適當粗細的線面,在架子上晾乾。線面手工製作時間長達9小時,經和面、揉條、松條、串面、拉麵等7道工序,具有煮時不糊,柔韌滑潤,嚼不粘齒,牽絲縷縷的特點。福州線面主要有兩大品種:一種稱為特線面,面條稍粗,直徑在0.7毫米以內;另一種稱為"面尾",面條較細,直徑在0.6毫米以內;有的能用半公斤的麵粉,製成直徑在半毫米以內,長度5.5-6米的線面近1000根,連接起來長達6公里,可以說是"麵粉纖維"了。宋代名詩人黃庭堅的《過土山寨詩》:"湯餅一杯銀絲亂,牽絲如縷玉簪橫",說的就是線面。
㈢ 怎麼煮線面
線面的做法
用料1:線面1捆、青菜適量、沙茶醬4勺、芝麻醬2勺、
用料2:魚丸幾顆、蝦干、干貝、蛤蜊干(可不加)
1、准備好所有材料,湯底用海鮮干貨做,用蝦干、蛤蜊干貝、丁香魚等等都可,提前用水泡半個小時泡發。
㈣ 番薯丸煮線面怎麼煮
福州線面生產,始於南宋,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悠久歷史。福州線面截面為圓形,細度為0.7毫米,長度為190厘米左右。原料以精粉或專有麵粉,輔以鹽、薯粉、生油、雞蛋等。每100公斤麵粉可製作線面120公斤左右。品種有:銀絲線面、雞蛋線面、龍須線面和線尾面。
原料配方 麵粉50公斤 水22.5~25公斤 鹽3.5~4公斤 油、薯粉適量
製作方法 1.和面:將麵粉、水、鹽(鹽、水量要考慮當天天氣溫度進行適量變動)放在和面機里攪拌。
2.油條:取出攪拌過的面團揉成圓團形,放在大陶盆內發酵二三十分鍾,然後在大板上劃成長條,用手沾油,將面團揉成直徑2~2.5厘米的面條,再放在大陶盆里發酵20~30分鍾。
3.粉條:將油條再用手揉搓,要邊搓,邊撒薯粉,搓至直徑5~7毫米,再發酵一些時間。
4.串面:將粉條繞在兩條33厘米長的竹筷上,叫面筷,每筷55~60條,串好後,放在發酵櫃里。要平掛,使之垂長,在面櫃靜放2小時後進行拉麵。
5.拉麵:將兩根面筷,一根固定在特製的面架上。用手拉另一端。經過反復拉長,長度一般要達190厘米左右,細度要達0.67毫米,曬干後成品含水分13%。
近年來國內外爭相仿製,以機械代替手工,但其味平淡,沒有手工線面那樣煮時不糊,柔韌潤滑、嚼不粘齒、味中有味的特點。但為社會化生產,有必要進一步探討線面製作的發酵過程的化學性質和線面表皮形成的物理性質,以便以機制線面代替手工線面。
福州線面特點是一煮就熟,久煮不糊,筷剪就斷,攪也不亂,柔韌滑潤,嚼不粘齒。線面的煮食方便簡單,將線面投入開水鍋中,待線面浮起後撈起,放入燉好的羊肉或雞肉、上排等高湯中就好了。線面還有其他煮法。如「炒酒蛋」,泡麵的湯是炒雞蛋時加些老酒,香氣撲鼻。生病吃素湯線面,容易消化。閩南是把細長的線面弄成短短的碎面,煮入肉湯中,成為「面線糊」。莆田的線面煮好後,還放些紫菜和油炸花生等,稱「媽祖面」。一些酒樓里把線面油炸後,煮成炒線面,也別有風味。
㈤ 福州炒線面的做法步驟圖,福州炒線面怎麼做
用料
炸線面 180克
蝦 9隻
胡蘿卜 1根
青菜 一小把
雞蛋 2個
洋蔥 半個
干香菇 6個
生抽 1湯匙
料酒 1湯匙
鹽 1茶匙
糖 1茶匙
福州炒線面的做法
胡蘿卜、洋蔥、香菇、青菜切絲,蝦去殼剔蝦線,蛋炒熟切絲(不矯情的可以直接在鍋里炒碎了再下其他配料就好)。
㈥ 福州炸線面怎麼做
就是買的平常那種線面,放在油鍋里炸,和平常炸東西是一樣的。不過炸線面要快一些,炸太久會焦掉的。炸過得線面比較有嚼勁。
㈦ 線面該怎麼煮才好吃,具體的調味料怎麼放
不知道樓主是否吃過抄線面,就是把線面煮過之後撈出,控水後放入油鍋抄,加入樓主喜歡的原料,或直接和一盤樓主喜歡的菜抄就好,那樣也很美味的呢~
㈧ 怎樣做生日面條
骨湯長壽面的做法:
原料:高筋粉,清水,鵪鶉蛋,聖女果,尤菜心,香菇,榨菜丁,骨湯各適量,油、鹽、雞精、胡椒粉、湯皇各少許。
製法:1、將精粉倒入盆內加鹽攪拌均勻,加入水調和成面團,和硬扎軟餳30分鍾。
2、將餳好的面放在案上,搓成粗細均勻長條(稍細),然後盤入油盤內,直至將和好的面盤完。
3、將盤好的面直接甩拉進開水鍋內,煮熟撈入碗中。
4、把滾燙的骨湯加入鹽、雞精、胡椒粉、湯皇調好味,倒入面內,面上再擺上熟鵪鶉蛋、聖女果、尤菜心、煨好的香菇呈一定的造型,最後撒上榨菜丁即可。
㈨ 福州線面怎麼做拿什麼和面一起煮啊
福州線面生產,始於南宋,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悠久歷史。福州線面截面為圓形,細度為0.7毫米,長度為190厘米左右。原料以精粉或專有麵粉,輔以鹽、薯粉、生油、雞蛋等。每100公斤麵粉可製作線面120公斤左右。品種有:銀絲線面、雞蛋線面、龍須線面和線尾面。
原料配方 麵粉50公斤 水22.5~25公斤 鹽3.5~4公斤 油、薯粉適量
製作方法
1.和面:將麵粉、水、鹽(鹽、水量要考慮當天天氣溫度進行適量變動)放在和面機里攪拌。
2.油條:取出攪拌過的面團揉成圓團形,放在大陶盆內發酵二三十分鍾,然後在大板上劃成長條,用手沾油,將面團揉成直徑2~2.5厘米的面條,再放在大陶盆里發酵20~30分鍾。
3.粉條:將油條再用手揉搓,要邊搓,邊撒薯粉,搓至直徑5~7毫米,再發酵一些時間。
4.串面:將粉條繞在兩條33厘米長的竹筷上,叫面筷,每筷55~60條,串好後,放在發酵櫃里。要平掛,使之垂長,在面櫃靜放2小時後進行拉麵。
5.拉麵:將兩根面筷,一根固定在特製的面架上。用手拉另一端。經過反復拉長,長度一般要達190厘米左右,細度要達0.67毫米,曬干後成品含水分13%。
近年來國內外爭相仿製,以機械代替手工,但其味平淡,沒有手工線面那樣煮時不糊,柔韌潤滑、嚼不粘齒、味中有味的特點。但為社會化生產,有必要進一步探討線面製作的發酵過程的化學性質和線面表皮形成的物理性質,以便以機制線面代替手工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