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福州喪事要包多少錢
是市區嗎?以下是市區的大概標准,郊縣要低些:
1、學生,如果是大學生,一般也是要包的,除非你不到現場。
2、工作的人,同事一般是300,100、200的也有,如果人到場並且在那吃飯,那至少要200。
3、朋友是300以上,500就不錯了,800到1000比較少。
4、親戚,遠親200,近親300以上,500到1000也是少數。
至於送花圈,同事、朋友都可以送,也可以不送。
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參考別人怎麼包的,相同親疏的一般要一樣,不必特別多,也不能特別少。你可以在收錢的記賬處看看,也可以問問別人。
Ⅱ 白事隨禮900還是1000
白事隨禮最好是900,因為1000是雙數,雙數是紅事封包的數量。
根據民間說法單數比較好(比如100、300、500、700、900等等)當然,有些地方可能並無此忌諱,所以也不完全局限於此。在隨禮里尾數加1(如101、301)寓意依依不捨的意思,表達對逝者的悼念之情。錢不在多,根據雙方的關系和自身的經濟情況來定。一般幾百元就足矣。
白事紅包一般是用素色紙、白紙來封包,常用的是白色信封。再者是,白包封面可寫上「奠儀」二字。喪事禮金的多少應依自己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
參加白事的禁忌如下:
一、因為白事會有一定的煞氣霉運的,很多人會在事前或者事後佩戴吉祥物護身,趨吉避凶的。但是切勿隨意佩戴,否則只會適得其反的。因此,最好還是根據你的八字五行情況定適合的吉祥物,才能加持護佑,趨吉避凶的。這建議到無相銅爐官網一對一定適合的無相吉祥手鏈配電即可。
二、即將面臨重大考試之人、陞官之人、外出遠行之人均不宜參加葬禮。如若不得不去,需要隨身佩戴文昌帝君錦囊,或魁星令牌,迴避方可。
三、正所謂「先死為大」,參加葬禮時一切都應以逝者為大,無論和亡人是什麼關系,都應肅然恭敬。不可對逝者品頭論足,談論是非。以免先人挑禮,煞氣臨頭。
Ⅲ 白事隨禮200還是300
給200、300都一樣的,不過是對死者一種哀弔。
隨禮的意義,在社會的交往中,人與人感情的溝通有著不同方式,隨禮便是其中的一種。
摯愛的親朋好友,朝夕相處的同窗同事,尊敬的上級領導,家中有事,都要去看看,或隨上一份禮物,表達一份心意,這是延續友誼的手段,增進感情溝通的機會,這些都無可非議。
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隨禮的名目越來越多,風氣愈刮愈烈,波及面越來越廣,花樣不斷翻新,讓人真有些難以應付。結婚要隨禮,死人要隨禮,孩子滿月要隨禮,喬遷要隨禮,開業要隨禮,孩子上大學、上高中的要隨禮,過生日,再婚再嫁……等等,名目繁多。
隨著隨禮的次數增多,人們感到隨禮不是在增進友誼和情感,好象是在相互交易著什麼。今天你辦滿月,明天我過生日,今天你結婚,明天我再嫁……你送他,他送你,搞的大家頻繁吃著「自助餐」,自己花錢吃自己的飯,互相浪費了金錢,主客雙方都不願意這樣,但礙於「狗屁面子」,沒有人願意捅破這層窗戶紙,就此隨禮性質也變了味道。
然而隨禮的現象卻愈演愈烈,大有一發不可收拾的跡象,有的地方隨禮現象嚴重到把半個月薪水都隨出去。因此一般人在隨禮之後,心中都極其不情願,會在心裡罵道「萬惡的隨禮」。
隨禮也稱隨份子、湊份子。婚姻禮俗,饋贈風俗。送禮時,集體合夥,分攤錢財。是在男女結婚前,親友們按約定的數額出錢,集中之後做賀禮,交付將要結婚的男女。舊時隨禮只限於男家的親友,現代女家的親友也從此俗。
農村隨份子習俗,最後在保留著最多傳統禮俗的農村地區,這里的隨禮風就更有一番特色。村裡的小伙娶親了,可能邀請全村的每戶都派一個代表來吃流水席,全村人藉此機會熱鬧一下,按照城裡的話來說,有點像個農村版的」Party」,所以很多人就談不上給紅包了,就算給,給20、50的不嫌少,給100也不算多,不過淳樸的鄉親們大多會送來一些自製的禮品。
Ⅳ 白事隨禮錢可以送400元嗎
白事隨禮錢,一般不送400元,因為根據民間風俗,一般是送200元到600元,這擇不論對主家或個人都是個吉利數。
Ⅳ 喪事禮金一般給多少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25
Ⅵ 喪事隨禮隨多少,必須是單數嗎
份子錢多少比較合適,還要看親屬與死者關系的親密程度。直系親屬往往是隨份子的重頭戲,尤其是死者的女兒,在老家基本都是三千、五千的隨,如果死者有三五個閨女,單女兒們的份子錢,就足夠整個葬禮的開銷。
非直系親屬隨份子也是有講究的,隨份子前平輩親戚之間通常會溝通一下,尤其是比較大的家族。份子錢的多少通常是依照老大(大舅、大姑、大姨等)的金額隨,諸如300元,500元等。大舅隨多少份子,二舅也就跟著隨多少,這樣可以避免禮金不一帶來的尷尬。
份子錢的金額通常為單數,這與生活中的好事成雙恰恰相反。據說在陰間單數被稱為吉利的數字。所以老人去世後,不僅穿的壽衣數量為單數,親戚們隨份子錢的金額也要是單數。
(6)福州晉江白事隨禮多少錢擴展閱讀
喪事禮金、喪事封包注意事項:
1、白事送禮數額要單數,不能封雙數的禮包。單數表示不好的事情只此一回,如果是雙數,則寓意禍不單行,就會得罪主人家了。很多人習慣送禮包就封個大額的整數了事,可能不經意間就得罪人。一般封喪事的禮包都帶尾數,常用1做尾數,比如501、511等。
2、現在一些年輕人都沒有寫封包的習慣了,一般都是購買現成的商業封包直接送禮包,因此,一些年輕人就容易誤用封包,尤其是一些不懂人情世故和禮節的人,抓到一個就用,一旦用錯,很容易得罪人。白事封包不能用喜事的喜慶封包,只能用大吉大利或是白事專用封包。
3、白事禮包一般不具名和致辭,把禮包送給相關司禮人員即可。對於司禮比較忙的的情況,也可以具名,具體做法是:現成的白事專用封包不需要致辭,只在封包正面左下角具名「XXX敬」。
4、辦喪事的時候,主人家收到禮包時,很多地方的習俗是需要回禮的,也就是送一個小禮包給送禮者,這種禮包一般就是一塊錢左右,象徵著送禮者大吉利是。這種回贈禮包,送禮者是要收下的,不能拒收。
5、喪事送禮包的時間也是有講究的。親人去世後,主人家一般都會派專人去給親友報喪,白事禮包一般就是在使者報喪的時候送出去,讓使者代收,這個使者往往也是兼任司禮人員,收到禮包後會登記在人情簿,然後回禮。
6、對於一些親友去世,有的人可能由於關系比較特殊,還要給逝者送花圈或是輓聯,一般也是交代主人家代辦了,在使者報喪的時候一並把這個代辦款交給使者,注意,要交待清楚代物款和禮包數目,避免使者弄混出醜。代物款不需要進禮包。
Ⅶ 白事隨禮900還是1000
摘要 你好,白事的話,建議隨禮1000, 因為一般來說,白事的隨機我們寧願多點兒,也不會少點,因為多了對對方的祝福也多
Ⅷ 白事一般要給多少錢
與死者關系的遠近,直接影響著白事給多少錢。
通常情況下,直系親屬隨的份子錢應該是最多的,金額多數為500元或1000元。非直系親屬隨的份子錢,相對較少,金額多數為100元或300元。前來幫忙的村民,通常是不隨份子錢的,但也要有所表示,多數在出殯日隨一份黃燒紙,以表示對死者的悼念。
中國傳統葬禮其主要過程有:
小殮:為屍體凈身整容,穿上壽衣。這個步驟要盡早,甚至有時在斷氣之前就進行。因為過幾個小時,由於肌肉細胞死亡,會出現稱為屍僵的四肢僵硬現象,影響穿壽衣。壽衣不能用皮質,因傳統認為這樣死者會轉世成動物。
報喪:正式通知遠近各處的親友死亡時間、情況和葬禮安排。經常有嚴格的形勢和順序規定。
奔喪:親友攜帶禮品、禮金、輓聯、花圈等從外地來參加葬禮。
停靈:又稱暫厝,將屍體在靈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來奔喪的親友;同時有助於確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靈堂可為家中房間、臨時搭制的靈棚、或殯儀館的專用房間。靈堂內設悼念條幅、死者遺像、供奉死者的食品(供品)、香、蠟燭、紙錢等。另外,在暫時不能正式安葬死者的情況下,將棺材寄放在寺廟等地,等待未來下葬,也可稱作停靈。
守靈:停靈期間,已在場的親友,特別是死者的晚輩在靈堂輪流守護死者,接受奔喪者的弔唁。在整個葬禮期間,死者親近的晚輩(稱為孝子/孝女)穿不縫邊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腰系草繩或麻繩,腳穿草鞋,稱為孝服。
大殮:當著家屬的面,將死者移入鋪有褥子的棺材,蓋上被子,釘上釘子封棺。富裕的人家可能用內棺和放置隨葬品的外棺兩層。
出殯和下葬:把棺材送到墓地埋葬。出殯開始的標志是孝子將一個瓦盆摔碎,稱為「摔盆兒」。由孝子執「引魂幡」帶隊,有樂隊吹打,沿途散發紙錢到墓地。下葬儀式有風水師協助。
燒七:下葬後,親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並燒紙錢,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還有類似的叫魂、燒紙錢等活動,稱為「做七」。第四十九天的儀式稱為「斷七」,為正式葬禮部分的結束。
五七:北方地區在第三十五天的時候,傳統叫五七,由女兒做一個紙扎葫蘆,並下一碗面,俗稱五七開鎖。民間信仰說死者在五七之前在某一地方鎖著必須,得給死者開鎖,然後死者坐著葫蘆過河江才能去西方極樂世界。
守孝:按儒教的傳統,孝子應該守護在父母墓的周圍三年(每個人在三歲前,基本都不離開父母懷抱,此三年感念父母恩,很多村莊也是這樣產生的),期間避免娛樂、飲酒食肉、夫妻同房等。
牌位:家人用香燭祭品供奉寫有死者名字的牌位。
掃墓:親友於清明節(介之推於這一日去世)期間修理、打掃墓地。
Ⅸ 喪事禮金一般給多少
提起份子錢多少比較合適,還要看親屬與死者關系的親密程度。直系親屬往往是隨份子的重頭戲,尤其是死者的女兒,在老家基本都是三千、五千的隨,如果死者有三五個閨女,單女兒們的份子錢,就足夠整個葬禮的開銷。
非直系親屬隨份子也是有講究的,隨份子前平輩親戚之間通常會溝通一下,尤其是比較大的家族。份子錢的多少通常是依照老大(大舅、大姑、大姨等)的金額隨,諸如300元,500元等。大舅隨多少份子,二舅也就跟著隨多少,這樣可以避免禮金不一帶來的尷尬。
份子錢的金額通常為單數
這與生活中的好事成雙恰恰相反。據說在陰間單數被稱為吉利的數字。所以老人去世後,不僅穿的壽衣數量為單數,親戚們隨份子錢的金額也要是單數。
隨份子時禮金的擺放也是有講究的,無論是喜喪(死者60歲後舉辦的喪事)還是白喪(死者60歲前辦的喪事),份子中的禮金要朝向外,也就是說人民幣上的頭像要朝外,把禮金朝外交給喪家,這樣才算合乎禮儀。
Ⅹ 去參加白事應該給多少錢啊
與死者關系的遠近,直接影響著白事給多少錢。
通常情況下,直系親屬隨的份子錢應該是最多的,金額多數為500元或1000元。非直系親屬隨的份子錢,相對較少,金額多數為100元或300元。前來幫忙的村民,通常是不隨份子錢的,但也要有所表示,多數在出殯日隨一份黃燒紙,以表示對死者的悼念。
注意事項:
衣著 : 男女均應穿黑、藍等深色服裝,男士可內穿白色或暗色襯衣,女士不應塗抹口紅,不戴鮮艷的圍巾,盡量避免佩戴飾物,如需要可考慮白珍珠或素色飾品,避免佩戴黃金。
言語: 喪事時忌諱使用「死」、「慘」等使人聯想到不幸的詞彙。作為慰問語一般可以說,「這次事情真令我悲痛,請節哀順便。」「這次事情太突然了,衷心表示哀悼,請保重身體。」而且不要大聲哭喊或憑吊太長時間,容易引起家屬的悲傷情緒。那就難得停下來了。
舉止:葬禮會場是肅穆的,弔唁者言辭應收斂,高談闊論、嬉笑打鬧都是對亡者及家屬的不敬,說話壓低聲音,舉止輕緩穩重,才能顯出您的誠意和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