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州話有多少人口
擴展閱讀
福州市區哪裡有寵物醫院 2025-05-15 07:17:57

福州話有多少人口

發布時間: 2022-05-26 08:59:20

『壹』 福州有多少人

現在是670萬左右,福州市區的大概有兩百多萬,餘下的八縣的人口大約是在四百多萬!

『貳』 福州有多少人口

福州人口數量數據統計,福州常住人口變化趨勢多少
發布時間:2021-01-07 00:16:09
很多人關注福州的人口數量問題,現在很多有多少人口了?福州的常住人口是多少?以及近幾年的福州常住人口變化趨勢。本文就將為你介紹關於福州人口的知識。

blob.png

一、福州城市簡介
福州,別稱榕城,簡稱福、榕,隸屬於福建省,位於福建省東部、閩江下游及沿海地區,是福建省省會,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福州建城於公元前202年,歷史上曾長期作為福建的政治中心。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都市、東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福州地貌屬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嶺所環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間。

福州是首批14個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絲綢之路門戶以及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三片區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馬尾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曾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國家衛生城市」、「濱江濱海生態園林城市」 、「國家環保模範城」 、「全國雙擁模範城市」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全國文明城市」 等稱號。

二、福州常住人口數量統計
以下福州常住人口數量並不代表目前最新的福州常住人口數量,請知曉!

766萬人(2017年常住人口)

三、福州人口數量相關知識介紹
日前,國家衛生計 生委公布《「十三五」全國計劃生育事業發展規劃》 (以下簡稱《規劃》),預期至2020年,全國總人口 在14.2億人左右,年均自然增長率在 6‰左右,出生 人口性別比下降到112 以下。

根據福建省統計局及福州市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 示,預計到2020年,福建省人口均衡穩定增長,全省 總人口總量控制在4100萬人以內(不含新增流動人口 ),年平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20‰左右。至2020年, 福州市域總人口為890萬人,福州市域城鎮人口為668 萬人,中心城區城市人口規模預計達410萬人。

2020年 全國人口預期增長4500萬

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印發的「十三五」規劃顯 示,預期性至2020年,全國總人口在14.2億人左右, 「十三五」時期,較2015年末全國總人口約13.75億 ,總人口數量預期增長4500萬左右。人口年均自然增 長率從「十二五」時期的5‰上升到6‰左右。

此外,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6年,我國新出 生人口1867萬,比2015年增長11%,總量上增加191萬 。2016年的新出生人口中,有45%的貢獻率是來自二 孩家庭。記者注意到,《規劃》將「實施好全面兩孩 政策」列入主要任務,同時也提出推動落實產假、哺 乳假等制度,妥善解決延長生育假、配偶陪產假等獎 勵假的待遇保障等措施。

此外,規劃中顯示,到2020年,中國的總和生 育率預期將從2015年的1.6左右提高到1.8左右。「十 二五」時期,中國的出生人口性別比從117.94下降到 113.51。《規劃》提出,到2020年,中國的出生人口 性別比將進一步下降到112以下。

《規劃》中強調,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全 面落實,家庭發展支持體系較為完善,新型人口文化 廣泛傳播,鼓勵按政策生育的制度體系和社會環境基 本形成。婦幼健康服務體系更加健全,人人享有計劃 生育優質服務基本實現。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考 核體系和運行機制進一步完善,計劃生育多元共治新 格局基本建立,計劃生育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2020年 福州市域總人口為890萬人

去年12月,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福建省 「十三五」衛生計生事業發展專項規劃》。

專項規劃中顯示,「十二五」期間,福建省居民 人均期望壽命77.04歲,比2010年提高1.28歲;全省 孕產婦死亡率14.63/10萬、嬰兒死亡率4.64‰、5歲 以下兒童死亡率5.74‰,分別比2010年下降26.26%、 38.62%和40.70%。「十三五」期間,到2020年,居民 健康水平進一步提高。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16/10萬 以下,嬰兒死亡率控制在7‰以下;人均期望壽命 78.29歲,繼續保持在全國中上水平。

記者注意到,根據福建省2015年1%人口抽樣調 查主要數據公報,2015年11月,全省常住人口為3834 萬人,其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2395萬人,佔62.5%; 居住在鄉村的人口1439萬人,佔37.5%。專項規劃中 ,預計到2020年,人口均衡穩定增長,全省總人口總 量控制在4100萬人以內(不含新增流動人口),年平 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20‰左右。

此外,據福州市2015年1%人口抽樣調查主要數 據公報,截至2015年11月,福州市常住人口(含平潭 綜合實驗區,下同)為749萬人。其中,居住在城鎮 的人口為506萬人,佔67.6%;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 234萬人,佔32.4%。

根據《福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 至2020年,福州市域總人口為890萬人,福州市域城 鎮人口為668萬人,至2020年,福州中心城區城市人 口規模410萬人。

把福州發展成為「開放文明、和諧幸福、濱江 濱海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全市城鎮化水平,將由 2010年的61.95%,提高至2020年的75%。

『叄』 福建方言有幾種

福建方言有六種。

一、閩東方言分布於唐代的福州,宋代的福州、福寧州,明代的福州、福寧二府;又大體按這兩個府分為南北兩片。南片是閩江下游流域,以福州話為代表;北片是交溪流域,以舊府城福安音較有代表性。

二、閩南方言分布在唐代中期後的泉州、漳州,明朝泉州、漳州等;清朝的興泉永道,下轄泉州府五縣、興化府莆田、仙游兩縣和永春州,汀漳龍道除去客家縣外的漳州各縣大部分和龍岩州,南北兩片不同口音正好分布在晉江流域和九龍江流域。

三、閩中莆仙方言分布在莆田市區、莆田市仙游縣、泉港北部、東部、本來屬於莆田縣的新厝鄉在1956年被從莆田縣劃到福清、漁溪鎮西部本來屬莆田縣,稱為蘇田裡,東張鄉西部也本來屬莆田縣,稱為安香里。

四、閩北方言主要分布於唐代的建州,明清的建寧府,分布在除了邵武市、光澤以外的南平大部、壽寧,全境屬建溪流域,以舊府城建甌音為代表。建溪上源和崇陽溪兩支流正好把閩北方言分為東西兩片口音。東片以建甌音為代表,西片以建陽音為代表。

五、閩贛方言區就是宋代的邵武軍、明清的邵武府,屬於富屯溪流域和建溪上游,邵武市、光澤、建寧、泰寧、將樂,以府城邵武口音為代表。其附屬的過渡片(將樂等縣)原是南劍州及後來的延平府(今永安、沙縣、三明部分、1970年劃給三明的尤溪部分),屬於建溪流域。

六、永安方言區是原來的南劍州(今三明大部)、延平府,分布在永安、沙縣、三明部分、尤溪部分,沙溪貫穿其中。永安、沙縣分別為南北兩種不同口音的代表。

『肆』 福州市有多少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為728萬人(含平潭,截止2012年),當地居民以漢族的閩海系族群為主,通行閩東語福州方言。

『伍』 古田話與福州話的差別有多大

古田話與福州話的差別不大

古田縣概況
郵編:352200代碼:350922區號:0593拼音:Gutian Xian
古田縣位於福建省東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20°16′-20°53′,東經118°32′-119°24′。總面積2376.6平方千米。2003年末,戶籍人口42.5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18萬人。通行閩東方言福州話。

福州地區通用福州話,福州方言是漢語的八大方言之一,在唐末五代期間就已定型,在福建方言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福州方言是閩江下游的舊福州府"十邑"的共通語,整個閩東地區劃代表性方言。在今福州市所屬的5區2市6縣通行,今寧德地區所轄的2市5縣也能聽懂。在閩東方言區之外的浙江省泰順縣、平陽縣、蒼南縣部分鄉鎮也有通行福州方言的。至於閩北地區如尤溪、建甌、沙縣、順昌、將樂等,則以福州話為第二方言,從閩東方言區出去的華僑更是把福州話傳播到世界各地。
福州方言是多來源的。其底層應當是古閩越族的語言。魏、晉之前的早期移民帶來古吳語和古楚語,上古漢語和中古漢語也明顯地留存於福州話中。

『陸』 福州話最早是在什麼時候流行的呢

福州話屬於漢語的閩語分支,是閩東次方言的代表。在漢語各大語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漢語的八大方言之一,在唐末五代期間就已定型,在福建方言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福州方言是多來源的。其底層應當是古閩越族的語言。魏、晉之前的早期移民帶來古吳語和古楚語,上古漢語和中古漢語也明顯地留存於福州話中。

概論

福州話主要通行於福建地區的閩江流域中下游(包括其支流大樟溪和古田溪流域)至入海口一帶,涵蓋11個縣市,分別是古田、屏南、閩侯、永泰、閩清、長樂、福清、平潭、羅源、連江和福州。使用的人口約為六百四十萬。
福州人稱福州話為平話.

音韻

聲母、基礎韻母及韻尾

福州話的聲母共有十六個。其中有兩個(β和�0�0)是在音變過程中才會出現的。它們分別是:

唇組聲母(4) p, p', m, β

齒組聲母(8) t, t', ts, ts', s, l, n, �0�0(?)

喉組聲母(4) k, k', h, �0�7

福州話的基礎韻母有九個。它們分別是:a, ɑ, e, æ, o, �0�0, ø, �0�4, u, y, i。

福州話的韻尾雖然僅存塞喉的韻尾/�0�3/,但是在音韻變化以及語流中依然可以感受到另外一個韻尾/k/的存在。所以「究竟是一個還是兩個」這就是「仁者見仁」的問題了。

聲調

福州話共有九個聲調,其中有兩個聲調(半陰去、半陽去)只在音變過程中出現。它們分別是:

陰平 調值是55或44

上聲 調值是33

陰去 調值是 212 或 213

陰入 調值是24

陽平 調值是53

陽去 調值是242

陽入 調值是5或4

半陰去 調值是21

半陽去 調值是24

音變

漢字在詞彙和句子中會發生一些的音變,這些音變包括聲母變化,韻母變化和聲調變化。這些變化有的時候是單個進行的,有的時候是三個共同發生的。雖然這些變化多數都有規則,但是大多數比較復雜,特別是聲調變化的規則多達56條。

書寫系統

漢字

大部分的福州話詞彙都來自於古漢語,因此都可以用漢字寫出。許多用福州話撰寫的作品也都是用漢字書寫的,譬如《閩都別記》(平話字∶Mìng-d�0�9-biék-gé)以及清朝末年西方傳教士在福州發行的漢字版本的《聖經》。但是漢字作為福州話的書寫系統,有許多缺點。首先,福州話保留了許多獨特的非漢語詞彙,這些詞是無法用正統的漢字寫出的。譬如否定詞「mâ�0�2」,就沒有一個統一的寫法。有的人把它寫作同音字「賣」,但是「賣」的意思和它卻毫無關聯;有的人把它寫作「袂」;也有人創造一個由「勿」和「會」組成的全新的字,但是這個字卻沒有被大多數字體所收錄。其次,由於缺乏教育,幾乎所有福州話的使用者都屬於文盲狀態。他們認為方言無法用漢字寫出,而只有普通話才能用漢字寫出。因此當他們書寫福州話時,往往通過普通話的近似發音來錯用漢字。比如,「會使(â�0�2 sāi)」一詞(意思是「可以」)通常被寫作「*阿塞」。

平話字

平話字(Bàng-uâ-cê)是19世紀美國在福州的傳教士根據福州話的音韻設計出的一種羅馬化文字。它克服了使用漢字書寫福州話的一些弊端,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上半葉非常流行。

『柒』 各大方言的使用人數各是多少

七大方言簡介:
北方方言 北方方言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基礎方言,以北京話為代表,內部一致性較強。在漢語各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廣,使用人口約占漢族總人口的73%。
北方方言可分為四個次方言:⑴華北、東北方言,分布在京津兩市,河北、河南、山東、遼寧、吉林、黑龍江,還有內蒙古的一部分地區。⑵西北方言,分布在陝西、陝西、甘肅等省和青海、寧夏、內蒙古的一部分地區。新疆漢族使用的語言也屬西北方言。⑶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雲南、貴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東南角咸寧地區除外),廣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⑷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蘇長江以北地區(徐州、蚌埠一帶屬華北、東北方言,除外)、鎮江以西九江以東的長江南岸沿江一帶。
客家方言 以廣東梅縣話為代表。客家人分布在廣東、福建、台灣、江西、廣西、湖南、四川等省,其中以廣東東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和廣西東南部為主。客家人從中原遷徙到南方,雖然居住分散,但客家方言仍自成系統,內部差別不太大。四川客家人與廣東客家人相隔千山萬水,彼此可以交談。使用人口約占漢族總人口的3.6%。
湘 方 言 又稱湘語或湖南話,是漢語七大方言中通行地域較小的一種方言。湖南省有多種不同的方言,湘方言是其中最有影響的一種。
通行地域 湘方言通行於湖南省的岳陽、南縣、汨羅、湘陰、沅江、益陽、桃江、安化、寧鄉、長沙、望城、株洲、湘潭、湘鄉,雙峰、漣源、婁底、新化、冷水江、敘浦、辰溪、 邵陽、 邵東、新邵、隆四、洞口、武岡、新寧、城步、 東安、 零陵、雙牌、祁陽、祁東、衡陽、衡山等地,約佔全省面積的一小半。此外,廣西北部全州、灌陽、資源、興安等 4縣也通行湘方言。使用人口估計在2500萬以上。
分區 由於社會、歷史、地理以及政制變革等各方面的因素,古老湘語南、北、西三面長期以來處於官話方言包圍之中,東部又受客、贛系方言的影響,以致語音系統不斷產生變化,逐漸形成了新湘語和老湘語兩種明顯有別卻又並存並用的特殊局面。從
地理上看,新、老湘語的通行地域恰好分布在北部和南部,因此,有人把它稱為北片湘語和南片湘語,這就是湘語的兩個方言片。新湘語和老湘語之間的差別主要表現在語音系統上。南片老湘語比較保守,古全濁聲母字一般仍多念濁聲母;北片新湘語受官話
方言的影響而有逐漸靠攏官話的趨勢,語音上突出的表現是由繁到簡,古全濁聲母字一般都已念為清聲母字了。北片新湘語主要通行於湘北、湘中一帶,如長沙、株洲、益陽等;南片老湘語廣泛通行於湖南中部、沅水東南、 湘水以西和資水流域, 如湘鄉、雙峰、邵陽、武岡等。
吳 方 言 習慣上稱吳語,也叫江浙話或江南話。"吳"是古代地域名稱的沿用。
通行地域 吳方言通行於江蘇南部、上海、浙江、江西東北部、福建西北角和安徽南部的一部分地區,大約有 110多個縣市,使用人口7000萬左右。具體情況如下:
江蘇省境內屬吳語或以吳語為主的縣市共有21個:丹陽、金壇、高淳、溧陽、宜興、武進、常州市、江陰、沙洲、靖江、南通、海門、啟東、常熟市、無錫、無錫市、蘇州市、吳縣、吳江、太倉、崑山。溧水縣南部孔鎮、新橋、白馬等鄉鎮也屬吳
語區。上海市以及所屬的10個縣:上海、松江、青浦、金山、奉賢、崇明、南匯、川沙、寶山、嘉定都說吳語。浙江省除西部淳安(包括舊遂安)和建德(包括舊壽昌)兩縣外,基本上都在吳語區的范圍之內,但浙江南部洞頭、玉環、平陽、蒼南、泰
順、慶元等縣是吳語和閩語的交錯分布區。建德縣北部下包、乾潭及其以東的各鄉鎮,南部唐村、里葉、大店口等地仍在吳語區內。江西省東北玉山、廣豐、上饒3 個縣和上饒市也是吳語區。此外,福建省西北角的浦城縣縣城及其以北的鄉鎮,安徽南部郎溪縣北部的梅渚、崗南一帶和廣德縣的下寺、蘆村等地也說吳語。
粵 方 言 又稱粵語,俗稱廣東話、廣府話,當地人稱白話,是漢語七大方言中語言現象較為復雜、保留古音特點和古詞語較多、內部分歧較小的一個方言。
通行地域 粵方言通行於廣東、廣西境內 ,以廣州話為中心。使用人口約4000萬。通行地區大致如下:
廣東省境內純粹屬粵方言或以粵方言為主的縣市有47個,佔全省面積的1/3以上,即廣州、佛山、肇慶、江門、深圳、茂名、中山、珠海、南海、番禺、東莞、順德、龍門、佛岡、增城、從化、花縣、清遠、連縣、陽山、連山、懷集、廣寧、四會、三水、高要、雲浮、高明、新興、鶴山、封開、鬱南、德慶、羅定、陽春、陽江、信宜、高州、化州、吳川、台山、開
平、新會、恩平、斗門、香港、澳門。此外,惠州、韶關、湛江、海豐、博羅、惠陽、惠東、仁化、樂昌、英德、寶安、電
白、遂溪、海康、徐聞、廉江等16個縣市也有部分地區講粵方言。
廣西壯族自治區通行粵方言的縣市有23個,即南寧、橫縣、貴縣、桂平、平南、藤縣 、梧州、玉林 、北流、容縣、博白、陸川、欽州、合浦 、浦北、靈山 、北海、蒼梧、岑溪、昭平、蒙山、賀縣、鍾山。此外,海外華僑及華裔中以粵方言為
母語的也很多,他們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南北美洲、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美洲華僑和華裔幾乎百分之90%以上的祖籍都是粵方言區。
分區 粵方言內部按其語言特點和地理分布可以分為4個片:①粵海片,主要分布在廣東省珠江三角洲、粵中、粵西南和部分粵北地區,是粵方言中使用人口最多、通行范圍最廣的一個片,以廣州話為代表,它在粵方言中有很大的代表性和影響。②四
邑片,主要分布在台山、開平、恩平、新會、斗門等縣,以台山話為代表。③高陽片,主要分布在湛江市、茂名市所屬各縣和江門市所屬的陽江縣和陽春縣,以陽江話為代表。④桂南片,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邕江、鬱江、潯江沿岸的南寧市、橫
縣、貴縣、桂平縣、平南縣、藤縣、梧州市,玉林地區的玉林縣、北流縣、容縣、博白縣、陸川縣,欽州地區的欽州縣、合浦
縣 、浦北縣 、靈山縣和北海市,梧州地區的蒼梧縣、岑溪縣 、昭平縣 、蒙山縣、賀縣、鍾山縣,一般以南寧話為代表。它的語音比較一致,也存在一些分歧。桂南片按其內部的異同又可以分為四個方言小片:廣府片、邕潯片、勾漏片和欽廉片。
閩 方 言 又稱閩語,俗稱"福佬話",是漢語七大方言中語言現象最復雜,內部分歧最大的一個方言。
通行地域 閩方言主要通行於福建、廣東、台灣三省和浙江省南部以及江西、廣西、江蘇三省的個別地區。使用人口約4000萬。具體地點如下: 福建省的54個縣市:福州、閩侯、長樂、福清、平潭、連江、羅源、閩清、永泰、古田、屏南、寧德、霞
浦、周寧、壽寧、福安、柘榮、福鼎、莆田、仙游、廈門、金門、泉州、晉江、南安、惠安、同安、永春、安溪、德化、漳州、龍海、長泰、華安、南靖、平和、漳浦、雲霄、東山、詔安、龍岩、漳平、大田、尤溪、永安、三明、沙縣、建甌、南平(城關除外)、建陽、崇安、松溪、政和、浦城(南部)。以上地區約佔全省面積的3/4。
廣東省東部的12個縣市:汕頭、潮州、澄海、饒平、南澳、揭陽、揭西、普寧、惠來、潮陽、陸豐、海豐等,以及惠東、豐順、大埔等縣的一部分;海南島的14個縣市:海口、瓊山、文昌、瓊海、萬寧、陵水、三亞、崖縣、瓊中、屯昌、定安、澄
邁、昌江、東方(少數民族地區除外);雷州半島的5個縣市:湛江、遂溪、廉江、海康、徐聞。此外,主要通行粵方言的中山市和陽江、電白等縣也有部分區、鄉說閩方言。以上地區約佔全省面積的1/3。
台灣省的21個縣市中,除約占人口2%的高山族地區說高山語,台北、彰化之間的中壢、竹東、苗栗、新竹等地和南部屏東、高雄等縣市,以及東部花蓮、台東的部分地區通行客家方言外,其餘各地的漢族居民都說閩方言,約佔全省人口的3/4以
上。 浙江省南部泰順、蒼南、洞頭、玉環等縣的大部分和平陽縣西部的少數地區,以及舟山群島普陀、嵊泗縣的一部分地區也說閩方言。
以上總計通行閩方言的縣市約有 120 個以上。此外,江西省東北角的玉山、鉛山、上饒、廣豐等縣的少數地方,廣西省中南部桂平、北流等縣的少數地方,江蘇省宜興、溧陽等縣的少數地方,也有人說閩方言。散居南洋群島、中南半島的華僑和華裔中,數百萬人祖祖輩輩也以閩方言作為"母語"。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泰國、緬甸以及印度支那各國的華裔社區中,閩方言也是主要的社會交際語之一。
分區 閩方言按其語言特點大致分為5個方言片:閩南方言、閩東方言、閩北方言、閩中方言和莆仙方言。 閩南方言 是閩方言中使用人口最多、通行范圍最廣的一片。包括福建省內以廈門、漳州、泉州三市為中心的24個縣市。福建省以外各地通行的閩方言,基本上也屬於閩南方言 。閩南方言以廈門話為代表, 潮州話、文昌話也分別在廣東東部和海南島有較大的影響。
閩東方言 通行於福建省東部,包括以福州為中心的閩江下游地區和以福安為中心的山區,共18個縣市,以福州話為代表。
閩北方言 通行於福建省北部建甌、建陽、南平(鄉區)、崇安、松溪、政和、浦城(南部),以建甌話為代表。
閩中方言 通行於福建省中部永安、三明、沙縣,以永安話為代表。 莆仙方言 通行於福建省東部沿海的莆田、仙游,以莆田話為代表。
贛 方 言 又稱贛語,是漢語七大方言區中通行面積較小、使用人口最少的一個方言。贛方言並非"江西話",江西省境內除贛方言外,還有客家方言、吳方言和江淮官話,江西的鄰省也有贛方言。由於贛方言和客家方言有不少共同特點,有的語言學者認為可以把二者合並為一個大方言區,稱為客贛方言。
通行地域 贛方言通行於江西省中部和北部,湘東和閩西北;鄂東南和皖西南一些縣市通行的方言,其特點近似贛方言,有的學者認為也可以劃入贛方言。
江西省內通行贛方言的有 60 多個縣市。包括南昌、景德鎮(城區)、萍鄉和宜春、撫州、井岡山三地區的各縣市:南昌、新建、安義、靖安、奉新、高安、宜豐、銅鼓(也有人認為通行客家方言)、上高、萬載、分宜、新余、 清江、豐城、 進賢、東鄉、臨川、金溪、資溪、南城、 黎川、崇仁、 宜黃、樂安、南豐、新干、峽江、永豐、 吉水、吉安、 泰和、永新、蓮花、安福、寧岡、遂川、 萬安,上饒、 九江兩地區的大多數縣市:鄱陽、余干、 萬年、鷹潭、 貴溪、余江、弋陽、橫峰、鉛山、樂平、 永修、德安、 星子、都昌、、彭澤、武寧、修水,贛州地區的廣昌、石城、寧都、興國、於都、瑞金、會昌等縣也有使用贛方言的鄉鎮。此外,通行贛方言的還有湖南省東界的13個縣:臨湘、平江、瀏陽、醴陵、攸縣、茶陵、酃縣、桂東、汝城、常寧、資興、安仁,有人認為岳陽、永興也屬贛方言區;福建省西北部的 4個縣市:邵武、光澤、建寧、泰寧;湖北省東南部與江西省連界的 8個縣:通城、蒲圻、崇陽、通山、陽新、咸寧、嘉魚、大冶;安徽省西南部安慶地區的望江、東至、宿松、懷寧、太湖、潛山、岳西、桐城等縣的方言,據初步了解,也和贛方言相近,目前歸屬未定,可能也將劃歸贛方言。使用人口約3000萬。

『捌』 閩方言是怎樣分布的

閩方言通行地域:
閩方言主要通行於福建、廣東、台灣三省和浙江省南部以及江西、廣西、江蘇三省的個別地區。使用人口約4000萬。具體地點如下: 福建省的54個縣市:福州、閩侯、長樂、福清、平潭、連江、羅源、閩清、永泰、古田、屏南、寧德、霞浦、周寧、壽寧、福安、柘榮、福鼎、莆田、仙游、廈門、金門、泉州、晉江、南安、惠安、同安、永春、安溪、德化、漳州、龍海、長泰、華安、南靖、平和、漳浦、雲霄、東山、詔安、龍岩、漳平、大田、尤溪、永安、三明、沙縣、建甌、南平(城關除外)、建陽、崇安、松溪、政和、浦城(南部)。以上地區約佔全省面積的3/4。

廣東省東部的12個縣市:汕頭、潮州、澄海、饒平、南澳、揭陽、揭西、普寧、惠來、潮陽、陸豐、海豐等,以及惠東、豐順、大埔等縣的一部分;海南島的14個縣市:海口、瓊山、文昌、瓊海、萬寧、陵水、三亞、崖縣、瓊中、屯昌、定安、澄邁、昌江、東方(少數民族地區除外);雷州半島的5個縣市:湛江、遂溪、廉江、海康、徐聞。此外,主要通行粵方言的中山市和陽江、電白等縣也有部分區、鄉說閩方言。以上地區約佔全省面積的1/3。

台灣省的21個縣市中,除約占人口2%的高山族地區說高山語,台北、彰化之間的中壢、竹東、苗栗、新竹等地和南部屏東、高雄等縣市,以及東部花蓮、台東的部分地區通行客家方言外,其餘各地的漢族居民都說閩方言,約佔全省人口的3/4以上。 浙江省南部泰順、蒼南、洞頭、玉環等縣的大部分和平陽縣西部的少數地區,以及舟山群島普陀、嵊泗縣的一部分地區也說閩方言。

以上總計通行閩方言的縣市約有 120 個以上。此外,江西省東北角的玉山、鉛山、上饒、廣豐等縣的少數地方,廣西省中南部桂平、北流等縣的少數地方,江蘇省宜興、溧陽等縣的少數地方,也有人說閩方言。散居南洋群島、中南半島的華僑和華裔中,數百萬人祖祖輩輩也以閩方言作為"母語"。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泰國、緬甸以及印度支那各國的華裔社區中,閩方言也是主要的社會交際語之一。

分區:
閩方言按其語言特點大致分為5個方言片:閩南方言、閩東方言、閩北方言、閩中方言和莆仙方言。
閩南方言 是閩方言中使用人口最多、通行范圍最廣的一片。包括福建省內以廈門、漳州、泉州三市為中心的24個縣市。福建省以外各地通行的閩方言,基本上也屬於閩南方言 。閩南方言以廈門話為代表, 潮州話、文昌話也分別在廣東東部和海南島有較大的影響。
閩東方言 通行於福建省東部,包括以福州為中心的閩江下游地區和以福安為中心的山區,共18個縣市,以福州話為代表。
閩北方言 通行於福建省北部建甌、建陽、南平(鄉區)、崇安、松溪、政和、浦城(南部),以建甌話為代表。
閩中方言 通行於福建省中部永安、三明、沙縣,以永安話為代表。
莆仙方言 通行於福建省東部沿海的莆田、仙游,以莆田話為代表。

『玖』 福州疍民的人口與語言

各個時期的福州疍民人口統計數字之間出入較大,民國時陳文濤認為福州市區的疍民人口達到十萬左右,這個數字可能比較接近當時的情況。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的統計,閩江下游約10公里兩岸固定的疍民共有3731戶、17235人,其中男性8760人、女性8475人,男女性別比為1:0.967;而流動於閩江水系的長樂、永泰、南平等7縣的疍民人口達到4219戶、10369人。這樣閩江流域福州疍民人口共計27604人,其中不包括羅源、連江等地的沿海疍民。另有資料稱1950年左右閩江流域的福州疍民有3萬多人。歷史上,福州疍民主要分布在福州三縣洲、幫洲、義洲、鴨姆洲、泛船浦以及上渡、中洲、蒼霞、水部,後來又擴散到南嶼、洪塘、馬江、亭江、琯頭、琅岐等地和閩侯、長樂、永泰、閩清、羅源、連江等沿江或沿海地區,有的福州疍民溯閩江而上,遷徙到閩北的南平、邵武、順昌、建甌、將樂等閩江上游地區,也有福州疍民沿海北遷至寧德、霞浦等地。
現今福州疍民普遍使用閩東語福州話作為母語,遷徙到閩北地區的福州疍民仍沿用福州話,在部分地區,疍民使用的閩東語中還包含疍民特有的詞彙。在歷史上,福州疍民曾有自己獨特的語言,不過隨著與漢族社會接觸的深入,他們逐漸被漢化,並轉而使用漢語,到了明代,大部分福州疍民已經能說福州話,但其中仍夾雜有早期疍民語言語法和詞彙的痕跡。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由於政府在疍民中推廣教育,不少疍民也會使用普通話。

『拾』 福建省哪個城市人口最多

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福建省福州市人口最多,人口數7115370,人口比重19.29%,人口密度581人/平方公里。

截至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74萬人,全市海域總面積11.09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137公里,占福建省的1/3,當地居民以漢族的閩海系族群為主,通行閩東語福州話。

(10)福州話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福州是首批14個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絲綢之路門戶以及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三片區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馬尾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曾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濱江濱海生態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 等稱號。

截至2017年末,福州共有6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6個縣,全市陸地總面積1196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面積1219.37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291平方公里,城鎮化率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