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2020年福州公積金基數最高多少

2020年福州公積金基數最高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5-30 04:56:24

① 福州 公積金最高可以交多少

2012年度中央駐閩單位限高2154元,其他單位限高1293元。

② 福州市住房公積金繳納比例

單位和職工住房公積金必須同比例繳存,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不得高於12%,不得低於5%。
福建省直單位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關於規范和階段性適當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的預通知》(下簡稱《預通知》),明確從今年5月1日起,凡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高於12%的單位,一律調整為12%。

③ 公積金繳費基數最高多少

法律分析:公積金繳存上限為上一年度統計部門公布的單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繳存比例為12%。

法律依據:《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

第十六條 職工住房公積金的月繳存額為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乘以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

單位為職工繳存的住房公積金的月繳存額為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乘以單位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

第十七條 新參加工作的職工從參加工作的第二個月開始繳存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為職工本人當月工資乘以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

單位新調入的職工從調入單位發放工資之日起繳存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為職工本人當月工資乘以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

第十八條 職工和單位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比例均不得低於職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5%;有條件的城市,可以適當提高繳存比例。具體繳存比例由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擬訂,經本級人民政府審核後,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九條 職工個人繳存的住房公積金,由所在單位每月從其工資中代扣代繳。

單位應當於每月發放職工工資之日起5日內將單位繳存的和為職工代繳的住房公積金匯繳到住房公積金專戶內,由受委託銀行計入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

④ 福州社保繳費基數2021的是多少

7月,是社保基數調整的月份,前面,我們已經為大家整理了部分省和市級城市2021年度社保基數調整信息。最近,陸續又有部分省份及城市公布了2021年度社保基數調整,我們一起往下看~

日前不少小夥伴千呼萬喚的福州社保繳費基數,也終於有消息了!一起來來看看福州調整基數後的社保費用變化情況吧!

福州七月份社保的社保費用:


具體是哪個險種繳費基數發生變化呢?我們來看看:

根據《福建省醫療保障局關於調整2021年職工醫保繳費上下限基數的通知》(閩醫保〔2021〕54號)精神,2020年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73517元,結合福州市征繳規定,從2021年7月1日起,福州市在職職工參加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月繳費基數最低不得低於3676元,最高不超過18379元。

也就是說,2021年7月起福州市社保調整了相關險種的繳費基數,具體情況如下:2021年7月起,醫療生育繳費基數為3676-18379元。

職工費用是單位和員工共同承擔,社保繳費基數上調,也意味著單位和個人的保險費用也將上漲,而繳納基數最高,社保費用也越多~

因近期社保政策變動頻繁,以上費用可能會有變化,最新費用明細可進入「社保計算器」計算查看。

什麼是社保調基補差?

7月各城市調整社保基數,實行新基數之後,部分按照最低基數參保的用戶在1月至6月產生了繳費基數差額。

因此各地社保局會要求企業按新的社保基數標准,補收參保人員1-6月份的差價(低於社保局新社保基數參保的需要補收)

※補款單由社保局官方核賬生成,請及時支付,以免對日後參保造成影響哦~

每年調整一次社保繳費基數,可以讓大家在享受失業金、報銷醫療保險、甚至未來領取養老金等事項時,所得到的待遇不會和當下社會生活水準、平均收入發生巨大的差距。

而且從長遠看,社保費交得多,退休後拿到的養老金就多。

該是你的,還是你的~

⑤ 公積金基數是多少

法律分析:繳存基數2021年度我市繳存職工的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將按照本人2020年度月平均工資額確定, 繳存基數最高不得超過22500元,最低不得低於3368元。繳存比例2021年度,住房公積金 繳存比例為8%-12%,單位和職工各自的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均不得低於8%,不得超過12%。調整時間本次基數 調整時間為2021年1月1日至6月30日。到期未調整,且繳存基數低於我市最低社會保險費繳費基數的,將由市公積金中心統一調整至我市最低社會保險費繳費基數3368元。

法律依據:《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 第二十五條 職工提取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的,所在單位應當予以核實,並出具提取證明。職工應當持提取證明向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申請提取住房公積金。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日內作出准予提取或者不準提取的決定,並通知申請人;准予提取的,由受委託銀行辦理支付手續。

⑥ 53城住房公積金大調整!繳費基數最高上調4245元,你的是多少多地延長緩交時間至一年

時至年中,各地住房公積金的繳費基數迎來了新一輪的調整。

據21世紀經濟報道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28日,全國已有廣州、天津、重慶、昆明、石家莊、烏魯木齊、南昌、南寧、合肥、青島、海口、三亞等53個城市發布了公積金繳費基數的調整方案。在這些城市中,49個城市上調了繳費基數的上限,其中,三沙市上調幅度最大,高達4245元;其次分別是泰州市和昆明市,上調幅度分別為3500元和3453元。此外,天津和澄邁的繳費基數上限與去年持平,而東方與黃石則出現了156元和17元的下調。

在繳費基數下限方面,53個城市中有33個城市與去年持平,其他大多數城市出現了不足200元的小幅上調。唐山、保定、泉州上調幅度最大,分別達到540元、250元、220元。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今年各地公積金的繳存比例仍維持在5%-12%之間,變化不大,之所以繳存基數上限調整得較多,下限調整得較少,是因為前者多以各地平均工資的3倍作為基準,後者則多以各地最低工資為基準;這反映的一個問題是,全國各地平均工資仍在不斷上漲,而最低工資標准則相對穩定。

他指出,繳存基數上限的上調影響最大的是收入水平已經超過公積金繳存基數上限的人群,這大多是大型企業中的高收入群體。由於大多數地區公積金繳存基數下限調整極為有限,這對中小企業影響甚微,對後者而言,公積金負擔要更為敏感。

受疫情沖擊影響,今年大多數地方發布了緩交住房公積金的政策,作為紓困措施的延續,部分地區進一步延長了緩交公積金的時間,期限大多為累計一年。一些地方在降低企業繳存比例、放寬公積金貸款、租房提取限額等方面也賦予企業更多彈性。

49城上調繳費基數上限,最高4245元

據21世紀經濟報道統計,目前至少已有53個城市公布了公積金繳費基數的調整方案。

這些城市包括:重慶、揚州、昆明、石家莊、烏魯木齊、吉林、泰州、溫州、內江、南昌、南寧、泉州、桂林、廣州、許昌、天津、唐山、黃山、長春、南寧、合肥、青島、海口、三亞、三沙、儋州、瓊海、文昌、萬寧、東方、五指山、樂東、澄邁、臨高、日照、威海、保定、邯鄲、巴中、黃石、廊坊、菏澤、莆田、淮北、曲靖、三明、萍鄉、龍岩、濟寧、惠州、信陽、梧州。

圖1:2020年度各地住房公積金調整情況

在上述城市的公積金調整方案中,絕大多數(49城)選擇上調今年的繳費基數上限,上調幅度大多在500元到2500元之間。

這些城市中,海南三沙市上調幅度最大。根據三沙市的方案,2020年該市公積金繳費基數上限為25596元,相較2019年的21351元上調了4245元。這一繳費基數上限也是海南全省的最高值,高出了海口(20670元)與三亞(21093元),並與天津(25983元)的水平大致相當。

僅次於三沙市之後的是泰州市和昆明市,上調幅度分別為3500元和3453元,兩地的繳費基數上限分別為21500元和23516元。

此外,天津和澄邁的繳費基數上限與去年持平,而東方與黃石則出現了156元和17元的下調。

鄭秉文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指出,多地上調繳費基數上限反映的問題是:大多數地方去年全年的平均工資保持著上升的態勢。

他指出,根據我國《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公積金繳存基數由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確定,其中繳存基數上限不高於本市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在繳存比例上,一般不超過12%,「今年繳存比例的上限變化不大,而繳存基數上限出現了數額不等的上調,其主要原因就是上一年度各地平均工資水平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上漲。」

比如,2019年昆明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94063元,相較上年上漲18604元,其月平均工資也上升至7838.58元。按照繳存基數不超過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規定,2020年昆明單位職工繳存住房公積金的繳存基數上限執行標准為23516元。

鄭秉文強調,繳存基數上限的上調影響最大的是收入水平已經超過公積金繳存基數上限的人群,這大多是大型企業中的高收入群體。

比如,一位身在昆明的大型企業高管月收入3萬元,其2019年公積金繳費基數並非3萬元,而是按當地的上限20063元來繳納;而今年這一上限提高到23516元,如果按照單位、個人各12%的比例繳納公積金的話,這家大型企業每月為該高管多支付的公積金成本為828.72元。

未增小企業負擔,33城繳存基數下限與去年持平

疫情期間,上調公積金上限可能會增加部分企業的公積金負擔。事實上,今年以來,基於減輕企業負擔的考慮,社會上一度存在公積金存廢之爭的爭論。

不過,鄭秉文強調,當前中國的公積金已經成為勞動報酬收入的一部分,企業會根據其與員工的集體談判確定合適的繳存比例,這是一個基於市場博弈自然形成的企業負擔。企業不能藉此來降低員工的報酬收入,否則將會降低崗位的吸引力。事實上,很多大型企業有更大的能力來應對這部分高收入群體的公積金成本上升。

他指出,今年各地的公積金調整方案中,大多數地方的繳存基數下限與去年是持平的,這意味著大量中小微企業的公積金成本並未明顯上升。而相較大型企業而言,這些企業在公積金成本上的敏感度也要更高一些。

比如,盡管上述大型企業高管的公積金成本每月上升了828元,但對於同樣位於昆明的一家中小企業而言,2020年每名員工的公積金負擔與去年持平,均為當地的最低工資水平的10%,即167元。疫情之下,維持公積金成本不上升,對於這類企業的生存或許至關重要。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梳理,在公布公積金調整方案的53個城市中,33個城市選擇不上調今年繳存基數的下限,它們分別是三沙、泰州、昆明、廣州、濟寧、日照、重慶、臨高、樂東、瓊海、海口、三亞、菏澤、南昌、儋州、萬寧、揚州、淮北、許昌、內江、合肥、烏魯木齊、萍鄉、威海、五指山、信陽、巴中、文昌、黃山、天津、澄邁、東方、黃石。

而南寧、溫州、莆田、龍岩、青島、三明、南寧、廊坊、泉州、桂林、梧州、邯鄲、唐山、石家莊、吉林、保定等地略微上調了繳存基數的下限,其幅度大多在200元以內。

鄭秉文表示,公積金繳存基數下限一般以各地最低工資標准或平均工資的60%作為基準,今年很多地方沒有上調這一下限,這說明今年各地最低工資標准未做上浮,或上浮並不明顯。

21世紀經濟報道梳理的今年各地最低工資標准也印證了這一點:目前國內各地最低工資標准大都在1500-2000元之間,其中超過2000元的地區包括七個,其中,上海為2480元/月,北京、深圳是2200元/月,廣東為2100元/月,天津為2050元/月,江蘇為2020元/月,浙江為2010元/月。

此外,山東為1910元/月,河北、河南為1900元/月,新疆為1820元/月,遼寧、廣西為1810元/月,福建、陝西、重慶為1800元/月,貴州省為1790元/月,吉林、四川為1780元/月,內蒙古為1760元/月,湖北為1750元/月,山西、湖南、青海為1700元/月,黑龍江、江西為1680元/月,海南、雲南為1670元/月,寧夏為1660元/月,西藏為1650元/月,甘肅為1620元/月,安徽為1550元/月。

鄭秉文指出,事實上,近年來圍繞是否應上調各地最低工資標准存在很大的爭議,反對者認為,工資水平應由勞資雙方談判達成,而不應由政府設定最低工資標准,而這一最低工資標准對於宏觀經濟以及就業到底是有利還是有弊,仍有待研究。

「在今年疫情沖擊之下,大多數地方選擇不調整最低工資標准,這有利於降低中小企業負擔,也有利於保護低收入群體的就業。」他說。

延長緩交時間,增加繳存比例彈性

在繳存比例上,大多數地方規定,市機關、事業單位和其職工個人繳存比例為12%;而企業單位和其職工個人繳存比例上限為12%,下限為5%。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在確定繳存比例上為企業或個人留出了更大的彈性空間。

比如,廣州規定,單位及個人的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由單位和個人自行選擇。同一單位原則上只能選定一個單位繳存比例,而個人繳存比例應當等於或高於單位繳存比例。

同時,廣州規定,繳存住房公積金確有困難的單位,可提出降低繳存比例(低於5%)或者暫緩繳存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期間的住房公積金,待企業經濟效益好轉後,再提高繳存比例或者恢復繳存、補繳緩繳期間的住房公積金。

鄭秉文指出,疫情沖擊下,不少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廣州等地在公積金繳存比例上為企業留出了更大的彈性空間,這有利於保市場主體、保就業,調整後企業和個人可能會打破此前1:1的繳存關系,出現個人繳存比例高於單位的情況。

但他強調,這是一項短期的紓困措施,在企業經營重回正軌後,應當會恢復單位與個人1:1的繳存關系。「從長期看,不可能在單位維持較低繳存比例的同時,要求員工保持在一個更高的繳存比例上,因為去年住房公積金收益率只有1.58%,這遠低於市場平均收益水平,未增加企業繳存比例的前提下,維持較高的個人繳存比例實際上是一種強制存款行為。」

住建部、財政部、央行近日聯合發布的《全國住房公積金2019年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末,全國住房公積金繳存余額65372.43億元,2019年,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976.15億元,比上年增長14.27%;增值收益率1.58%。

關於延長暫緩繳存公積金的時間,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這是基於疫情將對經濟產生持續沖擊考慮而採取的進一步紓困措施,「這是緩交,並非減免,所以這是一項短期內的紓困措施,並非為企業減負的長期制度性安排。」

他指出,疫情以來,全國多地採取紓困措施,緩繳企業與個人2020年2月份至6月份的住房公積金,緩繳期間,不對企業作欠繳處理,不影響企業徵信;職工的住房公積金繳存時間連續計算。

不過大部分地方都要求申請緩繳時,企業應提出補繳方案,緩繳期滿後及時補繳。比如,溫州要求在2020年7月底前進行「逾期補繳」;上海要求2020年7月起,借款人應當正常歸還住房公積金貸款,最遲不得晚於2020年9月底;福州指出,對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企業可緩交公積金,在福州市結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起3個月內,應申請恢復繳存。

值得注意的是,與廣州類似,部分地方也做出了進一步緩繳的安排,期限大多為一年。比如,重慶指出,2020年6月30日後,凡符合緩繳條件的企業,仍可按相關規定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累計緩繳期限最長不超過1年;揚州指出,企業緩繳期滿後,生產經營困難、連續虧損6個月及以上仍不能正常繳存的,可申請繼續緩繳,緩繳時間不超過1年。

此外,一些地方在公積金的提取上也做了更具彈性的安排。

比如,揚州規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職工,支付房租壓力較大的,可合理提高租房提取額度,最高月提取額由1500元/月上調至2000元/月,且不超過本人月繳存額的80%。吉林規定,因受疫情影響收入的無房且租住商品房的職工,可在2020年6月30日前提交相關證明材料,申請提高租房提取額度至原可提取額度的150%。沈陽則規定,職工家庭租房提取住房公積金額度由1200元/月提高至1400元/月(遼中、新民、法庫、康平由800元/月提高至950元/月)。

鄭秉文指出,相較於2.37萬億的住房公積金繳存額,去年公積金的提取額不足1.63萬億,加之投資收益率持續在低位徘徊,近年來放寬公積金的提取條件成為了一個趨勢。

《全國住房公積金2019年年度報告》數據顯示,在繳存上,2019年,住房公積金實繳單位322.40萬個,實繳職工14881.38萬人,分別比上年增長10.57%和3.08%。2019年,住房公積金繳存額23709.67億元,比上年增長12.61%。

圖2:2015—2019年住房公積金繳存額及增長速度

圖3:2015—2019年住房公積金提取額及提取率

而在提取上,2019年,住房公積金提取人數5648.56萬人,占實繳職工人數的37.96%;提取額16281.78億元,比上年增長10.46%;提取率68.67%,比上年減少1.34個百分點。

⑦ 公積金最高繳存基數

法律分析:最高為12%。單位及個人的繳存比例可在5%~12%自行選擇,個人繳存比例應等於或高於單位繳存比例。職工住房公積金的月繳存額為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乘以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單位為職工繳存的住房公積金的月繳存額為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乘以單位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職工和單位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均不得低於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百分之五,最高不能超過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百分之十二。

法律依據:《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提取、使用、管理和監督。本條例所稱住房公積金,是指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以下統稱單位)及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

⑧ 公積金最高基數多少

繳納公積金有上限。公積金繳存上限為上一年度統計部門公布的單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繳存比例為12%。公積金繳存是由職工個人公積金繳存和職工所在單位為職工公積金繳存的公積金兩部分構成,屬於職工個人所有。
公積金繳存,個人公積金繳存的月繳存額為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乘以職工的公積金繳存比例;單位為職工繳存的公積金的月繳存額為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乘以單位公積金繳存比例。
公積金繳存基數:住房公積金的月繳存基數是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均工資。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職工工資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和計件工資等。住房公積金的繳存基數嚴格執行」限高保低」政策,不得低於本市現行最低月工資標准,不得超過本市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每年由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調整並發布。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規定:職工繳存公積金的上限按最高年工資基數的三倍乘以最高繳存比例12%計算。比如一個城市上年在崗職工平均收入是36000元,月均3000元,那上限就是3000×3×12%=1080元,單位加個人的公積金繳存數量就是2160。」

⑨ 公積金最高繳費基數是多少

法律分析:住房公積金和補充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最高不超過31014元,最低不低於2480元。公積金的基數是根據職工上一年度12個月的平均工資確定的,每月繳存的數額為職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乘以職工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比例。根據規定,職工和單位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比例均不得低於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5%;有條件的城市,可以適當提高繳存比例。公積金一般指住房公積金。住房公積金,是指機關和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和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在職職工,對等繳存的長期住房儲蓄。公積金繳存基數是可以進行調整的,但不可以隨意調整,需要進行報備,必須對職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進行計算,核定職工月繳存額,再來進行調整。公積金的繳費基數一般是一年調整一次,繳存基數原則上不應超過職工工作地所在設區城市統計部門公布的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每年調整時間由中心提前行文告知。
法律依據:《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 》 第十八條 職工和單位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比例均不得低於職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5%;有條件的城市,可以適當提高繳存比例。具體繳存比例由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擬訂,經本級人民政府審核後,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

⑩ 公積金繳存上限是多少

1、部分城市目前職工和單位的公積金繳存比例為5%-20%。以廣州為例,某人月薪為1萬元,原來繳存比例走上限20%,單位和個人每月各需繳納2000元,5月1日後,單位和個人繳存比例降至1200元。新規實施後,月公積金賬戶進賬有4000元降至2400元,減少1600元,到手工資呢,則多800元。有買房需求的人,貸款壓力要增加。

2、而在北京呢,公積金繳存比例為12%,個人和單位每月繳存額度各為2327元,公積金賬戶每月凈增4654元,而要達到這一標准,月工資至少要達到2萬元,更別說20%的繳存比例了。

  • 3、現有繳存比例不超過12%和不準備買房的人基本不受影響。目前公積金繳存上限不高12%的熱門城市有北京(12%),上海(7%),天津(11%),重慶(12%),杭州(12%),武漢(8%-12%),西安(5%-12%)。

    二、公積金繳存有哪些規定

    1、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多部門聯合出台多項政策措施,改進住房公積金繳存機制,治理違規提取住房公積金行為。據悉,各地也陸續簡化了提取公積金流程。住房公積金繳存機制新規的頒布,無疑將影響我們的生活,我們一起來看看。

    2、根據新規,各地區2016年出台的階段性適當降低企業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政策到期後,繼續延長執行期至2020年4月30日。繳存住房公積金的月工資基數,不得高於職工工作地所在設區城市統計部門公布的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凡超過3倍的,一律予以規范調整。

    3、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下限為5%,上限由各地區按照《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規定的程序確定,最高不得超過12%。繳存單位可在5%至當地規定的上限區間內,自主確定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生產經營困難的企業,經職工代表大會或工會討論通過,可申請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或者緩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