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每月交600社保,15年後可以領多少
法律分析:第一:職工養老保險:如果參保的應該是職工養老保險,繳納的600元裡面是含養、醫療、失業三險的(生育與工傷個人不繳費)。退休後領到的養老金只和養老保險有關,600元中,養老保險費應該有400元,全額進入個人賬戶,也可以倒推出來您現在的繳費基數為6000元左右。
第二:退休金:正常參保職工養老保險,一般情況下,在15年以後退休,都可以獲得一個800元左右的退休工資待遇,假設所在地社平工資也是6000元,就相當於是以社平100%為基數繳納的養老保險,如果只繳15年,並每年都以社會為基數繳納,男同志,退休時的社平工資為8000元,養老金約為1600元左右。
第三:靈活就業:如果是靈活就業人員,實際上600元並不是全額進入到你個人賬戶,僅僅只有40%左右的費用進入到你個人賬戶,也就是說一個月可能只有200多塊錢進入到你的個人賬戶,假設有200元是用來支付醫療保險費用的,有400元是養老保險費用,但只有200元進入個人賬戶,如果其他條件與前例相同,您退休時的養老金約為1400元左右
第四:退休金差距:兩種參保的方式在計算退休金的,待遇的過程中都是截然不同的,一定要確定你自己是什麼方式進行參保的,並且自己要累積參保多少年,還有就是所在的地區在你退休之前的社會平均工資,包括每一年平均的參保繳費指數,和退休的一個年齡等等,這些所有的條件加在一起,才能夠准確的計算你的退休金待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B. 社保交滿15年後,到退休年齡,每月可以領取工資多少錢
摘要 您好,目前按照二線城市,最低標准繳納社保的情況,15年繳納,最後養老工資在1200到1500左右。
C. 交滿15年社保到退休能拿多少工資
社保15年後每月拿多少?
養老金由「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
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儲蓄額÷計發月數。
這部分主要取決於繳費年限,繳得越多,儲蓄額越多。
2、基礎養老金=(社會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工資)/2*繳費年限*1%。
因為,本人指數化工資自己的工資/社平工資*退休時的社會平均工資,所以基礎養老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可以看出,基礎養老金由「當地職工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繳費年限」決定。
1、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各地水平不一,具體可以電話咨詢社保局;
2、本人平均繳費基數:其實就是拿你每一年的月平均工資,除以那一年當地的月平均工資,每一年的都除一下,加起來,再除以年份,得到一個指數。
假設你每年的月平均月工資為5000,當地職工平均工資也是5000,交了15年,那你本人平均繳費基數=(5000/5000+5000/5000+......5000/5000)/30=1。
3、繳費年限:繳費年限越長,基礎養老金越高。
假設從2004年開始從北京工作並繳納社保,到2019年正好60歲退休,前一年在職崗位平均工資7855元。假設工作的15年中,平均工資為7855元。
那麼每個月要交的養老保險為:
個人繳納:7855*8%=624元
單位繳費:7855*20%=1571元
那麼這15年裡,個人養老金賬戶儲蓄額是7855*8%*12*15=113112元。 (為了簡化計算,暫不考慮利息。)
個人賬戶養老金:113112÷ 139(60歲對應的記發月數)= 814元。
Ps:因為本人平均繳費基數比較不好計算,假設該系數為1。
基礎養老金=7855(1+1)/2*15*1%=1178元。
所以兩個賬戶相加,每月可以領取的養老金為=1992元。
交15年和交30年差多少?
社保交15年和30年的區別是很大的,主要表現在大家退休以後,領取的養老金金額不同。
交15年,個人賬戶養老金=814元,退休養老金=1178元,每月領取養老金1992元;
交20年,個人賬戶養老金=1085元,退休養老金=1571元,每月領取養老金2656元;
交25年,個人賬戶養老金=1356元,退休養老金=1964元,每月領取養老金3320元;
交30年,個人賬戶養老金=1628元,退休養老金=2357元,每月領取養老金3984元。
可以看出,繳納15年和繳費30年,差了2倍的保險金。因此,多繳多得,長繳長得。要想退休之後拿到更多的錢,還是要堅持繳納社保。
D. 社保交滿15年後,到退休年齡,每月可以領取工資多少錢
社保繳費滿15年後可領取養老金其實是指社保中的養老保險繳費達到最低繳費年限15年後,參保人員即可享受養老保障。我們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是有個人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兩部分組成的,
假設某地區上年度的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4000元,個人平均繳費指數為1,繳費15年可以領取的基礎養老金為(4000+4000)÷2×15×1%=600元。若該職工60歲退休,退休時個人養老賬戶儲存額為60000萬元,那麼可以領取的個人養老金為60000÷139=431.65元。那麼這名職工退休後每月可以領取的養老金就是600+431.65=1031.65元。
養老保險是具有強制性的,即使以及繳費滿15年,只要你還有工作單位,那麼單位和職工就必須依法繼續繳納養老保險,直到職工離休或退休為止。通過以上養老保險的計算公式我們可以看出,養老金和繳費年限有關,繳費年限越長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多,因為上班族的養老保險費用大部分都是單位承擔的,個人只需要繳納少部分費用,所以對於上班族來說,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越長越劃算。
E. 社保繳費滿15年後領多少錢一個月
一般集中在800元—2000元的區間,具體能拿多少,看你的繳費高低、當地平均工資高低。
養老保險繳費15年,這是一個最低的繳費年限。具體能拿到多少養老金,還要取決於另外三個變數,第一是你的繳費高低。第二是你所在地的平均工資的高低
也就是說,同樣是繳費15年,繳費水平不一樣,所在地平均工資不同,退休年齡不一樣,退休後拿到的養老金自然也是有差異的。
來看一下養老金的計算公式。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社平工資×(1+個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蓄額÷計發月數
我們不妨來舉一個相對簡單易懂的例子。
假設你的繳費15年,繳費基數一直是當地平均工資6000元,按照60%的繳費檔次繳費,退休年齡是60歲。
那麼基礎養老金=6000元×(1+60%)÷2×15×1%=72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6000×60%繳費檔次×8%(繳費比例)×12個月×15年÷139個月(60歲對應的計發月數)=373元。
也就是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是1093元。
如果你提升自己的繳費檔次的話,養老金也會立竿見影的隨之上漲。
可以看一個已經領取養老金的真實案例,浙江女性,按照當地平均工資80%交費15年,退休後每月的退休金有1817.9元。社會平均工資比較高,而且她選擇了80%的繳費檔次,能拿到1800元的養老金,是非常高的數目了。
所以如果你想繳費15年拿到更多的養老金,建議你按照百分之百以上的繳費檔次繳費。
F. 我在福建福州市買的社保,都滿15年了,我們是1800交的我想知道60歲後可以拿多少
摘要 你好,退休工資每年的話大約5448,
G. 福建的養老保險交十五年後,每個月能拿多少錢
福建的養老保險交15年後,我覺得每個月能拿3000元左右,但這只是我的看法,你們覺得福建的養老保險交15年後,每個月能拿多少錢呢?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會交養老保險的,因為有很多人覺得交了養老保險之後會讓自己非常安心,也有很多人覺得交了養老保險之後是對自己的一種負責,並且也有很多人認為交的養老保險之後,會讓自己的老年生活有一定的保障,所以從中可以看出之所以有那麼多的人都非常樂意交養老保險,確實是有一定道理的。而我覺得福建的養老保險交15年後,每個月起碼能拿3000元左右,因為福建省發展的也是非常不錯的,經濟實力也是非常厲害的,消費水平也是很高,房價也是不低的,所以我覺得福建的養老保險交15年後,每個月能拿3000元左右。
H. 今年55歲社保交了15年,個人賬戶6萬,福州退休能領多少錢啊
這個每個人的養老金不一樣,具體的您可以咨詢當地的社保局的呢。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數×1%。
I. 交了15年社保現在退休能拿多少退休工資嗎
按照目前的政策規定,養老保險累計繳費滿15年,同時達到退休年齡,可以領取養老金待遇。
很抱歉無法估算未來能拿多少養老金。因為養老金的計算是根據你退休時所在省(直轄市)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累計繳費年限、歷年的繳費基數、個人賬戶的累計額幾個指標綜合計算的。鑒於這些指標都是未知數,沒有辦法測算。只有這些指標都能提供才能精確計算出來。因此只能到退休的時候才能知道你拿多少錢。每個人參保的情況不一樣,每個人的退休工資也是不一樣的。
參加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人員,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實際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以上的,按月計發基本養老金。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公式比較復雜,個人也無從計算,一般退休時才能由社保機構計算出結果的。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J. 交滿15年社保後,退休後每月能領取多少養老金
交滿15年社保後,退休後每月能領取的養老金是根據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需要視繳費基數而定的。舉個例子,45歲的康先生,每個月收入不太穩定,他選擇了每月按最低檔次交社保。2019年,北京的社平工資為7855元。一般在養老保險上,靈活就業人員需要承擔的繳費比例為20%。其中只有8%能夠進入個人養老賬戶,其餘的12%是要進入社會統籌部分。於是我們可以計算出,康先生他每個月要交的養老保險是這些:養老保險繳費=7855*60%*20%=942元假設社會平均工資一直按 5% 的速度上升。那麼康先生在60歲退休時,個人賬戶一共累計繳納了10.7萬。
【法律依據】
《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第十六條 本辦法實施後在機關事業單位參加工作的人員,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按國家規定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