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東江飲食集團在廣州最大的分店在哪裡
我印象中東江海鮮酒家有3家分店,一家在沿江路,一家在客村,一家在燕子崗,最大的應該就是樓上說的沿江路那家了~~
2. 東江屬於哪個城市
東江米巷
北京市東城區東交民巷30號 - 010-65243311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東江二路
東江小區
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越王路
東江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
東江
廣東省清遠市英德市富強路
東江
山西省呂梁市嵐縣人民路
3. 東莞的東江流經那幾個市源頭在那裡
發源於江西省安遠縣與尋烏縣交界的三百山基隆嶂,源河為定南水(又名九曲河)。向西南流經廣東省龍川縣、和平縣、東源縣、源城區、惠城區、博羅縣至東莞市石龍鎮進入珠江三角洲,於黃埔區禺東聯圍東南匯入獅子洋。河長562公里,平均年徑流量257億立方米。
流域內有新豐江水庫和楓樹壩水庫兩座大型水庫及為香港供水的東深供水工程,集水面積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級支流有貝嶺水、浰江、新豐江、秋香江、公庄水、西枝江和石馬河等。
(3)廣州東江在哪裡擴展閱讀:
河源幹流
源河為定南水(又名九曲河),該處有周恩來總理的親筆題字「一定要保護好東江源頭水」,在「東江第一瀑」旁的石壁上,也刻有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題寫的「東江源」字樣。
幹流在廣東省龍川縣合河壩村以上稱尋鄔水,龍川縣合河壩接納一級支流貝嶺水(江西定南水)後始稱東江。
4. 廣州市東江縱隊軍事展覽館在哪
全國共有三座"東江縱隊紀念館",分別在深圳,惠州,東莞。位於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羅浮山景區東江縱隊紀念館在2014年8月24日,為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東莞東江縱隊紀念館位於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鎮大王嶺村。深圳東江縱隊紀念館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坪山鎮。
5. 廣州有東江區嗎
沒有東江區。
6. 東江流域經過哪些地方流向哪裡源頭在哪
東江發源於江西省尋烏縣椏髻缽山,源河為三桐河。向西南流經廣東省龍川縣、東源縣、紫金縣、惠城區、博羅縣至東莞市石龍鎮進入珠江三角洲,於增城市禺東聯圍東南匯入獅子洋。
流域內有新豐江水庫和楓樹壩水庫兩座大型水庫及為香港供水的東深供水工程,集水面積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級支流有貝嶺水、浰江、新豐江、秋香江、公庄水、西枝江和石馬河等。
(6)廣州東江在哪裡擴展閱讀
地理:
東江源區位於江西、廣東兩省接壤的邊陲,介於東經114°47′36″至115°52′36″,北緯24°20′30″至25°12′18″之間;
東西寬110km,南北長95.5km,流域近似扇形,面積為5093.832k㎡,占東江流域面積35300k㎡的14.4%;江西境內東江源區流域面積3500k㎡,占東江流域面積的9.9%。
水文:
東江流域平均年降水量在1500-2400毫米之間,一般西南多,東北少;年內分配不均,汛期(4-9月)佔全年80%以上。
1959年6月發生大洪水時暴雨中心河源站3天雨量達632毫米,博羅站(集水面積2.53萬平方公里)實測崩堤洪峰流量12800立方米每秒(復堤還原計算洪峰流量為14100立方米每秒);
1958-1987年間在東江博羅以上干支流上先後建成了新豐江、楓樹壩及白盆珠3座大型水庫,使1.17萬平方公里,即博羅以上的46.3%集水面積的來水得到控制調節,為東江流域的綜合治理與開發奠定了良好基礎。
7. 廣東東江的源頭和終點是什麼
廣東東江的起點為江西省尋鄔縣椏髻缽,終點為東莞市石龍流。東江發源於江西省尋鄔縣椏髻缽,上游稱尋鄔水,至廣東龍川縣合河壩匯安遠水後稱為東江,再經龍川、河源、紫金、惠陽、博羅等縣,至東莞市石龍流入珠江三角洲。
東江石龍以上幹流長520公里,集水面積2.7萬平方公里;石龍以下分為南北兩水道入網河區注入獅子洋,再經虎門入海,其間並有增江、綏福水等支流匯入。若計算至獅子洋,則東江幹流長562公里,流域面積3.53萬平方公里,其中約90%,即3.18萬平方公里在廣東境內。
東江水域流量情況。
東江流域平均年降水量在1500-2400毫米之間,一般西南多,東北少;年內分配不均,汛期(4-9月)佔全年80%以上。
1959年6月發生大洪水時暴雨中心河源站3天雨量達632毫米,博羅站(集水面積2.53萬平方公里)實測崩堤洪峰流量12800立方米每秒(復堤還原計算洪峰流量為14100立方米每秒);1979年9月西枝江發生大洪水時石澗站3天暴雨量978毫米,平山站(集水面積2091平方公里)洪峰流量9000立方米每秒;暴雨洪水造成東江中下游嚴重災害。
以上內容參考廣東省水利廳——東江
8. 東江源頭在哪裡
東江源頭位於江西省尋烏縣境內的椏髻缽山南側,東江是廣東境內流入南中國海的四大水系之一。
簡介
東江,古稱湟水、循江、龍川江等,發源於江西省尋烏縣椏髻缽山,源河為三桐河,向西南流經廣東省龍川縣、東源縣、源城區、惠城區、博羅縣至東莞市石龍鎮進入珠江三角洲,於黃埔區禺東聯圍東南匯入獅子洋,是珠江水系幹流之一。東江集水面積35340平方公里,河長562公里,平均年徑流量257億立方米,幹流在龍川縣合河壩以上稱尋鄔水,匯貝嶺水後始稱東江。
(8)廣州東江在哪裡擴展閱讀
東江由幹流尋烏水(為東源)和支流定南水(又稱貝嶺水、九曲水為西源)在廣東龍川縣楓樹壩匯合而成。尋烏水從椏髻缽山源頭流經尋烏縣的水源、澄江、吉潭、文峰、南橋、留車、龍廷,進入廣東興寧小寨、龍川渡田河、楓樹壩水庫流入東江。尋烏境內長度為106.5公里。據2004年6月27日江西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科考小組認定:東江源為尋烏水三桐河,源頭位於椏髻缽山南側,發源地為椏髻缽山。
因此,椏髻缽山為東江發源地有了首次權威科學認定。2002年8月6日,原國家水利部副部長、首屆珠江水利委員會主任、《珠江志》編纂委員會主任劉兆倫揮筆題字:"東江源頭椏髻缽山"、"東江源頭第一鄉江西尋烏三標鄉"。2002年9月25日,他又題寫了"東江源頭縣--江西尋烏縣"。
椏髻缽山美麗神奇,美就美在她從誕生的那天起,群山環抱,巍巍挺立在武夷山脈的東南端,叩首南粵;神就神在川流不息的尋烏水奔騰直下,注入南海,像母親的乳汁那樣,哺育著尋烏人民、東江沿岸河源、惠州、東莞、廣州、深圳人民和香港同胞。
9. 廣東省的東江在哪裡
東江,原稱為循江,南漢改為湞江,宋代更名東江,為珠江流域水系支流之一。該河流發源於江西,流行廣東河源、惠州等地區,在東莞與珠江主幹流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