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嫁女兒都要准備哪些東西
結婚禮服1件、小禮服1件、鞋子2雙、回門衣服1套、首飾、睡衣2套、襪子2雙、內衣褲2套。
床上用品若干套、拖鞋2雙、牙刷牙杯2個、牙膏1支、毛巾2條、浴巾2條、沐浴露洗發水護發素、肥皂盒1個、化妝箱1個含鏡子頭梳、化妝品1套、廚房圍裙、喜碗、喜杯、紅色臉盆2個、帶蓋紅桶2個、小孩洗澡紅盆1個、喜娃娃1對、大小碗盆等各10件。
自古以來就有一種習俗,婚床上一定要疊很高的棉被,越高的棉被,代表新人們婚後的生活就會越來越幸福,因此棉被成了必要的陪嫁物品。紅箱子就是人們傳說中的壓箱底,需要准備一對,裡面分別放置陪嫁和新娘的衣物。
❷ 結婚女方到底需要准備什麼
1、結婚嫁妝 結婚的時候,女方需要准備好結婚嫁妝。嫁妝一般是8床被子、傢具家電,還有一些風俗物品。新娘可根據當地的婚嫁習俗,來准備嫁妝。
2、新娘行頭 女方要准備好新娘行頭,也就是自己結婚需要穿到的服飾。衣服一般有三套,即出門禮服、主婚紗、敬酒服,還要准備對應的鞋子、配飾。
3、婚房裝飾 婚房裝飾的物品,女方也要准備好。根據自己的需求,來購買相應的裝飾品,一般有喜字、氣球、拉花、綵帶等。婚房還要准備好乾果,瓜子、花生等。
4、貼心禮物 女方還要准備一些禮物,送給賓客和男方父母。給賓客的禮物一般是喜糖、香煙,而給伴娘的伴手禮要另行准備。給男方父母的禮物可以是衣物,也可以是首飾。
5、婚品小物 女方還要購買一些結婚要用到的小物品,比如請柬、喜糖盒、紅包、堵門道具、手捧花、胸花、對聯等。還要准備婚禮急救包,裡面一般有充電寶、吸管、別針、針線等。
修改回答
❸ 廣東人結婚要准備些什麼
廣東結婚習俗過大禮. _
訂親最隆重之儀式,約在婚禮前十五天到二十天前進行。男家擇定良辰吉日,攜帶禮金和多種禮品送到女家。時到今天,由於這種傳統婚嫁禮儀繁瑣需時,甚少會採用全套[三書六禮]儀式,多化繁為簡,最廣為重要的便是過大禮這一環。. _
男家過大禮如下:. _
· 精裝龍鳳禮餅兩盒、西式禮餅一盒。. _
· 雙喜八樣生果吉子籃(生生猛猛). _
· 椰子兩對(有爺有子)、特長精裝龍鳳燭兩對(長長廣東新娘). _
· 精裝燙金男女家對聯各一對、精裝茶葉、芝麻各兩盒(女子堅貞、守信不移). _
· 雙喜燙金大禮金封兩個(裝聘金用). _
· 百年好合三牲封兩個(雞、魚、豬肉大禮可以三牲利市代替). _
· 雙喜貼盒(核桃、有衣蓮子、百合、紅棗、有殼花生、荔枝幹、龍眼乾、紅豆、綠豆、芝麻、茶葉、十一樣吉祥京果). _
· 扁柏一包、雙喜燙金利市封兩包.. _
女家回禮如下:. _
· 金蓮藕船(佳偶天成)、石榴一對(多子多福). _
· 添丁姜、連理芋頭(添丁發財)、芙蓉、扁柏(趨吉避凶)、桔子(大吉大利)雙喜燙金利市封兩包、雙喜賀惟巾一對. _
· 大茶禮(大發松糕、金錢、龍利、煎堆、紅包等){油麻茶禮}. _
搬嫁妝. _
收到大禮後,女家最遲需於大婚前一天把嫁妝送到男家。嫁妝是女家身份與財勢的象徵。以往,廣東人喜用樟木攏送嫁妝,取其堅固耐用之意。送嫁妝可分為[送妝]與[迎妝]。[送妝]是女家將嫁妝往男家送,除了抬妝的人外,女家會請幾位親友跟隨照料,人數愈多代表女方家底愈厚。嫁妝抬到男家後,男家會請親朋好友出來迎接,這叫[迎妝]。在嫁妝中,除了名貴的珠寶金飾外,還有許多象徵好兆頭的東西。以痰孟作子孫桶,希望女兒開枝散葉,兒孫滿堂。以紅尺作子孫尺,有良田萬頃之意;花瓶代表花開富貴;銅盤及鞋則寓意同偕到老;銀包皮帶有腰纏萬貫之意;剪刀有指蝴蝶雙飛;龍鳳被、床單及枕頭一對,祝福新人恩愛纏綿;片糖則比喻甜蜜幸福;龍鳳碗筷作衣食碗筷有豐衣足食之意(碗內放置一封利市,可取代嫁妝的72套衣服). _
新娘嫁妝用品:. _
o 百年好合茶具(一盤、一壺、四杯). _
o 百年好合衣食碗(碗、筷、碟、匙各一對). _
o 百後好合有蓋杯(一對). _
o 真絲刺綉同心筷子雙人套、雙喜全紅子孫桶(痰孟). _
o 雙喜鴛鴦面盤、安床京果盤. _
安床. _
婚禮前數天的吉日,由好命婆將新床在有利於新人的吉位安床,然後鋪上龍鳳被,並撒上紅綠豆、蓮子、紅棗、桂圓、核桃等喜果。安床後親人便不可睡新床,孕婦、帶孝者及有月事之女性更不可入內。此外,安床後,要讓小小孩跳床,並吃喜果,古稱[壓床],有開枝散葉之意。[上閣]舉行婚禮前最重要的儀式、禮節是[上閣]及[上頭]。[上閣]是準新娘出嫁前一段時間留在家中一角,通常是閨房或閣樓之內,由一班閨中姊妹、密友陪伴,暫時擺脫平日的生活習慣,做好心理准備,以求日後能適應男家陌生的生活環境。新娘會直至出嫁當日和離開閣樓,因此,俗稱姑娘出嫁為[出閣]。現代人也有類似[上閣]的活動,新娘於婚禮前的一晚邀請姊妹、密友在女家留宿整晚互訴心事,為明天踏上人生另一階段作好准備。雖然偶然也有姊妹們情緒激動落淚的情況,但整體氣氛仍是充滿歡欣的。. _
早生貴子子孫桶:. _
(紅棗[早]、花生[生]、桂圓干[貴]、蓮子[子]). _
上頭. _
現代婚嫁禮俗中,在迎親之前,男女兩家都仍會分別進行上頭的儀式。上頭儀式於大婚前的一晚或正日舉行。上頭象徵一對新人正式步入成人階段,要組織新家庭,肩負起開枝散葉的使命。須擇好時辰,男方要比女方早半個小時,男女雙方需先沐浴,並由[全福]之人(俗稱好命佬/好命婆,為男女雙方家族中的長輩,需父母、子女健在,夫妻和睦者)以柚菜澆水洗身(柚葉據說可滌除污移)。之後換上全新的內衣褲有睡衣,靠一個可以看見月光的窗口而坐由好命佬或好命婆替其梳頭。新娘的頭發會梳成發髻,以示她嫁作為人婦後踏入成人的階段。邊梳頭的同時好命佬或好命婆要邊說出押韻的吉祥語句,如「一梳梳到尾,二梳白發齊眉,三梳兒孫滿地,四梳梳到四條銀筍盡標齊。」寓意祝新人能同偕白首,婚姻美滿。最後好命佬或好命婆需把扁柏及紅頭繩系在新郎或新娘的頭上,這樣才算是完成的上頭儀式。由於上頭是父母為兒女祝福的一種儀式,所以較為重視。. _
男方上頭. _
上頭前應先用綠柚葉沐浴,之後要穿上全新的內衣褲有睡衣,取其新的開始之意,案前應准備湯圓三碗(每碗九粒)、鏡、紅頭繩、尖梳、子孫尺、龍鳳剪刀,到吉時由好命人上頭(梳頭),並誠心向天參拜,上頭完畢後便可與家人及兄弟們同吃湯圓,分享結婚的喜悅。. _
男方吉祥上頭套裝:. _
(尖梳、鏡、龍鳳燭、子孫尺、紅頭繩、龍鳳剪刀、等). _
女方上頭. _
上頭前應先行用綠柚葉沐浴,之後要穿上全新的內衣褲有睡衣,然後要擇一個可以看見月亮的窗口,燃起龍鳳燭後要連同三碗湯圓、生果、燒肉、雞,誠心向天參拜,更要准備木梳及篦梳代替尖梳、針線包、紅絲巾;而龍鳳剪刀代表有利、子孫尺、鏡乃取其光明繼後之意,即所謂[龍頭鏡、鉸剪尺]. _
女方吉祥上頭套裝:. _
(梳、篦、針、線、龍鳳燭、龍鳳剪刀、鏡、紅頭繩、子孫尺等). _
小貼土:. _
可一切從簡的,以利是代替,寫上(過大禮利是)就可以了。如代替豬肉的(豬肉金)、代替前料的(衣料金)、但是一些重要的禮品,應盡量親自找來,包括:龍鳳餅一對、唐餅數個(約八個)、龍鳳燭一對、對聯一幅及生果等。聘禮中物品寓意吉祥,數量則必須成雙成對,忌用單數。女家收到男家的聘禮並不是全部收下,其中屬於男家的物品,則需要回禮;禮品中不可以送手帕,因為有分手之意。. _
. _
· 婚禮前的禮儀. _
. _
1.送聘禮:婚禮前,男方就要到女方家送迎親的聘禮。廣州的風俗是要送雞(意味著有生氣)、椰子(有爺有子,天倫之福)、禮餅(送給女方的親戚),而且還要送禮金,意味著男方家有錢,會讓女子嫁過去享福。 3.安床:在結婚前一晚上,女方會找一個有福氣的男人(家庭美滿,父母健在,有兒子)來安新房的新床,並且把花生、紅棗、核桃等意味著早生貴子等好意頭的食品放在床頭。. _
. _
4.嫁妝:新娘會在出嫁前,把娘家准備的嫁妝裝在一隻紅皮箱里,等到第二天帶到婆家去。. _
. _
5.上頭:結婚前晚,會選擇一個吉時去拜神,拜天地,祈求幸福,並且會通知男方在同一時間拜。. _
. _
6.梳頭:新娘會請一個有福氣的長輩來給自己梳頭。. _
. _
7.吃湯圓:意味著可以圓滿成婚,圓滿幸福。. _
. _
婚禮當天的禮儀. _
. _
1.迎親:婚禮上午,男方的接親隊伍就要來女方家接親了。現今,接新娘是整個婚禮的一大高潮。第一關便是「入門」。若要順利接得美人歸,必須經過一連串智力及體能測試,必要時還加上歌情話,但最重要的還是豐厚的「開門利市」,眾姊妹滿意後才開門。新郎應以花球迎娶新娘(新娘不可自製花球)。. _
. _
2.找紅鞋:新郎會在接新娘的房間里找給新娘穿的紅鞋子,給新娘穿上後才能把新娘帶走。. _
. _
入門. _
. _
到達男家後,新娘由大妗攙扶下踏入男方家門。在大門坎外會預先放一個燃木炭的火盆(銅盆或鐵盆均可),新娘需從火盆中跨過,這叫「過火盆」,取其發旺、趕邪之意。接下來是拜堂儀式,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是拜天地,第二是拜祖先,第三是參拜家翁家姑。拜過天地及向祖先神位行跪拜禮後,一對新人便會向新郎父母叩拜,新娘並向家翁、家姑奉上香茶,之後再按家中各人輩份和長幼逐一向長輩敬茶,至於跪下與否,則視乎敬、受雙方的喜好。跪拜父母後,新人會互相對拜,大妗姐不斷說些吉祥話,在互租對拜後,拜堂才告禮成。. _
. _
對於傳統的中國人來說,敬茶是一個很重要的禮節。新人在拜過祖先,要向父母敬茶,這樣不單代表答謝父母養育之恩,同時亦代表雙方家長接納新郎或新娘為家族中的新成員,是身份備受確認的象徵。新人敬茶用的香茶內,通常都放上兩枚紅棗和蓮子,寓意早生貴子的吉兆。新家翁、家姑及長輩喝了新娘這杯茶後,會送上金手鐲、玉器等首飾作為新媳婦的見面禮,又會在盛托香茶的盤上(俗稱「檳榔盒」)放上一封利是,作為大妗姐的賞錢。. _
. _
出門. _
. _
抵達女家後,第一關是入門,若要順利接得美人歸,必須經過一連串智力及體能的測試,必要時還要宣讀愛的宣言(賣身契),但最重要的是給予眾姐妹豐厚的開門利市,眾姐妹滿意後才開門。入門後,新娘由大妗姐或伴娘帶出來交給新娘的父親,再由父親把新娘交給新郎,正式行夫妻見面禮。跟著新人先拜天地,再拜祖先,再向雙親奉茶跪拜,接新娘儀式就此完成。. _
. _
完成上述儀式,新娘需由伴娘或大姅姐摻扶並打紅傘,寓意開枝散葉,其它姊妹也須邊走邊撒米及紅、綠豆、金紙碎,俗稱「喂金雞」,據說可防止金雞啄新娘。上花車前,新娘要向送行的親友鞠躬,以表謝意。一定要注意的是陪伴新娘過門到男家的除大妗姐外,必須是未婚女性,而且新娘的兄弟不可陪伴新娘過門,如果新娘早於兄長結婚,須將兄長的褲掛於門口之處,由新人在褲襠下穿過,假若早於姐姐結婚的話,則送一條裙給未婚姐姐,未婚兄姐不可目睹新人出門或過門,應暫時迴避。. _
三朝回門. _
回門雖然並沒列在三書六禮中,卻是中國人傳統一個極重要的嫁娶禮儀,絕不可掉以輕心。從前,新娘出嫁後,會在第三天由丈夫陪同下回娘家探望父母。新娘在回門時,要穿我國傳統的新娘服(裙褂)和挽上全新的紅色新娘包,裙褂代表新娘冰清玉潔的身份,只有黃花閨女才可穿。同時男家一定要送回金豬一隻,以示新娘子的貞潔。女家收到金豬後即分予親戚朋友、街坊鄰里享用,表示自家女兒不辱門楣。傳統上,岳丈母需留回門的新娘及女婿在家吃飯,但現在大多數新人為省時間,都選擇即日回門,即新人在男家拜過天地及奉茶給翁姑後,便即時進行回門儀式,之後再返男家或直接到酒樓,新人亦可於第二天回門,但切不可超過第三天,這代表男家不滿意新娘,不批準新娘回娘家。現在回門大部分禮品都由利是代替,但乳豬例外。. _
回門禮品:1(由男家送到女家):金豬一隻、西餅兩盒、酒兩瓶、生雞一對、豬肚及豬肉各兩斤、水果兩籃(代表生生猛猛)、有頭生菜(風生水起)、蔥(鬆鬆動動)、伊面兩盒(代表恩愛纏綿)、有頭尾甘蔗兩根. _
回門回禮:2(由女家送到男家)金豬頭、尾、手腳各一隻、豬舌半邊、西餅一盒、有頭甘蔗、有頭生菜. _
婚嫁禁忌. _
1、結婚之日,新娘出門時,嫂嫂不能相送,因為[嫂]與掃星同音,不吉利。新娘出門的衣服忌有口袋,以免帶走娘家的財運。. _
2、婚禮未舉辦完畢,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而新娘更不可躺下,以免一年到頭都病在床上。. _
3、新娘結婚當天必須穿新鞋,寓意將舊物丟掉。. _
4、新娘出門時,必須要佩戴耳環,以示聽話,沒有穿耳的可佩戴夾耳環。. _
5、新人的長輩如有已去世的人,在敬茶的時候,應在他(她)應坐的位置上 放上新人敬的茶,敬完茶後順便移一下凳子,再讓下一位就座。
❹ 廣州結婚禮節女方要准備什麼
供參考:(你可以將問題直接輸入地址欄鏈接詳細內容)
廣州本地的傳統婚禮程序相當復雜,大體來講可以分為三個「總綱」——婚前禮、正婚禮、婚後禮。每個總綱之下還有若干具體名目,從最初的「提親」到最末的「回門」,前前後後沒有個把月無法全部完成儀式,用「繁文縟節」來形容最恰當不過。
所以有人說,正式的廣州婚禮是富人和閑人的專屬,而貧民大眾則只是挑其中的某些必要程序執行一二而已。
婚前禮:婚禮前最後的重要程序是迎親。男家派出代表到女家迎親;女家收取男家送來的部分禮物(不能全收),並回禮致謝。
婚前的禮儀
1.送聘禮:婚禮前,男方就要到女方家送迎親的聘禮。廣州的風俗是要送雞(意味著有生氣)、椰子(有爺有子,天倫之福)、禮餅(送給女方的親戚),而且還要送禮金,意味著男方家有錢,會讓女子嫁過去享福。
2.回禮:女方家也會接著回禮,禮物包括檳榔(意味著新郎)。
3.安床:在結婚前一晚上,女方會找一個有福氣的男人(家庭美滿,父母健在,有兒子)來安新房的新床,並且把花生、紅棗、核桃等意味著早生貴子等好意頭的食品放在床頭。
4.嫁妝:新娘會在出嫁前,把娘家准備的嫁妝裝在一隻紅皮箱里,等到第二天帶到婆家去。
5.上頭:結婚前晚,會選擇一個吉時去拜神,拜天地,祈求幸福,並且會通知男方在同一時間拜。
6.梳頭:新娘會請一個有福氣的長輩來給自己梳頭。
7.吃湯圓:意味著可以圓滿成婚,圓滿幸福。
❺ 廣東新娘出嫁要准備些什麼
在中國民間的婚姻中,媒人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中國禮俗一再強調「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親」的所謂緣分。男女雙方必須要經過媒人說合才能夠結成連理。媒人可以主動攬活,為男女雙方牽線搭橋,也可以是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在搓合成功一對男女後,媒人可接到一些錢財,這筆錢財被稱之為謝媒禮。這筆錢一般由男方支付。如果是男到女家,則由女方支付,在成親的前一天,連同送媒人的雞、鴨、肘子、鞋襪、布料一起送到媒人家。媒人第二天一定要去引導接親,稱之為圓媒或啟媒、發媒。謝媒禮的錢數由主家的經濟狀況決定,而且必須用紅紙封好,稱為紅包或包封。 相 親 在古代單身男女雙方都很少有親近的機會,尤其是女子,更是深居閨門之中。在經媒人說合之後,男方一般會提出看一看,這種在媒人的帶領下到女方家裡作初次訪問的活動,就稱之為相親,俗稱看親。相親的日子由男方提出,由媒人決定時間並通知男女雙方,雙方都應做好准備。男方要帶一些禮物,禮不在多,表表心意而已,若能因此打動對方父母的心當然就更好了。作為主角的男女二人都應盡力收拾打扮得得體漂亮,以獲取對方的青睞。 如果女方父母要款待男方,這說明男方已得到了女方家裡的同意。若遲遲不備飯菜且任由男方告辭出門,則說明這門婚事即將告吹。中國大體上是一個含蓄的民族,這種事當然不會明明白白地說出來,全靠男方和媒婆察言觀色。當然,女方也可能會去男方家「拜訪」,這在有的地方叫做「看當」。若女方父母不願意接受款待,執意告辭,表明這門婚事難以告成。此時,男方當然不可費力強留。女方父母通過察看男方家庭情況,欣然接受邀請,或者將奉上的香茶一飲而盡,則結局當然是皆大歡喜。 過禮男女雙方在相親之後就可履行一定的結婚程序,這個過程稱為「過禮」。過禮之際媒人要將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把女方的生辰八字送到男方。這時,迷信的父母大多會請算命先生推算男女雙方的八字合與不合。合,則婚事繼續;不合就此打住婚事免談。在換帖,合八字之後媒人會選個好日子帶男方去「過禮」訂婚。「過禮」在婚禮中是一件大事,婚事的主動者,應向對方送一筆厚禮。各地風俗不同,所送之禮也有差異。有的地方要求禮物至少要包括豬肘子一個,酒兩瓶,雞鴨各一隻,給對方父母的衣料各一套,鞋襪各一雙,包封一個,給姑娘的東西若干。包封里封多少錢,給姑娘一些什麼訂婚之物,一般都在事先由媒人同雙方分別協商好,不能由男方給多少算多少。在經過「過禮」後,男女雙方可議定結婚的日子了。 擇期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選擇結婚的日子也是十分講究的,人們認為結婚日子的選擇關繫到男女雙方以後的幸福。這個選擇良辰吉日的活動就叫「擇期」,或叫「擇吉」。擇期的任務一般由星相學者或算命先生完成,文化水平高的家長當然也可以自己看「皇歷」或自己推算決定。婚期決定後,雙方父母就可以發出請柬,邀請親朋好友來參加婚禮了。婚柬一般由婚姻當事人或其父母親自送到親友手中。親友在接到婚柬後,一般來說,即使人去不了,也要送禮並在禮品上寫上一句表示祝賀的話。在農村,送給女方的禮物多為實物,如箱、櫃、床、被、衣、料等,並且,送禮者不必等到請柬送到後再送,因為女方父母要根據送禮人的多少去決定出嫁酒的規模。 鋪房 在古時,男女雙方迎親的前一日,女方要派人到男方家與男方共同鋪設房屋,這道程序,稱之為「鋪房」。鋪設之物,男女兩家有別。司馬光《書儀·三·婚儀上》說:「床榻薦席椅桌之類,男家當具之,氈褥帳幔衾之類女家當具之。」女家鋪房後還須親壓鋪房,備禮前來暖房。又以親信婦人,與從嫁女使,看守房中,不令外人入房以待新人。 開臉女孩在出嫁前的一兩天要做的一道過程,開臉又叫開面。屆時請兒女雙全的婦女,以兩條線互相絞合,為待嫁女子拔除臉面之汗毛。有的地區,婚後再拔一次,俗稱「挽面」。浙杭一帶,嫁女開臉時,身旁置萬年青兩盆,皆以紅紙纏繞以取吉利之意。 戴絨花 當女子出嫁時,頭上多戴一朵絨花。絨花由編草製作成為人的形象,如麒麟送子之類。因絨花與榮華諧音有榮華富貴的意思。相傳唐代楊貴妃鬢角有一小痣,常插鮮花以掩飾,因鮮花易枯,便以民間製作之絨花代之。從此,民間便仿效成為一種風俗。 穿鳳衣戴鳳冠 新娘出嫁時的穿著習俗。鳳衣鳳冠是綉有鳳龍圖案和彩飾的衣冠,象徵吉祥富貴,為古代貴族所獨有,後不分貴賤,行於一般女子,繼而又傳襲於婚禮,但因家庭貧富而有所增減。近代以來,城市男女結婚時,新娘易鳳冠而披兜紗,裙長拖地尺余,行步時,兩小兒在後持之,是歐美國家婚禮習俗影響的結果。 吃和合飯 在結婚當天,新娘上轎之前,男女雙方家裡分別備好酒席,由平輩或晚輩陪新郎新娘吃飯,這就稱為吃和合飯。新娘吃過和合飯即上冠戴頭巾,由攙扶領著遍辭父母及親友,後由執篩者執燭者左右引照,出閣入轎。新郎飯畢,則對床而坐不得向外。有的地區則將此禮提前至女嫁前一晚,又叫「別親酒」、「辭家宴」。 障面 新娘上花轎前要用紅巾蒙蓋,在花轎內也不能揭去,此即為障面,又稱為蓋頭。到男家入洞房後,才能由新郎或男家福壽雙全的女親揭去,讓賀喜的人瞻看新娘的風采,謂之挑蓋頭。 搬谷豆 當女子要出嫁時,通常要請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婦,手拿裝有穀子和豆子的簸箕到處撒,有的地方則是撒草。新娘上花轎之前,花轎的里外都要撒播。花轎到達男方門前,新娘下轎以前也要撒播,此謂撒谷豆。而新郎新娘入洞房,女左,男右坐在新床上時男家的人也要拿谷豆果子以及錢幣再撒一次,此謂撒帳。一是認為谷豆可以避邪,二是借喻植物種子預祝新娘早生貴子。漢代已有這個民間風俗。還有的地方撒花生、紅棗,意為早生子,而且男孩女孩要花搭著生。 迎親當快要結婚時男女雙方要殺豬宰羊,准備請廚師伴娘,轎夫等其他的勤雜人員。這些人應聘後,應在迎娶的前一天即到主家開始工作,做好迎親擺宴的准備工作。傳統婚禮一般是女家早晨准備出嫁酒,男家中午擺喜筵;如果是納贅則反之。一切准備就緒後,男家鳴炮奏樂,發轎迎親。媒人先導,接著是新郎、伴娘、花轎、樂隊、禮盒隊。女家在花轎來之前,要准備好喜筵。姑娘要由母親或姐姐梳好頭,用絲線絞去臉上的茸毛,化好妝,謂之「開臉」,然後蒙上紅布蓋頭,等待迎親的花轎。 當花轎到達女方家時,就鳴炮奏樂來相迎。迎親隊伍進入女家堂屋後,花轎落地新郎叩拜岳父岳母,並呈上以其父名義寫好的大紅迎親簡帖。接著是女家動樂開筵。席間媒人和新郎要小心謹慎一些,因為中國民間有不成文的習俗,在新婚的三天里親朋戚友中的平輩和晚輩青少年可以別出心裁地編演幾出小小的喜劇,捉弄捉弄媒人或新郎,稱之為「洗媒」和「掛紅」,俗稱「賀新客」。對這些能增加歡樂氣氛的小鬧劇,媒人和新郎應該容讓,不妨小小報復一下,但卻不要真的生氣發火。 吃完早飯後新郎新娘將會在媒人的引導下向新娘的祖先神位和長輩行禮後,伴娘就可攙新娘上花轎了。上轎前新娘一般要哭嫁以示對父母家人的依戀。新娘上轎後,即奏樂鳴炮,起轎發親。樂隊在前,樂隊後面是新郎,有條件的要騎馬,接著是花轎和其他送親的人員。 娶親的歸途必須走另一條路,因此有時候要繞著路走,俗稱「不走回頭路」。如果路上碰到廟、井、祠、墳、大石、大樹等,都要把娶親轎子遮起來,為的是避邪。如果遇到另一家娶親的,轎夫們要比拭技藝,盡量使轎子抬得平穩一些,有的地區新郎雙方要換胸花。如果遇見出殯的,娶送親人員都要說:「今天吉祥,遇上寶財啦!」接親的隊伍將要到達新郎家門口時,男家要鳴炮動樂相迎。花轎停在新郎家的堂屋門前,男家請的伴娘一般是年輕貌美的女子,要上前掀起轎簾,將新娘攙下車來,儐相上前贊禮,賓客們向新郎、新娘身上散花,一般用紅、黃各色紙屑替代,將婚禮推向高潮。 拜 堂 在男方迎娶新娘之後,就開始在男方房裡布置拜堂的場所。當花轎停在堂屋門前,男方請的伴娘站到花轎前時,儀式即已開始。香案上香煙繚繞、紅燭高燒,親朋戚友、職司人員各就各位。儐相二人分別以「引贊」和「通贊」的身份出現,開始贊禮。新郎新娘接引贊和通贊的贊禮開始拜堂。傳統的拜堂儀式程序如下: 引贊:新郎蒞位佇立於轎前。 通贊:啟轎新人起。 引贊:新郎搭躬拱手延請新娘。 引贊:新郎新娘至花堂前。 引贊:新郎新娘就位至香案前。奏樂鳴炮。 通贊:新郎新娘向神位和祖宗牌位進香燭。 引贊:跪,獻香燭。明燭,燃香,上香,儲伏,興,平身復位。 通贊: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然後是傳統的三拜——一拜天地,二拜雙親,夫妻相拜,最後才引進洞房。拜堂儀式至此結束。現在的拜堂儀式則有如下幾個步驟: (1)結婚典禮開始。 (2)新郎新娘和來賓入席就位。 (3)向新郎新娘獻花。 (4)鳴炮奏樂。 (5)證婚人宣讀結婚證書。 (6)主婚人致辭。 (7)介紹人致辭。 (8)來賓致辭。 (9)新郎新娘向主婚人,證婚人,介紹人及來賓三鞠躬。 (10)新郎新娘互行鞠躬禮。 (11)新郎新娘交換禮物。 (12)新郎新娘談戀愛經過。 (13)新郎新娘表演節目。 (14)新郎新娘入洞房。 (15)來賓開席。 婚宴按中國的傳統風俗,新房的布置是也很講究的。 堂屋 (1)門前對聯一副加橫批。 (2)堂屋中間高懸一方形彩燈,彩燈四面分別繪上「鸞鳳和鳴」、「觀音送子」、「狀元及第」、「合家歡」圖案。 (3)香案上一對碩大紅燭。 (4)兩邊「對座」牆上貼陪對一幅。 (5)新房「金牆」上貼「天地君親師位」六個大字,自上而下直寫。這六個字的寫法有講究:天要平,即「平」字的兩橫要寫平,不能變曲;地要寬,即「地」字寫寬一些,不要過窄;君不開口,即「君」字的「口」字要全封閉,不能留空隙;親不閉目,即寫繁體「〓」字,右邊的「〓」字不能把上面的「目」字最後一橫全部封住。 新房 (1)門框兩邊貼對聯一副加橫批,橫批一般寫「鸞鳳和鳴」四字。 (2)門上貼大紅雙喜字。 (3)新房正中懸彩燈。 (4)窗戶貼剪紙的大紅雙喜字,四角貼剪紙蝴蝶圖案。 (5)窗戶兩邊貼對聯。 (6)牆壁四周掛字畫。 廚房 正門對聯一副加橫批,門上貼紅「喜」字。 其他細節比如所有房間門上均貼「喜」字一個。 男女雙方在拜堂之後新娘就在新房不再出來。新郎要走出新房接待賀客。如在賓館、酒家宴賓則夫妻雙方都得出去會見賓客並向賓客敬酒。喜筵要按來客的尊卑長幼排定座位,稱之為「請客」,或者「清客」。排座位的原則是上尊下卑,右尊左卑,客人按其長幼和身份、地位從高到低排列座次。 主席要擺在堂屋上方正中,請「大親」(又稱「上親」、「高親」,即新娘的伯父、父親、叔父)坐上首右邊席位,新郎的父親或舅父坐上首左邊席位作陪,其餘按尊卑長幼對號入座。除堂屋的正席外,次尊貴的一席擺在新房中,請新娘的母親坐首位,由新郎的母親或舅母作陪。其他各席的座位一般也要按尊卑次序排定。 當座位排定後,新郎要先到首席去倒酒並敬酒,並致祝酒詞,然後,開始上第一道菜。各席的酒菜應該一個樣,惟「男大親」和「女大親」所在的席次,照例必須有清蒸的豬肘子一個。而且,新郎要時刻守候在桌邊,為「上親」斟酒、盛飯、送熱毛巾等,以示尊敬。 婚宴結束後,「上親」先退堂屋休息一會,吃些點心,由男方尊長陪著說些客套話,待勤雜人員把席面撤去,掃了地,大親就該起身告辭了。臨走時,男家要「打發」衣料、鞋襪之類,講究的還有紅包。「送大親」又是一個熱鬧場面,男家所有體面的人都要送到門口,還要鳴炮動樂,以示敬重。新郎及其父母應送客至村口。 交杯喜酒 交杯酒的習俗開始於周代。《禮記·昏儀》記載:夫婦共牢而食,合巹而握。合巹其實就是以一瓠瓜剖成兩個瓢叫「巹」。舉行結婚儀式時,新郎新娘各執一方即用酒漱口,就叫「合巹」。所以人們以合巹為結婚的代稱。此俗演變到後來為吃「交杯酒」。 花燭之夜 在古代,婚禮中使用的蠟燭上多半繪有龍鳳彩飾。後世以花燭喻為結婚。何遜《看伏郎新婚》詩雲:「何始花燭夜,輕扇掩紅裝。」新婚這夜,新娘新郎通宵不睡,謂之「守花燭」。不守花燭者,新人睡後,攙扶、伴娘須時時進房察看花燭有無損漏,恐有不祥之兆。迷信者有「左燭盡新郎先亡,右燭盡新娘先亡」之說,故如一燭滅時,即將另一燭熄滅。 鬧洞房這可以說是婚禮中的高潮環節。鬧洞房除逗樂之外,還有其他意義。據說洞房中常有狐狸、鬼魅作祟,鬧洞房能驅逐邪靈的陰氣,增強人的陽氣,據此有俗語:「人不鬧鬼鬧」。鬧洞房從積極的意義上說還是能增添熱鬧氣氛,驅除冷清之感覺的,因而有的地方又稱之為「暖房」。舊時代男女結合多是經人介紹相互之間比較陌生,鬧洞房能夠讓他們去除陌生感,為新婚生活開個好頭。此外,鬧洞房還能使親友彼此熟識,顯示家族的興旺發達,增進親友間的感情。鬧洞房活動進行到一定時候,新郎要領著新娘「作揖認親」。凡是男家的尊長,都要在儐相的贊禮聲中一個個進來讓新郎新娘拜見,而且要賞一個紅包給新娘作見面禮,稱之為「作揖包封」。同時,長者要拱手回個「半禮」。這種儀式,能夠顯示一下家族的團結。鬧洞房是「三天不分大小」,新郎新娘乃至新郎的父母往往會被他人甚至晚輩們取笑捉弄,被捉弄取笑者不能生氣,以免破壞新婚的喜慶氣氛。當然,鬧洞房的人也不能太出格,鬧得太久也影響新婚夫婦的休息。特別要注意不可過分粗暴引發不文明的事。 開箱禮 婚後三日後新婦開箱,翁姑伯嬸及親友皆備物進獻,兄弟、子侄晚輩也均分別送些禮品。進獻之物多是綢緞衣料鞋襪之類。富貴豪門人口眾多者,則進獻極為豐盛。 回 門 婚後三天七天或九天,新郎陪著新娘從婆家回到娘家。女家要隆重地做「回門酒」。席間,新娘要引新郎拜見本家親友從最年長、最尊貴的認起。被拜見者或點頭,或起座相攙,或還半禮,同時要賞新郎一個紅包。至此,中華傳統的婚禮民俗才算完整了。
❻ 結婚時女方需要買些什麼東西陪嫁呢
1、傢具家電 結婚的時候,一般是男方負責買房,女方負責買家電、傢具。現在的大家電大傢具都是陪嫁物品,比如電視、冰箱、電腦、沙發等東西,在婚前找個好日子搬進新房。
2、床上用品 在大多數地區的婚嫁習俗中,陪嫁物品之一就是床上用品。女方要准備大紅色的棉被,一般是雙數,也就是6套、8套或者10套。還要准備床上四件套,圖案要喜慶的。
3、生活用品 一些生活用品也是嫁妝的一部分,新娘要提前准備好。根據地區的不同,需要准備的東西也不一樣。一般有牙刷、毛巾、子孫桶、紅色喜盆等,都是日常用到的東西。
4、貴重首飾 結婚的時候,男方家會給女方三金或者五金首飾。而出嫁的時候,女方父母也會為其准備幾套貴重的首飾,一般是黃金材質的。這種首飾有保值功能,可以一直傳承下去。
5、陪嫁箱子 新娘出嫁的時候,還要准備2個陪嫁箱子。箱子裡面除了放自己的日常服裝和回門衣服以外,還要放壓箱錢。壓箱錢是父母給女兒的私房錢,具體金額根據經濟條件定。
❼ 嫁女要准備什麼東西
1、床上用品
古時候對於床上用品的要求比較高,數量為雙數,顏色要求大紅色且必須家中縫制而成。現在結婚的新人只要去專業的婚慶用品店購買床上四件套就可以了。至於棉被准備2-4床,冬季一套厚的,夏天一套薄的,春秋季再准備一套,一年四季都顧及到還能方便裝車攜帶。
2、生活用品
生活用品的定義很寬泛,既包括牙刷、毛巾、拖鞋等洗漱用品,也包括一些帶有祝福意味的傳統用具,比如子孫桶、糖罐子、紅色喜盆等,這要看女方當地的習俗要求。
3、家電廚具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很多家庭也直接將家電列入假裝清單,也是更好的照顧新人的生活,為小年輕降低生活壓力。廚具的准備一方面是有著自己女兒賢良淑德的意思,也是有減輕新人壓力的初衷。
4、珠寶首飾
有的媽媽會在女兒出嫁前購置幾樣首飾,這些首飾與結婚三金不同,是女方父母給新娘的心儀。家中有家族傳承的,母親會在女兒出嫁前給幾樣自己的首飾或者家中珍藏的物品。
5、陪嫁箱子
壓箱錢主要放在結婚准備的2個陪嫁箱子中,壓箱錢數額的多少要看女方自家的經濟情況,除了壓箱錢,還會放上一些稻穀堅果,寓意五穀豐登。
❽ 結婚女方要准備什麼嫁妝【按廣州的習俗】
男家過大禮如下: · 精裝龍鳳禮餅兩盒、西式禮餅一盒。 · 雙喜八樣生果吉子籃(生生猛猛) · 椰子兩對(有爺有子)、特長精裝龍鳳燭兩對(長長久久) · 精裝燙金男女家對聯各一對、精裝茶葉、芝麻各兩盒(女子堅貞、守信不移) · 雙喜燙金大禮金封兩個(裝聘金用) · 百年好合三牲封兩個(雞、魚、豬肉大禮可以三牲利市代替) · 雙喜貼盒(核桃、有衣蓮子、百合、紅棗、有殼花生、荔枝幹、龍眼乾、紅豆、綠豆、芝麻、茶葉、十一樣吉祥京果) · 扁柏一包、雙喜燙金利市封兩包 女家回禮如下: · 金蓮藕船(佳偶天成)、石榴一對(多子多福) · 添丁姜、連理芋頭(添丁發財)、芙蓉、扁柏(趨吉避凶)、桔子(大吉大利)雙喜燙金利市封兩包、雙喜賀惟巾一對 · 大茶禮(大發松糕、金錢、龍利、煎堆、紅包等){油麻茶禮} 搬嫁妝IS 收到大禮後,女家最遲需於大婚前一天把嫁妝送到男家。嫁妝是女家身份與財勢的象徵。以往,廣東人喜用樟木攏送嫁妝,取其堅固耐用之意。送嫁妝可分為[送妝]與[迎妝]。[送妝]是女家將嫁妝往男家送,除了抬妝的人外,女家會請幾位親友跟隨照料,人數愈多代表女方家底愈厚。嫁妝抬到男家後,男家會請親朋好友出來迎接,這叫[迎妝]。在嫁妝中,除了名貴的珠寶金飾外,還有許多象徵好兆頭的東西。以痰孟作子孫桶,希望女兒開枝散葉,兒孫滿堂。以紅尺作子孫尺,有良田萬頃之意;花瓶代表花開富貴;銅盤及鞋則寓意同偕到老;銀包皮帶有腰纏萬貫之意;剪刀有指蝴蝶雙飛;龍鳳被、床單及枕頭一對,祝福新人恩愛纏綿;片糖則比喻甜蜜幸福;龍鳳碗筷作衣食碗筷有豐衣足食之意(碗內放置一封利市,可取代嫁妝的72套衣服) 新娘嫁妝用品: o 百年好合茶具(一盤、一壺、四杯) o 百年好合衣食碗(碗、筷、碟、匙各一對) o 百後好合有蓋杯(一對) o 真絲刺綉同心筷子雙人套、雙喜全紅子孫桶 o 雙喜鴛鴦面盤、安床京果盤 安床 婚禮前數天的吉日,由好命婆將新床在有利於新人的吉位安床,然後鋪上龍鳳被,並撒上紅綠豆、蓮子、紅棗、桂圓、核桃等喜果。安床後親人便不可睡新床,孕婦、帶孝者及有月事之女性更不可入內。此外,安床後,要讓小孩子跳床,並吃喜果,古稱[壓床],有開枝散葉之意。[上閣]舉行婚禮前最重要的儀式、禮節是[上閣]及[上頭]。[上閣]是準新娘出嫁前一段時間留在家中一角,通常是閨房或閣樓之內,由一班閨中姊妹、密友陪伴,暫時擺脫平日的生活習慣,做好心理准備,以求日後能適應男家陌生的生活環境。新娘會直至出嫁當日和離開閣樓,因此,俗稱姑娘出嫁為[出閣]。現代人也有類似[上閣]的活動,新娘於婚禮前的一晚邀請姊妹、密友在女家留宿整晚互訴心事,為明天踏上人生另一階段作好准備。雖然偶然也有姊妹們情緒激動落淚的情況,但整體氣氛仍是充滿歡欣的。 早生貴子子孫桶: (紅棗[早]、花生[生]、桂圓干[貴]、蓮子[子]) 上頭 現代婚嫁禮俗中,在迎親之前,男女兩家都仍會分別進行上頭的儀式。上頭儀式於大婚前的一晚或正日舉行。上頭象徵一對新人正式步入成人階段,要組織新家庭,肩負起開枝散葉的使命。須擇好時辰,男方要比女方早半個小時,男女雙方需先沐浴,並由[全福]之人(俗稱好命佬/好命婆,為男女雙方家族中的長輩,需父母、子女健在,夫妻和睦者)以柚菜澆水洗身(柚葉據說可滌除污移)。之後換上全新的內衣褲有睡衣,靠一個可以看見月光的窗口而坐由好命佬或好命婆替其梳頭。新娘的頭發會梳成發髻,以示她嫁作為人婦後踏入成人的階段。邊梳頭的同時好命佬或好命婆要邊說出押韻的吉祥語句,如「一梳梳到尾,二梳白發齊眉,三梳兒孫滿地,四梳梳到四條銀筍盡標齊。」寓意祝新人能同偕白首,婚姻美滿。最後好命佬或好命婆需把扁柏及紅頭繩系在新郎或新娘的頭上,這樣才算是完成的上頭儀式。由於上頭是父母為兒女祝福的一種儀式,所以較為重視。 男方上頭 上頭前應先用綠柚葉沐浴,之後要穿上全新的內衣褲有睡衣,取其新的開始之意,案前應准備湯圓三碗(每碗九粒)、鏡、紅頭繩、尖梳、子孫尺、龍鳳剪刀,到吉時由好命人上頭(梳頭),並誠心向天參拜,上頭完畢後便可與家人及兄弟們同吃湯圓,分享結婚的喜悅。 男方吉祥上頭套裝: (尖梳、鏡、龍鳳燭、子孫尺、紅頭繩、龍鳳剪刀、等) 女方上頭 上頭前應先行用綠柚葉沐浴,之後要穿上全新的內衣褲有睡衣,然後要擇一個可以看見月亮的窗口,燃起龍鳳燭後要連同三碗湯圓、生果、燒肉、雞,誠心向天參拜,更要准備木梳及篦梳代替尖梳、針線包、紅絲巾;而龍鳳剪刀代表有利、子孫尺、鏡乃取其光明繼後之意,即所謂[龍頭鏡、鉸剪尺IS{ wt uA.99wed 女方吉祥上頭套裝: (梳、篦、針、線、龍鳳燭、龍鳳剪刀、鏡、紅頭繩、子孫尺等)
❾ 結婚女方要准備什麼嫁妝
結婚女方要准備的嫁妝有:存款、傳家首飾、床上四件套、家用電器、車子。
一、存款
大多數情況下女方父母會在男方彩禮基礎上加一點錢給女方當嫁妝。畢竟都想自己的女兒婚後生活的更好一些,這是女兒傍身之用。
(9)廣州嫁女要買什麼擴展閱讀
女方嫁妝注意事項:
1、在送嫁妝的時候,最好是不要新娘那邊的直系親屬跟隨,在婚禮的前一天,雙方家屬不要見面。
2、送嫁妝時,女方要派一個與自己最親近的人押嫁妝,一般是新娘的弟弟或是家族年齡小的男孩,手裡要拿陪嫁箱子的鑰匙,一同前往男方家所以叫押嫁妝。
3、送嫁妝安排的人員、車輛必須為雙數,更吉利。
❿ 嫁女兒一般要准備的嫁妝都有些什麼東西
1.被子
一般四床被子,被面顏色要不相同,如紅綠紫橘紅等。(這個被子會被送到男方家的新房裡,一般說哪家的被子壓在上面就表示以後哪方強勢一點;話雖如此,但就算搶著要放上面,大家還是要和諧共處的啦)
2.紅皮箱
紅箱子里裝的是壓箱錢和嫁衣、喜糖還有喜果。(在出嫁的那天,箱子讓兄弟提著,到婆家後交給婆婆,婆婆是要給兄弟紅包的)。
3.洗漱用品
紅桶一個(桶里還要放米),臉盆兩個(最好是搪瓷的那種,臉盆內1個放紅棗、花生、桂圓、栗子、2雙筷子、硬幣1元;另1個放寬心面、2雙新筷子),牙膏牙刷、刷牙杯、香皂、洗發水、護膚品各雙數,另外還有一對小酒杯、兩個喜碗。結婚的時候把洗漱用品和酒杯筷子都放臉盆里,然後用紅布包著帶走。
4.子孫桶
是保佑子孫萬代,多福多壽的喜慶吉祥物,與子孫對碗、紅木箱櫃一起成為姑娘的嫁妝三寶,是陪嫁時必不可少的。子孫寶桶有三件:馬桶,腳盆,水桶,是民間嫁妝中最基本的必備物之一。馬桶亦稱子孫寶桶,寓意早生兒女;腳盆亦稱聚福寶盆,寓意健康富足;水桶亦稱財勢寶桶,寓意勤奮上進事業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