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醫保拔牙可以報銷嗎
拔牙可以報銷,一般最少為50%。
若拔牙產生的費用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范圍,你可以刷醫保卡付費的。如果鑲牙等牙齒保健美容的,則不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范圍,不能刷醫保卡付費。醫保的門診報銷費用較少,牙周炎一般70%屬於能報銷的醫保范圍。大約30%是自費。
醫保用葯和非醫保用葯的差別,報銷起付線根據醫院級別也有不同。一般A類葯品可以享受全報,C類就需要全部自負費用,而B類報80%,自負20%的比例。
一般城鎮居民在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符合報銷范圍的10萬元以下的醫療費,三級醫院起付標准為500元,報銷比例為50%;二級醫院起付標准為300元,報銷比例為55%;一級醫院不設起付標准,報銷比例為60%。
醫保拔牙報銷流程:
1、掛號就診;
2、醫院確認,符合口腔門診單病種醫保條件將填寫診療通知單;
3、患者攜身份證和診療通知單到醫院審核備案,領取單病種格式病歷,預繳款後進行診療;
4、治療完畢後憑相關憑證結算;
5、由單位攜帶以上相關資料,到廣州醫保中心醫保業務綜合服務廳指定窗口辦理報銷手續。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❷ 拔牙用社保卡怎麼報銷多少
這涉及到兩個問題,首先是拔牙能否刷醫保卡,答案是肯定的。但這個一般不叫報銷,而報銷的話要看你所在的單位的政策,現在多數地方中小學教師和公務員是可以報銷的,有些單位給投了商業保險業可以報銷,但比例不同。一般刷了醫保卡就不報銷了,要報銷一般你自己先交錢,然後拿病歷、收費憑據和收費明細回去報。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❸ 拔牙1000醫保卡報銷多少
可以報銷五百。
拔牙是可以醫保報銷的。拔智齒也是可以使用醫保報銷的,一般報銷的范圍為:在職員工按照50%報銷,退休員工75-80%報銷,但是必須是醫保定點的口腔醫院或者具有從事口腔資質的醫院,但一定要在醫保定點報銷醫院。輸水的也是可以報銷的,但是要看輸的是不是醫保范圍的水。 比如拔智齒的話需要1000元,按照在職員工計算,那麼報銷50%,也就是1000*50%=500元。輸水的話要是醫保范圍內的,都是可以直接醫保報銷的,也就是說拔智齒需要至少500元。而且醫保報銷部分外,也可以使用自己醫保卡裡面的余額(要求高於500),那麼這樣自己就不用花錢了。 根椐規定,補牙產生的醫療費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的費用,可以直接刷醫保卡支付;但鑲牙、種植牙則屬醫療美容範圍,不能刷醫保卡支付費用,需要自費;所以具體能否報銷要看是否進行了鑲牙、種植牙等醫療美容;一般報銷費用為50%-80%。
1、社會醫療保險卡,簡稱醫療保險卡或醫保卡,是醫療保險個人帳戶專用卡,以個人身份證為識別碼,儲存記載著個人身份證號碼、姓名、性別以及帳戶金的撥付、消費情況等詳細資料信息。醫保卡由當地指定代理銀行承辦,是銀行多功能借計卡的一種。參保單位繳費後,地方醫療保險事業部門在月底將個人帳戶金部分委託銀行撥付到參保職工個人醫保卡上。
2、社會醫療保險卡,簡稱醫療保險卡或醫保卡,是醫療保險個人帳戶專用卡,以個人身份證為識別碼,儲存記載著個人身份證號碼、姓名、性別以及帳戶金的撥付、消費情況等詳細資料信息。醫保卡由當地指定代理銀行承辦,是銀行多功能借計卡的一種。參保單位繳費後,地方醫療保險事業部門在月底將個人帳戶金部分委託銀行撥付到參保職工個人醫保卡上
❹ 拔智齒報銷比例是多少
拔牙可以報銷,一般最少為50%。若拔牙產生的費用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范圍,可以刷醫保卡付費的。如果鑲牙等牙齒保健美容的,則不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范圍,不能刷醫保卡付費。醫保的門診報銷費用較少,牙周炎一般70%屬於能報銷的醫保范圍。大約30%是自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八條 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二十九條 參保人員醫療費用中應當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葯品經營單位直接結算。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制度,方便參保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第三十條 下列醫療費用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
(一)應當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的;
(二)應當由第三人負擔的;
(三)應當由公共衛生負擔的;
(四)在境外就醫的。
醫療費用依法應當由第三人負擔,第三人不支付或者無法確定第三人的,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❺ 拔智齒報銷比例是多少
法律分析:拔牙可以報銷,一般最少為50%。
若拔牙產生的費用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范圍,你可以刷醫保卡付費的。如果鑲牙等牙齒保健美容的,則不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范圍,不能刷醫保卡付費。醫保的門診報銷費用較少,牙周炎一般70%屬於能報銷的醫保范圍。大約30%是自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條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第四條 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民事活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❻ 拔牙醫保可以報銷多少
一般來說,拔牙是能夠用醫保。
一般來說,拔牙是能夠用醫保,拔牙做根管治療,還有齲齒的補牙,都是可以走醫保。拔牙是臨床上非常常見的操作,比如說牙齒有牙周炎,所以非常松動,就需要拔牙;比如有阻生的智齒造成了疼痛,或者是造成了鄰牙的損傷,就需要拔牙;比如說牙齒蛀牙特別嚴重,已經是殘根,已經是殘冠,這種情況下,我們也是要拔牙。拔牙的費用大概少的可能是60-70,多的可能要一兩千,但是拔牙我們是可以用醫保。
❼ 拔牙醫保能報銷多少
拔牙可以醫保報銷,一般報銷的范圍為:在職員工按照50%報銷,退休員工75-80%報銷。
在就醫的時候,向定點醫院出示醫保卡證明參保身份,在結帳的時候,該個人自付的部分由自己用醫保卡或者現金支付,該醫保報銷的部分由醫保和醫院結算,個人不需要先支付再報銷。
資料擴展:
牙科納入醫保范圍的主要是:
1、牙科納入醫保范圍的主要是:
· 補牙(包括基本材料、治療費);
· 拔牙;
治療牙周病、牙齦炎等牙病發生的費用。
拔智齒屬於醫保范圍之類,在職員工按照50%報銷,退休員工75-80%報銷。因此拔牙、補牙屬於醫保范圍內。
2、部分地市已經將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炎;埋伏阻生牙三類情況列入醫保單病種可以享受醫保待遇。具體要詢問醫院醫保辦,此次將三種很常見的口腔治療項目列入醫保,確實給廣大患者減輕了負擔。
3、要想報銷補牙費用,必須帶《醫療保險手冊》去指定醫院,如果你治療時沒有出示《醫療保險手冊》就醫,或者沒有治療明細,這種情況下是不會報銷的。
❽ 拔牙報銷比例是多少
【法律依據】拔牙是可以醫保報銷的。拔智齒也是可以使用醫保報銷的,一般報銷的范圍為:在職員工按照50%報銷,退休員工75-80%報銷,但是必須是醫保定點的口腔醫院或者具有從事口腔資質的醫院,但一定要在醫保定點報銷醫院。輸水的也是可以報銷的,但是要看輸的是不是醫保范圍的水。術後護理
拔牙至次天可吃半流質飲食和軟食,如蛋羹、軟饅頭、米粥、煮爛的面條、蔬菜泥湯等。飲食宜清淡,不宜食葷腥食品。不要吃粗糙食物,如韭菜、芹菜、硬米飯等,以免粗糙顆粒刺激創口,不利於癒合。注意飯菜要溫,不要過熱,以免使血管擴張引發創口出血。蔬菜要選擇細嫩的,烹調成爛、軟、細碎的形式,可作成醬、末、汁等食物。這種食用方式要堅持到拔牙後1周。
拔牙後的1-2天內,飲食的營養供給可不予過多考慮。從第3天開始要注意選用高營養、高蛋白飲食,如牛奶、菜肉粥、炸豆腐、果醬麵包、豆腐腦、西紅柿雞蛋鹵等。
綜合以上的描述,相信大家對於拔牙醫保可以報銷多少已經有了更充分的了解,拔牙後的護理工作至關重要,建議大家一定要按照醫囑進行護理,這樣對於恢復有幫助。
1,門診看病是不能報銷的,必須住院並報醫保局備案才能報銷,
2,看牙齒病例一般不列入醫保保險范疇,
3,看門診你可以先使用個人醫保卡上的費用支付,省的自己出現錢付賬,
報銷比例:
一般在70%左右浮動。其報銷的比例和多少跟自己的檢查和用葯情況,醫療等級等因素有關。舉個例子就比較清晰了,A類葯品可以享受全報,C類就需要全部自負費用,而B類報80%,自負20%的比例。
某人用掉醫葯費總計9000元,而報銷公式是這樣的:(9000-800《起付線》-自費葯)*70%,如果說自費葯占據很大比例,其報銷下來是沒有多少金額的。牙科納入醫保范圍的主要是:1、補牙(包括基本材料、治療費);2、拔牙;3、治療牙周病、牙齦炎等牙病發生的費用。
醫保卡是可以報銷看牙醫的費用的,但是牙科方面的費用報銷有嚴格的規定,只有治療性質的牙科治療,才能用醫保報銷,比如補牙、拔牙以及治療牙周病、牙齦炎等牙病發生的費用。 但是醫療美容的項目就不能用醫保卡報銷了,比如矯正牙齒、牙齒美白等產生的費用。
【(8)廣州拔牙能報多少擴展閱讀】不能用醫保進行報銷的項目是:1、鑲牙;2、烤瓷牙;3、洗牙;4、牙齒矯正;5、種植牙;
拔牙,補牙等都屬醫保范圍。但鑲牙、洗牙等都不屬於醫保范圍。如果是治療性質的,如拔牙在醫保報銷范圍,裝牙就不是了。
❾ 拔牙報銷比例是多少
法律分析:拔牙一般都在醫保的報銷范圍內,但是具體報多少,要看當地醫保的報銷比例,以及拔牙的治療費用。如果只是普通拔牙,一般按照門診報銷就可以了,如果涉及到住院,就按照醫保住院報銷比例來報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