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報考廣州大學是哪個校區
擴展閱讀
杭州回九江開車多久 2025-07-17 11:00:49
北京有哪些葯酒 2025-07-17 10:42:54
深圳年殘保金在哪裡申報 2025-07-17 10:34:06

報考廣州大學是哪個校區

發布時間: 2023-01-13 02:45:34

① 廣東廣州大學的具體地址

廣州大學有大學城、桂花崗兩個校區:

1、廣州大學—大學城校區位於廣州市大學城外環西路230號;

2、廣州大學—桂花崗校區位於廣州市越秀區桂花崗東1號。

廣州大學有大學城、桂花崗兩個校區,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和較完善的科研設施。全校現有在編教職工2890人,其中教學科研人員1941人,副高以上職稱者1197人。

學校擁有一批高層次人才,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院院士1人,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名,各類「長江學者」6人,「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領軍人才4人,國家傑青和優青獲得者16人。

(1)報考廣州大學是哪個校區擴展閱讀:

廣州大學是以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廣州」命名的綜合性大學,於2000年合並組建,有著90多年的辦學傳統。學校立足粵港澳大灣區區位優勢,強化大學的使命與擔當,銳意改革,開拓進取,各項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是廣東省和廣州市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

廣州大學桂花崗校區總用地面積101917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51805平方米。校區分南區、東區(即後山)及北區三個部分。校區現有經濟與統計學院、法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全日制本科生1900餘人,研究生約400人,還有成人教育學生等。

校區簡介—廣州大學桂花崗校區管委會

② 廣州大學專科是和本科一個校區嗎可以專升本嗎

不是的。廣州大學的本科是在大學城校區和桂花崗校區,廣州大學的專科是在羅沖圍校區。

廣州大學(GuangzhouUniversity)是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綜合性大學,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制,是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高校、廣東省「沖一流」重點學科建設高校、廣州市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

2000年4月24日,教育部同意廣州師范學院、廣州大學、廣州高等師范專科學校、廣州教育學院、華南建設學院(西院)等廣州市屬高校及教育資源,合並組建新的廣州大學。

7月11日,舉行新廣州大學組建成立大會。新廣大取原廣州大學和廣州師范學院之校訓,定新校訓為「博學篤行、與時俱進」。

③ 研究生考試廣州大學考點是在大學城還是廣州市區呢

廣州大學確認點在番禺區廣州大學城外環西路230號廣州大學圖書館一樓講學廳大廳。

特別提醒:

1.選擇廣州大學報名點考試的考生必須滿足以下四個條件之一,並且在現場確認的時候提供相應的證明材料:戶籍證明(戶籍在廣州市);在學證明(廣州市高校學生證或學校開具的在讀證明)工作證明(工作單位在廣州市需提供合同、社保予證明)報考廣東省境內招生單位的在廣州實習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凡未提供相應材料的不能在本考點現場確認。

2.由於預計本報考點的考生人數較多,考試階段的周邊住宿和交通壓力極大。為了方便考生順利參加考試,請考生務必查詢本報考點地址,提前落實好考試期間周邊的住宿,穩妥後再選擇本考點。

④ 廣州大學在廣州哪個

廣州大學有兩個校區,大學城校區屬於廣州番禺區,桂花崗校區屬於廣州越秀區。廣州大學是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綜合性大學,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制。
截至2020年7月,校園總面積1880畝,總建築面積88.5萬平方米;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9788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4990人;有在崗教職工3206人,其中專職教學科研人員2018人;設有27個學院,2020年本科招生專業69個;有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7個一級學科博士位授權點和1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類別、32個一級學科碩士位授權點、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⑤ 參加高職高考(3+證書)如果考上廣州大學要到哪個校區讀

要看你是什麼專業,如果屬於基礎學院、紡織服裝學院的要到桂花崗校區,屬於其它學院的在大學城校區。

⑥ 廣州大學在哪個區

一、廣州大學在哪個區 廣州大學是在廣州市番禺區,具體地址在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大學城外環西路230號,該校是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項目高校、沖一流重點學科建設高校、廣州市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
二、廣州大學簡介
城市與大學共生共榮,大學延續城市文脈。廣州大學是以國家中心城市「廣州」命名的綜合性大學,於2000年合並組建,有著90多年的辦學傳統。學校緊緊抓住國家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以及廣東省和廣州市高水平大學建設機遇,堅持面向國際學術前沿、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面向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需求,主動對接廣州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接廣州和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對接廣州和粵港澳大灣區開放,銳意改革,開拓進取,高質量發展,是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項目高校、「沖一流」重點學科建設高校,廣州市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
學校現有大學城、桂花崗兩個校區,在校全日制學生34241人,其中本科生30024人、碩士博士研究生4217人。學校學科門類齊全、綜合性強,設有26個學院,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十大學科門類。擁有8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和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1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1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018年本科招生專業63個。
學校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己任,堅持學科帶動,引領內涵發展,學科水平快速提升。按照「做強理工,做優文科,做特教育」思路,優化學科專業布局,重點建設智能製造工程、移動數據科學與工程、生命科學與健康、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工程、華南地理和環境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等5個理工科和嶺南文化與藝術、現代金融與現代服務產業等2個人文社科學科平台(簡稱「5+2」學科平台),形成了由土木工程、數學、網路空間安全和統計學等四個「沖一流」省重點建設學科、14個省級重點學科以及一批市級重點學科構成的重點建設學科體系。工程學和計算機科學兩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24個學科進入上海軟科《2018年中國最好學科》榜單。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致力於培養具有「廣大底色」的創新型人才。學校堅持本科人才培養中心地位,以鑄魂育人,致力於培養德才兼備、家國情懷、視野開闊,愛體育、懂藝術,能力發展性強的高素質創新人才。現有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1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和國家級精品開放課程,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4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58門省級精品課程,39個省級教學團隊,39項省級教學成果獎,省級教學名師9人。堅持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三創營」眾創空間獲批國家級眾創空間。近三年,孵化學生創業團隊68支,注冊創新型公司42家,學生在「互聯網+」「挑戰杯」「創青春」等國家高校創新人才培養競賽成績位居廣東高校乃至全國同類高校前列。擁有廣州芭蕾舞團、廣州歌舞團等高水平的藝術團體

廣州大學王牌專業 比較好的特色專業名單

廣州大學教務處登錄入口

廣州大學在安徽歷年招生錄取分數線【2013-】

廣州大學是重本嗎

廣州大學華軟軟體學院教務處電話 附號碼及其他聯系方式

廣州大學松田學院宿舍條件,宿舍幾人間環境好不好(圖片)

廣州大學華軟軟體學院宿舍條件,宿舍幾人間環境好不好(圖片)

廣州大學宿舍條件,宿舍幾人間環境好不好(圖片)

廣州大學松田學院教務處電話

廣州大學松田學院在哪裡

⑦ 廣州大學有幾個校區

你好,廣州大學現在有兩個校區:分別是大學城校區和桂花崗校區。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⑧ 廣州大學專科是和本科一個校區嗎可以專升本嗎

不是的。 廣州大學的本科是在大學城校區和桂花崗校區,廣州大學的專科是在羅沖圍校區。廣州大學專科都可以專升本。廣州大學, 有專科學院分別是市政技術學院、紡織服裝學院。

專升本可以參加專升本考試,大三畢業時可以考廣大的專升本,文憑由廣州大學發,由於專升本考試比較激烈,廣大又是專升本可以報考的好學校之一,因此有點難度。畢業證書和普高有點不同,多了專科起點本科畢業,但是學位證書就是完全一樣,升本後可以考研,和普高一樣.

廣州大學坐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華南經濟文化中心廣州市,位於廣州大學城的西南端。 廣州大學正門 學校瀕臨珠江,三面環水。是經教育部批准,於2000年由廣州師范學院、華南建設學院(西院)、廣州教育學院、原廣州大學和廣州高等師范專科學校等高校合並組建而成的綜合性大學。


⑨ 廣州大學新生在哪個校區及新生開學報到時間

廣州大學座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華南經濟文化中心和改革開放前沿廣州市,位於國內一流大學園區——廣州大學城的西南端。學校瀕臨珠江,三面環水,綠草如茵,環境優美,是陶冶情操、讀書治學的好地方。

廣州大學是經教育部批准,於2000年由廣州師范學院、華南建設學院(西院)、廣州教育學院、原廣州大學和廣州高等師范專科學校等高校合並組建而成的綜合性大學。原廣州大學(私立)創辦於1927年,復辦於1983年,原廣州教育學院創辦於1953年,原廣州師范學院創辦於1958年,原華南建設學院(西院)創辦於1984年,原廣州高等師范專科學校創辦於1985年。廣州大學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管理體制。學校於1958年開始招收普通本科生,1983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學校土木與建築學科群、數學與信息科學學科群、區域水環境安全與水生態保護學科群等三個學科建設項目入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項目。

學校辦學條件優越,各類基礎設施完善。學校現有大學城、桂花崗兩個校區,佔地面積1880.23畝,建築面積88萬平方米。校本部大學城新校園建有功能齊全、設施先進的教學樓、實驗樓、演藝中心、體育館、圖書館、網路中心和學生公寓。圖書館擁有藏書296.84萬冊,數字資源容量達30670GB。校園網路系統完善,網路帶寬為5G,擁有50000多個網路信息點,全面覆蓋了教學區、辦公區和生活區,數字校園建設初具規模。學校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5.77億元。

學校辦學規模較大,學科門類較全。全校現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30390人,各類博、碩士研究生3505人。學校現有87個本科專業,涵蓋哲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經濟學、管理學、藝術學十大學科門類,設有27個學院。學校現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5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95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另有教育碩士、工程碩士、藝術碩士、法律碩士、會計碩士、社會工作碩士、應用心理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體育碩士9個專業碩士學位點,36個專業學位領域。2010年8月,學校被教育部確定為新增開展碩士推免生工作高校。同年10月,廣州大學列入教育部首批專業學位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學校被列入教育部首批研究生課程試點改革單位。學校擁有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國家特色專業5個,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3個,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示範專業3個,省特色專業9個,市特色專業9個;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4個,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6個;國家精品課程3門,省級精品課程9門;市級精品課程36門;國家級視頻公開課1門,省級視頻公開課8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3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5門;國家級規劃教材立項項目27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4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3個,市級重點實驗室12個;省級重點學科(一級學科)10個,涵蓋50餘個二級學科,省級重點學科(二級學科)3個;6個國家級教學研究基地,44個省市級教學研究基地。學校建築設計研究院具有國家建築設計和古建築設計甲級資質,學校被批准為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示範點和全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學校師資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全校現有在編教職工2401人,其中教學科研人員1526人,具有副高以上職稱者1022人,具有博、碩士學位者1665人,教學科研人員平均年齡為43.3歲。學校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0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全國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0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4人,「」海外高層次人才1人,「珠江學者」3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全國模範教師3人,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2010年,周福霖院士獲頒首屆「南粵創新獎」。

學校學生綜合素質高,研究創新能力強。學校踐行「三重一嚴」治教方略,在多年的辦學中形成了「重基礎、重實踐、重質量、嚴管理」的優良教學傳統,並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教學管理與質量監控體系,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成績優異,連續九屆獲得「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發起高校資格;大力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與番禺區合作成立的創業研究院,培育了一批創業團隊,目前全校創業團隊總市值已經突破了1億元。獲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國家特色專業5個,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核心課程教學團隊1個,國家精品開放課(精品課程)7門,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學校外省錄取分數普遍超過當地一本線20~40分,起學校所有本科專業在廣東省整體按一本批次招生。學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學校努力建設富有嶺南文化特質的校園文化,開展了多樣化、高品位、多層次、有特色的校園文化建設活動,擁有芭蕾舞團、歌舞團等高水平的藝術團體和一批科技文化含量高、學生樂於參與的學生社團和文化品牌項目。2011年,我校的中華經典誦讀項目在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評選中獲特等獎。廣州大學歌舞團創演的音樂劇《西關小姐》獲國家「五個一工程」獎,廣州大學芭蕾舞團創演的舞劇《風雪夜歸人》獲國家第十三屆「文華大獎」。

學校科研成果突出,綜合實力穩步提升。學校堅持以教學質量為生命線,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科研項目從合並組建初期的46項增加到的1000多項,其中包括973項目2項,863項目1項,人文社科重大項目1項;從「十五」到「十二五」,我校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從34項增加到248項,增長超7倍;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從5項增加到80項,增長15倍;科研經費從合並組建初期的300多萬元增加到的3.9億元。獲各級各類科研成果獎285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4項、廣東省科技進步突出貢獻獎1項;獲批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2011協同創新」也取得新進展,與 南開大學 、 中國政法大學 共同建立了「人權建設協同創新中心」,還獲批廣東省國家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培育建設規劃項目1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協同創新發展中心1個;「地方高校創新性應用型土建類專業協同育人基地」入選首批40個「廣東省協同育人平台」。大力推進科技平台建設,「工程結構抗風與結構安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被認定為19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