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曹頂的曹頂墓、祠
曹頂殉國後,通州人便在去狼山的路上建了祠和辯慎墓,舊志名為「曹義勇祠」和「曹義勇墓」,祠內原杞彩塑的曹頂坐像,後因交通不便,60年代中拆除,唯留下祠前的兩棵銀杏。曹頂殉難地單家店(平潮)建有曹公亭;曹頂故里,余西鎮武惠堂曹氏宗祠(在余西小學祠堂溝西岸)供奉有曹頂公祖先牌位。祠前為墓,民國初新增曹頂塑像:高座上,曹頂跨馬橫刀,一手拈須,兩目深沉,凝視著蠢顫南方,彷彿等待著金鼓擊點,越馬出征…… 1956年,余西地方幹部為建大會堂,(若直白建劇場,南通縣政府不批准,)折除曹氏祠堂,僅存一埭朝西邊屋,曹朝忠一家數口居住,現已圮廢。一對祠帶灶敗門石獅,由季姓後人代管,後轉入余西小學。
距曹頂墓不遠處有一高土墩,為明代抗倭報警的烽火屯遺址。墩上嵌有「倭子墳」三個大字,民間相傳其中埋有曹頂所殺的倭寇屍骸,在人們的感情里,惟有這樣高聳的記功碑,才能寄託自己對這位為國捐軀的平民英雄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