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廣州高明東江新城前景如何
擴展閱讀
廈門有個什麼晉物流 2025-07-19 04:55:24
杭州到香港飛機多少時間 2025-07-19 04:26:36

廣州高明東江新城前景如何

發布時間: 2023-03-16 16:22:17

⑴ 佳兆業東江新城周邊環境怎麼樣生活便利嗎

城市:深圳

樓盤名稱:深圳佳兆業東江新城

別名:佳兆業東江新城

公交線路:自駕線路:
深圳方向(已開通線路):梅觀高速---機荷高速---惠深高速(惠鹽)---惠河高速----1){廣州/汕頭/小金口/湯泉/廣惠高速} 出口-----S324國道----至生雞橋頭左轉進入北引路----佳兆業.東江新城[深圳段高速10分鍾+惠鹽、惠河50分鍾+博羅縣城15分鍾,共計約1小時]
廣惠(羅陽出口)----X217----直行至324國道左轉-----北引路-----佳兆業.東江新城
2012實現線路:梅觀高速---機荷高速----1)博深高速62.2KM(龍溪出口)----S255----右轉至S324---北引路-佳兆業.東江新城[深圳段高速10分鍾+博深高速30分鍾+博羅縣城10分鍾,共計約50分鍾]
博深高速62.2KM(義和立交)----廣惠羅陽出口-- X217----直行至324國道棗啟凳左轉-----北引路-----佳兆業.東江新城[深圳段高速10分鍾+博深高速30分鍾+博羅縣城10分鍾,共計約50分鍾]
廣州方向:廣惠高速-----羅陽出口----X217----直行至324國道左轉-----北引路-----佳兆業.東江新城[全程約計50分鍾]
2015年實現線路:廣惠輕軌----項目距離博羅站僅為5分鍾,屆時到達廣州只需要30分鍾。
東莞方向:廣惠高速-----羅陽出口----X217----直行至324國道左轉-----北引路-----佳兆業.東江新城[全程約計55分鍾]
惠州方向:惠博沿江路-----博羅大道(S324)-----生雞橋頭左轉進入北引路----佳兆業.東江新城[惠博沿江路10分鍾+博羅大道5分鍾+北引路至項目3分鍾,共計約18分鍾]
未來實現線路:東江景觀大道----博羅大橋-----佳兆業.東江新城[東江景觀大道10分鍾+博羅大橋至項目1分鍾,共計約11分鍾]
公交線路:L1惠博公交,惠城區時間將縮短為25分鍾。L1線路通達CBD、惠州市著名旅遊休閑地(西湖、紅花湖)、各城際交通總站(博羅汽車西站/東站、河南岸汽車總站等)、教育旁虛名校區(博羅中學、黃崗中學、實驗中學、華僑中學等)、醫療配套等,便捷的生活即將全線貫通。

其他交通方式:博羅羅陽東江南岸(博羅大橋約300米處)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2000000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35%,共0棟樓,停車位

周邊配套:風景名勝:72萬平方米濱江雙公園(濕地公園、體育公園)、葫蘆公園、東山公園、羅浮山風景區、湯泉風景區、平安生態風景區、象頭山等;
市政配套:博羅文化廣場、人民廣場、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等;
商業配套:博羅萬佳購物商場、博羅商貿中心、裕華商場、江北麗日廣場、華貿中心等;
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郵政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等;
學校:博羅實驗中學(初中、高中部)、華僑中學、博羅縣中等羅陽中心幼兒園、博羅機關幼兒園、博羅第二小學、博羅縣廣播電視大學;惠州第一小學、田家炳中學、惠台中學、黃岡中學等;
酒店:富華大酒店、金都酒樓、鼎煌凳旅大酒店、德福賓館、帝都大酒店、銀城大酒店等;
醫院:博羅人民醫院、博羅中醫院、羅陽鎮醫院、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等;
交通:博深高速(規劃中)、博羅大橋、惠河高速、濟廣高速、廣汕高速、惠州大道、惠博沿江路等。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點擊查看更全面,更及時,更准確的新房信息

⑵ 從化的歷史

從化市歷史的古跡

古代 明弘治二年(1489),由番禺劃地扮則設置從化縣,隸屬廣州府,清襲明制。

明朝,從化縣行政區劃設鄉、都、堡、圖。明祟禎7年(1634),從化縣設1個鄉稱寧樂,1個都稱流溪,全縣劃分為水東、水西、馬村、流溪4個堡,分轄18個圖,186個村。

清襲明制,全縣仍設4個大堡,後各大堡分設若干堡。清宣統三年(1911),全縣劃為東、西、南、北、中5個民團局。

近代 民國25年(1936),從化縣隸屬廣東省第一行政督察區。民國27年,從化縣隸屬廣東省第二行政督察區。

民國34年,從化縣再次劃歸廣東省第一行政督察區管轄。一年後,改隸屬廣東省 *** 專員公署直屬督察,至1949年。

民國期間,從化縣行政區域進行過5次較大的調整,3次小調整。民國26年,全縣改置3個區,轄24個鄉,236個保,2664個甲。

民國35年,撤區並鄉,全縣設16個鄉,22個保,2516個甲。 現代 1949年10月13日,從化縣全境解放,隸屬廣東省北江臨時行政委員會。

1953年3月,從化縣隸屬廣東省粵北行政區(後稱韶關專員公署)管轄。 1958年10月,從化、佛岡兩縣合並稱從化縣,仍屬韶關專員公署管轄。

1959年1月,劃歸佛山專員公署管轄。 1960年9月,從化縣劃歸廣州市人民 *** 管轄。

1961年4月,從化、佛岡重分為兩縣,各轄原有地域,從化縣仍隸屬廣州市人民 *** 管轄,至今不變。 建國後,從化縣行政區劃進行了8次較大調整: (1)1949年至1952年行政區劃。

全縣設置5個區,16個鄉,250個行政村,區、鄉、村都稱人民 *** 。1951年11月,原清遠縣鰲頭鄉劃歸從化賀笑縣管轄。

(2)1953年至1956年1月行政區劃。全縣改設6個區,95個鄉,2個鎮。

區 *** 改稱區公所,鄉、鎮稱人民 *** 。 (3)1956年2月至1958年9月行政區劃。

全縣撤區改鄉,改設30個鄉。1957年,全縣30個鄉合並為呂田、流溪、良口、桃源、灌村、大江、神崗、太平、街口、麻村、棋桿、鰲頭12個大鄉及街口鎮。

1958年,全縣12個鄉合並為1個街口鎮和街口、大江、桃源、神崗、太平、棋桿、鰲頭、良口、呂田9個鄉。1958年5月,原清遠縣龍潭區劃歸從化管轄。

(4)1958年10月至1960年3月行政區劃。1958年10月1日,全縣成立街口、江浦、太平、鰲頭、良口、呂田6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10月23日,從化、佛岡合並為從化縣,設9個人民公社。1960年,縣內除街口鎮外,原9個人民公社劃分為15個人民公社。

(5)1961年4月至1978年4月行政區劃。1961年4月,從化、佛岡分縣。

從化縣除設置1個街口鎮外,原9個人民公社分設為12個人民公社。 (6)1983年12月至1985年底行政區劃。

1983年12月,撤銷人民公社,改設為區公所。 (7)1987年後的行政區劃。

1987年1月,全縣完成撤區建鄉、鎮,設9個鎮和3個鄉。1988年2月,原溫泉鎮分設桃園、溫泉兩鎮,同年8月原並入街口鎮的江浦、城郊恢復建置,同年10月東明、棋桿、民樂3個鄉改為鎮建制。

至此,全縣轄街口、太平、神崗、江埔、灌村、溫泉、桃園、良口、呂田、東明、城郊、棋桿、鰲頭、龍潭、民樂15個鎮及廣州市屬的橫江農場、民樂茶場、流溪河林場、大嶺山林場和黃龍帶水庫管理處廳拍棚5個場(處)。 據《今縣釋名》:「峒獠談觀福,恃險為亂,明弘治二年(1489年)討平之,因置今縣。」

取服從教化之意。 1994年3月26日,民政部批復(民行批[1994]48號):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從化縣,設立從化市。

變化中的從化作文

從化作落在廣州的北面,享有「廣州後花園的」美稱。

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的從化已經步入快速發展的軌道。 過去的從化,馬路非常狹窄,交通很不方便,沒有公交車,更沒有高樓大廈。

一個不大的汽車客運站就坐落在現在的街口,客流量不是很大。由於交通不便,使許多人無法更多地了解從化,熱愛從化這片美麗的土地。

從化是以農業旅遊的為主的一個城市,這使從化成為廣州空氣最清新的的地方之一。在最近的幾年裡,從化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一棟棟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馬路寬敞了,新的汽車客運站建成了,交通便捷了,這給南來北往的人們帶來了給多的了解從化機會,揭開了從化「神秘的面紗」。石門國家森林公園、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流溪溫泉度假區、廣裕祠等這些都是從化著名的旅遊景點,尤其是這里的溫泉最為有名,世界上有兩處含氡及多鍾元素的珍稀蘇打泉,水質晶瑩,無色無味著名溫泉,其中一處就我們的從化。

從化溫泉著落在群山起伏、層巒疊翠、風景如畫、空氣清新流溪河畔,加上樓台、小亭、曲廊,參差錯落,將溫泉環境點綴得更加幽雅,給人以恬靜的美感。這里遍種梅、李、荔枝、松、玉蘭等,到處綠竹成林、四季如春。

從化除了這些景點,還有著歷史悠久的嶺南文化。這些遺留下來的古村落和祠堂見證了從化的歷史。

這些像磁石一樣吸引著許多中外遊客,猶如世外桃源仙境一般,美不勝收。更加讓人欣慰的是為了加快從化的經濟發展從化就要通輕軌了!這樣就會有更多的人了解並熱愛美麗的從化。

從化由過去到現在發生的這些變化非常讓人驚嘆!不僅是這些,我相信在今後的歲月里,從化還將會發生更多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我們一起祝福從化的明天更加輝煌!。

廣州從化溫泉在歷史上是如何記載的

在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西南航空公司常務理事劉沛泉 在一次觀察地形的飛行中首先發現了百丈飛瀑,後約請當時廣州名律師陳大年及名醫梁培基一起坐車實地勘查時發現了溫 泉。

他們看到這里沿河兩岸景色秀麗,有山有水,有瀑布,又有溫泉,空氣清新,認為頗有開發價值。 後來他們與從化縣縣長李務 滋合資在河邊興建了玉壺溪館,茅草為頂,四面走廊,中間3間 平房,作為他們到溫泉遊玩和供遊客休息的場所。

劉沛泉還雇土鑿石,刻了一塊題有「溫泉」二字的石碑,豎於河東泉眼旁,作為 開發溫泉的標志(該石碑今遷至廣東溫泉賓館河東餐廳側)。 名醫梁培基更在這里修建了廣州珠江頤養園的一個分院, 至今其遺址附近的「天醫處」仍保存完好,成為這里的一處風景, 體現了梁培基以自然景色和良好空氣療養的主張。

可惜到1937 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從化成為半淪陷區,溫泉的建設停頓,遊人 罕至,溫泉的旅館、食店、商店等也相繼關門停業,除少數別墅有 專人看管外,大部分已是「人去樓空」。 新中國成立以後,有關部門對溫泉水的水質進行了科學鑒 定,發現含有稀有的微量元素「氡」,是享譽世界的中國第二大氡 泉。

泉水晶瑩潔凈,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含鈣、鎂、鉀、鈉、二氧化碳等十多種有益元素,而且溫度高低不一,最低36,最高 71尤,對各種關節炎和皮膚、消化器官、神經系統等疾病很有療效,溫泉風景區從20世紀50年代便有計劃地開始了建設。

廣州從化溫泉在歷史上有哪些記錄

是廣東開發得最早的溫泉區,明清 兩代已開發利用此地溫泉。

這里溫泉一向以其水質佳、水溫高和 泉景奇特聞名於世。從前,在溫泉流溪河兩岸,多處泉眼自然湧出熱水,水量大的形成熱水塘(今留春亭大塘),河東北面河邊沙 灘溫泉湧出形成「熱沙」。

人們隨意在熱沙里挖一個「澡盆」,泉水 便從沙底汩汩噴出。躺在「澡盆」里,若嫌太燙,就地從河裡勺一 些涼水,冷熱可各取所需,方便之極。

從化溫泉始建於明、清兩代,原名「青龍頭」,因泉水微泛藍 綠而得名,它早在明清時已列為游覽勝地。明崇禎七年(1634 年)《從化縣志》中有「湯泉」和「百丈飛泉」的記載,並將「百丈飛 泉」列為從化縣八泉之一,溫泉也被譽為「嶺南第一泉」,但這溫泉一直處在山野之中,未曾正式開發使用。

尋找從化的歷史文化印記

從化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東北面,東與龍門縣、增城區接壤,南跟白雲區毗鄰,西和清遠市、花都區交界,北面同佛岡、新豐縣相連。北回歸線橫跨境內南端的太平鎮,氣候溫和,雨量充沛。

從化區以珍稀溫泉聞名於世,有「中國溫泉之都」之美稱,且素有「北回歸線上的明珠」和「廣州後花園」之譽。境內有100多個湖泊水庫,12萬公頃青山,森林覆蓋率67.2%。有旅遊景區近20處,包括碧水灣溫泉度假村、廣州抽水蓄能電廠旅遊度假區等國家4A級和3A旅遊景區,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石門國家森林公園、流溪溫泉旅遊度假區和抽水蓄能電廠旅遊區等4個廣州重點生態旅遊區以及廣裕祠、五嶽殿等國家、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新石器時代的呂田獅象岩人居遺跡、明朝時期的眾多古村落文物古跡、世界最高的北回歸線標志塔等一批文化景觀。

從化區先後獲得「省文明城市」、「省教育強市」、「省林業生態縣」、「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市」、「中國文化生態旅遊示範地」、「中國最佳旅遊度假勝地」、「中國優秀生態旅遊城市」和「廣東省國民旅遊休閑計劃示範市」等稱號。

求廣州的歷史

歷史沿革廣州有四千多年的文明史,在新石器時代,這里的「百越」人創造了嶺南地區的嶺南文化。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統一嶺南,設南海郡,郡治在番禹,轄4縣。郡尉任囂築「任囂城」至今已有2213年歷史。

前206年,趙佗建立南越國,建築了「周十里」的趙佗城。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漢平南越國,分南越國土為南海等九郡,南海郡治在番禹。

吳黃武五年(前226),孫權建立交、廣二州,合浦以南為交州,以北為廣州,廣州之名由此起。後梁貞明三年(917),清海軍節度使劉龑在廣州建立大越國,國號為漢,史稱南漢。

清順治三年(1646),朱聿在廣州自立為帝,年號紹武,史稱南明。1921年2月15日,廣州市政廳成立,孫科任廣州市第一任市長。

這是廣州建市之始。1938年10月21日,日軍佔領廣州,開始了長達7年的淪陷時期。

1949年10月14日,廣州解放。10月28日,廣州市人民 *** 成立, *** 任市長。

1954年中央決定撤銷華北、東北、西北、華東、中南、西南等六大行政區,廣州市歸廣東省領導。1960年9月20日,廣州市開始實行「市管縣」的行政體制。

廣州古稱「楚庭」,據史書記載,早在公元前9世紀的周朝,生活在這里的「百越之族」就和長江中游的楚國人來往甚密,當地人以「楚庭」來紀念這種友誼,這是廣州最早的名字。 古代廣州曾是三朝古都,漢初時趙佗在廣州建立南越國;到五代十國時期,這里又建有「南漢國」;另外,文學名著《桃花扇》中提到的「南明」王朝(建於明朝末年,該政權僅維持40天)也在廣州建都。

廣州是一座充滿現代感的大都市,既充滿活力,又保留著悠遠的古風,它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全國優秀旅遊城市。這里山明水秀,風光旖旎,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市井風情與現代都市景觀相襯托,是一個很值得一去的地方。

廣州在遠古時曾是一片熱帶和亞熱帶的森林,如今這里仍是植物的王國。華南植物園、雲台花園、流花湖公園、人民公園、麓湖公園、東山湖公園等充分展現了南國的園林特色,市郊還有從化溫泉風景區、從化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芙蓉嶂風景區等等。

當地的主要人文景觀有南越王墓、鎮海樓、西關大屋、三元里抗英斗爭舊址、黃埔軍校舊址、中山紀念堂等,可供後人緬懷先人的英雄事跡。

廣東的歷史故事

歷史概貌 【簡述】 廣東,《呂氏春秋》中稱「百越」,《史記》中稱「南越」,《漢書》稱「南粵」,越與粵通,也簡稱粵,泛指嶺南一帶地方。

廣東的先民很早就在這片土地上生息、勞動、繁衍。在歷史長河中,廣州、廣東等地名次第出現,逐漸演化成廣東省及其轄境。

【先秦以前】 距今約12.9萬年以前,嶺南出現了早期古人(馬壩人)。商與西周時代,廣東先民便與中原商、周王朝有了經濟文化往來。

春秋戰國時代,嶺南與吳、越、楚國關系密切,交往頻繁。歷史上楚庭、南武城的傳說,反映出這一時期嶺南與楚、越的關系。

《國語。楚語上》也有「撫征南海」的記載,可見當時嶺南與楚國有軍事、政治關系。

【秦至南朝時期】 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後,「因南征百越之君」,派屠睢率領50萬秦軍攻打嶺南;公元前214年,秦軍基本上佔領嶺南。隨即,秦始皇將所奪取的嶺南地區,設「桂林、象郡、南海」3個郡。

南海郡轄境是東南瀕南海,西到今廣西賀州,北連南嶺,包括今粵東、粵北、粵中和粵西的一部分,轄番禺、龍川、博羅、揭陽、四會5個縣,郡治番禺。今廣東省的大部分地區屬南海郡,此外,湛江等地屬象郡,粵西有一部分屬桂林郡,粵北部分地區屬長沙郡。

這是廣東歷史上第一次劃分行政區。 秦末,南海郡尉任囂病危,委任龍川縣令趙佗代職。

任囂死後,趙佗即起兵隔絕五嶺通中原的道路。秦亡之際,趙佗武力攻並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

當時,廣東除今連州及樂昌北境屬長沙郡管轄外,都屬南越國地盤。趙佗及其後的南越國,都與漢朝一樣實行郡縣制。

漢武帝平定南越。漢朝將南越地劃分為南海、蒼梧、鬱林、和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9個郡。

為了便於監督各郡官吏,漢朝又設立13個常駐監察機構,稱為「十三部」,其中設在蒼梧郡廣信縣(今封開)的交趾部,專門負責糾核嶺南九郡。東漢末,交趾部改為交州,除監察權外,還擁有軍政大權,成為郡上一級 *** ,地方行政制度也就從郡縣二級變為州、郡、縣三級。

今廣東省境包括交州轄下的整個南海郡(粵中、粵東),還包括蒼梧郡、和浦郡、荊州貴陽郡和揚州豫章郡的一部。其 *** 郡較秦代增置3個縣:揭陽、中宿(今清遠)和增城。

東漢末,赤壁之戰後逐漸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公元210年(漢獻帝建安十五年),吳國的孫權任命步騭為交州刺史,率兵抵番禺。

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步騭把交州州治從廣信東遷番禺。264年(吳景帝永安七年),東吳為便於治理,又把南海、蒼梧、鬱林、高梁4個郡(今兩廣大部) 從交州劃出,另設廣州,州治番禺,廣州由此得名。

東吳時期,今廣東省境除廣州轄下的4郡外,還包括荊州始興郡和海南島。 西晉時,今廣東省腹地屬當時的廣州,粵北屬荊州,雷州半島和海南島屬交州。

南北朝時代,中國政局南北分裂。 南朝時州郡縣增置頗多,廢並頻繁,增設的州、郡、縣也多集中在粵中、粵西、粵北地區,粵東地區設置較少。

因為當時粵東農業經濟沒有粵西發達,交通也沒有粵西方便。 【隋、唐、五代十國時期】 隋初,設廣州、循州(今惠州)兩個總管府統領諸州。

隋煬帝廢州為郡,改為郡、縣兩級,大加省並,今廣東省境分屬10郡、74縣。 唐初地方設州、縣。

嶺南45州分屬廣州、桂州、容州、邕州、安南5個都督府(又稱嶺南五管)。655年以後,5府皆隸於廣州,長官稱為五府(管)經略使,由廣州刺史兼任。

756年(肅宗至德六年),升五府經略使為嶺南節度使。862年(懿宗咸通三年),嶺南道劃分為東、西道,東道治廣州,廣東屬嶺南東道,這是廣東省名中「東」字的由來,也是兩廣分為東西的開始。

五代十國時期,嶺南為南漢王劉氏占據,行政區劃基本上繼承唐朝的建制。南漢升廣州為興王府,在州縣稀疏的粵東和粵北,增置1府4州。

南漢後期,全境共轄60州、214縣。 【宋、元、明、清時期】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分路、州(府、軍)、縣三級。

今廣東省境包括廣南東路14州和廣南西路境內的7州,共61縣。宋朝對唐制有所繼承又有所調整。

粵西及海南島裁撤8個州,而粵東、粵北除循唐制外,仍保留南漢所增置的4個州。997年(宋太宗至道三年),廣南路分為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東路治所在廣州,西路治所在桂州,廣東大部分屬廣南東路,「廣東」即廣南東路的簡稱。

元朝地方行政制度分省、路、府(州、軍)、縣四級,另有道,是省以下、路府之上的承轉機構。今廣東省境分為廣東道和海北海南道。

廣東道道治在廣州,海北海南道道治在今雷州市。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廣東道為廣東等處行中書省,並將海北海南道改隸廣東,廣東成為明朝的十三行省之一。

而且,過去長期與廣西同屬一個大區的雷州半島、海南島劃撥廣東統轄,結束了廣東以往隸屬不同政區的狀況,廣東省區域輪廓自此基本形成。終明之世,廣東設10府1直隸州,統轄7州75縣。

其中,屬明代新置的有順德、從化、高明、饒平、惠來、大埔、普寧、澄海等22縣。這些新置的縣大多集中在粵東地區,基本形成當今縣制的分布格局。

清初承襲明制,地方行政機關分省、道、府、。

廣州歷史簡介

廣州歷史簡介 ://soufun 房地產門戶-搜房網 2007年07月17日14:05 搜房BBS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

位於廣東珠江三角洲北部,瀕臨南海,為西江、北江、東江三江匯合處,是中國南方最大城市。 廣州歷史悠久,周朝時,楚國派大臣來到這一"百越"人聚居的地方,"百越"歸服於楚時稱楚庭。

周赧王時,在南海之濱築城,稱南武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派任囂率兵統一嶺南,設立南海都,廣州當時稱番禹。

任囂任南海郡尉,築番禹城,俗稱"任囂城"。這是一座小城,在今廣州倉邊路舊倉巷一帶。

漢初,趙倫接管南海郡,並吞附近地區,建立了南越國,自立為南越武王,其王朝歷經五世93年。趙倫以番禹為首邑,將番禹城向東西東、廣西省區大部,這是廣州名稱之始。

唐為嶺南道治。五代梁貞明三年(917年),南海王劉襲在此稱帝,改元乾亨,國號大越。

翌年改稱漢,史稱南漢,升廣州為興王府,作為都邑。三國至唐末五代時期,廣州城曾向南擴大,因臨近江邊,常為洪水所淹,南海王劉隱鑿禹山,取土墊高,拓展城垣,名為新南城。

宋代為廣東東路治。明代為廣州府。

1645年,朱聿鉤曾在廣州建立了為期44天的南明小王朝,改元紹武。清沿明治。

1921年廣州市政廳成立,為廣州正式建市之始。宋代時廣州城垣修建多達十數次。

北宋時先後修築了中、東、西三城。中城又稱子城,是以南漢舊城為基礎,東抵甘溪,西抵古西湖,南至大南路,北至越華路,周長2.5公里。

東城以趙倫城東部舊址為基礎,西接子城,東至芳草街,北至豪賢路,南抵文明路。1071年增築西城,周長6.5公里余,規模最大。

明代廣州是當時嶺南地區政治、經濟中心,洪武和嘉靖年間,曾兩次擴建城牆。第一次擴建時,把宋代三城合而為一,稱老城,周長10.5公里。

明後期,又在老城南增築新城,今萬福路、泰康路和一德路為新城的南界。清順治三年(1646年),在外城南面加築了較小的東西兩翼城。

辛亥革命後開始拆除改作馬路,至1922年全部拆除,現僅殘留越秀山上五層樓附近一段城垣,供人觀瞻。 2000多年來,廣州一直是中國華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

遠在春秋戰國時期,廣州就是熱帶珍貴特產的集散地。著名的商品有珍珠、犀角、玳瑁、象牙等。

豐富的自然資源為工商業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早在漢代,番禹的紡織、食品加工、陶瓷等工商業已經相當發達。

兩晉南北朝時,由於北方人口再次大量南遷,又促進了這里的生產發展。東晉時"大開鼓鑄",使廣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冶鐵業。

南朝劉宋時生產出"薄如蟬翅"的葛布,一幅24米長的布,捲起來可裝入竹筒,被譽為"入筒細布"。唐宋時期,釀酒、治陶、冶煉等技術有了進一步發展。

明清兩朝,廣州附近的佛山鎮是全國聞名的銅鐵冶煉中心,製造的鋼鐵器具,遠銷嶺北和海外。 廣州是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

漢代時已經和海外一些國家有了貿易往來。在廣州象崗發現的南越文王帝陵墓,出土銀盒以及瑪瑙、水晶等多種質料的珠飾,有的是中亞或南亞的舶來品。

梁朝時,每年來到廣州的各國商船有10多批。唐代,廣州成為世界著名的港口,對外貿易范圍擴大到南太平洋和印度洋區域諸國。

為了加強對外貿易的管理,在這里設置了中國最早的外貿機構和海關"市舶使",總管對外貿易。另外還有"蕃坊",供外國商人居住。

外國到廣州的船,帆飄如雲;僑居廣州的外商(主要是 *** 人)數以萬計,最盛時達10萬以上。他們信仰 *** 教,所以在蕃坊修建了 *** 教寺--懷聖寺。

從五代到北宋,廣州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商業城市和通商口岸,貿易額佔全國98%以上。 在中國近代和現代革命史上,廣州有著重要的地位。

1841年英軍侵略廣州期間,廣州郊區103鄉的人民自動組織起來,在三元里一帶給英國侵略軍以有力的打擊。辛亥革命前夕,孫中山等人曾以廣州為基地,多次舉行武裝起義,為推翻帝制、創建民主共和國進行了不懈的斗爭。

1911年4月27日廣州起義(又稱黃花崗起義),為辛亥革命吹響了前奏。1917年孫中山在廣州組織護法軍 *** ,當選為海陸軍大元帥,誓師北伐。

1921年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再揭護法旗幟。1923年6月在廣州召開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中國 *** 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確立了統一戰線政策。

1924年中國 *** 在廣州舉行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革命政策,開創了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新局面。1925年6月19日,香港中國工人和廣州洋務工人,在中國 *** 領導下,在廣州舉行了震撼中外的省港大 *** 。

1927年12月11日,中國 *** 在這里舉行廣州起義,建立了"廣州蘇維埃 *** ",開辟了廣州革命斗爭的新階段。 廣州是一座亞熱帶風光的美麗城市,四時花開,景色宜人。

著名的風景區白雲山,層巒疊蟑,草木蔥寵。山上有斗山亭、能仁寺、明珠樓、水月閣、黃婆洞等勝跡和"白雲松濤"、"白雲曉望"等勝景。

市區的越秀山已辟為風景秀麗的越秀公園,攀至山頂的中山紀念碑可俯瞰廣州市全貌。山巔的鎮海樓建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紅垣重閣,古樸凝重。

還有五羊石像、海員亭等多處。

⑶ 佳兆業東江新城交通方便嗎應該怎麼過去

城市:深圳

樓盤名稱:深圳佳兆業東江新城

別名:佳兆業東江新城

公交線路:自駕線路:
深圳方向(已開通線路):梅觀高速---機荷高速---惠深高速(惠鹽)---惠河高速----1){廣州/汕頭/小金口/湯泉/廣惠高速} 出口-----S324國道----至生雞橋頭左轉進入北引路----佳兆業.東江新城[深圳段高速10分鍾+惠鹽、惠河50分鍾+博羅縣城15分鍾,共計約1小時]
廣惠(羅陽出口)----X217----直行至324國道左轉-----北引路-----佳兆業.東江新城
2012實現線路:梅觀高速---機荷高速----1)博深高速62.2KM(龍溪出口)----S255----右轉至S324---北引路-佳兆業.東江新城[深圳段高速10分鍾+博深高速30分鍾+博羅縣城10分鍾,共計約50分凳旅鍾]
博深高速62.2KM(義和立交)----廣惠羅陽出口-- X217----直行至324國道左轉-----北引路-----佳兆業.東江新城[深圳段高速10分鍾+博深高速30分鍾+博羅縣城10分鍾,共計約50分鍾]
廣州方向:廣惠高速-----羅陽出口----X217----直行至324國道左轉-----北引路-----佳兆業.東江新城[全棗啟凳程約計50分鍾]
2015年實現線路:廣惠輕軌----項目距離博羅站僅為5分鍾,屆時到達廣州只需要30分鍾。
東莞方向:廣惠高速-----羅陽出口----X217----直行至324國道左轉-----北引路-----佳兆業.東江新城[全程約計55分鍾]
惠州方向:惠博沿江路-----博羅大道(S324)-----生雞橋頭左轉進入北引路----佳兆業.東江新城[惠博沿江路10分鍾+博羅大道5分鍾+北引路至項目3分鍾,共計約18分鍾]
未來實現線路:東江景觀大道----博羅大橋-----佳兆業.東江新城[東江景觀大道10分鍾+博羅大橋至項目1分鍾,共計約11分鍾]
公交線路:L1惠博公交,惠城區時間將縮短為25分鍾。L1線路通達CBD、惠州市著名旅遊休閑地(西湖、紅花湖)、各城際交通總站(博羅汽車西站/東站、河南岸汽車總站等)、教旁虛育名校區(博羅中學、黃崗中學、實驗中學、華僑中學等)、醫療配套等,便捷的生活即將全線貫通。

其他交通方式:博羅羅陽東江南岸(博羅大橋約300米處)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點擊查看更全面,更及時,更准確的新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