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杭州寺院有哪些
杭州靈隱寺、杭州凈慈寺、法喜寺、徑山萬壽禪寺、杭州韜光寺、杭州永福寺、杭州北高峰靈順寺、杭州中天竺法凈禪寺、杭州三天竺法鏡講寺、杭州香積寺、冠山禪寺等。1、杭州靈隱寺:始建於東晉咸和元年,開山祖師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2、杭州凈慈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南岸,是西湖歷史上四大古剎之一。
1、杭州靈隱寺:靈隱寺又名雲林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始建於東晉咸和元年,佔地面積約87000平方米。靈隱寺開山祖師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賜田並擴建。五代吳越王錢鏐命請永明延壽大師重興開拓,並賜名靈隱新寺。宋寧宗嘉定年間,靈隱寺被譽為江南禪宗「五山」之一。
2、杭州凈慈寺:凈慈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南岸,雷峰塔對面,是西湖歷史上四大古剎之一,中國著名寺院之一。因為寺內鍾聲宏亮,所以「南屏晚鍾」成為「西湖十景」之一。凈慈寺在浙江杭州的南屏山慧日峰下,是公元954年五代吳越國錢弘俶為高僧永明禪師而建,原名永明禪院;南宋時改稱凈慈寺,並建造了五百羅漢堂。寺屢毀屢建。現在的寺宇、山門、鍾樓、後殿、運木古井和濟公殿,都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重建的。其中大雄寶殿單層重檐,黃色琉璃瓦脊,更顯庄嚴宏傳。
3、法喜寺:浙江省杭州市天竺山有著名三寺,時稱「天竺三寺」,均系杭州古代名剎。下天竺創建最早,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六十餘年,創建最晚的上天竺寺也有千年歷史。清高宗乾隆命名上、中、下三竺為「法喜寺」、「法凈寺」、「法鏡寺」,並親題寺額。天竺三寺歷史相近,地域毗近,教觀相同,興衰與共,歷史上被譽為「天竺佛國」。乾隆十六年三月,弘歷初到南巡進兩到上天竺,除題詩外,並定名上天竺寺為「法喜寺」,御書寺額和「寶陀飛觀」、「普甘露門」等匾額。
4、徑山萬壽禪寺:徑山萬壽禪寺位於餘杭,距杭州城約60公里,有20多公里的盤山路,一路公路都修建的很不錯。寺院位於山頂,自古被列入「五山十剎」,江南十大名剎之一,在國內外特別是日本和東南亞各國佛教界有很大影響。萬壽禪寺始建於唐中和年間,五代吳越錢王繆題額為「吳興正真禪院」。宋嘉泰間曾改為「妙覺寺」。南宋寧宗御定全國禪寺最高等級為「五山十剎」,萬壽禪寺列十剎第二。元末萬壽寺毀於兵火。正印和尚勸募重建。於元至順元年建成。
5、杭州韜光寺:韜光寺是蜀地名僧韜光禪師所建,五代後晉天福三年吳越王重建。1982年韜光寺被大火燒毀後,改建為一座敞廳,名「白雲深處」。2003年12月由杭州市園林文物局移交杭州市佛教協會管理,2006年起整治修繕。2012年11月23日,月真法師成為韜光寺首任新方丈。1982年韜光寺被大火燒毀後,改建為一座敞廳,名"白雲深處"。 2003年12月由杭州市園林文物局移交杭州市佛教協會管理,2006年起整治修繕。
6、杭州永福寺:杭州永福寺位於靈隱之西約一華里處的石筍峰下。據清康熙年間《杭州府志》卷三十二《寺觀》載,永福寺座落於飛來峰呼猿洞對面的形勝山下,舊分上下兩寺,與下天竺等寺一樣,同為慧理禪師開山創建。據載,東晉咸和元年,西印度高僧慧理來杭卓錫築庵,接連興建了靈鷲,靈隱等十座道場,永福寺是其中之一。
7、杭州北高峰靈順寺:靈順寺位於杭州北高峰山巔,歷史悠久,文物眾多,是杭州市著名旅遊景點。寺廟創建於公元326年,為杭州較早的名剎。印度高僧慧理和尚在杭州所建五靈之一,北宋年間,因寺廟內北宋初年供奉了「五顯財神」始稱「財神廟」。明代因設殿別名「華光」故又稱「華光廟」。
8、杭州中天竺法凈禪寺:法凈禪寺昔名「中天竺寺」,在浙江杭州西湖西面,在天竺山和靈隱寺之間,有三座天竺寺。中天竺在三天竺中是「老三」,規模上無法和上、下天竺相匹敵,但卻有自己的特色。天竺三寺從靈隱到天門山,周圍數十里,統稱為天竺山。從靈隱咫尺西天照壁沿天竺溪而上,依次為下天竺、中天竺、上天竺,有天竺香市和佛國勝地之稱。下天竺寺,又名法鏡寺。法鏡寺在三竺寺中歷史最為悠久,創建於東晉咸和五年,相傳為印度慧理和尚所建。現寺內有天王殿、圓通寶殿、葯師壇場三進殿堂。
9、杭州三天竺法鏡講寺:法鏡寺位於杭州市西湖區靈隱天竺路旁,西傍飛來峰,東臨月桂峰。清乾隆時改名法鏡寺。清咸豐十一年在兵火中化為灰燼,光緒八年再次重建。為杭州西湖唯一之尼眾寺院。1982年,杭州市佛教協會組織重建,至1989年底,寺內中軸線上三大殿等殿堂修整一新,49尊佛像全部貼金。其中葯師殿內葯師如來壇,按《葯師經》儀規設計塑成,造型別具一格,堪稱傳統佛制,為國內僅有。
10、杭州香積寺:香積寺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三年,即公元978年,舊名興福寺,後由宋真宗賜名「香積寺」。元末毀於戰火,它曾是大運河湖墅地區著名的寺廟。當年大運河上船隻往來繁忙,是杭嘉湖一帶佛教信徒從運河到靈隱、天竺朝山進香的必經地,在運河及杭州佛教界擁有很高地位。
11、冠山禪寺:冠山寺又名西隱庵,位於杭州市長河鎮西南,因其形似「冠」而得名。唐朝干寧年間,冠山是鎮東軍刑葬「囚犯」的地方。寺區內古木參天,松翠竹秀,山青水綠,風景秀麗,還有乳泉、龍頭滴水、雪心池、三友軒、涵虛亭、分翠亭、凈山茶莊等名勝古跡,寺周圍岩壁上現有蕭山僅存的摩崖石刻7處,歷代精刻的「鵝」、「洗心池」、「洞天一品」、「對奕」、「清可(天台國農題)」和「黃道人畫」的畫像石等,為佛教十三法相地之一。冠山禪寺之所以興盛,主要得益於明清長河做官人的鼎力相助,並留詩作。
⑵ 杭州八大寺廟是哪八大
杭州是江南雅韻的典型代表,也是眾多佛教寺廟的隱匿聖地。以下這八大寺廟,是杭州本地人的上香祈福的首選,不知你來過幾個?
靈隱寺
杭州寺廟,最出名的就是靈隱寺,外地遊客來杭必去西湖和靈隱寺。靈隱寺位於杭州西湖靈隱山麓,處於西湖西部的飛來峰旁。靈隱寺又名「雲林禪寺」,始建於東晉(公元326年),到現在已有一千六百多年歷史,是我國佛教禪宗十剎之一。當時印度僧人慧理來杭,看到這里山峰奇秀,以為是「仙靈所隱」,就在這里建寺,得名靈隱。後來濟公在此出家,由於他游戲人間的故事家喻戶曉,靈隱寺因此名聞遐邇。五代吳越國時,靈隱寺曾兩次擴建,大興土木,建成為九樓、 十八閣、七十二殿堂的大寺,房屋達1300 余間,僧眾達3000人。
地址:靈隱路法雲弄1號
開放時間:5:00—18:00
票價:先進飛來峰景區,飛來峰門票45元,靈隱寺門票30元,總共75元。
凈慈寺
凈慈寺是西湖周圍的第二大名剎,「濕紅映地,飛翠侵霄」,與靈隱寺並稱南北兩山之最。
凈慈寺最早叫「慧日永明院」,是五代十國時期後周顯德元年(954年)吳越王錢謬為永明禪師所建。永明禪師佛學造詣很高,著作甚豐,主持杭州靈隱寺、六合塔的修建,並創建凈慈寺,成為凈慈寺的開山祖師。
濟公初在杭州靈隱寺出家,後移住凈慈寺並長期在這里修行,最後也在凈慈寺圓寂。關於濟公的許多傳說大多與凈慈寺有關,因此後人認為他是羅漢下凡,稱他為「降龍」,並在殿內塑像供奉。
地址:上城區南山路56號
票價:10元
?
法喜寺(上天竺寺)
法喜寺又名上天竺寺,該寺創建於五代吳越王時(907—960年),原名天竺看經院。清代乾隆時改名為「法喜寺」。為天竺三寺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寺廟。
地址:西湖區天竺路338號
票價:10元
開放時間:4:00—19:00
法凈寺(中天竺寺)
法凈禪寺又稱中天竺寺,位於天竺山之稽留峰下,四周群山環抱景色幽美,歷史上還有有「稽留旭日」、「合澗沉鍾」、「七星潭月」、「永清竹浪」等「中竺十二景」。
中天竺始於隋,乃中印度高僧寶掌禪師所創,師生時左手握拳,至七歲剃度時始展掌,掌中現一明珠而得名。
地址:西湖區天竺路112號
票價:10元
法鏡寺(天竺三寺)
法鏡寺位於靈隱寺南,兩寺僅有一飛來峰之隔,東晉咸和元年(326年),靈隱天竺的天山祖師慧理來到武林山下,依山臨江,廣建寺院。
地址:西湖區天竺路112號
票價:10元
靈順寺
靈順寺俗稱華光廟,又稱財神廟,素有天下第一財神廟之稱。據文獻記載,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地址:杭州北高峰山頂
票價:8元
永福寺
永福寺位於杭州市靈隱景區內,飛來峰西側,是一座千年古剎。
地址:西湖區靈隱寺法雲弄16號
票價:和韜光寺、飛來峰一起包含在靈隱景區45元門票中
開放時間:7:00—17:30
韜光寺
韜光寺是蜀地名僧韜光禪師所建。一日,禪師辭師出遊,師父囑咐說:「遇天可前,逢巢則止。」唐穆宗長慶年間(821-824)當他游至靈隱寺西北巢枸塢時,正值白居易(字樂天)任杭州刺史,心想:「吾師命之矣。」遂卓錫於此。五代後晉天福三年(938年)吳越王重建,改名廣岩庵,宋真宗大中祥符間(1008-1016年)又名法安院,後寺以人名,為韜光寺。
地址:杭州西湖區飛來峰景區法雲弄(近永福寺)
票價:永福寺、飛來峰一起包含在靈隱景區45元門票中。
?
杭州八大寺廟是哪八大?
⑶ 杭州凈慈寺好玩嗎杭州凈慈寺景點介紹
凈慈寺介紹
凈慈寺:
位於杭州的西湖南岸,寺之主山為南屏山。
南屏山發自天目:
千里蜿蜒而東,蘇軾稱之為"龍飛鳳舞,萃於臨安"。
南屏山峰巒聳秀:
怪石玲瓏,峻壁橫披,宛如屏障。凌空而中峙者為慧日峰,峰下古寺,即凈慈禪寺。
《凈慈寺志》:
描繪該寺是"憑山為基,雷峰隱其寺,南屏擁其後,據全湖之勝"。
凈慈寺依山而建:
背靠翠巒,面對碧波,梵宇層疊,宏偉庄嚴。古時寺後山坡有蓮花洞、少林岩,右為石佛洞,東南有歡喜岩。
蓮花洞無頂:
片片石芽從坡地升起,蔚成巨型石蓮。
明代文學家袁宏道稱:
"洞石玲瓏若生,巧逾雕鏤,皆石骨土膚,中空四達"。志書所載開山祖永明延壽每晚上山坐禪稱念"阿 彌陀凈慈寺佛",即在蓮花洞。
相傳因永明大師在此吟誦《蓮花經》:
上天仙女來此散花,故名蓮花洞,又名雨花台。明代司禮太監孫隆曾在崖上鐫刻"花雨繽紛"題字,惜已漫漶難見。
洞前舊有"居然亭",取意於明代紹興太守洪玉方詩句:
"一日茅棟成,居然我泉白"。此處歷來是文人墨客觀景吟誦的勝地。
清時古亭廢圮成為竹園:
蓮花洞上有奇岩隆起,摩崖上鐫刻有"少林"兩字,故稱少林岩。
相傳南宋高僧:
少林妙崧禪師於嘉定年間住持凈慈寺時常在此坐禪入定。蓮花洞右有石佛洞,平地兩石屹立形如佛龕,內鐫有石佛三尊。
左壁有明代浙江總督胡宗憲題刻"寰中天室"四字:
右壁亦有摩崖題刻,為元代至正四年(1344年)所鐫,字跡已模糊難辨。石佛洞東南有兩石相對稱"歡喜岩"。古時曾鐫有三佛,現已不存。此處石景袁宏道稱之為"凈慈之絕勝處"。
景點信息
門票:
10元
開放時間:
06:00 - 18:30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南山路凈慈寺
交通線路
交通:
乘K4、504、游1、2、3路、假日5、7線到凈慈寺站
以上僅供參考
⑷ 杭州寺廟有哪些
1、韜光寺是蜀地名僧韜光禪師所建,五代後晉天福三年(938年)吳越王重建。1982年韜光寺被大火燒毀後,改建為一座敞廳,名"白雲深處"。 2003年12月由杭州市園林文物局移交杭州市佛教協會管理,2006年起整治修繕。
⑸ 什麼是西湖兩大名著佛寺
凈慈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南岸,雷峰塔對面,是西湖歷史上四大古剎之一,中國著名寺院之一。因為寺內鍾聲宏亮,所以"南屏晚鍾"成為"西湖十景"之一。
凈慈寺在浙江杭州的南屏山慧日峰下,是公元954年五代吳越國錢弘俶為高僧永明禪師而建,原名永明禪院;南宋時改稱凈慈寺,並建造了五百羅漢堂。寺屢毀屢建。寺宇、山門、鍾樓、後殿、運木古井和濟公殿,都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重建的。其中大雄寶殿單層重檐,黃色琉璃瓦脊,更顯庄嚴宏傳。特別是一口重達一百多公斤的新鑄銅鍾,鑄有趙朴初等人書寫的《妙法蓮華經》,計六點八萬字。每日黃昏,悠揚的鍾聲在暮色蒼茫的西湖上空盪,激起人們的無限遐思。
靈隱寺位於杭州西湖靈隱山麓,處於西湖西部的飛來峰旁,離西湖不遠。靈隱寺又名「雲林禪寺」,始建於東晉(公元326年),到現在已有一千六百多年歷史,是我國佛教禪宗十剎之一。當時印度僧人慧理來杭,看到這里山峰奇秀,以為是「仙靈所隱」,就在這里建寺,取名靈隱。後來濟公在此出家,由於他游戲人間的故事家喻戶曉,靈隱寺因此名聞遐邇。五代吳越國時,靈隱寺曾兩次擴建,大興土木,建成為九樓、十八閣、七十二殿堂的大寺,房屋達1300餘間,僧眾達3000人。
⑹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中的凈慈寺在什麼地方全稱是什麼
凈慈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南岸,雷峰塔對面,是西湖歷史上四大古剎之一,中國著名寺院之一。全稱是凈慈報恩光孝禪寺。
凈慈寺在浙江杭州的南屏山慧日峰下,是公元954年五代吳越國錢弘俶為高僧永明禪師而建,原名是永明禪院;南宋時改稱凈慈寺,並建造了五百羅漢堂。寺屢毀屢建。現在的寺宇、山門、鍾樓、後殿、運木古井和濟公殿,都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重建的。其中大雄寶殿單層重檐,黃色琉璃瓦脊,更顯庄嚴宏傳。特別是一口重達一百多公斤的新鑄銅鍾,鑄有趙朴初等人書寫的《妙法蓮華經》,計六點八萬字。每日黃昏,悠揚的鍾聲在暮色蒼茫的西湖上空盪,激起人們的無限遐思。
(6)杭州西湖南岸的寺是什麼名擴展閱讀:
南屏山發自天目,千里蜿蜒而東,蘇軾稱之為"龍飛鳳舞,萃於臨安"。南屏山峰巒聳秀,怪石玲瓏,峻壁橫披,宛如屏障。凌空而中峙者為慧日峰,峰下古寺,即凈慈禪寺。《凈慈寺志》描繪該寺是"憑山為基,雷峰隱其寺,南屏擁其後,據全湖之勝"。
凈慈寺依山而建,背靠翠巒,面對碧波,梵宇層疊,宏偉庄嚴。古時寺後山坡有蓮花洞、少林岩,右為石佛洞,東南有歡喜岩。蓮花洞無頂,片片石芽從坡地升起,蔚成巨型石蓮。明代文學家袁宏道稱:"洞石玲瓏若生,巧逾雕鏤……皆石骨土膚,中空四達"。志書所載開山祖永明延壽每晚上山坐禪稱念"阿彌陀凈慈寺佛",即在蓮花洞。相傳因永明大師在此吟誦《蓮花經》,上天仙女來此散花,故名蓮花洞,又名雨花台。
明代司禮太監孫隆曾在崖上鐫刻"花雨繽紛"題字,惜已漫漶難見。洞前舊有"居然亭",取意於明代紹興太守洪玉方詩句:"一日茅棟成,居然我泉白"。此處歷來是文人墨客觀景吟誦的勝地。清時古亭廢圮成為竹園。蓮花洞上有奇岩隆起,摩崖上鐫刻有"少林"兩字,故稱少林岩。
相傳南宋高僧少林妙崧禪師於嘉定年間住持凈慈寺時常在此坐禪入定。蓮花洞右有石佛洞,平地兩石屹立形如佛龕,內鐫有石佛三尊。左壁有明代浙江總督胡宗憲題刻"寰中天室"四字,右壁亦有摩崖題刻,為元代至正四年(1344年)所鐫,字跡已模糊難辨。石佛洞東南有兩石相對稱"歡喜岩"。古時曾鐫有三佛,現已不存。此處石景袁宏道稱之為"凈慈之絕勝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凈慈寺
⑺ 杭州哪裡有寺廟啊
以下是杭州市的5座寺廟:冠山寺、靈隱寺、凈慈寺、香積寺、法華寺。
1、冠山寺
又名西隱庵。位於杭州市濱江區真經路,因其形似「冠」而得名。冠山禪寺毀於20世紀60年代。現存建築為20世紀80年代後新建。冠山禪寺雖重建於當代,但仿古建築卻十分成功,簡直可以以假亂真,其殿宇高大雄偉,佛像庄嚴逼真。
⑻ 杭州有哪些著名的寺廟
1、靈隱寺,又名雲林寺,始建於東晉咸和元年(326年),靈隱寺開山祖師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賜田並擴建。靈隱寺主要由天王殿、大雄寶殿、葯師殿、法堂、華嚴殿為中軸線,兩邊附以五百羅漢堂、濟公殿、華嚴閣、大悲樓、方丈樓等建築構成。現任方丈是光泉法師。
(8)杭州西湖南岸的寺是什麼名擴展閱讀:
凈慈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南岸,雷峰塔對面,是西湖歷史上四大古剎之一,中國著名寺院之一。因為寺內鍾聲宏亮,所以"南屏晚鍾"成為"西湖十景"之一。
凈慈寺在浙江杭州的南屏山慧日峰下,是公元954年五代吳越國錢弘俶為高僧永明禪師而建,原名永明禪院;南宋時改稱凈慈寺,並建造了五百羅漢堂。寺屢毀屢建。現在的寺宇、山門、鍾樓、後殿、運木古井和濟公殿,都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重建的。
其中大雄寶殿單層重檐,黃色琉璃瓦脊,更顯庄嚴宏傳。特別是一口重達一百多公斤的新鑄銅鍾,鑄有趙朴初等人書寫的《妙法蓮華經》,計六點八萬字。每日黃昏,悠揚的鍾聲在暮色蒼茫的西湖上空盪,激起人們的無限遐思。
⑼ 凈慈寺和金山寺是同一個嗎
凈慈寺和金山寺不是同一個:凈慈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金山寺位於金山寺鎮江市。
凈慈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南岸,雷峰塔對面,是西湖歷史上四大古剎之一,中國著名寺院之一。因為寺內鍾聲洪亮,所以"南屏晚鍾"成為"西湖十景"之一,該寺在浙江杭州的南屏山慧日峰下,是公元954年五代吳越國錢弘俶為高僧永明禪師而建,原名永明禪院;南宋時改稱凈慈寺,並建造了五百羅漢堂。
金山寺位於今江蘇鎮江市區西北的金山上,始建於東晉,高四十四米,周五百二十米,距市中心三公里。金山寺布局依山就勢,使山與寺融為一體。寺內主要建築為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閣、藏經樓、方丈室等。金山寺自創建以來,經歷代修葺,古跡甚多,其中主要有:慈壽塔、法海洞、妙高台、楞伽台(又名蘇經樓)、留雲亭(又名「江天一覽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