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警備糾察的領導機構
當前,我軍警備糾察工作的主要業務領導的機構是:
(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下屬的軍務部內的隊務局,編制有『全軍警備工作辦公室』。它主要負責統領全軍警備糾察工作的業務建設和開展,同時也包括對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警備糾察工作進行領導和指導。
(二)各軍區司令部下屬的軍務部內的隊務處中設有本軍區范圍內的『警備工作辦公室』,負責管理本軍事行政轄區內的警備工作。
(三)衛戍區、各警備區和省級軍區(三者為正軍職單位)司令部內設有軍務處(也有的叫軍務動員處,但在警備工作上,對地方和其它軍隊系統,統一稱警備處),它主要在軍區警備業務管理機構領導下,負責本軍事行政轄區內具體的警備糾察業務工作。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總部和軍區一級的警備工作機構中,只有辦公機構而沒有實際的警備糾察分隊,只有省級軍區一級才專門編制有,專職從事警備糾察工作的專業分隊(即:某某地區警備司令部的警備糾察連或者警備糾察隊)。
(四)部分軍分區、警備區(二者均為正師職單位)的司令部內設有軍務科(有的叫軍務動員科,在警備工作上,對地方和其它軍隊系統,統一稱警備科),它主要在上級省級軍區的警備業務管理機構領導下,完成本軍事行政轄區內具體的警備糾察業務工作,一般軍分區或警備區編制有一個專職的警備糾察排。
(五)武裝警察部隊的警察糾察工作,由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總部警務部下屬的隊務處內的警備工作辦公室負責。
2. 武裝部歸哪個部門管
法律分析:武裝部歸上級軍事機關和同級地方黨委、人民政府雙重管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 第五條 全國的預備役軍官管理工作在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下,由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管。 軍區、省軍區(衛戍區、警備區)、軍分區(警備區)政治部負責本區域的預備役軍官管理工作。軍兵種政治部負責軍兵種部隊預備役軍官的有關管理工作。 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人民武裝部(以下統稱縣人民武裝部)負責本行政區域預備役軍官的具體管理工作。
3. 警備區和軍分區的區別是什麼
一、性質不同
1、警備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重要城市或戰略要地設立的軍隊組織,除了與軍分區有共同的任務外,還擔負重要城市及戰略要地的警備任務。
2、軍分區是在省軍區范圍內劃分的軍事區域所設立的軍隊一級組織。
二、負責工作不同
1、警備區:城市警備區,同時是當地黨委的軍事工作部門和當地人民政府的兵役工作機構,受軍區和中共市委、市政府的雙重領導。負責所在城市的警衛、守備和民兵、兵役、動員工作。要地警備區,轄守部隊,主要負責戰略要地的警衛、守備。
2、軍分區:主要負責民兵、預備役部隊的軍事訓練、政治工作和裝備管理,組織實施戰時動員,進行兵役登記和兵員徵集等。邊防軍分區還負責邊防部隊的軍事、政治、後勤和裝備工作,以及邊防勤務、會談會晤和邊境的管理、維護、控制等。
三、歷史沿革不同
1、警備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在中央革命根據地設立建黎泰警備區(建寧、黎川、泰寧)。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陝甘寧邊區在綏德曾設立警備司令部。1942年,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部在邊區設立5個警備區。解放戰爭時期,在解放了的中等以上城市,曾指定駐軍機關成立警備司令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一些重要城市和戰略要地設立了警備區。從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央直轄市分別設立衛戍區或警備區,為軍級單位。北京設立衛戍區,天津、上海、重慶分別設立了警備區(旅大警備區是唯一特列-屬於兵團級單位)。
1969年11月15日,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決定:各省、自治區機關所在城市和重慶、鞍山、青島、湛江等重要城市均可根據需要設立警備區機構。據此,各省、自治區機關所在城市和一些重要城市,均組建了警備區。
2、軍分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於1932年在中央革命根據地開始設立軍分區(分區),負責統一指揮轄區內的地方武裝,保衛革命根據地,開展游擊戰爭,支援和配合紅軍主力兵團作戰。
抗日戰爭時期,為適應敵後游擊戰爭的需要,許多抗日根據地建立了軍分區(分區),主要是進行戰爭動員,發展地方武裝,廣泛開展游擊戰爭,領導所屬部隊配合主力作戰。
解放戰爭時期,從1948年11月起,全軍統一按行政區劃的地區設立軍分區,並以領導機關駐地命名,主要任務是配合野戰軍作戰,發動群眾,消滅土匪,保衛革命政權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除台灣省外,在各地區、地區級市、自治州、盟普遍設立軍分區。
4. 科普:警備區與軍分區有什麼區別呢
警備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重要城市或戰略要地設立的軍隊組織,除了與軍分區有共同的任務外,還擔負重要城市及戰略要地的警備任務。
警備區是重要城市或戰略要地,軍分區除台灣省外,在各地區(地區級市、自治州、盟)普遍設立軍分區,戰略重要性警備區高。
三、職責
警備區除了與軍分區有共同的任務外,還擔負重要城市及戰略要地的警備任務。
5. 國防動員部下屬單位有哪些
國防動員部下轄除新疆軍區、北京衛戍區和西藏軍區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區軍區。
除北京衛戍區、新疆軍區、西藏軍區外,28省軍區已經轉隸至新組建的國防動員部麾下。國防動員部已經由總參下屬的一個職能部門,轉變為一個直接管理至少28個省軍區、警備區在內的大軍區級單位。
組建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是為了履行組織指導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職能,領導管理省軍區,有利於從戰略層面加強對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的組織領導,是構建中國特色國防動員體系的一個重要舉措。國防動員部被賦予的一項重要職責,是領導管理規模龐大的省軍區系統。
中共建政後,在各省、自治區設立了省級軍區,直轄市則分別設立衛戍區或警備區,其中北京設立衛戍區,天津、上海、重慶設立了警備區。軍改前,中國共設立27個省級軍區,1個衛戍區,3個警備區。
省軍區建制一般為正軍職,職能主要是:協調軍地關系,徵兵(退伍安置)工作,地方部隊建設、訓練、管理等。另外,邊防守備部隊、預備役師(團)的日常管理工作通常也由省軍區負責。
此輪軍改前,各省軍區(衛戍區、警備區)作為二線部隊,即地方守備部隊,同樣與野戰部隊(集團軍)劃歸七大軍區管轄。軍改後,大軍區撤銷,重劃戰區,只負責聯訓聯戰,省軍區改由國防動員部接手。
(5)杭州市警備區有哪些部門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國防動員部,前身為1930年八總部時期代與總參、總政平行的「總動員武裝部」。1958年7月,因百萬大裁軍,中央軍委擴大會議通過《關於改變組織體制的決議(草案)》,根據該決議並入原總參謀部。
2016年1月,設立的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國防動員部,即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是軍改後設立的新部門。其主要職責為在精簡常備軍的同時,加強國防動員建設,是增強國防實力、保衛國家安全的需要。
6. 警備司令部相當於什麼級別的單位
警備司令部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駐地執行警備勤務工作的領導機構。
衛戍區、警備區、省軍區和上級指定負責警備工作的單位,為所在地區警備工作領導機構,對外稱警備司令部。駐軍和過往的軍隊單位,在警備工作方面,必須接受當地警備司令部的領導。警備區大於軍分區,軍分區大於警備司令部。
警備司令部的司令一般並不是該省級軍區或軍分區的司令來擔任,而是由該單位的副司令來擔任的,參謀長也不是由本單位的參謀長來擔任,而是由本單位的副參謀長來擔任。
除了二位領導外,警備司令部就再也沒有其它首長了,接下來的就是日常辦公機構(即軍務處、科或軍務動員處、科內設置的警備辦公室),再下來就是編制的專職或臨時兼職的警備糾察連(排)。
(6)杭州市警備區有哪些部門擴展閱讀
警備司令部履行下列職責:
1、掌握警備工作情況,制定警備工作規劃和計劃;
2、分配駐軍警備執勤任務,檢查實施情況;
3、組織實施對外出軍人的檢查糾察;
4、組織實施對外出軍車的檢查糾察;
5、協助地方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處理軍車違章和交通事故;
6、協助地方有關部門查處冒充軍人、軍車、軍辦企業或者冒充其他軍隊單位的違法犯罪活動,制止損害軍隊聲譽和軍人權益的行為;
7、幫助過往軍人解決困難;
8、組織實施臨時警衛勤務;
9、組織協調駐軍參加集會和協助地方維護社會治安;
10、領導、管理警備分隊和收容所,根據警備執勤任務的需要,決定執勤人員攜帶武器或者警械;
11、規定駐軍季節換裝的時間和要求;
12、上級賦予的其他職責。
7. 邊防歸警備區管嗎
不歸。
1、警備區:城市警備區,同時是當地黨委的軍事工作部門和當地人民政府的兵役工作機構,受軍區和中共市委、市政府的雙重領導。負責所在城市的警衛、守備和民兵、兵役、動員工作。要地警備區,轄守部隊,主要負責戰略要地的警衛、守備。2、軍分區:主要負責民兵、預備役部隊的軍事訓練、政治工作和裝備管理,組織實施戰時動員,進行兵役登記和兵員徵集等。邊防軍分區還負責邊防部隊的軍事、政治、後勤和裝備工作,以及邊防勤務、會談會晤和邊境的管理、維護、控制等。
8. 什麼是警備司令部
警備司令部是軍務機關,對外掛警備司令部牌子,職責由是當地省軍區、警備區司令部的軍務部門負責。衛戍區、警備區、省軍區和上級指定負責警備工作的單位,為所在地區警備工作領導機構,對外稱警備司令部。駐軍和過往的軍隊單位,在警備工作方面,必須接受當地警備司令部領導。
警備司令部的司令一般並不是該省級軍區或軍分區的司令來擔任,而是由該單位的副司令來擔任的,參謀長也不是由本單位的參謀長來擔任,而是由本單位的副參謀長來擔任。
除了二位領導外,警備司令部就再也沒有其它首長了,接下來的就是日常辦公機構(即軍務處、科或軍務動員處、科內設置的警備辦公室),再下來就是編制的專職或臨時兼職的警備糾察連隊。
(8)杭州市警備區有哪些部門擴展閱讀:
警備司令部就是憲兵司令部,警備司令部是在駐軍較集中的城市設立的擔任軍容風紀、軍車檢查等任務的機構,由所在城市的警備區、軍分區司令機關擔當,警備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重要城市或戰略要地設立的軍隊組織。
警備區屬軍區建制。設有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等領導機關。警備區大於軍分區,軍分區大於警備司令部。據《解放軍報》報道,九十年代初,在全國設立了200多個警備司令部。當時稱警備區司令部,因和警備區名稱容易混淆,後改稱警備司令部。武警部隊也有相應機構,曾稱警備指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