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叫做「通勤車」
通勤車指企業接送員工上下班的班車,不以盈利為目的,通常有固定的時間和行駛路線。主要是為了方便職工上下班。一般以大客車為主。也有小型的麵包車、小轎車等。
駕駛19座以上車輛的司機必須持有A1(大型客車)駕照,以及道路經營許可證。駕駛7座以上19座以下的司機必須持有B1(中型客車)的駕照。
注意:
通勤列車
范圍為7601-8998,此類列車通常用於企業員工,鐵路職工和周邊居民上下班,列車「站站停」。一般採用手撕定額票,鐵路職工憑證免費乘坐。也有部分車次是在貨車的末端加掛車廂開行的,開車時間時有變動。
車次分配情況:哈爾濱局7601~7798次,沈陽局7801~7998次,北京局8001~8150次,太原局8151~8198次,呼和浩特局8201~8250次,鄭州局8251~8298次,武漢局8301~8350次,西安局8351~8398次,濟南局8401~8450次,上海局8451~8550次。
南昌局8551~8598次,廣鐵集團8601~8698次,南寧局8701~8750次,成都局8751~8850次,昆明局8851~8898次,蘭州局8901~8950次,烏魯木齊局8951~8980次,青藏鐵路公司8981~8998次。也有部分通勤列車的車次是4XXXX次或5XXXX次。
⑵ 什麼叫通勤車
通勤車,其實就是團體車,俗稱班車,就是公司給員工上下班乘坐的車子,我們公司用的宇通的通勤車哦
⑶ 通勤人員是什麼意思
通勤人員是指,工作地與居住地不在一個地方,每天往返於工作地點與居住地之間的人員。 但在漢語中,通勤是鐵路方面的術語。通勤是工業化社會的必然現象。
通勤一詞最早應當是在鐵路系統使用的,直到鐵路系統仍把異地職工乘車上下班叫做跑通勤。而在社會其他行業這個詞已很少使用。究其來源,"通勤"是個舶來詞彙,是從日文漢字"通勤(つうきん)"直接引用的。通勤是日制漢語,指從家中往返工作地點的過程。一般來說,通勤在日語中是大眾詞彙,但在漢語中,通勤是鐵路方面的術語。通勤是工業化社會的必然現象。在19世紀以前,市民主要步行上班。現時如汽車、火車、公共汽車、自行車等交通工具讓住在較遠處的人可以快捷地上班。
隨著交通技術的進步,城市可以擴張到以前不可能擴張的地方。市郊的設立亦令市民可以在遠離市區之處定居,並以通勤來上班。許多大城市都有所謂 的通勤地帶,或稱大都會區。這種區域包括很多通勤城市。人們在通勤城市內居住並到城市中心上班。
如果城市伸展到非常遠離中心商業區 的地方,新的商業會在外圍的城市出現,從而形成一種反向通勤現象:住在市中心的人到市郊上班。
通勤為城市製造不少麻煩。交通擠塞和新的城區發展都會為環境造成損害。
通勤車:不少位置遠離市區的工廠和機關,為了方便職工上下班所安排的班車。私家車,公交車,火車,地鐵等。
通勤活動帶來的交通擁擠和新的城市的發展會對環境造成損害。
西裝革履踩高跟鞋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擠一個小時,生理上痛苦,情狀上難堪。鞋子容易換,可以在辦公桌下擱一雙高跟鞋或者皮鞋,到辦公室才換上。衣服則有困難,不是每個公司都有更衣室,因此有服裝廠家專門生產舒服簡潔而又不失優雅的「通勤裝」來方便白領階層在通勤時穿著。
什麼是通勤裝
通勤裝指白領女性(OL)在通勤途中、工作場所和社交場合穿著比較合適的服飾。通勤風格的服裝相比職業裝來更隨意但比平日所穿的休閑裝更正式。通勤裝可以展現白領女性在辦公室外的魅力,適合在上班前、下班後以及平日社交場合所穿。
通勤裝服裝款式
通勤裝應選擇時尚、干練、有品味的服裝,例如百褶裙、包臀裙、大衣裙、緊身牛仔褲等介於職業裝和休閑裝之間的款式。貼身、剪裁合適的服裝配合上乘的面料是首選,切忌穿著松垮的T恤或是居家風格的百慕大短褲等過於邋遢的服裝款式。
同時,作為上下班時穿著的通勤裝的選擇也應考慮到實用性。例如裙擺長及腳踝的長裙就不適合在紛雜的城市中作為通勤裝束,因為裙擺很可能會在人群中被人踩到或者是被車門夾到。一步裙這類長到膝蓋的包臀裙則會限制邁步的幅度,影響通勤的速度。這也是為何很白領女性青睞用迷你裙和牛仔褲來通勤裝。
通勤裝的優點
1.適合任何場合,穿起來舒服且不失典雅。
通勤裝的牛仔褲、短裙和雪紡襯衫,要遠比職業套裝的襯衫、西褲舒適的多,但通過合理的搭配,通勤裝也可以透露出典雅的氣息。即擁有職業裝的專業感,由拋棄了職業裝的古板和沉重,兩全其美。
2.調節心情
在夏天的燥熱的環境下,如果穿著千篇一律的西裝西褲,再加上的繁重的工作會讓人覺得煩躁。穿上相較於職業裝更加休閑的通勤裝,可以調節心情增加動力。
3.傳遞自信和魅力
每天選擇不同的通勤裝,是一種自信的表現。合適的通勤裝透露出干練、年輕的信息。隨著時尚的變化,牛仔裙、百褶裙也開始進入到了辦公場所。年輕的白領女性通過這類著裝來展示自己的身份地位,提升與上司和同事交談時的自信。
⑷ 通勤是什麼
所謂通勤是指有工作的人從家中到工作單位和從工作單位回家,需要藉助火車或汽車等交通工具才能完成的過程
⑸ 通勤是什麼意思
通勤是指從業人員因工作和學習等原因往返於住所與工作單位或學校的行為,通勤是工業化社會的必然現象。通勤一詞最早應當是在鐵路系統使用的,直到現在鐵路系統仍把異地職工乘車上下班叫做跑通勤。
隨著交通技術的進步,城市可以擴張到以前不可能擴張的地方。市郊的設立亦令市民可以在遠離市區之處定居,並以通勤來上班。許多大城市都有所謂的通勤地帶,或稱大都會區。也有的通勤是指通勤裝,通勤風格的服裝相比職業裝來更隨意但比平日所穿的休閑裝更正式。通勤裝可以展現白領女性在辦公室外的魅力,適合在上班前、下班後以及平日社交場合所穿。
為什麼上班叫通勤?
通勤指從家中前往工作地點的過程。是從日文漢字「通勤」直接引用的。解放前我國大部分鐵路由日本人控制,鐵路公司管理體制、技術標准、技術術語直接使用日文漢字。解放後部分詞語沿用至今,像「通勤」、「乘降」等詞語,國內一般只在鐵路系統內部使用,而在日本這些都是大眾詞彙。
通勤和上班有什麼區別?
通勤是日制漢語,指員工從家中往返工作地點的過程,在日本,通勤吋間不算在工資之內,我國新勞動法也規定,上下班途中不算在工作之內。上班原指公務人員出勤退勤,後廣泛用於民間公司職員之出退勤。上班源於宋代,全稱為「上朝班」。宰相去工作為「上朝」,其他閣員沒有資格上朝,就叫「上班」。
⑹ 通勤是什麼意思
通勤指的是從家中往返工作地點的過程,也指那些不同地點之間,有規律的或頻繁發生的出行。市郊的設立可以讓市民在遠離市區的地方定居,並且以通勤來上班,若是商業區發展到外圍城市,就會出現一種反向通勤的現象。
⑺ 通勤人員是什麼意思
通勤人員就是指的是居住的地方,距離上班的地方很遠,通常要車程在一個小時甚至兩個小時以上的這些叫通勤人員。
非通勤人員指的是居住的地方,距離工作地點非常近,通過走路或者公交車十幾分鍾半個小時之內就可以到達的人員,或者是休息時間不回家,在公司提供的宿舍休息的工作人員。這些都是非通勤人員。
通勤人員需要注意: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騎自行車或步行出行。
若和他人共同乘坐私家車出行,也請為司機或其他乘客著想,繼續踐行所有防疫措施:佩戴口罩、注意呼吸道禮儀等。
如果自己感到不適,請不要出行,並按照要求及時報告當地衛生部門。
如果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如公交車、地鐵、火車、輪船、計程車,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避開高峰時段,同時記得保持人際距離。踐行呼吸道禮儀,咳嗽或打噴嚏時,曲肘或用紙巾捂住口鼻。盡快將紙巾扔入封閉垃圾桶。根據當地政策要求佩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