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常嘉高速主線浙江段杭州灣大橋北接線段何時通車
隨著常嘉高速公路主線正式開通,連接蘇浙兩省的這條斷頭高速公路終於打通,市民可以駕車直達杭州灣跨海大橋,比走蘇嘉杭高速可縮短約20公里行程。蘇州市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方面介紹,常嘉高速是與蘇嘉杭高速平行的一條南北交通要道,雖然常嘉高速蘇州段已於2016年12月31日全面通車,但是浙江段杭州灣大橋北接線(二期)一直在修建之中,車輛行駛到吳江蘆墟後需要繞道才能進入浙江。因此,3年來蘇嘉杭高速一直是司乘人員由江蘇前往浙江的第一選擇。
Ⅱ 杭州灣跨海大橋是什麼時候通車的哪一年
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杭首帶州灣跨海大絕嘩橋將於5月1日通車。這座全長36公里的大橋是一座由我國自行設計、自行管理、自行建造、自行投資的特並芹行大型交通設施。杭州灣跨海大橋北起嘉興市海鹽縣,南止寧波慈溪市,全長36公里,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為100公里。大橋通車後,寧波至上海間的陸路距離將縮短120餘公里。
Ⅲ 2008年五月全程36公里的什麼建成通車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2008年五月全程36公里的(杭州灣大橋)建成通車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杭州灣跨海大橋(Hangzhou Bay Bridge)是中國浙江省境內連接嘉興市和寧波市的跨海大橋,位於杭州灣海域之上,是沈陽—海口高速公路(國家高速G15)組成部分之一,也是浙江省東北部的城市快速路重要構成部分。
杭州灣跨海大橋於2003年6月8日奠基建設; 於2007年6月26日完成合龍工程,全線貫通; 於2008年5月1日通車運營。
杭州灣跨海大橋北起嘉興市海鹽樞紐,上跨杭州灣海域,南至寧波市庵東樞紐立交;線路全長36千米,橋梁總長35.7千米,橋面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100千米/小時。
建設歷程
1992年至1993年,寧波市政府籌建杭州灣交通通道,委託上海林李公司和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進行預可行性研究。
2000年6月21日,浙江省政府決定建設跨越杭州灣的大橋。
2001年12月,杭州灣大橋舉行招標會議。
2002年4月30日,中國國務院通過《杭州跨海通道》項目的立項問題;5月29日,中國國家計委正式下達立項批文。
2003年1月,浙江省計委、交通廳聯合主持對《杭州灣跨海大橋初步設計》進行預審;6月8日,杭州灣跨海大橋工程舉行奠基儀式;10月28日,杭州灣跨海大橋北岸引橋工程動工建設;11月14日,杭州灣跨海大橋主體工程動工興建,同月28日,杭州灣跨海大橋南岸引橋工程開工。
2004年3月16日,杭州灣跨海大橋工程進入全面開工建設階段。
2006年2月3日,杭州灣跨海大橋主橋完成最後一根鋼管樁沉放到位。
2007年1月8日,杭州灣跨海大橋南岸引橋完成建設;2月7日,杭州灣跨海大橋完成主塔封頂工程;3月27日,杭州灣跨海大橋完成最後一根鑽孔灌注在海中平台匝道橋樁的施工建設工程;5月26日,杭州灣跨海大橋完成北岸引橋建設工程。
6月11日,杭州灣跨海大橋完成南航道橋的合龍工程;6月13日,杭州灣跨海大橋完成北航道橋的合龍工程;6月26日,杭州灣跨海大橋完成全橋段合龍工程,全線貫通。
2008年5月1日,杭州灣跨海大橋通車運營。
2010年12月29日,杭州灣跨海大橋配套工程海中平台「海天一洲」運營使用。
Ⅳ 杭州灣輕軌什麼時候開通
6月17號。杭州灣是輪凱錢塘江入東海形成的喇叭狀河口灣。截止到2022年臘謹喚餘姚晌滲到寧波的輕軌6月17號已經通車。輕軌為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制式的一種。
Ⅳ 杭州灣跨海大橋簡介杭州灣跨海大橋的發展歷史
杭州灣跨海大橋作為中國沿海大通道中的第一座跨海大橋,突破了杭州灣的瓶頸,優化了國道主幹線的路網布局,改變了寧波交通末端狀況,有利於實施環杭州灣區域發展戰略網,大大提升了寧波這一極具發展潛力的經濟中心城市的競爭力。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建設也有利於支持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促進寧波、舟山深水良港資源的整合開發和利用,有利於旅遊業的發展和國防建設,有利於緩解杭州過境公路的交通壓力。
杭州灣跨海大橋推動長江三角洲地區合作與交流,將大大縮短浙東南沿海與上海之間的時空距離,有利於推進城市化發展戰略。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建設進一步密切嘉興、寧波、紹興、台州等城市的聯系,促進杭州灣城市連綿帶和沿海對外開放扇面的形成,從而將這一區域提升為以上海為龍頭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都市群的最重要組成部分。杭州灣跨海大橋建設對周邊縣市的城市化發展也產生了深遠影響。
關於杭州灣跨海大橋就介紹到這里,更多相關文章請關注標簽和專題!
Ⅵ 杭州灣新區現在的交通配套怎麼樣了
寧波市治堵辦公布了《寧波市城市交通治堵和公交都市創建工作2018年實施方案》,提出要求加快市域骨幹交通系統建設,提升都市區交通聯系便利度。為此,《方案》明確提出:加快寧波至慈溪、杭州灣市域城際鐵路建設。
除了規劃的寧波至杭州灣市域城際鐵路,滬嘉甬鐵路和杭紹甬智慧高速公路也將在今後五年被重點打造,加上已建的杭州灣跨海大橋、規劃的杭州灣跨海二通道。
日前出爐的浙江大灣區規劃,計劃今後5年交通總投資1萬億。作為大灣區核心區的寧波杭州灣新區,正依託一系列「大通道」建設,開啟現代交通建設行動,打造高水平互聯互通和交通設施網路,構築長三角區域交通樞紐,加快浙滬合作示範區建設,努力打造標志性、戰略性改革開放大平台。
「大通道」引擎「大灣區」,「大灣區」賦能「大通道」,「四大」建設中,寧波杭州灣正在世界級大灣區建設中,闊步前行。
滬嘉甬鐵路
Ⅶ 慈溪杭州灣跨海大橋什麼時候在嘉興開始動工(要具體時間,急!!)
1、前期工作
(1)項目論證和比較階段
1993年開始醞釀籌建杭州灣交通通道,寧波市政府委託上海林李公司和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進行預可行性研究。期間,多次召開研討會,廣泛徵集各方面意見,還相繼開展經濟、水文、地質、氣象等13項專題,並組織評審會和論證會。2000年6月21日,浙江省政府第37次常務會議作出了建設杭州灣跨海大橋的決定,明確大橋建設以寧波為主,要求抓緊上報項目建議書,爭取國家支持。
(2)立項報批階段
2000年8月,浙江省發展計劃委員會將項目建議書上報國家計委。2002年4月30日,國務院第128次總理辦公會議討論通過了本項目的立項問題。同年5月29日,國家計委正式下達立項批文。
(3)「工可」審批階段
2000年7月,委託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開展本項目「工可」研究。2002年7月,浙江省計委向國家計委上報本項目的「工可」報告。期間,相繼開展了工程地質、淺層氣、波浪力銷團、環保、經濟、氣象、交通等19項專題研究,並通過專家評審。同年8月,交通部和中咨公司對「工可」報告進行了行業審查和評估。2003年2月,國務院第151次總理辦公會議討論通過了本項目「工可」報告。同年3月,國家計委下達「工可盯隱」審批批文。
(4)初步設計階段
2001年12月,通過招標確定由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和交通部三航院聯合體承擔本項目設計任務。2003年1月,省計委、交通廳聯合主持對初步設計預審, 3月10日,浙江省交通廳向交通部報送要求對本項目初步設計文件進行審查的請示。4月9日至12日,交通部組織國內24名專家對初步設計進行了審查。2003年8月6日國家交通部對大橋初步設計作了批復。
(5)開工准備階段
2001年10月,指揮部一手抓立項審批,一手在南岸開始通路、水、電、通訊、碼頭等15項「五通一平」工程。2003年2月,「五通一平」工程基本完成,具備了開工建設的條件。2003年4月,在南岸灘塗區進行試驗段工程,為大橋工程全面開工探索並積累有益的經驗。
2、主體工程開工
按照「區分不同工程作業類型,保持施工組織的完整性和工序的連貫性」的大橋總體實施計劃,共劃分為12個土建施工標段、7個監理標段及部分材料標。2003年7、8月先行完成水泥和部分鋼板、鋼筋的采購招標,2003和11月,完成了第一階段土建7個施工標和3個監理標的招標工作,2004年3月完成了第二階段5個土建施工標、4個監理標的招標工作,累計招標金額約85.7億元。2003年11月14日,中港二航局V標將第一根長73米、直徑1.5米的鋼管樁打入預定位置,標志著大橋主體工程開工建設。2004年3月16日,第二階段土建工程招標簽約,標志大橋工程進入全面開工建設階段。
3、重大工程節點
2003年6月8日,大橋工程舉行奠基儀式。
2003年6月8日,第一根鑽孔灌注樁在南岸灘塗區開始施工,2007年3月27日,最後一根鑽孔灌注在海中平台匝道橋樁完成施工。
2003年10月28日,北岸引橋工程開工,2007年5月26日完工。
2003年10月31日,全長9.78公里的南岸鋼棧橋動工修建,虧則橘橋寬7米,共用鋼材5萬噸,2005年12月24日修建完成, 2006年8月15日開始拆除。
2003年11月14日,杭州灣跨海大橋打下第一根鋼管樁。2006年2月3日,主橋最後一根鋼管樁沉放到位。
2003年11月28日,南岸引橋工程開工,2007年1月8日完工。
2004年7月9日,南航道橋沉放第一節鋼護筒,2006年8月2日完成承台澆築,2007年1月10日,架設第一段鋼箱梁,2007年1月26日主塔封頂。2007年6月11日15時,最後一段鋼箱梁架設到位,南航道橋順利合龍。
2004年8月28日,第一個預制墩身開始澆築,2006年9月30日,最後第474個預制墩身澆築完成。2004年10月10日,第一個預制墩身安裝到位,2006年10月18日,最後第474個預制墩身安裝完畢。
2004年11月17日,北航道橋主墩樁基開始施工,2006年12月27日,完成最後一根灌注樁施工, 2007年2月6日首段鋼箱梁吊裝到位。2007年2月7日主塔順利封頂。2007年6月13日晚9:58,北航道橋主橋最後一段鋼箱梁吊裝到位,北航道橋順利合龍。
2005年6月1日,第一片70米預制梁、寬15.8米,重2200噸,由「小天鵝號」運架船架設到位。2007年5月21日,「天一號」運架船將第540片70米預制梁架設完畢。
2005年7月28日,第一片50米預制箱梁、寬15.8米,重1430噸,採用「樑上運梁」的架設工藝安裝到位,2006年11月16日,完成了共404片50米預制箱梁架設。
2006年4月10日,海中平台沉放第一根鋼管樁,7月25日海中平台310根鋼管樁沉樁完畢。
2007年6月26日,大橋全線貫通
2008年5月1日,大橋順利通車
杭州灣跨海大橋工程量浩大。據初步核定,大橋共需要鋼材80萬噸,水泥129.1萬噸,石油瀝青1.16萬噸,木材1.91萬立方米,混凝土240萬立方米,水中區鋼管樁直徑1.5-1.6米、樁長約70—89.5米,總數5513根,鑽孔樁3550根,承台1272個,墩身1428個,為國內特大型橋梁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