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杭州新區劃分
50年代以後,杭州的區域范圍經歷了不斷變化。先是將原有的八區改名為上城區、中城區、下城區、江干區、西湖區、艮山區、拱墅區、廊橋區;其後,艮山區並入下城區,筧橋區並入江干區,中城區大部分並入上城區,小部分並入下城區。1958年4月杭縣撤銷作為杭州市郊區,1960年1月建立錢塘聯社,1961年3月餘杭縣並入杭州錢塘聯社,成立新的餘杭縣。
1990年初,半山區又與拱墅區合並,成立新的拱墅區。1994年,杭州升格為副省級城市。1996年12月12日,杭州市新設立濱江區。屬縣則有蕭山、桐廬、餘杭、臨安、建德、富陽、淳安七個縣(市)。
2001年3月12日,杭州市政府正式。杭州市人民政府駐地遷移圖宣布,經國務院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蕭山市和餘杭市,同時設立蕭山區和餘杭區,與杭州市原6個區一起構成一個新杭州,調整後的杭州新市區由原來的6個區增加到8個區。
2014年12月13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富陽市,設立杭州市富陽區。富陽區成為杭州市第九個市轄區。2016年10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復同意,杭州市人民政府駐地由拱墅區環城北路318號遷至江干區解放東路18號。
2017年8月1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簽發《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調整杭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通知》。
根據《國務院關於同意浙江省調整杭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國函〔2017〕102號)精神,撤銷縣級臨安市,設立杭州市臨安區,以原臨安市的行政區域為臨安區的行政區域,臨安區人民政府駐錦城街道衣錦街398號。2019年12月,榮登年度中國城市品牌前10強。
參考資料:杭州市政府信息公開-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調整杭州市部分行政區劃
⑵ 杭州分為幾個區 各位置分布是什麼
杭州分為上城區、下城區、江干區、拱墅區、西湖區、濱江區、蕭山區、餘杭區、富陽區、臨安區。2個縣:桐廬縣、淳安縣。
2021年4月8日,經批復同意,杭州撤銷上城區和江干區,設立新的上城區,以原上城區、江干區的行政區域(不含下沙街道、白楊街道)為新的上城區的行政區域。
人民政府駐望江街道望潮路77號。撤銷下城區和拱墅區,設立新的拱墅區,以原下城區、拱墅區的行政區域為新的拱墅區的行政區域,人民政府駐拱宸橋街道台州路1號。
杭州的地理位置
截至2016年底,杭州有線路包括滬昆線、蕭甬線、宣杭線。高速鐵路現有滬杭客運專線、寧杭客運專線、杭甬客運專線,2014年12月10日,滬昆高鐵杭州至南昌段正式開通運營,而南昌至長沙段已開通運營。至此,滬昆高鐵杭州至長沙段全線通車運營。杭州成為中國首座高鐵十字架城市。
杭州站位於上城區環城東路,始建於1906年11月14日,因站址在杭州城清泰門內,故本地媒體和民眾一般稱其為「城站」;最新的杭州站於1997年在拆除40年代日據時期舊站的基礎上重建而成,1999年12月28日啟用,為上海鐵路局轄下的鐵路一等站。
杭州東站位於江干區天城路,建於1992年;最新的杭州東站於2013年7月1日啟用,為上海鐵路局下轄特等站。車站體量與上海虹橋站相當,為15台30線,是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樞紐站點之一。
⑶ 杭州區域劃分有那麼
截止2021年4月,杭州市下轄10個市轄區、2個縣、1個縣級市。
10個市轄區:上城區、下城區、江干區、拱墅區、西湖區、濱江區、蕭山區、餘杭區、富陽區、臨安區
2個縣:桐廬縣、淳安縣
1個縣級市:建德市
1、上城區
上城區位於杭州市中部偏南,東臨錢塘江,西貼西湖,南枕玉皇山。總面積26.06平方千米。是杭州中心城區之一,也是南宋皇城所在地,是杭州商貿旅遊中心、文創中心。是浙江省面積最小、單位GDP最高的城區。上城區轄6個街道,共有54個社區,總人口35.13萬人。
2、下城區
下城區地處杭州市城區中心,北依京杭古運河,南瀕秀麗的西子湖,西靠省委、省政府駐地、北靠市委、市政府駐地,東臨古城河貼沙河。總面積29.33平方千米[1],總人口52.61萬人(2010年),轄八個街道,區政府駐文暉路1號。
3、江干區
江干區隸屬於浙江省杭州市,是杭州最古老的城區之一,位於杭州大都市東部,面積200.00平方千米。
4、拱墅區
拱墅區,位於京杭大運河的最南端,是杭州中心城區之一,杭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因舊時境內以最古老的拱橋拱宸橋和最繁華的湖墅地區而各取一字得區名。全區面積69.25平方千米。
5、西湖區
西湖區隸屬於浙江省杭州市,位於杭州市區西部,是中共浙江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機關所在地。
6、濱江區
濱江區是浙江省杭州市下轄的一個區,位於錢塘江南岸,原屬浙江省蕭山市,1996年12月12日由原蕭山市西興鎮、長河鎮、浦沿鎮三鎮成立,濱江區東面與南面與蕭山區相臨。[1]全區面積72.22平方千米。
7、蕭山區
蕭山區是浙江省杭州市市轄區,位於浙江省北部、杭州灣南岸、錢塘江南岸,地處中國縣域經濟最為活躍的長三角南翼,東鄰紹興市柯橋區,南接諸暨市,西連富陽區,西北臨錢塘江,與杭州主城區一江之隔,北頻杭州灣,與海寧市隔江相望,陸域總面積1417.83平方千米。
8、餘杭區
餘杭區地處杭州市區西、北部,位於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運河的南端,是長江三角洲的圓心地,是「中華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發祥地,素稱「魚米之鄉,絲綢之府,花果之地,文化之邦」。餘杭區總面積1228.41平方千米,轄6個鎮、14個街道,截止2016年末,全區戶籍人口98.46萬人。
9、富陽區
富陽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的西南角,古稱富春,杭州市轄區。與西湖區、蕭山區、餘杭區接壤,距武林廣場32公里。富陽轄區總面積1821.03平方千米,轄5個街道、13個鎮、6個鄉,戶籍人口67.16萬(2016年年末),富春江橫貫全境。2016年富陽區生產總值697.4億元,2016年財政總收入97.2億元。
10、臨安區
臨安區是杭州市轄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部。地處浙江省西北部天目山區,東鄰餘杭區,南連富陽區和桐廬縣、淳安縣,西接安徽省歙縣,北接安吉縣及安徽省績溪縣、寧國市。臨安區境東西寬約100千米,南北長約50千米,總面積3118.77平方千米;轄5個街道13個鄉鎮298個行政村。區人民政府設在錦城街道。
(3)杭州區劃分說明什麼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關於同意浙江省撤銷蕭山市餘杭市設立杭州市蕭山區餘杭區的批復。
一、同意撤銷縣級蕭山市,設立杭州市蕭山區,以原縣級蕭山市的行政區域為蕭山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城廂鎮。
二、撤銷縣級餘杭市,設立杭州市餘杭區,以原縣級餘杭市的行政區域為餘杭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臨平鎮。
上述行政區劃調整涉及的各類機構要按照「精簡、效能」的原則設置,所需經費和人員編制由你省自行解決。在行政區劃調整中,要精心組織,統籌安排,做好乾部群眾的工作,確保當地社會穩定和行政區劃調整工作的順利進行。
⑷ 杭州區域劃分簡單介紹杭州的區域劃分
1、杭州區域劃分:杭州市下轄10個市轄區、2個縣、1個縣級市。
2、10個市轄區:上城區、下城區、江干區、拱墅區、西湖區、濱江區、蕭山區、餘杭區、富陽區、臨安區。
3、2個縣:桐廬縣、淳安縣。
4、1個縣級市:建德市。
⑸ 杭州區域劃分
杭州分為10個區、2個縣和代管1個代管縣級市。
1、區:上城區、下城區、江干區、拱墅區、西湖區、濱江區、蕭山區、餘杭區、富陽區、臨安區。
2、縣:桐廬、淳安。
3、縣級市:建德。
杭州:
杭州地處中國華東地區、錢塘江下游、東南沿海、浙江北部、京杭大運河南端,是環杭州灣大灣區核心城市、滬嘉杭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國際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杭州人文古跡眾多,西湖及其周邊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觀遺跡,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絲綢文化、茶文化,以及流傳下來的許多故事傳說。
杭州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中國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因風景秀麗,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杭州得益於京杭大運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發達的絲綢和糧食產業,歷史上曾是重要的商業集散中心。新世紀以來,隨著阿里巴巴等高科技企業的帶動,互聯網經濟成為杭州新的經濟增長點。
⑹ 杭州最新行政區域劃分
截止2020年,杭州市下轄10個市轄區、2個縣、1個縣級市。
10個市轄區:上城區、下城區、江干區、拱墅區、西湖區、濱江區、蕭山區、餘杭區、富陽區、臨安區
2個縣:桐廬縣、淳安縣
1個縣級市:建德市
(6)杭州區劃分說明什麼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關於同意浙江省撤銷蕭山市餘杭市設立杭州市蕭山區餘杭區的批復。
一、同意撤銷縣級蕭山市,設立杭州市蕭山區,以原縣級蕭山市的行政區域為蕭山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城廂鎮。
二、撤銷縣級餘杭市,設立杭州市餘杭區,以原縣級餘杭市的行政區域為餘杭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臨平鎮。
上述行政區劃調整涉及的各類機構要按照「精簡、效能」的原則設置,所需經費和人員編制由你省自行解決。在行政區劃調整中,要精心組織,統籌安排,做好乾部群眾的工作,確保當地社會穩定和行政區劃調整工作的順利進行。
⑺ 杭州區域劃分
杭州區域劃分為上城區、拱墅區、西湖區、濱江區、蕭山區、餘杭區、臨平區、錢塘區、富陽區、臨安區、桐廬縣、淳安縣、建德市。
2021年4月9日,杭州市部分行政區實行優化調整方案落地,撤銷上城區和江干區,設立新的上城區,撤銷下城區和拱墅區,設立新的拱墅區,撤銷餘杭區,設立新的餘杭區,設立臨平區,設立錢塘區。
調整前的區劃為上城區、下城區、江干區、拱墅區、西湖區、濱江區、蕭山區、餘杭區、富陽區、臨安區、桐廬縣、淳安縣、建德市。
杭州的教育事業:
建於明弘治十一年的萬松書院是中國古代著名書院之一,它是明清時期杭城規模最大,歷時最久,影響最廣的浙江文人匯集之地,而杭州知府林啟創建於1897年,今浙江大學前身的求是書院則是中國近代史上效法西方學制最早創辦的幾所新式高等學校之一。
杭州市屬高校7所:西湖大學,浙大城市學院,杭州師范大學,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杭州萬向職業技術學院,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
截至2021年,杭州市有普通高等學校40所,在校學生58.5萬人,增加3.5萬人,其中研究生9.8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70.7%,普通高中95所,在校學生13.1萬人,增加0.6萬人,職高和中等專業學校38所,在校學生6.6萬人,增加0.2萬人。
初中296所,在校學生26.4萬人,增加1.5萬人,初中畢業生升入各類高中比例為99.79%,小學493所,在校學生68.1萬人,增加3.6萬人,幼兒園1073所,在園幼兒38.5萬人,增加1.0萬人,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為99.25%。
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在本市義務教育學校就讀29.0萬人,各級各類中外合作辦學項目71個,其中市屬高校項目8個,高中段學校項目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