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海有什麼特產,可以帶回去給家人的
1、上海梨膏糖
上海梨膏糖,是上海市特色傳統名點,中華老字型大小產品之一,是上海著名的傳統土特產。梨膏糖,以雪梨或白鴨梨和中草葯為主要原料,添加冰糖、橘紅粉、香檬粉等熬制而成。其歷史悠久、經久不衰,深受全國消費者的喜愛。
2、高橋松餅
高橋松餅為上海市浦東新區高橋鎮四大名點,因其入口酥鬆而得名。又因酥皮層次分明,每層薄如紙,別稱千層餅。通常用精白粉(麵粉)、熟豬油、綿白糖、赤豆、桂花為原料。
經擦酥、包酥、開酥、插皮子、包餡成型、烘烤、冷卻、檢驗、裝盒等工序製作而成。成品後,表面呈黃色,戳記清楚,四周呈乳白色。切開層次分明,皮薄餡多,不偏皮,無雜質,底部無僵硬感。入口松酥,甜糯。
3、五香豆
五香豆又稱奶油五香豆,是上海市知名的傳統小吃,該食品由上海老城隍廟郭記興隆五香豆店首創,故又稱城隍廟奶油五香豆。皮薄肉鬆,鹽霜均勻,咬嚼柔糯。
吃到嘴裡香噴噴、甜滋滋,別有風味。在1930年前,上海已有以桂皮、茴香等香料燒制的小青豆制食品,頗受各地市民歡迎。蠶豆蛋白中的8種必需氨基酸,除甲硫胺酸和色氨酸含量稍低外,其餘6種含量都較高,其中以賴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最為豐富。
4、顧綉
顧綉」又稱「露香園顧綉」,中國傳統刺綉工藝之一。顧綉是上海地區工藝品中的瑰麗奇葩。起源於明代(公元1368~1644年)上海老城廂的顧氏家族。
顧綉因源於明代上海顧名世家而得名。顧名世曾築園於今黃浦區露香園路,穿池得一石,有趙文敏手篆「露香池」三字,因以名園(今露香園路,即為紀念此園得名)故世稱其家刺綉,為「露香園顧綉」或「顧氏露香園綉」或簡稱「露香園綉」、「顧綉」。它是以名畫為藍本的"畫綉",以技法精湛、形式典雅、藝術性極高而著稱於世。
5、馬陸葡萄
馬陸葡萄始種於1981年,至今已有30年的發展歷史。馬陸鎮於1992年創建上海馬陸葡萄研究所,2000年升級為上海市葡萄研究所;2002年「馬陸」牌通過了上海市優質農產品認證中心的認證,成為市郊第一批「安全、衛生、優質」農產品。
Ⅱ 從上海回家,帶點什麼好的禮物給女朋友呢,請對上海比較熟悉的朋友們建議一下
從上海回去,可以帶的禮物有:檀香扇、絲綢、梨膏糖、五香豆、狀元糕等。
1、檀香扇
老爸和爺爺不抽煙不喝酒,平時就愛喝喝茶,夏天找個陰涼地兒扇扇小扇兒,悠然自得的。檀香扇由摺扇演化而來,扇骨採用檀香木製成,帶這個回去,對於他二老老說,絕對是寶貝。
4、五香豆
家中小侄子小外甥都親的不得了,禮物必須有他們的。滬語有「勿吃城隍廟五香豆,等於沒來過上海」之說。從上海回去,就帶這個給他們吧,奶油五香豆,雖然禮物簡單,但是接地氣啊。
5、狀元糕
糕以狀元命名有兩種說法:一以狀元糕為饋贈佳品,科舉時考生都帶糕應試,取吉利之意;一說江南地方農歷正月十五舊稱上元節,有賽花燈之舉,人們以火炙糕作夜宵,稱「上元糕」。上海話里,「上元」與「狀元」音同,考生們在考試的時候為了圖個吉利,應考時都會帶上這種點心,聽說這種糕點還有一段來歷。
Ⅲ 上海有什麼值得帶回去送給家人的特產
南匯水蜜桃,浦東三黃雞,高橋松餅,梨膏糖,五香豆,馬陸葡萄等。
Ⅳ 去上海應該帶什麼特產回來
上海的主要特產有:高橋松餅、「五芳齋」糕團、城隍廟五香豆、嘉定白蒜、崩瓜
、麵塑、木雕、鳳尾魚、楓涇丁蹄、進京乳腐、上海浦東雞(白斬雞)、梨膏糖、小籠包、豆腐乾、南匯水蜜桃、崇明大閘蟹、周庄藍白粗布等等。
怎麼說呢?上海的特產大多是吃的。如果路途不遠,可以帶些。要是路途較遠,那就去城隍廟買些工藝品吧。
特產食品一般當地的大型超市都有的,你可以多去幾家超市看看。
茶葉蛋
是上海人一看就看得出來。十個有九個愛吃茶葉蛋!自家更是會有各自的密制訣竅。而當年在上海火車站及各大公園處的老婆婆的茶葉蛋真的是難以忘懷,先是遠遠的聞香而近,沾著函汁,一口,二口,我一般三口就完事。有過紀錄,一頓食了12個,用食而不用吃,可見當時的慘烈程度。
當然另外還有不讓以上的經典街頭小吃。大餅,油條,脆麻花,燒麥,糍飯團,麻球,糖糕,開口笑,麻餅,豆腐花,梨膏糖,奶油五香豆,小紹興雞粥,排骨年糕,蟹殼黃,烤山芋……上海的街頭小吃怎能用隻字片句講的完呢。
Ⅳ 上海有什麼特產可以帶回家
有狀元糕、高橋松餅、上海梨膏糖。
梨膏糖有本幫(上海)、蘇幫、杭幫、楊幫之分,而老城隍廟的梨膏糖均為本幫。清咸豐四年【1854】年在老城隍廟西首晴雪坊旁邊開設了以「永生堂」為店號的梨膏糖商店。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在老城隍廟北面又開設了一家「德生堂」,專制專售梨膏糖。
食材原料:雪梨或白鴨梨1000克,貝母30克,百部50克,前胡30克,款冬花20克,杏仁30克,生甘草10克,制半夏30克,冰糖500克,橘紅粉30克,香檬粉30克。
葯物型梨膏糖,又稱療效型梨膏糖。有瓊漿狀似的梨膏糖,有經過特殊加工工藝生產的顆粒狀沖劑梨膏糖,還有便於攜帶的各種口味的止咳型梨膏糖、川貝梨膏糖、百草梨膏糖、開胃梨膏糖等。
葯用梨膏糖精選梨汁、川貝、杏仁、半夏、茯苓等十幾種優質葯材,採用祖傳秘方,精心加工而成。經專家定量分析,確認有止咳化痰、潤喉清肺之功效,對治療咳嗽、氣管炎、哮喘等疾病有獨到之處。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上海梨膏糖
Ⅵ 去上海應該帶什麼特產回來
上海的主要特產有:高橋松餅、「五芳齋」糕團、城隍廟五香豆、嘉定白蒜、崩瓜 、麵塑、木雕、鳳尾魚、楓涇丁蹄、進京乳腐、上海浦東雞(白斬雞)、梨膏糖、小籠包、豆腐乾、南匯水蜜桃、崇明大閘蟹、周庄藍白粗布等等。
怎麼說呢?上海的特產大多是吃的。如果路途不遠,可以帶些。要是路途較遠,那就去城隍廟買些工藝品吧。
特產食品一般當地的大型超市都有的,你可以多去幾家超市看看。
Ⅶ 上海有什麼特產或者獨特點的禮物可以帶回家
上海有上海梨膏糖、嘉定竹刻、上海五香豆、上海蟹殼黃、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等特產,這些可以帶回家送親戚朋友。
1、上海梨膏糖
上海梨膏糖,是上海市特色傳統名點,中華老字型大小產品之一,著名特產。梨膏糖是純白砂糖(不含焦糖、香精、色素)和杏仁、川貝、半夏、茯苓等十四種家常良葯(磨粉)熬制而成。
2、嘉定竹刻
嘉定竹刻是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嘉定竹刻的主要特點和傳統技藝是以刀代筆,以書法刻竹。嘉定竹雕藝術家用刀代替筆,將書法、繪畫、詩歌、文學、印刷融為一體,賦予竹子新的生命。因此,竹雕作品獲得了書籍的氣息,金石的味道,其高雅別致,成為歷代文官的雅戲。
5、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
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上海市徐匯區地方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烏泥井手工棉紡織技術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棉麻織物最早出現於新石器時代。唐代的手工棉紡技術有了顯著的進步,清代進入了一個繁榮的時代。
Ⅷ 來上海旅遊帶什麼特產好
去上海旅遊,可以帶以下特色的小禮品回去送人:
奉賢黃桃、金山蟠桃、許四海制壺、練塘茭白、「中華」牌卷煙、上海顧綉、金山農民畫、上海蜜梨、漢光陶瓷、崇明金瓜、崇明老白酒、南匯水蜜桃、大白兔奶糖、崇明白扁豆等名優產品是馳名中外的上海土特產。
上海市,別稱申,簡稱滬,公認的中國第一大城市,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國家中心城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是中國金融、鐵路、航空的樞紐中心,上海港是全世界最大的集裝箱港,致力打造成全球著名的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上海是亞洲最大的城市,有「東方巴黎」的美譽。
上海是中國著名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旅遊資源異常豐富,吸引來自全球各地的遊客,據統計,截止2012年,上海接待入境的外國遊客多達800多萬人次。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上海野生動物園、上海科技館等3處是上海旅遊級別最高的5A級旅遊景點,閔行區的七寶鎮是上海最典型的江南古鎮,上海外灘被譽為「萬國建築博覽群」,一路過去都是折衷主義風格的古典建築。
上海三大特產:
1.上海特產煙: 熊貓牌香煙
熊貓牌香煙誕生於1956年,是中國是烤煙型高檔名優品牌之一,可以媲美黃鶴樓、中華、玉溪、芙蓉王等名煙。
熊貓牌香煙是烤煙型香煙,由於曬煙型是以深色曬煙為原料,流行於南歐及非洲部分國家,所以國內不流行這類型香煙。熊貓香煙原料全部取用國內外優質上等煙葉,質感清雅飄逸、口感醇正厚實、香味濃郁,是世界上最優質的香煙之一。
2.進京腐乳
進京乳腐是上海小吃菜譜之一,以火腿為製作主料。「進京乳腐」是上海的特產之一,歷史悠久,極富盛名,是乳腐中的佳品,是全國著名的優質乳腐之一。
3.上海牙雕
上海牙雕的鏤雕細花特色,形成於二十世紀初,所表現的題材豐富,形式多樣,構圖豐滿,形象生動,富有畫意。作品的刀功干凈利索,工藝精巧細膩。特別是鏤空雕,把內景與外景融為一體,充滿江南地方特色。代表作品有《白螺姑娘》、《蚌景》、《十八羅漢斗大鵬》、《琵琶行》、《大河下》、《春景》、《龍船》、《江南風光》等珍品。
Ⅸ 上海值得帶回家的特產有哪些
1、高橋松餅
高橋松餅為上海市浦東新區高橋鎮四大名點之一,因其入口酥鬆而得名。又因酥皮層次分明,每層薄如紙,別稱千層餅。
相傳明末清初,浦東清溪鎮上每家每戶都會做塌餅招待親友,在清溪鎮毀於倭寇焚掠後,製作技藝便傳至浦東高橋鎮。
七寶方糕,是以糯米、芝麻、豆沙、棗泥、赤豆還有桂花等多種材料為原料製作的糕類小吃。
七寶方糕的來歷與我國著名的文人范仲淹有不解之緣。據說,宋朝著名文人范仲淹小時候家境貧寒,一日三餐全是粥。每到冬夜讀書,他就把粥盛在盤子里凍結,然後割成一塊一塊的,肚子餓了就吃上一塊。
他的同窗好友石海卿知道此事後,便叫人用糯米粉仿照范仲淹的製作方法,做成了糯米糕,天天送去,一直到范仲淹中舉,他們給方糕取名叫「白軟糕」。現在的七寶方糕就是由此流傳下來的,有祝願高升的寓意。有詩說得好:「人心有多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