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好書推介--《芥子園畫譜》
很多人想學習國畫,但又苦於身邊沒有老師請教,又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參加學習培訓班。我建議有這方面愛好的朋友不妨從《芥子園畫譜》入手。該書是一套將傳統技法、傳統繪畫構圖與現代繪畫題材相結合,並被稱為傳統中國畫教育的經典教科書,特別是對初學畫者猶為實用。
《芥子園畫譜》全套分為四卷。包括樹木、山石、人物、屋宇、梅、蘭、竹、菊、花卉、草蟲翎毛等經典內容和技法。全書集明清二代中國畫名家的傑作和智慧,深入淺出,循循善誘。令人讀之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是權威的讀畫學畫之網路全書。也是目前國內各大專業院校中國畫教育的專用教科書。
歷年來,在它的啟蒙和熏陶之下,培養和造就出無以數計的中國畫名家。比如近現代的畫壇名家黃賓虹、齊白石、潘天壽、傅抱石等等槐備,他們最初也都是把《芥子園畫譜》作為進修的範本。
有朋友曾經提問說,我是零基礎想學畫畫,可以從《芥子園畫譜》入手嗎?這個問題好,也就是這個原因才是我今天要力薦這本書的初心。《芥子園畫譜》全面系統地介紹了中國畫的基本技法,而且簡單明了,淺顯易懂。所以非常適合初學者慣用。只是《芥子園畫譜》問世至今已越300餘年,精簡版本繁多,至於讀者購買哪個版本最好?可是件讓人頭痛的事。我認為,有條件者當然是買康熙年間的版本,那個版本的筆觸細節最佳,但不容易買到。相比現在的版本,當年的線條變化顯得更加豐富,對比更加強烈,在構圖上也更顯緊湊。整體感覺更精緻細膩,其線條更顯功力。不足之處就是鑒於當時印刷技術的限制,展現不出水墨暈染的效果,更有點像是版畫的感覺。另外可以選用吳蓬出版的彩色版本。該版本好在一開始的分解圖上就使用了彩墨,這樣有利於初學就能學習接觸到上色的技巧。由於是現代印刷版本,其水墨色彩、濃淡變化、暈染效果等一目瞭然,更加容易理解櫻迅學習,又是16開線裝式的,可以完全平展攤開,臨摹起來十分方便。其次,注釋文字的書法字體也別具一格,使整本書顯得更加美觀實用。當然,購買這個版本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結合優酷上吳蓬老師的視頻學習,比如用筆的方法、速度和力度的掌控、以及蘸墨的方法等,這些也是在畫譜上學不到的重要技法,對在家自學的朋友應更容易掌握,幫助會更大!
我最初學畫,也是從《芥子園畫譜》入手,所以才有此深刻的體會。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朋友有繪畫雅好,但又苦於身邊沒有合適的老師,那就不妨從鉛頌毀《芥子園畫譜》入手,通過你堅持不懈的努力學習,我相信你一定會有所收獲的。
『貳』 有一本中國畫方面的書叫《芥子園…》的
《芥子園畫譜》
《芥子園畫譜》(亦稱《芥祥談輪子園畫傳》侍睜)是一部中國傳統繪畫的經典課本。近代現代的一些畫壇名家如黃賓虹、齊白石、潘天壽、傅抱石等,都把《芥子園畫譜》作為進修的範本。所以「芥子園」這部書的名氣很大。《芥子園畫譜》自300多年前出版以來,不斷拓展出新,康熙年間的「王概本」、光緒年間的「巢勛本」為世謹信人學畫必修之書。
「芥子園」是清初名士李漁的居宅別墅之名。其婿沈心友家中,藏有明代山水畫家李流芳的課徒稿43幅,遂請嘉興籍畫家王概整理增編90幅,增至133幅,並附臨摹古人各式山水畫40幅,為初學者作楷范。篇首並編「青在堂畫學淺說」,因得李漁的資助,於康熙十八年(1680年)套版精刻成書,即以「芥子園」名義出版。這是《芥子園畫譜》第一集。接著王概又受沈心友之託,與他的胞兄王蓍胞弟王臬,共同編繪了「蘭竹梅菊」與「花卉翎毛」譜,就有了第二、三集。那是康熙四十年(1701年),用開化紙木刻五色套版印成,世稱「王概本」。在當時觀之較為精緻,但印數很少,只能印幾百部。
《芥子園畫譜》此後一再翻版,逐漸漫漶。到光緒年間(1875—1909年),需要這部畫譜的人很多,而原書因多年翻版,已磨損得不能再印。那時,有一個叫巢勛的畫家,也是嘉興人,他臨摹了前三集,並增編一批上海名家的畫作,同時又編繪了一集人物(即《芥子園畫譜》第四集),於光緒二十三年在上海有正書局以石印法影印出版,世稱「巢勛臨本」。這套《芥子園畫譜》雖是黑白版本,但比「康熙版」豐富得多了,從此《芥子園畫譜》得到更廣泛的流傳。
『叄』 芥子園畫譜(山水)哪個版本(出版社)的最好
康熙年間的版本筆觸細節更佳。相比現在的版本,當年的線條變化更豐富對比更強烈,構圖上也更顯緊湊,所以整體感覺更精緻講究更見功力。不足之處是鑒於當時印刷技術的限制,展現不出水墨暈染的效果,更像是版畫的感覺。
人民美術出版社的版本,是16開大開本,全黑白的「彎弊巢勛本」,很多人喜歡,是最接近康熙版的,但是如果對比康熙年間的版本,一看就發現細節還是掉了不少,還不如直接拿康熙版的pdf看。
而吳蓬先生的版本也是16開,勝在暈染和色彩。吳先生是從頭到尾重新把「巢勛本」臨摹了一遍,經過2次臨摹筆法上和最初的康熙版本一定會有差余廳別。但是他在一開始的分解圖上就使用了彩墨,所以從一開始就能學到上色技巧。因為採用現代印刷,水墨的色彩、濃淡變化一目瞭然。其次,注釋文字的書法字體別具一格,使得整本書更風雅。最後但最重要的是,可以結合優酷上的吳蓬先生的視頻學習豎鬧隱,比如用筆的方法、畫的速度力度控制、以及蘸墨的方法是書上學不到,缺又是很要緊的技法,這個對在家自己學習的話比較有幫助。
『肆』 《芥子園畫譜》對學國畫很有幫助嗎
《芥子園畫譜》是國畫啟蒙教材,對國畫學習很有作用。但因緩團侍印刷技術原因,擾吵雖然基本皴法都做了交代,範本仍然顯得粗糙。另外,國畫學習不同於西畫,或培除了人物畫,山水花鳥沒有老師長期指點,基本入不了門,筆墨精髓也不是簡單臨摹幾幅傳統或近現代人的作品就能理解和掌握。國畫講究傳承的道理也在於此,並非像外界誤解那樣是什麼「封建」意識。所以,老販子建議樓主,如想學國畫還想學好的話,還是要為自己找個真正懂筆墨的好老師。
「真正懂筆墨的」是老販子修改加上去的。漏了這一句既不可能是好國畫家,也不可能是好老師。切記!
『伍』 芥子園畫譜的內容簡介
《芥子園畫譜》介紹了中國畫的芥子園畫譜的技法。是一部中國傳統繪畫的經典課本。作者沈心友、王概、王蓍、王臬,增編是巢勛,從用筆方法到具體景物的筆墨技法,從創作示範再到章法布局,為學習者提供了完整的學習解決方案。
全書主要分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樹譜、山石譜、人物屋宇譜、梅蘭竹菊譜、花卉草蟲翎毛譜之精華內容。除此之外,並附中國畫的繪畫技法、各名家畫論及經典畫作於其中,以饗讀者。
近現代的一些畫壇名家如黃賓虹、齊白石、潘天壽、傅抱石等,都把《芥子園畫譜》作為進修的範本。山水畫名家陸儼少也是通過臨摹《芥子園畫譜》,邁出了畫家棚顫乎生涯的第一步。
(5)芥子園畫譜上海書畫出版社怎麼樣擴展閱讀
山水畫名家陸儼少,從小喜畫,苦於無師。12歲到南翔公學讀書時,得到一本石印的《芥子園畫譜》,像得到心愛的寶物一樣,如飢似渴地臨摹,從此邁出了畫家生涯的第一步。
郭沫若先生是眾所周知的文學家、歷史學家和詩人,然其能畫,則鮮為人知。他尤喜畫蘭花,曾畫蘭贈友人范令鏈悉棣先生。他之所以能畫,是因在家塾「綏山館」里,常描摹《芥子園畫譜》。
郭沫若先生曾為其弟郭開運畫的《葵菊圖》題詩道:「不因能傲霜,秋葵亦可仰。我非陶淵明,安能作欣賞。幼時亦能畫,至今手猶庠。願得芥子園,恢復吾伎倆。」郭老如能學畫不輟,早當成名畫壇了。
『陸』 《芥子園畫傳》這兩個版本哪個好
上海書畫出版說明:《芥子園畫傳(全10冊)》,本書採用國家圖書館古籍館特藏善本之康熙版本,為早年大收藏家鄭振鐸先生捐贈之物,彌足珍貴。本次出版,全部採用四色影印,逼真還原了康熙版《芥子園畫傳》的原貌和神韻。為了便於讀者更好地理解畫傳中講解的畫法技要,我們還將原版中木刻影印文字轉換成繁體豎排文字,並加以點校、注釋、評講,屬該畫傳出版之首創,相信會對讀者學習、領會、體悟《芥子園畫傳》之精要、了解其成書歷史起到很好的幫助作用。
江西美術出版說明:《芥子園畫傳(康熙版原大全彩)(套裝共3冊)》是中國美術史哪者上一部奇書,同時也是中國出版史上第一部用圖解方式解析繪畫技法的彩色套版圖書。《芥子園畫傳(康熙版原大全彩)(套裝共3冊)》對中國傳統繪畫的傳承與發展產生了極其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近代中國畫巨匠腔謹齊白石、傅抱石、李可染等都對《芥子園畫傳(康熙版原大全彩)(套裝共3冊)》大加推崇,足以說明此書對中國畫的發展所作李圓薯出的貢獻。《芥子園畫傳(康熙版原大全彩)(套裝共3冊)》出現在清康熙十八年(公元一六七九年),是清初文豪李漁先生編輯出版,並以他居所芥子園為名的一部畫譜
『柒』 芥子園畫譜與三希堂畫譜有什麼區別
芥子園畫譜與三希堂畫譜的區別:編著不一樣、出版社不一樣、畫風不一樣
一、編著不一樣
1、芥子園畫譜:沈心友、王概、王蓍、王臬,增編是巢勛
2、三希堂畫譜:葉九如
二、出版社不一樣
1、芥子園畫譜:2011年印刷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2、三希堂畫譜:線裝書局2008年出版的圖書
三、畫風不一樣
1、芥子園畫譜:畫譜系統地介紹了中國畫的基本技法,淺顯明了,宜於初學者慣用。
2、三希堂畫氏凱灶譜:畫寶的編排順序為山水、人物、竹、菊、仕女、翎毛、花卉、梅花、蘭花、草蟲、石各港大觀共十種譜式。
(7)芥子園畫譜上海書畫出版社怎麼樣擴展閱讀
1、《芥子園畫譜》,又稱《畫傳》,誕生於清代。清代著名文學家李漁,曾在南京營造別墅「芥子園」,並支持其婿沈心友及王氏三兄弟(王概、王蓍、王臬),編繪畫譜,故成書出版之時,即以此園名之。此畫譜堪稱中國的教科書。 畫譜系統地介紹了中國畫的基本技法,淺顯明了,宜於初學者慣用。
2、《三希堂畫寶》又名《三希堂畫室大觀》,畫寶的編排順序為山水、人物、竹、菊、仕女、翎毛、花卉、梅花、蘭花、草蟲、石各港大觀共十種譜式。每譜之前有各名家序言一篇,有關畫種的淺說一篇。卷前還附有著名書畫家曾農髯,吳昌碩,於右任等題詞,主編者時九如。
此話編成千公元一九二四年,選圖二千一百八十餘幅,起手畫法一千零九十餘條式,畫譜多選自清末、民初時期上海畫家的作品,少數也有明代陳老蓮,清人金冬心的作品。其中在人物一卷中,選錄丁鶴洲《寫真秘決》見其他山殲扮水、樹木、樓閣、孫圓花鳥、蘭竹等各圖例,多采自《芥子國畫傳》,一所不同者,集中編有仕女專輯,加上山水,人物專輯,堪稱洋洋巨觀。
『捌』 哪個版本的《芥子園畫傳》比較好
《芥子園畫傳》原刻本好一點。
《芥子園畫傳好升悔》。是我國古代版本最多、印數最大、影響最巨的畫譜,最早於康熙年間刊行,其間有友正諸多版本面世。
《芥子園畫傳》,但多見黑白版本,安徽美術出版社隆重推出彩色版《芥子園畫傳》以饗讀者。《芥子園畫傳》是康熙刻本,印製精美,色彩溫潤雅緻,重要笑升的技法圖片也十分清晰。懷舊、質朴、厚重、潤澤,是這套書優美的特點。
這套叢書初學者可將它作為登入藝術殿堂的寶典使用,近現代的一些畫壇名家如黃賓虹、齊白石、潘天壽、傅抱石等皆得惠於此畫傳,可謂是國畫啟蒙之良師;鑒賞者又可將它作為古董把玩,從淳厚的老宋體文字中,從天趣盎然的山水花鳥中領略古代畫家們的閑情逸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