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上海指南 » 為什麼上海學生
擴展閱讀
杭州慶隆屬於哪個區 2025-05-19 15:22:59
深圳科創板什麼時候開盤 2025-05-19 15:19:47

為什麼上海學生

發布時間: 2023-05-12 13:58:31

① 為什麼北京、上海的學生會成為重點大學的主力軍

網友一:

第一,上海學生參加高考人數雖然只有5萬,其在中考時已淘汰一批,到中專職校去,第二,上海高考總分660分,外地很多省份都是750分,第三,上海學生95%上高中都是走讀,你們外地學生只會早5晚10在自己學校死記硬背,二個禮拜休一天半,接觸的知識,書本加書本,上海學生人手一手機,乘地鐵,公交,玩手機,接觸大千世界,放學回家電腦游戲,你們高中三年有這個待遇嗎,第四,上海學生很多都是獨生子女,上下課都是自已完成的,過早接觸社會,學會應變能力,總而言之,上海學生的視野,接觸社會面,處事能力,外地學生是無法比的。上海學生業余時磨滲間都參加社會補課,化錢充實自已,聰明是靠平時積累的。

網友二:

每個省錄取名額已經確定,不管你是考的好還是壞,北京和上海的名校錄取本地的學生比例比其他省大多了,這和學生素質沒關系;再說了,會彈鋼琴、跳個舞就素質高了、見識廣了?互聯網時代這些所謂的見識都已經弱化了,自製力、毅力、抗壓力能力,這些才是一個人成才的關鍵因素,上海北京的學生很可能這些還不如人家其他省份。

網友三:

一線城市出生的孩子,在一線城市所受的教育,從小到大所見所聞,都是內陸孩子所不能比擬的。

現在教育提倡多元教育,什麼英語,日語,小提琴,鋼琴,游泳,田徑,滾球等等,這還只是一方面。

上海北京基本實現與國際接軌,滲游搭在這樣城市背景長大的孩子大部分比內陸孩子的人文素養較高,一方面孩子家庭優渥,孩子能夠追逐自己所喜歡的東西,另外不用像大部分內陸孩子可能得那般格局狹隘局限。

網友四:

除了北京、上海本地的高校外,外地的985、211高校也算是重點大學吧,你查一查各高校在京滬的招生人數,你肯定不會得出這個結論!

你想想看,每年京滬合計共有多少高考生,如果985、211高校的主力?是北京上海的學生,豈不是這兩地的學生幾乎都可升入重點大學!可能嗎?

即使教育部設在北京上海的重點大學,只能說這兩地的學生比其它各省市的比例大很多,決不會比外地學生的總人數還多,外地學生仍是在京滬重點高校的主力?,否則它就不是全國的重點大學了,而是北京或上海本地只對本地或周邊省市招生的市屬大學了,該大學根本談不上全國的重點大學!

相對?硭擔?本┥蝦5鬧氐愀噝T謖猩?聳?上向兩地傾斜,這是事實。如果統一試卷、統一錄取分數線,還會這樣嗎?

網友五:

主要原因應該是京滬是中國高級知識分子最為集中的地方,特別是北京,高校與研究機構集中了中國最多的頂級學者。比如,中國科學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就集中了中國許多學科最好的學者。高級知識分子集中,就會形成濃厚的科學和文化氛圍,這叢拿種文化氛圍對少年兒童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非常有利於孩子們從小養成主動學習和專研問題的興趣,養成科學的學習習慣。

網友六:

為了說明北京教育與外地的差異,給大家介紹一下人大附小的教學方法。人大附小寒暑假不布置作業,但要求學生每人要完成一個課題,內容自選。一年級就要求讀20本課外書,整個小學期間要求學生讀100本課外書,如果孩子願意,可以選修第二外語,學校將在英語課外開設七種外語供學生選修等等,而且學校還特別強調,小學階段不要太看重分數,而要注意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和自學能力的培養。據說,人大附小的教師中已經有57人是碩士研究生畢業。可以設想一下,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培養出來的學生,大學是否更歡迎。

② 即便外地的學校再好,為什麼上海的學生不願意去外地讀書

我們經常可以發現許多上海的孩子都在本地讀大學,即使外面有很多比本地更好的大學,很多人仍然選擇留在上海而不會去外面讀大學,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 生活條件好

作為魔都,上海的繁榮和生活質量自然是不用再多說了,交通便利,基礎建設完備。所以在這里生活,生活質量可能比外面很多地方要好。我們都知道很多985高校雖然很好但是地理位置偏僻,且經濟相對落後,且氣候條件也比較極端,很多不是經常生活在那兒的人很可能不源好兄能承受當地的氣候環境。所以像上海這襪鍵種生活條件較好的地區是不太願意孩子到外地去讀書的,一方面是因為家長本身不希望孩子離自己太遠,另一方面是家長不忍心孩子到外面去吃苦。所以大多數上海人寧可在當地讀稍微次一點的大學,也不願意到外地去讀名校。

基於以上種種好處,上海的孩子為什麼還要去外地讀相對好的大學呢,上海這個地理位置就已經能給他很多地區所不具備的優勢了,所以為什麼不留在離家更近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