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人一日三餐吃什麼
1、上海人對早餐的稱呼通常有兩種:早飯和早點心。根據上海人的生活習慣,兩者有所區別。早飯通常指的是食用「泡飯」,過去,人們會用隔夜的米飯,加入開水後煮熟,稱之為「泡飯」,夏天則直接用開水沖泡。早飯菜品簡單,常見的有醬瓜、腐乳、花生、肉鬆等。早點心的種類則以麵食和糕點為主。
2、上海人在飲食上講究精緻,家常餐通常選擇清淡的菜餚。午餐時,他們會確保葷素搭配,營養均衡,主食通常是白米飯,而不是面條或饅頭。在飲食上,上海人注重營養、滋補和口感,因此四季餐桌上都少不了一些滋潤的湯品、羹類和粥品。飯前飯後喝一碗湯,已成為上海人的飲食特色,如糖拌番茄、糖拌黃瓜、毛豆絲、番茄蛋湯或瓜湯、雪菜肉絲豆腐羹等。
3、上海家庭的晚餐偏好麵食,尤其是帶有澆頭的面。好的澆頭能為一碗面增色不少。在外吃澆頭面時,經濟條件允許的話,人們會選擇雙澆,即一份葷菜和一份素菜。有時也會選擇兩份葷菜,如熏魚和紅燒羊肉,這被稱為「紅兩鮮」。此外,鹹肉菜飯也是上海人晚餐的愛選,雖然名字樸素,但它代表了上海人的朴實無華。青菜和鹹肉的搭配與米飯炒制,未出鍋時便香氣撲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