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退休老人去世後規定多長時間內領取喪葬費,去世過了一年了
退休老人去世三個月內辦理喪葬費和撫恤金,具體詳情如下:
1、繼承人應當在3個月內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報喪葬補助費,辦理時需填報《企業離退休人員死亡喪葬補助費申領表》交社區蓋章,社保員簽字;
2、攜帶離退休人員火化證原件、復印件及代領人身份證復印件前往社保局養老保險服務大廳辦理喪葬費申領手續;
3、對長期居住在非火化區的離退休人員,除填報《企業離退休人員死亡喪葬補助費申領表》外,還需提供公安機關的死亡證明、法定繼承人證明、縣以上民政部門出具的非火化區證明及公安機關出具的長期居住證明;
4、申領人本人有效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第二代身份證需正、反面 復印);
5、申領人本人在本市開立的實名制銀行結算賬戶卡(折)原件及復印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第十四條 工人與職員及其供養的直系親屬死亡時待遇的規定:
甲、工人與職員因工死亡時,由該企業行政方面或資方發給喪葬費,其數額為該企業全部工人與職員平均工資三個月;另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按其供養的直系親屬人數,每月付給供養直系親屬撫恤費,其數額為死者本人工資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五十,至受供養者失去受供養的條件時為止。詳細辦法在實施細則中規定之。
乙、工人與職員因病或非因工負傷死亡時,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付給喪葬補助費,其數額為該企業全部工人與職員平均工資兩個月;另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按其供養直系親屬人數,付給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其數額為死者本人工資六個月到十二個月。詳細辦法在實施細則中規定之。
丙、工人與職員因工負傷致成殘廢完全喪失勞動力退職後死亡時,應按本條甲款的規定,付給喪葬費及供養直系親屬撫恤費。退職養老後死亡時或非因工殘廢完全喪失勞動力退職後死亡時,應按本條乙款的規定,付給喪葬補助費及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
丁、工人與職員供養的直系親屬死亡時,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付給供養直系親屬喪葬補助費:死者年齡在十周歲以上者,其數額為該企業全部工人與職員平均工資一個月的二分之一;一周歲至十周歲者,為平均工資一個月的三分之一;不滿一周歲者不給。
❷ 去世後多少時間內辦理喪葬費
法律分析: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後,其親屬要在15個工作日內向支付其基本養老金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報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七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❸ 老人自然死亡,多久出殯,如何辦理喪事
在說道上有(農歷)七出八不出的講究,可以送到當地的殯儀館,都會提供冷櫃進行保存,保存幾天由家屬來定,當然每天保存都有相應的費用。盡量早些時間出殯,讓死者早些安息。如果在禮儀上不明白,每個殯儀館附近都會有喪葬公司,那裡有往生禮儀可以全程幫助操辦。費用幾百元不等。
❹ 老人去世後子女多長時間可以到社保局領取喪葬費和撫恤金
老人去世後子女可以在三個月內到社保局領取喪葬費和撫恤金。享受撫恤金的人,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一是死者的直系親屬,二是這些親屬主要依靠死者生前扶養。這兩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
法律分析
繼承人應當在3個月內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報喪葬補助費,辦理時需填報企業離退休人員死亡喪葬補助費申領表社區蓋章,社保員簽字,攜帶離退休人員火化證原件、復印件及代領人身份證復印件前往社保局養老保險服務大廳辦理喪葬費申領手續,對長期居住在非火化區的離退休人員,除填報企業離退休人員死亡喪葬補助費申領表外,還需提供公安機關的死亡證明、法定繼承人證明、縣以上民政部門出具的非火化區證明及公安機關出具的長期居住證明,申領 人本人有效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第二代身份證需正、反面 復印,申領 人本人在本市開立的實名制銀行結算賬戶卡原件及復印件。喪葬費是指,侵害自然人的生命權致使受害人死亡的,受害人的親屬對死亡的受害人進行安葬所產生的喪葬費用的支出。一般用於逝者服裝、整容、遺體存放、運送、告別儀式、火化、骨灰盒、骨灰存放等,這明顯是一種財產損失,對此種損失賠償義務人應當進行賠償。撫恤金是發給傷殘人員或死者家屬的費用。撫恤金是國家按照相關規定對特殊人員撫慰和經濟補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四十九條 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死亡的,參照當地對在職職工死亡的規定,向其遺屬發給一次性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所需資金從失業保險基金中支付。個人死亡同時符合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喪葬補助金、工傷保險喪葬補助金和失業保險喪葬補助金條件的,其遺屬只能選擇領取其中的一項。
❺ 辦理喪事一般都是什麼流程呢需要幾天,從人去世開始算
喪事辦理程序
1、辦理死亡手續:
當親人去世後,死者家屬或單位必須開取的死亡證明:正常死亡的,由醫療衛生機構出具醫學死亡證明;非正常死亡的,由區、縣以上公安、司法部門出具死亡證明。
2、注銷戶口:
死者家屬持死亡證明書到駐地派出所注銷戶口。
3、聯系火化:
1)打電話或派人前往殯儀館或殯葬服務站聯系火化,登記死者姓名、住址、年齡、性別、死亡原因、死亡時間、遺體所在地、死者戶口所在地;
2)登記家屬姓名、住址、電話、與死者關系等;
3)預定服務項目,服務時間。
4、接運遺體:
按預定時間,家屬持死亡證明在指定地點等候靈車接運遺體。
5、遺體火化:
1)遺體運送到殯儀館;
2)遺體整容;
3)遺體告別;
4)遺體火化,選購骨灰盒、領取火化證明;
5)領取骨灰。
6、骨灰安放:
按選定方式安放骨灰,並領取骨灰存放證。此後,家屬持此證明來公墓祭掃。
(5)深圳老人過世多久才能辦理喪葬擴展閱讀:
喪葬習俗流傳至今,已經有幾千年歷史。世界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喪葬習俗。雖然喪葬品准備及喪葬程序不斷減化,但是主要內容並沒有太大變化,並且流傳至今,家家躲不開,離不了。喪葬文化,也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文明史中的一部分,它涵蓋了儒家、道家、佛家、三大教派的思想理念。喪葬習俗懂的人不多,但是,做白事司儀行當的人卻不少。
人死之日起,每七天燒一次紙,燒七次,過七殿,共七七,四十九天,此為燒七(也叫:做七或犯七)。今天的人們往往將做七改變為四次,即:一七(被三天原墳所代替)、三七、五七、七七、(只燒單數,燒大七)。
按喪事習俗,燒一七、七七、以死者兒子為主,稱做:有頭,有尾;三七、以死者兒媳為主;五七、以死者女兒為主。(燒五盆紙花)。按喪事習俗,燒七(做七)。
❻ 老人去世後子女多長時間可以到社保局領取喪葬費和撫恤金
喪葬費,是用於老人喪葬事宜,誰負責老人的喪葬費用,就應該由誰領取,老人的養老保險賬戶余額,可以作為遺產繼承。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❼ 人死亡幾天後辦葬禮
一般是死後的第1天,把人從醫院拉到殯儀館。然後就要准備葬禮了,並讓親人都過來。人死亡之後,首先是開具死亡證明書,如果在家裡死亡,由當地所在居委會,或者派出所開具死亡證明書,如果是在醫院死亡,則由醫院開具死亡證明書。當然如果死者是意外死亡,比如車禍,自殺,溺水等,由派出所開具死亡證明書。
然後,家屬憑借死亡證明書到當地派出所,注銷死者戶口和身份證。接下來就是通知殯儀館運送屍體,先暫時冷藏,整容,穿壽衣等等,家屬和殯儀館商討喪葬辦理事宜,比如,何時舉行追悼儀式等等,以便殯儀館方面做出相應的安排。結束火化後由殯儀館開具火化證明,家屬憑借證明在3到5個工作日類領取死者骨灰,當然也有火化之後立即領取的,具體情況不一定完全相同。
中國人向來重視生命,所以一般人都把死和生看得同樣重要。舊時,有錢的喪家辦喪事,為竭力表現「哀榮」,是十分講究排場的。在一般人眼裡,某家的喪事辦得熱鬧不熱鬧,就是夠不夠哀榮的標准;出殯的行列越長,樂隊越多,就越顯得哀榮。於是,有些喪家雇了樂隊、銅鑼鐃鈸隊,甚至僱人做「代孝子」,跟在花車或靈車後面..。其實,哀榮這句話是不通的,倒是「生榮死哀」的說法較切近人情。
拓展資料:
以西藏為例,葬禮按身分區分為4種︰賤民水葬,中等身分土葬或天葬,貴族始可火葬。在 葬式上,世界各民族中有土葬、海葬、火葬、水葬、厚葬、天葬、洞葬、樹葬、懸棺葬、壁櫥葬、食葬等多種形式。
從原始社會的舊石器時代起,人類便產生了靈魂觀念。原始人認為,人死靈魂不死,仍能幹預活人的人事、禍福。受這種靈魂不滅觀念的制約及各國各民族文化傳統、宗教信仰的差異,產生了形形色色的葬禮風俗:有的葬禮盛大隆重;有的簡易樸素;有的充滿了宗教色彩;有的科學而又衛生。地理、宗教及社會結構均影響葬禮形式,階級身分更是決定性因素。
❽ 老人去世的喪葬費多久可以辦理下來
法律分析:1.發給死者家屬的撫恤金和生活補助費不是對死者的經濟補償,而是有關單位給予其家屬的物質幫助和精神安慰,發給誰就屬於誰的;從發給之日起該種撫恤金已成為家屬的個人財產,而不能作為死者的遺產被繼承,也不能由死者生前預先進行處分。
2.如果撫恤金和生活補助費是有關單位發給傷殘者本人的, 這就屬於傷殘者本人所有,一旦傷殘者亡故,此部分撫恤金、補助費就成為遺產,繼承人可以依法繼承。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九條 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六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百分之四十,其他親屬每人每月百分之三十,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百分之十。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二十倍。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❾ 人死多長時間辦理喪葬費
喪葬費的辦理期限,從申請登記到通知領取,22個工作日左右。
死者家屬想要獲得喪葬費需要辦理相應的手續或者說辦理相應的流程,意味著喪葬費並不是自動獲取的而要進行申請。下面,請跟隨小編一起看看喪葬費辦理流程是怎樣的。
喪葬費辦理流程是怎樣的
由單位到退干辦辦理核減工資手續——喪葬費由單位將申請報告以及所有證明(戶口注銷證明原件及復印件、火化證原件及復印件、個人工資表)送交退干辦審核——送交局領導審批——通知單位
辦理喪葬費審批手續所需材料:
1、申請喪葬費等費用單位應提交相關的函或報告;
2、戶口注銷證明原件及復印件;
3、火化證原件及復印件;
4、死亡前一個月的工資單;
5、審批遺屬定期定額補助的條件:
(1)遺屬年滿50周歲且無固定工作、無固定收入及無社保;
(2)遺屬還在就學中。
審批遺屬定期定額補助所需材料:
(1)三份遺屬生活困難補助申請表;
(2)遺屬戶口簿、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3)遺屬所在社區證明(證明去世人員與遺屬關系,且遺屬無固定工作無固定收入無社保,除夫妻外,其他遺屬關系如父子等還需證明有幾個兄弟姐妹)或遺屬所在學校就學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