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深圳資訊 » 為什麼深圳關
擴展閱讀
福州湯圓哪裡賣得好 2025-09-21 15:57:45
廣州紅酒市場有哪些 2025-09-21 15:49:01
杭州200元房租哪裡有 2025-09-21 15:27:48

為什麼深圳關

發布時間: 2022-09-06 00:22:05

1. 深圳為什麼還有關內和關外的說法,哪裡是關內

深圳劃特區時,分為三區一縣,即羅湖區、福田區、南山區和寶安縣,三區屬經濟特區,一縣屬非經濟特區,並用鐵絲網與非經濟特區隔離,只有沙灣、布吉、梅林、同樂、南頭等幾個二線關口相通。後來寶安縣分為寶安龍崗兩區,又以鹽港為中心從羅湖劃出鹽田區,形成特區內四個區、特區外兩個區。
因經濟特區和非經濟特區有鐵絲網隔離,只有幾個二線海關(邊檢站)相通,故特區內稱關內、特區外稱關外。
關內關外,在政策上有很大差別,關內四區享有經濟特區的政策優惠,關外二區不能享有經濟特區的政策優惠。深圳市所有帶有「深圳市經濟特區」字樣的法規文件只在關內操作,無法在關外操作。

2. 為什麼感覺深圳關內的人要比關外的人要大方得多

你說的大方具體是指什麼呢?請客吃飯,禮尚往來還是。。。

我想和你做一個簡單的對比,就拿房價來說吧,同樣的一室一廳,在福田區一個月租金在1500,在寶安西鄉只要600,而在石岩和光明卻只要300.

如果說請客吃飯,在關內稍微有特色點的地方,三五人聚會的話,人均消費都在70所有,如果加上酒水,估計要過百。

怎麼講呢,在關內集中了大量的待遇並不是很高的白領,看起來光鮮,實際上社交費用非常大。二關外,卻是最好的居住區,因為生活成本低。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選擇在關外居家,關內上班的原因。想寶安的龍華,福永,西鄉,人流量都很大。

就我個人的了解,在關內上班的白領族,其實並不輕松,哪怕月收入過萬,但實際上能剩下的沒幾個,在花錢的時候可能有時會表現的原則些,拘謹些。

3. 為什麼今天深圳機場為什麼關閉

天氣原因吧!

4. 為什麼深圳關內工人比關外素質好

這得從幾個方面來分析,第一,政府體制問題,從深圳特區成立以來,最先規劃的特區就是羅湖福田南山,所以一些高新技術人才,高學歷,高收入群體就落戶在關內,第二,經濟體制,因為當初發展就是偏重關內,關內靠近香港,這也是中央的政策思路,方便深港貿易往來,不然你叫香港人天天去,寶安龍華去投資,第三就是,工作環境,你有見過在關內有很多工廠嗎,一般關內都是科研金融等聚集點,所以在關內的人員受教育程度很高,最少是大學專科。關外都是些工廠做事的,文化水平相對很低,其實說白了關內就是相當其他城市的市內,這幾年差距在慢慢拉小, 以前你進關過檢查站都得查,2005年以前關內和關外完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進關都是要嚴查的。

5. 深圳以前為什麼要劃分關內關外

1979年建立的「深圳經濟特區」就是所謂深圳的「關內」,「關外」就是屬於深圳市管轄而不屬於深圳經濟特區的區域,所以也稱「特區內」、「特區外」。「關內」包括羅湖區、福田區、南山區、鹽田區,「關外」包括寶安區、龍崗區。有地方立法權的深圳市人大通過的所有涉及深圳經濟特區的地方性立法都只適用於「關內」,因此最大的區別在法理意義上,很多地方性法律法規關內外是執行不同標準的。也因為如此,關內外發展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從城市的建成區面貌、市政管理、繁華程度、消費水平、收入水平、房地產價格、治安狀況等方面來看,關內都明顯好於、高於關外。另外,由於關內基本完成產業轉移,勞動密集型企業多在關外,而關內集中發展高科技產業和商業貿易。
1)最明顯的區別就是"關口"卡隔開.目前屬於關內的是:鹽田區,羅湖區,福田區,南山區.
2)關外是指:龍崗區,和寶安區.
關內和關外的消費不同程度的高低.主要就是這樣

6. 在深圳為什麼要分關內關外啊是怎樣個東西的啊

其實「深圳」和「深圳經濟特區」是兩個不同概念,關內即是所說的特區,關內關外則統稱「深圳」也就是說在九十年代中期以前,關內和關外實行的是不同的經濟政策。關口從建立特區之時就已產生,其目的也許是出於對邊境安全、特區經濟、政治、生活穩定的一種保護。另外還有個不可忽視的原因,二線關曾經為保護香港的繁榮穩定做出貢獻,到現在仍然不撤關,這方面也有一定原因。
九十年代中後期,特別是本世紀後,國家給予深圳特區特別經濟政策的時代已經過去,特區也失去其「特」的味道。加上二線關對經濟、交通、行政方面的制約已成為令人頭大的問題,所以現在關口的作用讓許多人覺得除了製造賭車外別無他用,撤關應該是時間問題。
我們不能一味對二線關進行指責,畢竟這條線,為特區的政治、經濟發展起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也為香港構築了一道外圍安全屏障。如果當初沒有二線關,關內現在的治安也許也會亂得和關外一樣不可收拾。
省、市其實也想撤二線關,可是中央從全局考慮,暫時還未同意。

7. 深圳為何要分為關內和關外關內關外治安如何

深圳經濟特區的界線分為「一線」與「二線」:「一線」是深圳與香港接界的7.5公里邊境線。「二線」是深圳與內地接界的幾百公里邊界線。設有南頭、布吉、梅林、同樂、白芒、沙灣、鹽田、背仔角八個檢查站,即關口。
當初設立「二線關」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了防止人潮的涌進,因為特區與其他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差懸殊;二是為了防止偷渡港澳者增多,設立「二線關」等於多了一道防線。時到今日,第一個考慮已經多餘了,因為特區和非特區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差已經不多,有些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等甚至可能要超過特區――既然廣州、上海都能自由出入,深圳、珠海為何不能?而第二個方面的作用也因為港澳與內地經濟發展水平的接近而大大減弱,實際上現在的深圳、珠海也有不少流浪漢,但偷渡的人並不多。連深圳市前市委書記厲有為也說:「現在的特區政策與建立初期擬採用的特殊政策已經完全不一樣了,『二線關』已經失去了存在的實際意義和依據。」
關內是經濟特區,關外不是但隸屬於深圳市管轄

關內關外治安如何?
關內好很多,關外很亂!!

8. 為什麼深圳要分關內和關外啊不是在同一地方的嗎

1979年建立的「深圳經濟特區」就是所謂深圳的「關內」,「關外」就是屬於深圳市管轄而不屬於深圳經濟特區的區域,所以也稱「特區內」、「特區外」。「關內」包括羅湖區、福田區、南山區、鹽田區,「關外」包括寶安區、龍崗區。
深圳關內、關外都是深圳市的轄區,以前設的海關現在基本就是樣子了,偶爾會檢查一些外地車輛,所謂的關內和關外就像內地的什麼市區和郊區的分類是一個道理

9. 深圳為什麼分關內關外

1樓正解。
剛成立特區的時候,並不是整個深圳市都是特區,特區的范圍只有南山區、福田區和羅湖區。
特區外就是寶安縣,特區內外由鐵絲網分隔著,要進入特區的話,就必須持身份證和邊防證經特區線上的各個聯檢站進入(南頭、白芒、布吉、梅林、沙灣等),一般叫這些聯檢站叫關口,所以特區內外就叫關內、關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