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深圳都有哪些重要的文物古跡分別是國家級文化單位,還是省級文化單位她們現狀如何
絕對是我們學校的,北大附中是不,初二是不,我七班的,找到好東西我分享一下。
國家級 大鵬所城
省級
土洋東縱司令部舊址
省級
大萬世居
省級
鶴湖新居
省級
龍田世居
省級
茂盛世居
市級
振威將軍第
市級
劉起龍將軍第
市級
東縱軍政幹校舊址
市級
振威將軍賴恩爵墓
市級
賴太母墓
市級
大坑煙墩
市級
東江縱隊《前進報社》舊址
市級
文武帝宮
市級
劉起龍墓
區級
鍾氏宅第
區級
觀祥古寺
區級
念婦賢醫院
區級
紀劬勞學校
區級
樂育神學院舊址
區級
曾生故居
區級
清標彤管牌坊
區級
洪圍
區級
新喬世居
區級
咸頭嶺新石器遺址
區級
李氏族冢
區級
庚子首義舊址
區級
曾太母傅老太君墓
區級
清武顯將軍楊耀宗墓
區級
南澳「義冢」
區級
荷坳宋墓
區級
楊槐庄墓葬群
省級
曾氏大宗祠
市級
綺雲書室
市級
永興橋
市級
鳳凰塔
市級
文昌閣
市級
黃氏宗祠古建群
區級
中共寶安縣第一次
黨代表會舊址
區級
東寶行政督導處
區級
燕川村古建群
區級
陳朝舉墓
區級
營救文化名人舊址
區級
東方村文氏大宗祠
區級
龍津石塔
區級
沙井智熙家塾
區級
沙井曾耀添宅
區級
沙井江氏大宗祠
文物點
麥氏大宗祠
文物點
東寶中學舊址
文物點
公明墟
文物點
陳東瀾墓
文物點
文起東古墓
文物點
文尚德墓
文物點
曾氏古墓群
文物點
文氏古墓群
文物點
黃氏古墓群
文物點
陳振能墓
文物點
陳向廷進士墓
文物點
燕川陳士美墓
文物點
日軍侵華碉堡
文物點
葉道章古墓
文物點
廖氏宗祠
文物點
清湖三界廟
文物點
鐵仔山古墓群
文物點
文狄介古墓葬
文物點
潘氏祖墓
文物點
鄧益遜古墓葬
文物點
廖樂善等合葬墓
文物點
元代古窯址
文物點
振能學校
文物點
廣安當鋪
文物點
王大中丞祠
文物點
植利碉樓
文物點
鳳凰村古建築群
文物點
林山古文化遺址
文物點
觀瀾老街
文物點
麥氏古墓群
文物點
蔡學元進士第
文物點
貴湖塘老圍
文物點
文秀公碉樓
文物點
宋鄭南莆墓
鎮級
沙四圍頭井
鎮級
衙邊雲林仙井
鎮級
衙邊雲溪井
鎮級
沙四觀音天後廟
鎮級
沙井洪聖古廟遺址
鎮級
壆崗北帝廟
鎮級
壆崗陳氏大宗祠
鎮級
黃埔洪四圍
鎮級
新二古村落
鎮級
萬豐潘氏大宗祠
鎮級
萬豐鍾崗公祖祠
鎮級
沙四昇平圍圍牆
鎮級
萬豐福鎮圍圍牆
鎮級
壆崗碉樓
鎮級
南宋陳夢龍墓
鎮級
洪田七烈士墓
鎮級
鳳岩古廟(鳳凰村)
鎮級
楊侯宮(橋頭村)
鎮級
塘尾村鄧氏宗祠
鎮級
福永村陳氏宗祠
鎮級
福永村梁氏宗祠
鎮級
福永村莊氏宗祠
鎮級
橋頭村林氏宗祠
鎮級
橋頭村陳氏宗祠
鎮級
懷德村潘氏宗祠
鎮級
懷德村謙吾公家塾
鎮級
懷德村梅桃松三公祠
鎮級
白石廈村文氏宗祠
鎮級
白石廈村石琚公祠
鎮級
明代立新水庫旁潘氏五、六、七世祖墓
鎮級
元代萬豐村後山鄧氏四世祖墓
鎮級
辛圍村革命烈士
紀念碑
鎮級
橋頭尖嶺山革命
烈士墓群
鎮級
沙頭廣居
鎮級
蟾生新樓
鎮級
新橋當鋪
鎮級
南洞古村落
鎮級
大鍾山遺址
鎮級
德輝陳公祠
鎮級
辛養陳氏大宗祠
鎮級
沙井陳氏宗祠
鎮級
宗漢公家塾
鎮級
宣玉鍾公祠
鎮級
冼氏宗祠
村級
潘氏宗祠
村級
述崗祖祠
村級
聖學祖家塾
村級
福鎮圍
村級
咸井
村級
陳平廟
村級
善緣庵
村級
長房廳
村級
大糧倉
村級
萬豐廣場
村級
文展館
省級
南頭古城垣
市級
赤灣煙墩
市級
赤灣左炮台
市級
宋少帝陵
市級
赤灣天後宮
市級
信國公文氏祠
市級
育嬰堂
市級
汪劉二公祠
市級
解放內伶仃紀念碑
市級
陳郁故居
市級
東莞會館
區級
屋背嶺商時期
墓葬群遺址
區級
鸚哥山新石器時代
山岡遺址
區級
疊石山青銅時代
山岡遺址
區級
九祥嶺青銅時代
山岡遺址
區級
右炮台
區級
席帽嶺宋墓
區級
關口玄武古廟
區級
南園吳氏宗祠
文物保護區
區級
解元祠
區級
墩頭葉氏宗祠
區級
南山春牛堂
區級
大沖大王古廟
區級
後海天後古廟
區級
南頭大板橋
區級
第一屆寶安縣委、
寶安農民自衛軍模範
訓練班舊址
區級
女祠
區級
悅富鄭公祠
區級
侵華日軍碉堡
省級
黃默堂墓
市級
深圳革命烈士紀念碑
市級
黃思銘公世祠
區級
懷德黃公祠、天後宮
區級
下梅林梅庄黃公祠、
龍母宮
區級
下梅林鄭氏宗祠
區級
新洲簡氏宗祠
區級
石廈楊侯宮
區級
石廈碉樓及宗祠
區級
潘英吾夫婦墓
區級
龍秋古井
區級
庄瓊英夫婦墓
區級
庄萬楨墓
區級
鄭韓氏、鄭蔡氏合葬墓
省級
中英街界碑
市級
沙欄嚇天後宮
市級
沙欄嚇吳氏宗祠
市級
大梅沙古遺址
市級
沙頭角中英街
區級
三洲田村落遺址
區級
葉屋村古井
區級
打鼓嶺石牆
省級
元勛舊址
市級
省港大罷工委員會接待站舊址
市級
東江游擊隊
指揮部舊址
B. 深圳標志性建築有哪些
1、電子大廈
1981年1月20日,深圳第一座地標性建築——電子大廈,破土動工,次年8月竣工。樓高20層,69.9米的高度,成為當時深圳第一高樓,並且在以後的歲月里,擔負起帶動深圳一個電子工業的重任。
C. 深圳有哪些偉人的故居
深圳有抗倭英雄劉起龍、抗英英雄賴恩爵、抗日英雄劉黑仔、愛國華僑劉鑄伯、革命志士曾生、著名將帥黃遠……
劉起龍將軍府第位於大鵬城內,保存完好。其墓位於鵬城南大坑山,被列為深圳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D. 深圳有哪些地方是有古老街巷的
最著名的有10座:鶴湖新居、觀瀾版畫村、甘坑客家小鎮、大萬世居、高嶺古村、西麗麻磡村、南山長源村、新橋世居、田豐世居、大鵬所城等。
E. 深圳有哪些古遺址是歷史的哦,求求各位了,我要交作業的!!
1、沙井蚝屋:
位於寶安沙井街道步涌社區,寶安有上千年的養蚝歷史,是世界上最早人工養蚝的地區,牆的底部到牆的頂部,整面牆都是用牡蠣殼做的,是深圳最古老、保存最好的蚝殼屋。
F. 深圳有哪些考古遺址
咸頭嶺遺址、屋背嶺遺址、鐵仔山古墓群、新安故城遺址、大鵬所城遺址。
1、咸頭嶺遺址
咸頭嶺遺址位於深圳市東南部大鵬街道辦事處咸頭嶺村, 面積30000平方米。該遺址是1981年在考古普查中發現的,出土的遺存有新石器時代和商時期的,其中新石器時代的遺存最為重要。根據碳十四測定的數據,該遺址應距今7000―6000年。
2、屋背嶺遺址
屋背嶺遺址是1999年深圳市第二次文物普查時發現的。是商時期墓葬群,共有墓葬94座,分布密集。均屬小型長方形土坑豎穴墓。墓壙較小,骨架無存,葬具不詳。
隨葬品位置無規律,有的呈碎片散置墓中,有的顯系放置之前已殘缺。少者1件,多者5件,以陶器為大宗,有少量玉、石器。陶質較軟,極易破碎。
3、鐵仔山古墓群
自1983年以來,深圳市考古工作者先後在鐵仔山南坡山腳下(今華寶飼料廠內)搶救發掘了漢代至明清時期的各類古墓葬130多座,發現了「熹平四年」(175年)的東漢墓,出土了東漢人頭印紋磚和銅鏡等一批重要文物。
4、新安故城遺址
新安故城(又名新安古城),位於深圳市南山區南頭天橋北8米處(深南大道旁),佔地面積約7萬平方米。是目前深圳最具規模的歷史文物旅遊景點,又稱南頭古城,具有1730餘年的悠久歷史。
5、大鵬所城遺址
大鵬所城,位於深圳市東部龍崗大鵬新區大鵬鎮鵬城村,佔地約11萬平方米,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它是明清兩代中國南部的海防軍事要塞,有著600多年抵禦外侮的歷史,涌現了賴恩爵、賴信揚、賴恩錫、劉起龍、劉黑仔等一批傑出的民族英雄。
G. 深圳周邊有哪些不錯的民宿
埠言客棧,這座民宿本是一座將軍府,老闆住過來裝修時完全保留了清末古宅的樓堂風韻,但也考慮到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因此使用的是簡單舒適的現代家居,有點像宮崎駿動漫里的定格畫面,緩慢而鮮活。老闆娘說這家民宿代表的是她30歲的光景,剛在迷茫中尋找到的一絲清明希望以民宿為窗口與更多的人去探討和分享彼此的經歷。
H. 深圳東湖世居古宅 這房子位於深圳坪地深惠高速旁,有點歷史了,誰知道它的來歷
多年來,仿似一座中世紀古堡般的始興清代「九棟十八廳」中,在一扇古牆前總會有人佇立著,細細地思索,久久不願離去。鮮為人知的是,在這扇斑駁的古牆上,鐫刻著至今仍無人能破解的清代粵北巨富曾氏家族埋藏巨額金銀的唯一線索——藏寶圖。隨著十一黃金周的到來,始興縣旅遊局推出了「福滿堂」旅遊節,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來到神秘的藏寶圖前,試圖破解藏寶秘密。
南宋末年,曾氏族人因中原戰亂大舉南遷至嘉應州(今梅州),後有一支族人又在明清時期輾轉來到了始興。由於曾氏家族善於經營,逐漸發展成粵北巨富。
老人告訴記者,始興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歌謠:「火燒縣哩東湖坪,七日七夜燒唔完。」其意是指,當年始興縣城的商店有很多是東湖坪村人開的,火燒縣城就等於燒掉了東湖坪村人的財產,他們的財產連燒7天7夜也燒不完。由此可見當年東湖坪豪富一方的程度。
關於東湖坪曾氏祖先的發家史,老人說,是由於曾氏祖先在縣城及韶關、廣州以至湖南、江西等地都開設有大量店鋪、購置大量良田,賺得金銀無數。還有一種說法則是,當年曾國藩的胞弟曾國荃攻下太平天國南京府後,曾謊報朝廷稱所有財物毀於戰火,其實他早已暗中運走,秘密隱藏。由於曾氏家族中有不少人當時在曾國荃手下做事並深受信任,故東湖坪也成為其藏寶地之一。
到了明清年間,財力雄厚的曾氏家族,請「江西爛腳瘸師傅」選定了東湖坪,先後建造了曾氏宗祠、永成堂圍樓、書香民居、曾氏銀庫、元盛書院、九棟十八廳等一系列雄渾古樸、結構獨特的客家民居。
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的雄偉建築「九棟十八廳」建設之初要求極為苛刻。為了保證質量,曾氏要求重金請來的工匠每天磨的青磚數目不能超過三塊,發現多磨者一律開除。歷時40年精心雕琢,這座擁有9棟18廳42套350間2層樓居室,5棟82間平房廚房雜間,1座炮樓,2個書院和馬房牲畜飼養場的建築群始告落成。
由於曾氏豪富當年也與湖廣總督張之洞建立起了聯系,清光緒二十一年,張之洞特意為曾氏家族新建的圍樓題寫牌匾,上書「永成保障」。漫步於至今仍完好無損的古老建築中,幾乎所有主要房屋正堂檐下都塑有栩栩如生的花鳥、人物、山水等精美圖案。這是始興獨有的客家藝術奇珍——「天門阿公」,它用石灰和彩墨在建築物上雕塑造型。
今年81歲的曾氏後裔曾昭棠指著狹小巷道旁一幢毫不起眼的民居說,這間屋子就擔負著貯藏曾家大量金銀財寶重任的「銀庫」。為了不引人注意,其外形設計成普通模樣,而與民居連成一體是為了便於管理銀庫中的財寶。
走進其中,記者驚訝地發現,這幢屋子的牆壁厚度竟是普通民居的兩倍,內設木門、鐵欄柵、鐵板門共三道門,窗口就是外小內寬可用於瞭望射擊的「炮眼」。房中樓梁粗大緊密,縱橫交錯兩層,瓦梁排放密實,連手指都伸不進,雖百多年風雨侵襲仍完好無損。
在銀庫東面的牆面上,刻著道道曲線、直線、粗線、細線,交錯縱橫,初看極像一幅巨大的軍事地圖。盡管歷經風雨滄桑,高6米,長10米的圖案中有些地方已風化剝落,但仔細琢磨,人們又可以發現那一道道走勢神秘的線條和大小不一的圈圈點點似乎蘊含著某種規律。它們有的在暗示流經始興的湞江與墨江沿途的流向,有的則在影射寶塔山偉岸之軀的方位。
老人告訴記者,1945年,日寇進犯粵北,烽火迭起。當此危難之時,東湖坪村曾氏子孫首先想到如何避免讓祖上遺留下來的大批金銀財寶不落入日寇之手。在一天深夜裡,准備多時的族中長老便秘密派遣可靠之人將價值連城的金銀財寶分散埋在湞江、墨江兩岸的山腳、河堤、田壠、屋角等地。然後,連夜在曾氏銀庫的外牆上刻圖標示,以防藏寶之人萬一在戰亂中喪生,也不至於使財富湮沒。
有村民說,多年前曾經有人按圖所示找到了一隻金鴨子和一個銀酒埕,自此之後便再也沒有人找到過寶物了。曾氏後裔們則流傳著一種說法,這幅神奇的藏寶圖只有曾氏雙胞胎才能看懂。可惜東湖坪曾氏至今仍無雙胞胎出生。
曾經珠光寶氣充斥的銀庫如今長滿青苔、空空如也,卻有一位一生守寡的老婆婆住在銀庫旁老屋中不願搬走,盡管棟棟青磚瓦房早已人去樓空,但孤獨的老人時常默默地坐在青石板上,久久地凝視著那條依舊平整的清代石板路,彷彿在守望著某人的歸來。
村民說,老人指腹為婚,還沒出生就被許配到了曾家。在她還是個2歲幼童的時候,她已年滿16歲的夫君便被委派予藏寶重任,和村中其他35名精壯男丁一道分頭將大量金銀轉移埋藏。日軍攻入始興後,大肆燒殺。老人的丈夫與埋藏寶物的其他男丁為保衛家園誓死反抗,最終全部犧牲。破解藏寶秘圖的訣竅從此失傳。
I. 深圳有哪些名勝古跡
深圳文化旅遊景點
仙湖弘法寺
羅湖區
票價:¥0
深圳弘法寺位於深圳仙湖植物園內,地處深圳市東郊-梧桐山麓。
思月書院
羅湖區
票價:¥35
思月書院位於羅湖區東門步行街,始建於清康熙年間,至今有300餘年歷史
新安古城
南山區
票價:¥35
位於南山區南頭天橋北,佔地約7萬平方米。是目前深圳最具規模的歷史旅遊景點
天後宮
南山區
票價:¥15
坐落在深圳小南山下,倚山傍海,風光秀麗。其創建遠溯宋代,氣勢宏偉
南頭關帝廟
南山區
票價:¥0
關帝廟位於南山區新安故城南門外東側。創建於明萬曆四十年。
赤灣古炮台
南山區
票價:¥0
位於南山區的蛇口半島頂端,分東、西兩側箝制赤灣港,雄視伶仃洋面
信國公文天祥祠
南山區
票價:¥0
位於南山區南頭城中山東路15號。清嘉慶年間為紀念文天祥修建的祠堂
大鵬所城
龍崗區
票價:¥15
位於大鵬半島,原稱「大鵬守御千戶所城」屬軍事要塞,築於明洪武二十七年。
龍田世居
龍崗區
票價:¥0
世居位於龍崗區坑梓鎮田段心村,是龍崗目前保留最為完整的客家民居之一
大萬世居
龍崗區
票價:¥0
位於龍崗區坪山鎮坪山墟客家村。是曾端義於清乾隆五十六年創建的
東江縱隊紀念館
龍崗區
票價:¥0
位於龍崗區坪山街道東縱路石灰陂社區。該館由東江縱隊老戰士聯誼會籌建
曾生故居
龍崗區
票價:¥0
位於龍崗區坪山街道東縱路石灰陂村,為兩層磚木結構的客家民居式樓房建築。
J. 深圳古鎮景點有哪些
深圳古鎮景點
1.大鵬所城
全稱為「大鵬守御千戶所城」,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佔地約11萬平方米,是中國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大鵬街道的一個古老的城村,也是明清兩代中國南部的海防軍事要塞,有著600多年抵禦外侮的歷史。大鵬所城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觀瀾版畫村
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位於中國新興木刻運動的先驅者、版畫家、美術理論家陳煙橋的故鄉—深圳市龍華區觀瀾街道牛湖社區。其建築風格為典型的客家排屋形式。這個久負盛名的客家小村,現與華僑城甘坑客家小鎮、鶴湖新居、金龜村等一道成為深圳鄉村與民俗旅遊的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