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影響深圳市的氣象災害有哪些
深圳市主要氣象災害:
深圳是災害性天氣多發區,一年四季都存在不同的氣象災害。由於不同季節影響我市的天氣系統不同,每個季節的多發氣象災害並不相同。
春季:常有低溫陰雨、強對流、春旱、大霧等,少數年份還可能出現寒潮天氣。 夏季:受鋒面低槽、熱帶氣旋、季風雲團等天氣系統的影響,高溫酷熱、暴雨、雷暴、台風等災害性天氣常有發生。
秋季:盡管多秋高氣爽的晴好天氣,是旅遊度假的最好季節,但由於雨水少,蒸發大,常有秋旱發生,一些年份還可能出現台風和寒潮天氣。
冬季:雨水稀少,大多數年份都會出現秋冬連旱,冷空氣帶來的大風、寒潮、低溫也是這個季節的主要災害性天氣。
『貳』 暴雨襲擊學校停課而幼兒園受災較嚴重是怎麼回事
由於遭受暴雨襲擊,台北、新北市與基隆受災較重。
據台灣教育部門昨日統計數據,全台共有81所學校停課、70學校受災,損失初步估計在909萬新台幣。此次受災較嚴重的是幼兒園,台教育部門分析,可能跟幼兒園多設置於一樓、易遭水淹有關。
昨天六所大專校院自行宣布停課。文化大學昨天中午宣布停課。「這是困難的一天」,文化大學校長李天任表示,昨天是期末考最後一天,決定停課與否必須更審慎。
李天任稱,文大本身有大氣科系可做評估標准,但這場大雨來得太急,原本未達停課標准,校內也未成災。學生到校後,學校才發現校外交通困難,緊急宣布停課,將考試挪到下周。目前判斷雨已南移,今天的畢業典禮照常舉行。
根據昨晚最新災情統計,目前災情最嚴重的是新北市大鵬國小幼兒園,估計災損200多萬。
建議:學習對於學生來說很重要,但是相比之下學生的人身安全更重要,希望學校能從多方面角度進行考慮。
『叄』 深圳市梧桐河的污染
梧桐河中下游流域面積2038平方公里,其中山區、丘陵面積為1158平方公里,平原面積880平方公里。流域內土地開發利用程度較高,現有耕地132.0萬畝,其中坡崗耕地面積37.5萬畝,低平原耕地面積94.5萬畝。根據新華、寶泉嶺、梧桐河三個農場多年統計資料,洪澇災害是本地區各種自然災害中發生最為頻繁、受災面積最大、造成經濟損失最為嚴重的自然災害,嚴重製約當地經濟發展,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據寶泉嶺農場53~98年統計資料,梧桐河洪水曾24次出槽漫灘,平均不到兩年一次,遇豐水年甚至一年兩次。位於梧桐河下游出口地帶沿江澇區的梧桐河農場,受松花江洪水和梧桐河洪水兩方面影響,29年統計資料發生洪澇災害的有26年,發生機率高達90%.位於梧桐河、石頭河交匯口西北三角灘地的團結澇區,西部靠鄰坡崗區易受坡水侵入,東臨梧桐河、南臨石頭河,有低窪耕地8067公頃,81年大洪澇年受災面積7067公頃,絕產面積2733公頃,83年受災面積7467公頃,絕產面積3600公頃,損失達3500萬元。1998年洪水梧桐河堤防一處決口,淹沒圍困村屯6個,受災人口2027人,淹沒農田2730公頃,絕產面積1730公頃,損失糧食3700噸,經濟損失總額1540萬元。梧桐河流域中下游防洪除澇已經成為振興當地經濟、促進社會發展的當務之急,重中之重。
『肆』 那位知道 2003年全國洪澇災情統計表 在哪裡能找到
2003年,我國淮河發生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僅次於1954年的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黃河中游幹流局部河段發生歷史最大洪水,黃河、長江的主要支流渭河、漢江發生罕見的秋汛,部分中小河流發生了大洪水。據統計,2003年全國有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農作物受災面積20365.7千公頃,成災面積12999.8千公頃,絕收面積4310.5千公頃,受災人口2.26億人(次),因災死亡1551人,倒塌房屋245.4萬間,直接經濟損失1300.5億元。受災較重的有江蘇、安徽、河南、山東、陝西、廣東、湖北、湖南等省。
2003年的洪澇災害損失重於90年代以來的平均水平。
2003年的洪澇災害有以下特點:
1.洪澇災情重於90年代以來的平均水平
2003年洪澇災害損失除死亡人數和倒塌房屋數略低外,農作物受災面積、成災面積、受災人口、直接經濟損失以及水利工程直接經濟損失等指標均重於90年代以來的平均水平,直接經濟損失為1990年以來的第五位。
2.山地災害人員傷亡比例較大
2003年因災死亡人數是1990 年以來最少的一年,低於3416人的90年代以來同期平均水平。2003年淮河流域大水、黃河秋汛都未造成大的人員傷亡,山丘區洪水、泥石流和滑坡等災害仍是造成人員傷亡的主要災種。全國因災死亡1551人,其中洪水沖淹608人,山地災害699人,其他244人,山地災害比例為45%。
2003年的主要洪澇災害過程如下:
3~4月,受局部降雨影響,廣東、新疆等省(自治區)發生局部洪澇災害。
5月,全國大江大河水勢平穩。5月中旬,湖南湘江、江西贛江、廣東北江和韓江、福建閩江、新疆渭干河等河流先後發生超過警戒水位的洪水,湖南、江西、廣東、福建、新疆、廣西等省(自治區)發生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湖南:5月中旬,湖南出現連續強降雨,局部大暴雨,湘江流域
和資水上游出現超警戒水位洪水,株洲、湘潭、長沙站出現歷史同期最高水位。5月13日,湖南臨武縣發生山洪泥石流,17人死亡,13人失蹤。江西:5月12日至17日,江西省連降暴雨,撫河上游、贛江及信江部分支流發生超警戒洪水,萬安、團結、江口、油羅口等水庫先後開閘泄洪。江西省有597.8萬人受災,死亡17人,倒塌房屋2.6萬間,直接經濟損失21.2億元。廣東:5月16日至17日,廣東梅州、河源、韶關降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石窟河、梅江、韓江出現超警戒水位洪水。17日,梅州、河源發生山洪,造成9人死亡,1人失蹤。廣東省有140.4萬人受災,死亡29人,倒塌房屋0.8萬間,直接經濟損失8.7億元。
6月,長江上游部分支流發生歷史第一或第二位的洪水,湖南、湖北、江西、廣西、浙江、四川等省(自治區)發生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新疆、雲南、貴州等地發生山洪災害。新疆:6月5日,受前期連續降雨影響,新疆伊犁州的新源縣、鞏留縣等地發生多起山洪災害,造成26人死亡。雲南:6月13日凌晨,受降雨影響,雲南金平縣發生多處山體滑坡,造成13人死亡、2人失蹤。四川:6月中下旬,四川局部暴雨發生頻繁,受降雨影響,四川西南地區、盆地南部、岷江上游部分中小河流發生了大洪水,金沙江黑水河寧南水文站、岷江支流雜谷腦河雜谷腦水文站發生了建站以來最大洪水;長江南岸支流獅頭河、涼山州孫水河等河流部分水文站發生建站以來第二大洪水,大渡河發生了超警戒水位的洪水,岷江發生了中等洪水。四川涼山、攀枝花、瀘州、廣安、甘孜等地遭受了較為嚴重的洪澇災害,全省共有44個縣(市)159萬人受災,倒塌房屋近萬間,死亡42人,農作物受災面積88.9千公頃,成災51.5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8億元。貴州:6月24日至25日,貴州遵義市習水河流域普降暴雨,暴雨引發洪水,習水縣和赤水市沿河的部分鄉鎮受淹。24日晚,山洪將習水縣一家餐館沖毀,兩輛貨車被沖翻,造成20人死亡,11人失蹤。湖南:6月23日至27日,湖南北部地區大范圍降暴雨,主雨區集中在湘西北地區的澧水流域。受降雨影響,澧水幹流及渫水水位迅速上漲,江埡、五強溪、鳳灘等大型水庫相繼開閘泄洪,部分地方山洪暴發,湘西自治州、常德、張家界、株州、永州等州(市)134.9萬人受災,全省洪災直接經濟損失5億元。江西:6月24日至27日,江西出現明顯降雨過程,贛中、贛北降大到暴雨,全省江河湖庫水位普遍上漲,修水、樂安河、錦江等部分中小河流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南昌、九江、宜春、上饒等地發生洪澇災害。此次過程全省有330.8萬人受災,死亡4人,倒塌房屋7千多間,直接經濟損失11.8億元。廣西:6月26日至29日,廣西桂北、桂東以及桂南大部地區降大到暴雨,局部地區山洪暴發,古宜河、融江、洛清江、北流江、南流江、欽江以及西江幹流陸續出現超警戒洪水,城市內澇嚴重,有298萬人受災,倒塌房屋近萬間,死亡10人,直接經濟損失10.8億元。
淮河大水:6月20日至7月21日,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異常偏強,並持續控制江南、華南的大部分地區,與此同時,西南暖濕氣流強盛,冷暖空氣在江淮和黃淮地區交匯,淮河流域降雨異常偏多,累積面平均降雨達487毫米,為常年同期的2.2倍。受降雨影響,6月下旬至7月下旬,淮河發生1954年以來最大的流域性大洪水,幹流於6月下旬至7月上旬、7月中旬、7月下旬分別出現三次大的洪水過程,幹流水位全線超過警戒水位,其中正陽關至淮南河段最高水位超過歷史最高水位0.25~0.51米。幹流王家壩以下河段最大流量全線超過1991年最大流量。淮河水系18座大型水庫攔洪錯峰,啟用茨淮新河、懷洪新河等分泄洪水,啟用了蒙窪等9個行蓄洪區行洪、蓄洪,下游洪澤湖充分利用入江水道、入海水道、分淮入沂和灌溉總渠加快泄洪,實施「上攔、中控、下泄」科學調度,有效的減輕了災害損失。據統計,淮河流域大水洪澇受災面積3846.9千公頃,成災2591.4千公頃,絕收1129.5千公頃,受災人口3729.7萬人,因災死亡29人,倒塌房屋75.7萬間,直接經濟損失285.8億元。
7月,長江支流滁河、烏江、漢江分別發生較大洪水或大洪水,洞庭湖水系澧水發生大洪水;黃河中游幹流府谷站發生超歷史最大流量洪水;黑龍江上游支流呼瑪河發生超保證水位洪水。安徽、江蘇、河南、四川、重慶、湖北、貴州、內蒙等省(自治區、直轄市)洪澇災害嚴重。四川:7月四川共出現5次較明顯降雨過程。降雨集中在盆地東、北部和川南地區及川西高原的涼山、甘孜等地。受降雨影響,四川省大部分地方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山洪、泥石流等山地災害發生頻繁,全省有92個縣(市)、705萬人受災,死亡96人,失蹤43人,直接經濟損失16.7億元,其中水利經濟損失3.7億元。重慶:7月3日,重慶市遭受大范圍暴雨襲擊,導致城口、巫溪、綦江、萬盛、巫山等縣(區)發生多起山洪泥石流災害,造成16人死亡。7月13日,受連續降雨影響,重慶市奉節縣發生滑坡,6人死亡。西藏:7月10日凌晨,西藏林芝縣色季拉山318國道因連續降雨發生泥石流災害,造成16人死亡。湖南:7月上旬,湖南省西北部澧水流域、酉水流域(沅水一級支流)普降特大暴雨,永順縣、張家界市降雨量分別達598、594毫米。受連續強降雨影響,澧水、酉水流域大小溪河山洪暴發,發生多處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災害。張家界城區8日下午部分受淹,最大淹沒深度2米以上,永順、龍山等縣城因積水、山洪受淹,枝柳鐵路一度中斷,永順縣中坪水庫(小2型、蓄水40萬立方米)潰壩失事。全省張家界、湘西、常德、懷化、邵陽5個市州、395.6萬人受災,因災死亡34人,倒塌房屋3萬余間,農作物受災219千公頃,成災143千公頃。湖北:7月7日至9日,湖北省自西向東出現強降雨過程,雨區覆蓋全省。13日凌晨,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千將坪村發生特大山體滑坡,造成14人死亡,10人失蹤,房屋倒塌346間,省道宜巴公路部分損毀。內蒙古:7月24日至25日,內蒙古中部地區普降大雨,暴雨中心烏盟涼城縣縣城降雨106毫米。大青山沿山大黑溝、紅山口溝、水磨溝、美岱溝等黃河支流,以及海河支流飲馬河等河流發生洪水,涼城縣城部分受淹,京包鐵路一度中斷。25日凌晨,內陸河岱海水系的弓壩河、五號河相繼發生較大洪水,25日11時,五號河水庫漫頂垮壩,造成4人死亡。內蒙古有46.6萬人受災,受災面積282千公頃,成災190千公頃,死亡15人,倒塌房屋0.9萬間,直接經濟損失9億元。黑龍江:7月26日至28日,受冷暖空氣交匯影響,黑龍江省發生入夏以來強度最大的降雨過程,嫩江幹流上游、部分支流,黑龍江支流呼瑪河、盤古河等多個河流發生洪水。齊齊哈爾、黑河、大興安嶺等地市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全省有16.7萬人受災、受災面積893千公頃、絕收73千公頃、房屋倒塌1014間、直接經濟損失5.8億元。
8月,我國大江大河水勢基本平穩。8月上中旬,我國江南出現罕見的高溫伏旱天氣。8月下旬至9月中旬,長江支流漢江上游發生超過10年一遇的較大洪水,下游發生接近保證水位的洪水,四川、湖北、陝西、河南、福建、海南、廣東、廣西等省(自治區)發生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四川:8月28日至9月初,四川省出現入汛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暴雨天氣過程。岷江、青衣江、涪江出現了超警戒水位和超保證水位的洪水。四川省除瀘州外的20個市(州)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受災人口450.3萬人,死亡54人,失蹤25人,農作物受災232千公頃,成災141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2.6億元。湖北:8月28日至9月11日,受冷空氣及高空槽影響,湖北漢江流域連續發生兩次大范圍的強降雨過程,平均降雨176毫米,其中丹江口水庫以上面雨量219毫米,是多年同期均值的三倍。受降雨影響,漢江流域發生了1984年以來最大的洪水,洪水來勢猛、強度大、水位高、流速快,兩次洪水過程相繼而至,丹江口水庫超汛限運行,沙洋以下河段不同程度超警戒水位,漢川洪峰水位31.24米,為1936年有實測記錄以來第四高水位。受降雨及漢江流域洪水影響,湖北省襄樊、十堰、荊門等部分縣市發生了洪澇災害,全省有143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135千公頃,成災104千公頃,因災死亡6人,倒塌房屋近萬間,直接經濟損失15.8億元。甘肅:8月23日至27日,甘肅省出現兩次降雨過程,部分地區降大到暴雨。受降雨影響,甘肅多處河流水位上漲,部分淤地壩被沖毀。慶陽、武威、隴南、平涼、天水、定西等地市發生洪澇災害,全省受災人口99.8萬人,因災死亡44人,倒塌房屋(窯洞)0.6萬間(孔),農作物受災面積50千公頃,成災32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7億元。廣西:9月16日開始,廣西出現較強降雨過程,17日荔浦站出現洪峰水位144.76米,超警2.26米,洪峰流量2510立方米每秒,為該站1953年建站以來第一大洪水。此次洪水造成廣西荔浦縣17萬人受災,因災死亡3人。
黃河秋汛:8月下旬至9月上旬、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黃河流域發生持續的降雨天氣,受降雨影響,黃河中游先後發生多次洪水過程,出現了自1964年以來最大的秋汛,其中渭河流域連續發生6次洪水過程,渭河中、下游幹流全線超過歷史最高水位,洪水總量超過歷史最大值,為1954年洪水總量的5倍;伊洛河發生5次洪水過程,洛河上游發生超歷史記錄的洪水。黃河秋汛持續時間長,水位高,險情多,渭河南山支流發生多處決口,黃河下游幹流出現多處漫灘險情。據統計,渭河流域有56.2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92千公頃,成災81千公頃,倒塌及損壞房屋18.7萬間,直接經濟損失28億元。黃河下游幹流漫灘累計淹沒河南、山東兩省耕地25.3千公頃,灘區受災人口14萬人,損壞房屋3.9萬間,倒塌房屋0.5萬間。陝西:8月下旬至9月上旬,陝西省出現五次強降雨過程,寧陝縣最大降雨達509毫米。全省有55條河流發生洪水,其中渭河、漢江上游幹流及其他24條江河出現超警戒流量或水位的洪水,4條河流出現超保證流量或水位的洪水。漢江幹流安康站9月1日、6日兩次出現15000立方米每秒以上流量洪水,涇河8月26日發生1977年以來最大洪水。洪水造成嚴重的洪澇災害。渭河下游灘區全部漫水,堤防全線臨水,干堤尤孟段及南山支流8處決口,全省15個縣發生嚴重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災害,寧陝縣城局部被淹。全省共有68個縣區、507萬人受災,因暴雨山洪死亡20人,農作物受災720千公頃,成災293千公頃,西康鐵路一度停運,電力、水利、交通設施損毀嚴重,直接經濟損失49.8億元。河南:8月下旬以後,河南全省再次出現大范圍降雨過程,局部暴雨和特大暴雨。暴雨中心位於沙潁河、洪汝河上游、唐河上游和伊洛河中下游,其中偃師陶花店48小時累計雨量313毫米,泌陽雙廟252毫米。受降雨影響,洪汝河、唐白河發生較大洪水,黃河支流洛河上游盧氏水文站29日洪峰流量2350立方米每秒,為1951年建站以來第一位洪水。全省有12個市受災,受災人口1221 萬人,受災面積1166千公頃,成災842千公頃,因災死亡19人,倒塌房屋1.6萬間,直接經濟總損失16.2億元,其中水利設施直接經濟損失5.7億元。山東:9月下旬以後,山東黃河秋汛形勢緊張,幹流高村站流量持續在2500至3000立方米每秒,由於洪水持續時間長,含沙量小、沖刷嚴重,黃河幹流山東段多處發生險情。9月18日,河南蔡集生產堤決口,山東東明灘區漫灘,隨後鄆城、鄄城、梁山等縣的4處灘區相繼發生漫灘險情,山東省漫灘淹沒耕地14.4千公頃,受災人口13萬人,損壞倒塌房屋3.5萬間,直接經濟損失9.6億元。山西:進入9月份以後,受華西秋雨影響,山西南部、東南部出現了連續的陰雨連綿天氣,造成大量房屋和窯洞倒塌,臨汾、運城等地相繼發生多起滑坡災害。全省有9個地市167萬人受災,倒塌房屋3萬間,累計因災死亡95人,直接經濟總損失8.5億元。
2003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台風(含熱帶風暴和強熱帶風暴)21個,較常年同期略偏少;其中在我國沿海登陸6個,接近常年,分別是:0307「伊布都」,0308「天鵝」,0309「莫拉克」,0311「環高」,0312「科羅旺」,0313「杜鵑」;影響我國沿海的有0320「尼伯特」。台風影響范圍相對較小。2003年我國大陸受台風(含熱帶風暴和強熱帶風暴)影響,共造成農作物受災1172千公頃,成災759千公頃,受災人口3861萬人,倒塌房屋6.4萬間,死亡77人,直接經濟損失108億元。
0307「伊布都」:7月24日10時,今年第7號台風「伊布都」在廣東省陽西至電白之間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最大風力12級。受「伊布都」影響,粵西部分地區降了暴雨到大暴雨;廣西部分地區出現大風和強降雨。廣西南流江上游江水上漲,合浦縣境內洪峰水位超警戒水位1.13米。廣東省陽江、茂名、江門、湛江等7市不同程度受災,受災人口478萬人,倒塌房屋6千間,死亡3人,直接經濟損失約19億元。廣西自治區玉林、貴港、北海等6市不同程度受災,受災人口395萬人,倒塌房屋近5千間,死亡6人,農作物受災116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約5億元。
0308「天鵝」:7月21日18時35分,今年第8號強熱帶風暴「天鵝」在海南省萬寧市北坡鎮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最大風力9級。台風穿過瓊中、保亭、五指山、樂東等地,於22日3時從東方市進入北部灣。由於遭受台風正面襲擊,海南全省有近50萬人受災,倒塌房屋近2千間,農作物受災面積44千公頃,成災14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5億元。
0309「莫拉克」:8月4日19時30分,今年第9號強熱帶風暴「莫拉克」在福建省晉江南部沿海登陸,登陸時減弱為熱帶風暴,中心風力8級。福建泉州受災較重,全省有14千公頃農作物受災,成災0.3千公頃,受災人口38萬人,因災死亡1人,倒塌房屋近千間,直接經濟損失2.5億元。受「莫拉克」影響,8月5日,廣東東部出現一次較強的大風降雨過程,惠州市一處工棚倒塌,造成2人死亡
0311「環高」:8月20日10時10分,今年第11號熱帶風暴「環高」在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登陸,登陸時中心風力9級。受其影響,浙南、浙西、浙中地區20日、21日普降大到暴雨,溫州等市發生洪澇災害。全省農作物受災面積2.9千公頃,成災1.3千公頃,受災人口22萬人,倒塌房屋9百餘間,直接經濟損失0.6億元。
0312「科羅旺」:8月25日4時10分,今年第12號台風「科羅旺」在海南省文昌市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2級。受台風影響,海南全省普降大雨,北部降大暴雨,南渡江全線超過警戒水位。由於台風風力強、范圍廣、降雨量大,海南省部分地區洪澇災害損失嚴重,全省共有216萬人受災,倒塌房屋2千多間,農作物受災89千公頃,成災52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8.8億元,其中農林牧漁損失近7億元。8月25日6時15分,「科羅旺」在廣東湛江徐聞縣沿海再次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速33米每秒。廣東粵西和珠江口受台風正面襲擊,粵西南、東南下暴雨,陽江到雷州半島一帶沿海出現高潮位。徐聞、雷州、坡頭、吳川等東海岸一帶災情較重,沿海魚蝦塘、漁排以及高桿經濟作物大片受損。全省有20個縣510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133千公頃,成災69千公頃,倒塌房屋0.9萬間,死亡2人,直接經濟損失8.5億元。受「科羅旺」影響,8月25日下午開始,廣西沿海出現10級左右大風,桂東南部分地區降大到暴雨,其中防城港市小峰18小時時段降雨量達228毫米。廣西自治區有257萬人受災,倒塌房屋1千多間,農作物受災175千公頃,成災92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0.7億元。
0313「杜鵑」:9月2日晚7時50分,今年第13號台風「杜鵑」在廣東省惠東縣登陸;登陸後繼續向偏西方向移動,穿過大亞灣,於2日晚上8時50分在深圳市東部沿海地區再次登陸;隨後,越過珠江三角洲,於2日夜間11時15分,在珠江口西側的中山市沿岸地區第三次登陸。三次登陸時的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都在12級以上。台風「杜鵑」形成迅速、風力強、范圍大、移動速度快,又適值天文大潮,連續三次登陸,是1979年以來在珠江三角洲地區登陸的最大台風,破壞力較大。台風「杜鵑」造成廣東深圳、惠州、汕尾等市800萬人受災,倒塌房屋5千多間,農作物受災面積205千公頃,其中成災93千公頃,死亡47人,直接經濟損失27.8億元。福建省約50萬人受災,1人因災死亡,農作物受災20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約3.8億元。
0320「尼伯特」:11月16日至18日,今年第20號台風「尼伯特」從海南省西南部近海不到20公里處經過,三亞、樂東、東方等地陸地最大風力33.1米每秒。受台風影響,海南省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地區特大暴雨,一些中小河流發生局部洪水,全省10個市(縣)173萬人受災,倒塌房屋近千間,農作物受災64千公頃,成災4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4.6億元。
全年的分類損失如下:
農林牧漁業損失:全國農作物洪澇受災面積20365.7千公頃,其中成災12999.8千公頃,絕收4310.5千公頃,其中糧食作物受災12938.3千公頃,成災8540.7千公頃,絕收2986.1千公頃,減收糧食3015.7萬噸,死亡大牲畜78.9萬頭(只),水產養殖損失470.3萬噸,農林牧漁業直接經濟損失787.3億元。
工業交通運輸業損失:全國有40844個工礦企業因洪澇停產,鐵路中斷50條次,公路中斷18179條次,毀壞鐵路路基143公里、公路路基43085公里,損壞輸電線路25969公里、通訊線路16151公里,工業交通運輸業直接經濟損失185.1億元。
水利設施損失:全國有5座小型水庫垮壩,損壞大中型水庫175座、小型水庫2573座,中小河流堤防損壞46356處、長10827公里,中小河流堤防決口2處、長1534公里,損壞護岸48467處,損壞水閘17215座,沖毀塘壩84081座,損壞灌溉設施139087座,損壞機電井99668眼,
『伍』 深圳水災情況怎麼樣了
現在天氣都很好啊。
只是寶安那邊比較嚴重,據說死了一些人。
坐飛機當然不會有問題,市區的雨只是前幾天比較大,這兩天超好的。況且你是6月7月左右過來啊,當然沒問題了。
所以你就放心吧。
『陸』 深圳特大暴雨受災情況如何
8月29日至30日,深圳連續兩日出現了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為有氣象歷史記錄以來首次,全市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險情災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防災救災工作,市領導周密部署、坐鎮指揮,各區、各單位迅速行動,科學防範,果斷處置,有效確保城市安全運行,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損失。
從市三防辦了解到,此次暴雨過程給深圳市帶來的主要災情有:一是接報約150處內澇積水,集中在羅湖、寶安、龍崗、光明等區,積水水深0.1-0.6米不等,其中較為嚴重的有羅湖東門商業街、龍崗南灣街道下李朗村、布吉萬象匯等區域。全市道路聯合處置隊和排水應急小組及時上路開展積水巡查處置,上述積水隨著降雨減弱和有效處置均已消退。二是發生局部河堤坍塌10起,主要位於龍崗、龍華等區。三是發生大小山體滑坡37起,主要有羅湖區清水河街道鳳儀山隧道口邊坡、龍崗區布吉街道半山道一號山體滑坡等。四是發生圍牆倒塌3起,分別位於羅湖區、寶安區、龍崗區。
面對暴雨災害,全市上下高度重視、科學應對,及時開展防禦和搶險救災工作,市三防辦未收到因暴雨導致的重大災情和因災造成的人員傷亡報告。
8月30日中午,影響深圳市的強降雨雲系明顯減弱,道路積水和內澇基本消退,全市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正常,市三防指揮部於8月30日20時結束全市防汛Ⅳ級應急響應。
『柒』 近年來,深圳平均每年有幾場台風有機場暴雨
、暴雨洪澇災害
暴雨洪澇災害是氣象災害中最為嚴重災害。據近20年資料統計分析,暴雨洪澇災害及由此引發的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每年造成農作物受災面積超過1350萬公頃,約占農作物受災總面積的27%,死亡人數年均為1991人, 占氣象災害年均總死亡人數的66.37% ,直接經濟損失年均為816.19億元, 占氣象災害經濟年均總損失的62.78%。最高年份暴雨洪澇災害死亡人數達4150人、直接經濟損失達2500億元(1998年)。
2、台風災害
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遭受台風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沿海地區經常遭受台風侵襲,且有可能竄入內陸,引發暴雨洪澇、泥石流、山體滑坡等氣象衍生災害。近20年來,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生成的熱帶氣旋年均為26個,平均每年在我國沿海登陸的台風有7個,最多年份達11個(1994年)。
『捌』 深圳光明新區山體滑坡的15家企業名稱是什麼
事發現場包括兩個工業區:柳溪工業園、德吉程工業園。其中柳溪工業園全部被泥土覆蓋,德吉程工業園80%被覆蓋,兩個工業區內共有15家公司受災。沒有上市公司
綜合目前消息,柳溪工業園內一家名為深圳萬測集團的企業受災嚴重,廠房倒塌;另有一家深圳市德吉程包裝材料有限公司位於德吉程工業園,也受本次事故影響。
『玖』 深圳有台風是真的嗎、
是真的,這次台風是50年來正面襲擊廣東(廣州)的最大台風(達13-15級),預計南沙、番禺、增城可能受災最嚴重,深圳、惠州、珠江沿海一帶城市也將會受到影響,請大家做好防颱風准備。車輛、家庭門窗、小孩安全等特別注意。預備好家庭用水、照明蠟、即食食品、照明手電筒等生活用品。50年來最大台風直襲廣州,另與珠江大潮相遇!可能很嚴重!
『拾』 深圳啟動防寒Ⅳ級應急響應,南山區配備了哪些避難場所
應急避難場所是指規劃建設的具有應急避難和生活服務設施的供居民緊急疏散和臨時居住的安全場所。加強應急避難場所的規劃和建設,是提高城市綜合防災能力、減輕災害影響、增強政府應急管理能力的重要舉措。根據城市行政區劃、人口分布、人口密度、建築密度和居民疏散要求等特點,應急避難場所可分為三級。
重大災害區域應急避難所;三級應急避難場所為街道(鎮)應急避難場所,一般規模為2000平方米以上,容納1000人以上。主要用於災害發生時,短期內為受災群眾提供臨時避難場所。上述三級避難場所在建設過程中,要以一級避難場所為中心,二級避難場所為節點,三級避難場所為末端,分步配備,網格化,分步實施,構建完整的城市應急避難場所體系。在建設過程中,各級要按照分級建設的原則承擔相應的建設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