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棚戶區改造工作職權調整的決定
一、除地名許可、測繪查丈、房地產預售、房地產權登記、檔案管理事項外,棚戶區改造項目涉及的原由市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及其派出機構行使的行政許可、行政確認、行政處罰、行政檢查及其他職權,屬於法律、法規規定由市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及其派出機構行使的,由市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及其派出機構委託各區政府(含新區管理機構,下同)城市更新機構行使,法律、法規規定不得委託的除外;屬於市政府規章及規范性文件規定由市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及其派出機構行使的,調整至各區政府及其城市更新機構行使。二、本決定自2019年3月1日起施行。
2. 棚戶區改造與房屋拆遷的區別
一、性質不同:
(1)棚戶區改造:是為惠民利民民心工程,實施棚戶區改造的根本目的是改善群眾的居住條件,兼顧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環境。
(2)房屋拆遷:是指因國家建設、城市改造、整頓市容和環境保護等需要,由建設單位或個人對現存建設用地上的房屋進行拆除,對房屋所有者或使用者進行遷移安置並視情況給予一定補償的活動。
3. 舊改和棚改有什麼區別
舊改,即一般所說的舊城區改造,棚改,即棚戶區改造。二者的區別如下:
1、改造的對象有所區別:舊改,主要針對舊城區的一些老舊小區或者是廠房進行改造。而棚改是對城市裡的簡易房屋和棚廈房屋集中區域進行改造。
2、改造程度有所區別:舊改是指對舊城區進行重建、翻新、改造,以改變舊城區的面貌,其中就說明了舊改不一定需要直接拆除,有可能只是翻新。而棚改不同,棚改一般都是要直接進行拆除的。
3、改造的開始時間有所區別:舊改是從20世紀80年代(1980年左右)就被我國政府提上了日程,而棚改是在2009年才進行大規模改造的。
(3)深圳棚戶是怎麼來的擴展閱讀:
舊改的效果:
第一,舊城區道路網路基本建成,道路交通矛盾日益緩解;
第二,公用配套設施供需總量基本平衡,服務供應結構得到優化;
第三,城市環境質量得到有效控制,並呈改善趨勢;
第四,住宅長期短缺的矛盾得到根本性扭轉,住宅建設飛速發展。
棚改的意義:
1、棚戶區改造可以有效地解決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體現社會公平、公正;
2、棚戶區改造可以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區落後面貌;
3、棚戶區改造可以優化配置土地資源,促進土地合理利用;
4、棚戶區改造可以增加社會就業,促進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
5、棚戶區改造可以密切黨與居民群眾的感情,促進社會和諧
4. 1979年建立深圳市,當初花525萬買下第一片土地的男子,如今怎樣
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李大釗
眾所皆知,自建立深圳起就開始走上發展之路了,特別是在1980年深圳市被設為經濟特區時發展更為迅速。由於深圳毗鄰香港且交通非常便利,所以在利用外資發展經濟方面,條件是非常優厚的。
如今深圳的發展越來越好了,許多人都在深圳定居了下來,還有其他省份的人員都大量流往深圳,由於深圳人口多,土地少,再加上經濟發展如此之快,房價自然也是跟著上漲的,特別是在深圳市中心福田區和南山區房價上漲越來越高,其中南山區的房價都達到10萬元以上的均價,更何況其他地區呢?那麼早年購買房地產的人員,豈不是賺得樂開花了。
接下來我們講的就是與房地產有關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也是傳奇人物之一,讓我們共同來探討一下「傳奇人物的驚世之舉」。
04
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這一本書里有寫到過這樣的一段話,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臨終前他就可以自豪地說:「我已經把自己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斗。」所以,人不想過得碌碌無為就應該努力地去創造,做一個有夢想有追求的人,最終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要為以後的生活留下遺憾。
5. 棚戶區和城中村的區別
1.生活水平大不同 百萬富翁的搖籃VS臟亂差聚集地:
城中村:由於已經處於都市化地區,實際地價已很高昂,為了盡可能提高房地收入,當地戶籍居民建造的出租屋往往是高度密集的簡易樓,樓高可達十多層,而其密集程度則被人稱為「親嘴樓」。這樣樓房林立的聚落類型看上去遠比通常所說的棚戶區「現代化」。而這些樓房的主人雖然戶籍上是「農民」,在面臨強制拆遷時也可能是弱者,但他們與數量多得多的貧困租戶相比不是一個檔次,甚至與「市民」相比,他們的房租收入也令人羨慕,以至於改變他們的「農民」戶口反而常常要實行強制。而且伴隨著城中村改造,很多村民能得到大量的補償,往往就是百萬富翁誕生的搖籃。所謂矮窮挫一夕變身高富帥,根本不是夢想。
棚戶區:城鄉接合部,尤其是遠郊區,由於實際地價低,當地戶籍居民投資少,出租屋更為簡陋,樓房很少,常常就是棚戶,由此在一些大城市的「城鄉接合部」往往形成一條「棚戶地帶」。同為租戶,與「城中村」的租戶相比,這里的「外地」租戶居住條件更差。與往往同為「農民戶口」的城中村房主相比,則這些租戶不僅住得差,而且身份也更為卑下。而與「合法棚戶區」的市民相比,他們由於沒有「棚戶居住權」,更是明顯的處於更為弱勢的地位。換言之,在「租戶」、「農民戶口」和「棚戶居民」這三重身份中,他們的地位都是最低的。
2.土地性質大不同 改造後房產境遇兩重天:
其實城中村和棚戶區最大的不同還在於兩者本身的土地性質的不同,城中村屬於城市中的農村,其土地性質本身是屬於集體土地的!而棚戶區在太原主要是西山礦區,東山地區,太鋼周邊地區。國有大型老廠礦周邊和城中村是改造的重點地區等等。這些土地一般均為國有土地。
因此同為改造,城中村改造和棚戶區改造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城中村改造的土地很多是在農民集體土地上建設的房屋,未繳納土地出讓金等費用,其產權證不是由國家房管部門頒發,而是由鄉政府或村政府頒發,所以叫做「鄉產權」,又叫「小產權」。這種房子對於城中村本身的居民是無傷大雅的,但是對於外來購買居民則是大忌,因為沒有產權,無法賣出和轉讓,就變得十分不靠譜。
但是棚戶區改造則與之不同,因為棚戶區本身的土地性質就屬於國有土地,在此進行的改造其房子產權一般即為大產權,國家會發放的土地使用證和預售許可證,購房合同國土房管局也將會給予備案。外來居民購買棚戶區改造的房子也不用擔心產權問題,可以領到大紅本,日後房子也可以進行買賣和轉讓。
註:城中村——從狹義上說,是指農村村落在城市化進程中,由於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徵用,農民轉為居民後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變成的居民區,亦稱為「都市裡的村莊」。從廣義上說,是指在城市高速發展的進程中,滯後於時代發展步伐、游離於現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區。
棚戶區——棚戶區是指城市建成區范圍內、平房密度大、使用年限久、房屋質量差、人均建築面積小、基礎設施配套不齊全、交通不便利、治安和消防隱患大、環境衛生臟、亂、差的區域。
6. 棚戶區是怎麼來的是不是在外打工的工人隨便找塊空地搭建起來的屋子
不是,你太想當然了,哈哈。
我告訴你原因,恰恰相反,棚戶區是本地人的住處,一般都在原市中心,是當地人占的好位置。
然後隨著時間的延續,後來的人只能往外發展,然後,開發商就往外建房子,因為,外圍的地皮便宜,且一般都是農田,拆起來方便,開發商的利益就大。
而市中心的房子,位置好,拆起來,費用高,一般開發商是不會去動它的。
久而久之,市中心之外,反而成了一個個新的時尚的小區,而市中心這塊,因開發成本太高,反而被耽擱,成了棚戶區。也就被叫成「老街」。
棚戶區是發展遺留問題。占著原本的中心位置,開發商又不願接手,所以才成問題。
7. 棚戶區改造與房屋拆遷區別
一、兩者性質不同:
(1)棚戶區改造:是為惠民利民民心工程,實施棚戶區改造的根本目的是改善群眾的居住條件,兼顧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環境。
(2)房屋拆遷:是指因國家建設、城市改造、整頓市容和環境保護等需要,由建設單位或個人對現存建設用地上的房屋進行拆除,對房屋所有者或使用者進行遷移安置並視情況給予一定補償的活動。
二、補償標准規定不同:
(1)棚戶區的改造補償:通常居民補償分為貨幣補償和產權置換補償。
產權置換包括:1:1.5的面積置換;
房屋重置成新價格,即把房屋折算成價格,其與房屋的新舊、裝修、結構均有關系;
其他的搬遷獎勵。
貨幣補償;
房屋產權調換;
還可以選擇貨幣補償和產權置換相結合的補償方式。
(2)房屋拆遷補償:指拆遷人對被拆除房屋的所有人,依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給予的補償,拆遷補償方式包括: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條、第十九條規定,徵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給予公平補償。對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
三、棚戶區改造為政府主導並實施操作,房屋拆遷為政府引導或准予;建議您可以先問清楚拆遷發起方是誰,再依次查找相對應的補償標准!
8. 棚戶區和貧民窟的區別
拉丁美洲,南美洲,印度等一些國家,由於受到西方殖民統治時間較長,城市規劃沒有形成體系,60%以上人口迅速集中在首都,小城鎮慢慢萎縮,導致農業,工業,國際貿易三方面脫節,大量農民湧入城市卻沒有工作,成為無業遊民。比如智利,全國70%的人口集中在聖地亞哥。這些遊民居住的地方被稱作貧民窟。我國自80年代以來,鼓勵發展中小城鎮,形成了金子塔形的城鎮體系,在城市化進程中為有效吸收農村人口提供了保障。但許多縣城的房屋建築屬於上世紀50年代甚至是建國前建造的,密度大,佔地面積大,容積率低,結構脆弱,質量差且日益老化,這樣的房屋不能滿足城市化進程的需要,必須加以改造,這就是我們說的棚戶區。棚戶區與貧民窟有本質區別,貧民窟住的都是無業遊民,以無產者甚至流氓無產者為主。我國棚戶區裡面居住的是城市原住民,是擁有資產的,在城市有正式職業工作的市民。拆遷棚戶區,是需要對這些市民的房屋地上資產進行評估並給予補償的。我國是沒有貧民窟的,一方面是因為我國鼓勵發展中小城鎮,為大城市分擔了人口壓力,另一方面是我國的城鄉二元結構和戶籍制度,限制了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曾經農村人是不許進城的,進城的農業戶口人員被稱作盲流。樓上那個傢伙滿嘴跑火車,不科學,全是自己的主觀臆測,言辭中對社會充滿了抱怨,是個無腦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