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深圳有什麼特點
深圳屬亞熱帶海洋氣候,具有濃郁的現代濱海城市特色,常年陽光普照、繁花似錦。近年來,深圳先後被中國政府和國際有關機構評為"國際花園城市"、"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環境保護全球500佳",建市僅20多年,深圳由一個邊陲小鎮發展成為一座經濟繁榮、法制健全、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城市。
深圳是中國大陸經濟實力最強、發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高新技術產業、金融業、物流業是深圳的三大支柱產業。深圳是個移民城市,中西文化在這里融匯交流,從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氛圍。深圳是中國大陸地區與世界交往的主要通道和進出口貿易的重要基地,是經濟開放程度最高的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享有「設計之都」、「時尚之城」、「創客之城」、「志願者之城」等美譽。
Ⅱ 你如何看待深圳這座城市的優勢與未來
未來依舊有很大的潛力和發展前途。
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第一個城市,也是發展的非常迅速,深圳之前發展的速度也是被成為深圳速度,這是因為深圳在很快的時間內建設這座城市,成為了國內的一線大城市。里建立自己的分校,比如哈工大等,在深圳都是可以找到他們的影子,深圳氣候也是非常的舒服,也是一個適合居住和旅遊的地方。
未來,我們國家的經濟依舊會不斷的騰飛,深圳也是我們國家快速發展經濟的一個縮影,深圳未來仍然具有很大的前景。深圳雖然是依託了一些優勢發展起來的,但是更多的也是離不開深圳地區領導人以及國家領導人的領導,未來深圳仍會繼續帶動一些地區經濟的騰飛,促進國家的進步。
Ⅲ 深圳的經濟地理區位和交通地理區位的特點
經濟地理區位:是我國的經濟特區,有政策優勢;毗鄰港澳,有華僑流入;勞動力充足;靠近南亞、東南亞,有廣大的消費市場,是我國的南大門。
交通地理區位:陸路交通發達,是我國的沿海城市,海陸交通便利,是空運良好的中轉站。
Ⅳ 深圳和北京的對比
深圳氣候可以說是沒有冬天那概念的,北京零下十幾度。那肯定沒的說
深圳一年四季常綠,走到哪裡就像在畫里一樣的。北京綠化很少,而且冬天是光禿禿的。
深圳以前治安不行,但是現在這幾年的治安慢慢的好多了,但是目前很東莞交界的地方治安很是不怎麼理想的。北京是首都,治安肯定沒有的說了。
深圳的公共交通相比北京來說很昂貴,但是深圳的公共交通比北京的公共交通很發達。同時深圳的道路交通也比北京好很多,不像北京那樣到處都是堵車。
深圳的消費有的地方很貴,有的地方很便宜的,畢竟深圳的貧富差距大。北京應該不會那樣情況的
深圳的服務可以說是比北京好很多的,那是公認的。
Ⅳ 深圳港的交通狀況
西部港區水路距珠江口門約 32 海里 、距香港和澳門 20 海里 、距黃浦 40 海里 ;陸路到深圳市中心 30 公里 ;東部港區水路至香港 53 海里 、澳門 75 海里 、黃埔 121 海里 、距西部港區 77 海里 ;陸路至深圳市中心 22 公里 。
深圳是我國南方對內對外的交通樞紐。鐵路有京九線、廣深線接京廣線與全國鐵路聯通;我國第一條廣深准高速鐵路於 1994 年建成。公路有廣深、深汕高速公路通往廣州、惠州、汕頭;深圳南有文錦渡、羅湖、沙頭角和皇崗路口岸直通香港;鹽田至惠州的一級汽車專用公路於 1993 年建成。深圳國際機場距西部港區僅 22 公里 ,海空聯運極為便利。
Ⅵ 廣州與深圳哪交通更發達
這個要分宏觀和微觀,宏觀來看,廣州是廣東省的省會有最大的高鐵樞紐站,也有最大的國際機場,還有蓮花山港和南沙港,有最密集的汽車路線,所以客運貨運都非常發達,商業氣氛濃厚,歷史久遠,這一方面深圳雖然是特區但是沒辦法撼動歷史厚重的廣州城的地位。但是在中心城市內的交通狀況深圳比廣州好,深圳地鐵線路密集,城市比較新道路規劃的更加合理也更寬闊,雖然也擁擠但在深圳上班會比廣州舒服許多。
Ⅶ 深圳交通怎麼樣
深圳的交通系統很發達,市內的交通工具也很多,但是地面的公路車很多,經常有擁堵的情況。
Ⅷ 深圳經濟特區的交通設施
深圳2019年上半年GDP總量已經高達12133.9億元,在如此大的體量之下,竟然還能增長7.4%,真是不可思議!要知道,就這速度,已經高出全國平均速度1.1個百分點!而同為一線城市的上海才5.9%,北京勉強和全國平均增速持平,廣州很厲害,但依然比廣州高出0.3個百分點,這足可以看出,深圳既有量的發展,又有速的發展,更重要的是,還有質的發展!毫不誇張的說,這簡直可以獨步全球了!
深圳發展勢如猛虎,但是呢,深圳還是有一個和其他三大一線城市相比,最為苦惱的問題,這就是交通瓶頸問題。那麼,我們該如何完善深圳為發展之首(發展之首,名至實歸,畢竟不管是增速還是體量,還是質量都處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第1)的灣區高鐵綜合樞紐體系呢?
第三,南北向規劃增加廣深中軸城際及深莞增城際鐵路。廣深中軸城際途經深圳皇崗口岸—東莞莞城中心—廣州天河,強化廣州、東莞、深圳中心區聯系,皇崗口岸預留往河套地區的條件。深莞增城際途經深圳灣口岸—東莞寮步—廣州知識城,打造深莞科技走廊,深圳灣預留往香港西部的條件。
粵港澳大灣區的成立對深圳城際鐵路規劃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編基於大灣區發展背景下,提出構建深圳對外、對內2個層次城際鐵路網路,希望實現大灣區中心城市間、中心城市與粵東西北城鎮群點對點快速聯系,並通過銜接國家高速鐵路網,強化與其他城市間的快速聯系;同時強化珠江東西岸各城市間聯系,促進珠江東西岸城市優勢互補,為大灣區高速、均衡發展提供支撐。
有了完善的高速鐵路網路樞紐,深圳這頭猛虎,真的就是如虎添翼,化魚成龍,地球人都跟不上了!
Ⅸ 深圳的交通情況怎麼樣一般什麼情況比較擁堵
深圳的交通現狀雖然趕不上北京,上海,廣州的擁堵,但每天不斷增加的新上牌車輛將使深圳市區目前面臨的只是上下班高峰的擁堵狀況,慢慢演變成為北京每天十幾個小小時的「正常」塞車。作為在深圳路面開車七八年的車友,發表一些自己對深圳目前交通狀況的看法和一些建議,希望廣大的車友和有關部門參與討論,為深圳的交通改善出謀劃策。
首先我要說的問題是車速。在車輛定量的情況下,加快車流的通過是解決擁堵的最好辦法。但是交通部門對道路又有限速的規定,怎麼辦呢?????我認為深圳有兩個問題要解決:一是在法律規定的情況下對目前很多條速度限制不合理的道路進行提速,二是利用特區可以先行先試的條件對目前交通法規不適合現有道路的現狀做一些嘗試。下面我對我說的兩個問題做一些建議。
一,需要提速的道路
1,水官高速。水官高速限速80我想所有開車的人都覺得不合適把,80公里還叫高速,就連雙向兩車道的貴畢高速都可以到80公里,為什麼道路條件跟廣深高速一樣的道路要限速80呢,所以我認為可以提高到110-120公里,更何況水官還要擴建成為全國第一條單向五車道的高速公路。
2,鹽排高速。跟水官高速是同樣的問題,建議提高到100。為什麼這條路不建議到110-120呢,因為這條路行駛的大部分是大型貨櫃車,而且往鹽田方向出隧道以後一直是一個長下坡,所以速度不能太高。
3,鹽壩高速。這條路是最奇怪的,鹽壩高速屬於東部沿海高速的一部分,在惠州段是限速100公里,到深圳段就變成80了。我們且不說是出於沒有緊急停車帶的考慮,同樣的一條路就兩個不同的規定就不合理了。(再說了同樣寬度同樣路面狀況的茂湛高速限速120公里,唯一的區別就是茂湛是兩個行車道一個緊急停車道,而鹽壩高速是三個行車道沒有緊急停車道)
4,南光高速和龍大高速。這兩條路都是同樣的問題,條件跟廣深是一樣,可以提高到120公里,而已與這兩條路相連接的虎崗高速也是限速120公里,深圳段應與之匹配。而且目前在這兩條路的終點還有個收費站的問題,這個處於東莞和深圳交界處的收費站已經沒有收費了,所起的作用只是通行卡過一次電腦,完全可以取消掉。
5,機荷高速。機荷高速的路面條件完全跟廣深一樣,可以提高到120,而且我認為鶴洲收費站和和荷坳收費站完全可以考慮並入珠三角高速聯網系統,沒有必要為了深高速公司自己的核算方便而設站,況且每到周末或過節的時候荷坳收費站就是一個最大的擁堵點。
6,清平高速。清平高速原本是為了緩解布吉和梅林出關而另外開辟的一條快速幹道,只是因為收費的問題而大多數的車友不選擇走這條路,我認為深圳市政府應該學習一下鹽田區政府為了緩解梅沙公路壓力,直接由政府付費給深高速公司買斷鹽田到大梅沙路段的做法,跟清平高速也以買斷付費的方式談判,撤消收費站,讓廣大的車友享受到清平高速免費的優惠,同時也達到分流布吉關和梅林關車流的作用。
7,107國道。作為一條出入深圳的快速幹道,主道限速60公里完全不合適,而且應該象南坪快速一樣專門區分出大車和小車道,小車道因為一般都是劃分在快速幹道的內側兩條車道,根據現在小車的技術指標我認為可以提速到90-100公里,大車道提速到80公里,輔道保持不變。
8 ,即將建成的深惠路,道路標准跟107國道是一樣的,所以建議建成後與107國道實行同樣的方式分大小車道,小車到90-100,大車道80,輔導標准不便。
9,濱海大道。道路標准等級很高,所以建議100公里,濱河大道因為車道較窄,所以還是保持現在的80公里比較合適,但是在春風高架路段現在的60公里我個人認為還是比較慢,可以考慮80公里,但是前提是整個濱海大道至春風高架結束處應該禁止一切貨車行駛,目前這個方面還只是禁止大型貨車,小型貨車沒有完全禁止。
10,北環大道(包括泥崗路,布心路,沿河高架,沿和路)。這條路必須要象南坪快速一樣道路嚴格區分大車道和小車道,小車90-100公里,大車80,但是包括現在的南坪快速的大小車分道行駛狀況也不是執行的很好,我認為原因還是執法不夠嚴厲。
11,南坪快速。大小車分道行駛是很早就實行了,但我認為小車道應該提速到90-100公里。
12,深南大道。限速60的規定我認為不合理,比如從沙河西路口到銅鼓路路口,大部分的小車通過沙河西路口後都是加速上橋,到達沙河立交橋頂的時候速度可以達到80公里,突然發現下橋終點有個限速60公里的攝像頭,逼著橋上的車剎車減速,後面的車也要跟著減速。過了銅鼓路口紅綠燈後寬闊的兩公里路段也是限速60公里。說實話,我就沒有見幾個車在這段路上是按照60公里通過的。所以我認為應該提速80公里,包括深南東路,其實所有的車友都知道限速80並不是要求跑到80,而是在你自己覺得安全的情況下才可以開到80公里,達到快速通過的目的。(典型的路段還有竹子林到香梅路口,市民中心到華富路口)
13,.寶安大道。跟深南大道的路況是完全一樣的情況,特別是過了機場以後每兩個紅綠等都相隔一兩公里的路,60公里的限速根本不合理,而且我觀察過,通過這些路段的車輛特別是小車基本上都在60以上通過的。
14,筍崗路。和深南大道是同樣的問題,不過還好該條路上沒有拍超速的攝像頭。
15,羅沙路蓮塘段。這段路的路況相當之好,我沒有 想通為什麼限速60公里,而在上深鹽二通道的高架連接段又是限速80公里的標志,完全不合理嘛。所以,蓮塘路段應該提速到90-100,而且一樣要分大小車道,深鹽二通道所以說隧道比較多而且很長,但是完全可以提高到80公里的速度。因為在隧道里通過的車輛中有50%以上都是超過60公里行駛的,因為在隧道裡面是沒有攝像頭拍超速 。
16,福龍路。這條路比較麻煩一點,因為是在隧道裡面有岔路。我的解決辦法是,隧道內提速到80公里,將福龍路往南坪東行岔路後的300米路段由現在的一個車道改為兩個車道,而且速度不要限制在30公里,因為基本上都是小車通過,所以過岔道口的的速度可以提高到50公里,,這樣的話原本進隧道只有一個往南坪東行的車道就可以有兩個車道,而且下班高峰期通過的車輛就可以比現在要提高一倍的通行量。 而在南坪西行轉福龍路的路口應該重新改造一下,需要把北行福龍路和南行福龍路的路口分開來,北行的出口應該比現在的出口往前50米,而南行的出口應該退後50米,然後把南行的匝道從現在的一個車道分成兩個車道,這樣的話也同樣要提高兩倍以上的通行量,因為這個路口目前的狀況是南行和北行的車輛在一個出口,進了匝道口以後還要分南北行,所有的車輛到這里後都亂套了。 過了隧道段以後整個福龍路就是一個基本上全封閉的狀態,所以後面的路段完全有條件提素到100公里。
以上是我目前能想到的需要需要提速而且有條件提速的路段,歡迎大家不斷的補充。
二,主要是道路提速的法規限制。
我查閱過目前的交通法規,對於城市道路速度有很多的規定,但是我認為深圳是一個敢為天下先的城市,為什麼不可以在交通方面做一些大膽的嘗試呢!當然有的人會說這樣的嘗試是拿群眾的安全去冒險,但是我不這樣認為。我注意過香港在這些方面的做法,它們規定拿到駕駛證不滿一年的駕駛員是不允許在快速幹道的最內側車道行駛,但是如果違反的話怎麼判定呢?如果不出事故的話就不管,但是出了事故就算全責。我認為這一點我們可以完全借鑒。這樣的話可以盡量避免生手佔用快車道慢駛。
對於與現在交通法規規定的速度方面的問題我認為可以使用深圳特區有立法權的這個優勢來解決,關鍵問題是現在的交通部門是不是願意或者說敢不敢去做這樣的嘗試。
再次,對些目前不是很合理的路口作一些優化調整,改變一個小區或者一部分路段的微循環,實現車流的快速通過。在一些繁華路段經常出現亂停車影響交通的地段實行固定的攝像頭監控,對這些路段實行早上白天12小時的嚴控。在這里我對關內的嚴控路段做些列舉,也歡迎大家補充。
一,東門片區 :湖貝路,樂園路,中興路。這三條路是離羅湖交警大隊最近的路,也是亂停車最嚴重的路,特別是樂園路,我從來沒有見過樂園路停車被貼違章單的。不知道是不是有潛規則。
二,人民南片區:友誼路,南湖路,向西路(皇室假期對面,路口有棵樹)
三,翠竹片區:田貝三路,貝麗路,水貝一路,水貝二路
四,筍崗片區:寶崗路(田心村路段)桃園路,梨園路
五,八卦嶺片區:八卦一路,八卦二路
六,華強北片區:華發北路,振華路
七,市民中心片區:福中一路,福中三路,海田路
八,福華一路,福化二路,中心二路
九,新洲片區:新洲九街,新洲一街,新洲牌坊街,
十,車公廟片區:泰然七路,泰然六路
十一,白石洲片區:石洲中路,沙河街,華夏路
十二,科技園片區,高新南七道,高新南環路,高新中四道
十三,南山片區,南新路,學府路,前海大道,海德二道,南光路,僑新路,學海路,文心路,海德三道
十四,蛇口片區:老街路,灣夏路,望海路,太子路。
關於道路進行優化調整的目前我只想到一個,就是關於沙灣出關的調整,現在通過東湖賓館的車轉向彩世界方向的車輛都是要先往沙灣方向再到網球場附近掉頭然後轉向東湖路,我的調整方案是現在所有水庫去往彩世界方向的車輛在布心路和沙灣路紅綠等處左轉,經過加油站後右轉走東樂路經過布心花園在轉向彩世界, 這樣的話這部分車輛就不會影響沙灣進關方向的車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