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珠海是經濟特區嗎
是的。
珠海經濟特區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位於廣東省珠江口的西南部,東與香港隔海相望,南與澳門相連。珠海經濟特區自誕生之日起,就肩負著為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先行探路的使命。
1980年8月,在鄧小平的倡導下,中央正式決定把深圳、珠海等四個城市設立為經濟特區,由此拉開了珠海經濟特區發展的序幕。鄧小平同志於1984年、1992年兩次視察珠海,並題詞「珠海經濟特區好」。
珠海的優勢:
珠海區位位置優越,東鄰香港,南與澳門陸路相接。2018年港珠澳大橋的開通,使珠海成為中國大陸唯一一座與香港和澳門直接陸路相連的城市。
珠海擁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珠海金灣國際機場和華南第一深水港珠海港。廣珠鐵路、廣珠城際輕軌、珠機城軌等一系列軌道交通的建成,使珠海成為連接我國西南地區與港澳間的交通樞紐和珠三角區域性中心城市。
珠海是我國重要的口岸城市。設有拱北、九洲、高欄、萬山、橫琴等國家一類口岸6個,二類口岸7個。拱北口岸是我國第二大陸路口岸,九洲口岸是我國最大的水路客運口岸。
『貳』 首批4個經濟特區是什麼
首批4個經濟特區是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三市和福建省的廈門市。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在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三市和福建省的廈門市試辦出口特區。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將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這四個出口特區改稱為經濟特區。1988年4月,設立海南經濟特區。
創辦經濟特區,是中共中央、國務院根據鄧小平的倡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順應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發展的新趨勢,在總結國內外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為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加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作出的重大決策和重大步驟。
(2)深圳珠海屬於什麼的經濟特區擴展閱讀:
1979年4月鄧小平首次提出要開辦「出口特區」,後於1980年3月,「出口特區」改名為「經濟特區」,並在深圳加以實施。按其實質,經濟特區也是世界自由港區的主要形式之一。
以減免關稅等優惠措施為手段,通過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鼓勵外商投資,引進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以達促進特區所在國經濟技術發展的目的。經濟特區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靈活的經濟措施和特殊的經濟管理體制,並堅持以外向型經濟為發展目標。
『叄』 1980年在深圳珠海什麼和什麼設置經濟特區
1980年8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決定:在中國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省的廈門設置經濟特區。一般地說,設立經濟特區主要是為了吸引國外的資本,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經營管理方法,創造就業機會,增加國家的外匯收入等。
【拓展資料】
1、 深圳、珠海等地的優越地理位置,靠近港澳台,便於發揮對外窗口的功能。
2、廣東是我國著名的僑鄉,對廣大華僑回鄉發展經濟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3、港澳台都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能加強了與它們之間的經濟合作和經濟關系的緊密性。
4、面向南海,交通便利,尤其是水運極為通暢。
經濟特區建立的意義:
1、可以利用外資引進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產品競爭力;
2、可以利用外商銷售渠道,適應國際市場需要和慣例,從而擴大出口,增加外匯收入;
3、有利於引進先進技術,了解世界經濟信息;
4、有利於學習現代經營管理經驗,培訓管理人才;
5、可以擴大我們走向世界的通道,開辟世界了解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窗口。
所謂的經濟特區,是指在一個主權國家或地區劃出的特定區域,採取比一般地區更加開放的經濟政策,用減免關稅等優惠措施,吸引外資和引進外國技術設備,以達到一定的經濟目的。經濟特區的特就特在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特殊的經濟管理制度。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在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三市和福建省的廈門市試辦出口特區。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將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這四個出口特區改稱為經濟特區。截至目前中國大陸地區共有7個經濟特區。中國經濟特區誕生於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長於90年代。經濟特區的設置標志中國改革開放進一步發展。1992年中國加快改革開放後經濟特區模式移到國家級新區,上海浦東等國家級新區新的特區擴大改革等發展起來,成為中國新一輪改革重要標志。
『肆』 四個經濟特區是哪四個
中國四大經濟特區是深圳、珠海、汕頭、廈門。
198年5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將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這四個出口特區改稱為經濟特區。
中國經濟特區誕生於7年代末,8年代初,成長於9年代,經濟特區的設置標志中國改革開放進一步發展。
『伍』 廣東省有哪幾個經濟特區
廣東省有3個經濟特區,分別是深圳、珠海、汕頭。香港、澳門也是經濟特區,但不屬於廣東管轄。
深圳經濟特區於1980年8月正式成立,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2018年1月6日,國務院同意撤銷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
珠海經濟特區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位於廣東省珠江口的西南部,東與香港隔海相望,南與澳門相連。珠海於1953年建縣,1979年建市,1980年8月設立經濟特區。
汕頭位於廣東省東部沿海潮汕平原上,是中國七大經濟特區中,最早成立經濟特區的4個城市之一,全國著名僑鄉,華南重要港口城市,也是潮汕地區政治、經濟的中心,為粵東和閩西南出海的門戶。
(5)深圳珠海屬於什麼的經濟特區擴展閱讀:
2020年10月14日,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14日上午在廣東省深圳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從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大局出發,落實新發展理念,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推動經濟特區工作開創新局面,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陸』 中國的五大經濟特區分別是哪幾個城市
中國的五大經濟特區分別是深圳、珠海、廈門、汕頭、海南。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在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三市和福建省的廈門市試辦出口特區。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將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這四個出口特區改稱為經濟特區。1988年4月,設立海南經濟特區。
1992年中國加快改革開放後經濟特區模式移到國家級新區,上海浦東等國家級新區新的特區擴大改革等發展起來,成為中國新一輪改革重要標志。
(6)深圳珠海屬於什麼的經濟特區擴展閱讀
中國經濟特區的相關情況
據了解,中國經濟特區的建立有以下的意義:
1、擴大本國的對外貿易。
2、引進更多的國外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
3、增加就業機會,擴大社會就業。
4、加快特定地區經濟發展與經濟開發的速度,形成新的產業結構和社會經濟結構,對全國(地區)經濟發展形成吸納和輻射作用。
5、獲得更多的土地出售、出讓和出租收益。
『柒』 首批4個經濟特區是什麼
首批4個經濟特區是深圳、珠海、廈門、汕頭。
中國經濟特區誕生於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長於90年代。經濟特區的設置標志中國改革開放進一步發展。中國大陸地區共有7個經濟特區。
相關信息:
1979年7月,國家在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三市和福建省的廈門市試辦出口特區。1980年5月,國家決定將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這四個出口特區改稱為經濟特區。1988年4月,設立海南經濟特區。
1992年中國加快改革開放後經濟特區模式移到國家級新區,上海浦東等國家級新區新的特區擴大改革等發展起來,成為中國新一輪改革重要標志。
『捌』 中國五大經濟特區是哪些
五大經濟特區:深圳、珠海、廈門、汕頭、海南。
一、深圳:簡稱「深」,別稱「鵬城」,是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廣東省省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定位的全國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中國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之一。
二、珠海:廣東省地級市,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東南沿海重要的風景旅遊城市 。地處北緯21°48′~22°27′、東經113°03′~114°19′之間。位於廣東省珠江口的西南部,東與香港隔海相望,南與澳門相連,西鄰江門市新會區、台山市,北與中山市接壤。設有拱北、九洲港、珠海港、萬山、橫琴、斗門、灣仔、珠澳跨境工業區等8個國家一類口岸,是珠三角中海洋面積最大、島嶼最多、海岸線最長的城市,素有「百島之市」之稱。
三、廈門:隸屬於福建省,別稱鷺島, 簡稱鷺,副省級城市、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廈門位於福建省東南端, 西界漳州, 北鄰南安和晉江,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通行閩南方言,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
四、汕頭:廣東省轄市,經濟特區,亦是東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和粵東中心城市。位於廣東省東部,韓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市,西鄰揭陽市,東南瀕臨南海。境內韓江、榕江、練江三江入海,大陸海岸線長217.7公里,海島岸線長167.37公里,有大小島嶼82個。下轄6個市轄區、1個縣,總面積2064平方公里,2016年常住人口557.92萬人。
五、海南:簡稱「瓊」,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海口。海南省位於中國最南端,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省劃界,西臨北部灣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和越南相對,東瀕南海與台灣省對望, 東南和南邊在南海中與菲律賓、汶萊和馬來西亞為鄰。
省內的三沙市是中國地理位置最南、總面積最大(含海域面積)、陸地面積最小且人口最少的地級區劃。海南省下轄4個地級市,5個縣級市,4個縣,6個自治縣;截至2017年末,全省常住人口925.76萬人。
拓展資料:
中國經濟特區誕生於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長於90年代。經濟特區的設置標志中國改革開放進一步發展。截至目前,中國大陸地區共有7個經濟特區。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在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三市和福建省的廈門市試辦出口特區。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將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這四個出口特區改稱為經濟特區。1988年4月,設立海南經濟特區。
1992年中國加快改革開放後經濟特區模式移到國家級新區,上海浦東等國家級新區新的特區擴大改革等發展起來,成為中國新一輪改革重要標志。
參考資料:經濟特區_網路
『玖』 中國的四大經濟特區是什麼
自1980年起,我國先後建立了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五個經濟特區。
『拾』 深圳珠海屬於哪個省的
珠海隸屬廣東省,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東南沿海重要的風景旅遊城市。
珠海是廣東省地級市,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東南沿海重要的風景旅遊城市。它位於北緯21° 48′~ 22° 27′和東經113° 03′~ 114° 19′之間。位於廣東省珠江口西南,東與香港隔海相望,南接澳門,西與江門市新會區、台山市接壤,北與中山市接壤。
擁有拱北、九洲港、珠海港、萬山、橫琴、斗門、灣仔、珠澳跨境工業區等八個國家一類口岸。是珠三角海洋面積最大、島嶼最多、海岸線最長的城市,被譽為「百島之城」。
珠海於1980年成為經濟特區,是中國首批實行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2008年,國務院頒布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明確珠海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1953年設縣,1979年設市,1980年設經濟特區,享有全國人大賦予的地方立法權。
擴展數據
廣東,其名稱由嶺南東路、廣南東路演變而來,簡稱「粵」。省會廣州是中國大陸南端的一個沿海省份。位於南嶺之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廣西、湖南、江西、福建接壤,與海南隔海相望。轄21個地級市(含2個副省級市)、119個縣級行政區(60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36個縣、3個自治縣)。
廣東是嶺南文化的重要傳承地,在語言、風俗、生活習慣、歷史文化等方面有著獨特的風格。粵語、客家話、閩方言在廣東地區廣泛使用,粵語和客家話的中心都在廣東。廣東也是目前中國人口最多的省份。
//www.branchsmith.com/pic_d01373f082025aafb5b484b4ebedab64024f1ace?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