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深圳資訊 » 深圳平均資產多少
擴展閱讀
上海如何注冊研究院 2025-07-08 14:54:50
杭州和碩勞務怎麼樣 2025-07-08 14:54:48

深圳平均資產多少

發布時間: 2022-11-04 21:58:07

『壹』 在全國來看,家庭凈資產在1000萬左右,是一個什麼樣的水平

凈資產算房產沒啥,一線城市普通人,二線城市白領,三線城市暴發戶,在北上廣深家家都是資產千萬不過有誰能真正拿出來呢?要算就算國內除家庭擁有兩套住房以外現金流大於500萬以上才是有意義的。

家庭凈資產在1,000萬元,在我國屬於頂尖的富裕階層了。目前有的調查公開數據主要有這么幾項:

第一,胡潤財富報告 。根據胡潤財富報告2019,截止2018年12月31日,中國擁有千萬資產的「高凈值家庭」數量高達158萬戶,其中擁有可投資資產達到千萬「高凈值家庭」數量有85萬戶。

實際上,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發布的中國人口數據,中國的戶均人口規模是每個家庭3.1人。中國大約有4.5億家庭,擁有千萬資產的家庭比例大約是3.5‰和1.9‰。

第二,中國私人財富報告 。根據招商銀行和貝恩公司發布的2019中國財富報告顯示,中國可投資資產在1,000萬人民幣以上的中國高凈值人群數量達到了197萬人,人均持有可投資資產約3,080萬元。

由於並沒有指出是家庭戶還是純粹個人,如果就人口來講比例約佔全部人口數的1.4‰。如果數量是197萬戶,那麼佔比是4.4‰。

第三,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情況調查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調查課題組發布的有關調查報告,中國城鎮居民家庭戶均總資產為317.9萬元。這比很多人想像的有錢,但是這並沒有考慮負債情況,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率為9.1%,平均每戶家庭欠債30萬左右。

城鎮居民家庭的主要資產是實物資產佔比約佔80%,其中住房佔比近7成,我國住房擁有率高達96%。

城鎮居民家庭總資產頂端的10%家庭,戶均資產規模高達1511.5萬元。90%~99%的頂端家庭,凈資產平均為1025.7萬元。

不過,有關調查報告對於家庭資產超過1,000萬以上的數量,給了一個明確的比例是5.2%。按照2019年末,我國城鎮化率60.6%比例計算,家庭資產超過千萬元的比例是3.2%。

這一比例,實際上就比上面兩個數據高的多。主要原因,還是過多的將個人自助住房的資產和個人房貸負債計算在內了。畢竟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有一套差不多的住房就能價值七八百萬。

總體來看,正常來講資產過千萬在全國都屬於頂尖的富餘家庭,除非富得只剩下房子了。

按照慣例,先下結論:「據《2019胡潤財富報告》最新數據顯示,家庭凈資產1000萬在全國范圍內算很多了,佔比為0.47%,但是可支配資產為1000萬的家庭僅佔比0.12%,相差的那部分為房產。」基於此,我們可以延伸出好幾個話題。

第一個,從0.47%到0.12%相差的那部分是什麼?怎麼計算?不用說大家也知道相差那部分是房產,那就有很多人會說他們把房子賣了不就變成可支配的嗎?這時候另一個問題出現了,最新胡潤財富報告表明,有那1000萬資產的家庭超一線城市和一、二線城市佔比高達60%,說直白一點在那0.47%的人中的家庭可支配資產絕大部分為房產,再說直白一點這里的可支配房產更多的一套房產(0.47%裡面的中產大多數是大城市裡面的,房價多少我們心裡有數)。還有在中國人的對房子的執念和歸宿感,讓這些中產不可能把房子賣了成為可支配的資產的(特殊情況除外)。我們總結下,0.47%的中產畫像吧「絕大多數人來自超一線城市和一二線城市只有一套房子,除去房產剩下為可支配資產」

第二個,0.47%中產中,有部分的人是通過貸款買的房子,所以他的資產情況可能是負。我想起了周立波的海派清口裡面有個段子說現在很多企業家「把貸款和借來的錢也算個人資產」,和這里的意思有點接近。

第三個,去年比較火的倖存者偏差,網路的意思:「倖存者偏差指的是當取得資訊的渠道,僅來自於倖存者時,此資訊可能會與實際情況存在偏差。倖存者偏差,是由優勝劣汰之後自然選擇出的一個道理:未倖存者已無法發聲。 人們只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因此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關鍵信息。」舉個例我們看到很多互聯網的成功創業者上市了、敲鍾了,電視、新聞、新媒體大肆鼓吹報道和采訪,我們就會以為互聯網的大多數人都高薪、都有錢,實際上很多人表面光鮮、很多人負債累累。作為一個互聯網的連續創業者,我看到太多創業失敗一夜白頭、家徒四壁、妻離子散的了,只是大眾不會主觀去關注,這些失敗者還找不到個好的地洞鑽下去呢怎麼還可能出來發聲呢,結果就是大眾只看到了馬雲敲鍾了、馬化騰上市了、王興財富自由了。倖存者偏差適用在這里,我們身邊很多人資產超過1000萬啊,加上我們到處看到報道說誰誰一晚上打賞百萬、李佳琪薇婭雙11入賬10億等等,全國怎麼可能才201萬戶家庭呢,數據有誤、統計出錯了吧。這里倖存者偏差就出現了,我們身邊資產1000萬以上的人也沒那多,媒體報道助推認知也誤導了我們,就連網路創始人李彥宏也說:「你看到的新聞是你想看到的,而新聞的背後才是真相」。這里的事實真相是資產1000萬以上的中產家庭僅佔0.47%。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站在了事實的對立面。

第四個,在當下過度消費、過度透支的消費 社會 背景下,絕大多數你看到的資產情況都被美化和被包裝。就像第二點提到的那樣,那些企業家把公司負債去借貸來的錢都當作個人身價,下放到個人其實也差不多的,你看到朋友在酒吧、直播間揮金如土,可能屏幕那端、私底下在吃泡麵。說簡單點,關於收入和資產情況,大多數人都在吹牛。說個有意思的事情,我過去對身邊朋友進行調研,我發現收入在30萬以上的朋友都說自己年收入100萬。不過,我們也能理解畢竟資產和收入是件蠻隱私的事情的。

以中國小康家庭收入為例,想要達到家庭凈資產1000萬以上,至少是富人家庭,擁有一千萬凈資產基本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以房價為例,如果房子總價為300萬,首付30%為90萬,房貸是210萬,凈資產指的是首付的90萬。

對於工薪階層而言,達到凈資產千萬是相當困難的。而達到1000萬的群體中,有近六成的人為企業主。

雖說「富從簡中來」,但真的要實現創造財富,並不是靠省出來的。

按現在的工薪族來算,平均月薪6K,年入7.2w,一個家庭的年收入也還在15w以下,曾經有數據表明,普通人若想實現財務自由,有四成左右的人需要6-10年,而這里的財務自由相比凈資產1000萬已經相差太多了。

源源不斷的收入還是很有必要的,不管是工作創業還是投資都是將1000萬資產收益最大化的方式。按照個人劃分的話,總資產在1000萬的水平基本處於金領階層也就是中產階層,在富人階層的尾巴。

正資產1000萬,含房產,屬於小富豪階層。不含房產,1000萬(現金或基金或股票)妥妥的富豪,自信點,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富豪!1億凈資產的屬於大富豪。10億以上的屬於超級富豪。20億凈資產以上的超級大富豪,恭喜你,胡潤排行榜前2000名了。

寬裕

那要看在哪個地區?還要看這些資產如何保值增值。比如在北京就是一套學區房,日常生活還是要打工賺錢的,普通市民而已,但是如果是在蘭州,哇塞,那就牛X了

看你所在的城市,如果是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的話,就一套房子!窮人一個!如果二三線城市,算是中等水平!五線,八線城市就算是上等水平了!在農村,那就是上上上,高大上水平了!

我個人認為,很窮。這是切身感受。

『貳』 二線城市的土著家庭,平均資產一般在多少

目前除了北上廣深定義為一線城市以外,二線城市並沒有明確的劃分,很多二線城市的劃分都是一些機構自己去劃分的,沒有官方定義。
所以,我自己的定義是,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的著名城市(除去北上廣深)就是二線城市了。比如各個省的省會(除了個別不太富裕的省)。我生活的地方在東莞,處於廣州與深圳之間,我覺得這就是二線城市了。
再看看網路定義:二線城市指對本國的經濟和社會具有較大影響作用的大都市,相對於四大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影響稍小些,主要是地域性影響,在城市規模、基建、文化、消費等層面,二線城市一般均領先於本區域其他城市。二線城市的劃分沒有固定的標准,既可按行政級別劃分,也可按城市規模、人口數量劃分,或者按照經濟發展水平和GDP總量等標准劃分。
再說資產水平,以東莞為例。東莞是近30年快速發展起來的,大概是沾了廣州深圳的光,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更何況是旁邊有兩個大哥。主要是製造業,所以有了「世界工廠」、「東莞堵車,全球缺貨」的稱贊。東莞可以說是靠著外來人口撐起來並發展起來的城市,外來人口(老闆除外)的工資普遍不高,人均的話不算太高。題主問的是土著家庭,我以身邊的朋友來舉例。
我朋友家在村裡有2套小別墅。一套自住,一套出租(將來給我朋友結婚用)。一套佔地80平,樓高4層,按平方算就是320平。東莞現如今的平均房價是1.8萬,算下來就是576萬一套,但這套是在村裡,實際上都是本地人在住,外地人不可能有地蓋樓,也不可能買地來蓋,所以這里算是有價無市。那就按1萬一平,既320萬一套。也就是說2套就有640萬。
再說另外一個朋友,家住虎門。虎門這個地方全國知名,經濟也發達。他在一個小區買的復式小樓,陽台對面就是一片大湖,景緻非常好。估值是2000萬,停車位20萬。
是不是覺得很有錢?對於發達鎮區的土著來說,光是征地賠款就已經足夠外來人士一輩子的奮斗,更何況他們在本地有得天獨厚的資源,無論是政策還是人脈,這都是土著無形的資產。
平均是沒有意義的,如果馬雲生活在我這個城市,那麼平均資產都要提升一個檔次。然而實際上,東莞本地人實在低調,隱形富翁不要太多。所以的話,土著平均資產有多少,還真不好去統計。不過有一套房,就已經足夠別人奮斗30年了。30年,你能賺多少,那大概資產就有多少了。

『叄』 在深圳擁有多少資產才算有錢人

在深圳擁有多少資產才算有錢人?應該說資產多少與有錢人的確有關聯。

但搞企業的與做項目的不能並論,做生意的與跑龍套的又是兩碼事。

所以有錢人有時並不會有很多資產,在深圳本地人,誰家"拆"字越多越富裕。

因此,有錢人的含義,不能單單憑資產來劃定。

我認為除了大老闆及當地拆遷戶外,有一類人也是很富裕的。

他們早期參加建設深圳,靠的是勤勞致富,如今有車有房,並且工作穩定,收入又高。(月收入在5~10萬的)

雖然資產值不是很大,但沒有房貸的壓力,也沒有投資的風險。

這類人群在深圳屬於正宗的白領階層,對比企業家,大老闆們,更顯得自在。

因此深圳有錢人,並不是想像中的那樣。幾類人的特性,讓他們站在置高點。

這就是深圳,這就是特區……。

2020年深圳人均收入64878元,深圳人口1343萬人,也就是說深圳人民總收入大約是8700億元,按照世界通用的二八定律,即 社會 財富百分之八十是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裡,也就是說約7000億元是掌握在270萬的深圳人手裡,這樣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人均純收入純26萬元的家庭在深圳算是富人。以四人家庭為例就是年收入過百萬的算富人。

現在人們的資產大部份體現了房產里,深圳有約6億平方米的住宅面積,2021年的二手住宅平均房價約8萬元,這樣可以推算出深圳房產總價約48萬億元,再按二八定律分割,可以得出擁有人均房產為1422萬元的人算是有錢人,如果是四人家庭為例就是擁有五千多萬元房產的人群是富人。

歡迎對號入座。

有一套房,在深圳,然後再存三四千萬,身價5千萬算是有錢人吧!

大概要3000w,兩套以上房產2000w,再有1000w可投資或生活用資金吧。

有錢有閑身體 健康 才叫有錢人。

過億

『肆』 多少收入算得上是「中產家庭」那多少收入,才算是實現了財務自由

各個地方的中產家庭的年入手標准其實不太一樣。舉個例子,在我老家,經濟沒有那麼發達,所以一個家庭一個月收入6000已經完全能夠實現中產階級了。但是放在我所在的城市鄭州,那麼一個月10000塊錢的收入才差不多能達到中產階級。但是如果放在我之前待的深圳,那麼6000塊錢差不多就是一個人的正常收入。按找我所在的城市來算,作為一個已婚男同志,財務自由這種東西是想都不敢想的。有個私房錢就不錯了,財務自由那是想上天了。

比如每個星期,出去吃點好的東西。都是需要花錢地方。出去吃頓火鍋咋著不得個200-300塊錢呢?再加上我媳婦偶爾淘寶上剁個手,稍微一剁就是1000塊錢。差多相當於辛辛苦苦送半個月外賣,雖然很無奈,但是問題不大。所以中產階級的家庭收入,起碼得10000塊錢左右。當然不一定是固定工資,算上其他的兼職,也可以。

『伍』 國內到底有多少存款上百萬的富翁

根據央行公布的數據,中國居民平均資產為180萬,這主要是由於中西部和沿海地區之間的平均資產。而「資產」是指「房地產加抵押貸款」或扣除住房貸款後的凈資產。扣除抵押後的凈資產是指貸款期限已超過,即在1990年至2000年之前,房地產購買時間基本完成了抵押貸款的償還時間,房價已成為「凈資產」。

然而,從全國范圍來看,《福布斯》的數據更有說服力

具體來說,主要是沿海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以及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的水平,這也說明他們主要是「企業主」和一些世界級企業的高級員工或員工。大多數工薪階層離這個目標還很遠。按照工薪階層的說法,如果2000年以後買房,房貸壓力還是比較小的。如果15年後買房,房貸壓力很大,尤其是家庭資產,基本上占家庭總資產的90%以上,也就是說,房地產和住房貸款後,幾乎沒有存款或存款不足或接近10萬-20萬元。

『陸』 中國居民戶均資產約134.4萬元,這個數據是怎麼得出的

這樣的數據是用中國居民財富總量除以中國居民人數得到的。而中國居民財富總量的計算是分為實物資產和非實物資產的,其中就包括多年來的房地產溢價。這樣的數據結果公布,說明主辦方新湖財富就是在刻意炒作。“被平均”的居民財富沒有任何價值。

『柒』 在中國能拿出六百萬資產(含車房)的家庭大約有多大比例

能拿出六百萬資產(含車房)的家庭的比例還是比較大的,特別是在一線城市,房產的價值更是大得多,所以比例應該不少於10%。

我們生活在比較之中,有黑暗才有光明,有恨才有愛,有壞才有好,有他人和他人所做的事我們才知道自己是誰,自己在做什麼。一切都在比較中才能存在,沒有丑便沒有美,沒有失去便沒有得到。

我們只需要一個我真愛的人和真愛我的人,在一起,我們的人生便圓滿了。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不是名利,不是富足的生活,而是得到真愛。有一個人愛上你的所有,你的苦難與歡愉,眼淚和微笑,每一寸肌膚,身上每一處潔凈或骯臟的部分。

真愛是最偉大的財富,也是唯一貨真價實的財富。如果在你活了一回,未曾擁有過一個人對你的真愛,這是多麼遺憾的人生啊!

生活中的定律是為實踐和事實所證明,反映事物在一定條件下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的論斷。定律是一種理論模型,它用以描述特定情況、特定尺度下的現實世界,在其它尺度下可能會失效或者不準確。

沒有任何一種理論可以描述宇宙當中的所有情況,也沒有任何一種理論可能完全正確。人生同樣有其客觀規律可循。

一、生活定律 痛苦定律:死無疑是痛苦的,然而還有比死更痛苦的東西,那就是等死。

幸福定律:如果你不再總是想著自己是否幸福時,你就獲得幸福了。

錯誤定律:人人都會有過失,但是,只有重復這些過失時,你才犯了錯誤。

沉默定律:在辯論時,沉默是一種最難駁倒的觀點。

動力定律:動力往往只是起源於兩種原因:希望,或者絕望。

受辱定律:受辱時的唯一辦法是忽視它,不能忽視它時就藐視它;如果連藐視它也不能,那麼你就只能受辱了。

愚蠢定律:愚蠢大多是在手腳或舌頭運轉得比大腦還快的時候產生的。

化妝定律:在修飾打扮上花費的時間有多少,你就需要掩飾的缺點也就有多少。

省時定律:要想學會最節省時間的辦法,首先就需要學會說"不"。

地位定律:有人站在山頂上,有人站在山腳下,雖然所處的地位不同,但在兩者的眼中所看到的對方,卻是同樣大小的。

失敗定律:失敗並不以為著浪費時間與生命,卻往往意味著你又有理由去擁有新的時間與生命了。

談話定律:最使人厭煩的談話有兩種:從來不停下來想想;或者,從來也不想停下來。

誤解定律:被某個人誤解,麻煩並不大;被許多人誤解,那麻煩就大了。

結局定律:有一個可怕的結局,也比不上沒有任何結局可怕。

二、工作定律

安全定律:最安全的單位幾十年沒有得過安全獎(最安全證明你們安全沒有做工作)

需要定律:同樣兩個相同的單位,同樣的辦公費。多少年以後,發生了變化(證明你們單位辦公不需要那麼多的錢)出來反對,這種成功的概論會歸結為零。

評比定律:領導認為誰好,誰就好。(只要領導看你不順眼,再辛辛苦苦地工作也是白費力氣。)

一票否決定律:在一個單位,比如升工資,比如提拔任用,一個人提出來,往往成功的概率最大,而另一個人站

接受教育定律:每個單位都有吊兒郎當不好好乾工作的人。但領導往往在批評這些人的時候,這些人恰恰不在場,於是,便出現了遵紀守法的人,經常接受教育的尷尬局面。

哭鬧定律;那個部門沒有幾個因為經常的哭鬧而得到了實惠,他有什麼理由不經常哭鬧下去。(此定理也適用那些經常在領導面前叫苦叫累的部門)

能者多勞定律:在同一科室里,有的人雖然在其崗,但卻不能勝任本職工作,那他的工作只能由能勝任該項工作的人去代勞。

不平衡定律:年年當先進的部門或個人,一年沒有當先進便想不通;從未當先進的部門或個人,當上先進後便想不到。

少勞多得定律:一般的單位,都分為合同工、(過去稱為正式工)協議工、臨時工等等。拿錢越少的工作量越大,而且越容易被解僱;拿錢越多的越沒有多少事情可干,而且最不容易被解僱。

『捌』 中國家庭的平均資產為多少

中國家庭金融調查 城市家庭平均資產247萬:新華網的消息,歷時三年的《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日前問世。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8月,中國家庭年可支配收入均值是51569元,城市70876元,農村22278元。中國家庭資產平均為121.69萬元,城市家庭平均為247.60萬元,農村家庭平均為37.70萬元。

『玖』 家庭資產多少算中產階級

中產階級家庭,意味著已經很接近財務自由。即使出現意外,沒有收入,也能通過銀行存款,讓家庭過上不錯的生活。

在不同的城市裡,中產階級家庭的具體標准,也是相差很大。

1 . 房子

一線城市裡,中產階級家庭,至少要擁有一套全款的房子。

我們按照100平米的面積計算,房價五萬起步,房產的凈資產,就在500萬以上。

2 . 收入

收入高,必然就意味著消費高。

在一線城市裡,如果能讓自己一家三口,接近財富自由的地步,那家庭年收入,至少也要在50萬以上。

只有達到50萬的門檻,才能保證一家三口,可以不消耗存款,過上中產階級的富裕生活。

3 . 存款水平

中產階級家庭,還有另外的一個標准要求。假設出現意外,沒有收入來源。短時間里,也不會影響生活質量。

我們按照4.0%的利率計算,那存款至少也要1000萬起步。一年40萬的利息,可以保證,即使沒有收入,短時間里也不會降低生活質量。

4 . 總結

所以,在一線北上廣深圳這些大城市裡,中產階級的標准很高:至少價值500萬的房子,銀行存款千萬級別以上,另外家庭年收入不得低於30萬。

1 . 房子

房子是必須要有的,二三線城市,一套100平左右的房子,價格應該在200萬左右。

如果是老牌二線省會城市,房價會比較高,可能需要達到300萬左右。

2 . 年收入

在二三線城市,要達到家庭接近財務自由的水平,那年收入至少要在40萬以上。

二三線城市,比一線大城市,便宜的是人力成本和房子。在一些生活消費和奢侈品消費上,並沒有降低多少。

3 . 存款水平

500萬!

在二三線城市,年收入40萬左右,家庭存款還能達到500萬的,絕對是接近財務自由了。

像我就在二線城市銀行工作,支行存款大概有3個億,存款的客戶有將近3000個,平均存款才10萬多。

在存錢的客戶里,能達到500萬級別的,不足1%的水平。

4 . 總結

所以在二三線城市裡,中產階級家庭的標准:一套價值200萬到300萬的房子,銀行存款500萬以上,家庭年收入達到40萬左右。

像我很多同學,生活在四五線城市,一套房子全款也才100多萬。

平均工資才三四千,月薪上萬,就是高收入了。

家庭存款能夠達到300萬左右,就可以說是富裕家庭了。

四五線城市的標准:一套價值百萬的房子,家庭年收入30萬,銀行存款300萬。

像我老家的小縣城,就屬於那種七八線小縣城,沒有啥重工業,平均工資也才一兩千的水平。

一般的三口之家,一個月2000塊錢,就可以滿足生活需求。

一套100平的房子,價格也才五六十萬而已。

對於這種小縣城來說,中產階級家庭的標准,就比較低了:價值五六十萬的房產,家庭存款過百萬,年收入20萬左右,就足夠了。

雖然我國今年經濟發展良好,人民收入水平也是越來越高,有錢人越來越多。但是能達到中產階級家庭標準的,還是在少數。

估計全國,連1%的比例都達不到。所以不必對「中產階級家庭」,或許執著追求。

把自己的小家過好,就可以了。

如果有車有房,沒有貸款的話。有300萬的現金資產,基本上就能算的上中產階級了。如果是300萬的資產包括房的話,就不能算中產了,畢竟一二線城市,很多房產都值這個價位,但未必有多少人有300萬的現金。

應該不算中產 只能說小康,我覺得中產階級應該是資產現金一共幾千萬,得5000萬左右吧,年入最少百萬,或百萬以上才能算中產階級,1千萬,2千萬也不算

我覺得所謂中產階級,不能單純用總資產多少來衡量,不同的城市,總資產差異會很大。

中產階級,每個家庭最少應該有兩套以上配套齊全的住房,一套在城市主城區,一套在郊區或風景區,人口多的三代人以上的應該有兩套以上日常住房。有最少一輛私家車,人口多的有兩輛以上私家車。每年家庭成員休閑度假 旅遊 時間不少於15天,退休人員,每年 旅遊 、度假天數不少於30天。年收入不能以家庭收入劃分,應該以人均收入劃分,家庭人口差異比較大,以家庭劃分不能准確反應收入水平:一線城市人均20萬以上,新一線城市人均16萬以上,二線城市人均14萬以上,三線城市人均12萬以上,四線城市10萬以上。

除了擁有至少一套房子外,有500萬現金資產,就應該是中產了。

中產是個受苦的階層,資產不高不低,稅收高,還有工作依賴,上班著裝還不能馬虎,沒什麼好羨慕的階層。

我記得前幾天報股市裡現有資金八十萬億,股民有一點八億,按這個計演算法,股市每個股民平均資金是44萬。有人說炒股的屬於中產階級。確切一點說, 科技 股的起步資金是五十萬,能夠進入 科技 股的,應該屬於中產階級了。[可愛][贊][祈禱][玫瑰]

我看過一篇文章,說的是有650萬總資產,有房子一套,小車一輛,存款300萬左右,就算是中上產家庭了。

北上廣的中產階級水平是固定資產800萬,家庭年收入50萬。

新一線水平是固定資產500萬,家庭年收入40萬。

二線水平是固定資產300萬,家庭年收入30萬。

三線城市是固定資產200萬,家庭年收入20萬。

四線城市是固定資產150萬,家庭年收入15萬。

五線城市是固定資產100萬,家庭年收入10萬。

但是對中產階級的跨越階級情況也有所變化,五線城市資產150萬年收入15萬的家庭雖說與四線城市資產150萬年收入15萬的家庭實力相同,但過的日子是完全不同的,以此類推。

從二線到五線城市的 社會 福利待遇情況我想應該差距不大,但是一旦遇到一線與新一線那就截然不同了。

一線城市的土著北上廣 社會 福利情況遠遠高於其他城市,一般北上廣的土著老人都有比其他城市多幾倍的養老金,老人通常都很有錢。

所以我認為一線的人只要有一套住房就已經達到中產了,就算達不到中產的實力他的戶口和 社會 待遇就已經支撐起他的階級了。




這是在販賣焦慮,什麼是中產?就是收入,資產,學歷,生活品質等各項生活指標達到 社會 中位數,他的數據已經到脖子了,達到了就不是中產而是富豪了。

這點資產應該可以算中產階層了。就是三個老人要贍養,不知道負擔有多重,老人是完全指望你們還是只要貼補一點,如果是30萬要養活6個人的話,就很難算了。

『拾』 深圳一個家庭平均有多少財產

深圳本市人本市戶口,加完所有東西,每戶500萬左右,外來購房定居,300萬左右。上班族,租房者。10-50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