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20年度全國財政收入前10強城市,北上差距拉大,深圳穩定
2020年各項指標陸續出爐中,各地地方財政收入是最重要的指標之一,是各地經濟運行的晴雨表。因為各項產業的產出效益、規模都會最終體現在財稅數據上,「稅收決定經濟、經濟決定稅收」。
地方財政收入主要包含分成自留的三大稅收(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以及城建稅等各種小稅種。但不包含關稅、印花稅、消費稅等中央級稅收。像煙廠、石化、酒業等主產的消費稅是100%上繳國家財政,地方不能自留。
更不包括賣地收入等,因為在我以前的文章中,總有些人說地方財政收入高是因為賣地收入多。這里的地方財政收入是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賣地收入屬於 社會 性基金收入,是兩個門類。
民間有各類全國前十城市的排名,在我看來經濟排名的話,用財政和資金總量來看是最有說服力的,和各地經濟規模直接相關。我國2020年地方財政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十強城市分別有四大直轄市,廣深兩個次一線城市以及杭州南京成都三個大省會,再加上一個地級市之王蘇州市。這10個城市應該是可以代表我國現階段經濟最為發達的前十城市。
武漢市在往年也是略低於南京的(2019年南京和武漢分別為1580億和1564億元),今年更是大幅負增長,所以只能排名12位左右(第11位是寧波市)。武漢的金融本外幣存款余額也是排名11位,進不了全國前十。所以也可以看出武漢的實際經濟規模真的在全國難排到前10的。
前十城市中,四大直轄市還沒有緩過氣來,都還是繼續負增長,疫情影響較大。相對而言上海復甦更快一些,-1.7%的增速在直轄市中算是最快的。所以上海2020年的地方財政收入也更加拉大了和北京的差距,因為北京增速只有-5.8%,恢復比較緩慢。所以上海對北京的絕對值優勢有所擴大,從去年同期高於1348億元擴大到1565億元。
而重慶地方財政收入雖然增速是-2%,但其實靠非稅支撐,稅收比例只有68.4%,是前十城市中稅收比例最低的。
天津是滑坡式下跌,跌幅比前十一月還擴大了5個百分點左右。疫情導致石油價格大跌,天津又是產油區,所以必定受到沖擊較大。但天津實力尚存的,雖然地方財政收入總額低於重慶,但稅收比例還是良好,有78%,看其中稅收的話還是要高於重慶的。
前十城市中有兩個城市是比較特殊的,廣州和成都是三級財政,也就是說需要提前上劃部分稅收給省級,而其他城市是在預算執行時後上解,結果一樣,但預算收入的數據有出入。
廣州市算上提前上劃省級的稅收,其地方財政收入與其中稅收是要高於蘇州的,而成都也要高於南京。比如2019年全年廣州換算到二級財政的話,一般預算收入內稅收是2169億元、蘇州1991億元;而成都是1439億元、南京1374億元。
而且全口徑的話廣州和成都兩市的稅收比例也都是要高於80%,合格水準!
杭州繼續保持前十城市中的增速第一,而且杭州的財政質量超級優秀,2020年全年的稅收比例竟然高達94.5%!稅收充沛,無需用各類雜費徵收來填補財政,能免則免,這有助於提高營商環境,對企業的各種費用徵收盡量減少。
另外像蘇州南京的稅收比例也都是在85%以上,都算是我國頂尖的財政質量水平,對經濟發展起著良性循環的作用。
具體排名數據請看下錶:
歡迎關注,精彩數據每日放送!
❷ 深圳上繳中央財政多少
根據相關資料查詢顯示:7.5%。2021深圳財政上繳中央比例為7.5%,領跑廣州一個身位。深圳轄區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首次破萬億,達到11110億元,這其中,中央級收入為6852.2億元,深圳以一市之力貢獻了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7.5%。
比例不一樣。
國家計劃單列市在國家計劃中單列戶頭,其地方財政對接中央財政,但不一定就與所在省財政完全斷絕關系,無論在歷史上還是現實中,都存在相應城市在計劃單列後於不同時期,以不同形式,按不同比例,照不同制度向所在省區上繳一定財政收入的情況,即「單列不脫鉤」,例如:
廈門市計劃單列為單列不脫鉤,廈門市財政收入仍需按一定比例上繳福建省財政,中央撥給廈門市的各項專款也必須通過福建省財政廳,自1994年起,廈門市財政還以每年9%的遞增上繳率實行「定額遞增上繳福建省財政的制度,從1994年到2010年累計上繳福建省財政200.3億元。
是不是深圳不歸廣東管?直接給中央管?
稅收不用交廣東省,直接交中央。但是其他方面的收入還是要交點,地方政府的收入不僅只有稅收。
綜上所述,深圳上繳中央財政多少,詳細資料數據已經給出,全國各地比例不一樣,2021深圳財政上繳中央比例為7.5%,領跑廣州一個身位。
法律依據:《資產評估行業財政監督管理辦法》第六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以下簡稱省級財政部門)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資產評估行業實施監督管理。
❸ 廣東每年上交國家多少稅
從全國來看,廣東省上繳中央稅收為9295.79億,中央轉移支付為1987.49億,凈上繳中央稅收為7308.3億。不僅上繳數據遠遠超過了我國所有的省市,也沒有拿到多少中央轉移支付,所以凈上繳中央稅收也是最高的。廣州近些年的發展有目共睹,借著珠三角的發展,已經連續32年霸榜我國經濟總量榜單,2020年廣東省GDP第一次超過了11萬億元,超過韓國、荷蘭、加拿大等國家1年的經濟總量,用富可敵國來形容一點沒錯。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第三條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零九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依法屬於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
❹ 各省上交國家的稅收排名
排名前面的8個省份分別為廣東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北京市、天津市、山東省、福建省。
排在第一位的依然是廣東,上繳中央稅收9295.79億,中央轉移支付1987.49億,凈上繳中央稅收高達7308.3億。
❺ 廣東21市稅收收入:深圳佔全省1/3以上,深圳的高度發展靠的是什麼
2020年廣東稅收收入20274億元,其中深圳稅收收入最多,達到7177.3億元,在廣東全省稅收收入的1/3以上,相當於廣州佛山珠海三市的總和。而且深圳稅收收入同比增長347.7億元,還是全省增量最多的城市。深圳在廣東的稅收收入如此之高,基本上可以稱之為廣東的頂樑柱,那麼大家知道深圳的高度發展靠的是什麼嗎?
總之,深圳特區的高速發展離不開國家的支持,民營企業的不斷創新和深圳地區的寬松營商環境等因素。
❻ 深圳市2022年二月份稅收數據
稅收是9923。8億元。
1月20日2021年,我市稅收收入完成9923。8億元,同比增長15。4%。
其中我局直接組織稅收收入8299。3億元,同比增長15。6%;海關代征稅收收入1624。5億元。
❼ 上海每年上交國家的財政收入佔多少
根據相關資料查詢顯示,6534億元。稅務局數據顯示,2020年上海上繳中央稅收達到6534億元,扣除轉移支付金額後,上海當年凈上繳5483億元稅收,僅次於廣東省的7308億元,位居全國第二,也是全國僅8個凈上繳稅收為正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之一。
一、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
1、稅收收入:通過征稅取得的收入在中國稅收收入按照征稅對象可以分為五類稅,即流轉稅、所得稅、財產稅、資源稅和行為稅。
2、國有資產收益:國有資產收益是指國家憑借國有資產所的權獲得的利潤、租金、股息,紅利、資金使用費等收入的總稱。
3、國債收入:國債收入是指國家通過信用方式取得的有償性收入。國債收入具有自願性、有償性和靈活性的特點。
二、財政收入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區別:
1、財政總收入包含了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2、財政收入一般體現在稅收、國有資產、國債收入和收費等的收入。
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主要包括稅收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轉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
4、財政總收入是最大的一個概念,財政總收入包括財政部門組織的收入、國稅組織的收入、地稅組織的收入等,是財政大收入的概念。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國家的審計監督,維護國家財政經濟秩序,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促進廉政建設,保障國民經濟和社會健康發展,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國家實行審計監督制度。堅持中國共產黨對審計工作的領導,構建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
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立審計機關。
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門的財政收支,國有的金融機構和企業事業組織的財務收支,以及其他依照本法規定應當接受審計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依照本法規定接受審計監督。
❽ 深圳稅前2.2萬稅收多少
深圳稅前2.2萬稅收是555元。
扣除標准:個稅按3500元/月的起征標准算,如果某人的工資收入為22000元,他應納個人所得稅為: (22000- 3500)x3%-0=555(元)。
個人所得稅徵收范圍: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其他所得I
❾ 深圳市一年的稅收多少
法律分析:一、房租賃月租金5000元(不含5000元)以下的,稅收綜合徵收率為4.1%(其中房產稅4%、個人所得稅0.1%)。二、金5000元(含5000元)以上的,稅收綜合徵收率為6%(營業稅1.5%、房產稅4%、城市維護建設稅0.015%、教育費附加0.045%、個人所得稅0.44%)。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❿ 全國納稅省份排行是什麼
法律分析:排在第一位的依然是廣東,上繳中央稅收9295.79億,中央轉移支付1987.49億,凈上繳中央稅收高達7308.3億。排在第二位的是上海,上繳中央稅收6534.17億,中央轉移支付1051.06億,凈上繳中央稅收為5483.11億。排在第三位的是江蘇,上繳中央稅收6650.46億,中央轉移支付2045.66億,凈上繳中央稅收為4640.8億。排在第四位的是浙江,上繳中央稅收5492.39億,中央轉移支付1095.5億,凈上繳中央稅收為4396.88億。排在第五位的是北京,上繳中央稅收4962.03億,中央轉移支付1361.39億,凈上繳中央稅收為3600.64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