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深圳資訊 » 深圳十四五期間新建醫院有哪些
擴展閱讀
廈門西站在哪裡 2025-07-05 15:58:00
北京到佳木斯卧鋪多少錢 2025-07-05 14:58:01

深圳十四五期間新建醫院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11-22 06:33:28

⑴ 南山區(濱海大道旁邊的)新建的醫院是什麼醫院

深圳濱海醫院,如果你說的是紅點的位置...O(∩_∩)O~

⑵ 深圳公立醫院有哪些

在網上可以查到深圳所有的公立及私立的醫院:
深圳市人民醫院
深圳市人民醫院二門診部
深圳市人民醫院(一門診)
南山人民醫院
深圳市中醫院
深圳市中醫院(二門診急診)
深圳市兒童醫院
深圳市眼科醫院
羅湖人民醫院
福田區人民醫院
寶安區人民醫院
龍華人民醫院
廣東省公安邊防總隊醫院
深圳武警醫院(急救)
東湖醫院
龍華人民醫院
深圳市第二中醫院
深圳市龍崗中心醫院(深圳市第九人民醫院)
康寧醫院(院辦)
蛇口人民醫院
沙井人民醫院
寶安區西鄉人民醫院
龍崗區人民醫院
布吉人民醫院
孫逸仙心血管醫院
深圳口岸醫院
深圳華僑城醫院
石岩人民醫院
羅湖區中醫院
深圳口腔醫院
寶安區中醫院
深圳市福田區香蜜湖醫院
深圳市福田區彩田醫院
紅會醫院(總機)(第一門診急診)
公明人民醫院(新院)
龍城醫院
鹽田區人民醫院
坑梓人民醫院
松崗人民醫院
大鵬鎮人民醫院
深圳復亞醫院
深圳鐵路醫院
坪山醫院
平湖鎮人民醫院
深圳市婦幼保健院
深圳市婦兒醫院
深圳職業病防治醫院
福華中西醫結合醫院
西鄉人民醫院
深圳武警醫院
實在是太多了,我就不一一列舉了,以上這些全是公立的,不夠的話,你可以上網繼續查,告訴你一個簡單的方法,直接在網路搜「深圳百事通」第一個點進去,深圳的什麼都可以查到。用這個方法,你以前都不用再問別人了,你查的試一試。

⑶ 深圳有多少家市級醫院

市級醫院:
1.深圳人民醫院 第一門診部:深南東路門診部,公交站:門診部,近東門, 第二門診部即留醫院部:東門北路1017號,公交站留醫部

2.深圳第二人民醫院: 第一門診部 (目前裝修中未開業)上步路和振華路交界處,公交站:市總工會,第二門診部 (主院):筍崗西路3002號,

3.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即東湖醫院,市慢性病防治院,位於羅湖區布心路,公交站:東湖醫院。

4. 深圳市中醫院:第一門診部:羅湖區解放路,近地王大廈,第二門診部:福田區福華路公交站,中醫院,近上海賓館

5.深圳北大醫院呢並非市屬醫院,名氣比較大位於福田蓮花路,

6, 另外專科醫院不少:眼科醫院,第一門診部,羅湖區迎春路,近國貿。第二門診部:福田區梅林。

希望對你有幫助,如不清楚坐車路線可以打電話 12580,市話收費,我不是移動公司的哦,哈哈。

⑷ 深圳新華醫院為啥不改名

新華醫院這個名字已經被大眾所熟悉,所以沒有改名字的計劃。
深圳市新華醫院位於龍華區民治街道新區大道與民寶路交匯處東北側,是一家集醫療、科研、教學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深圳市新華醫院項目為深圳市政府投資建設的醫療衛生重大項目,深圳市新建市屬醫院籌備辦已完成前期籌備工作。

⑸ 未來壩光很牛!規劃深圳海洋大學,8號線也要來此大鵬十四五規劃

近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印發《大鵬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表示,到2025年,確保基本建成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

大鵬新區將構建「三城三灣一區多點聯動」的空間格局,強化海洋空間與陸地公共空間的協同融合,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充滿活力動力創新力的高品質發展空間,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濱海綠色生態生活圈。

在民生方面,大鵬新區將:

探索集團化辦學,積極引入人大、亞迪等名校探索聯盟型、委託管理型等發展模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加快推動深圳海洋大學規劃建設。積極配合市級部門全力推進土地整備及周邊路網等配套設施規劃建設。

加快推進08-13地塊、安居東灣半島、安居銀葉灣府、安居白鷺灣府等公共住房項目建設。到2025年,力爭累計建設籌集公共住房14000套。

在交通建設方面,大鵬新區將:

加快推進軌道8號線三期、深惠城際大鵬支線開工建設,積極爭取將軌道交通由8號線溪涌站向東延伸至壩光片區,協調推動小運量和深汕城際規劃建設。

民生規劃

教育:

推動完成譚屋圍配套幼兒園、白石崗配套幼兒園、招商東岸幼兒園、青谷幼兒園等13所公辦幼兒園規劃建設。

加快完成人大附中深圳學校(九年一貫部)二期、白石崗城市更新項目配套學校、大鵬中心小學改擴建、08-13地塊九年一貫制學校等10所中小學新建、改擴建任務,著力推進市第二十三高級中學、紅嶺教育集團大鵬校區、人大附中深圳學校高中部等3所高中校園建設任務。加快啟動葵涌中心小學拆除重建、葵涌中學改擴建、南澳中學與中心小學改擴建等項目開工。

到2025年,新增公辦學前學位4140個、小學學位8640個、初中學位4800個、高中學位4500個。

到2025年,公辦幼兒園在園兒童數量佔比超過67%,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2%。

加快新區公辦中小學改擴建及新規劃學校建設項目。探索集團化辦學,積極引入人大、亞迪等名校探索聯盟型、委託管理型等發展模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統籌普通高中布局和建設規劃,全力推進市第二十三高級中學、紅嶺教育集團大鵬校區建設,確保市按計劃建成並投入使用。支持人大附中深圳學校創建國際一流的特色高中。

加快推動深圳海洋大學規劃建設。積極配合市級部門全力推進土地整備及周邊路網等配套設施規劃建設。發揮深圳海洋大學在壩光科學創新灣的基礎性地位,夯實海洋科學基礎性學科研究體系,引進一流人才隊伍,著力建設創新型、世界一流海洋大學。

醫療:

加快市大鵬新區人民醫院、葵涌人民醫院、大鵬新區婦幼保健院、南澳人民醫院等新建、改建和擴建項目建設,積極推動健康促進區建設。按照三級甲等醫院標准建設市大鵬新區人民醫院,提升區域醫療中心服務能力。

文化設施:

加快推動海洋博物館等國際化文體設施規劃建設,推進新區文體中心、咸頭嶺博物館等區級文體設施規劃布局,加快推進壩光文體中心、金沙灣兩館等街道級文體設施建設,積極推動葵豐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壩光社區體育活動中心等社區級文體設施規劃建設,依託城市更新加快推進第二工業區、譚屋圍、上洞電廠等鄰里級文體活動室建設,探索推動大鵬所城博物館、東縱司令部舊址紀念館等文化遺址文體設施綜合整治及改造提升,推動構建「國際-區級-街道級-社區級-鄰里級-特色」文體服務體系,打造「十分鍾文體服務圈」。

住房:

加快推進08-13地塊、安居東灣半島、安居銀葉灣府、安居白鷺灣府等公共住房項目建設,加快城市更新單元配建公共住房項目的土地出讓、開工建設工作,探索通過市政公用設施及大型公共設施綜合開發建設公共住房。

到2025年,力爭累計建設籌集公共住房14000套。加快老舊小區改造,建立健全經濟適用、品質優良、綠色環保的住房標准體系,提升物業現代化管理水平。

養老:

重點推進泰康之家·鵬園養老社區建設,發展高端康養服務,提供養老、醫療、健身、休閑相結合的高端化、多元化養老服務產品。

構建海陸空鐵立體化交通體系

加快推進軌道8號線三期、深惠城際大鵬支線開工建設,積極爭取將軌道交通由8號線溪涌站向東延伸至壩光片區,協調推動小運量和深汕城際規劃建設。

加快推進鹽壩高速市政化、坪西路快速化、環城西路、環大鵬灣海岸公路、鵬壩通道建設,積極推動環城東路、大鵬大道、外環高速大鵬新區段、坪壩通道、南澳-東西涌幹道、南西路拓寬等規劃建設。

加快推動南澳碼頭工程(口岸)建設,與軌道交通相銜接,推動規劃建設金沙灣碼頭、溪涌碼頭,有效連接軌道8號線溪涌站,緩解大鵬半島入島難問題,提升片區暢通能力。

積極開展南澳雙擁碼頭、西涌碼頭、海上運動基地碼頭、龍岐碼頭、壩光碼頭等碼頭規劃建設,探索開通連接蛇口、鹽田、大鵬、深汕特別合作區的海上觀光航線,盡早開通大鵬至香港、惠州等地區的城際海上航線,打造環島海上旅遊航線,規劃「環海看大鵬」游線,滿足高端休閑度假群體海上觀光需求。

空間開發利用

加快推動棚戶區改造,優先推進舊城中村、舊工業區的有機更新,統籌有序推進拆除重建類城市更新,深入開展土地整備利益統籌,有序推進譚屋圍、白石崗、沙頭片區、上洞電廠、葵涌綜合市場二期、溪涌片區和鵬城第二工業區、水頭沙片區、南澳大酒店等重點單元城市更新項目,到2025年,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直接供應用地累計面積突破70公頃。

試點跨街道轉移的更新與整備聯動機制,推動新區未利用地盡快入庫成為可建設用地。

積極推進與港澳海洋領域合作

共建粵港澳大灣區遊艇旅遊自由港。以大灣區國際遊艇旅遊自由港建設為契機,探索與香港試行「一船二制」管理模式,實施「一船多港」自由行模式,試點粵港澳三地海事管理部門的聯辦機制,促進粵港澳遊艇產業形成合作聯盟,實現灣區遊艇自由行。

依託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聯動各方共同發起國際海洋開發銀行。

聯合前海共建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協同發展示範區,以制度創新共建共享共創為核心,協同開展投資、貿易、金融等領域的制度創新和政策爭取。聯合開展對外開放平台建設,積極推動在大鵬設立口岸,探索前海與大鵬遊艇聯檢機制互認互通。

依託鹽田區華大基因等優質生物企業、國家基因庫的科研帶動效應,攜手推進國際生物谷建設。

構建「三城三灣一區多點聯動」空間格局

藉助馬巒山、排牙山、七娘山及大亞灣、大鵬灣構成的「三山兩灣」天然生態格局,以生態廊道為隔離,以立體化、多層次的交通網路為支撐,以葵涌、大鵬、新大建設為核心,以壩光科學創新灣、龍岐海洋經濟灣、大鵬濱海文旅灣為發展引擎,通過提升發展能級,強化溪涌、土洋-官湖、下沙、南澳等多節點支撐,藉助軌道交通及干線道路,有效引導片區聯動,構建「三城三灣一區多點聯動」的空間格局,強化海洋空間與陸地公共空間的協同融合,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充滿活力動力創新力的高品質發展空間,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濱海綠色生態生活圈。

高標准打造三灣發展引擎

建設壩光科學創新灣。重點推進深圳海洋大學、國家深海科考中心落地建設,引進和培育新型研發機構、龍頭企業總部、海洋科技服務中介機構等,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平台、海洋檢驗檢測與認證平台等,依託國際生命科技中心、生物家園、綠島綜合體等核心平台,支撐科技創新功能塑造、生物產業優質資源集聚,構建完善的海洋科教服務體系,打造深海科考綜合服務基地,海洋總部企業集聚區,海洋創新創業、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實現產城融合高質量發展。

建設龍岐海洋經濟灣。加快推進海洋生物產業園三期、海洋博物館、樂高樂園等重大項目建設,依託海洋生物產業園重大平台設施建設深圳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推動建設海洋科技園、海洋領域專業研究所。構建沿新海大道、地質公園路、新東路、濱海棧道形成片區的旅遊環線,串聯海洋博物館、樂高樂園、地質博物館、東山海岸公園、東山濱海風情度假區等景觀節點。

建設大鵬濱海文旅灣。重點打造濱海旅遊產業集聚區,發揮南澳片區、下沙片區在濱海度假、健康養生、遊艇碼頭等資源聚集優勢,推動以休閑度假、康養旅遊為主的高端旅遊發展。

高質量提升三城發展能級

加快打造葵涌綜合服務中心城。借鑒世界先進城區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TOD)建設模式,以交通樞紐為核心,通過既有更新單元主體開發或片區整體更新統籌,開發建設超高層建築、高效使用地下立體空間。圍繞綜合交通樞紐,打造以科創交流、商務辦公為主體的中央商務區(CBD)。

加快建設大鵬旅遊服務新城。加快推進大鵬所城綜合整治,基於「旅遊+文創」的發展思路,推動歷史文化活化利用和整體風貌提升,打造融海防文化、活力創意文化等於一體的所城特色文化旅遊度假區。以大鵬街道為試點,積極推廣國際化街區建設。

規劃建設新大旅遊服務新城。積極推進新大片區有機更新,推進深圳海洋博物館、新大樂高樂園等重點項目建設,為南澳墟鎮、新大、桔釣沙、東西涌提供城區及旅遊綜合配套服務。同時分主題打造系列海洋文化公共空間,策劃海洋主題的濱海活動,將新大片區打造成集樂園旅遊、觀光旅遊、海上運動、休閑文化、養生度假、休閑購物、特色餐飲等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國際一流旅遊度假區。

生命健康創新發展示範試驗區

前瞻謀劃生物產業細分領域,依託國際生物谷、國際食品谷「雙谷」規劃建設,打造生命健康創新發展高地,推動全球創新資源和要素集聚,積極爭取國家級生命健康領域先行先試政策支持,率先構建具有大鵬特色的大健康前沿發展新生態,力爭創建具有區域影響力的生命健康創新發展示範試驗區。

到2025年,引進生物醫葯龍頭企業10家以上,引進項目100個以上,培育生物醫葯領域上市企業、獨角獸企業1家以上,生物醫葯及相關產業年產值達到100億元,以精準醫療為主導的生物醫葯產業體系基本建成。

到2025年,壩光片區城區公共服務功能完善,產業、科研、生活等軟硬體設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樹立宜居宜業生態城區新標桿。

到2025年,推動壩光國際生物谷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知名的生物產業集聚發展高地,引入十億級骨幹企業10家,潛力型企業50家,片區年產值力爭達到150億元。

加快推進深圳國際食品科學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農業基因組學研究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基於物聯網的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等項目建設,積極籌辦國際食品谷科學峰會、學術交流活動等,引領未來食品產業科技發展。

加速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

到2025年,將環龍岐灣片區打造為集海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產業化平台於一體的國際海洋科技創新高地和海洋經濟文化聚集地,成為新區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的先行啟動區。

到2025年,引進海洋科技創新平台5個以上,培育技術研發機構3個以上,吸引高層次人才團隊5個以上,全社會研發支出佔GDP比重提升至2.5%左右。

協調推動中廣核集團設立國家未來能源產業創新中心,加快中廣核在海洋新能源領域科技創新及成果產業化。

加快在新大、下沙、壩光、較場尾等片區推動海堤、沙灘、碧道、廊道、棧道、山海公園帶等一體化建設,實現新區濱海空間的海與城區腹地連接,打造海景視線走廊和濱海天際線,實現人與海洋和諧共生。

加快推動深圳海洋博物館、咸頭嶺遺址公園及博物館、大鵬古城博物館和非遺傳承基地規劃建設。

強與寶安海洋新興產業基地、南山蛇口國際海洋城、西麗湖國際科教城、深汕海洋產業拓展區等聯動,強化大鵬承載區基礎研究先導、海洋科技創新、深海科考服務和海洋人才培養等功能,構建陸海統籌、東西聯動的協同發展新格局。

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

到2025年,新增國家A級旅遊景區1個以上、省級旅遊度假區1個以上,新區旅遊產業增加值達到33億元,佔GDP比重達7%,加快打造世界級濱海旅遊目的地。

推動下沙國際旅遊度假區建設。到2025年全面建設成為集高端度假酒店群、冰雪世界、水上樂園、演藝中心於一體的國際高端旅遊度假勝地。

研究增設東涌、西涌、柚柑灣等可供中小型觀光艇停靠的簡易碼頭,串聯南澳海岸線,探索開通「海上看南澳」休閑觀光精品航線等「一程多站」旅遊產品,配套開發碼頭經濟,打造「食、宿、游、購、娛」一站式服務體系。

通過城際、地鐵、快速公交、遊艇等「快旅式」對外旅遊交通和景區公交、小運量、綠道等「慢游式」對內旅遊交通,全面構建「快旅慢游」的海陸空綜合旅遊交通體系。

到2025年,新增國際品牌酒店10家以上,全區營業酒店、賓館、民宿床位數達到40950張,其中國際品牌酒店床位數達到6300張,過夜遊客比例33%以上、入境遊客比例2.5%以上。

加快發展多元化全齡全業態旅遊:

依託大鵬所城打造小微博物館矩陣,在推進鵬城片區有機更新中預留地塊,籌建大鵬古城博物館,推動新大片區集中建設海洋博物館、咸頭嶺博物館等重點國有文博項目,沿南澳地質公園路打造博物館集群。

開展王母墟、高嶺古村、鵝公村、西貢村、南澳墟鎮等歷史風貌區規劃定位研究,深入挖掘古建築、古村落、古墟鎮、歷史街區的文化內涵與旅遊價值,完善配套設施和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體驗式、沉浸式、互動式的濱海特色有價值村落文化、體育、旅遊目的地。

結合新區山海資源優勢,大力開發山地戶外、水上運動、冰雪運動等運動休閑體驗和培訓項目,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豐富日常健身休閑活動供給,培育以體育運動為特色精品旅遊景區。

推動新區影視產業供給逐步向投資、製作、發行、版權交易、影視節慶等產業核心環節發展,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力爭引進宋城、觀印象等大型影視公司,孕育孵化國家級的影視內容IP,構建多元化新型影視產業生態體系。

以復星生命科學城、泰康之家鵬園養老社區等項目為抓手,打造集「智慧養老、醫療旅遊、文化養生、綠色食品」為一體的健康旅遊系列產品,構建獨具大鵬特色的康養旅遊產業體系。

美麗大鵬生態文明建設

推動新大廢棄采礦地綜合利用,與新大旅遊項目協同開發,探索就地規劃建設自然植物科普園、兒童自然博物館,以及以戶外游樂探險為主的青少年營地體驗中心。

以葵涌河、新大河、鵬城河等為試點,因地制宜建設湖庫型、河流型、濱海型等豐富多樣的碧道,到2025年,完成115公里碧道建設,樹立大鵬碧道新名片。

加快推動鑼鼓山郊野公園、葵涌公園等5個公園提升改造,推動新建新大河出海口濕地公園、東涌紅樹林濕地園、壩光中心公園等14個公園,謀劃推動新大山海生態公園、生物多樣性植物公園、生態文明展示館等規劃建設。

以大鵬所城、南澳墟鎮為試點,打造特色風貌精品示範村,營造自然、精巧的特色化街區。

力爭到2025年,壩光片區吸引綠色高新產業龍頭企業10家以上,引進項目100個以上,生活垃圾智能收集系統試點項目運行成熟,打造1個綠島綜合體示範項目。

⑹ 深圳公立醫院有哪些

1、深圳市人民醫院

深圳市人民醫院位於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東門北路1017號,佔地面積124914.52平方米,建築面積219032.41平方米,始建於1946年,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住院醫師規培、保健為一體的三級綜合醫院,是深圳市醫保定點單位。

2、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深圳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始建於1979年,位於深圳市福田區筍崗路,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預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六位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3、深圳市南山區人民醫院

深圳市南山區人民醫院(又名深圳市第六人民醫院,簡稱南山醫院)坐落於深圳特區西部南山區,是一所大型綜合醫院。設有疼痛科、感染科、康復科、脊柱外科等。

4、深圳市中醫院

深圳市中醫院位於廣東省深圳市福華路1號,羅湖區解放路3015號,羅湖區迎春路15號,始建於1975年,是一所三級中醫醫院。

醫院設有急診科、口腔科、老年病科、腎病診療中心、體檢科、推拿科、眼科、頸肩腰腿痛專科、腫瘤血液科、肝病專科、腎病專科、針灸科、脾胃專科、內分泌專科、腦病心理科、心血管內科、骨傷科等科室。

5、北京大學深圳醫院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位於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蓮花路1120號,創建於1999年,佔地5.9萬平方米,是一所三級綜合醫院,是深圳市醫保定點醫院。

醫院設有預防保健科、全科醫療科、內科、風濕免疫科、外科、婦產科、婦女保健科等。

⑺ 深圳14號地鐵線沿線醫院有哪些

深圳14號地鐵線沿線醫院有:
1、市第一人民醫院。
2、致美口腔醫院。
3、中信惠州醫院。
4、鎮隆醫院。
一善醫院。

⑻ 深圳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

「十四五」發展目標:
經濟總量超過4萬億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規劃綱要》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綱,以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為總牽引、總要求,以深圳綜合改革試點為關鍵一招,對深圳「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2035年遠景目標作出謀劃和部署。
根據《規劃綱要》,深圳「十四五」發展目標為:到2025年,深圳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其中,經濟實力、發展質量躋身全球城市前列,經濟總量超過4萬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超過1.5萬億元;創新能級顯著提升,全社會研發投入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5%左右;文化軟實力大幅提升;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9萬元;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
展望2030年,深圳將建成引領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創新城市,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躍上新台階;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成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示範者
推動前海擴區,探索全域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
《規劃綱要》提出,推動新時代深圳經濟特區改革開放再出發,以綜合改革試點構築體制機制新優勢,要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
圍繞「努力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先行示範者」,《規劃綱要》提出要服務國內大循環,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建設高效集約的國家物流樞紐體系,以深圳機場為載體建設深圳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加快平湖南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建設國際會展之都,構建國家級、國際性、綜合型大規模展覽和交易平台。

⑼ 深圳發布城市更新「十四五」規劃 投資1萬億供應3000萬平米住房

7月29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了《深圳市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通知明確,規劃期內堅持「留改拆」並舉,以保留提升為主,除違法建築、經專業機構鑒定為危房且無修繕保留價值的建築以及滿足存量低效用地盤活評價標準的用地外,不大規模、成片集中拆除現狀建築,原則上城市更新片區內拆除建築面積不大於現狀總建築面積的20%。
規劃期內,深圳全市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實施規模不少於95平方公里。其中,完成綜合整治用地不少於45平方公里,完成直接供地10平方公里和空間儲備用地40平方公里。
規劃期內通過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完成基礎教育設施學位不少於21.3萬個,重點保障一批綜合醫院、高中等全市緊缺的大型公共服務設施用地供應,彌補民生短板。落實水質凈化廠、電力、環境生態園等市政設施用地,提升市政支撐水平。加快推動國鐵、城際鐵路、軌道及相關場站、新(擴)建主幹路等用地整備,促進交通設施完善。
此外,加大住房保障力度,通過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持續穩定提供商品住房、公共住房和配套宿舍,規劃期內實現供應商品住房建築面積不少於3000萬平方米,力爭通過土地整備完成居住潛力用地不少於10平方公里,通過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規劃籌集公共住房和配套宿舍面積不少於700萬平方米。
規劃還明確,規劃期內保留提升100平方公里工業區,連片改造及整備45平方公里產業空間。其中,完成產業空間土地整備20平方公里,推進連片改造25平方公里,打造一批集中連片高質量產業發展空間,力保重大產業項目落地。
規劃期內完成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不少於1萬億元。有效發揮城市更新單元計劃的管控作用,合理控制新增更新單元計劃規模,規劃期內全市新增更新單元計劃規模不限為28平方公里。

⑽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的歷史沿革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原深圳市東湖醫院,始建於1985年,2010年10月醫院整體搬遷至新院址——深圳市龍崗區布吉李朗,是由深圳市政府創辦的一所大型現代化綜合醫院,是首家落戶龍崗區的市屬公立醫院。2015年5月,醫院改擴建工程開始動工,該項目新建綜合住院樓(23層)一棟,新增編制床位500張,建築面積6.3萬㎡,基建投資4.188億元人民幣。改擴建項目實施後,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將成為編制床位超過1000張,綜合科室實力顯著增強的現代化綜合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