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深圳資訊 » 深圳社保如何做異地就醫備案
擴展閱讀
深圳南山爬上下要多久 2025-07-09 06:20:07

深圳社保如何做異地就醫備案

發布時間: 2022-12-07 09:49:51

A. 深圳醫保如何異地就醫

深圳醫保異地就醫報銷流程為:
1.在深圳是辦理醫保備案,一般可直接前往當地醫保機構辦理,或在線上辦理也是可以的;
2.准備好相關材料,門診醫療費用報銷需准備加蓋醫院公章的原始收費收據、加蓋醫院公章的費用明細清單等,住院醫療費用報銷需准備加蓋醫院公章的出院記錄或者出院小結、加蓋醫院公章的費用明細清單、加蓋醫院公章的原始收費收據等;
3.攜帶准備好的材料前往當地社保機構進行報銷,工作人員會審核資料是否符合報銷條件;
4.符合條件的可以獲得報銷,一般會以簡訊方式通知,或者郵寄《社會醫療保險醫療費報銷單》給參保人。
若因為特殊原因無法在聯接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可以墊付現金再回深圳社保窗口報銷。

B. 如何辦理異地就醫備案

法律分析
首先,到老家的社保局,也就是參保地,申請異地就醫備案。常見的備案方式分為:線上備案 :以深圳為例,登錄社保局官網就能提交申請,一般隔天就能辦結。有些城市還可以通過官方微信、電話等備案。線下備案:比如武漢,需要攜帶身份證、社保卡、異地就醫登記表等,親自前往社保局辦理。需要注意的是:備案需要選擇定點醫院,以後在定點醫院看病才能報銷。如果想了解有什麼醫院可以選擇、以及備案是否成功,可以登錄社保系統查詢。成功辦理備案後,就可以直接拿醫保卡去定點醫院看病了,出院時就可以用醫保結算,無需事後報銷。這里也提醒大家,醫保卡是異地就醫的重要憑證,大家一定要保護好。
法律依據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做好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工作的通知》 第七條 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下列人員,可以申請辦理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
(一) 異地安置退休人員:指退休後在異地定居並且戶籍遷入定居地的人員。
(二) 異地長期居住人員:指在異地居住生活且符合參保地規定的人員。
(三)常駐異地工作人員:指用人單位派駐異地工作且符合參保地規定的人員。
(四)異地轉診人員:指符合參保地轉診規定的人員。

C. 深圳異地就醫備案網上辦理流程

辦理流程:

1、進入深圳社保局官網,點擊『個人網上服務系統』,然後登錄個人賬戶

2、登錄後點擊『在線辦理』—『醫療保險』—『直接結算備案』

3、核對個人的相關信息,填寫居住地址等信息,然後根據系統提示完成後面的貝恩流程

其他說明:

1.外來就業創業人員:在深圳參保的非深圳戶籍的外來就業創業人員,外派到國內省外其他地市(不含港、澳、台地區)或因故返回原戶籍地的。

2.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執行就醫地目錄、參保地起付線封頂線及支付比例。因各地目錄差異,直接結算與回參保地報銷可能存在待遇差,屬於正常現象。在跨省定點醫療機構已完成直接結算的,不允許因待遇差等原因而要求辦理退費。

3.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辦理備案時直接備案到就醫地市或省份。參保人員根據病情、居住地、交通等情況,自主選擇就醫地開通的跨省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就醫。

4.到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海南、西藏和新疆兵團就醫,備案到就醫省份即可。

5.辦理外來就業創業人員跨省就醫直接結算備案,無須再墊付費用,可在備案地實現住院費用直接結算。 6.外來就業創業人員不屬於我市醫保辦法規定的轉診或常住異地備案人員,支付比例按照醫保辦法第六十六條的相關規定,在市外非本市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住院醫療費用,按辦法規定支付標準的70%支付。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D. 如何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

異地就醫備案辦理流程為:

1、進入國家異地就醫備案小程序,找到快速備案,點進去後輸入參保人的相關信息進行實人認證;

2、按照提示選擇備案方式、備案人的參保險種和參保地;

3、填寫備案人的相關信息,再次進行實人認證,完成後選擇提交備案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的地方都支持這種備案方式,如果無法在網上進行備案,可以攜帶好相關資料,比如身份證和醫保卡前往當地醫保局服務窗口直接辦理等。

異地就醫覆蓋人群:

1、異地安置退休人員:指退休後在異地定居並且戶籍遷入定居地的人員。

2、異地長期居住人員:指在異地居住生活且符合參保地規定的人員。

3、常駐異地工作人員:指用人單位派駐異地工作且符合參保地規定的人員。

4、異地轉診人員:指符合參保地轉診規定的人員。

5、異地急診人員:指符合參保地急診規定的人員。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E. 深圳異地就醫備案網上辦理流程

法律分析:1.申請

1)網上申請

申請人登陸廣東省政務服務網,選擇「常住異地就醫備案登記」的菜單選項,根據指示填寫相關數據,並上傳申請資料的電子版。

2)申請接收

接收受理人員對申請人提交的申請進行接收。

2.受理

申請人在網上提出申請的,接收受理人員對申請人提交的電子文檔進行受理審核,提出受理意見。

3.審核接收受理人員審核內容為:申請人是否符合申請資格;申請材料是否齊全、格式是否規范、是否符合法定形式;是否屬於本部門受理范圍;是否停止辦理。

4.審批

核對相應信息並確認無誤後,做出審批通過或不通過的決定。

5.辦理結果

材料齊全審核通過的,即時辦結網上發送結果;材料不齊全,告知補齊材料後再申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八條 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F. 深圳醫保如何辦理異地就醫

1.網上辦理: 登錄深圳市醫療保障局官網→個人網上服務系統的本市參保人常住異地就醫備案業務頁面申請辦理(登錄https://sipub.sz.gov.cn/hspms/→醫療保險→本市參保人常住異地就醫備案業務);
2.電話(傳真)辦理: 參保人通過電話傳真相關資料到屬地醫保經辦機構;
3.窗口辦理: 參保人前往各區、街道行政服務大廳醫保經辦窗口提交相關資料進行業務辦理。
拓展資料
異地就醫可以簡單定義為參保人在其參保統籌地區以外發生的就醫行為。在社會醫療保險范疇內,「異地」一般是指參保人參保的統籌地區以外的其他國內地區,「就醫」則是參保人的就醫行為。
申報規定
申報原因
1、限於本地醫療水平的限制,一部分重病人和經本地定點醫療機構長期治療效果不明顯的病人轉外就醫。
2、一部分人員在本地以自由職業者身份參加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但平常在外地工作,生病時在工作所在地就醫。
3、部分職工退休後,懷念故土回家鄉養老,在家鄉當地醫院就醫。
4、一些企業在外承包工程或在外地設立營銷機構,職工長期在外地工作、就醫。
申報標准
1、退休異地安置的參保人員;
2、退休後在境內同一異地居住半年以上的參保人員;
3、常駐境內異地工作的參保人員。
申報程序
1.參保人辦理異地就醫確認手續後,方可在經認定的異地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其個人醫療帳戶金額可憑醫保卡的任一營業網點支取,用於支會門診一般疾病費用及在葯店購葯配葯的費用。參保人員患病住院(含門診特定項目治療)可到已認定的當地定點醫療機構進行住院和門診特定項目治療,醫療費用先由個人墊付,自出院之日起1個月內,憑以下資料由參保單位向市醫保中心申請報銷;
1) 醫療保險卡的正反面復印件;
2) 已確認的《異地就醫申請表》復印件;
3) 出院或診斷證明,屬門診特定項目的醫療費用需附經市醫保中心審批的《門特申請單》復印件(急診留觀除外);
4) 醫療費用開支明細清單;
5) 醫療費用的正式了票(背後有報銷人簽名);
2. 參保人員到外地(不包括港、澳、台地區)出差、學習、探親期間患急病時,可到當地公立醫院就醫,門診醫療費用由參保人員自理;經核準的住院(含急診留觀治療)所發生的費用,由參保人現金墊付後,由單位經辦人憑經下資料到市醫保中心申請零星報銷: [3]
1) 參保人單位證明;
2) 醫療保險卡正、反面復印件;
3) 出院或診斷證明;
4) 醫療費用開支明細清單;
5) 醫療費用發票(背後有報銷人答名);
6) 住院病歷復印件。

G. 深圳市醫保異地就醫報銷流程

法律分析:一、網上辦理流程,1、申請:申請人在廣東省政務服務網預申請後到窗口提交申請材料。2、受理材料:前台業務員對申請人的申請條件和申請材料進行審核。申請人符合申請條件且報銷必備材料符合要求的,當場出具《深圳市社會醫療保險費用核准業務收件回執》、《深圳市社會醫療保險費用核准業務受理告知書》。申請人符合申請條件但報銷必備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前台業務員告知申請人辦理業務所需材料,出具《深圳市社會醫療保險費用核准業務指引告知書》;申請人不符合申請條件的,受理部門出具《深圳市社會醫療保險費用核准業務不予受理通知書》。3、承辦,4、審核,5、審批,6、辦結,7、送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八條 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二十九條 參保人員醫療費用中應當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葯品經營單位直接結算。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制度,方便參保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H. 怎樣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

異地就醫備案辦理流程為:

1.進入國家異地就醫備案小程序,找到快速備案,點進去後輸入參保人的相關信息進行實人認證;

2.按照提示選擇備案方式、備案人的參保險種和參保地;

3.填寫備案人的相關信息,再次進行實人認證,完成後選擇提交備案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的地方都支持這種備案方式,如果無法在網上進行備案,可以攜帶好相關資料,比如身份證和醫保卡前往當地醫保局服務窗口直接辦理等。

所謂的醫保異地就醫,就是在甲地辦理的醫保需要到乙地去看病,也就是跨統籌區去就醫,就稱為異地就醫。目前我國的醫療保險是按照屬地化管理的方式進行管理。在正常情況下,在甲地辦理的醫療保險,就只能按照甲地的規定,享受當地的醫保待遇。這些待遇包括了個人賬戶使用的待遇,特殊門診就醫報銷的待遇,住院的報銷的待遇,報銷比例的待遇,最高限額使用的待遇,大病醫療保險的待遇,退休待遇等。只要跨城市就醫,就稱為異地就醫。如果醫保實行了省級統籌的地區,那麼則需要跨省就醫才屬於異地就醫,比如四大直轄市早就實行了省級統籌,那麼對於京津滬渝的參保人,只有出市外就醫才能算得上是異地就醫,但在大多數省,雖然是在省內就醫,但只要你離開所在的地級城市去看病就醫,也就屬於異地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