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有多少深圳同名的地方
中國只有深圳一個地方。國內只有一個城市叫深圳,深圳是廣東省的一個城市。1931年設立深圳鎮,位於現深圳市羅湖區。1979年,在寶安縣基礎上設深圳市,市府駐深圳鎮,深圳鎮建制撤銷。1980年,建立深圳經濟特區。可以看到深圳名稱的軌跡,深圳河,深圳鎮,深圳市,可以說深圳得名於深圳河。
深圳市成立於1979年,深圳經濟特區1980年建立,迄今只有四十餘年,如此強勁的經濟實力讓世界矚目。深圳無疑是一個新興的城市,因此就有人認為它就是一座建在農田上的城市,沒有什麼歷史。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深圳的歷史非常久遠。
深圳名字的由來
說深圳的歷史,就要從寶安區說起。寶安區位於深圳市西部,瀕臨珠江口東岸,自古就是廣州通往南洋含中東、歐洲的要塞,只不過在古代由於嶺南地區開發較晚,一直沒有正式的官方建制而已。三國時期,東吳在這里設了一個鹽場,取名為東官鹽場。
公元265年,東吳末帝孫皓在這里設司鹽都尉,是縣級編制,不過性質屬於經濟類,嚴格來說不算是行政單位。公元331年,東晉拆出番禺縣設寶安縣,治所在今寶安區,這是寶安建制之始。
當時的寶安縣范圍很大,包括如今省級的香港,副省級的深圳,地級的東莞,以及珠江口西岸的地級中山。寶安縣所隸屬於東官郡,郡治在今深圳市南山區,寶安還有個別稱叫東官城,就是因此而來。
Ⅱ 深圳有多少個區各區的名稱叫什麼
截至2021年5月,深圳共下轄9個行政區,分別為:羅湖區、福田區、南山區、寶安區、龍崗區、鹽田區、龍華區、坪山區、光明區 。
深圳:
深圳,廣東下轄地級市,副省級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經濟特區,位於北回歸線以南,東經113°43′至114°38′,北緯22°24′至22°52′之間。地處廣東省南部,珠江口東岸,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瀕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邊深圳河與香港相連;北部與東莞、惠州兩城市接壤。面積1997.47平方千米。
歷史沿革
深圳最早的前身為廣州寶安縣。1979年1月,撤銷寶安縣,設立深圳市。
1979年7月,中央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建立特區。
1979年11月,中共廣東省委決定將深圳市改為地區一級的省轄市 。深圳設龍崗、葵涌、龍華、羅湖、南頭、松崗6個管理區。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中通過了由國務院提出的《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批准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 。
1981年10月,恢復寶安縣,轄深圳經濟特區外原寶安縣區域。
1981年3月,深圳升格為副省級市。
1982年1月,成立羅湖區,轄經濟特區全部范圍,鹽田區域為羅湖區管轄。
1990年1月,特區內撤銷羅湖、福田(原上步)、南頭、蛇口、沙頭角5個管理區,成立羅湖、福田、南山三個市轄區。其中沙頭角、羅湖2個管理區合並組建羅湖區。
1992年11月,民政部批復,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寶安縣,設立寶安區、龍崗區。
1998年3月,以沙頭角為中心的區域從羅湖區析出,設鹽田區,仍為特區范圍。
2007年5月,光明新區成立,管轄公明、光明兩個街道,地處深圳西部。
2010年7月,深圳經濟特區范圍延伸到龍崗、寶安。
2011年12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寶安和龍崗新增兩個功能新區,分別為「龍華新區」和「大鵬新區」。
2018年5月,國務院批復廣東省設立深圳市光明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深圳
Ⅲ 深圳市的名字由來
由來:「深圳」一名始自明永樂八年(141O年),因所處環境、河溝(南方人習稱圳或涌)縱橫,故名。清康熙七年( 1668年)在新安縣邊境修築了深圳、鹽田、大梅沙、小梅沙等21座墩台為邊陲哨所,以後逐漸成墟。民國二十年(1931年)設深州鎮。
1979年3月撤寶安縣設立深圳市;市政府駐深圳鎮。1979年8月撤深圳鎮,「深圳」一名由深圳市名沿用下來。。1980年正式確立廣州、深圳、廈門、珠海、汕頭五處為通商口岸。深圳自立門戶,獨立成市。
深圳市前身為寶安縣。1979年3月,寶安縣改為深圳市。「深圳」地名始見史籍於明永樂八年(1410年),於清朝初年建墟。當地的方言客家話俗稱田野間的水溝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澤密布,村落邊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
因深圳河流經,河溝深浚得名。康熙《寶安縣志》卷3:惠民橋「在深圳河溝深浚,凡遇雨潦潮漲,往來維艱,更有不知深淺,動遭淹溺,康熙二十八年巡檢廖膺寵建造石橋,名曰惠民」。俗稱水溝為圳。鎮因深圳河為名。
(3)深圳的名稱及成立多少年五大領域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的深圳:
秦朝時期,深圳就被列入大秦帝國的版圖中,當時的深圳被稱為「南越部族」,秦始皇也把它歸入了廣東省境內,方便實行郡縣制。
宋朝時期,商品經濟的活躍發展,使南方經濟不斷進步,而當時的深圳正好是海港,自然備受關注,因為水運要靠它。它是南海貿易的重要樞紐。商人都十分關注之地。
元、明代時期,由於經濟重心與政治重心的南移,南方的貿易更是不斷飛速發展,由於深圳的海港優勢,地位進一步提高。逐漸被單獨列為一個縣,當地還發展香料產業,由於距海較近,還發展「鹽業」,來增加當地人們的收入。還有當地人們出口珍珠,牟取商業利益。
深圳是中國最年輕的城市,其發展速度之快,程度之高,短短30幾年創造了一個「深圳速度」這樣的奇跡,在國內乃至全球都是罕見的,如今已是國內四大一線城市。
Ⅳ 深圳這個名字是誰取的,為什麼叫深圳,
深圳這個名字永樂皇帝起的,深圳名稱的由來是:
深圳地名始見史籍於1410年明永樂八年,於清朝初年建墟。當地方言俗稱田野間的水溝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澤密布,村落邊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
深圳的經濟特區發展史雖只有40多年,擁有著6700多年的人類活動史有著6000多年的人類開發史和海洋經濟發展史、1700多年的城市史、600多年的海防史、悠久的廣府民系和客家移民史。
(4)深圳的名稱及成立多少年五大領域擴展閱讀:
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創造了一連串的經濟發展奇跡:深圳地區生產總值由1979年的1.96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2.6927萬億元。
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2491倍,年均增長21.6%;外貿進出口總值從1980年的2000多萬元發展到2019年的2.98萬億元,剔除匯率因素增長2.5萬倍。
從1993年起,出口規模連續27年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稅收規模從1980年的0.27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8000億元,每平方公里稅收產出4.1億元,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
Ⅳ 深圳名字的由來
深圳市,又稱為「鵬城」,位於中國南方珠江三角洲東岸,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是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經國務院批准於1980年8月26日正式設立。全市土地總面積為1953平方公里,其中,經濟特區面積為395.81平方公里。經過29年的建設和發展,深圳由一個昔日的邊陲小鎮發展成為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新興現代化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09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對全國294個地級以上城市綜合競爭力2008年度排名顯示,深圳位列第二。
地名由來
「深圳」地名始見史籍於1410年(明永樂八年),於清朝初年建墟。當地的方言客家話俗稱田野間的水溝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澤密布,村落邊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深圳又稱鵬城。 百越部族(史前——公元前214年) 夏、商年代,深圳是百越部族遠征海洋的一個駐腳點。居殖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區域的百姓,是百越部族的分支——「南越部族」。他們以捕魚、航海維生,甚少農墾。 秦皇設郡(公元前214——公元331年)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於公元前214年在嶺南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謫徙50萬人開發。時屬南海郡的深圳,便融入了中原文化。 東晉建縣(公元331——1573年) 深圳市最早的前身為寶安縣。寶安作為縣建制始於公元331年(東晉咸和六年)。朝廷置轄地六縣的東官郡,轄地大概為今天的深圳市、東莞市和香港等范圍。郡治在寶安縣(南頭)。 宋朝時期,深圳是南方海路貿易的重要樞紐,盛產食鹽、香料。至元朝,又以出產珍珠著名。公元1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在今深圳境內設立了東莞守御千戶所及大鵬守御千戶所。 有600多年歷史的南頭古城,曾是晚清前深港澳地區的政治中心。 新安古城(公元1573——1841年) 深圳市的前身又曾名為新安縣。公元1573年,中國明朝政府擴建東莞守御千戶基地,建立新安縣,並建縣治於南頭,轄地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區域。經濟以產鹽、茶葉、香料和稻米為主。 縣境分割(公元1842年——1898年) 公元1842年7月至1898年4月期間,中國清政府與英國相繼簽訂《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港島、九龍和新界割讓、租借給英國。至此,原屬新安縣的3076平方公里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公里脫離其管轄,深圳與香港從此劃境分治。 復名寶安(公元1913年——1979年) 公元1913年(民國二年),廣東省新安縣復稱寶安縣,現址仍在南頭。 縣治遷移(公元1938年——1953年) 抗日戰爭時期,南頭淪陷,寶安縣政府臨時遷往東莞縣。1953年,因深圳聯接廣九鐵路,人口聚居較多,工商業興旺,寶安縣治東遷至距南頭10公里外的深圳墟。
深圳建市(公元1979年)
1979年3月,中央和廣東省決定把寶安縣改為深圳市,受廣東省和惠陽地區雙重領導;11月,中共廣東省委決定將深圳市改為地區一級的省轄市。1980年8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現在,該天也被世人親切的稱為「深圳生日」。1981年3月,深圳市升格為副省級市。1988年11月,國務院批准深圳市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並賦予其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1992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規的權力。 2004年,深圳成為無農村的城市。
Ⅵ 深圳市面積多少平方公里
深圳面積1994.47平方公里。
深圳,簡稱「深圳」或鵬城,是廣東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是廣東省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特大城市、中國經濟特區、國家經濟中心城市、國際化城市、科技創新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國務院批準的商貿物流中心。全市設9個行政區和1個新區,總面積1997.47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927.96平方公里。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深圳常住人口為1767.38萬人。2021年,全市生產總值30664.85億元。
深圳最早的前身是廣州府寶安縣。[156]深圳的名稱最早記載於明朝永樂八年(1410年)。它成立於1979年,並於1980年成為中國建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新興的移民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被譽為「中國的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