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稅務籌劃的方法有哪些
公司注冊在低稅收窪地,享受當地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的返還政策。
成立有限公司
地方園區增值稅留存50%,所得稅留存40%
獎勵扶持比例給到企業75%-90%
獎勵扶持在企業納稅次月獎勵給到企業,政策穩定,獎勵比例高!
個人獨資企業
優勢就是所得稅的核定徵收,需要在園區內成立企業,所得稅申請核定徵收
核定後,綜合算下來企業的稅負在1.56%-3.16%
利用企業性質進行稅務優化,比如個人獨資企業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應繳的個人所得稅可以進行核定徵收。在深圳,除娛樂業之外的企業個人所得稅的應納稅所得額為5%。
利用稅收優惠政策,例如:小規模公司季度開票不超過30w可以免交增值稅,企業可以通過設立若干個企業進行節稅。
拆分業務,例如設備銷售可以分為技術、安裝、銷售三個部分,安裝服務和技術服務的增值稅稅率低於設備銷售的增值稅稅率。
找出不屬於征稅范圍的內容。任何稅種都明確規定了征稅對象。進行稅務籌劃要利用這些規定作反向思維,找出不屬於征稅范圍的內容,然後利用這些規定開展籌劃工作。
找出有利於延遲納稅的稅法規定,並依次簽訂對外銷售合同。稅制設計過程中,對納稅義務發生的時間作出了明確的法律規定,納稅人採取不同的收款方式納稅義務的發生時間就會有很大差別。
② 深圳個體戶怎麼交稅
個體工商戶的納稅方式多樣,其中包括查賬徵收、核定徵收和定期定額徵收三種主要稅收制度。
查賬徵收是一種較為嚴格的稅收管理方式,適用於那些賬戶健全、核算準確的個體工商戶。此外,如果個體工商戶達到特定條件,也可以從其他徵收方式轉換為查賬徵收。這種稅收制度要求個體經營者具備較高的財務管理能力,能夠准確記錄並報告其經營所得和應納稅額。
核定徵收則適用於那些在一定情形下,無法准確核算其應納稅額的個體工商戶。稅務部門會依據相關規定,對其應納稅額進行核定並徵收。這種方式簡化了稅收管理過程,降低了稅務部門與個體經營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有助於確保稅收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定期定額徵收是另一種常見的稅收管理方式。稅務部門會根據相關規定,對個體工商戶在一定經營周期內核定其應納稅收入或所得額,並據此確定應納稅額進行徵收。這種方式既保證了稅收的穩定性,又方便了個體工商戶進行財務規劃和預算管理。
綜上所述,個體工商戶的納稅方式靈活多樣,旨在滿足不同經營規模和財務管理能力的需求。通過合理的稅收制度設計,稅務部門能夠有效促進個體經濟的發展和繁榮。
③ 稅務籌劃六大方法有哪些
1、均衡法:削平收入起伏
白領們切記,工資收入盡量不要起伏太大,盡量分攤到每個月平均拿。一稅通稅務籌劃師王先生介紹,我國個人所得稅採用七級累進稅率,納稅人的應稅所得越多,其適用的最高邊際稅率也就越高,從而納稅人適用的平均稅率和實際交稅額都可能提高。
2、福利轉化法:降低名義收入
由於對職工福利和工資收入的稅務安排不同,善解人意的公司不妨在政策范圍內多發放福利(需注意目前飯補、房補等福利費已納入個稅范圍),通過福利工資來巧妙安排,從而幫助員工合理避稅。
在各檔稅率不變的條件下,可以通過減少自己收入的方式使得自己適用較低的稅率,同時計稅的基數也變小了。可行的做法是和單位達成協議,改變自己的工資薪金的支付方法。
即由單位提供一些必要的福利,如企業提供住所、車輛保養使用費用等,這些是員工硬性支出,可在工資中將這些費用扣除。此外,企業還可以提供假期旅遊津貼、員工福利設施等,以抵減個人的工資薪金收入。
3、公積金法:盡量多繳
公積金能多繳就多繳。按照稅務部門的有關規定,公民每月所繳納的住房公積金是從稅前扣除的,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將單位和個人住房公積金免稅比例確定為12%。
即職工每月實際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只要在其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12%的幅度內,就可以在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因此,高收入者可以充分利用公積金、補充公積金來免稅。
根據有關規定,住房公積金規定繳存比例仍為8%,有條件的企業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可以為10%。而單位職工繳存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
交納的住房公積金可以用於購買、大修自住房屋等用途。在職職工離休、退休、出境定居等情況下,可以銷戶將住房公積金余額全部提出。
此外,企業還可以按工資總額的14%計提福利費,按2%計提培訓費,按1.5%計提工會經費,這些都可用於職工福利開支,而不必繳納個人工資性收入所得稅。
4、次數籌劃法
這主要適用於勞務所得。現在,不少白領在外兼職或者提供一定的勞務,獲得工資之外的勞務報酬。這部分收入也需要好好籌劃。
與工資薪金所得不同,勞務報酬所得征稅是以次數為標準的,而不是以月計算。所以,次數的確定對於交納多少所得稅款至關重要,這也是對於勞務報酬所得稅進行籌劃時首先考慮的一個因素。
勞務報酬以次數為標准,每次都要扣除一定的費用,在一個月內勞務報酬支付的次數越多,扣除的費用也就越多,其應交納的稅款就越少。
所以,納稅人在提供勞務時,合理安排納稅時間內每月收取勞務報酬的數量,可以多次扣除法定的費用,減少每月的應納稅所得額,避免適用較高的稅率,使自己的凈收益增加。
5、投資避稅
除了盡可能合理安排工資收入外,還可以利用我國對個人投資的各種稅收優惠政策來合理避稅,主要可利用的投資工具有國債、教育儲蓄、保險產品與股票等。
教育儲蓄巧免稅:這主要是對於那些家有兒女,要供給讀書郎的家庭。相比普通的銀行儲蓄,教育儲蓄是國家為了鼓勵居民積累教育資金而設立的。
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免徵利息稅。而教育儲蓄的實得收益比同檔次普通儲蓄高出20%。但教育儲蓄並非人人都可辦理,其對象僅僅針對在校學生。
6、慈善捐贈免稅
捐贈不僅是善事,還可以免稅。我國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個人將其所得通過中國境內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教育和其他社會公益事業以及遭受嚴重的自然災害地區、貧困地區的捐贈,只要捐贈額未超過其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的30%的部分。
就可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即個人捐贈時,只要其捐贈方式、捐贈款投向、捐贈額度符合法律規定,就可使這部分捐贈款免繳個人所得稅。當然,企業也可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免稅。
(3)深圳稅務規劃的方式有哪些擴展閱讀:
合法性
合法性指的是稅務籌劃只能在稅收法律許可的范圍內進行。這里有兩層含義:一是遵守稅法。二是不違反稅法。合法是稅務籌劃的前提,當存在多種可選擇的納稅方案時。
納稅人可以利用對稅法的熟識、對實踐技術的掌握,做出納稅最優化選擇,從而降低稅負。.對於違反稅收法律規定,逃避納稅責任,以降低稅收負擔的行為,屬於偷逃稅,要堅決加以反對和制止。
籌劃性
籌劃性,是指在納稅行為發生之前,對經濟事項進行規劃、設計、安排,達到減輕稅收負擔的目的。在經濟活動中,納稅義務通常具有滯後性。企業交易行為發生後才繳納流轉稅;收益實現或分配之後,才繳納所得稅;財產取得之後,才繳納財產稅。這在客觀上提供了對納稅事先做出籌劃的可能性。
④ 一般納稅人稅務籌劃,企業該如何做到合理避稅
合理避稅原理:合理避稅的方式有很多種,關鍵在於在低成本的前提下還能合法合規合理。
1、在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在稅法的規定和條文下操作;2、更多的是在法規定下,更多的根據企業的情況,根據企業行業的性質,在稅法下利用現有的優惠,減免,有利條件;3、如果現行企業不具備稅法的優惠辦法,在以企業價值最大化,在不違法法律前提下,改變企業業務模式,改變企業交易方式,改變企業一些外在形式,使企業適合已經有的優惠。
拆分公司合理避稅
通過拆分公司來避稅現在已經很常見了,將一個一般納稅人公司分拆成兩個小規模,適合3%的稅率。
例如:唐韻服裝公司專門銷售高檔服裝,預計每年不含稅銷售收入120萬元,購進服裝成本為30萬元。作為一般納稅人,適用增值稅稅率17%。每年的增值稅負擔為15.3萬元(120×17%-30×17%)。
根據公司的情況,可以將公司分拆為唐衣服裝公司和唐裳服裝公司,兩家公司一年的銷售額分別為60萬元,一套人馬,兩個牌子,分別申請小規模納稅人,可以適用3%的稅率。如此籌劃之後,唐衣服裝公司應繳增值稅額為1.8萬元(60×3%),唐裳服裝公司的應繳增值稅額同樣為1.8萬元(60×3%),兩公司合計應繳納增值稅為3.6萬元。
結果很明顯,唐韻服裝公司分拆之後,節稅預期為每年11.7萬元(15.3-3.6)。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合理避稅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企業要合理避稅,首先能夠取得專用發票的情況盡量獲取,但不是公司采購進來的原材料及相關商品的供應商都必須是具有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一般納稅人(在同等價格下:小規模納稅人稅率只有3%,與一般納稅人17%,相差14%。),然後,對於公司的銷售可以適當進行變通,降低公司的應稅銷售額,其次,針對優惠稅收政策,進行公司經營擴各方面的調整,以求達到優惠稅收政策要求的條件,進行避稅。如果達不到條件還可以選擇以分公司或新公司的方式注冊到低稅區,在我國的稅法規定中,經濟特區、沿海經濟開發區的企業就比內地企業享有眾多的稅收優惠,少數民族地區以及國家級貧困地區就比發展較好的地區稅收優惠多,所以其稅收負擔要輕得多,一般納稅人企業在避稅時,可以有目的地選擇以上特定區域從事投資和生產經營,從而享有更多的稅收優惠。這種方式與本身享受的優惠政策可以疊加享受。
設立個人獨資企業或者合夥企業合理避稅
這兩類企業不繳納企業所得稅,而是繳納個人所得稅;交完個稅所剩利潤全部歸個人所有,沒有分紅稅。
例如A 公司:重慶 XX 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一般納稅人6個點)查賬徵收 ,一年開票額 200 萬元,成本擬定 50 萬元(包括成本票(自行提供)、財務費用、管理 費用、固定資產等所有有效可列支費用)增值稅 +附加稅 =13.05萬企業所得稅 32.78 萬,有限公司合計應繳稅額約為 46萬元
B 公司:重慶XX 文化傳播中心(小規模 3 個點)可申請核定徵收,一般是行業利潤10%核定(稅率詳見五級累進表),一年開票額 200 萬元 (個人獨資、合夥企業因無企業所得稅,故無需准備成本),增值稅+附加稅=6.47 萬,個人所得稅=200/1.03*10%*35%-14750=5.32萬個人獨資、合夥企業應繳稅額約為 12 萬元
同類型公司如做成個人獨資、合夥企業申請核定徵收可為企業省 下約近 34萬元。
用足稅收優惠政策
新稅法的頒布實施將減免稅的權力收歸國務院,避免了減免稅過多過亂的現象。同時,稅法又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各種稅收優惠政策,(國發【2017】5號),明確提出「允許地方政府在法定許可權范圍內制定出台招商引資優惠政策」。
⑤ 深圳稅收優惠政策有哪些
法律分析:一、目前,許多地區都出台了一些稅收優惠政策來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企業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比如某科技服務公司要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可以先在園區注冊一家分公司 (無需實際入駐),主公司通過園區內的分公司對其部分業務利潤進行業務分流,享受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扶持政策。一是企業可以通過分支機構、子公司、新公司或遷移等方式落戶當地園區,無需在園區實地工作,只需注冊在園區就可以,不改變企業現有的經營模式,和經營地址。並根據企業應納稅額給予一定比例的稅收優惠。有限公司的稅收優惠政策如下:
1.企業在園區當地繳納的增值稅,財政以地方留存(50%)的50%~80%扶持給企業,當月納稅,扶持獎勵次月兌現。例如企業當月在園區繳納100萬增值稅,地方留存50萬,次月按照比例扶持企業25萬~40萬。
2.企業在園區當地繳納的企業所得稅,企業以地方留存(40%)的50%~80扶持給企業,以100萬為例,扶持給企業的在20萬~32萬。另外納稅大戶一事一議,給企業的扶持比例按照企業的稅收調整,上不封頂。
二、利用個人獨資企業申請審批和徵收:
在有稅收優惠政策的園區設立個人獨資企業,申請核定徵收所得稅0.5%-2.08%。
以小規模納稅人為例,企業增值稅為3%,不繳納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核定徵收0.5-2.1%(小規模最高為2.1%)。整體稅負最高不會超過5.08%,大大降低了企業整體稅負。
法律依據:《關於實施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公告》
第一條 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在《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13號)第二條規定的優惠政策基礎上,再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第二條 對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減半徵收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