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三環多少米
擴展閱讀
廣州天河龍洞在什麼位置 2025-07-27 23:31:59
廣州辦社保要什麼證件 2025-07-27 23:20:19
深圳竹邊哪個小區最好 2025-07-27 23:13:32

天津三環多少米

發布時間: 2022-07-10 21:35:05

Ⅰ 北京到天津的距離(開車)

119.4公里, 1小時27分鍾。

Ⅱ 重慶三環高速公路的外環高速

重慶三環高速公路也稱作重慶外環高速公路,該線路全長475公里,串起了12個區縣。該線路以重慶渝北區為起點沿逆時針方向依次:
渝北、北碚、合川、銅梁、大足(2011年10月27日大足、雙橋合並為大足區)、永川、江津、綦江(2011年10月27日綦江、萬盛合並為綦江區)、南川、武隆、涪陵、長壽、渝北。
重慶三環高速公路將重慶「一小時經濟圈」囊括。 重慶三環高速公路內的面積比其他三個中央直轄市(北京、天津、上海)中任何一個的總面積都要大,圈入的面積約為19904平方公里,這大致是重慶市總面積的四分之一。(註:重慶市的總面積約為8.2萬平方公里。)重慶直轄後,規劃了「二環八射」』2000公里高速公路路網,在基本建成的前兩年(2008年),又再規劃『「一環二射一聯」近1000公里高速公路,「三環高速公路」在重新規劃的「三環十射一聯」中正式亮相。
在重慶三環高速公路各個分段項目中,長壽到涪陵段、涪陵至南川段、南川至綦江段、合川至銅梁段、永川至江津段已經建成,江津至綦江段、銅梁至永川段等分段還處於建設或籌備階段。 長合高速作為重慶第四千公里高速公路第一批招商項目,是重慶三環高速公路的最後一段,全長77公里,投資約108億。公路採用雙向四車道,設計時速80公里,路基寬24.5米,全線呈全封閉、全立交的形式。
長合高速起於重慶三環高速公路銅梁至合川段終點沙溪樞紐互通,止於渝長高速公路箭沱灣立交,途經合川草街、清平、北碚靜觀、三聖、渝北統景、石船、龍興等多個鄉鎮,與南川至兩江新區高速公路相接,全線設有互通式立交12處。長合高速建成後,合川至長壽間的行程,將由原來的2個小時縮短至一個小時左右。

Ⅲ 北京到天津有多少千米

從北京到天津西部的1461次列車全長148公里。

1461次列車是從北京出發,以上海為終點的有空調的特快列車。出發時間是11:54,到天津西的時間是13:48,到終點站的時間是次日的07:19。全程19小時25分鍾,行程1463公里。

火車途經北京、廊坊以北、楊村、天津以西、景海、青縣、滄州、泊頭、東光、吳橋、德州、濟南、泰山、慈姚、兗州、鄒城、滕州、棗庄以西、徐州、蘇州、蚌埠、滁州以北、南京、鎮江、常州、蘇州、崑山、上海等地。

(3)天津三環多少米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北京鐵路交通:

1.鐵路

主要有京九鐵路從北京到香港,九龍,京滬鐵路從北京到上海,京廣鐵路從北京到廣州,廣東省,京哈鐵路從北京到黑龍江的哈爾濱,和高鐵高鐵的哈爾濱,黑龍江省,北京鐵路。

從北京到內蒙古包頭市北京忻州市,山西省原平市的北京,原有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北京至桂林鐵路、高鐵(京廣高鐵-湘桂>高鐵)、北京至內蒙古通遼市的北京至河北省承德市和北京的北京鐵路。

在國際鐵路運輸方面,經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蒙古首都烏蘭巴托、平壤和越南首都河內前往俄羅斯城市的列車均從北京出發。

2.京津城際鐵路

京津城際鐵路於2005年7月4日開工建設,2008年8月1日正式通車。北京到天津的路程縮短到了半小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全長最長、投資最大、標准最高的京滬高鐵於2011年6月30日正式投入運營。

Ⅳ 天津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金街
古文化街
大胡同
五大道
塘沽外灘
以上的地方你都去過了夜就沒什麼的了:)
下面的是 市民評選的津門十景 有空去看看吧
一:故里尋蹤——天津古文化街

以天後宮為中心的古文化街, 南口的牌樓上高懸「津門故里」大匾,標志著這一帶是800年前的一處居民聚落點。金代在這里建立了天津城市最早的政治建制--直沽寨, 今日市區就是以這一帶為原始中心區域而逐漸拓展的。當人漫步這條古老街道時, 總要情不自禁地尋覓歷史的蹤跡,體會一下古味、中國味、天津味和文化味, 而且非尋不能出情趣。「故里尋蹤」一名由此而來。 街上的近百家店鋪門面,皆為清代風格,一律青磚砌體、磨磚對縫,有坡頂、飛椽廊柱的樓閣, 也有冰盤檐、掛落板、朝天欄桿的平頂小軒。舉目望去,高低相間,起伏有致,各具特色。 而到了古文化街中心的「天後宮」前,過街戲樓雄偉壯麗,桅桿旗幡直插雲天, 宮前廣場寬闊豁亮,周圍的建築物也突然高大,使遊人的觀感從不斷變化中形成高潮。 倘若佇立「天後宮」前,遙望街南和街北,只見曲折跌宕,充滿古巷幽深的意境。

二:海門古塞——大沽口炮台

大沽口炮台—天津是北京的門戶,大沽海口是「津門之屏」,她位於市東南60公里塘沽區海河與
渤海的交匯處。明代開始設防,以「威」、「鎮」、「海」三字命名。 清咸豐八年(1858年)為加強海防,確保京畿安全,建炮台6座。其中3座在南岸,2座在北岸, 逐漸形成以「威,鎮,海,門,高」為主體的完整防禦體系。近代,隨著外國列強對華侵略, 大沽地區更成為北方的軍事要地。南有虎門,北有大沽,這是中國近代史上兩座重要的海防屏障。 解放後,大沽口炮台遺址被國務院正式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又以「海門古塞」之譽評為「津門十景」之一,並確定為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炮台瀕海,遊人還可遠眺海景。與此同時,毗鄰大沽口的海門大橋、大沽燈塔,也以壯觀的雄姿, 吸引著人們著去游覽。

三:薊北雄關——黃崖關長城

薊縣黃崖關地處北京、天津、唐山、承德的正中間,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又是北部之敵進犯京都的要沖。它始建於北齊天寶七年。 這是距今一千四百多年的被視為國寶的北齊長城遺址。在歷經多次修築增建中, 以富於戰略眼光的愛國將領戚繼光主持修建長城的一次,規模最為宏大。
黃崖關虎踞長城其間。城牆石壘磚包,堅如銅牆鐵壁。層巒疊嶂之中,戰台林立,高低相關, 前後呼應。煙墩是點燃烽火、警報敵情的信號台,戰台用於居高臨下打擊迫近城牆的敵人。 戚繼光別出心裁修的空心敵台,台內券洞可以屯兵駐軍,還便於疏通和調動城上軍隊。 鳳凰樓看見敵人,薊北長城便全部進入戰備狀態。 黃崖關內的八卦街,是依照八卦圖建造的。你不妨在街里走走,轉來轉去道多門多, 就是找不著出路。分明一道靜態的諸葛亮八卦陣。萬一敵人入關,便陷入迷途。 這座指揮台以旗幟指揮士兵用火銃弓箭射殺入網之敵。黃崖關是萬里長城中罕見的一個完整嚴謹、 構造精明的防衛單元。它是我國古代軍事工程的出色傑作。先人的智慧令人驚嘆, 難道不也在激發著我們新創造嗎?

四:獨樂晨光——獨樂寺

獨樂寺坐落在薊縣城內西街,坐北朝南,由山門、觀音閣和東西配殿組成。整組建築布局得當,
主體突出、巍峨雄壯,庄嚴瑰麗。

獨樂寺又名大佛寺。獨樂一名的由來,眾說各異。有人認為,觀音閣內巨大塑像的內支架, 即為一株參天矗立的杜梨樹,獨樂以杜梨諧音得名。有人認為,寺中觀音獨以普渡眾生為樂, 故名。而縣志記載則雲:「獨樂寺為安祿山誓師之地,蓋安祿山思獨樂而不與民同樂, 故爾命名之。」獨樂寺的創建及其倡建本,目前已無文獻可考,據傳始建於唐初。 現存獨樂寺的主要建築,是在遼聖宗統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的,至今已重建1000年有餘。 獨樂寺在我國建築史上以「三最」著稱。第一「最」: 寺內觀音閣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木結構高層樓閣式建築; 第二「最」:閣中觀世音菩薩塑像,是我國現存的最大古代泥塑之一; 第三「最」:寺中山門帶鴟尾飾物的屋頂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廡殿頂。

五:沽水流霞——海河

海河風景線,始於三岔口,止於大光明橋,橫穿繁華的天津市區。 它宛如一幅長長的風景畫卷,把天津裝扮得愈加楚楚動人。它的美麗, 表現在令人留連忘返的海河公園、聞名於國內外的望海樓教堂、 雄偉壯觀的「老龍頭火車站」--天津站……但它最讓眷戀的卻是夜幕降下之後, 海河流水閃爍的波光燈影的美,流動不息的美。那兩岸若明若暗的各色燈光, 倒映在河中,浮如絢麗的彩霞,緩緩的流水,又把一道道彩霞送向遙遙的遠方, 使人們產生無限的遐思。在天津,有「七十二沽」之稱,海河還被一些人稱作「沽水」。 於是,「沽水流霞」就這樣傳開了。

六:龍潭浮翠——水上公園

水上公園位於天津市區的西南,建於1950年。面積213公頃,是天津最大的綜合性公園。 也是津門十景之一。水上公園以水取勝,水面約佔全園面積的二分之一(100公頃), 內有12個小島,島與島之間以造型優美的雙曲拱橋、曲橋、桃柳堤相連接, 將水面分割成東湖、西湖、南湖三個大湖。園內綠化疏密有致,沿湖以垂柳為主, 水中栽藕植蓮,島上林蔭道多種植白蠟、國槐、合歡、法桐等樹木。 全園以翠亭洲上的眺遠亭為中心,亭高26.5米,是公園至高點,隨地勢設有三層平台, 可在不同的高度觀覽園景。湖水映襯著朱紅樓閣,再加上劃船、遊艇等各種水上活動, 構成了天津水上公園的獨特風格。各島游覽項目不一, 園內還建了神戶園、盆景園、碧波庄、 兒童樂園仿古園林和自然動物園(有大熊貓、金絲猴等近200種珍稀動物)等園中園。

七:三盤暮雨——盤山

盤山坐落在北京正東面90公里的燕山山脈南緣,距天津市薊縣縣城12公里, 處於北京、天津、唐山三角交匯地帶。盤山海拔400至600米,海拔最高的掛月峰達864.4米。 盤山風景區由西向東長20公里,由北向南寬10多公里。 盤山峰戀秀異,景色絕佳,是獲益於它得天獨厚的水文地質構造。 燕山山脈多為石灰岩,而盤山則是由遠古地殼深處酸性岩漿形成的花崗岩構成, 沙石育水,水與山高,故而林木繁茂,水石清奇。《圖經》雲:「層巒迭嶂,真為雄勝」。 《佑唐寺碑》雲:「深維地軸,高逼天門,暖碧凝霄,寒青壓海。」 《四正山居志》雲:「萬壑青松,十里紅杏,天然圖畫。」 盤山歷來有「三盤勝境」之譽。三盤即上盤、中盤、下盤。 自來峰一帶的上盤為松勝:勁松蒼翠,蟠曲翳天; 古中盤一帶的中盤為石勝:巨石嵯峨,千奇百怪;晾甲石一帶的下盤為水勝: 飛泉響澗,濺玉噴珠。 據史書記載,自三國始至清朝末年,歷代皇帝競游盤山,魏武帝曹操、唐太宗、遼太宗、 遼聖宗、金世宗、清代的康熙、乾隆、嘉慶、道光等帝王,都曾在盤山「鳴騶入谷」。 唐太宗李世民詩曰:「茲焉可游賞,何必襄城外。」曾數次游盤山的乾隆皇帝則贊曰: 「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

八:雙城醉月——食品街、旅館街

呈宮城式建築風格的南市食品街和南市旅館街,是十分吸引人的地方。 在月明風清之際,人們身臨美味四溢的食品街,把酒飛觴,對月輕吟, 盡情體味中國食文化的內涵,會油然而生陶醉之情;倘再下榻毗鄰的旅館街, 明月臨窗的房間,既舒適又愜意,定會興猶未盡,留下美好回憶。 天津人給它們起個意味深長的名字:「雙城醉月」。 著眼其觀賞價值,南市食品街具有民族建築的古典美。 整個食品街形同一座縮小了的古城。建築群為3層樓,中間設有十字甬道,甬道頂是弧形玻璃頂, 將四方城封閉起來,連成一體,形成共享空間。4個甬道口為4個入口,每個入口處上都建有門樓, 中間有一拱形門洞,門洞上有寬1.7米、長6.2米的匾額,上面刻有「南市食品街」5個大字, 著眼食品街的飲食價值,它集天下美味於一處,是龐大的飲食博物館。 由於物產和文化淵源的差異,我國的烹調技藝在長期演變中形成最有影響的8大菜系, 而在南市食品街即可尋到其中的6大菜系,分別是魯菜館(山東風味);蘇菜館(江蘇風味); 川菜館(四川風味);徽菜館(安徽風味);粵菜館(廣東風味);浙菜館(浙江風味); 湘菜館(湖南風味)。 從南市食品街朝西的興歌門踱出,一座仿清式古建築群迎面聳立,與食品街連成雙城之勢, 這便是南市旅館街。旅館街佔地33畝,由南北兩幢主樓和過街樓連接組成, 總建築面積4.1萬平方米,與食品街等量齊觀。雙城雄峙,古樸典雅,壯麗沉靜,相映生輝。 南市旅館街建築與食品街建築風格一脈相承,青磚紅柱琉璃瓦,飛檐斗拱,雕梁畫棟, 彩繪檐牆,氣韻生動。旅館街的1樓有古典風格的前廳,可供600人就餐的豪華大餐廳。 2至5層為客房以及2個大會議室和8個小會議室,客房按國內一級旅館設施,備有1400餘床位。 旅館的底層設有地下停車場和倉儲庫房,同時還設有龐大的地下展廳。

九:中環彩練

中環線是一條圍繞津城市區的環城公路,道路兩旁不僅高樓林立,樹木成蔭, 還有眾多的公園及園林小品令人留連忘返,目不暇接。因此說中環線就象一條彩練一樣, 把津城打扮得分外妖嬈。 解放前,天津為半殖民地城市,市區內九國租界,被割據統治, 各項市政設施僅為帝國主義服務,造成道路「不寬、不通、不順」,各自為政不成系統。 為了改善天津的道路狀況1985年天津市政府批准三環路的市區道路規劃,並開工修建中環線。 它是圍繞中心市區兼容客貨運屬功能的快速交通幹道,同時也是環繞市區的一條風景線, 全長34.5公里,沿線有8座立交橋,7座一般橋梁。西半環1985年完成。東半環於1986年完成。 沿中環線建成的路心池花壇13.7公頃,栽植月季24萬株;道路兩側34.3公頃,栽植30萬株, 全線栽有月季50多個品種54萬株。中線栽植喬灌長綠結合,市樹白臘樹2萬株,常綠1萬株, 花灌木3萬多株,藤本植物8萬多株,闢建小游園24處、26組植物造型、雕塑小品。 如果人們把外環線比做翡翠項鏈,中環則是鑲嵌明珠的寶石花環。

十:天塔璇雲——天津廣播電視塔

天津廣播電視塔,簡稱天塔,建於1991年,總高度為415.2米, 此高度在世界鋼筋混凝土電視塔中列加拿大的多倫多塔、俄羅斯的莫斯科塔、 中國上海的「東方之珠」塔之後,為世界第四、亞洲第二高塔。 她坐落於市區西南部河西區八里台立交橋以南、紫金山路與津鹽公路匯合處的三角地帶, 西靠風景秀麗的水上公園,北鄰壯觀的八里台立交橋,周圍是旅遊區。廣播電視塔佔地300畝, 坐落在波光粼粼的天塔湖中央,猶如一劍穿天,直插雲霄。塔區70%是水域。這里地勢開闊, 環境優美,四周是綠化帶。鮮花簇擁,草木葳蕤,湖光塔影,相映生輝,是這一帶景觀的特色。 圍塔的湖面上,三層跌水相接,水簾噴珠,勢如流瀑。湖內有音樂噴泉, 噴涌的泉水與美妙的音樂相映成趣。 天塔塔身呈拋物線狀,塔樓為飛碟型,從整體上看線條極為簡潔、流暢、挺拔。 在塔身248-278米處,設有望廳和旋轉餐廳,旋轉餐廳可同時容納200餘人就餐。 遊人可以通過望遠鏡俯瞰津門,旋雲盪胸,彷彿御風游天,頓生悠悠情思。 在美妙愉悅的感受中,人的心靈也會在無限寬廣的天地間得到凈化。這種感覺, 用「天塔旋雲」來形容,再恰當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