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津戰役天津前線指揮部舊址陳列館的簡介
平津戰役天津前線指揮部舊址陳列館座落在西青區楊柳青鎮11街葯王廟東大街 .天津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中一次重要的大規模攻堅戰,是促使北平和平解放的關鍵一戰.天津前線指揮部司令員劉亞樓曾在這里多次如開高級軍事會議,部署作戰方案.為紀念這一使天津獲得解放的偉大戰役。1982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又將它重新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修繕後闢作平津戰役天津前線指揮部舊址陳列館.
2. 平津戰役天津前線指揮部舊址陳列館的歷史的聲音
天津人都知道並永遠會記住1949年1月15日這一天,因為這是天津解放 的日子,也是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一次重要的、大規模的攻堅戰取得勝利的日子。正是因為天津戰役的勝利,才使得北平的守敵陷入絕境,傅作義接受和平改編條件,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找尋到了位於本市西青區楊柳青鎮11街葯王廟東大街一個四合院,這里便是當年平津戰役天津前線指揮部的舊址。天津前線指揮部司令員劉亞樓曾在這里多次如開高級軍事會議,部署作戰方案。為紀念這一使天津獲得解放的偉大戰役,1962年,當時的河北省政府將指揮部舊地核定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又將它重新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修繕後闢作「平津戰役天津前線指揮部舊址陳列館。」
這個四合院就在西青區規劃的舊民居保護區之中,青磚瓦房雖已有些老舊,但與周圍的建築比起來,有很明顯的維修保護痕跡。走進院落中,規整的格局設計與中國北方傳統的四合院無異,如果與石家大院那樣的大戶人家的氣派與奢華比起來,更顯得平實與本色。
據在這里看護院落的老師傅介紹,這個院子原是一個在城裡開銀號的戴姓小 財主的家,家裡人口少,為人又很低調,外人借住這里當然不會引起太多的人關注,再加上這個院子既不太大又不太小,既不張揚又夠使用,把它作為天津前線指揮部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當時這里還屬於白區,經常會有些特務出沒。國民黨也曾派飛機到這里扔過炸彈,所幸掉下來的炸彈偏了點,炸飛了旁邊的佟家小院,值得慶幸的是,這座小院完整地保存了下來,又在上個世紀80年代被恢復成原來的樣子,作戰地圖、電話、沙發、桌椅床鋪這些實物依舊擺放在原來的位置,雖然不多,但仍能讓人睹物思情,憶起那段激戰的日子。
3. 「平津戰役」的簡介是什麼
【平津戰役】發生在解放戰爭時期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由林彪、羅榮桓和聶榮臻指揮,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第2、第3兵團及地方武裝一部在北平、天津、張家口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戰略性決戰。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之一。
【平津戰役】歷時64天,人民解放軍取得了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1個「剿匪總司令部」、1個警備司令部、3個兵團部、13個軍部、50個整師及非正規軍4個師,共52萬餘人的巨大勝利,基本上解放了京津地區。使古都文物完整的保存下來。平津戰役的勝利,連同遼沈和淮海戰役的勝利,使國民黨軍的精銳師團喪失殆盡。從此,中國人民革命戰爭在全國勝利的局面已經基本確定。
【平津戰役的小故事】
老英雄隱姓埋名40年真實身份震驚總參。
1998年7月11日,解放軍301醫院,一個身患肺癌的病人在昏迷中不停地喊著:「首長,我被包圍了,向我開炮。」「連長犧牲了,戰士們全犧牲了,請求支援。」「報告首長,我突圍了……」見此情景,圍在他身邊的親人和總政的領導都哭了。
病人叫張國福,40年前,他是全軍聞名的特級戰斗英雄。他參加過「三下江南」、「四保臨江」、「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渡江作戰」、「進軍四川」、 「湘西剿匪」和「抗美援朝」等眾多戰役,因作戰勇敢,屢建奇功,張國福先後榮立特等功一次、大功兩次、小功五次,並榮獲「四野」授予的「孤膽英雄」、「開路先鋒」、「青年戰斗英雄」等榮譽稱號。他曾獲得東北人民解放軍英雄獎章兩枚、全國戰斗英雄代表大會紀念章一枚、毛澤東獎章一枚、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獨立獎章一枚……1950年9月,張國福出席了第一次全國戰斗英雄代表大會,當時19歲的他是眾多英雄中最年輕的一位。會議期間,張國福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親切接見。
但是,這樣的一位英雄人物,復員回到地方,對赫赫戰功隻字不提,甚至連他的家人也無從知曉。他甚至將原名「張國富」中的「富」改為「福」,在地方一家火葯廠默默埋頭工作40載,直到女兒一次路過西安,順道到父親所在的47軍軍部打探父親的過去,才發覺她的父親非同一般的經歷。
參軍僅半年,16歲的張國福就在一次戰役中孤身活捉了國民黨軍隊一名中將
張國福是吉林榆樹縣新立鎮人。1946年,他從家鄉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47軍,1948年入了黨,先後任班長、排長、副連長等職。參軍僅半年,16歲的張國福就在一次戰役中孤身活捉了國民黨軍隊一名中將。
那是1947年5月,我軍向東北國民黨部隊發起夏季攻勢,張國福所在的獨立三師九團負責攻打吉林市北面的江密峰。雙方激戰到下午3點多,還有345.6高地難以拿下。此時,一營長、三營長、一連長和三連指導員都犧牲了,戰友們也成批地倒下,張國福也打紅了眼,趁我軍炮火暫時壓住對方火力,突地從掩體里躍起,不顧一切地沖到了對方指揮所面前,舉著手榴彈,大喊一聲:「投降不殺」!國民黨指揮所里的人都嚇傻了,乖乖地當了這個16歲的小戰士的俘虜,這其中就包括國民黨中將趙伯昭。指揮所被占,剩下的敵人亂了陣腳,我軍則一鼓作氣攻上山頭,全殲江密峰守敵。戰後,《猛進報》以《16歲放牛娃張國富活捉國民黨中將趙伯昭》為題,報道了這段傳奇的戰斗故事,一下子使張國福成了獨立三師的名人,並且被記大功一次。
「快命令你的部隊放下武器,不然我就與你們同歸於盡」
張國福最大的一次戰功是在解放東北全境的遼沈戰役中攻打胡家窩棚廖耀湘司令部的戰斗中。
遼沈戰役從1948年9月12日開始發動,在毛澤東「這次決戰不能讓蔣軍出東北」的指示下,林彪、羅榮桓率領的東北野戰軍連克昌黎、北戴河、綏中、興城、義縣、錦州等地,蔣介石急調廖耀湘指揮5個軍12個師共10萬人的「西進兵團」前來助戰,被我軍攔截在黑山、大虎山一帶,雙方短兵相接,又一場惡戰開始了。
戰鬥打到「膠著」狀態時,張國福所在的部隊知道敵軍司令部就在他們戰斗的一帶,但會不會碰上,能不能拿下,他們也無法預測。在攻打一個叫「胡家窩棚」的地方時,敵人的阻擊炮火十分猛烈,幾十次的沖鋒,都因戰士傷亡慘重,進攻無果。又一次沖鋒被敵炮火擋住後,張國福假裝被擊中,伏在一片陣亡的戰友身旁,沒有退回陣地。當部隊再一次吹響沖鋒號,距離敵人最近的張國福投出一顆手榴彈後,借著手榴彈爆炸的短暫片刻,手持爆破筒一躍而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進敵指揮所,向敵指揮官大喊:「快命令你的部隊放下武器,不然我就與你們同歸於盡!」就在敵指揮官被嚇得不知所措的時候,身後的戰友們已經沖了上來,敵指揮官一看大勢已去,當即命令士兵停止抵抗。
4. 平津戰役天津前線指揮部舊址陳列館怎麼樣
簡介:平津戰役天津前線指揮部舊址陳列館位於西青區楊柳青鎮葯王廟東大街4號,原為一所四合院式民宅,總面積為280平方米。1948年12月至1949年1月解放天津戰役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平津戰役天津前線指揮部曾設在這里。1949年1月14日上午10時,劉亞樓司令員就是在這里發布了總攻命令,經過29個小時的激戰,全殲守敵13萬餘人。l月15日,天津獲得解放。1962年,河北省將該處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天津市政府重新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於1983年建立平津戰役天津前線指揮部舊址陳列館,當年12月對外開放。
注冊資本:1萬人民幣
5. 平津戰役天津前線指揮部舊址陳列館的介紹
平津戰役天津前線指揮部舊址陳列館位於西青區楊柳青鎮葯王廟東大街2號,原為一所四合院式民宅,總面積為280平方米。1948年12月至1949年1月解放天津戰役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平津戰役天津前線指揮部曾設在這里。1949年1月14日上午10時,劉亞樓司令員就是在這里發布了總攻命令,經過29個小時的激戰,全殲守敵13萬餘人。l月15日,天津獲得解放。1962年,河北省將該處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天津市政府重新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於1983年建立平津戰役天津前線指揮部舊址陳列館,當年12月對外開放。
6. 平津戰役天津前線指揮部舊址陳列館的館藏情況
該館建築面積134.76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122.76平方 米。該館基本陳列分三部分:一是前線指揮部復原陳列;二是輔助陳列,展現了天津戰役的經過情況;三是天津戰役中英雄、烈士事跡陳列。 1、通過大量實物、照片和文物資料,再現了鏖戰津門的動人場景。
2、展示當年毛澤東起草的《關於平洋戰役的作戰方針》手稿、《解放軍反攻形勢圖》。
3、展示東北野戰軍長驅入關向平津地區進發的情景和東北、華北兩大野戰軍會師的雄偉場面。
4、保存有天津前線司令部制定的戰時手令和勸降敵軍等歷史資料和照片。
5、天津前線司令部指揮作戰的現場復原陳列。
7. 平津戰役天津前線指揮部舊址陳列館的歷史事件
平津戰役天津前線指揮部舊址陳列館,坐落於西青區楊柳青鎮十一街葯王廟東大街。 天津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戰爭中一次重要的大規模攻堅戰,是促使北平和平解放的關鍵一戰。
用作指揮這一戰役的「平津戰役天津前線指揮部」,就設在
這座清代風格的四合院。為紀念這一使天津獲得解放的偉大戰役,1982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將它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修繕後闢作「平津戰役天津前線指揮部舊址陳列館」。這里的大量實物、照片和文物資料,再現了我東北野戰軍在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的英明領導下、在廣大人民的大力支持下鏖戰津門的動人場景。
1948年11月遼沈戰役勝利結束時,淮海戰役正在激烈進行,黨中央和毛澤東及時發動了平津戰役。我東北野戰軍遵照中央軍委的命令,不待休整,立即揮師入關,與華北野戰軍勝利會合,對華北守敵進行了分割圍殲,11月22日和24日分別解放了新保安和張家口。在新保安和張家口解放以後,為了盡快粉碎敵人的南逃計劃,我軍集中了五個軍22個師的絕對優勢兵力,對天津
守敵進行分割圍殲。 天津前線指揮部司令員劉亞樓曾在這里召開多次高級軍事會議,部署作戰方案。1949年1月14日,在天津守敵拒絕放下手中武器之後,劉亞樓司令員在這里發布了總攻命令,經過29個小時的激戰,全殲守敵13萬餘人,活捉了國民黨指揮官陳長捷。1月15日宣告天津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