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天津免費展覽館有哪些
第一個:天津大劇院 第二個:天津博物館 第三個:天津科技館 天津是我國北方重鎮,也是著名的海濱城市,京畿重地,地位自古就非常重要,天津擁有大量的歷史文化遺產保留至今,諸多著名的歷史建築物備受遊客的青睞,下面給大家分享詳細的攻略。
天津真是一座寶藏城市,有太多好玩景點,如果你嫌古文化街太熱鬧,覺得五大道不過癮,可以到這個文化中心來看看,有文化底蘊,有科技創意,適合一日游,絕對讓意猶未盡。
這便是天津文化中心,全國各地的文化中心我去過不少,但此處依舊帶給了我不少驚喜。首先是規模大,總建築面積100萬平方米,地上53萬平方米,地下47萬平方米,堪稱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文化休閑中心。
其次是漂亮。據了解,在天津文化中心修建時,吸引了全球12個國家、40餘家設計單位來競賽。從我的實際觀賞來看,這里將天津國際范的氣質完美展現了出來,大部分展館兼具了傳統和科技,亮點多多。
比如噴泉廣場上的「水上月」雕塑,高達12.8米,用不銹鋼做成,亮銀色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極為耀眼。更巧妙的是,雕塑利用水面倒影構成了充滿意境的畫面,如同一面明月從湖面緩緩升起。
我去的時候是中午,光線太強,導游說如果是晚霞時分,「水上月」會反射出金光,同波光瀲灧的湖面融為一體,甚是好看。行程中有一位友人說雕塑看起來也像「C」,我想,這是不是寓意著天津未來會占據城市發展的C位呢。
第三個特點是免費。文化中心坐落了很多重量級展館,天津博物館,科技館,圖書館,美術館,天津大劇院等等,難得的是它們大部分都免費開放。你可以待上一整天,從早看到晚,非常適合親朋好友來個一日游。
因為展館太多,下面我就挑選出3個最有意思的,也是含金量最高的。
第一個:天津大劇院
在所有建築形式中,劇院的建造難度排行前列,天津大劇院尤為如此。它花了15億打造,可以容納3600名觀眾,全球很多頂級樂團都曾在此演出,比如美國費城交響樂團和日本NHK交響樂團等。
大劇院頻臨湖泊,頂部極富有流線型,利用親水平台創造出了寬敞空間,從遠處觀望,像是一艘渾然一體的飛船,靈動秀美,百看不厭。
第二個:天津博物館
我每到一個城市,都會去它的博物館看看,但尤為喜歡天博,在此待了2個小時,可謂大開眼界。天博不收門票,刷身份證領取門票券即可進入。這里總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有三個基本陳列館:《天津人文的由來》、《中華百年看天津》和《耀世奇珍——館藏文物精品陳列》。
時間充足的話,可以從一樓依次游覽。在第一個館內,可以詳細地了解到天津的發展脈絡。由於河海交匯和毗鄰首都的地理位置,讓天津成為了商業貿易的聚集地,也成為了軍事戰略要地,再慢慢發展成東西方文化交融的城市。
最不能錯過的,當屬二樓的三大鎮館之寶。第一件是琺琅彩芍葯雉雞玉壺春瓶,誕生於清朝乾隆年間,高16.3厘米,通體漂亮至極。琺琅彩瓷是清朝時的宮廷御用瓷,再通過各種琺琅彩料描繪而成,每件都是人間珍品。
第二件是《雪景寒林圖》,是宋代范寬的真跡。畫幅很大,描繪了一幅白雪皚皚的雪中美景,通過留白的方式,再現了蒼茫大雪的場面,筆墨濃重潤澤,層次分明,功力非凡。據說這是范寬僅存的兩幅畫作之一,只是展出的是復製品,真跡處於維護狀態。
第三件是西周太保鼎。鼎是國之重器,意義非凡,西周太保鼎重26公斤,鑄有雙立耳,耳上浮雕雙獸,柱足上裝飾有扉棱,柱足中部裝飾有圓盤,這在青銅器中極為少見,被列為了不允許出境展覽的64件古代藝術品之一。
第三個:天津科技館
這是一個充滿想像力的展館,到處都是黑科技。從未知的生物科技,到機器人展覽,以及豪華型宇宙劇場,好玩的地方太多。我比較喜歡二樓的機器人展區,你可以和機器人來一個尬聊,教給它們動作,甚至可以同它下圍棋,當然輸的概率是比較大的。
館內有一個多面鏡屋,通過一排排的鏡子打造出了如同盜夢空間一樣的魔幻場景。在這里不能走的太快,否則一不小心就撞頭了,我就撞了一次,不過還是很好玩的。
除了這幾個,其他展館也很不錯,總體來說,天津文化中心適合全家人遊玩,外地遊客也可以到此看一看。
地址:天津市河西區,一些展館每周一閉館,大家來要注意下時間,另外身份證要記得帶。
交通:多路公交可直達文化中心,或乘坐5號線、6號線地鐵,到文化中心站下即可。
『貳』 天津近代歷史博物館
基本陳列展覽館成人票價5元,學生票價3元。
逢每月的第一個周六為公共免費開放日。
交通線路
蝶橋公寓站: 47路 48路 503路 623路 676路 685路 830路 840路 857路 867路 872路 912路 91路
注意事項
天津歷史博物館與天津博物館合並,舊館關閉,綜合的新館將於2012年5月1號左右開館。
『叄』 天津為何被稱作「萬國建築博覽會
天津之所以被人們稱為「萬國建築博覽會」,因為它有大量的各個國家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建築。在遍布津門的各式洋樓中,又以教堂建築最為別致精美。下面小編帶大家欣賞一下這些藝術感十足的教堂建築,您就不難理解為何天津會有此雅稱了。。
望海樓教堂
望海樓教堂坐落在原海河幹流起點,北運河和南運河交匯的三岔河口,現為天津市天主教會的一座教堂,目前,望海樓教堂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和特殊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
紫竹林聖路易堂
紫竹林聖路易堂是天津歷史上一座重要的天主教教堂,建於1872年,位於天津法租界聖路易路東端近海河處(今和平區營口道16號)。該建築目前是特殊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和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
西開教堂
西開教堂是華北地區最大的羅曼式教堂建築,建於1913年,坐落在原天津法租界的教堂前街(今和平區西寧道11號),該建築目前是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和特殊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也是天主教天津教區的主教座堂。
維斯理堂
維斯理堂,是天津最大的基督教新教教堂,由美以美會(後稱衛理公會)創建。1995年後異地重建為「山西路堂」,仍是天津最大的基督教新教開放活動場所,亦是天津市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以及天津市基督教協會所在地。
安里甘教堂
天津諸聖堂又名安里甘教堂、浙江路教堂,建於1936年,是為天津英國僑民服務的聖公會教堂。位於原天津英租界馬廠道(今和平區浙江路2號),該建築目前是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和重點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
倉門口教堂
倉門口教堂是中國天津市南開區一所歷史悠久的重要基督教新教教堂。該堂位於天津舊城中央的鼓樓東側,鼓樓東街上。該建築目前是重點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和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
富辛庄教堂
富辛庄教堂始建於1929年,天主教西開總堂在南大道購置土地3.207畝建設教堂及附屬設施。原教堂長30米,寬10米,建築面積326.72平方米,為磚木結構,塵券門窗,堂內以兩排共12根立柱支撐屋頂。
仁慈堂
仁慈堂是天主教仁愛修女會在天津建立的修會和孤兒院,是著名的天津教案的爆發地之一。最早建於1862年,多次被毀,多次重建。仁慈堂於2011年底重新成為正式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
耶穌聖心堂
耶穌聖心堂,始建於1922年,坐落在當時的天津意租界伊曼紐爾三世路,又稱意租界大馬路(今河北區建國道73號),在當時隸屬於天主教義大利方濟各會。與聖心醫院(原稱義大利醫院)和修女院形成歐式教會建築群。目前為一般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和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
首善堂
天津首善堂是中國天津市的一所天主教堂,坐落於天津法租界領事館路(今和平區承德道21號),該建築為重點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和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1919年,是法國巴黎天主教聖味增爵會,即當時的華北地區遣使會在中國北方設立的管理教會財產的機構。現為北京銀行天津分行使用。
崇德堂
崇德堂是天主教耶穌會獻縣教區在1869年到1954年之間在中國天津市所設立的辦事處,建於1872年,位於天津法租界聖路易路(今和平區營口道24號,承德道17號)。該建築目前是重點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
岡緯路教堂
岡緯路教堂是中國天津市河北區的一所基督教新教教堂,位於河北區崗緯路27號,毗鄰天津中山公園,隸屬於原天津基督教公理會眾議會(教區)和華北基督聯合會,屬美國公理會教堂,曾是美國公理會在天津的中心教堂,也是天津中華基督教公理會的中心教堂。該建築目前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和一般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
西沽堂
西沽堂是坐落於天津市紅橋區的一座基督教新教教堂,位於天津市紅橋區紅橋北大街龍王廟東街3號。在中國基督教新教實行聯合禮拜前,該教堂屬於美國公理會。
聖心堂
東興路聖心堂是天主教天津教區2012年新建的教堂,該堂佔地面積9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聖心堂直接傳承了位於天津市河北區的原方濟各會聖心教堂。東興路聖心堂雖然與原聖心堂相比地段較偏遠,但填補了河東區天主教堂的空白。
塘沽堂
天津基督教會塘沽堂是一座隸屬於天津市基督教「兩會」的基督教教堂,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2010年,耗資3535萬的新堂區落成開放,大部分為政府出資。
大港堂
天津基督教大港堂是一所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大港的基督教新教教堂,隸屬於天津市基督教「兩會」,地址是大港區勝利街203號。
看了這么多天津的教堂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天津為何被稱作萬國建築博物館了。喜歡天津的話,背上背包,還有更多的萬國建築等著您親眼去見識哦^^
『肆』 天津市規劃展覽館的展館簡介
天津市規劃展覽館的展館簡介:
美麗的海河之濱、著名的義大利風情保護區內(天津市河北區博愛道30號),坐落著一座雄偉的米黃色建築,明快的現代格調、濃郁的異國風情,成就了這座建築的恢宏與大氣,這就是天津市規劃展覽館(以下簡稱規劃館)。規劃館比鄰京津城際鐵路終點天津站,與天津商業中心濱江道和平路商業街隔河而望,不遠處就是天津標志性建築津灣廣場,其建築面積約15000㎡,布展面積約10000㎡,共分為3層、16個展區。2016年12月,入選《全國紅色旅遊景點景區名錄》。
規劃館充分考慮空間布局和參觀流程,布展線索分明、層次清晰;展館空間通透敞亮,展品造型新穎獨特。在簡約明快的統一風格下,各展廳結合不同展示背景、展示內容及歷史文脈。一層設歷史展區、總體規劃展區、交通規劃展區、中心城區規劃模型展區、公示區和臨展區;二層設濱海新區規劃展區、海河規劃展區、名城保護規劃展區、旅遊規劃展區和海河之旅4D影廳;三層設住房建設規劃、公共設施規劃展區、生態規劃展區、環境整治展區、重點地區規劃展區、區縣規劃展區、城市映像影廳、公眾互動參與區;四層設辦公區和多功能廳。其中主要展區包括:
歷史展區風格古樸典雅、色調沉穩,參觀群眾走入其中,就彷彿游弋在尋幽探古的歷史長河中——親身感受昔日「三叉河口」的滄桑與輝煌。在一個城市的誕生、演變、發展、騰飛中,深刻領悟到城鄉規劃的理念及發展歷程,真切感受到天津城市演變和發展的悠長軌跡。
中心城區規劃模型及配套演示系統占據了天津館的整個共享空間,也是整個展館最具有吸引力的展區。參觀群眾站在展館二樓VIP看台觀看,巨大的LED播放屏與模型組成的聲光電三位一體同步演示系統,讓公眾彷彿置身於天津城市飛速發展的建設浪濤中,在強烈的震撼與觸動中,天津中心城區371平方公里未來的城市規劃遠景和美好藍圖深植人心。
濱海新區展區是天津館極富時代特徵的展區,參觀群眾步入其中可以形象深刻、全方位地感知濱海新區——這個中國未來第三經濟增長極,詳細清晰的規劃遠景和未來發展藍圖。
海河之旅影廳,運用180度弧幕、動感座椅、環繞音響等高科技手段,強烈震撼公眾的聽覺、視覺和觸覺神經,公眾可以全方位體驗海河泛舟、漫步城市的真切感受,深刻領悟到海河——天津的母親河。
城市映像影廳設置了180度弧幕,體量寬大、視野開闊。8分鍾的影片——《騰飛的天津》,使公眾可以形象、具體地把握天津城市總體規劃方方面面的情況,深刻地感受天津建衛600年以來的發展歷程、清晰地觸摸當代天津飛速發展的時代脈搏、自豪地展望未來天津發展的雄偉藍圖。
公眾互動參與區通過多通道投影、觸摸屏等高科技手法的運用給每一位進入展區的參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里開辟了天津政務信息公開查詢區,並設置了豐富生動的城市規劃小游戲,公眾可以通過親自動手模擬規劃設計,切實體會到城鄉規劃對城市發展的重要意義。
『伍』 天津為何享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
建築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但要說道天津的這張名片,我想它一定是五彩繽紛的,因為天津這座城市融匯了法、意、英、俄等8個國家的建築風格,這在中國的各大城市中,絕無僅有。
在天津小洋樓集中的五大道、中心花園、意式風情區,你能領會到英式建築、意式建築、法式建築、德式建築、西班牙式建築的獨特風情與韻味,這邊是文藝復興式,那邊是古典主義,還有折中主義、巴洛克式、庭院式建築,毫不誇張地說,天津就是一個「萬國建築博覽會」。
從淵源上說,天津的小洋樓文化實際是外來文化與江南文化的變異,它洋溢著西方生活方式與西方價值觀念。各國在天津的租界劃定後,第一代居民就是擁有治外法權的外國人,租界當局均會按照自己國家的風格和流行手法進行規劃和功能分區,確定道路與市政工程系統。形形色色的各國不同風格的建築在租界里大量涌現,各式樓房紛然雜陳。沒過多少時間,一些買辦和為洋人工作的白領階級、下野的軍閥也開始到租借地來,按照洋人的樣子,大興土木為自己建小洋樓。就這樣,天津逐漸形成了一個小洋樓社區。
在這些各具特色的洋樓建築中,比較著名的有孫中山夫婦下榻過的張園、環境幽雅的靜園、兼具中西合並風格的袁世凱豪華寓所、梁啟超的極具義大利風格的公寓,還有富麗堂皇的慶王府等。
在這些外來建築風格的影響下,天津就成了名副其實的「萬國建築博覽會」。
『陸』 全國展覽項目數量城市TOP5分別是哪些城市
各大城市都會根據不同的主題和特徵召開展覽會,人們會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和對展覽會的興趣,挑選合適的展覽會進行參觀。隨著我國各大城市召開展覽會的數量越來越多,參加展覽會的人數也會有所增加。
根據官方公布的具體信息,全國開設展覽項目數量最多的五個城市就是上海,北京,杭州,成都和天津。上海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上海市的居民擁有著非常高的經濟收入,從而導致上海市憑借著4730個展覽項目拔得頭籌。
總的來說,展覽項目可以體現時代的發展和各項技術的發展,尤其是高科技產品的展覽會。我們可以通過高科技產品展覽會,從而了解到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科技信息。除此之外,服裝展覽會能夠讓我們明白時代的潮流,從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們的審美觀和時尚感。上海作為摩登大都市,展覽項目越來越多,甚至多位明星受到邀請。
『柒』 天津戲劇博物館的展覽概況
在正房和兩旁的配房裡,展覽著天津戲劇形成、發展的歷史情況,運河文化推動了天津早期戲曲的形成。明清以來,以崑腔、皮簧為代表的士大夫戲曲文化先後傳入天津,與地方歌曲小調交融,形成了天津戲曲文化風貌。展覽中介紹了在清代、民國年間,天津先後出現的京劇名丑劉趕山,京劇老生孫菊仙,山陝老派梆子戲代表侯俊山,京韻大鼓藝人劉寶全、白雲鵬,梅花大鼓藝人金萬昌等人的情況。展覽中還介紹了天津戲劇興盛和變革的局面。衛派梆子、評劇形成後,流派眾多,新派女伶崛起。天津京戲兼容南北風格,楊小樓等名角出現。中國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苟慧生在本世紀20年代後,曾在天津春和、明星、北洋三家戲院輪流公演。
戲劇博物館展室:戲劇博物館前有高大的門廳。門廳內左右牆壁上臨摹著東漢《樂舞百戲圖》、元雜劇壁畫、明朝《南中繁會圖》、清朝康熙《南巡圖》等四幅有關戲劇演出的圖畫。迎門為木質雕花影壁,掛著「嶺海珠輝」匾額。影壁背面掛著「粵聲津度」匾額。門廳往裡是一組四合院。正房、配房都有突出的廊廈。戲劇博物館展室還陳列了戲曲名角的彩塑、劇本、唱本、戲曲服裝、道具、伴奏樂器、劇照等。有梅蘭芳與天津近雲館主楊慕蘭的合影,有天津李叔同在日本學習西洋繪畫、音樂、話劇時演出新戲《茶花女》的劇照,有周恩來在南開學校上學時發表在《校風》雜志上的《吾校新劇觀》文章。更有解放後新鳳霞演出《劉巧兒》劇照以及毛澤東、周恩來接見天津演員的多幅照片。從天津戲劇博物館展室里,人們可以縱觀天津戲劇發展的概貌和盛況。 會館在漢唐時代就已興起,它是同鄉人在異鄉都市修築的聚會聯絡和辦事的館堂。舊時的天津廣東會館位於日城南門內大街,由當時任天津海關道的唐紹儀、天津英商洋行買辦梁炎卿及眾廣東同鄉捐款興建。它既體現了我國嶺南的建築風格,又凝聚著旅居天津城的廣東人創業的艱辛。大約300年前,廣東商人就和福建、潮州的商人結成商船隊到天津經商。他們的商船,船頭油成紅色,上面畫有大眼雞,被稱做「大眼雞船」。每年春天,當季風颳起的時候,他們便滿載貨物,浩浩盪盪,沿海北上,順海河進入天津。日久天長,這些商人就形成了建幫(閩幫)、潮幫和廣幫3大派系,為了營業、團聚方便,他們集資興建了「閩粵會館」,3幫輪流值年管理會館。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1月14日新會館落成,取名廣東會館。會館象一座大四合院,磚瓦木料大多從廣東購買,院門宏闊,羅漢山牆高聳,廳堂都出廊廈,內部裝修華麗,很有嶺南特色。會館周圍還建造了鋪房、住房300多間,並且在會館東南面修建了「南園」,栽花種樹,設立醫葯房,供廣東同鄉休息養病。當年南園里有桃花林、葡萄園,景色十分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