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天津和蘭州買紅旗車有啥區別
1.紅旗車太老氣了。紅旗品牌肩負著我們民族的威望,所以在設計上趨於穩重。以最近流行的紅旗H9為例。參考元素是宮燈或天安門廣場。確實很端莊,但是不符合主流消費者的喜好。現在整個消費市場越來越年輕化,因為買車的主力是年輕人,年輕、運動、時尚是當下的主流,紅旗車打動不了年輕消費者。2.技術有點差。雖然紅旗聲稱有自己的R&D車隊,但誰知道他們是在自學還是拆解豐田或馬自達?在自主品牌中,紅旗的技術可能比奇瑞落後一點。但消費者不必擔心。紅旗不會裝半成品。如果做不出來,自然會購買。比如紅旗最近推出的搭載在紅旗H9上的所謂自主研發的濕式雙離合,其實就是用博格華納做的。整個一汽集團有博世、ZF、博格華納、米其林等世界級供應商為其服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一汽只需要造一台發動機,然後把所有部件組裝起來。3.紅旗不倒,大家都不努力造最好的車。一直以來都是單個車企,因為對於單個車企來說,產品就是他們的命根子,公司的每個人都應該兢兢業業。而國有企業則不同。國企很多人靠著鐵飯碗,抱著養老心態做事。為什麼那麼多人想進國企?你想為你的國家服務嗎?不,只是為了謀生。作為一個有著特殊使命的品牌,紅旗是以一種不符合市場規律的形式存在的。如果紅旗內部的員工不時刻保持警惕,他們將面臨最大的內部變動,紅旗的品牌永遠不會倒。4.品牌優勢大於產品力。如果紅旗不是紅旗,那麼紅旗現在什麼都不是。相比其他自主品牌,紅旗最大的優勢就是品牌價值。中國人買車確實看重品牌,但也看重產品。目前紅旗在產品力上已經沒有記憶點了。5.只有H9紅旗有特殊背景,相當於豪華品牌。個人認為是和雷克薩斯一樣的主流二線豪華品牌。紅旗H5、HS5、H7等產品無法體現紅旗的價值。目前只有紅旗H9把紅旗的價值體現的淋漓盡致,但紅旗H9不是普通人買得起的。
㈡ 斥資5.7億打造,年產5台限產10年,比L5更旗艦
聖誕節過後,紅旗就迫不及待的宣布了品牌在1-12月中的整體銷量,根據紅旗官方給出的數據來看,截止到2019年12月26日,紅旗累計銷量已經超過10萬台,而這離它今年的11萬小目標還有不到1萬的差距,好像加把勁還是可以實現。不知大家現在對紅旗是什麼看法,從2018年新紅旗品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紅旗開始了銷量增長之路,從2018年累計銷量33028輛到如今突破10萬輛,紅旗已經連續22個月同比正增長,這在整個汽車市場都在下滑的今天實屬不易。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我們從保監會得到的數據,紅旗L5在今年1-11月累計銷量達到了14台。
總結:其實N701的出現只能說是紅旗某一個產品規劃,但是引起大家關注的原因是它獨特的定位,或者說較高的研發費用,畢竟現在的紅旗屬於剛開始發展,前幾年凡是和紅旗有關的消息都會掛上耗資500億等字眼。作為消費者,我們希望中國汽車品牌都可以打造成世界一流,而目前最有希望的無疑是紅旗,希望明年H9的上市可以讓中國高端轎車市場也能有新的發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㈢ 紅旗車在國產車中質量排名
2020國產車排行榜前十名
1、紅旗
紅旗牌轎車的歷史始於1958年。當年誕生於一汽的我國第一輛國產小轎車並不叫「紅旗」,叫「東風」,定牌為ca71。
2、奇瑞
奇瑞汽車有限公司於1997年由5家安徽地方國有投資公司投資17.52億元注冊成立;1997年3月18日動工建設,1999年12月18日,第一輛奇瑞轎車下線。
3、華晨
沈陽華晨金杯汽車有限公司(原名為沈陽金杯客車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汽車」)是由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與金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組建的合資企業。
4、哈飛
哈爾濱哈飛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於2006年3月7日成立,下屬企業包括哈飛汽車廠、東安動力廠、東安三菱、東安機電、深圳分公司、威海分公司。
5、長城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長城汽車的前身是長城工業公司,是一家集體所有制企業,成立於1984年,主要從事改裝汽車業務。
2018國產車排行榜前十名(圖片來源:攝圖網)
6、比亞迪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創立於1995年,是一家香港上市的高新技術民營企業。
7、吉利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汽車行業十強企業文化,1997年進入轎車領域以來,憑借靈活的經營機制和持續的自主創新,取得了快速的發展,資產總值超過140億元。
8、長安
1957年,中國第一輛吉普車在長安誕生,1983年,中國最有價值的小型車品牌「長安」誕生。長安與汽車結緣,這是長安對社會進步的選擇,是歷史對長安發展的選擇。
9、力帆
力帆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成立於1992年。歷經17年的艱苦奮斗,已迅速發展成為融汽車、摩托車的研發、生產、銷售(包括出口)為主業,並投資於金融業的大型民營企業。
10、江鈴
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部位於中國江西省南昌市的汽車製造公司,是中國重要的輕型卡車製造商。江鈴汽車是url中國商用車行業最大的企業之一,連續五年位列中國上市公司百強。
上面介紹了2020國產車排行榜前十名的相關內容,下面一起來看看國產車質量最差排行榜前十名。
倒數第10.海馬
每百輛故障數 562.4
近幾年出的海馬,那簡直就是修理工培訓專用車,各種小毛病煩死你。真的,現在的海馬和馬自達一毛錢關系都沒有了。
倒數第9.長城
每百輛故障數 581.5
很多人驚訝於長城的質量為何這么差 ? 事情是這樣的,長城分成兩個品牌,一堆轎車啊、MPV啊仍然是長城品牌,至於SUV都是哈弗品牌。
只是有些轎車,根據原型車的不同,故障率會有一定差別,但是在自主品牌力,已經是比眾泰、江淮啥的還要靠譜點。
倒數第8.眾泰
每百輛故障數 608.1
眾泰現階段應該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做造型等工藝上,對車輛可靠性耐久性方面的經驗還是太少,所以就算有了豪車的外形,卻沒有豪車的質量。
倒數第7.華泰
每百輛故障數 637.4
華泰本來靠著鄂爾多斯的煤礦挺滋潤的,結果煤價大跌,讓華泰的利潤很不好受。
一個造車三心二意的企業,會有質量上佳的產品嗎,即便是華泰銷量很差,但故障數還是很高。
倒數第6.江淮汽車
每百輛故障數 642.3
江淮這兩年新車跟下餃子似的,因為搭上了SUV這班高速列車,那是真沒少賣,只可惜做卡車的底子太深,那股子粗糙始終改不掉,泥腿子洗不幹凈,出來的車也就小毛病多多。就算這樣,江淮也還是比北汽強些。
倒數第5.北京汽車
每百輛故障數 656
很驚訝於北汽的排名只有倒數第5,看來北汽雜糅的水平也不算爛到家,還能開,七拼八湊果然是王道。說到這,有個規律發現沒有?倒數的5個品牌里除了力帆,全是各種大國企。
倒數第4.力帆
每百輛故障數 658.2
力帆的車開久了會有種摩托車的自由奔放感覺,無論發動機還是漏風程度都有點像。再加上各種殺馬特的外形,配合著高達656的故障數,應該很少有人拿這做黑車,修到哭。不過也不用太在意,畢竟一分錢一分貨,便宜是王道,只是苦了俄羅斯人,力帆向那出口好多啊,一定是出口版本的要求更嚴,一定是這樣。
倒數第3.東風風行
每百輛故障數 791.2
一汽如果是共和國長子,東風就是共和國老二,只可惜都不爭氣,老二的車只比長子好一點點,故障數少了100個,誰要是拿東風的風行做商務車,那真是各種耽誤事,回本無望不說,把重要客人扔在半路就不好了。
倒數第2.東南汽車
出問題的幾率是第二名。很多人迷戀東南是因為背後的三菱,作為中國自主品牌的動力來源,三菱的車確實還不錯,但是東南則完全是另外一幅景象,內部斗爭的混亂,裡面是中方、日方加上台灣幫,售後零部件價格也貴。更糟糕的是小毛病很多,除了發動機還好之外,其他就沒啥靠譜的地方。
倒數第1.一汽
每百輛故障數 894.7
一汽作為共和國長子,在造車這事上是真不咋樣,尤其是一汽自有品牌,基本上不是天津一汽的各種威姿、夏利,就是一汽佳寶之類的東西,車的質量啊那真是,修車專業戶,很多賣一汽車賣到吐血,最後決定換品牌。
㈣ 紅旗 產地
你的問題具體指什麼?紅旗牌小轎車?紅旗牌自行車?紅旗XX號導彈?還是節日時街頭懸掛的彩旗?
紅旗牌小轎車的產地是吉林省的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
紅旗牌自行車的產地是天津,天津市紅旗自行車有限公司;
紅旗XX號導彈,中國早期的地空導彈,產地有好幾個,其中之一是貴州的凱山;
節日街頭懸掛的彩旗:中國差不多所有的城市都有彩旗廠。
㈤ 中國80年代四大自行車品牌是什麼
中國80年代四大國產自行車品牌是「紅旗」、「永久」、「鳳凰」和「飛鴿」。
紅旗是天津市紅旗自行車有限公司的品牌。紅旗牌自行車是天津市紅旗自行車廠生產的國產自行車。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面世以來,以優異的質量和性能贏得了廣大群眾的喜愛。
上海永久股份有限公司從事自行車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940年,它是中國最早的自行車整車製造廠家之一。新中國成立以後,它作為最大的國有自行車廠為中國自行車行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永久研製了統一全國自行車標准、規格的標定車,又開發了中國第一代660MM輕便車、載重車、賽車及電動自行車、LPG燃氣助力車等產品。
鳳凰自行車源於1897年中國第一家自行車車行同昌車行,有百年歷史。品牌誕生於上世紀50年代,在發展過程中,以自主研發為主,追求技術創新。2010年進行體制改革,自建生產基地並構建起完善的生產供應體系。自1959年1月1日「鳳凰」商標注冊起,全球已有近2億消費者選擇了鳳凰自行車產品
飛鴿,天津飛鴿車業製造有限公司旗下品牌,「飛鴿」商標被國家工商管理局列為「國家重點商標保護品牌」之一。被商務部授予「中華老字型大小」的稱號。
㈥ 紅旗轎車那裡銷量最多的城市
你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紅旗轎車銷量最多的城市應該是長春,畢竟紅旗車的產地在這里,就和天津夏利車最多,重慶奧拓車最多,北京伊蘭特最多的道理一樣
㈦ 一汽集團旗下品牌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一汽集團,中國一汽或一汽),前身為第一汽車製造廠,由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廠名,於1953年7月15日奠基。有些朋友只知道一汽旗下有大眾和豐田,其實一汽集團旗下有11個品牌,那麼下面讓我來介紹一下,看看哪些是你認識的,哪些是不認識的。一汽紅旗
對於中國人來說,紅旗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1958年,紅旗牌轎車誕生,成為國家領導人和國家重大活動的國事用車。在六、七十年代,紅旗轎車成為中國汽車工業的一面旗幟。改革開放之後,不僅繼續承擔「國車」重任,同時不斷地向市場化、商業化的方向沖擊。
一汽解放
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1月18日,是以原第一汽車製造廠主體專業廠為基礎,屬於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一汽解放具有輝煌的歷史,中國製造的第一輛汽車就是在這里誕生的。
一汽奔騰
奔騰創立於2006年5月18日,是中國汽車品牌,主要生產中小型轎車和SUV。旗下車型體系以B為標識,包括B70、B50、X80等。
一汽大眾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於1991年2月6日成立,是我國第一個按經濟規模起步建設的現代化乘用車工業基地。目前一汽大眾旗下車型包括奧迪,速騰,邁騰,高爾夫,捷達,寶來。
一汽奧迪
在一汽大眾成立之前,一汽跟奧迪在1988年就簽署了一份「關於在一汽生產奧迪的技術轉讓許可證合同」,開始組裝生產奧迪100車型。後來1995年一汽、大眾、奧迪三方共同修改合資合同,奧迪正式納入一汽大眾生產。
一汽馬自達
一汽馬自達成立於2005年3月1日,是由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日本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共同出資成立的汽車銷售公司。目前主營Mazda6 阿特茲、CX-4,以及它們的零部件、維修工具設備和附件。
一汽豐田
天津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於2000年6月的天津豐田汽車有限公司。跟廣汽豐田形成北一豐南廣豐的格局,但是售量比較好的車型還是被一汽給占據了。
一汽夏利
一汽夏利前身是天津微型汽車廠,1997年改製成天津汽車夏利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6月14日,一汽集團與天汽集團簽署重組協議,受讓了原由天汽集團持有的公司50.98%的股份,正式納入一汽體系中。
一汽通用
通用汽車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公司之一。一汽通用是通用汽車中國公司和中國第一車集團有限公司分別出資50%成立的合資公司,於2009年8月30日在長春市正式成立,主要生產並銷售輕型載貨車和輕型客車並進行相關研發、出口和售後服務的支持。
一汽吉林
一汽吉利前身為吉林微型汽車廠,1981年中國第一輛微型汽車就誕生於此。1990年融入一汽集團,更名一汽吉林輕型車廠,是一汽集團的小型乘用車、商務用車生產基地。2005年跟日本大發合作,引進大發小型乘用車產品。
一汽海馬
一汽海馬汽車有限公司位於海口市金盤工業開發區,佔地100萬平方米,年產乘用車能力15萬輛,員工2500人,緊密關聯企業員工10000餘人。
㈧ 哪個品牌的國產車比較好
我大致把國產品牌分成一二三線:一線品牌都具有很強的技術儲備和底蘊,水平明顯要高於同級別的合資品牌,旗下的大部分產品都推薦購買。二線品牌在產品力,或者品牌號召力方面和一線有著一定的差距,不過也已經達到了同級別合資車的水平,屬於可以購買。三線則是瀕臨淘汰的邊緣,或許你買了也未必就很差,不過並不推薦。
我們先說三線:也就是不推薦的國產品牌
1、組裝車企: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東家買發動機,西家買變速箱,自己設計個外殼就說是自己造的車。感覺更像是攢電腦一樣。這類車企有一個最明顯特質:大部分使用的還是三菱的發動機,並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比如說眾泰、獵豹、東南、甚至是北汽、東風這樣的國企,一樣是三線。
2、未必活得下來的品牌:以造車新勢力為主,混得好的當然不在此列了,但是有一些舉步維艱,一年好幾十億的虧錢,誰知道哪天給自己虧炸了,到時候連個售後的地方都沒有了。這里就不點名了哈,畢竟說誰也不合適,這些造車新勢力能活下來的,沒准就是國產特斯拉,可是我覺得大多都活不下去。純電車的門檻太低了,現在有錢就能入局,群雄逐鹿。就我個人而言,所有超過20萬的純電車,不能提供電芯終身質保的純電車,我都是不推薦的,大家自己對號入座吧。
3、銷量太差的品牌:比如說江淮,比如說力帆,比如說海馬,海馬有自己的發動機,實話實說,水平還真不差,可是沒趕上發展的黃金時期,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現在銷量已經有點慘不忍睹了,只能歸為三線。像是江淮,人家也有自己的技術儲備,甚至和一線品牌比也不容多讓。有自己自主研發的發動機,但是水平就很一般了,口碑也沒做起來。在我們這,幾乎成了白事專用車,人想買都不敢買。現在只能靠給人代工。
二線三線的門檻,主要看技術儲備和產品力,而且二線車企活下去是沒有太大問題的。比如說上汽的榮威名爵,產品力肯定是有的,性價比也不錯。榮威除了部分搭載乾式雙離合,不值得推薦以外,大部分車型都有同級別合資車的水平。名爵也是如此,性價比很高,外形設計也很符合年輕人的審美,買是沒有問題的。
還有廣汽傳祺,GA8、GS8以及M8的第三代2.0T發動機具有相當高的水平,不到20萬的售價,性能表現不遜於30萬級別的合資2.0T。包括新能源領域,廣汽也頗有建樹,埃安系列的純電 汽車 性價比非常高,像將要上市的AION Y,500Km續航只要12.69萬元,相當厚道。個人認為廣汽已經有了一線的實力,只是品牌認可度還略遜一籌。
除此之外,我把長安也歸為二線。我知道,一定有很多人持不同意見,不管從銷量、技術、產品力還是從品牌認知度上,長安都有一線的實力,但是它的某些做法讓我不敢苟同。比如說被懂車帝扒出的後防撞鋼梁減配,以及參數虛標。乃至於UNIK的麋鹿測試廠商的反應,都顯得不那麼厚道。我認為一線是可以代表「中國製造」的,而長安的這種做法,讓我無法認同。這一點願意噴你們就噴吧,我還是決定保留意見。
一線:國貨之光
其實大部分一線和二線並沒有明顯的分界線,像是廣汽的一些車型,我也經常推薦。如果說一定要有所區別的話,就好像組建一支國家籃球隊,我覺得一線是主力,二線是替補。
1、奇瑞:主力控衛。 旗下品牌捷途、星途,兩手都能突破,左右開弓。捷途主打低端價位,物美價廉。所有1.6T+濕式雙離合的動力組合都值得購買。而且捷途質保超長,保10年20萬公里,相當良心。星途則是偏高端品牌,之前的星途我並不太看好,主要是因為缺少當家2.0T發動機坐鎮,不過現在星途攬月也出來了,各方面表現都堪稱上乘,麋鹿測試還擺了UNIK一道。在20萬元價位站穩腳跟不是問題。本身旗下的瑞虎系列SUV,都有非常不錯的產品力(1.6T當家車型),艾瑞澤系列也都有著不錯的銷量。
2、紅旗:主力中鋒 。我知道紅旗只是一汽旗下的一個子品牌,一汽下面還有奔騰,還有森雅,不過必須把這個品牌單拿出來,一汽是二線,森雅甚至是三線,不過紅旗只能是一線,也必須是一線!它就是中流砥柱,就是天生的豪華品牌。國產品牌目前的技術、產品力已經完全不屬於合資了,但是品牌向上還存在很大阻力,消費者的認知短時間還難以改變。不過紅旗有這個天然優勢,天生的身高臂長,你不用管車怎麼樣,從紅旗H9上下來,誰也不能說你沒面子。
4、長城:主力大前鋒 。長城哈弗,包括高端品牌WEY,只有SUV,沒有轎車。就如同四號位一樣,就是守護內線,爭搶籃板——得籃板者得天下!在 汽車 市場上,則是得SUV者得天下!早期,長城就憑著一款H6打天下,而現在,長城的檸檬平台,發動機、9速濕式雙離合,都已經達到了世界級水平。不過現在比較令人擔心的是,它在氫能源領域投入了太多精力,這一步走錯,恐怕要失掉先機。
5、比亞迪:明星級分位 。國產品牌如果說一線里的格局,我覺得是一超多強,這一「超」,無疑就是比亞迪。如果說其他一線品牌都有世界級水平,面對國際車企絲毫不虛的話,那麼比亞迪是真正那個可以讓他們瑟瑟發抖的傢伙。早在2018年,比亞迪唐二代上市的時候,大眾總裁就已經急不可耐的跑到上海來試駕,結果超速被拍了下來,免費給比亞迪做了一波廣告。
這是一個值得讓大眾這樣的對手都詳細研究的「重點人」,現如今,漢DM,在50萬級別里沒有對手!秦Plus DMi,對合資A級轎車就是降維打擊,號稱燃油轎車顛覆者。比亞迪憑一己之力,改變了世界 汽車 市場的格局,敲響了燃油車的喪鍾。
是不是覺得過譽了?你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比亞迪比你想像的還強,你想想,為什麼豐田要和比亞迪合資建廠,為什麼賓士要和比亞迪一起成立「騰勢」這個品牌?
總結起來,國產品牌普遍都有更高的性價比,甚至不談價格,同級別的質量、性能也都要優於合資。只是我們隊國產品牌的認知還需要時間來轉變,很多人的思維還都停留在十年前,認為國產車不行——真的不一樣了。就像比亞迪的秦Plus DM-i,不談售價,合資車里有一款比它省油的嗎?沒有!這其實就是國產車強大的最好證明。
現在的 汽車 企業基本的技術都掌握的差不多,國產品牌已經能和合資品牌一較高低了,甚至比合資品牌做的還要好,而且在價格方面更親民,老百姓都能消費的起。 奇瑞,比亞迪,吉利,長城,紅旗,傳祺,長安,力帆,這都是不錯的國產自主品牌。
奇瑞在發動機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這不用多說,在歐洲都有很好的評價,包括國產路虎和捷豹都在使用。
吉利在收購沃爾沃以後,大量引用了沃爾沃的技術,使自己的品牌更上了一個檔次,其是帝豪的成長,這兩三年不管是銷量和品質都顯著的提高,使自己的品牌更上了一個檔次。
比亞迪 汽車 在新能源方面一直是國內的佼佼者,尤其是電動 汽車 在歐州,北美州,南美洲和歐洲都有不錯的銷量,已被國際上認可,有的已經建有新能源 汽車 生產基地,比亞迪 汽車 在老百姓眼裡可是素有「小鋼炮」的愛稱,可想而知比亞迪 汽車 的質量有多好。
廣汽傳祺這兩年的銷量可是有目共睹的,GS4的月銷量一直徘徊在3萬輛左右,之後推出了GS8,被消費者認為是國產車里最能和漢蘭達叫板的車型,銷量也一路看漲,今年又隆重推出GS7,我想期待它上市的消費者都楚楚欲動呢!
長城品牌的 汽車 ,我更不用多說,單從一款h6就知道它的火爆程度了,在所有自主品牌中目前還沒有哪款車型的銷量能超越它了,今年長城又推出了新的品牌 汽車 WEY ,更是奠定了長城打造高端 汽車 品牌的決心,現在以上市半年多,從銷量來看還是比較可觀的。 這些年來,我們自主品牌的 汽車 企業無論在研發和設計方面都做出很大的努力,從大街上越來越多的自主品牌 汽車 上已經看到了成效,甚至在國際上也有了立足之地。 最後還是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自主品牌 汽車 ,支持咱們自己的東西,讓更多的中國品牌走向世界。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如今適合購買的國產品牌有很多,如長安、長城、吉利、榮威、傳祺等品牌,無論從車型上還是品牌影響力上都有了很好的提升。如果讓我在這些品牌中推薦的話,我想我會推薦長城、長安、榮威這三個品牌,因為這三個品牌各有特色,都代表了如今自主品牌的最高水平。
首先在SUV車型上,我想不用我多說,長城旗下的哈弗必定是國人的優先。作為SUV領導者,哈弗在SUV領域展現出來的實力確實讓其它品牌望塵莫及。首先是哈弗H6,作為自主品牌最成功的車型,不僅拉低了合資SUV的價格,更讓國人愛上了城市SUV。另外哈弗H8、H9作為國內首款沖高的SUV車型,在展現自主實力的同時讓自主品牌看高到沖高的希望。另外更值得一提的是,長城高端品牌WEY,更是沖破了自主品牌的天花板,成功殺進了合資SUV的紅海領地。
說完長城我們來看下長安 汽車 ,連續9年獲得自主品牌銷量王想必其自身實力也不用多說。和長城不同的是,長安不僅在SUV領域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轎車領域里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另外在新能源和無人駕駛領域上,長安 汽車 也展現了自身的實力。相比於長城和長安 汽車 ,榮威則展現了自主品牌發展的另一方向-互聯網 汽車 。在與阿里巴巴合作之後,榮威在互聯網造車上領跑了整個自主品牌,甚至成為了自主品牌對合資品牌彎道超車最成功的車企。
總的來說,如今值得購買的自主品牌很多,而且相比合資品牌性價比更好。對於想購買自主品牌的消費者來說,完全可以入手。
現在國產品牌發展的的也都挺好的,可選性也比較多,從五萬到十萬再到二三十萬都有不錯的產品代表:
1.五六萬建議奇瑞的艾瑞澤5,皮實耐用;
2.六到十萬的話好像國產轎車少,可以考慮考慮小型suv,比如長安的cs55啊、奇瑞的瑞虎7啊、吉利gs啊,銷量都挺好;
3.十萬以上絕對是國產的suv了,競爭激烈,瑞虎8、cs75、長城的神車哈弗h6、奇瑞的捷途、還有個長城新出的大狗啊、坦克啊,太多了;
4.二十萬國產就是全尺寸suv,cs95、哈弗h9、紅旗的h7、h9轎車,比亞迪的王朝新能源基本也都在二十萬以上價位;
關鍵還是看個人使用需求,現在國產車的品控比以前要強很多,不考慮貶值自用的話挺不錯。
要是你不考慮合資品牌,單純在國產品牌里選車的話,啟辰就是最值得購買的車。雖然這車牌名的影響力不太大,很多人甚至還不熟悉它,路上見的也不多,但是用過的人都認為它是一部好車。名上說是國產,其實「三大件「皆出自日產,只是國產「套個殼」而已。實踐證明"啟辰「大多車型省油不易壞,安全操控方面與合資車無異,價格還低,性價比較高,誰用誰知道。
NO.1奇瑞
奇瑞在車展上一口氣亮出5款新車,另外還展出6款瞄準未來五年發展趨向的發動機和CVT無級變速箱。最引人注目的是奇瑞跑車M14。這款國產跑車由義大利Pininfarina公司著名設計師擔綱設計,是一款可折疊金屬硬頂敞篷小型跑車。此外,B13、A21等新車都吸引了很多人的視線。奇瑞的快速崛起,讓一些老外也驚呼:「奇瑞有可能成為中國的豐田。」
NO.2紅旗
與往年不同,紅旗此次更注重未來產品的展示,將一款概念版頂級大紅旗和一款紅旗豪華車首次公開展示。參展的另一款是與豐田合作生產的紅旗豪華車,預計明年3月上市。這款車引進了豐田頂級平台,採用了眾多尖端技術,如「夜視系統」、「主動避撞系統」等,未來的競爭對手是國產賓士和寶馬5系。另據了解,未露面的新紅旗B級車採用先進技術平台,將在一汽轎車新基地規模化生產。透過三款新車,我們看到了紅旗自主開發的決心和實力,看到了「寂寞」多年的「巨龍」正在崛起。
NO.3吉利
NO.4比亞迪
雖然今年第一季度福萊爾的銷量比2004年縮水三分之二,但比亞迪 汽車 仍在堅定地一步步將產品序列擴充為包括A級燃油車、C級燃油轎車、鋰離子電動 汽車 、混合動力 汽車 在內的全線產品。比亞迪在本次上海車展上展出的車型包括新FLYER、F3、F6、電動概念車ET,其中即將上市的F3外形與花冠酷似,它的成敗將直接決定比亞迪 汽車 的興衰命運。
NO.5華普
高揚「海派」 汽車 大旗的上海華普 汽車 ,在車展上展出三款車型,分別是海域303普通型、海域303豪華型和海迅205,其中海迅205在車展期間發售,價格為6.2888萬元。
NO.6華晨中華
華晨展台上最耀眼的新車就是代號為M2的中華駿捷(SPLENDOR)。華晨 汽車 表示,「駿捷」的推出旨在拼搶用戶需求量最大的2.0L及以下排量的市場,在10月裝載2.0L三菱4G63發動機的「駿捷」正式量產車之後,還會有裝備1.8TAT和MT發動機的駿捷轎車陸續上市,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NO.7長安 汽車
長安 汽車 集團以「百年長安,自主未來」為主題參展,推出五款新車型,其中一款是長安自主開發的SUV概念車。同時,長安 汽車 重點開發的混合動力車CV9也首次亮相。本屆車展上,長安共推出五款新車,其中自主品牌 汽車 就佔了四款,顯示了長安在自主開發方面已經遠遠走在國內 汽車 企業前面。
NO.8天津一汽
作為民族 汽車 工業一面旗幟的天津一汽,除了攜黑色威樂、星燦粉威姿和夏利N3等三款成熟車型參展外,還隆重推出秘密武器———C1和D1兩款新車。據悉,C1、D1是天津一汽即將推向市場的兩款新車型,同時也是天一重組後第一款完全自主研發,具有全部知識產權的國民車,直接反映了天津一汽的研發技術實力。
NO.9獵豹
繼2004年北京車展長豐 汽車 推出了混合動力概念車之後,本屆上海車展又推出「獵豹C1概念車」。獵豹C1有三大技術亮點,一是自動駕駛系統,二是車載信息及 娛樂 互動集成平台,三是裝備了智能四驅、內置式絞盤、全景天窗、倒車攝像頭、隱蔽式行車姿態影像跟蹤、多模式變速箱、車玻璃紅外線隔熱(保溫)技術等先進系統。
NO.10哈飛
這次哈飛 汽車 參展的車型主要是轎車平台的5款車,以賽豹領銜,推出賽豹3系高配、標配以及在日內瓦車展展出的5系等三款三廂轎車,同時,還展出裝飾一新的賽馬和路寶,這些車的展示充分體現了哈飛 汽車 在轎車平台的研發實力和轎車平台的戰略推進。
這幾年國產車發展還是挺快的,去年長安,吉利 汽車 和長城 汽車 雙雙突破百萬大關,我國自主品牌開始形成新的梯隊,毫無疑問,長安 汽車 ,吉利和長城 汽車 位居第一陣營。
上汽乘用車和廣汽傳祺依靠規模優勢厚積薄發年銷量達到了50萬台級別,兩家和奇瑞形成第二陣營,可以看出第一陣營和第二陣營差距還是挺大的,不過第二陣營的上汽和廣汽後勁很足這幾年發展速度各大車企也是不得不防!
第三陣營則是更有意思,比亞迪依新能源為戰略布局的企業,只可惜看準了前景卻輸給了時代,看來新能源的道路還很漫長,眾泰不管怎麼說這兩年仿了幾款車型突然就火了,雖然名聲不好但好歹進入前十。東風自主以27.1萬輛銷售成績位居第九名。
目前第一陣營和第二陣營差距正在加大,長城,吉利,長安這幾年車型投放明顯加大,品牌形象逐步樹立未來會保持一定競爭優勢。
第二陣營上汽乘用個廣汽傳祺憑借多年合資經驗彎道超車,技術實力不容小視,會給第一陣營造成一定威脅,但短期來看比較困難。奇瑞這幾年雖然左右徘徊但始終保持前五,隨著廣汽和上汽快速發展,奇瑞必須推出一款爆款車型才能保住位置。
第三陣營得比亞迪堅守新能源有沒有必要?還要看領導層的眼光,畢竟再歐美發達國家新能源實際佔比也是很小一部分,如何把握?何去何從必須看清形勢!至於眾泰最近推出自己設計車型能否成功轉型還要看其內在品質和技術提升!
首先非常感謝悟空提供的平台,讓我們互相幫助,答疑解惑。
題主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下邊我來說下我的一些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自主品牌發展快,銷量大步向前邁。至於自主品牌如何選擇,我在這里從幾個方向進行推薦,只是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首先說讓人感覺最舒服的車企吉利。要說吉利好不好,開過之後才知道。這家車企生產的車輛一般都是亮點頗多,很多配置都是率先使用,在體驗上要比同級別同價位的其他競爭對手要好。所以說吉利會賣車,但是真正的技術還差一點,不過注重車輛的體驗可以考慮吉利,綜合性能比較強。
然後是技術過關的奇瑞。奇瑞奇瑞,修車排隊已經成為 歷史 ,自奇瑞擺脫上汽的布局之後,奇瑞的技術研發一直沒有停下來,在目前國內車企當中,奇瑞的車自主研發技術最多,品質也是比較可靠,但是奇瑞不太會賣車,並且不太會設計造型啥的,注重基礎技術可以考慮奇瑞。
然後是新能源寡頭比亞迪。比亞迪
在自主品牌當中完美的詮釋了彎道超車,在其它對手致力於燃油車的開發時,比亞迪專心研究新能源 科技 ,在未來的布局走勢當中,比亞迪的優勢會越來越明顯,想買一台新能源車型,那麼首推比亞迪。
都可以,感覺看個人的需求了,個人感覺除了舒適度和發動機功率油耗,自動變速箱匹配外,區別不大,對於要求不高的,國產車也是很好的選擇。畢竟我一個朋友07年買的眾泰2008,截止去年,跑了26萬公里了,大小毛病都沒有。還有個朋友,09年的比亞迪F3,現在還好好的,正常保養,沒有修過。不是托,勿噴。個人觀點!
國產車不是不好,國產車的4S店太黑,首付買車第一必須買兩年的保險大概9千左右第二 汽車 裝具大概3500。第三手續費2000。第四上牌費3500。還有一些4S店給裝定位儀需要2000。全款和首付相差10000左右,國人坑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