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准備去天津旅遊,天津有哪些好吃不貴的美食
環境比較高大上的一個津菜館,古香古色。菜品方面,雞鴨魚海鮮齊全,絕對夠硬可,津味油條里塞滿蝦蓉,比較有特色,宮保鱈魚粒、罾蹦鯉魚、典藏四喜碗特別推薦!一家改良的津菜館,雖說是改良,但是卻保留了很多地地道道的天津特色菜,口味上相比於傳統的稍微清淡了一些。剔牙雞,肉嫩嫩的,老爆三和麵筋還是傳統口味,重點是菜的分量真不小啊。
大胡同喜歡淘東西,可以去十五經路淘寶街,黑牛城道曙光里 5。喜歡看城市觀光,可以坐47或48路公交車繞一圈 6。喜歡看海,可以去塘沽 7。喜歡爬山看長城可以去薊縣。桂發祥麻花的創始人是范貴才、范貴林兄弟,因店鋪曾座落大沽南路十八街處,人們又習慣稱其為十八街麻花,十八街改造後又在距原址200米處,新建了桂發祥大沽南路店。
Ⅱ 天津古文化街擺攤要錢嗎
交錢也不行,古文化街里都是租攤位,地攤肯定要管。古文化街外邊有一條古玩市場街,那塊沒有人管,都是自發擺攤的,不收錢
Ⅲ 推薦一下天津的旅遊路線
天津之眼其實什麼也沒有,不推薦去
你要一定想去,也沒辦法
你可以先去五大道逛逛,從火車站直接過去會近些
然後坐公交去古文化街,你問問人,車次n多的,很容易坐
在那轉轉,然後去海河邊,看看三岔河口的介紹,就在天津眼旁邊的河邊,然後可以坐天津眼。。
從那去火車站,也很方便,打車才10快,公交也很容易找到
有興趣,嘗一下東北角耳朵眼總店的炸糕,現在天津三絕就這個比較靠譜
古文化街裡面,龍嘴大茶壺的茶湯可以來點
別的就看看好了,都是騙人的,東西又是假的還特貴
至於聽相聲什麼,除了周末,都是晚上才有,你來不急
Ⅳ 天津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天津市地處華北平原的東北部,東臨渤海,是我國四大直轄市之一。天津新港在塘沽海河口,是我國最大的人工港,也是以外貿為主的國際港口,它同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港口有船舶往來關系。天津旅遊景觀融近代人文景觀和山河湖海自然景觀為一體,形成了以海河為軸線、以市區為主體、以塘沽和薊縣為兩翼的景觀格局。主要的名勝有天津廣播電視塔、古文化街、食品街、廣東會館、周恩來故居、大沽炮台、盤山、獨樂寺等。
??????在天津市的南門外大街旁有一條很有名的旅館街,各種檔次的旅館有幾十家之多,遊客來到天津後可以考慮住在旅館街。去旅館街很方便,出了火車站乘8路公共汽車可到,面的大約要13元。
??????旅行第一天:從旅館街出發,乘坐12路公共汽車,可以到達位於東北角的古文化街。遊客可以游覽天後宮,購買民間工藝品,品嘗風味小吃。古文化街是天津市一條專門經營各種手工藝品、古舊書籍、民俗用品的著名街道,街內有近百家店鋪,而這里的建築也很有特色,店鋪大多是仿清代民間的小式建築。在這里,可以買到著名的"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風箏魏"風箏、"刻磚劉"磚刻等。位於古文化街上的天後宮(又稱娘娘廟)是北方少有的供奉"媽祖"的廟宇,它始建於元代泰定元年(公元1326年),並於明代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重建,至今香火不斷,保存完好。
??????在古文化街上,經營著天津的一些風味小吃,如茶湯、鍋巴菜、耳朵眼炸糕。人都說"行行出狀元",這茶湯也是很有學問的,雖然原料很簡單(主料是糜子面),但是,沖茶湯的過程卻是可以媲美舞蹈雜技的。首先,單看沖茶湯的工具--半米高的龍嘴大銅壺就極具審美感,黃銅製作,描鳳雕龍,這個大銅壺就可以稱得上是一件工藝品了。先把茶湯原料在碗內調好,放上糖與桂花,然後再在高大、體重的銅壺中裝滿滾開的水。接下來遊客可要看好了:售者一手執碗,一手扶壺柄,雙腳撇開呈半蹲式,立穩。左手的碗正好等在壺嘴邊,等水一沖出時,碗要隨時變換距離以掌握沖出茶湯的厚薄程度,碗由上至下,再由下至上,動作干凈利落,絕無絲毫拖泥帶水,這是技巧之一。另外右手要有足夠的控制力量,開水一出壺口,正好注入碗內。更為熟練的,開水倒出壺口(碗口和壺口距離有時在一二尺的地方),開水全部入碗,點滴不外溢,而且說止即止。這是古文化街上不可多得的一景,你可千萬不要錯過。
??????另外說起"風箏魏"、"泥人張"、"楊柳青年畫",這些都是全國有名的民間工藝品。"風箏魏"的風箏精巧玲瓏,能拆散折疊,就連長達5米的蜈蚣風箏也可以裝在盒子里,放時再拿出來組裝。"泥人張"的泥人,更是將傳統的捏泥人提高到一個新的藝術水平。捏就的泥人不僅栩栩如生、面目生動,而且結合中國傳統繪畫的觀念,形神兼備,更輔以精巧生動的道具,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泥人張"的泥人取材豐富,如古典題材、民俗題材、生活題材等等,造型別致。
??????旅行第二天:從旅館街出發,乘坐633路公共汽車到達位於海河北岸獅子林橋旁的望海樓教堂(也叫聖母得勝堂),參觀,中午乘663到和平路下車,走過步行街(約3公里),來到位於天津市繁華商業街--和平區濱江道獨山路的西開教堂,下午可以逛逛天津市最繁華地區之一的濱江道,傍晚,可以在這里品嘗一下風味小吃,到狗不理總店去嘗嘗包子。
??????在這里熟悉中國近代史的遊客一定不會忘記義和團"火燒望海樓"的著名事件,現存的望海樓是光緒年間重修的,是一座天主教的教堂,磚木結構,裝飾華美。而西開教堂為法國羅曼式建築造型,三座塔樓成品字結構,塔頂為淺綠色,塔身由黃、紅色花磚砌成,無論是建築還是裝飾,在整個華北地區都是首屈一指。教堂附近是天津市最繁華的商業區之一,步行街旁店鋪林立,是一個休閑購物的好去處。
??????旅行第三天:打車到位於河北區天緯路的大悲院(15元左右),門票大約為8~10元,中午的午餐就用大悲院著名的素齋來解決,乘車到位於海河岸邊的河北區糧店後街60號院的李叔同故居,傍晚可以逛逛天津市又一商業繁華區--和平路。大悲院是一座供奉八方佛的寺院,始建於清順治年間,院內還曾供奉過唐僧玄奘法師的靈骨。大悲院的出眾之處有二,一是在位於院中央的大雄寶殿內曾珍藏魏晉南北朝至明清各代銅、木、石刻造像數百尊,是世間罕見的藝術精品;二是大悲院的素齋一直蜚聲遐邇,將豆製品化腐朽為神奇,做成一道道鮮美無比的佳餚。
??????旅行第四天:乘坐859到達天津西站,再由天津西站乘坐153路直達位於楊柳青估衣街47號的石家大院(也就是楊柳青博物館),門票為8元,還可以在此購買楊柳青年畫。
??????石家大院類似於聞名全國的山西喬家大院,始建於1875年,是北方最大的民居。石家大院雖為民居,但建築氣勢如虹,院內七進七出,佛堂、祠堂、戲園一應俱全。同時,整體建築以磚、石為主,每間院落的門口、門檐都裝飾有精美的磚雕石雕,造型精美、古樸典雅。這里還展出有各種有趣的民俗活動、成套的系列泥人、年畫等。說起楊柳青的年畫,歷史應該追溯到明代,這里的年畫一直保持著純朴的風格,多取材於古典人物、民間人物和喜慶事件,到了這里,不買幾張年畫,可是有些遺憾了。
??????旅行第五天:到天津站坐車到塘沽,參觀位於塘沽區海河西岸潮音寺,坐船出海,在這里,遊客還可以吃到真正新鮮的魚、蝦、蟹,讓人大飽口福,傍晚,乘車回市區。
??????到了天津一定要到海邊看看,趕趕海、聽聽潮,說到聽潮,這里還真有一個很雅的地方--潮音寺,它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歷史悠久。這里不光可以獲得精神上的享受,還由於它鄰海近河,水產品更為豐盛,當地有句俗話說:二月即頭魚,三月見皮蝦,四月賣魚,六月有黃花,七月、八月海螃蟹,九月、十月大對蝦,來這里是絕不會讓你的肚子失望的。
??????旅行第六天:行程安排:乘157、162到南河鎮小南河村的霍元甲故居參觀,下午乘車返回。霍元甲的棺木於1898年4月29日遷葬於此。這里已經成為增進國內外精武友人來往的紐帶、弘揚民族精神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也是世界各地數萬精武門人恭仰和朝拜的聖地。對於這位無論是武學還是品格都可稱一代宗師的霍元甲先生,相信是很得國人景仰的。
??????旅行第七天、第八天:從東站乘坐天津到薊縣的842次火車,早上7:26開車,上午10:36到達薊縣。游覽薊縣著名的盤山風景區、位於縣城內的獨樂寺、距縣城30餘公里的黃崖關長城,第八天下午乘坐2:30分的火車回天津。其中盤山的門票為26元,獨樂寺為18元,黃崖關為28元。到了這里算是真正遠離了城市的喧囂,置身於山清水秀的自然中,這才是休假的心情,盤山景色秀麗,清代乾隆皇帝曾8次游盤山,並說"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這是對盤山最好的贊譽了。山間林木蔥翠,美麗的白塔掩映於山林之中,真是自然風景絕佳之處。位於縣城的獨樂寺始建於唐,是我國最古老的木結構高層樓閣建築,歷千年風雨而不倒,可算是建築史上的一個奇跡。寺內的牆壁上還保存有元代的羅漢壁畫,高16米的十一面觀音像更是一件難得的藝術精品。黃崖關長城以"薊北雄關"著稱,此處向來是軍事要地,兵家必爭,因此,這里長城上的關口才修建的格外雄偉。
參考資料:http://www.51766.com/articles/16387/
Ⅳ 天津最著名的小吃是什麼
天津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小吃吧,希望大家有時間可以來天津玩順便品嘗美味!
天津最有名的狗不理包子!
天津的招牌名小吃十八街麻花!
天津耳朵眼炸糕也是我的最愛!
天津煎餅果子,地球人都知道!
天津著名果仁張!
我很喜歡!
我們這里普遍的早點!
天津油條,又稱果子
天津小吃~~古文化街上面有賣的,應該叫麵茶~
天津熟梨糕~~好吃!喜歡啊
天津著名糖人~~
天津著名小吃驢打滾~~據說北京也有,不過沒嘗過~~~天津的真的很好吃
每座城市一定都有一種食物,是每個人的鄉愁所在。它們大抵是一道菜品、一種味道。對於天津人來說,這種食物一定是早點攤上的煎餅果子。
所謂「果子」,也叫「餜子」,它原本是指一切油炸的麵食,在這里指的是「棒槌果子」,其實就是油條。天津的煎餅果子與山東的煎餅卷大蔥和雜糧煎餅都不太一樣,它有自己的特點。
郭德綱曾這樣形容煎餅果子:「黃豆面,綠豆面,棒子麵,白面一起,用清水煮羊骨頭湯來喝,現炸油條果子,吃小料,羊肉,木耳等,可多吃十幾樣,口口香脆!」
果子沒有那麼脆,真正脆的是「餜篦」,薄薄的面餅在油鍋里炸得起泡,放涼之後,又香又脆,夾在煎餅里,能夠吃到獨特的香味。
傳說煎餅果子是清末時期一位山東刀客帶來的。他在流亡到杭州的時候,偶然想念家鄉的煎餅,卻只能因地制宜,搞了根油炸檜(油條),也十分好吃——且不論傳說真假,天津煎餅果子、山東煎餅和杭州的蔥包檜,儼然就是一個家族的成員嘛!
在天津人眼裡,不管是白面還是雜糧面,都比不上清香的綠豆面。純豆面攤餅,難度很高,所以不得不加些白面,更容易使餅成型。
和任何一個城市的早點攤一樣,只要有足夠的時間與耐心,你大可以起早去尋訪街巷裡的老字型大小。有機會的話,去嘗嘗上了《舌尖上的中國》的楊姐煎餅。自己帶上兩個雞蛋,跟老闆說,煎餅果子一套,單果子雙蛋!
來了天津,不吃這些 美食 ,你算是白來了!
煎餅果子
說煎餅果子是天津人早點的代表應該沒有人會反對,但一般在飯店酒樓里是吃不到的,唯有到小商販處才能品味到這滿含著濃郁天津文化的市民小吃,雖然平民之極,但是卻也別有一番精緻在其中。
鍋巴菜
鍋巴菜,天津人一般管它叫嘎巴菜,是一款獨具特色的路邊小吃。綠豆面攤成薄餅,再切成一指寬的條狀,澆上事先做好的鹵汁,鹵汁和北京的豆腐腦有些相似,再按個人口味加入腐乳汁、韭菜花汁、蒜汁和芝麻醬汁、就著燒餅和果子。天津人一般將鍋巴菜作為早點食用。
熟梨糕
也叫碗糕,一種很傳統的民間小吃。它還有一個正經的學名叫「甑兒糕」。「甑」是古代的一種炊具,底部有許多小孔,蒸汽可透過這些小孔將盛器中的食物蒸熟。尤其是小朋友,特別喜歡。
罾蹦鯉魚
一味傳統名餚,以帶鱗活鯉魚炸溜而成。來了天津,可一定不能錯過這道 美食 。
爆三樣
爆三樣亦稱老爆三,是天津傳統名菜之一。主料有豬肉、豬肝和豬腰子等,口味稍重,偏咸。豬腰子具有補腎氣、通膀胱、消積滯、止消渴之功效。可用於治療腎虛腰痛、水腫、耳聾等症。血脂偏高者、高膽固醇者忌食。
八大碗
八大碗具有濃厚的鄉土特色。每桌坐上八個人,上八道菜,都用清一色的大海碗。八碗前的涼碟酒餚,是六個或十二個干、鮮冷葷。 八大碗用料廣泛、技法全面,有素有葷,多採用炒、溜、燉、煮、燴、炸、燒、靠、篤、氽等技法操作,大汁大芡,大碗盛放。八大碗可拆開單吃,也可按自己口味組合成席。
篤麵筋
麵筋各地都有,天津的也獨具特色。這種麵筋做菜可謂是可葷可素,現在到天津的餐館吃飯,很多外地的朋友還都會點蝦仁篤麵筋。
炒青蝦仁
炒青蝦仁屬「細八大碗」菜品,主料為天津河產青蝦,色呈青白,肉質緊密細嫩,吃的最佳季節在深秋初冬時節,此刻的蝦肉最為肥美鮮嫩。上桌後的青蝦呈自然杏黃色,外微脆而內柔嫩,入口後,蝦肉的清新鮮甜還殘留在舌尖。
貼餑餑熬魚
貼餑餑熬魚是天津民間流傳 美食 ,玉米面餑餑顏色金黃、底面焦脆。小魚味鮮香濃,魚骨酥軟。貼餑餑熬小魚"是地道的天津風味小吃,其實又是極普通的家常便飯。來了天津,就必須去品嘗一下。
壇子肉
天津壇子肉,因使用陶瓷壇燒而得名,為冬季時令菜。
糖炒栗子
糖炒栗子是京津一帶別具地方風味的著名漢族小吃,也是具有悠久傳統的美味。不過,栗子熱量極高,6個小小的栗子就相當於一碗米飯。
茶湯
天津的茶湯是傳統風味小吃,味甜香醇,色澤杏黃,味道細膩耐品,在街頭巷尾賣茶湯的攤亭,冬天喝上一碗熱熱的茶湯,人立馬就暖和了。
耳朵眼炸糕
作為天津三絕之一的耳朵眼炸糕。小小圓圓的一塊炸糕集合了黃、軟、筋、香四大特點,外脆里嫩,有多種夾心可供選擇,香甜軟糯,就算牙口不好,吃上一塊也是毫無壓力。
狗不理包子
正宗的狗不理包子至少有18道褶子,小小的一個包子做的如藝術品般精緻,其口味自然也是經得起時間的驗證。白白的面團,底幫厚薄均勻,咬上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膩。
十八街麻花
提到麻花就想到天津,十八街麻花香甜可口,口味眾多,一口一個嘎嘣脆,好不過癮。推薦桂發祥十八街麻花,由麻花創始人是范貴才、范貴林開設,百年老字型大小,有口皆碑。
天津,簡稱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環渤海地區的經濟中心。
說起天津大家最熟悉的因該 是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剛出鍋的包子好像薄霧之中含苞秋菊,咬上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 膩。狗不理」包子,不僅是天津,也是全國聞名的傳統風味小吃。
煎餅餜子,是天津的著名小吃。天津人把其作為早點。由綠豆面薄餅,雞蛋,還有餜子(油條)或者薄脆的「餜篦兒」組成,配以面醬,蔥末,腐乳,辣椒醬(可選)作為佐料。
天津十八街麻花名號響當當的,之所以稱之為十八街麻花,是因為桂發源麻花的創始人范貴才、范貴林兄弟曾在天津大沽南路的十八街各開了桂發源和桂發成麻花店,因為店面坐落於十八街,因此大家習慣稱其為十八街麻花。十八街麻花香甜可口,一口一個嘎嘣脆,好不過癮。
天津板栗又稱甘栗,產於薊縣。糖炒栗子是秋冬季時令風味食品,呈深棕色,油光鋥亮,皮脆易剝,香甜可口。秋冬之際,在天津街道兩旁,常可看到賣栗子的小攤,現炒現賣,趁熱食之,味甜松軟。
1.煎燜子
煎燜子是用綠豆粉製成,加調料煎制而成,每到陰歷二月二的時候,家家都會吃!
2.素卷圈
天津的素卷圈可是大有講究的,製作起來食材之豐富,調料之多樣那可真是不可小視。當然我們日常吃早餐最主要的就是快捷方便,吃著舒服順口。
3.肉龍
發好的面擀成餅,再在上面均勻的抹上一層肉餡,捲起來再上鍋蒸熟,吃的時候配上稀飯,鹹菜等特別美味。
4.八件兒
傳統的八件包括福字餅、祿字餅、壽字餅、喜字餅、如意、棗花、聚寶盆、蝦酥,過去的津八件分為大八件、小八件、細八件,統稱為八件。後來發展的品種多了,現在的津八件則分為酥皮、硬皮、桃酥三大類。
5.酸磨糕
老天津的胡同里巷中賣糖果吃食的小販來來往往,酸磨糕實為酸棗面壓成的,石塊狀的很大一塊,在食品店或小攤上售賣,有時候趕上加工粗糙的,吃到嘴裡會有點牙磣。
每次說到天津 美食 ,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狗不理包子。但對於天津人來說,狗不理真不咋地。天津小吃,包羅萬有,它是家的味道,永遠吃不膩。天津 美食 雖然顏值一般,那個味道就是讓人留戀~今天就給大家整理一篇天津的七大 美食 !
1、煎餅果子
煎餅果子是天津人小吃。正宗的煎餅果子是由綠豆面薄餅,雞蛋,還有油條或者薄脆的「果篦兒」組成,配以面醬,蔥末,辣椒醬(可選),腐乳(可選)作為佐料,口感咸香,如今的煎餅餜子原料已經不僅限於綠豆面攤成的薄餅,還有黃豆面,黑豆面等等多種選擇。但是,天津人依舊堅持著傳統的吃法,正宗煎餅果子中選用的食材只有綠豆面、油條以及蔥花、芝麻及其他佐料。
2、糖油餅(糖皮兒)
小時候總是起個大早纏著長輩,跟著去買早點。就是為了這一張糖皮兒。看著師傅從塑料布下面拿出一小團糖面團,整個人都超興奮。講究的糖面也可以用紅糖替代綿白糖。油油脆脆的口感,咬到糖皮的幸福感,直到現在也愛的早點!
3、嘎巴菜
「嘎巴菜」本名應為「鍋巴菜」,天津話稱「嘎巴菜」。鍋巴菜以綠豆、小米水磨成漿,攤成薄厚均勻的煎餅(天津人俗稱鍋巴)、晾乾後切成柳葉形小條,浸在素鹵之中,盛碗,點上芝麻醬、腐乳汁、辣油、辣糊、撒上鹵香乾片和香菜沫等六種小料製成。鍋巴香嫩有咬勁,味美適口,營養豐富。
4、煎燜子
煎燜子是天津市著名的漢族傳統小吃,屬於傳統節日食品。色澤黃白,有透明感,外熱脆,內軟嫩涼爽,滑潤可口,蘸(或拌)食作料,入口酸、香、辣、咸各味俱全。煎燜子是用綠豆粉製成,加調料煎制而成。
5、十八街麻花
天津麻花是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漢族名點。早在一百多年以前,在天津衛海河西側,繁華喧鬧的小白樓南端,有一條名為十八街的巷子,原來巷子之中有一家小小的麻花鋪,字型大小喚作「桂發祥」。
6、糖炒栗子
栗子原是深棕色的,只是北方人的吃法與南方不同,用巨大的攪拌機和著黑色的炒栗石不停地炒,然後往裡倒糖漿,成品後美名曰:「糖炒栗子。」栗子營養豐富,有「乾果之王」的美稱 。糖炒栗子,呈深棕色,油光鋥亮,皮脆易剝,香甜可口。
7、驢打滾
驢打滾是天津衛傳統小吃之一,成品黃、白、紅三色分明,煞是好看。因其最後製作工序中撒上的黃豆面,猶如野驢撒歡打滾時揚起的陣陣黃土,因此而得名「驢打滾」。
天津地區有名的 美食 種類非常的多,最有名的狗不理包子我們就不講了,下面我們說說天津菜全爆,爆三樣,火爆腰花,紅燒肚塊,紅燒肥腸,清炒蝦仁,四喜丸子,扣肉,還有天津的小吃麻花也是相當的好吃,當地的人們特別的喜歡吃當地的麻花。
好吃的津菜還有有全家福、罾蹦鯉魚、雞絲掐菜、蟹黃獅子頭、炒青蝦仁等,過去北馬路的紅旗飯庄的老師傅正宗津菜的手藝那叫一絕。現在會做正宗全家福.雞絲掐菜.蟹黃(粉)獅子頭的津菜師傅幾乎絕跡了,津菜失傳了,也有的已經不是從前的那種味道了。
還有天津地區的致美齋醬牛肉,小李燒雞,竇四牛雜面,扣肉,牛舌尾,燉羊尾,羊湯,芫爆散丹,烤鴨,葷素包子,嘎巴菜,北方系列早點,大餅加一切,太多了吧,其實我覺得最能代表天津菜的除了罾蹦鯉魚,還有天津特有八珍豆腐、烤大蝦、嘟麵筋!當然了要是再能吃上扒全素那就更美啦!
說幾個不是天津本地人不太知道的,比較接地氣的:
1. 天津肉聯廠火腿腸,有迎賓火腿腸,迎賓拐頭腸(相當於粗了一號的火腿腸),迎賓玫瑰腸(紅色外皮有酒香味的火腿腸)。這幾種火腿腸味道甩雙匯之類幾百條街,口味類似於加粗的法蘭克福香腸。
2. 五香花生米、五香烏豆
天津的五香花生米(天津本地叫「大果仁」)顆粒飽滿、五香味濃郁、香脆可口;五香烏豆(就是煮熟的蠶豆)也非常不錯。
3.大餅卷一切
不是肯德基新推出的那個。90年代開始天津開始興起大餅卷炒雞蛋,後來逐漸推廣到了大餅卷茄盒,大餅卷藕盒,大餅卷炸魚,大餅卷香腸……直至大餅卷一切
4.卷圈兒
類似於南方的春卷,比春卷粗,餡料主要是豆芽菜和香菜,用腐乳汁調和。通常用大餅卷著吃,也算是大餅卷一切的成員之一。
我們天津這邊講究吃,愛吃,早晨開始,漿子果子老豆腐鍋巴菜,煎餅果子就不說了,全國都知道,(不過我說一句,那些個煎餅果子加生菜的,加火腿的,還有加海鮮的,都是假的,還有那些叫薄脆的白的煎餅果子,都不是我們這兒的,我們這兒的人看都不看一眼),麵茶,雲吞(去清真的早點攤得說菱角湯),糖皮兒,果蔽兒,荷包蛋,炸糕,還有嘛,大致就這些吧,這是早點,說下館子,大飯莊子有幾個老字型大小,紅旗飯庄,宴賓樓,登瀛樓,正陽春,不過這幾個現在加盟店很多,要吃就去總店,比較有名的飯館有小老飯庄,同發號,恩來順的銅鍋,我們這兒愛吃餡兒,包子餃子那是沒的說,包子最多,但是可不是狗不理啊,你們來天津要是不去趟狗不理老覺得不甘心對吧,我不攔你們高興,去就去,但是我們本地人沒有去的幾乎,我們這兒比較有名的包子鋪有張記,永勝,石頭門檻,老城裡二姑,這些個是我們愛吃的,來我們這得吃回炸醬面,我們這邊炸醬面菜碼多,還得有炒菜,糖醋麵筋,這個你們外地估計沒有,炒雞蛋,還有一堆菜碼,就是蔬菜啊,粉絲啊,黃豆啊,反正挺多,其他的就是小吃了,茶湯,熟梨糕,麻花就甭說了,不過三絕也就麻花能帶走,還有崩豆張,還有嘛,就想起這么多,歡迎補充
北京和天津坐高鐵30分鍾就能到,不過或許是因為交通太方便了總覺得有的是機會,所以至今我只去過一次天津,還是因為工作的原因。在天津的兩天排程的很滿,好在我們住的地方就在海河邊,距離古文化街也就十幾分鍾的路程,放下行李便相約出門溜達,順帶品嘗下天津的小吃。
炸糕
古文化街斜對面一個不大的門臉就是著名的耳朵炸糕,很多人在排隊,本來對這種遊客必吃的食物沒啥興趣,但耐不住同事說「不吃個炸糕好意思說自己來過天津嘛?」皮很薄,軟軟糯糯的,但裡麵包的豆沙餡略甜了些,無功無過吧。相比較來說隔天在樓下菜市場吃的炸糕味道更好些,個頭更大,豆沙餡更足,表皮炸的更酥脆些而且不會很甜。
卷圈
賓館樓下老菜道市場吃到的,看外表很像是炸春卷,但攤主糾正我說本地人稱這個是「卷圈」。外層其實就是春卷皮,裡面是豆芽、豆腐乾等調的素餡,皮的酥脆程度差了些,內餡有點回油吃起來略顯油膩,感覺剛出鍋時趁人吃應該會更好一些。
之前一直聽天津的同學說起天津本地的煎餅果子如何如何好吃,這次深入菜市場選了一個派對最多的煎餅攤派對,原本在北京我都是吃裡面夾薄脆的,那天腦袋抽抽選了夾油條,結果油條是那種隔夜油條,嚼的後槽牙直疼。
小寶栗子老菜道菜市場出來左轉十字路口的右手邊,單位的阿姨說這家店的栗子特別有名,本來我們是沒有報什麼特別大期望的買了1斤做零食,但回京的車上嘗了幾顆後都後悔沒多買點,栗子特別的綿密,屬於越咂吧越香的那種。似乎是20+一斤,價格還算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