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電磁污染比天津大多少
擴展閱讀
深圳生育基金多久到賬 2025-07-15 04:35:01
天津哪裡有賣喜糖盒 2025-07-15 04:29:20

電磁污染比天津大多少

發布時間: 2022-11-15 12:43:14

① 用生活中的兩個例子說明電磁污染和生物食品污染帶來的危害

無線接收的元兇-電磁污染

生活和工業三廢造成的環境污染(廢水,廢氣,廢渣)人所共知。 除此而外,還有光污染(大城市夜間的城市燈光照明,霓紅燈),損傷人類視神經,影響天文光學觀測。
電磁污染,影響人類生存,引起機電設備誤動作,影響無線電通信,也 影響我們無線電愛好者的無線電接收。

電磁污染的產生原因:
1 家用電器:微波爐,電子調光照明,設備的開關電源等雜散輻射,主 要是產品的電磁兼容(輻射)檢測不合格,而推向市場所造成。
2 工業設備:高頻(微波)加工設備,醫用核磁共振醫療設備等的屏蔽措施不當造成。
3 通信設備:通信發射機(主要是尋呼台發射機,60%的發射機)的殘留邊帶(帶外)輻射,多個發射設備的二次互調(主要是奇次互調)輻射 ,發射迴路濾波不好所造成。
4 人為原因:戰場上電子戰的電磁對抗(如海灣戰爭),近地高空引爆核彈(古怪網友的高招),導致敵方通信設備癱瘓。
5 自然災害:太陽的耀斑暴發(高能粒子擾亂電離層),短波通信中斷。
6 其它因素。

電磁污染現狀(局限深圳地區,其它地區可參考):
用頻譜儀實測,HF段的背景雜訊電平一般在-80DB左右,污染源主要是電 網供電線路和用電設備的50HZ,100HZ輻射,離開30米左右,基本檢測 不到。
30MHZ——130MHZ段的背景雜訊電平在-80DB左右,基本無干擾。
137MHZ——175MHZ段背景雜訊電平在-60DB,個別地段在-35DB,尤其在 尋呼台發射天線集中地段(大約300米半徑),形成電子煙霧區(電子屏障),外界無線電信號很難穿透,GSM的900MHZ信號也受影響,頻譜儀一片雜訊。
400MHZ——470MHZ段背景雜訊-75DB,U段車機和尋呼台鏈路發射機的雜散輻射為主。
500MHZ——1000MHZ段的背景雜訊在-85DB左右,基本無干擾。
小梧桐山上(深圳的高山,海拔625米),背景雜訊-45DB,500KHZ—1000MHZ均有干擾,GSM和模擬手機(大哥大),基本無法打入打出。
地王大廈(深圳最高建築,320米高)與梧桐山一樣,全段干擾一片。
銀湖山頂(不是筆架山),大約100米高,雜訊電平-90DB,基本無干擾。
梅林水庫附近(包括梅林一村),背景雜訊-80DB。

生物污染食品安全之大敵
2005年07月27日 『衛生監督執法在線』 瀏覽選項: 閱讀次數:79

在食品安全問題中,首要問題是生物污染。因為除某些食品含天
然有毒化學物質外,我國對食品中的化學因素,像食品添加劑、農葯
殘留等,都制定了技術標准和強制性的限量標准。如發現這些物質在
食品中超量,多數屬違規所致。隨著我國對食品生產中農葯和食品添
加劑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強,食品中有害化學物的污染率在不斷下降。
相反,由於生態環境的破壞、食品生產模式及飲食方式發生改變、食
品流通日益廣泛、發展中國家對肉禽需求量不斷增加、新的致病微生
物不斷出現,食品、尤其是動物性食品被生物污染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被污染的食品不僅營養價值降低,更容易引起食源性疾病,嚴重威脅
人類健康。

人人面臨食源性疾病的危險
無論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都面臨食源性疾病的嚴峻挑
戰,人人都面臨食源性疾病的危險。
美國每年有7600萬食源性疾病患者,佔美國人口的1/3;由生物
因素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發次數,占總發生次數的83%。英國每年有
237萬食源性疾病病人,佔英國人口的1/3。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報
告,發達國家死於食物中毒的兒童中,70%是由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所
致。
我國也存在同樣趨勢。統計數據表明,2000~2002年,每年食源
性疾病的平均發病人數為70.29萬人;在1992~2001年間發生的食物
中毒案例中,細菌性食物中毒所佔比例達50.9%,化學性食物中毒占
28.6%,原因不明的佔10.9%,其他佔9.6%。
盡管如此,上述各國食源性疾病的發病數字實際上均為本國真實
數字的冰山一角。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發達國家食源性疾病的漏報
率在90%以上,發展中國家的漏報率在95%以上。

病原微生物:首要危險因素
食源性疾病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由食品中生物或化學因素引起的
食物中毒,另一類是由食品中生物因素引起的感染性腹瀉。目前已知
有200多種疾病可以通過食物傳播。已報道的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有2
50種之多,其中大部分為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其他為毒素、金屬污
染物、農葯等有毒化學物質。
1.腸道致病菌
約10種左右的腸道致病菌,是食源性疾病中最常見的生物致病因
素。感染後可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和多種感染性腹瀉。
2.通過食品傳播的病毒主要有諾若病毒、甲肝病毒和戊肝病毒等。
感染後可引起病毒性腹瀉、甲肝、戊肝等疾病。目前病毒性腹瀉發病
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僅次於細菌性腹瀉。
3.寄生蟲主要是華支睾吸蟲,感染後可引起肝吸蟲病。還有阿米
巴原蟲,感染後可引起阿米巴痢疾。
所有由細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都不具有傳染性,因此有毒食品一旦
去除,就不會出現新的病人。但是因為吃了被細菌污染的食物而染上
傷寒和副傷寒、細菌性痢疾、霍亂、病毒及寄生蟲性腸道傳染病的患
者,卻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可以引發第二代、第三代病人。這也是食
品安全方面的一個控制難點。

生物性污染
常見的生物性污染是黴菌和昆蟲。(1)黴菌污染 黴菌污染是多種多樣的,主要的有麴黴和寄生麴黴,還有青黴、毛霉、根霉、鐮刀菌等。黴菌在糧食中生長繁殖,使糧食霉變,並產生相應的毒素。黴菌的繁殖降低了糧食的營養價值,感官性狀改變,產酸產氣,出現異臭,更為嚴重的是,黴菌毒素可能對人體造成嚴重危害
(2)昆蟲污染 糧食蟲害已發現的有50餘種,主要有甲蟲(大谷盜、米象、谷蠹和黑粉蟲等)、蟎類(粉蟎)及蛾類(螟蛾)等。當庫溫為18—2l℃,相對濕度在65%以上時,易於繁殖。這些害蟲破壞性很大,常把糧豆蛀蝕一空,造成很大損失。世界各國糧儲過程中蟲害造成的損失約占產量的10%,此種損失是很驚人的。為防止糧食霉變及蟲害應做好以下工作:原糧、成品糧在貯存前應將水分降至安全線以內,保持糧粒的完整,實行科學的管理措施。

電腦輻射的危害

電腦所散發出的輻射電波往往為人們所忽視。依國際MPRⅡ防輻射安全規定:在50cm距離內必須小於等於25V/m的輻射暴露量。

但是您知道計算機的輻射量是多少嗎?計算機的輻射量:1、鍵盤1000V/m2、滑鼠450V/m3、屏幕218V/m4、主機170V/m5、Notebook2500V/m

此外,輻射電磁波對人體有八大傷害:

1、細胞癌化促進作用

2、荷爾蒙不正常

3、鈣離子激烈流失

4、痴呆症的引發

5、異常妊娠異常生產

6、高血壓心臟病

7、電磁波過敏症

8、自殺者的增加

使用電腦的你要注意電腦輻射的四大危害如下:!)
1、電腦輻射污染會影響人體的循環系統、免疫、生殖和代謝功能,嚴重的還會誘發癌症、並會加速人體的癌細胞增殖。`
2、影響人們的生殖系統主要表現為男子精子質量降低,孕婦發生自然流產和胎兒畸形等。2.}N
3、影響人們的心血管系統表現為心悸、失眠,部分女性經期紊亂、心動過緩、心搏血量減少、竇性心率不齊、白細胞減少、免疫功能下降等。5S
4、對人們的視覺系統有不良影響由於眼睛屬於人體對電磁輻射的敏感器官,過高的電磁輻射污染還會對視覺系統造成影響。主要表現為視力下降,引起白內障等。Zc=

國家質檢總局昨天公布的最新電腦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表明,電腦中的電磁輻射不容忽視。

國家質檢總局抽查了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浙江、湖北等14個省市的電腦產品,抽樣合格率為72%。據了解,這次抽查結果表明,目前國內市場上的電腦產品在運算速度、多媒體功能和軟硬體支持性方面都比以前有了較大提高,但一些企業的產品質量水平不夠穩定。在這次抽查中,四通、惠普、沐澤等知名企業的電腦產品也被鑒定為不合格產品。

據了解,這次電腦產品質量國家檢驗抽查過程中所發現的主要質量問題是電磁兼容性中的輻射騷擾、傳導騷擾指標超標。輻射騷擾是電腦工作時向空間發射的一種電磁波干擾,這種干擾會影響其他電器特別是高靈敏度電器的正常工作;傳導騷擾則會影響在同一電網內其他電器的正常工作,像組成整機系統的主板、顯示卡、開關電源、顯示器、鍵盤、滑鼠等,若選購不好都會引起輻射騷擾超標。抽查中發現有的企業由於對標准理解不夠,零部件進貨控制和生產線組裝質量控制不嚴,缺乏必要的檢測手段,致使產品質量不合格。

本次抽查發現的7家微機輻射騷擾超標的企業、商標及型號是:

北京四通計算機技術有限公司,四通,震撼JS100;

重慶信博信息技術開發有限公司,Xinbo,自由村1101;

南寧勝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勝利,跨越Ⅰ;

上海博泰電腦科技有限公司,博泰,BT—SMC—I3298;

武漢市聚星電腦有限公司,神腦通,JXSD530L;

北京和源沐澤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沐澤,E時尚510D;

上海惠普有限公司,HP,P7281—L2325。
揭開電腦「輻射」的X檔案

俗話說:金無足赤。電腦,作為一種現代高科技的產物和電器設備,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高效與歡樂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有害於人類健康的不利因素。

電腦對人類健康的隱患,從輻射類型來看,主要包括電腦在工作時產生和發出的電磁輻射(各種電磁射線和電磁波等)、聲(噪音)、光(紫外線、紅外線輻射以及可見光等)等多種輻射「污染」。

從輻射根源來看,它們包括CRT顯示器輻射源、機箱輻射源以及音箱、列印機、復印機等周邊設備輻射源。其中CRT(陰極射線管)顯示器的成像原理,決定了它在使用過程中難以完全消除有害輻射。因為它在工作時,其內部的高頻電子槍、偏轉線圈、高壓包以及周邊電路,會產生諸如電離輻射(低能X射線)、非電離輻射(低頻、高頻輻射)、靜電電場、光輻射(包括紫外線、紅外線輻射和可見光等)等多種射線及電磁波。而液晶顯示器則是利用液晶的物理特性,其工作原理與CRT顯示器完全不同,天生就是無輻射(可忽略不計)、環保的「健康」型顯示器;機箱內部的各種部件,包括高頻率、功耗大的CPU,帶有內部集成大量晶體管的主晶元的各個板卡,帶有高速直流伺服電機的光碟機、軟碟機和硬碟,若干個散熱風扇以及電源內部的變壓器等等,工作時則會發出低頻電磁波等輻射和噪音干擾。另外,外置音箱、復印機等周邊設備輻射源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源頭」。

從危害程度來看,無疑以電磁輻射的危害最大。國內外醫學專家的研究表明,長期、過量的電磁輻射會對人體生殖系統、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造成直接傷害,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變的主要誘因和造成孕婦流產、不育、畸胎等病變的誘發因素,並可直接影響未成年人的身體組織與骨骼的發育,引起視力、記憶力下降和肝臟造血功能下降,嚴重者可導致視網膜脫落。此外,電磁輻射也對信息安全造成隱患,利用專門的信號接收設備即可將其接收破譯,導致信息泄密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過量的電磁輻射還會干擾周圍其他電子設備,影響其正常運作而發生電磁兼容性(EMC)問題。

因此,電磁輻射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繼水源、大氣、雜訊之後的第四大環境污染源,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防護電磁輻射已成當務之急。
-------------------------------------------------

]:防護

健康對策A計劃之矛與盾

俗話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鑒於電腦的電磁輻射的危害性,相關的國際、國內專業機構和電腦製造商,很早就開始了防護電腦輻射的工作。經過多年的努力,就電腦等電子產品的生產製造,在輻射、節能、環保、人體工程學等方面制定出了MPR、TCO、FCC、UL等多種嚴格的認證標准,以確保人類健康不受損害。與此同時,所謂的節能、環保、無輻射的「綠色電腦」也於近年應運而生了。

對於電腦的電磁輻射的危害,目前可採取主動防護和被動防護兩種方法。被動防護法,就是除了改善工作環境和注意使用方法外,採取給經常接觸和操作電腦的人員配備防輻射服、防輻射屏、防輻射窗簾、防輻射玻璃等措施,以減少或杜絕電磁輻射的傷害;主動防護法,則是從電腦電磁輻射的「源頭」——顯示器和機箱等部件下手,將其消滅或屏蔽。

一是購買,即選購市面上實力廠家推出的符合「綠色電腦」標準的產品;二是DIY,即選購通過各種認證標準的「綠色」電腦配件,打造自己的健康電腦。下面我們就重點探討如何選擇符合防輻射標準的配件來DIY健康電腦。

CRT顯示器的工作成像原理,決定了它在使用中所發出的有害輻射是難以完全消除的。為了最大限度地減低其有害輻射的強度,保護用戶的健康,國際權威組織相繼推出了針對顯示器等電子設備的一系列防電磁輻射認證標准,從最初的MPRⅠ(1987年)、MPRⅡ(1990年)、TCO』92(1992年)到最新的TCO』99、TCO』03(如圖1),對顯示器的輻射、節能、環保、人體工程學等方面制定了嚴格標准,只有在設計、製造、成品等環節中遵循並通過了最新的相關標准檢測的產品,才能稱得上是「綠色」顯示器。

目前,與顯示器相關的認證標准有近20個之多。其中比較著名的有:瑞典國家測量測試局的MPRⅡ、瑞典專業雇員聯盟(TCO)的TCO系列,美國環保局(EPA)的EnergyStar(能源之星)、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的FCC,中國最新的3C等認證標准。下面我們重點來了解和掌握幾個顯示器上常見的認證標志。

MPRⅡ認證瑞典測量測試局於1987年就電場和磁場放射對人體健康影響而提出了一個最早的標准——MPRⅠ。在此基礎上,1990年又將其擴展為MPRⅡ,更加嚴格地限制顯示器在使用中產生的磁場強度等,提供了21項顯示器標准,包括閃爍度、跳動、線性、光亮度、反光度及字體大小等,對顯示器的超低頻(ELF)和甚低頻(VLF)輻射提出了最大的限制。MPRⅡ標准已經成為一種全球認可的、比較嚴格的電磁輻射檢測標准。目前除少量廉價產品外,市面上的大多數顯示器都符合MPRⅡ規范。

TCO系列認證瑞典專業雇員聯盟(TCO)於1992年開始在MPRⅡ的基礎上,對顯示器等電子設備在生態(Ecology)、能源(Energy)、輻射(Emissions)以及人體工程學(Ergonomics)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嚴的標准,逐漸演變成了目前世界通用的、包括TCO』92/TCO』95/TCO』99/TCO』03等在內的TCO系列標准。其中TCO』92是針對顯示器的包括電磁輻射、電源自動關閉、提供耗電量數據、符合防火及用電安全等多方面的標准;TCO』95在TCO』92的基礎上加入了對環境保護和人體工程學的要求,強調了低電磁輻射、低磁場輻射標准,其覆蓋范圍涉及顯示器、鍵盤和系統單元等;TCO』99則進一步提出了更嚴格、更全面的環境保護、用戶舒適度等標准,對鍵盤和便攜機的設計也提出了具體規定。而TCO』03作為第四代TCO認證標准,在對顯示器的生態、能源、輻射以及人體工程學等多個方面的規定中,除了輻射方面外,TCO』03均比TCO』99有所加強,成為全球最全面、最嚴格的新一代高品質顯示器的認證標准。

FCC認證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是檢驗電磁波訊號、電子設備的組織機構。它頒發的FCC認證主要制定了電磁方面的規范,對數字設備及開關電源等發出的輻射噪音量進行了限定。FCC認證分為A、B兩種等級,B級技術要求更加嚴格。其中A級的產品所產生的電磁波較強,會干擾收音機、電視機等電器,因此不適宜家用但可在辦公室等場所使用;而B級的產品則表示所產生的電磁波相對較弱,不會干擾微波等訊號,所以可在家庭或辦公室使用,如個人電腦或電話等即屬於此類產品。

CCC認證CCC是「中國強制認證(ChinaCompulsoryCerlification)」的縮寫,是我國新近實行的強制性產品認證標志。同時3C認證也是將原CCEE(電工)、CCIB(進出口檢疫)、EMC(電磁兼容)認證的三合一,分別從用電的安全、電磁兼容及電波干擾、穩定性等做了全面的規定標准。凡列入國家實行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內的產品,必須經國家指定的認證機構認證合格、取得相關證書並加貼認證標志後,方可出廠銷售、進口和在經營性活動中使用。3C標志有兩個版本:CCC(S)和CCC(S&&E)。CCC(S)代表只通過了安全標准認證,CCC(S&&E)則表示產品同時獲得安全及電磁兼容認證(如圖2)。

了解和掌握了上面的這些認證標准,你就會在選購「綠色」顯示器時做到「心中有數」了。實際上,選購時你只需「照方抓葯」、專挑那些通過TCO』99、TCO』03、3C等認證的產品即可。因為這些通過TCO』99等最嚴格的標准檢測的產品,它們在設計、材料、製造、出廠、銷售等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環節,都要盡量符合相關認證中所包含的標准要求。所以用戶基本沒必要了解產品的具體技術細節,只要它通過了TCO』99等認證,就說明該產品的電磁輻射等危害降到了最小程度,是可以安全使用的。比如一台通過TCO』95的顯示器,在設計時要符合ISO9241人體工程學、IE950安全性標准,在材料上要廣泛使用可循環回收的環保無毒材料,在生產、製造、出廠過程中要符合ISO系列中的相關標准以及低電磁輻射(EMI)、低磁場輻射(EMC)的要求等等。可見TCO不但標准非常嚴格,而且其測試過程和測試方案也是極其苛刻的,因此說,符合TCO』95以上認證標準的顯示器,在生態、能源、輻射以及人體工程學等多方面都能夠滿足作為「綠色」顯示器的要求,屬於真正高質量、高安全性的顯示器,當然是你的明智之選。從通過認證的顯示器的比例來看,無輻射、環保的TFT液晶顯示器佔了較大部分。為了防止造假,你可以登錄TCO評測機構的官方查詢網站(www. TCOdevelopment.com),所有通過TCO標准認證的廠商和品牌名稱都可以查到。

目前市場上通過TCO』99及以上認證的顯示器很多,Philips、LG、BenQ、acer、AOC、愛國者(aigo)、NESO、美格等大廠都推出了自己的優秀產品。

在選購機箱時判斷其是否具有防電磁輻射功能,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查看其是否通過了諸如EMI、FCC、3C等相關的防輻射標准認證。目前市面上較具代表性的典型產品,有華旗愛國者、世紀之星、金和田、富士康、銀河、多彩、Tt等品牌的防輻射機箱。

使用電腦時,要調整好屏幕的亮度,一般來說,屏幕亮度越大,電磁輻射越強,反之越小。不過,也不能調得太暗,以免因亮度太小而影響收視效果,且易造成眼睛疲勞。

在操作電腦時,要注意與屏幕保持適當距離。離屏幕越近,人體所受的電磁輻射越大,因此較好的是距屏幕0.5M以外。
此外,在操作電腦後,臉上會吸附不少電磁輻射的顆粒,要及時用清水洗臉,這樣將使所受輻射減輕70%以上。

電腦的擺放位置很重要。盡量別讓屏幕的背面朝著有人的地方,因為電腦輻射最強的是背面,其次為左右兩側,屏幕的正面反而輻射最弱。以能看清楚字為准,至少也要50厘米到75厘米的距離,這樣可以減少電磁輻射的傷害。
注意室內通風:科學研究證實,電腦的熒屏能產生一種叫溴化二苯並呋喃的致癌物質。所以,放置電腦的房間最好能安裝換氣扇,倘若沒有,上網時尤其要注意通風。
呵護:面部的衰老最明顯的地方就是眼睛,所以說眼睛的呵護尤為重要。
眼霜:有滋潤的功效,除了可以減低黑眼圈、眼袋的問題外,同時也具備改善皺紋、細紋的功效。
眼膠:和眼霜的功效差不多,只是膠狀質地擦起來較為清爽,白天使用皮膚沒有負擔感,大多是消除眼袋、黑眼圈、舒緩眼部肌膚症狀。
有一種是喝茶
常用電腦的人中有83%感到眼睛疲勞,64%經常感到肩酸腰痛,另外,不少人出現流淚、食慾不振、咽喉痛、咳嗽、胸悶等症狀,甚至行動遲緩,記憶力衰退。

電腦輻射不僅危害人的健康,而且影響到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對於生活緊張而忙碌的人群來說,抵禦電腦輻射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每天上午喝2至3杯的綠茶,吃一個橘子。茶葉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原,它被人體吸收後,能迅速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不但能合成視紫紅質,還能使眼睛在暗光下看東西更清楚,因此,綠茶不但能消除電腦輻射的危害,還能保護和提高視力。如果不習慣喝綠茶,菊花茶同樣也能起著抵抗電腦輻射和調節身體功能的作用。

② 電磁污染的概述

電磁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是不容低估的。在現代家庭中,電磁波在為人們造福的同時,也隨著「電子煙霧」的作用,直接或間接地危害人體健康。據美國權威的華盛頓技術評定處報告,家用電器和各種接線產生的電磁波對人體組織細胞有害。例如長時間使用電熱毯睡覺的女性,可使月經周期發生明顯改變;孕婦若頻繁使用電爐,可增加出生後小兒癌症的發病率。近10年來,關於電磁波對人體損害的報告接連不斷。據美國科羅拉多州大學研究人員調查,電磁污染較嚴重的丹佛地區兒童死於白血病者是其它地區的兩倍以上。瑞典學者托梅尼奧在研究中發現,生活在電磁污染嚴重地區的兒童,患神經系統腫瘤的人數大量增加。

③ 電磁對環境污染的危害及預防措施

概述
電磁污染是指天然和人為的各種電磁波的干擾及有害的電磁輻射。由於廣播、電視、微波技術的發展,射頻設備功率成倍增加,地面上的電磁輻射大幅度增加,已達到直接威脅人體健康的程度。電場和磁場的交互變化產生電磁波。電磁波向空中發射或匯汛的現象,叫電磁輻射。過量的電磁輻射就造成了電磁污染。 電磁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是不容低估的。前蘇聯曾發生過一起震驚世界的電腦殺人案,國際象棋大師尼古位,古德科夫與一台超級電腦對奕,當時,古德科夫以出神入化的高超棋藝連勝三局,正准備開始進入第四局的激戰時,突然被電腦釋放的強大電流擊斃,死在眾目睽睽之下。後經一系列調查證實,殺害古德科夫的罪凶禍首是外來的電磁波,由於電磁波干擾了電腦中已經編好的程序,從而導致超級電腦動作失誤而突然放出強電流,釀成了駭人聽聞的悲劇。電磁污染對人體造成的潛在危害已引起人們的重視。在現代家庭中,電磁波在為人們造福的同時,也隨著「電子煙霧」的作用,直接或間接地危害人體健康。據美國權威的華盛頓技術評定處報告,家用電器和各種接線產生的電磁波對人體組織細胞有害。例如長時間使用電熱毯睡覺的女性,可使月經周期發生明顯改變;孕婦若頻繁使用電爐,可增加出生後小兒癌症的發病率。近10年來,關於電磁波對人體損害的報告接連不斷。據美國科羅拉多州大學研究人員調查,電磁污染較嚴重的丹佛地區兒童死於白血病者是其它地區的兩倍以上。瑞典學者托梅尼奧在研究中發現,生活在電磁污染嚴重地區的兒童,患神經系統腫瘤的人數大量增加。編輯本段電磁污染的分類電場和磁場的交互變化產生電磁波。電磁波向空中發射或匯汛的現象,叫電磁輻射。過量的電磁輻射就造成了電磁污染。電磁污染是指天然的人為的各種電磁波的干擾及有害的電磁輻射。由於廣播、電視、微波技術的發展,射頻設備功率成倍增加,地面上的電磁輻射大幅度增加,已達到直接威脅人體健康的程度。
電磁污染包括天然和人為兩種來源。
影響人類生活環境的電磁污染可分天然電磁污染和人為電磁污染兩大類。
天然電磁污染
天然的電磁污染是某些自然現象引起的。最常見的是雷電,雷電除了可能對電氣設備、飛機、建築物等直接造成危害外,還會在廣泛的區域產生從幾千Hz到幾百MHz的極寬頻率范圍內的嚴重電磁干擾。火山噴發、地震和太陽黑子活動引起的磁爆等都會產生電磁干擾。天然的電磁污染對短波通信的干擾極為嚴重。
人為電磁污染
人為的電磁污染包括有:①脈沖放電。例如切斷大電流電路時產生 電磁污染的火花放電,其瞬變電流很大,會產生很強的電磁。它在本質上與雷電相同,只是影響區域較小。②工頻交變電磁場。例如在大功率電機、變壓器以及輸電線等附近的電磁場,它並不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輻射,但在近場區會產生嚴重電磁干擾。③射頻電磁輻射。例如無線電廣播、電視、微波通信等各種射頻設備的輻射,頻率范圍寬,影響區域也較大,能危害近場區的工作人員。射頻電磁輻射已經成為電磁污染環境的主要因素[1]。編輯本段電磁輻射污染來源1)、高頻感應加熱設備例如高頻淬火、高頻焊接和高頻熔煉設備等。 2)、高頻介質加熱設備例如塑料熱合機、高頻乾燥處理機和介質加熱聯動機等。 3)、短波超短波理療設備。 4)、無線電廣播通訊。 5)、微波加熱與發射設備[1]。編輯本段電磁輻射容易超標的地方(1)電腦0.6--1.5米的距離內 (2)居室中電視機、音響等家電比較集中的地方 (3)工、科、醫的電氣設備及VDT周圍 (4)廣播電視發射塔周圍 (5)各種微波塔周圍 (6)雷達周圍 (7)高壓變電線路及設備周圍。編輯本段電磁污染的危害危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電磁輻射對易爆物質和裝置的危害高電平電磁感應和輻 危害源頭
射可以引起易爆物質和電爆兵器控制失靈,發生意外爆炸。 2、電磁輻射對揮發性物質的危害高電平電磁感應和輻射可以引起揮發性液體或氣體意外燃燒。 3、形成空間電波噪音從大功率微波和射頻設備泄漏出來的電波,會向空間輻射,形成空間電波雜訊。空間電波雜訊可以干攏位於這個區域范圍內的各種電子設備正常工作。 4、電磁輻射影響人體健康微波對人體健康危害最大,中長波最小。其生物效應,主要是機體把吸收的射頻能轉換為熱能,形成由過熱而引起的損傷[1]。 5、電磁輻射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變的主要誘因。 6、電磁輻射對人體生殖系統、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造成直接傷害。 7、電磁輻射是造成流產、不育、畸胎等病變的誘發因素 。 8、過量的電磁輻射直接影響大腦組織發育、骨髓發育、視力下降;肝病,造血功能下降,嚴懲者可導致視網膜脫落。 9、電磁輻射可使男性性功能下降,女性內分泌紊亂,月經失調。
危害分析危害之一
它極可能是造成兒童患白血病的原因之一。醫學研究證明,長期處於 電磁污染
高電磁輻射的環境中,會使血液、淋巴液和細胞原生質發生改變。義大利專家研究後認為,該國每年有400多名兒童患白血病,其主要原因是距離高壓電線太近,因而受到了嚴重的電磁污染。
危害之二
能夠誘發癌症並加速人體的癌細胞增殖。電磁輻射污染會影響人體的循環系統、免疫、生殖和代謝功能,嚴重的還會誘發癌症,並會加速人體的癌細胞增殖。瑞士的研究資料指出,周圍有高壓線經過的住戶居民,患乳腺癌的概率比常人高7.4倍。美國得克薩斯州癌症醫療基金會針對一些遭受電磁輻射損傷的病人所做的抽樣化驗結果表明,在高壓線附近工作的工人,其癌細胞生長速度比一般人要快24倍。
危害之三
影響人的生殖系統,主要表現為男子精子質量降低,孕婦發生自然流產和胎兒畸形等。
危害之四
可導致兒童智力殘缺。據最新調查顯示,中國每年出生的2000萬兒童中,有35萬為缺陷兒,其中25萬為智力殘缺,有專家認為電磁輻射也是影響因素之一。世界衛生組織認為,計算機、電視機、行動電話的電磁輻射對胎兒有不良影響。
危害之五
影響人們的心血管系統,表現為心悸,失眠,部分女性經期紊亂,心動過緩,心搏血量減少,竇性心率不齊,白細胞減少,免疫功能下降等。如果裝有心臟起搏器的病人處於高電磁輻射的環境中,會影響心臟起搏器的正常使用。
危害之六
對人們的視覺系統有不良影響。由於眼睛屬於人體對電磁輻射的 電腦危害
敏感器官,過高的電磁輻射污染會引起視力下降,白內障等。高劑量的電磁輻射還會影響及破壞人體原有的生物電流和生物磁場,使人體內原有的電磁場發生異常。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人或同一個人在不同年齡階段對電磁輻射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老人、兒童、孕婦屬於對電磁輻射的敏感人群。編輯本段電磁污染的防護1、老人、兒童和孕婦屬於電磁輻射的敏感人群,在有電磁輻射的環境中活動時,應根據輻射頻率或場強特點,選擇合適的防護服加以防護。建議孕婦在孕期,尤其在孕早期,應全方位加以防護,對於電磁輻射的傷害不能存有僥幸心理。 2、平時注意了解電磁輻射的相關知識,增強預防意識,了解國家相關法規和規定,保護自身的健康和安全不受侵害 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廣播、電視效果突然變差,幾乎都是電磁干擾造成的。 3、不要把家用電器擺放得過於集中,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量輻射的危險之中。特別是一些易產生電磁波的家用電器,如收音機、電視機、電腦、冰箱等不宜集中擺放。合理使用電器設備,保持安全距離,減少輻射危害。 4、注意人體與辦公和家用電器距離,對各種電器的使用,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如電視機與人的距離應在4~5 m,與日光燈管距離應在2~ 3 m,微波爐在開啟之後要離開至少1m,孕婦和小孩應盡量遠離微波爐。 5、各種家用電器、辦公設備、行動電話等都應盡量避免長時間操作,同時盡量避免多種辦公和家用電器同時啟用。手機接通瞬間釋放的電磁輻射最大,在使用時應盡量使頭部與手機天線的距離遠一些,最好使用分離耳機和話筒接聽電話。 6、飲食注意多食用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和蛋白質的食物,加強機體抵抗電磁輻射的能力。平時注意了解電磁輻射的相關知識,增強預防意識,了解國家相關法規和規定,保護自身的健康和安全不受侵害。 7、安設電磁屏蔽裝置在電磁場傳遞的途徑中,安裝屏蔽裝置,使有害的電磁強度降低到容許范圍內。這種裝置為金屬材料的封閉殼體。當交變電磁場傳向金屬殼體時,幅度衰減。電磁屏蔽可分有源場屏蔽和無源場屏蔽兩類。 8、其它綜合性的防治對策例如工全布局合理,使電磁污染源遠離居民稠密區;改進電氣設備;在近場區採用電磁輻射吸性材料或裝置;實行遙控和遙測,提高自動化程度等。
防範措施
有5種人特別要注意電磁輻射污染:生活和工作在高壓線、變電站、電台、電視台、雷達站、電磁波發射塔附近的人員;經常使用電腦、電視電子儀器、醫療設備、辦公自動化設備的人員;生活在現代電器自動化環境中的工作人員;佩戴心臟起搏器的患者;生活在以上環境里的孕婦、兒童、老人及病患者等。如果生活環境中電磁輻射污染比較高,公眾必須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不要把家用電器擺放得過於集中,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劑量輻射的危險之中。特別是一些易產生電磁波的家用電器,如收音機、電視機、電腦、冰箱等更不宜集中擺放在卧室里。 各種家用電器、辦公設備、行動電話等都應盡量避免長時間操作,同時盡量避免多種辦公和家用電器同時啟用。手機接通瞬間釋放的電磁輻射最大,在使用時應盡量使頭部與手機天線的距離遠一些,最好使用分離耳機和話筒接聽電話。 注意人體與辦公和家用電器距離,對各種電器的使用,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離電器越遠,受電磁波侵害越小。如彩電與人的距離應在4至5米,與日光燈管距離應在2至3米,微波爐在開啟之後要離開至少1米遠,孕婦和小孩應盡量遠離微波爐。
飲食保健
在家庭之中,要預防電磁污染,除了正確和適度應用各種電器和電子類設備之外,還要從營養保健飲食方面著手進行防治。
蔬菜類
油菜、青菜、芥菜、雪裡蕻、捲心菜、蘿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具有抗污染 綠茶
損傷的功能。我國科學家從這些十字花科植物中成功提取出一種天然污染保護劑SP88,並通過從分子水平到整體動物、植物的一系列實驗,對SP88的作用機理及生物功能進行了證實。胡蘿卜、豆芽、西紅柿等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和蛋白質,經常吃這些蔬菜均有利於抗電磁污染。值得注意的是,武漢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羅瓊博士等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海帶的提取物海帶多糖因抑制免疫細胞凋亡,恢復免疫抑制小鼠的細胞免疫、體液免疫以及非特異性免疫功能而具有抗污染作用。眾多的實驗研究表明,真菌類食物諸如金針菇、香菇、猴頭菇、黑木耳也可通過增強機體免疫力起到抗電磁污染作用。綜上所述,為了有效預防現代家庭室內的電磁污染,在保證攝入充足的蔬菜時,應保證十字花科蔬菜、胡蘿卜、豆芽、西紅柿、海帶以及真菌類蔬菜的攝入,以增強機體抗輻射能力。
水果類
絕大多數水果都有抗污染功能,常食有益而無害。水果為什麼能抗污染呢?因為水果中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粗纖維和微量元素,更為重要的是水果中含很多活性成分,正是這些活性成分在抗電磁污染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橘類水果中的萜烯類和漿果中的鞣化酸能激活細胞中的蛋白分子,把電磁污染後變異的癌細胞裹起來,並利用細胞膜的逆吞噬功能,將致癌物排出體外,阻止了致癌物對細胞核的損傷,保證了基因的完好。
飲料
在眾多的茶飲料之中,綠茶具有很好的抗污染作用。因為綠茶中含有效的抗氧化劑兒茶酚以及維生素C,不但可以清除體內的自由基,還能使副腎皮質分泌出對抗緊張壓力的荷爾蒙。當然綠茶中所含的少量咖啡因也可以刺激中樞神經,提振精神。枸杞茶含有豐富的β-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C、鈣、鐵,具有補肝、益腎、明目的作用,菊花茶或者蜂蜜菊花茶都具有明目清肝養肝的作用,這三種茶對抗電磁污染尤其是對「電腦族」預防輻射和緩解眼睛疲勞作用顯著。以往的研究還證實了,葡萄籽提取物對污染損傷的保護作用。蘇聯的宇航員們長期服用一種富含原花青素的植物飲料,以預防他們在太空飛行時所受到的污染損傷。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爆炸,造成嚴重核污染,當地許多人遭受核污染損傷,生活在該地區的人們被建議喝一種叫做Crimean的紅葡萄酒。所以,建議現代都市家庭經常飲用紅葡萄酒。

④ 什麼是電磁污染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家用電器——電視機、空調器、電冰箱、電風扇、洗衣機、組合音響等已經相當普及;近幾年來,家用電腦、家庭影院等現代高科技產品變已進入千家萬戶,給人們生活帶來諸多方便和樂趣。然而,現代科學研究發現,各種家用電器和電子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多種不同波長和頻率的電磁波,這些電磁波充斥空間,對人體具有潛在危害。由於電磁波看不見,摸不著,令人防不勝防,因而對人類生存環境構成了新的威脅,被稱之為「電磁污染」。

電磁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是不容低估的。前蘇聯曾發生過一起震驚世界的電腦殺人案,國際象棋大師尼古位,古德科夫與一台超級電腦對奕,當時,古德科夫以出神入化的高超棋藝連勝三局,正准備開始進入第四局的激戰時,突然被電腦釋放的強大電流擊斃,死在眾目睽睽之下。後經一系列調查證實,殺害古德科夫的罪凶禍首是外來的電磁波,由於電磁波干擾了電腦中已經編好的程序,從而導致超級電腦動作失誤而突然放出強電流,釀成了駭人聽聞的悲劇。

近些年來,電磁污染對人體造成的潛在危害已引起人們的重視。在現代家庭中,電磁波在為人們造福的同時,也隨著「電子煙霧」的作用,直接或間接地危害人體健康。

據美國權威的華盛頓技術評定處報告,家用電器和各種接線產生的電磁波對人體組織細胞有害。例如長時間使用電熱毯睡覺的女性,可使月經周期發生明顯改變;孕婦若頻繁使用電爐,可增加出生後小兒癌症的發病率。近10年來,關於電磁波對人體損害的報告接連不斷。據美國科羅拉多州大學研究人員調查,電磁污染較嚴重的丹佛地區兒童死於白血病者是其它地區的兩倍以上。瑞典學者托梅尼奧在研究中發現,生活在電磁污染嚴重地區的兒童,患神經系統腫瘤的人數大量增加。

電腦,作為當今時代的高科技產品,已進入人們工作和生活的各個領域,近幾年來家用電腦也源源不斷地進入千家萬戶。一些研究資料表明:電腦顯示器所發出的電磁輻射長期作用會對女性的內分泌和生殖機能產生劣性影響,危害生殖細胞或殃及早期胚胎發育。電腦的電磁幅射尚未達到影響父母身體健康的強度時,已經對胎兒產生了不良影響。我國有關研究人員在上海和南京進行對比調查發現先兆流產和自發性流產的異常發生率,使用電腦的孕婦明顯高於對照組。

為此,有關專家建設,為了減輕家庭居室內電磁污染及其有害作用,必須講究各種家用電器的科學使用。諸如觀看電視、收聽組合音響或看家庭影院時距離不可過長,尤其是兒童和孕婦更應注意;盡量避免多種家用電器同時開啟使用,相隔或間斷使用可過長,次數不宜過頻;注意酌情多吃一些胡蘿卜、豆芽、西紅柿、瘦肉、動物肝等富含維生素A、C 和蛋白質的食物,經常喝些綠茶等等。這些措施對預防和減輕電磁污染對人體的危害都是頗有助益的。
電磁污染是指天然的人為的各種電磁波的干擾及有害的電磁輻射。由於廣播、電視、微波技術的發展,射頻設備功率成倍增加,地面上的電磁輻射大幅度增加,目前已達到直接威脅人體健康的程度。 電磁污染包括天然和人為兩種來源。 天然電磁污染是某些自然現象,如雷電引起的。火山噴發、地震和太陽黑子活動引起的磁暴會產生電磁干擾。天然電磁污染對短波通訊干擾尤為嚴重。 人為電磁污染源包括:脈沖放電,如火花放電;工頻交變電磁場,如大功率電機、變壓器、輸電線附近等;射頻電磁輻射,如廣播、電視、微波通訊等。 我們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廣播、電視效果突然變差,幾乎都是電磁干擾造成的。此外,電磁污染還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

⑤ 電磁輻射的污染范圍有多廣泛

床頭音響」勿放床頭

床鋪大概要算是測量家中電磁場的重頭戲。如果長期睡在高磁場的地方,可以想見這影響有多大。由此也可以知道所謂的「床頭音響」是不應該放置在床頭的。原則上任何的電器用品都應該遠離你的床鋪。遊人總抱怨睡眠質量不好,其實很可能就是賓館的床鋪附近放置了電暖器、電風扇、空氣清新機、空調等電器作怪,要知道,一個小型電暖器的磁場就可以高達200mG以上。

微波爐只插電未使用也輻射

與其他家電用品不同的是,微波爐即使僅是插著電沒有使用它,有的機型前方按鍵板的磁場仍可高達30~60mG,使用時的磁場則超過200mG。另外,研究顯示,這些泄漏的微波對男性生殖系統的傷害尤其大,因此小男孩更應避開。

冰箱,要把散熱管上灰塵吸掉

冰箱運行發出嗡嗡聲時,冰箱後側或下方的散熱管線釋放的磁場會高出前方幾十甚至幾百倍(冰箱前後范圍測得1~ 9mG,後方正中央可高達300mG)。如果冰箱的效率不高,嗡嗡聲就特別久,也特別大,如果用吸塵器把散熱管線上的灰塵吸掉,就會提高冰箱的效率,也減低家中的磁場。

電腦液晶顯示器輻射較小

如果你的電腦桌太小,迫使你與屏幕的距離太近,不妨將顯示器盡可能向後擺放,當然,換成液晶顯示器,輻射就相當小了。至於電腦主機,一般人也容易忽視而常常放置在腿邊的位置,以方便插入磁碟。主機前方磁場可超過4mG,越靠後面磁場越高,所以能放遠一點就盡量放遠一點。電腦桌下方常常有一堆電線及變壓器,要盡可能地遠離你的腳。

與手機充電器保持距離

帶變壓器的低壓電源一般磁場都很高,在接線的地方可以測到300mG以上,不過距離僅30厘米遠就馬上掉到1mG以下了。手機充電器、攜帶型單放機在插座上的變壓器磁場也較高,所以要保持距離,以利健康。

同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擺放家用電器時,千萬不要把家用電器擺放得過於集中或經常一起使用,特別是電視機、電腦、電冰箱不宜集中擺放在卧室里,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劑量輻射的危險中。

2.當電器暫停使用時,最好不讓它們處於待機狀態,因為此時可產生較微弱的電磁場。

3.佩帶心臟起搏器的患者以及抵抗力較弱的孕婦、兒童、老人等,應配備阻擋電磁輻射的屏蔽防護服。

4.手機接通瞬間釋放的電磁輻射最大,最好在手機響過一兩秒或電話兩次鈴聲間歇中接聽電話。

防範方法:
電視機、電腦上蒙了灰塵,很多人以為,這只是個衛生問題。事實並不這么簡單。研究證明,灰塵是電磁輻射的重要載體。如果你的家電不是經常擦拭,那麼,即使它們關掉了,電磁輻射仍然留在灰塵里,繼續對你的健康產生危害。

一些以視頻為終端顯示器的電器,如電視機、電腦等,在這方面的表現尤其明顯。這些電器的顯示器特別容易吸附灰塵,如果不及時擦拭,電磁輻射就會滯留在灰塵中,並隨著灰塵在室內空氣里彌漫,很容易被人體的皮膚吸附,甚至隨著呼吸道進入體內,久而久之就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人體也是個導電體,電磁輻射作用到人的身上,同樣會產生電磁感應,並有部分的能量沉積,最終導致人體細胞功能和細胞狀態異常,改變神經細胞的電傳導,擾亂人正常的生理活動,日積月累還會造成神經衰弱及神經功能紊亂。因此,帶有顯示器的電器最好經常擦拭,清除灰塵的同時,也就把滯留在裡面的電磁輻射一並清除掉了,可以有效地防止輻射對健康的危害。

家用電器上的灰塵多了,還會帶來其他環境污染和安全隱患。彩色電視機的灰塵里含有一種叫溴化二苯並呋喃的致癌物質。實驗證明,電視機連續3天不擦,這種致癌物在空氣中的含量就會急劇升高。灰塵還會使電子元器件、電路板和散熱器經常超負荷工作,最終導致耗電量增加,甚至會燒壞電子元件,引起火災。

正確的除塵方法應該按照以下步驟來進行:清潔電器的外部時,首先應將電源插頭拔下,以保證安全。擦拭顯示器的熒光屏時,要用專用的清潔劑和干凈柔軟的布,或是用棉球蘸取磁頭清洗液擦拭。很多人為了圖省事,用濕布一擦就算了,這樣表面上看起來干凈了,但有些手指印、污漬及縫隙里的塵垢仍然殘留在上面。最後,一定要用干布再擦一遍,不要讓電器長時間停留在潮濕狀態中。

清潔電器的內部時,首先要保證斷電半小時,再打開顯示器後蓋,用電吹風機將裡面積累的灰塵吹凈。然後,用無水酒精棉球擦洗電路板,用干布團輕擦內部線路,最後再用電吹風機吹乾。如果有條件,最好請專業技工清洗,以免出現安全問題

⑥ 電磁污染有哪些

電磁污染的分類
電場和磁場的交互變化產生電磁波。電磁波向空中發射或匯 手機危害
汛的現象,叫電磁輻射。過量的電磁輻射就造成了電磁污染。電磁污染是指天然的人為的各種電磁波的干擾及有害的電磁輻射。由於廣播、電視、微波技術的發展,射頻設備功率成倍增加,地面上的電磁輻射大幅度增加,已達到直接威脅人體健康的程度。 電磁污染包括天然和人為兩種來源。 影響人類生活環境的電磁污染可分天然電磁污染和人為電磁污染兩大類。
天然電磁污染
天然的電磁污染是某些自然現象引起的。最常見的是雷電,雷電除了可能對電氣設備、飛機、建築物等直接造成危害外,還會在廣泛的區域產生從幾千Hz到幾百MHz的極寬頻率范圍內的嚴重電磁干擾。火山噴發、地震和太陽黑子活動引起的磁爆等都會產生電磁干擾。天然的電磁污染對短波通信的干擾極為嚴重。
人為電磁污染
人為的電磁污染包括有:①脈沖放電。例如切斷大電流電路時產生 電磁污染
的火花放電,其瞬變電流很大,會產生很強的電磁。它在本質上與雷電相同,只是影響區域較小。②工頻交變電磁場。例如在大功率電機、變壓器以及輸電線等附近的電磁場,它並不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輻射,但在近場區會產生嚴重電磁干擾。③射頻電磁輻射。例如無線電廣播、電視、微波通信等各種射頻設備的輻射,頻率范圍寬,影響區域也較大,能危害近場區的工作人員。射頻電磁輻射已經成為電磁污染環境的主要因素[1]。
編輯本段電磁輻射污染來源
1)、高頻感應加熱設備例如高頻淬火、高頻焊接和高頻熔煉設備等。 2)、高頻介質加熱設備例如塑料熱合機、高頻乾燥處理機和介質加熱聯動機等。 3)、短波超短波理療設備。 4)、無線電廣播通訊。 5)、微波加熱與發射設備[1]。
編輯本段電磁輻射容易超標的地方
(1)電腦0.6--1.5米的距離內 (2)居室中電視機、音響等家電比較集中的地方 (3)工、科、醫的電氣設備及VDT周圍 (4)廣播電視發射塔周圍 (5)各種微波塔周圍 (6)雷達周圍 (7)高壓變電線路及設備周圍。

⑦ 電磁污染的數據

無線接收的元兇-電磁污染

生活和工業三廢造成的環境污染(廢水,廢氣,廢渣)人所共知。 除此而外,還有光污染(大城市夜間的城市燈光照明,霓紅燈),損傷人類視神經,影響天文光學觀測。
電磁污染,影響人類生存,引起機電設備誤動作,影響無線電通信,也 影響我們無線電愛好者的無線電接收。

電磁污染的產生原因:
1 家用電器:微波爐,電子調光照明,設備的開關電源等雜散輻射,主 要是產品的電磁兼容(輻射)檢測不合格,而推向市場所造成。
2 工業設備:高頻(微波)加工設備,醫用核磁共振醫療設備等的屏蔽措施不當造成。
3 通信設備:通信發射機(主要是尋呼台發射機,60%的發射機)的殘留邊帶(帶外)輻射,多個發射設備的二次互調(主要是奇次互調)輻射 ,發射迴路濾波不好所造成。
4 人為原因:戰場上電子戰的電磁對抗(如海灣戰爭),近地高空引爆核彈(古怪網友的高招),導致敵方通信設備癱瘓。
5 自然災害:太陽的耀斑暴發(高能粒子擾亂電離層),短波通信中斷。
6 其它因素。

電磁污染現狀(局限深圳地區,其它地區可參考):
用頻譜儀實測,HF段的背景雜訊電平一般在-80DB左右,污染源主要是電 網供電線路和用電設備的50HZ,100HZ輻射,離開30米左右,基本檢測 不到。
30MHZ——130MHZ段的背景雜訊電平在-80DB左右,基本無干擾。
137MHZ——175MHZ段背景雜訊電平在-60DB,個別地段在-35DB,尤其在 尋呼台發射天線集中地段(大約300米半徑),形成電子煙霧區(電子屏障),外界無線電信號很難穿透,GSM的900MHZ信號也受影響,頻譜儀一片雜訊。
400MHZ——470MHZ段背景雜訊-75DB,U段車機和尋呼台鏈路發射機的雜散輻射為主。
500MHZ——1000MHZ段的背景雜訊在-85DB左右,基本無干擾。
小梧桐山上(深圳的高山,海拔625米),背景雜訊-45DB,500KHZ—1000MHZ均有干擾,GSM和模擬手機(大哥大),基本無法打入打出。
地王大廈(深圳最高建築,320米高)與梧桐山一樣,全段干擾一片。
銀湖山頂(不是筆架山),大約100米高,雜訊電平-90DB,基本無干擾。
梅林水庫附近(包括梅林一村),背景雜訊-80DB。

⑧ 電磁輻射超過多少才對人體有害

電磁輻射要達到100毫伏以上才對人體造成危害,電腦、電視、手機的輻射根本算不了什麼。只有在電磁發射強度較高場所工作的人員才需要採取防輻射措施,例如電視台發射塔、電力發射塔等。

⑨ 電磁污染是什麼

電磁污染是指天然的人為的各種電磁波的干擾及有害的電磁輻射。由於廣播、電視、微波技術的發展,射頻設備功率成倍增加,地面上的電磁輻射大幅度增加,目前已達到直接威脅人體健康的程度。

⑩ 電磁輻射的危害到底有多大買知識!

什麼是電磁污染

電磁污染目前排在污水、廢氣、噪音之前,成為第一大污染。電磁輻射無色無味無形,可以穿透包括人體在內的多種物質,各種家用電器、電子設備、辦公自動化設備、移動通訊設備等電器裝置只要處於操作使用狀態,其周圍就會存在電磁輻射,人體如果長期暴露在超過安全的輻射劑量下,人體細胞就會被大面積殺傷或殺死,對人體的健康影響廣泛。

電磁輻射能引起人體神經、生殖、心血管、免疫功能及眼睛等方面的病變;對職業人群危害更大,其症狀主要表現在: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抑鬱、煩躁、乳癌、婦女月經紊亂、皮膚老化、呼吸困難、腰背酸痛等。

電磁輻射傷害胎兒

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女性和胎兒尤其容易受到傷害,調查表明:

胎兒成長時間段
時 期
受強電磁輻射可能造成的傷害

1~3個月
胚胎期
肢體缺陷或畸形

4~6個月
胎兒形成期
智力發育不全,甚至痴呆

6~10個月
胎兒成長期
免疫力功能低下,出生後體質弱,抵抗力差

研究證實,長期暴露在電磁輻射下,電磁強度只要達到1mG,就可使抗體無法和血細胞結合,如果達到10mG,則可使胸腺細胞死亡,免疫力下降,若達到40mG,則胚胎發育異常,導致畸形兒。

電磁輻射傷害兒童

為了讓孩子們將來能更好的適應社會,從小學就開設電腦課,有的孩子甚至剛生下來就伴隨著電腦成長,很多人卻不知道,電腦輻射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

過量的電磁輻射直接影響兒童腦組織發育、骨骼發育,造成視力下降、肝臟造血功能下降,嚴重者可導致視網膜脫落。電磁輻射可使骨組織中微量元素含量和鈣含量明顯下降,從而影響兒童生長發育,導致骨質疏鬆症!

電磁輻射是如何影響人類的生活與健康的?

◆ 一輛從居民住宅前駛過的汽車會使電視機圖象出現跳動;

◆ 用手機打電話會影響心臟起搏器的正常使用和干擾飛機的正常飛行;

◆ 手機使用時,頂部的發射天線附近能產生較強烈的高頻微波輻射,當人的頭部受到這種強高頻微波輻射時,人腦神經及血液便會改變方向,久之便可能造成人腦受損、病變。

◆ 人的大腦中的松果體在電磁輻射的影響下,會使褪黑激素的分泌速度痔緩,從而會影響神經和內分泌系統的機能,使人頭痛、神經質、睡眠不安、晨起疲乏。同時,電磁輻射直接損傷人體細胞內的基因主體DNA,促使基因突變致癌。

◆ 電視機、電腦的熒光屏在工作時會產生一種叫溴化二苯並呋喃的有害物質,此物質有致癌性,一台電視機連續使用3天,房間里測得的溴化二苯並呋喃含量高達2.7微克/㎡,相當於在一個十字街口的測值,在電腦密集的機房,尤其是新電腦,這種污染更為嚴重。

◆ 對人體心血管系統的影響:表現為心悸、失眠、部分女性經期紊亂,心動過緩,心搏血量減少,竇性心率不齊,白細胞減少,免疫功能下降等。

◆ 對人體視覺系統的影響:表現為視力下降,引起白內障等。

◆ 對人體生殖系統的影響:表現為性功能降低,男子精子質量低,使孕婦發生自然流產和胎兒畸形等。

◆ 長期處於高電磁輻射的環境中,會使血液、淋巴液和細胞原生質發生改變:影響人體的循環系統、免疫、生殖和代謝功能,嚴重的還會誘發癌症,並會加速人體的癌細胞增殖。

電磁輻射是怎樣對人體構成危害的?

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分為熱效應作用和非熱效應作用。

所謂熱效應,就是高頻電磁波對生物機體細胞的「加熱」作用。人體接受電磁輻射後,體內的極性分子隨著電磁

場極性的變化做快速排列,分子相互撞擊、摩擦而產生巨大的熱量,使機體升溫。如果吸收的輻射能很多,則會引起

體溫升高。由於電磁波是穿透生物表層直接對內部組織「加熱」,往往機體表面看不出什麼,而內部組織卻已嚴重

「燒傷「。由熱效應引起的機體升溫,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是心悸、頭脹、失眠、部分女性經期紊亂、心動過緩、心

博血量減少、竇性心率不齊、臟細胞病變、白細胞減少、免疫功能下降等;對視覺系統的影響是視力下降,引起白內

障等;對生育系統的影響是性功能降低、男子精子質量降低,孕婦發生自然流產、胎兒畸形等。

至於非熱效應,這是低頻波產生的影響,即人體被電磁波輻射後,體溫並未明顯提高,但已經干擾了人體的固有

微弱電磁場,使血液、淋巴和細胞原生質發生改變,造成細胞內的脫氧核酸受損和遺傳基因發生突變畸形,進而誘發

白血病和腫瘤,還會引起胚胎染色體改變,並導致嬰兒的畸形或孕婦的自然流產。電磁輻射作用於神經系統,影響新

陳代謝及腦電流,使人的行為發生變化及相關器官發生變化,進而影響人體的循環系統、免疫及生殖和代謝功能,嚴

重的甚至會誘發癌症。

中國消費者協會2001年8月6日發布第9號消費警示:

日常生活必須防電磁輻射。

國家經貿委[1999]75號文件中指出:

隨著我國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電腦的應用愈來愈廣泛,由於電腦在使用中存在電磁輻射,長期使用對人體健康

會帶來一定的影響,應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避免和減少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中華人們共和國國家標准(GB87028)節選

電磁輻射防護規定中明確規定了職業照射導出限值和公眾照射導出限值,電磁

輻射的功率密度不能超過20µW/c㎡;在生活環境中,電磁輻射的功率密度不能超過40µW/c㎡。(註:20µW/c㎡約等於2毫高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