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20108天津市哪個區
120108天津市漢沽區。
「千年鹽城」——漢沽,地處京津唐大城市群中間地帶,面向廣闊的華北、東北平原,位於天津市東部,東距唐山50千米、秦皇島市160公里,西距天津60千米,南瀕渤海灣,北接寧河區,是天津市濱海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漢沽坐落於華北平原北部,北緯39°7′40″~39°19′56″,東經117°7′40″~118°3′35″,全境面積441.5平方公里,其中海塗面積69.85平方公里。
相關資料
漢沽區是城鄉結合、工農業兼備的綜合區域,土地資源充裕,基礎設施完善,水陸交通暢達,發展前景廣闊,是國內外實業家投資辦實業的理想區域。
漢沽區是天津市濱海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里投資可以享受優惠政策。漢沽區將本著「政府創造環境,企業發展經濟」的原則,為廣大投資者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和配套服務,讓國內外投資者在漢沽以最低成本,獲得最好的效益。
漢沽區是我國重要的化學工業基地之一,已形成以海洋化工為主,多門類綜合發展的工業體系,全區共有工業企業300餘家,主要有制鹽、化工、輕紡、服裝、冶金、機械加工、電子、造紙、鑄造等十多個工業門類,150多種產品。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漢沽區
② 天津落戶選擇哪個區域比較好
天津落戶。選擇和平和河西都是比較好的。從環境教育。人們的素質。現在相對來說還是不錯的。和平區就是人口密集。河西區,它有發展的空間。他屬於城鄉結合部的地方。可以進一步發展。我要輸了。
③ 天津現在最火的農鄉結合處在哪
天津現在最火的農鄉結合處應該是在薊縣區,而且那裡的城鄉結合部發展的也是非常快的,薊縣也是一個旅遊的城鎮。
④ 天津市城鄉集市有哪些
1、梨秀園市場集市
地址:衛津南路延長線與外環線交口
2、辛口集市
地址:天津市西青區辛口鎮
3、張家窩集市
地址:天津市西青區張家窩
4、王慶坨集市
地址:天津市武清區王慶坨鎮
5、鹹水沽集市
地址:天津市津南區鹹水沽鎮
⑤ 天津河西區的郵編是多少
天津市市區下列地區使用郵政編碼(郵編)300222
騰華里(西橫街) 微山路 雙4號(河西區) 悅和小區(微山路) 小海地宿舍(曲江路)…
軋一樓(下河圈路) 涌成里(海地路) 無縫平房(下河圈路)… 祺林園(浯水道)
衛生大樓(下河圈路)… 珠峰里(雙林路) 雙水道(河西區) 團和里(海地路)
造紙四廠宿舍(微山路)� 育才樓(曲江路) 天水道(河西區) 瑞泰公寓(微山路)
織錦里(下河圈路) 萬家胡同(堤頭大街)… 小何庄(五一路) 下河圈路(河西區)
珠江道 雙2~36號(河西區)� 秀峰里(陵水道) 五一巷(灰堆) 飲食宿舍(江門道)
元五宿舍(下河圈路)… 五一北巷(五一新村路)� 月園里(五一路) 軋一平房(下河圈路)�
無縫樓(下河圈路) 魏家胡同(大沽南路)… 元山裡(陵水道) 五一新村路(河西區)…
先登里(曲江路) 新會道(河西區) 五七新村(西橫街) 榆林路(河西區)
田園胡同(南北小街)… 振財里(珠江道) 松江里(雙水道) 茂名道(河西區)
世芳園(大沽南路) 珠江里(珠江道) 榕江里(榕江路) 粵江里(珠江道)
雲山裡(陵水道) 雙喜里(大沽南路) 下河圈(下河圈路) 微山東里(微山路)
玉峰花園(三水道) 五七新村向陽里(信江路)� 信江路(河西區) 幸喜里(大沽南路)
航道處宿舍(柳林路)… 惠君園(浯水道) 灰堆南北大街(河西區)� 於家南巷(灰堆南橫街)�
化工宿舍(江門道) 光明小樓(大沽南路)… 東江道 雙2~48號(河西區)� 公交大樓(微山路)
河東大樓(五一新村路)� 東郊大院(大沽南路)… 貴山小區(三水道) 華山裡平房(茂名道)…
貴山裡(雙林路) 二療宿舍(柳林路) 運輸宿舍(江門道) 漢江里(陵水道)
西老工房(大沽南路)… 竹林路(河西區) 亨益園(浯水道) 田林路(河西區)
七一巷(大沽南路) 蓮湖裡(曲江路) 梁山胡同(灰堆南橫街)� 聯結里(下河圈路)
蘭江里(梅林路) 光彩里(紅旗紙廠路)… 近代宿舍(徽山路) 柳林東里(柳林路)
彭山裡(雙水道) 青苑裡(雙林路) 馬家巷(南北小街) 頌歌胡同(老大沽路)…
雙林路(河西區) 河西宿舍(大沽南路)… 龍江里平房(梅林路)… 雙林新苑(浯水道)
起舞里(微山路) 七九大樓平房(大沽南路)� 荊江道(河西區) 雙喜里平房(大沽南路)�
龍天園(曲江路) 染化五小院(大沽南路)� 龍博花園(浯水道) 梅林路(河西區)
三水南里(榆林路) 同江里(雙水道) 電焊條宿舍(江門道)… 聞名大院(柳林路)
南海里(珠江道) 浯水道(河西區) 灕江里(陵水道) 儒林園(楓林路)
家福園(浯水道) 景緻道(河西區) 老大沽路(河西區) 孫家巷(大沽路)
雙林三十間宿舍(五七新村)� 微山裡(東江道) 華山裡(珠江道) 華江里(三水道)
南宋家胡同(老大沽路)� 嫩江里(雙水道) 平江里(珠江道) 田家台(大沽南路)
景緻里(東江道) 七一大樓(大沽南路)� 建港里(曲江路) 富江里(梅林路)
李家2~3胡同(老大沽路)� 黎明裡(曲江路) 昆侖里(東江道) 七九樓(大沽南路)
寬福里(藝林路) 十三中宿舍(曲江路)… 灰堆南橫街(河西區)… 三鑄造宿舍(江門道)…
衡水道(河西區) 平江里平房(珠江道)… 工農新村(灰堆) 錦福里(藝林路)
河東宿舍(五一新村路)� 雙林平房(珠江道) 寧家胡同(大沽路) 陵水道(河西區)
金江里(梅林路) 向明裡(江門道) 江門道(河西區) 龍江里(雙水道)
泰山裡(珠江路) 柳林大樓(柳林路) 桂江里(浯水道) 泗水道(河西區)
李家台(大沽路) 榕江路(河西區) 黃海里(茂名道) 九江里(陵水道)
柳林路(河西區) 天山裡(東江道) 雙山裡(珠江道) 西橫街(河西區)
鳳致里(東江道) 南北小街(河西區) 曲江路(河西區) 紅光大樓(下河圈路)…
宋家二條胡同� (灰堆南北大街) 三水道(河西區) 東海里(珠江道) 軍功里(珠江道)
驪山裡(東江道) 謙福里(株江道) 通鑫園(浯水道) 科研里(曲江路)
文雅里(曲江路) 雲江里(楓林路) 星海里(雙林農場) 雙港鎮 何莊子村 宋莊子村�
東花園大樓(五一新村路)� 百貨樓(下河圈路) 昌源公寓(藝林路) 七一平房(灰堆)
東工房(紅旗紙廠路)… 渤海宿舍(徽山路) 東效樓(大沽南路) 北橫東街(河西區)
安江里(泗水道) 東街村外(珠江道) 渤海樓(曲江路) 奔何巷(老大沽路)
常山胡同(大沽南路)… 竇家胡同(大沽南路)… 雅緻里(東江道) 園丁公寓(珠江道)
城鄉里(西橫街) 河西警察公寓(泗水道)� 博林園(楓林路) 洞庭路 雙28號~完(河西區)�
德信園(浯水道) 八一里(大沽南路) 川江里平房(陵水道)… 大沽南路 雙1006號~完(河西區)�
海天馨苑(浯水道) 川江里(陵水道) 和平里(微山路) 風致里(東江道)
豆腐房胡同(大沽南路)� 北橫西街(河西區) 楓林路(河西區) 桂江公寓(泗水道)
誠勤園(浯水道) 恆山裡(新會道) 紅旗紙廠路(河西區)… 五一新村(大沽南路)…
⑥ 天津市市內六區是怎麼來的
天津市市內六區分別是和平區、南開區、河西區、河東區、河北區和紅橋區,基本上是1956年定的如今的名字。
其中 歷史 最久的要追述到元朝吧。
和平區
作為天津市的核心,天津95%的小洋樓都在這個區,卻沒有包括天津老城區。曾多次被房地產商的公眾號傳出擴區的傳聞。
和平區在明朝時屬河間府靜海縣。在清雍正八年(1730)劃歸天津縣。清咸豐十年(1860)後,境內大部地區先後被英、法、美、日四國辟為租界。1943年英租界改稱興亞二區,法租界改稱興亞三區。1952年,天津市政府將市內11個區合並為8個區,今和平區分別歸屬於第一區和第五區。1956年,第一區改稱和平區,第五區改稱新華區。1958年,天津市實行新行政區劃,原和平區、新華區的全部,城廂區大部分和河北區一部分合並組成新和平區。1960年10月,和平區所轄東南角、東北角、鼓樓西3個公社劃歸南開區,和平區的光復道街劃歸河北區,成為今天的區域。1966年和平區改稱戰斗區,1968年恢復今名。
南開區
因有南開學校而著名,其中南開中學已115年,南開大學恰好100年,但是南開區的命名卻不是因為南開學校。
1860年,天津開埠。清朝廷考慮到天津除了城牆無險可守,就在天津城外挖壕築牆,就此形成了牆子河。
而從老城西南角到壕牆之間的開闊地(天津土話叫開窪),就被稱為「南開窪」,後來因人口逐漸增多,變成了南開。
1928年設天津為特別市,現在的南開區屬天津特別市第一區和第二區。1937年後分屬天津市第一、第二、第六、第九區和天津縣。1947年為天津市第十一區。1952年改為第七區。1956年定名南開區。1960年將城廂區的東北角、東南角、鼓樓西並入。1966年改南開區為東方紅區,1968年恢復今名。
河西區
明代海河西岸地區為河間府靜海縣地界。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今海河以西、大沽路以東、瓊州道以北地區淪為德國租界。1919年,收回德租界後改名特別第一區。1943年改特別一區為第十區。1945年,將天津縣鄉區二所和五所各一部分劃入合並為第六區。1956年,因地處海河西岸定名河西區。1966年河西區改稱紅旗區,1968年恢復今名。1985年和1992年,分別將屬南開區、西郊區、南郊區的部分地區劃入成今界。
該區與和平區相鄰,擁有天津各大博物館、 科技 館,文脈鼎盛,同時陳塘庄地區被「指認」為哪吒故鄉的有力爭奪者之一。
河東區
河東區大直沽是天津發源地之一。元代海運漕糧在今河東區大直沽接運,成為南糧北運的終點。現在的河東區在明代屬直隸順天府武清縣。1900年,今京山鐵路以西、十五經路以北淪為俄國租界;津塘路以西、大直沽七號路以北淪為比國租界。1924年,我國收回俄租界後改名特別三區;1931年收回比租界後改名特別四區。1939年,原特別三區和四區合並為特別三區。1946年,特別三區改稱第五區。1952年第四區和第五區合並後稱第四區。1956年天津市區由以序數排列行政區劃改為以地名命名,因位於海河東岸,更名為河東區。1966年河東區改稱東風區,1968年恢復今名。1985年,東郊區、河北區各劃出一部分並入河東區,成今界。
區內有媽祖原廟,天津站有大表的站前廣場也屬於河東區。
河北區
袁世凱執掌直隸時,將河北區作為自己的大本營來經營,而對標的對象是海河兩岸的租界。所以河北區有天津剩下的5%小洋樓,其中意式風情區是義大利在海外唯一的租借地,頗有特色。而清朝遺老遺少、北洋寓公在河北區也有不少產業。
河北區在元代屬武清縣,元延佑三年(1316)屬新設立的海津鎮管轄。明永樂二年(1404)設天津衛後,衛城的東門外和北門外地區屬武清縣。清雍正三年(1725)改天津衛為天津州時屬河間府。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為天津巡警局北段轄區及意租界、奧租界及俄租界的一部分。1919年收回奧租界,改稱特二區;1924年收回俄租界改名特三區。1928年分屬天津特別市第四區和意租界。1943年分屬第四區、五區、十一區、十二區及特管區。1945年改為天津市第二區和第三區屬地。1952年二、三兩區合並稱為第三區,農村部分劃歸郊區。1956年因地處海河北側而更為今名。
紅橋區
與河北區共享天津網紅——天津之眼。
紅橋區內三岔河口是天津發源地之一。明永樂初年,以南運河為界,河以北屬順天府武清縣,河南岸屬河間府靜海縣。清雍正三年屬天津府天津縣。1928年屬天津特別市,大部分地區屬第二、第三、第四警區所轄。1930年改天津特別市為天津市。1947年以南運河為界,分屬天津市八區和九區。1952年八、九兩區合並,統稱八區。同年將天津縣的三元村和北辛庄劃入。1955年以界內子牙河上有大紅橋而命今名。1958年將城廂區的侯家後、大胡同兩個街道劃入,成今界。1966年紅橋區改稱紅衛區,1968年恢復今名。
這六區就是天津的核心六區,也是天津話的大概分布地區,到了環城四區,那裡的天津話就開始帶有地方特色了。
^_^ 都是按照方向取名的
晚晴時期,大部地區被英、法、美、日強辟為租界。解放後,1956年1月,由民國行政一區改稱和平區。
河東區
河東區是天津的發祥地之一,自金代天津設「直沽寨」至今,河東區迄今已有800多年 歷史 。因座落於海河東岸,故名為河東區。
河西區
1917年,建成天津市第一個行政建制區。1949年天津解放,仍沿用民國六區舊稱。1956年,市政府將六區改稱河西區。1966年9月,河西區更名為紅旗區;至1968年1月廢止,復稱河西區。
南開區
南開區原是天津舊城迤南的開窪地帶,清末人稱此地為天津老城「南邊的開窪地」,1919年境內成立了著名的南開大學,1952年10月名為第七區。1956年始設南開區之名。
河北區
地處市區東北部,因大部分地域坐落在海河以北而得名。1952年區境才有了完整的政區,時稱三區,1956年改稱河北區。
紅橋區
紅橋區內的早期聚落大都出現在元代,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了國民黨第九區公所,經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於1949年3月12日建立了第九區人民政府。因界內子牙河上大紅橋得名,改稱紅橋區。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紅橋區改稱「紅衛區」。1968年1月恢復原區名。
市內六區的形成,基本上就等於是半部天津城建史。
以海河為紐帶的早期天津咱就不說了。就從1404年天津建城開始,說說天津市內六區的形成。
道光版天津老城地圖
1404年天津築城後,基本上就是上圖的大小。再加上早於天津城本身就有居民聚居的的三岔地區(包含天後宮地區及附屬的宮南宮北大街)、侯家後地區(今大胡同附近)及直沽地區。這就組成了當時的天津城區。這些地區包含在現在的紅橋區、南開區、河東區。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天津城基本維持著這個規模。
明亡清興之後,雖然天津在順治9年開始不斷地有行政調整,如順治九年天津三衛的合並,雍正三年天津衛升天津州,雍正九年有升天津府。但是城市地區依然維持著明朝的格局,並沒有顯著的擴大。只有北門外地區逐漸繁華成為了天津的商業中心。直到1860年天津開埠後,英法列強開辟紫竹林租界,天津城區才開始有所改變。
天津租界形成時間圖
隨著列強侵略的加深陸續有9國租界設立在天津。並且英法等國租界還在不斷擴大。這些地區包含在了今天的河北區、和平區、河東區、河西區
清光緒三十年開始,袁世凱在清末新政中建設了一個大清的河北新區,也就是120年前的經濟技術開發區。這個范圍大概就是中山路、河北區數字馬路、各種緯路等等區域。
至此,天津的城區的整體結構基本形成,也就是老城、老城周邊、北大關、租界地、河北新區等等。當然也可以加上周邊工業用地及城鄉結合部,比如三條石之類的地區。這些地區也就是如今市內六區的雛形。
時間來到1928年,天津開始正式建市後,天津縣對城市的管理便形同虛設了。天津市市區共有公安第一區至第五區、特別第一區至第四區,以及仍然存在的英、法、日、意四國租界,合計13個區。
後幾經變革,在日偽時期,天津共劃分為9個區、3個特別區。以及4個租界(意租界頭鐵,最後一個收回,1943年後稱特管區,其餘三個租界在1943年歸還偽中華民國後,稱興亞一、二、三區)
1949年新中國成立。天津市被劃分為11個區,後於1952年合並至8個區。
1955年底,天津市政府將第一區至第八區以此更名為和平區、城廂區、河北區、河東區、新華區、河西區、南開區、紅橋區。
1958年,新華區並入和平區、城廂區並入南開區。至此。天津市市內六區基本形成。
1958年後,由於天津市的發展需要,市內六區的邊界其實是不斷擴大的。本文就略過了。下面說一下六個區名字的由來。
1、根據所處位置與海河的關系:河東、河北、河西
2、根據區內有名氣的標志建築或地貌:紅橋(有大紅橋)南開(南邊的開窪)
3、和平區:顧名思義吧
河東區:天津的發源地之一
大直沽是天津發源地之一。元代海運漕糧在今河東區大直沽接運,成為南糧北運的終點。現在的河東區在明代屬直隸順天府武清縣。1900年,今京山鐵路以西、十五經路以北淪為俄國租界;津塘路以西、大直沽七號路以北淪為比國租界。1924年,我國收回俄租界後改名特別三區;1931年收回比租界後改名特別四區。1939年,原特別三區和四區合並為特別三區。1946年,特別三區改稱第五區。1952年第四區和第五區合並後稱第四區。1956年天津市區由以序數排列行政區劃改為以地名命名,因位於海河東岸,更名為河東區。1966年河東區改稱東風區,1968年恢復今名。1985年,東郊區、河北區各劃出一部分並入河東區,成今界。
紅橋區: 因大紅橋而得今名
紅橋區內三岔河口是天津發源地之一。明永樂初年,以南運河為界,河以北屬順天府武清縣,河南岸屬河間府靜海縣。清雍正三年屬天津府天津縣。1928年屬天津特別市,大部分地區屬第二、第三、第四警區所轄。1930年改天津特別市為天津市。1947年以南運河為界,分屬天津市八區和九區。1952年八、九兩區合並,統稱八區。同年將天津縣的三元村和北辛庄劃入。1955年以界內子牙河上有大紅橋而命今名。1958年將城廂區的侯家後、大胡同兩個街道劃入,成今界。1966年紅橋區改稱紅衛區,1968年恢復今名。
南開區:原是天津舊城迤南的開窪地帶,清末人稱此地為天津老城「南邊的開窪地」
元代,大批漕糧經三岔河口轉運入京。元泰定三年(1326),境內東北部建天妃宮,此地漸成「百貨交集」的重鎮。明永樂二年(1404)設衛建城,始稱天津。清雍正三年(1725)改衛為州,雍正九年升州為府並入天津縣。民國時期廢府,歸天津縣。1928年設天津為特別市,現在的南開區屬天津特別市第一區和第二區。1937年後分屬天津市第一、第二、第六、第九區和天津縣。1947年為天津市第十一區。1952年改為第七區。1956年定名南開區。1960年將城廂區的東北角、東南角、鼓樓西並入。1966年改南開區為東方紅區,1968年恢復今名。
和平區:明朝屬靜海縣
和平區在明朝時屬河間府靜海縣。在清雍正八年(1730)劃歸天津縣。清咸豐十年(1860)後,境內大部地區先後被英、法、美、日四國辟為租界。1943年英租界改稱興亞二區,法租界改稱興亞三區。1952年,天津市政府將市內11個區合並為8個區,今和平區分別歸屬於第一區和第五區。1956年,第一區改稱和平區,第五區改稱新華區。1958年,天津市實行新行政區劃,原和平區、新華區的全部,城廂區大部分和河北區一部分合並組成新和平區。1960年10月,和平區所轄東南角、東北角、鼓樓西3個公社劃歸南開區,和平區的光復道街劃歸河北區,成為今天的區域。1966年和平區改稱戰斗區,1968年恢復今名。
河西區: 因地處海河以西得名
明代海河西岸地區為河間府靜海縣地界。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今海河以西、大沽路以東、瓊州道以北地區淪為德國租界。1919年,收回德租界後改名特別第一區。1943年改特別一區為第十區。1945年,將天津縣鄉區二所和五所各一部分劃入合並為第六區。1956年,因地處海河西岸定名河西區。1966年河西區改稱紅旗區,1968年恢復今名。1985年和1992年,分別將屬南開區、西郊區、南郊區的部分地區劃入成今界。
河北區:元代曾是武清地界
河北區在元代屬武清縣,元延佑三年(1316)屬新設立的海津鎮管轄。明永樂二年(1404)設天津衛後,衛城的東門外和北門外地區屬武清縣。清雍正三年(1725)改天津衛為天津州時屬河間府。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為天津巡警局北段轄區及意租界、奧租界及俄租界的一部分。1919年收回奧租界,改稱特二區;1924年收回俄租界改名特三區。1928年分屬天津特別市第四區和意租界。1943年分屬第四區、五區、十一區、十二區及特管區。1945年改為天津市第二區和第三區屬地。1952年二、三兩區合並稱為第三區,農村部分劃歸郊區。1956年因地處海河北側而更為今名。
天津市內六區分別是:和平區、河西區、南開區、河東區、河北區和紅橋區。
天津自古因漕運而興起,明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築城,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歷經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
紅橋區,大紅橋得名,南開區,元朝就是商業重鎮,和平區,明朝屬靜海縣,地處河西區,海河以西得名,河東區,天津發源地之一,河北區,元代曾是武清地界
⑦ 天津東麗區屬於市裡還是農村啊
東麗屬於農村
1.經濟發展一般
2.屬於中級
3.比武清要好
4.主要繁華的區有:和平,河西,南開.
屬於鄉下的是原來的四郊五縣
⑧ 天津市北辰區有那幾個鄉鎮啊 !那個鄉鎮工業多啊
北辰區轄3個街道、9個鎮:果園新村街道、集賢里街道、普東街道、天穆鎮、北倉鎮、雙街鎮、雙口鎮、青光鎮、宜興埠鎮、小淀鎮、大張庄鎮、西堤頭鎮。
天津北辰區簡介:
北辰區位於天津市城北,北運河畔。東以北京排污河與寧河縣相鄰,東南隔金鍾河、新開河與東麗區相望,南與河北區、紅橋區相連;西南以子牙河與西青區相界;西、北均與武清區相接,面積478.48平方公里。區人民政府駐北倉鎮,郵編:300400。代碼:120113。區號:022。拼音:Beichen Qu。
京津塘高速、津保、津薊高速公路在北辰區設有進出口,京津、京福、津霸、津榆、津圍等十幾條公路干線縱橫交錯。京山、津薊鐵路和京九鐵路津霸聯絡線穿越中部,設有四個鐵路客貨運站和全國最大的鐵路編組站。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基礎設施為經濟與社會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
北辰區內的銀河旅遊區和鋼鐵物流園納入市政府重點服務業項目。天士力現代中葯文化交流展示中心、雙街新家園商城等一批較大商業設施建成投入使用;郎園汽車銷售中心、東瀛培訓服務中心主體工程已經完工;儲寶鋼材、寶儲菱板材、普濟河東道汽車等專業市場的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增強;投資2億元的汽貿服務園動工興建,投資6億元的小淀水產批發市場成功簽約。物流業快速發展,家世界配送、鼎鼎物流、中捷眾和物流建成營業。大通綠島二期、御龍灣、秀荷園等一批高檔商品房相繼開工建設。
北辰區通過大力實施調整強區、科教興區、開放富區、環境立區和高新產業帶動戰略,加速推進工業化、城市化和農業產業化進程,努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各業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城鄉面貌進一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⑨ 天津北辰區屬於哪個方位北辰區是農村嗎
北辰區在天津市的北方。屬於城鄉結合部(原北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