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老天津衛吃什麼
擴展閱讀
杭州哪裡有泡泡秀 2024-06-02 13:35:42
廈門江頭哪裡買菜便宜 2024-06-02 11:59:18

老天津衛吃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2-15 02:27:29

Ⅰ 天津人一日三餐吃什麼

1、早餐
天津家庭的早餐可謂是種類繁多,在天津人眼裡,早餐極為重要,天津人早晨愛喝粥,一般多自家熬制。秋、冬、春三季,用小米或大米熬粥;夏天則多在大米中加綠豆。外購的早點有豆漿、餛飩、豆腐腦、麵茶、素丸子湯、鍋巴菜、油條、煎餅餜子、包子、鍋貼、炸糕、芝麻燒餅等等。天津人愛吃是出了名的,老話講京油子,衛嘴子,以前天津叫天津衛,許多曲藝形式都發源於這里,衛嘴子形容的就是天津人能說會道,愛吃會吃。

在天津你可以看見一大早就是排隊吃早點,早點店裡鋪滿了琳琅滿目各式各樣的天津味早餐,天津人喜歡的早餐莫過於傳統的燒餅配果子,然後再來些嘎巴菜。或者手裡揣著兩個雞蛋,來到早點攤,攤上一套噴香噴香的煎餅果子,煎餅餜子是天津著名小吃,如果你看到顧客自己帶著雞蛋來,這人肯定是天津本地人。天津的餜子就是油條,一尺來長,棗紅色,拿著能立在手裡,咬一口外酥里嫩。

2、午餐
天津家庭的午餐主食一般就是米飯或麵食,有時也愛吃棒子麵餑餑,天津人吃餑餑習慣燉小雜魚一起吃,玉米面的餑餑一定要貼在鐵鍋上面,與鍋接觸的一面金黃金黃的,帶鍋巴最好,又香又脆,小雜魚熬得肉爛骨酥,吃起來根本不用操心魚刺問題。

天津人午餐吃豬肉一般就是紅燒和白煮,牛羊肉大多是清燉,有時也加進土豆、山葯或大白菜。小魚常炸、燴,或做成酥魚。鰣魚、鱠魚、黃花魚、銅鑼魚等,一般是紅燒或清蒸。有時也用蝦干、鍋巴魚、金針魚做面湯。常吃的蝦有對蝦、港蝦、晃蝦、青蝦、白米蝦、琵琶蝦等,吃法除烹炸外,還用於包餃子、做撈面打鹵、燴豆腐、做蝦圓等。

在天津還有幾句關於蘿卜的俗諺:「吃了蘿卜喝熱茶,氣得大夫滿街爬。」吃蘿卜喝茶,此風亦為別處所無。沏一壺茶,咬口蘿卜,聽著當地傳統的曲藝,是一種考究又閑散的生活情趣,不過這樣精緻而有形式感的文化可能也隨著一代老天津的消融而漸漸流失了。但愛吃蘿卜是不變的,天津的衛青蘿卜最為有名,與「狗不理包子」和「十八街麻花」齊名,被列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哎,又提到了狗不理包子。

3、晚餐
天津家庭晚餐愛吃河鮮和海鮮,進入春季,尤其清明節之後,天津皮皮蝦格外肥美,也開始大量上市。在這皮皮蝦肥美的日子裡,滿黃的母蝦最好吃,清蒸、水煮或是麻辣、椒鹽,口味各異。對吃有研究的天津人還剝出蝦肉打三鮮鹵或者包餃子吃,那鮮味可謂一絕。

天津人還有愛吃的海蟹,老話講:津門三月便持螯,海鮮堆盤興盡豪。這其中佼佼者當屬渤海灣的梭子蟹了,這在天津,每到了九十月間,梭子蟹蟹黃滿頂蓋肥,見者食慾大增。其蟹肉色潔白,肉多,肉質細嫩,膏似凝脂,味道鮮美;尤其是兩鉗狀螯足之肉,呈絲狀而帶甜味,蟹黃色艷味香,食之別有風味,因而久負盛名,居海鮮之首。

從飲食的季節變化看,天津家庭春夏多食魚蝦,入秋吃蟹和螞蚱;入冬以後,天津人則喜吃什錦火鍋。天津不少人家自備火鍋,食材也是五花八門種類繁多。天津四郊,尤其是西南郊有大片稻地、葦地、窪地和淺塘,滋生著大量的青蛙、蟹、蝗蟲,也是野鴨、鵪鶉、鐵雀等飛禽棲息之地。這些都是天津人過去引以自豪的副食資源,天津的炸螞蚱、炸鐵雀兒,遠近聞名。隨著市區的擴展,海河的整修,這些資源已日益枯竭,但人們對這些野味,仍難以忘懷。

Ⅱ 天津人的飲食文化和習慣

天津人飲食文化:

津地飲食豐富,民眾愛吃會吃,尤喜食海鮮,素有「當當吃海貨,不算不會過」之俗語。民諺「天津衛三宗寶,銀魚、紫蟹、大紅襖」中之銀魚、紫蟹皆為天津特有的名貴海鮮食品。

民間小吃風味獨特,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桂發祥大麻花不僅是舊時朝廷指定的御膳,而且也是享譽世界的美食佳品。特色早點有煎餅果子、鍋巴菜、老豆腐、果子、燙面炸糕、卷圈、荷包蛋、糖果子、果篦兒。

天津人民俗習慣:

天津是諸多曲藝形式發源、興盛和發展的地方。其中,天津時調、天津快板、京東大鼓、京韻大鼓、鐵片大鼓、快板書等曲藝形式是在天津形成;而京劇、河北梆子、相聲、評劇、評書、單弦、梅花大鼓、西河大鼓等是在天津興盛和發展的。相聲和京劇更是天津曲藝的重要代表。

(2)老天津衛吃什麼擴展閱讀

名人故居

天津是我國著名歷史文化名城,其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依河而帶海,為京畿門戶,會南北舟車,因此集八方商賈,得風氣之先,逐漸從一個小小的軍事據點逐漸演變成一個有千萬人口的大城市。

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天津被辟為通商口岸。在以後的40多年的時間里,先後設置了英、法、美、德、日、俄、意、奧、比九國租界,租界的面積是天津老城的八倍,這在全國十幾個設有租界的城市裡,甚至在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天津

Ⅲ 什麼菜最能代表地道的天津味

最能代表天津的美味,當然是天津大麻花,還有天津的狗不理包子,這兩個食物美食和地方小吃最有天津特色。當然了。天津大麻花和狗不理包子都不怎麼好吃,倒是真的。

Ⅳ 天津冬至吃什麼

天津冬至吃餛飩、餃子。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天津老話:「好吃不過餃子」。冬至這一天,天津人沿襲著吃羊肉餡餃子的傳統。在民間,特別是河東水西「老天津衛」聚居地,立冬則有吃倭瓜餃子的風俗。

還有不少天津百姓在冬至日要吃「冬至面」「包餛飩」,故有民諺雲「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吃了倭瓜餃,不凍手和腳」「喝了冬至餛飩皮,不凍鼻尖耳朵垂兒」。

冬至日開始進入數九寒天。從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多數年份此時並不是最冷的時候,俗話:「冷在三九」。近十年天津冬至期間(15天)的日平均氣溫呈下降趨勢,下降幅度不及立冬;日最高溫與最低溫的最大日較差為14.2℃,該時段最冷的一天為-13.1℃。

Ⅳ 天津餛飩鋪的拆骨肉你吃過嗎

看到題目中是說 美食 ,讓我不禁想到最近大家都在熱議的有關 美食 的節目《舌尖3》,不過似乎很多的網友並不買賬,各種吐槽。

要是說到拆骨肉,我倒是聽說過,但並沒有吃過,以為我並不是天津人, 不過我問了問周圍的天津朋友,據說它也算是天津最接地氣的 美食 了,而且它的美味天津人特別了解。

首先給您介紹一下什麼是拆骨肉, 把大骨頭洗好煮開後,晾乾,然後把上面的肉剔下來,這剔下來的肉就是拆骨肉了。

不過天津吃拆骨肉很多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就像是提問的那樣,都是在餛飩鋪里,所有很多人喜歡把拆骨肉放在餛飩裡面,這應該算是天津正規的吃法了。我當時也很好奇,為什麼吃餛飩要配拆骨肉呢?很多天津朋友給我解答說,因為 正宗的天津餛飩湯是要通過大骨頭棒熬制 的,所以湯里就一定會有拆骨肉。

所以不要說到天津就只說煎餅餜子,其實還有很多的 美食 ,很多的講究的,天津人對拆骨肉也是有情節的,拆骨肉里可以放點香菜、醋、醬油等調料,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放,不管吃完什麼主食,最後都要來點拆骨肉,這才叫完美~

所以說了這么多,雖然還沒有吃,不過真的決定要去嘗一下,應該很美味。 大家有吃過嗎?覺得拆骨肉怎麼樣?不妨一起來分享一下。

二他爸來回答!

天津人愛喝餛飩,俗語稱"小餡兒」!這是天津衛的傳統小吃。

大餡兒雲吞,是八十年代初從南方傳到天津。

天津有句俗話,叫賣餛飩的,不賣拆骨肉,就是耍流氓!可見天津人對餛飩高湯的重視。而拆骨肉是大家的最愛!

其實,拆骨肉是調高湯的副產品,現在可蘸醬油吃!也可蔥燒,蕪爆。

關於高湯,各家有各家的方法!

今天二他爸介紹一下現在流行的餛飩高湯配方,供大家參考!

主料: 豬棒骨十斤,雞架子一個,烤鴨架子一個。

副料: 蔥,姜,大料,桂皮,山荼,白芷,白冠。以50罐計!

調出的高湯!濃,白,香,老味!

篇幅關系,具體步驟和用量,以前發表過。今天就不贅述了。

有需求的,請言語一聲! 謹此!

記得有的店賣餛飩也賣白煮排骨,一塊兒一小碟兩毛一碟,澆點醬油看著就香。過去買不起也財迷捨不得一次也沒吃過。一個鄰居伯伯不會過說他自己每月開工資在早點部吃一次,五碟排骨一碗餛飩那叫香!說的起時每天忙忙碌碌上班餛飩都很少吃太熱耽誤時間。現在退休有時間了吧沒什麼食慾了,一般早點部也很少有賣這口的了,另外這些年在家白煮排骨沒少吃可沒有過去光榮醬油沾排骨那味道了。

看了這多評論都沒說到正點,拆骨肉反映出商家的餛飩是否是良心餛飩的一個標志。

餛飩湯應該由豬棒骨熬制而成(絕非排骨和脊骨),棒骨上.連帶一些筋肉,洗凈後放入大罐,水開後撇去浮沫放入香料,熬制一小時左右撈出,用刀鏟剔下筋肉即為拆骨肉,吃時放入滾湯中燙熱,佐以香菜醬油點入幾滴香油,真是好吃無比。

所以說:良心餛飩店都有拆骨肉賣,但不保證每天都有,但一直沒有拆骨肉賣的餛飩店一定是香精調味料熬的湯,新聞報道中經常曝光,想必屢見不鮮。

現在說一下餛飩湯的不同:豬棒骨熬制的湯是骨湯,是真正的餛飩高湯(骨髓凈入湯中)。豬排骨和脊骨熬的湯叫排骨湯或叫肉湯(都沒有骨隨)。兩種湯的餛飩的味道有很大的區別,折骨肉也有區別,棒骨的是筋頭巴腦,排骨脊骨的都是瘦肉,直觀就能分辨清楚。棒骨湯和排骨湯的鑒別就在於味覺了,往湯中放點醬油後骨湯還是清香可口,排骨湯喝入口中是肉湯的味道,真是大有不同,食者品鑒即知。

以上所知得益於一老者,九二年嘗試開餛純店,熬湯都是鮮棒骨,當時7角一斤,每天都有拆骨肉賣,老者就是奔這口來的,熟識之後聽老者講述骨湯肉湯差別,當時取湯品嘗即刻大悟,至今猶記。

老天津衛的拆骨肉就是良心骨湯餛飩的標志,而骨湯拆骨肉就是天津早點的一道 美食 了。

吃過,天津的餛飩分兩種,豬肉餡小的是餛純,餡大的叫雲飩。碗里放一把小蝦米,香菜,鹽,紫菜,白糊椒,勺上一勺熬好骨湯往小奶鍋一到煮熟雲飩往碗里一沖就是一碗雲飩。

湯是由大骨棒砸開由大火竄出來的鮮湯,煮熟的骨頭的肉在剔出來,就叫拆骨肉,可抄菜吃也行,可沾廚幫醬油吃那叫清香比排骨肉要好吃多。越是挨著骨頭肉越肥而不膩軟爛香鮮。都愛吃拆骨肉,所以大棒骨也不便宜。

吃過南市食品街蘆蘆香就有!

拆骨肉是天津餛飩鋪用豬棒骨「吊湯」(熬餛飩湯)後從骨頭上拆下來的肉,味道很鮮香,而且軟爛,老人和孩子很喜愛的 美食 ,六七十年代拆骨肉因為排骨供應數量所限,餛飩鋪拆骨肉一會兒就售罄了,1980年餛飩鋪里拆骨肉一小盤是0.25元,食用時就蘸著醬油吃,一碗餛飩,外加一塊大餅,兩根油條(天津叫果子)就是一頓美味早點。

我小的時候沒有現在的雲吞,是餛飩,做法差不多但是餡沒肉,或者說是肉渣渣,一笊籬放進碗里,澆上排骨湯,一點香菜, 9分錢。拆骨肉一小盤2毛5。登瀛樓的餛飩餡大,1毛3一碗,還有銀絲卷賣。我說的這個價格是1982年,當時登瀛樓在濱江道。幾年後出現了雲吞,餡大了,能吃到肉了,用砂鍋煮,3毛5一碗。

上世紀70年代吃過!那時候餛飩0.09元!拆骨肉0.5元一碟特別的香!我爸狠了狠心帶我吃了一次奢侈的早點!

我是土生土長的天津市人。呵呵,說到拆骨肉,是我的最愛!拆骨肉都是早上賣餛飩吊棒骨湯落掛的肉頭,肥而不膩,有時我會早上要上一碟,拌點香菜,蘸醬油吃,再喝一點二鍋頭,哈哈,真是人生不過如此!美美噠!

Ⅵ 冬天將至,天津有什麼熱乎好吃的老味兒

、煎餅果子
相傳早在明朝的時候,山東商人來到天津,而他們帶來的煎餅,也就促成了天津煎餅果子的產生。而現在天津的煎餅果子已經申請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無數的外地人來天津後都會想一睹它的風采,這其中,就包括我。

大部分地方的煎餅都是用白面,而到了天津後我才知道,原來正宗的天津煎餅面都是以綠豆粉為主料調成麵糊。
而且在當地,大部分店鋪都是可以自己帶雞蛋去的,這在老天津人那兒,不僅代表著營養健康,還象徵著秩序,大家先到先放,以蛋代人,有序排隊。
將麵糊攤成麵皮後,在上面打幾個雞蛋,加上剛炸好的餜蓖和餜子,抹上醬料後再捲成可愛的模樣,一套完美的煎餅果子便這樣誕生了。
一口咬下,軟糯的餅皮和熱騰騰的薄脆充斥在口腔,混合著淡淡的豆香和雞蛋香,那一瞬間,真的覺得排隊都是值得的

2、「天津三絕」
說起天津的本土小吃,相信大家最先想起的應該就是「天津三絕」: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而在天津人民的日常飲食中也離不開這三絕,已然成為當地的驕傲。所以當我落腳天津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天津三絕。
十八街麻花:
十八街麻花與常見的麻花不同,先是在熱沖面里加上芝麻、桃仁、瓜子仁等各種小料,製成酥條,再和蘸好芝麻的白面條搓到一起,擰成麻花下油鍋炸。這樣出鍋後的大麻花看著就如同中國結一樣,透著一股吉祥富貴的感覺。掰下一段入口一嘗,酥脆的麻花和清甜的果料融合在一起,滿口的油潤香甜,讓人忍不住地叫絕。

狗不理包子:
作為「天津三絕」之首的狗不理包子,以鮮香味美、香而不膩享譽全國。而且據說它在做工上也極其講究——每個包子都是規整的15個褶子。出屜後,看著就像薄霧中的秋菊一般。咬上一口,油水汪汪,含在嘴裡,回味無窮,那叫一個舒坦!

耳朵眼炸糕:
說起天津的經典平民美食,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耳朵眼炸糕。外焦里嫩,甜甜糯糯的口感至今都縈繞在我的心頭,實在讓人慾罷不能。
不過天津當地的炸糕店很多,但我還是更推薦總店的炸糕,不過那裡人氣高,想吃的朋友們還是要早點去排隊哦。

3、鍋巴菜
早就聽聞在天津人的早點里,鍋巴菜始終都是不可撼動的存在。即便是有著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這些小吃風靡全國,但在天津人心裡,鍋巴菜才是永遠的「家的味道」。
那麼,鍋巴菜到底是啥?我可真是太好奇了。
從字面上看,似乎這是一種由鍋巴做的菜餚。但其實在天津,它的讀音是「嘎巴菜」,而且裡面既沒鍋巴也沒菜——和名字完全不沾邊。
而從根源上看,鍋巴菜與煎餅果子其實算是「同胞兄弟」的關系,因為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來源——山東大煎餅。
鍋巴菜就是把綠豆粉製成的薄煎餅,切成細片,放進調制好的鹵汁中,再加入香菜、豆乾、腐乳和麻醬等小料後,就可以食用了。
實不相瞞,光是只看這些配料,就感覺口水已經要兜不住了。一口下去,更是不負所望的滿口濃郁咸香,越嚼越有味兒。不虧如當地所說:食遍天下人不饞,獨戀一鍋鍋巴香。

Ⅶ 你最懷念天津哪些已經消失的美食

現在的狗不理不是以前的狗不理了!最早的狗不理秘方已經失傳,現在用的是三合益,同合成,同義成幾家比較有名的包子鋪合並而成的,後來人家也分出去了,狗不理現在只剩下個名了!

而且總部在山東,狗不理包子確實有點不如五、六十年代好吃了、肉包子又香、鹹淡可口、再一碗小米稀飯、小鹹菜、那才叫 美食 吃一回還想笫二回!

除了狗不理包子以外,當地好吃的 美食 還是不少的,貓不聞水餃!個人覺得它是津門一絕,而不是津門四絕!本人有幸,在零幾年的時候吃過三四次,其中一次吃到的是紙漿餡兒的,還有一次吃到的是碎塑料袋餡兒的,味道的話都是相當的棒。

還有天津地區好吃的煎餅果子,南樓煎餅,趙師傅,楊姐煎餅還可以的,現在好多外地乾的煎餅果子,加芝麻孜鹽生菜的實在是難吃,還有天津人雖說愛吃餃子,天津人都愛吃自家包的,出去吃餃子也有百餃園和清真的白記餃子等等,這些都還是挺不錯的店。

這問題一看就是咱老天津衛提問的,配圖的這個吃食叫「打面倉」,很久沒吃過了,想想就好懷念啊!大家也知道我們天津衛嘴子對吃一直十分執著,人嘛!總是念舊,懷念老味道。

天津這這些年不斷和世界各地的 美食 進行融合,也有很多自己的老味道逐漸消失、難覓蹤影,借著此題正好就為大家說說我心目中最懷念哪些天津消失的 美食 。
打面倉

先來介紹圖片上問的這個打面倉吧!作為官府小吃,它已經失傳多年,天津的傳統打面倉做法其實非常講究,它和驢打滾類似卻又不同,主要以煎炸代替了驢打滾的蒸制,口感上更香糯。
拔魚兒

拔魚兒是一種麵食,相信說到它的另一個名字:「麵疙瘩」您就更為熟悉了,還記得小時候奶奶經常將調好的麵糊,用筷子撥拉碗邊的面下到開水鍋里,最終成型的小魚形麵疙瘩便是拔魚兒了。
醬鐵雀兒

說到這老天津衛有名的胡同小吃鐵雀兒,可是我們餐桌上的珍品。鐵雀兒啊其實就是我們俗稱的麻雀,要知道,醬鐵雀兒可是當年津城著名的風味小吃。在民間還有這么一段故事。

可能還有但是很少見,我懷念的特色,現在看不到的記憶中有這幾個

1.小時候早點中,牛奶房,裡面一碗奶一個老味道的麵包,懷念那種早點鋪的氣氛

2.小時候的冰棍 雪橙 (上海關汽水味道)6毛一根,好消息(可口可樂味道)4毛一根。貴一點的羅哥,大橋道,美登高等等

3.小時候第一次吃到方便,發現了最美味的東西,牌子怎麼想想不起來了,就記得在南市父親給買的,袋子是紅顏色的 上面畫著簡單的雞蛋等等,現在還有的 就是 三鮮伊面 ,七寶一丁等等 還能看到。

滿滿的都是懷念,有印象又模糊,但是每次回憶都是很美好

八幾年渤海大樓後身有個回民飲食店,賣牛肉餅。當時1毛7一個。薄皮大餡,純牛肉的,咬一口,餡軟嫩彈牙,汁水四溢,甩現在那些網紅款幾里地去!

同義庄沒拆遷前,地道洞子下有一對老夫妻帶著下崗的兒子賣燙面炸糕。老爺子原來是老陸記退休職工。那燙面炸糕做得地道。當時陸記還沒拆,大家寧可排隊買他家的,也不去買陸記的。

北馬路紅旗飯庄的銀絲卷,澄瀛樓的羅漢肚。

西北角平房沒拆之前的回民食堂。經典的回民菜。

既然問的是「消失的 美食 」,那麼炸鐵雀、打面倉、糖瓜、葯糖這些下點功夫還是能尋到或是自己DIY的!只有一樣,壹周君曾經在《天津檔案》中讀到過,想必現如今是影兒都尋不到的,那就是——丁伯鈺糖堆兒

雖說天津衛的糖堆兒依舊是賣的熱鬧,但大名鼎鼎的丁伯鈺卻早已成為一個傳說

總說得不到的才是最珍貴,曾經吃到過丁伯鈺糖堆兒的老天津人,如今還是記憶猶新。

丁伯鈺生於1873年,曾經是天津衛里有頭有臉的「大關戶」,小時候他特別愛吃糖葫蘆,還專門從北平請了知名的糖葫蘆大師傅來家裡製作,還現場偷師學藝。

後來八國聯軍攻進天津,丁家沒落,丁伯鈺不得不開始以制售糖堆兒為生,因禍得福,由此成為了一段傳奇。

丁伯鈺製作的糖堆兒特別講究,要用優質大紅果,進口糖,而且還用葦子桿來串。

他還獨創了糖堆兒上的紅果夾豆餡,就是一支糖堆兒四個紅果,最後兩個夾上豆餡,豆餡上點綴核桃仁、瓜條、京糕和一片橘餅,擺成一個老虎頭的形狀,特別受小孩子歡迎。

據說丁伯鈺糖堆兒不小心掉到地上,撿起來吹一吹,上面一點浮土都不沾,可想而知做的有多地道了。

這個故事估計不少天津小輩也曾從長輩那裡聽到過,時間飛逝,記憶永存!

總之,是否覺得身為一個哏兒都的吃貨感到很自豪?

最懷念小白樓的梅菜包子。上世紀八十年代,只要到小白樓逛街,就一定安排吃回梅菜包子。記得老大的個兒,除了濃郁的梅菜香、肉香,還有隱藏其間的一絲絲甜,一丟丟辣…咬一口,汁水肥厚鮮美,麵皮暄軟 再也沒吃過這么好吃的梅菜包子了。

後來小白樓改造,熙攘熱鬧的店鋪街巷都沒了,梅乾菜包子更是消失得無影無蹤。幾十年過去了,吃過很多包子,找過很多梅乾菜包子,自己也試了不知道多少次,就是再也找不回那麼鮮香、豐富的味道了,太遺憾了!

包子店還有三鮮包子、豬肉包子,味道也不錯。但是最愛的,還是梅菜包子,最後來碗雲吞,太妥了!

那時,包子店裡,常能見到一位衣帽齊整的白面男子,三四十歲的樣子,拎著一個黑色的皮包,獨自一人。看到有人吃完離席,但碗盤之中還有剩下的一隻半隻包子的時候,就會靜靜坐下,撿拾起來默默吃掉,不乞而食。這,在今天,應被稱為有「故事」的人。

最懷念的是馬場道和南昌路交叉口上的吉美林包子鋪,60年代是1毛2一兩,那時候我一存到1毛2分錢的時候就去買一兩包子。還有小白樓的稻香村。不過最懷念的還是那些老糧食店,老付食店,老早點部。當時都屬於國營的。現在真的吃不到那時候的餛飩味兒了,那時候是9分一碗,而且還是那種粗瓷的大海碗,那時候要用小鍋買走還多給你一大勺湯。哈哈,不說了,太多的回憶說不完的,現在的年輕人根本感受不到那時候的滋味,特別是鄰居的關系。永遠體會不到那時候的感覺。

二他爸來回答!

今天應題主的問題說一下!在天津消失的且懷念的 美食 !

那就是天津的尜尜湯!

說實話這個尜尜湯在天津,可以說是幾乎消失了!確實令人懷念!

天津的尜尜湯確實講究,蔥花熗鍋,放入鍋曝魚兒!煸香後加白菜梢兒翻炒斷生,再加水煮開。然後下尜尜,再加上點兒手擀而或細掛面。家裡窮的時候,既當主食也當稀食。

鮮香中略帶微苦。越喝越過癮!

這個尜尜早先就是做成,兩頭尖,中間粗的,說實話聽老人們說的,沒見過。但是二他爸見過方塊的,玉米面做的!

回到題主話題!

天津的尜尜湯應該是,人們懷念且幾乎消失了的 美食 !

注:(鍋曝魚兒就是河裡的小雜魚兒!整個曬干,由於太小,不凈膛不去腮,所以略有苦味!老人講可去火明目)。

歐了!一個天津地方小吃!供大家懷念,分享,切磋!

渤海大樓的冰棍也沒有了,老九路終點站旁邊,有個賣冰棍的窗口,最早就賣兩種口味的冰棍,紅果的和菠蘿的,有果粒的那種。後來有巧克力的。紅果的巨好吃,酸甜可口,奶香四溢,一顆吃下去,那叫一個爽,多少老天津人都喜歡吃。80年代90年代絕對的大牌網紅。小時候一去勸業場就必須拉著大人買一顆。小手扒在窗口邊上,看著裡面的售貨員從蓋著棉被的箱子里拿出裹著包裝紙的冰棍,聞著混合著紅果,菠蘿,奶油的涼涼的氣息。心都醉了。那感覺現在沒有了。

耳朵眼炸糕早已失傳,從小就住老城裡 隔三差五就去估衣街耳朵眼最早的總店一個小窗口 買炸糕吃。現在耳朵眼炸糕 買給外地企業寶軒漁夫府 味道早失傳了 估計都不是用香油炸的了 個頭小還踏什麼玩意呀……天津衛一個全國的金子招牌 就這么被毀了 天津地方竟然無人問津...也難怪整體排名一個二線 不稀奇了

Ⅷ 天津美食有哪些

Ⅸ 天津有那些美食

天津風味小吃「三絕」的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和耳朵眼炸糕,

特色小吃:糖礅、大餅雞蛋、茶湯兒、果仁張、崩豆張、麵茶、楊村糕乾。

特色早點:煎餅餜子、鍋巴菜、老豆腐、果子、燙面炸糕、卷圈、荷包蛋、糖果子、果篦兒。

天津特產:天津甘栗、天津冬菜、天津大白菜、獨流老醋、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

津味菜到天津一定要吃津味菜好餐廳太多,n年前我推薦了宴賓樓於是到天津宴賓樓就成必到之處了,這次多推薦幾個,給大家選擇。

大鐵勺

大鐵勺,性價比之王每回天津都必來,任何一家店都是滿滿的用餐客人,需要預留足夠時間排位,包間需要提前三周預訂。我常去的店:賓水西道店,迎水道店(非常火爆,沒有團購)。

Tips:

必點菜:八珍豆腐煲,價格已經從我們那時候的25元到現的52元,味道依然是10086個贊,用料足,裡面的蝦仁,仙貝,魷魚,鮮美可口,豆腐外脆內軟,入口即化。我不告訴你,我自己午飯吃了半份,哈哈。其他推薦:鐵勺鳳爪,老爆三,干煸魷魚須,醋溜苜蓿。

宴賓樓

清真餐館超級老字型大小,正宗的老天津味,特別受老年人喜歡,蝦仁類的,和牛肉都很不錯,但是不推薦和平區,服務根不上,人流大,菜品味道不如南開店。

我每次必去南開店,必點軟炸蝦仁,蝦個大頭,蝦肉鮮嫩,外面酥脆!也是點一份,我自己能吃一份,好吃到停不了嘴的節奏。其他推薦:紅燒牛尾,紅燒牛舌尾,清炒蝦仁。

Tips:

和平店有團購,南開店沒有團購

正陽春天津烤鴨店

正陽春天津烤鴨店說到烤鴨是拼不過北京的鴨王大董、全聚德等店的,但北京之外的朋友不防來嘗嘗,除了烤鴨,菜品也非常豐富,價格中等。這里的鴨油包,也可以嘗一嘗,味道沒有太過驚艷但強過慶豐包是妥妥的。鴨油包是我小時候的記憶,吃一頓鴨油包比吃次烤鴨還讓人高興。

地址:很多分店自行大眾點評

老天津衛炸醬面館

北京的炸醬面是一特色,可是和天津的比起來味道就差多了,還不如我做好吃呢,如果不信可以去嘗嘗。一份炸醬面,一份糖醋麵筋,從此你只愛天津炸醬面!

地址:河西區台兒庄路81號

四輩羊湯

我是個不喜羊肉之人,最多吃個烤羊肉串,這家店上學時就光顧過,不喜愛但是能吃的下去。能讓不愛羊肉之人吃下去,那你真的就可以去嘗試了。好這一口兒的是會專程光顧的。

地址:紅橋咸陽北路近光榮道

起士林大飯店

天津最著名的百年西餐廳,1901年德人創辦,二樓俄餐、三樓德餐、四樓法餐。以前來吃味道是不失水準的,這兩年不知道是不是還是一如既往的好口碑,這里還是來吃 歷史 底蘊的,有環境和文化,怎麼也不會失望,現在有團購活動。

地址:漸江路33號

天津百餃園

有餃子和津菜及地方菜。先說餃子百餃園的豬肉三鮮是最好吃的,沒有之一,水準超過青島的船歌魚。蟹黃,和皮皮蝦也推薦。鮁魚的偏腥,沒有青島的好吃嘍。北京也有幾家百餃園,我光顧過2家,味道水準和天津店不是一個等次。北京的百餃園方庄店炒菜,除了餃子好吃,炒菜就是一咸;而北京西單店環境好,但餃子一般,炒菜味道不錯但不是以津菜為主了。

北京打包的凍餃子已經是盒裝機械化了,味道比起手工的差了一點點。天津的打包凍餃子依舊是手工的。價格上天津也比北京便宜哦。豬肉三鮮,天津8.8/兩;北京9.6/兩。

地址:我們這次去的是平山道店,就在我們住的酒店LAVANDE 麗楓旁邊。

Tips:

炒菜建議點津菜而不是地方菜,地方菜都被改良了,味道不佳,而津菜還是地道的。

推薦:豬肉三鮮;蟹黃,皮皮蝦,津味素。 炒菜:干煸小黃魚

南市食品街

這已經是遊客必到之地了。我們很小的時候吃飯也是來這里的,但是只光顧一家叫鴨溪酒樓的,現在這家店也還有,如果一定要逛食品街,推薦鴨溪酒樓。推薦老醋三鮮,這家店的特色。鴨溪酒樓也是有很多分店的,地址見大眾點評。

耳朵眼炸糕

耳朵眼炸糕現出鍋的好吃,老人最愛,帶著爸媽們出門的不妨給他們買來嘗嘗,肯定會被贊的。至於我是一般般,但是不可否認,天津耳朵眼真的比其他地區的好吃太多了。

地址:食品街1區16號

二姑包子

天津的包子味道真心比慶豐強太多,除了貴的嚇人的狗不理,火爆異常的二姑包子,石頭門坎素包, 比較有特點,上面提到的正陽春鴨油包,都可以嘗嘗。其實狗不理味道還不錯,但是油大,然後價格又貴,服務又差,慢慢的不受吃客待見了。地址:狗不理水準比較高的店是河東區十一經路店;石頭門坎素南市食品街一區二層。

天津狗不理包子,我們這兒早餐店都有賣的。天津大麻花,每天都有幾輛車沿街叫賣!

這個問題有些難度,不過還好讓我這小饕來介紹一下天津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 美食 吧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第一大位,崩豆

所謂崩豆,就是由蠶豆加工而成,在天津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小食品,經常給小孩磨牙使,哈哈,據說炒蠶豆時,豆子受熱會蹦跳,於是我們天津人就管它叫""崩豆」,它最早在北京成名,老北京人管它叫鐵蠶豆,據說皇親國戚飯後磨牙用的小食品,可見崩豆知名度多高,現在經過改良各種口味的崩豆也都出現在市面上,怪味的,奶油味的,五香味的等等,牙口好的朋友們可以買一些嘗試一下

第二大位,天津大麻花

天津的大麻花也是麵食類的佼佼者,最有名的要數「十八街大麻花」了,天津麻花製作考究,料精貨實,每個麻花中都夾有桃仁,青梅,芝麻等十幾個種小料配置成的什錦酥條,在和麻條,白條擰成花壯,用植物油溫火炸透,出鍋後在放上冰糖,京糕條,特點是香甜,酥脆,久放不壞,是饋贈親友,旅行攜帶佳品,成為馳名中外的著名小吃之一

第三大位,糖粘子

糖粘子是天津特色小吃之一,是砂糖熬化後降溫使糖液返沙變白,俗稱熬白糖,將糖液內投入紅果,花生仁,或者其他瓜條,凝固後堆積成大塊,然後敲碎在零售,它的製作成本低,價格也便宜,深受大家喜愛,也可以說是平民小吃,每逢春節家家都要買糖粘子

第四大位,龍嘴大銅壺

在天津的食品街,古文化街,等少數的幾個小吃攤中出現,長能見到商販們用奇特的龍嘴大銅壺沖茶湯,特製的龍嘴紫銅大壺。銅壺蓋旁的小汽笛"嗚嗚"響著,沖茶湯的師傅一手端碗,一手掀起銅壺,壺嘴向下傾斜,一股沸水直沖碗內,剎那間水滿茶湯熟。茶湯的主料是秫米面(高粱米面)、糜子面,調料有紅糖、白糖、青絲、紅絲、芝麻、核桃仁、什錦果脯、葡萄乾、京糕條、松子仁。用滾開水把秫米面沖成稀糊狀,加上各種調料,就可食用。吃起來又香又甜又滑爽,極為可口。

恐怕全國的朋友都知道,我們天津的 美食 眾多,我們天津人更是被大家親切的稱為「衛嘴子」,自然是形容我們能吃會吃了!

看到這個題,我自然是不能錯過與大家分享天津 美食 的機會啦!我們天津有著眾多隱藏在箱子里,深藏在身邊的地道 美食 ,可能很多外地的朋友還不甚了解,正好藉由此題就為大家全部整理一下吧!希望大家從中都能找到自己最愛的那一道美味!

包子要吃張記包子(常州道與江都路交口的是最好吃的,他家冷盤也好吃尤其素什錦),天津老城裡二姑包子(這個跟張記在口感和質量上都很接近),老永勝包子(依然是水餡兒包子,不過相對於張記和二姑顯得稍微高檔一點,而且口感更緊湊,小菜全,有餛飩賣,推薦的這家在大同道分店,缺點就是紙巾 辣油要單獨收費,雖然濱江道不遠有一個老永勝但是不推薦因為不好吃服務態度還差),四平包子鋪(地點不錯,特點是野菜包子,他家的野菜是馬蘭頭,口感還行,不算是水餡兒包了,比較真材實料,而且也有雲吞,還能配手擀麵),老陶包子鋪(南大西南村的一個特色,梅菜包子 便宜解飽 味道尚可))石頭門檻包子,順天包子鋪或者正陽春的鴨油包。早點比較豐富,煎餅果子、老豆腐(就是豆腐腦)、鍋巴菜、漿子(就是豆漿)、果子(就是油條)、炸糕、卷圈兒、糖皮兒、董記煎餅。天津菜就推薦桂園餐廳 紅旗飯庄 大鐵勺 昱德來。老房子、美玲餐廳這種館子好吃又實惠,一些家常菜 例如老爆三,醬排骨,醬爆桃仁雞丁都是好吃又下飯的,津菜喜歡放面醬,所以好多是甜口的。還有百餃園,私認為比狗不理好多了。無論外地人本地人都愛去,鮁魚餃子絕頂好吃!天津清真菜也挺多的,因為回民特別多。吃羊蠍子推薦來順成。吃簡單清真菜水爆肚什麼的推薦知味齋。大順齋劉家燒餅。鐵真紅燜羊肉。還有清真小李燒雞,可以帶回家送人。

西式簡餐推薦娜娜家,是改良過的。還有燒烤,比較奔放,中山門一帶都是。 吃燒烤一定要吃醋椒豆腐!只有天津有!竇四牛雜面,要華苑那的那家才好吃。另外一定要吃小寶栗子。

提到天津,很多人想到的是煎餅餜子,前不久天津市煎餅餜子分會正是成立,據說還要制定天津煎餅餜子標准,說實話這是件好事,也是件壞事,好的是,這樣有利於煎餅餜子向外傳播,壞的是,有了標准就限制住了自由發揮的空間。不過您可千萬別以為天津 美食 只有煎餅餜子,其實天津還是有很多 美食 的。

鮮果餡湯圓

這是一道傳統的天津風味小吃,湯圓其實很常見,不同的是這道湯圓是選用新鮮水果作為餡料。 我是個狂熱水果愛好者,不吃飯可以,不吃水果不行。到了水果當飯吃的地步。言歸正傳,新鮮的水果切碎後,用糖腌制,注意不是鹽哦,其實如果用鹽腌制,這道 美食 就算毀了。水果的水分會被大量析出。那就不好吃了。湯圓的外皮是用江米所做的。其實一開始朋友和我說的時候,我是有點懵的,江米是什麼還真沒聽過,後來看到師傅做,才知道這所謂的江米就是江南地區所說的糯米。南方的朋友們可以來試一試哦,吃了那麼多年的湯圓來感受一下這水果餡的湯圓是什麼樣的。

貼餑餑熬小魚

也許是出身農村的緣故,骨子裡對於鐵鍋是有一種莫名的情愫的,小時候,媽媽做菜,我在底下燒火,雖然這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了,但是想起來總是會覺得莫名開心。這道菜就是利用這種鐵鍋製作的,餑餑貼在鐵鍋四周,利用鐵鍋的溫度烤制而成。小火慢燉的小魚,魚肉酥爛,吃的時候最好將餑餑放進魚湯中,讓餑餑吸收一番魚湯,再咬傷一口,那個味道。灶火燒制的食物總感覺香一點。說不出的感覺,看到灶和那個鐵鍋的時候總覺得莫名親切,多少年都沒吃過柴火灶做過的飯了。

麻花

小的時候,父母會買一些天津麻花給我們當零食吃,那個時候很好奇,為什麼麻花叫做天津麻花呢?所以到天津的時候,看見路上有賣的,買了點,吃的時候是滿滿的回憶啊。這些傳統食物現在看見的不多了,西式餐點逐漸讓這些食物的生活市場越來越萎縮。但是還是想說一句這是我們那個年代的回憶啊,是小時候不可多得美味啊。

Cola

說到 美食 這個話題,作為一個天津人,我想來說說家鄉的 美食 。

天津的 美食 ,真的舉不勝數,不多說其他的吃食,今天咱只給大家說早點。
1鍋巴菜
一碗綠豆面的鍋巴配上一碗鹵子,加入香菜,醬豆腐,辣椒,頂級的鍋巴菜真的是美味至極,香氣四溢。我可以吃上一個月都不膩。

2豆腐腦
白花花的嫩豆腐,也同樣澆上鹵子,點麻將,蒜汁,辣椒,勺子翻開豆花,便可聞見香味,牙口不好的老人和幼年的孩子都能吃上。

3煎餅果子
提起天津的煎餅果子,我想全國都是非常聞名的啊,必須是綠豆面的煎餅,撒蔥花,刷面醬,辣椒,配果子或者果蓖兒,捲起來,脆脆熱熱的時候,只有一個字,香。僅有這種配置是正宗的,那些加了火腿辣條的都屬於邪教!
4糖果子
一團面再貼上一團加了糖的面團,入油鍋炸至金黃,撈出。品嘗入口有空氣的部分脆,沒空氣的地方面,整體甜度剛好,配上鍋巴菜或者豆腐腦這種咸口,也是一種絕配。
5大餅卷圈
卷圈,主要餡料是豆芽菜和醬豆腐,倆麵皮一裹一炸,出鍋卷上大兵,熱騰騰,咬一口也是酥脆。無論是大餅卷圈還是大餅果子,都是早年間就傳承下來的老百姓的吃法。傳承了那麼久也必然有它傳承的精髓,香呀
6炸糕
現在鼓樓地段等等很多地方都有賣耳朵眼炸糕,雖然現在的炸糕相比小時候的炸糕更精緻更小巧,但是味道還是那麼贊,裡面的餡料現在更多元化,小時候只有豆餡兒的,現在退出了桂花,紅果,等等。

天津的 美食 真的數不勝數,每天的早點多樣化,相比其他城市,愛吃愛研究 美食 確實是老天津衛人民的一大特色。有空您來嘗嘗!

天津的 美食 眾多,先從早點說起!二他爸推薦家門口的小石磨的《煎餅果子》!大家分享!歐K!

網友ARTHUR-SCARF 說:天津衛的娃娃,從小就知道把餑餑撕碎了霍老豆腐里吃,果子要卷大餅里吃,早點要用漿子最後灌縫。頂好,吃完了,押兩口高沫,官銀號對過兒的正興德的高沫最拿得出手。不當差的日子,南市泡澡當個堂膩子,有點錢的燕樂花幾塊捧個唱西河的伶人。窮玩兒的坐海河邊兒看大汽輪在英租界碼頭卸貨

網友 城西北角 說:【天津娃娃耐 美食 !】俗語講」京油子衛嘴子」,咱衛城百姓在吃食上毫不含糊且有些窮講究,嘛菜配嘛主食絕對不可亂來,就拿這每天的早點來說就可看出,例如: 漿子+果篦兒大餅 老豆腐+果子油酥燒餅 嘎巴菜+果子芝麻燒餅 您要是非得燒餅就卷圈再來碗小豆粥也沒人攔著,其間的滋味也只有自己知曉了 。

你要問我:「天津衛都有嘛好吃噠?」

我的答案:「倍兒多!」

外地朋友來了天津衛,一定要嘗嘗天津衛的早點!鍋巴菜、老豆腐、菱角湯、大餅夾果子、牛肉燒餅、羊湯、炸糕、麵茶、雞蛋果子、糖果子、果子、漿子……

還有天津衛菜館的炒菜也倍兒好吃!八珍豆腐、全爆、爆肉片、老爆三、清炒蝦仁……

話說,天津衛的撈面席,您了吃過嗎?

Ⅹ 天津四大名吃是什麼

說起天津文化那可是有著說不完的故事,今天我呢是要來說說關於天津的四大名吃。那麼同學們知道天津的四大名吃是什麼嗎?有同學就會說了天津狗不理包子啊,沒錯,狗不理算是一個,那麼剩下的大家知道嗎?不知道耶沒關系我這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的面、餡選料精細,製作工藝嚴格,外形美觀,特別是包子褶花勻稱,每個包子都不少於15個褶。剛出籠的包子,鮮而不膩,清香適口。狗不理包子以鮮肉包為主,兼有三鮮包、海鮮包、醬肉包、素包子等6大類、98個品種。2011年11月,國務院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狗不理包子傳統手工製作技藝」項目被列入其中。

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狗不理包子「創始人高貴友出生,原籍在順天府武清縣下朱庄(現天津市武清區)。因其父四十得子,為求平安養子,取其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樣好養活。

高貴友14歲時,到天津南運河邊上的劉家蒸吃鋪做小伙計。因心靈手巧又勤學好問,加上師傅們的指點,高貴友做包子的手藝不斷長進,練就一手好活。三年滿師後,高貴友獨自開了一家專營包子的小吃鋪「德聚號」。由於高貴友手藝好,做事又十分認真,從不摻假,製作的包子口感柔軟,鮮香不膩,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獨具特色,生意十分興隆。

來吃他包子的人越來越多,高貴友忙得顧不上跟顧客說話,這樣一來,吃包子的人都戲稱他「狗子賣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們喊順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經營的包子稱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鋪字型大小卻漸漸被人們淡忘了。

耳朵眼炸糕耳朵眼炸糕起源於晚清光緒年間,由回民劉萬春創制,炸糕選料精、製作細,物美價廉,贏得「炸糕劉」的綽號。附近的富戶、百姓過生日、辦喜宴,借「糕」字諧音,取步步高之吉利,都購買他的炸糕,生意越做越興隆。當時,耳朵眼炸糕選用上等黏黃米經水磨後發酵,又選上等紅小豆煮爛去皮,加上紅糖汁炒製成餡。包好後溫油(130 )下鍋,勤翻勤轉,炸出的炸糕外皮酥脆不艮,豆餡香甜爽口。

耳朵眼炸糕 歷史 悠久,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以及鈣、磷、鐵、鉀、鎂、VB1、VB2等營養成分,並兼有補中益氣、溫胃止瀉、安神養顏、健脾利濕、清熱利尿、解毒消腫等食療功效。

耳朵眼炸糕起源於清光緒庚子年間(1900年),當時的北門外大街是去往京師的通得街大道,東西兩側的估衣街、針市街、竹桿巷等,有著全市最大的干鮮果、皮貨、染料、葯材市場。耳朵眼炸糕店的第一代掌櫃劉萬春就是由原來推著獨輪車在鼓樓、北大關一帶走街串巷流動售貨,改為在估衣街西口的北門外大街上擺攤設點現做現賣。

後來,劉萬春與他的外甥張魁元合夥,在北門外大街租下一間八尺見方的門面,掛起「劉記」炸糕的招牌,辦起了炸糕店。後劉萬春的兒子劉玉才、劉玉山、劉玉書等陸續進店。日偽時期,耳朵眼炸糕店被迫加入商會,起名「增盛成」。增盛成的官號不為人們接受,而耳朵眼的綽號卻流傳至今。


十八街麻桂發祥十八街麻花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漢族名點。天津市的百年老字型大小麻花店,與天津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並稱的「天津三絕」,位列其首。桂發祥十八街麻花在全國首屆名小吃認定會上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1996年被中國國內貿易部命名為「中華老字型大小」,曾榮獲國家部優金鼎獎、亞太地區博覽會金獎,並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天津市名牌產品及天津市著名商標。

清朝末年,在天津衛海河西側,繁華喧鬧的小白樓南端,有一條名為「十八街」的巷子,有一個叫劉老八的人在這個巷子里開了一家小小的麻花鋪,字型大小喚作「桂發祥」。這個人炸麻花有一手絕活,炸的麻花真材實料,選用精白麵粉,上等清油。他的鋪子總是顧客盈門。後來,他的生意越做越大,開了店面。

開始還算是賓客滿盈,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越來越覺得麻花有點乏而生膩,漸漸的生意就不如以往了。後來店裡有個少掌櫃的,一次出去遊玩,回到家是又累又餓,就要點心吃,可巧點心沒有了,只剩下一些點心渣。又沒有別的什麼吃的,那少掌櫃的靈機一動,讓人把點心渣與麻花面和在一起做成麻花下鍋炸。

結果炸出的麻花和以前的不一樣,除了酥脆不艮和香氣撲鼻,味道可口。按照這個方法,劉老八研究在麻花的白條和麻條之間夾進了什錦酥餡。桂花、閩姜、核桃仁、花生、芝麻.還有青紅絲和冰糖。為了使自己的麻花與眾不同,增強口感味道,把放置時間延長,取材也是愈來愈精細,如用杭州西湖桂花加工而成的精品咸桂花、嶺甫種植甘蔗製成的冰糖、精製小麥粉等等。如今的「桂發祥」的招牌是由書法名家趙半知所題寫。


貓不聞餃子貓不聞餃子創立於1996年,是中國天津的著名小吃,是一家以模仿狗不理的名稱創建的品牌。貓不聞餃子最初由天津貓不聞大酒樓製作,餡有豬肉白菜、豬肉韭菜、豬肉茴香、豬肉芹菜四種,主要作為速凍食品銷售。貓不聞餃子於1997年被中國烹飪協會認定為「中華名小吃」。貓不聞速凍食品有限公司的產品貓不聞牌速凍餃子,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和「天津四絕」。

天津貓不聞大酒樓總店位於南開區南市食品街3區1-3層58號,另在天津市開發區和包頭市設有連鎖分店。該酒樓以小吃麵食為主要特色,主要經營以煮、蒸、煎、炸做法為一體的貓不聞系列餃子,品種多達60餘個,除在餐廳現場製做的特色外,還配以川、魯、津菜。

【結束語】津門四絕是天津小吃本來只有「三絕」,「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但後人為了吉祥順口,就加了一個「貓不聞餃子」,與「狗不理包子」配對,同時就湊成了「津門四絕」。

天津四大名吃,公認的,應該是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貓不聞餃子。

這裡面,貓不聞餃子,山寨色彩濃厚,湊數之嫌很大,連名字都明顯模仿狗不理。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蹭熱度的。

可是,就算是名聞中華 美食 界的狗不理包子,外地人去了,大多很失望,遠不及期待中的美味,天津本地人,也多是覺得,商業化後的狗不理太貴,不實惠。來個外地朋友,不請好像未盡地主之誼,請了,口味上也不見得能令朋友滿意。

不僅是狗不理,很多中華百年老字型大小的 美食 ,都有盛名之下難負其實的評價,是手藝失傳了嗎?是過度商業化了嗎?是產量高品質就下降了嗎?是經營者虧了良心嗎?

其實,是我們的生活品質變了,這些老字型大小成名之時,普通老百姓一個月,甚至一年都吃不上幾次葷腥,那現在被稱之為高油,高糖,高脂肪的食物,自是成了難得一食的奢侈品,一口下去滿嘴流油成了享受,都會有終身難忘的記憶。

而當下,物質極大豐富,普通老百姓的吃食選擇,並不低於當時的土豪,官吏。奢侈一把的時候,吃的不比帝王差。這時候,以前對名小吃有情結的人,再去吃時,自然很難找到兒時的味道了。

要說天津四大名吃,我覺得首先是普遍性,也就是大眾都能吃得到的,而且有其自身特點或者說特性,也就是能夠代表天津特色的,最後再說影響力,也就是其知名的廣度和其影響范圍。而不是所謂的什麼花錢評比(就是買)來的三絕四絕。

一說到天津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講究吃的城市,飲食文化就是一部 美食 史。這跟它的地理位置和人文有關,天津作為皇城北京的南大門,九河下梢渤海之濱,過去是商賈聚集地,清朝租借地,近代是軍閥聚集地,現代開發開放地,自然各種 美食 匯集慢慢形成了津門自己的特色名吃。

現在一提到天津的吃,首先能夠想到的就是包子,包子幾乎成了天津的代名詞,所以天津第一名吃應為天津包子。而不是單指某品牌包子。比較知名的天津包子主要有狗不理,張記,津門以及各大胡同家門口包子。

天津作為九河下梢的沿海城市,得天獨厚的條件,造就了天津的吃海鮮文化,要說吃海鮮天津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自古就有當當吃海貨,不算不會過;借錢吃海貨,不算不會過只說。所以,天津海鮮排第二。天津比較有名的海鮮有北塘海鮮,漢沽大神堂海鮮,大港海鮮一條街,寧河七裏海河蟹。

天津的糕點聞名中外,有傳統中式糕點,也有西點。工藝考究,味道精美,口感誘人。中式糕點比較有名的十八街麻花,桂順齋點心,楊村糕乾,耳朵眼油炸食品。比較有名的西點有起士林西點,近年來漸紅火的五福。所以天津名吃第三名是天津糕點。

天津的醬貨也是比較有名的,食品二廠醬貨,天寶樓醬貨。天津是回民聚集地,民族醬製品深得民眾好評,穆記,馬記,白記……以及大街小巷各種記的牛羊醬製品,可以說牛羊全身上下各個部位在天津人眼裡全是 美食 。所以,天津名吃第四名應該是天津醬貨。

天津名吃太多了,也各有特色。既然問題問的是天津四大名吃,不能狹隘的指單一品牌的單一品種。個人覺得既然代表天津,既要有廣泛性又要有天津的特點特色。

總結一下,天津四大名吃依次是:天津包子,天津海鮮,天津糕點,天津醬貨。這僅僅代表個人的觀點,隨便噴。

1、狗不理包子

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狗不理包子」創始人高貴友出生在直隸武清縣下朱庄(現天津市武清區)。因其父四十得子,為求平安養子,取其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樣好養活。

高貴友14歲時,到天津南運河邊上的劉家蒸吃鋪做小伙計。因心靈手巧又勤學好問,加上師傅們的指點,高貴友做包子的手藝不斷長進,練就一手好活。三年滿師後,高貴友獨自開了一家專營包子的小吃鋪--「德聚號」。由於高貴友手藝好,做事又十分認真,從不摻假,製作的包子口感柔軟,鮮香不膩,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獨具特色,生意十分興隆。

來吃他包子的人越來越多,高貴友忙得顧不上跟顧客說話,這樣一來,吃包子的人都戲稱他「狗子賣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們喊順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經營的包子稱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鋪字型大小卻漸漸被人們淡忘了。

2、貓不聞餃子

貓不聞餃子其實是仿造天津狗不理包子而來的,當時的狗不理包子非常的有名,傳播速度之快,全國各地的人都知道天津有一個叫狗不理包子,那麼各類模仿也就跟著來了就有了這個貓不聞餃子了。

3、耳朵眼炸糕

創始人「炸糕劉」劉萬春以賣炸糕謀生,由於精工細做,並逐漸形成獨特風格,加之該店鋪選址北門外窄小的耳朵眼胡同出口處,被眾食客戲稱為耳朵眼炸糕。

4、十八街麻花

桂發祥十八街麻花因店鋪曾坐落大沽南路十八街處,人們習慣稱其為十八街麻花。

天津菜簡稱津菜,小吃品種繁多,還有「 小揚州 」之稱,經過 歷史 的發展,最能代表津味菜餚的有 八大碗、四大扒、冬令四珍等, 被譽為天津小吃三絕的有 狗不理包子、桂發祥麻花、耳朵眼炸糕 最為著名,在天津想吃到津味 美食 ,就到南市食品街品嘗。

如果說天津四大名吃,我個人覺得芝蘭齋糕乾也是天津的特色小吃,老字型大小品牌有幾十年的 歷史 了,吃起來口感綿軟,風味獨特,主要用稻米、糯米磨成粉加餡料蒸制而成。

全國人民都知道狗不理包子,在天津是小吃三絕之首,狗不理是清朝咸豐年間所創造的,名字是賣包子的老闆不搭理顧客,久而久之人們就把他的包子戲稱狗不理,味道好,用料做工精細。

耳朵眼炸糕是天津食品三絕之一,也是清朝光緒年間發明的,炸糕以黏黃米麵包入豆沙餡炸制而成,外皮酥脆,餡料細膩香甜。

十八街麻花又叫桂發祥什錦麻花,也是天津食品三絕之一,只要以發酵面加芝麻、青梅、薑糖、核桃仁等輔料為主搓擰後油炸而成,酥脆香甜。

芝蘭齋糕乾是天津傳統的特色小吃,也是芝蘭齋老字型大小而得名,將近有60多年的 歷史 了,做法就是用小站稻米、糯米磨成粉,加入各種餡料蒸制而成,吃起來口感綿軟,風味獨特。

天津有十大 美食 :狗不理包子、桂發祥麻花、耳朵眼炸糕、石頭門坎素包、天津壇子肉、陸記燙面炸糕、官燒目魚條、曹記驢肉、芝蘭齋糕乾、北塘海鮮。

這幾個咱天津人現在一樣都不愛吃,也勸外地人別買,狗不理包子是18個褶而不是15個褶。狗不理包子現在變成宮廷包子了,價格高的不靠譜。耳朵眼炸糕跟全國的炸糕也差不多吧。十八街麻花遍地都是掛牌的,有的掛羊頭買狗肉,天天外地人上當。就是正宗的十八街總店也特貴,光包裝盒就要你15多元錢'那tad盒也身價百倍。天津人真的沒人買!只是偶爾買盒十八街麻花送給在外地朋友(去總店買),老字型大小應該是傳承,而不是拿它當成資本運作式的宰人,最終肯定是滅跡。當初狗不理已經要倒閉了,被某資本買下,靠它發財。貓不聞讓它靠邊站,瞎蹭熱度,現在誰買它啊?根本就不入流。

天津的名吃還是挺多的,像四十幾年前的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都很便宜的,十分大眾化。這些個就是普通勞苦大眾的普通食品。如今隨著名氣越來越大,味道越來越差,而且價格也是變得越來越貴,其實也不光是天津的特產 美食 ,哪兒都是一樣的。

那個時候這幾家店鋪天天排隊,味道就是好,現在的狗不理包子還沒有天津胡同小攤的好吃,建議來天津玩的外地朋友嘗嘗煎餅果子(路邊天津阿姨三輪車的,別買外地人的,或有門店的),嘎巴菜(別吃大福來),素卷圈(別買包的像春卷的那種),喝餛飩(餛飩鋪沒拆骨肉的別吃,燙是勾兌的。

十八街的蔴花和耳朵眼炸糕(必須是剛出鍋的)確實還說的過去。狗不理包子可就太騙人了!根本就沒有六七十年代的包子質量比了!不但貴的嚇人,還難吃的很!!!貓不聞也不是過去的味了,也不知道是我們的口味變了,還是說味道和以前不一樣了。

分官方的和普通百姓認定的,官方的就是天津三絕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後來又加了一個貓不聞餃子,湊了個天津四絕,也有人認為跟在後面的是果仁張,這都無所謂,因為天津本土人並不是對這幾樣很感冒,天津人本土人最長吃的應該是這四樣,煎餅果子,鍋巴菜,老豆腐,麵茶,這四樣才是天津老百姓公認的名吃。

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才是傳統天津衛名吃。你非要說天津四大,五大名吃誰也沒辦法。其實桂順齋糕點,油茶麵,月盛齋醬牛肉,醬驢肉也很有名也好吃,老一輩幾乎人人皆知。

壓根兒沒有「四大名吃」!狗不理包子,十八街大麻花,耳朵眼炸糕,是天津三大名吃!

有個貓不聞速凍餃子當年無恥廣告宣發,蹭狗不理熱度,說自己是第四大,結果可好,現在這兩個品牌都沒落了!

除了三大名吃,崩豆張,龍嘴大銅壺茶湯,等等品牌 美食 應該有資格競爭四大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