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個人所得稅如何申請免稅
法律分析:1.下載並安裝個稅APP,安裝成功後,點擊個人中心的登錄/注冊。進入到登陸界面,點擊注冊,再點擊人臉識別認證注冊,輸入手機號、密碼,進行注冊認證。
2.注冊成功後,登陸APP,點擊首頁,再點擊繼續教育,頁面彈出提示框,點擊准備完畢,進入填報。減免總共有6項,此6項都是相同的操作方法。
3.頁面彈出對話框,核對手機號、郵箱、地址,無誤後,點擊下一步,頁面跳轉,點擊繼續教育類型選擇框。
4.點擊繼續教育類型選擇框後,選擇相應的學歷資料,再點擊確定,頁面跳轉,選擇教育起止日期,點擊下一步。點擊下一步後,點擊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選擇申報個稅的公司,再點擊提交。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第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稅務機關有權按照合理方法進行納稅調整:
(一)個人與其關聯方之間的業務往來不符合獨立交易原則而減少本人或者其關聯方應納稅額,且無正當理由;
(二)居民個人控制的,或者居民個人和居民企業共同控制的設立在實際稅負明顯偏低的國家(地區)的企業,無合理經營需要,對應當歸屬於居民個人的利潤不作分配或者減少分配;
(三)個人實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業目的的安排而獲取不當稅收利益。
稅務機關依照前款規定作出納稅調整,需要補征稅款的,應當補征稅款,並依法加收利息。
B. 如何減免個人所得稅
申請減免個人所得稅可以在手機上實現,有以下步驟:
1、打開手機,安裝個人所得稅手機APP;
2、打開個人所得稅手機APP軟體,找到「個人中心」的界面,進行注冊;
3、回到首頁找到扣除界面點進去進行扣除操作。個人所得稅率是個人所得稅稅額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比例。個人所得稅率是由國家相應的法律法規規定的,根據個人的收入計算。 繳納個人所得稅是收入達到繳納標準的公民應盡的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減征個人所得稅,具體幅度和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並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一)殘疾、孤老人員和烈屬的所得;
(二)因自然災害遭受重大損失的。
國務院可以規定其他減稅情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C. 個人所得稅,如何免除
如何免除個人所得稅?為什麼個人所得稅的收取會有差異?在計算個人所得稅稅額的時候,你該用那種方法計算?怎麼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之前要准備哪些材料?
一、什麼情況下免除個人所得稅?如何免除?
1、個稅減免政策規定:
對個人轉讓自用5年以上、並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俗稱滿五唯一,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免徵個人所得稅。
2、其他情況:
房產證下發不滿兩年、滿兩年不滿五年或者不是家庭名下唯一住房的,都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二、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1、個稅稅率:
房屋轉讓個人所得稅的繳納,如果能提供原始契稅票或契稅減免通知單,按照網簽價差額20%的方式繳納;如果無法追溯到購房原值且不能提供原始契稅票或契稅減免通知單,按照全額網簽價1%的方式繳納。
2、個稅的計算方法有兩種:
一種是能查到原值的商品房:按照差額的20%計算,計算公式是個人所得稅=【現網簽價-(原始網簽價+現網簽價10%+原契稅+原業主的貸款利息+本次的增值稅及附加)】×20%。所以現在的網簽價和後邊括弧內的總和差額越少,個稅越低;
另二種是查不到原值的公房或是2000年之前查不到原值的商品房:按現在網簽價1%計算,計算公式是個人所得稅=現網簽價×1%,這種相對於20%的個稅是一般較低。
三、繳納個人所得稅需准備哪些材料?
如果按照交易差額的20%計算個人所得稅,你需要提供一下材料:
①《納稅人減免稅備案登記表》2份;
②雙方當事人身份證明原件及復印件;
③房產證、契稅完稅憑證原件及復印件;
④原購房發票或收據原件及復印件;
⑤售房合同或協議;
⑥家庭唯一生活用房證明材料。
看完以上介紹,你對個人所得稅繳納以及減免情況肯定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購房指南在這里提醒您,在繳納個人所得說之前,你一定要准備好各種所需資料,避免印資料准備不充足而延期的情況發生。如果契稅完稅證明丟失,需天去房管局進行補辦!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1-10,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全面,更及時,更准確的新房信息
D. 個人所得稅怎麼申請減免
申請減免個人所得稅的流程:
(一)個人申請
符合規定享受減免稅優惠的個人,應對照減免稅政策和減免稅項目,在發放個人工資薪金前,向財務處提交減免稅申請及相關資料。
(二)資料提供
申請享受減免稅優惠的個人,應提供的資料主要包括:
1.申請人本人簽名的享受減免稅優惠的申請原件2.本人有效證件(身份證、護照等)復印件3.與申請減免稅項目直接相關的文件、證書、證件復印件,如批准為高層次人才的文件、證書,獲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獎金的文件、證書,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學者的文件、證書等4.其他相關資料,如本人應取得相應收入的證明、合同、協議等資料,與減免稅項目相關的資料。
(三)報主管稅務機關辦理
財務處收到個人提交的減免個人所得稅申請及相關資料後,經初步檢查並匯總當月減免個人所得稅的申請,擬訂公司當月辦理減免個人所得稅申請並整理完善有關資料,經領導審批、加蓋公章後報主管稅務機關辦理。
(四)主管稅務機關核實
經主管稅務機關核實,符合享受減免個人所得稅優惠的,向公司出具未蓋公章的稅務事項通知書和納稅人減免稅備案表,經公司法人簽字、加蓋公司公章後,送主管稅務機關蓋章。
(五)信息公開
主管稅務機關出具的稅務事項通知書和納稅人減免稅備案表蓋章,個人所得稅減免稅備案手續完成。財務處及時將稅務事項通知書和納稅人減免稅備案表在OA系統和財務處網站公開。
(六)報銷領款
申請人在OA系統或財務處網站查看到減免稅備案完成的通知後,可持報銷所需的相關材料到財務處辦理報銷領款手續。
(七)稅務申報
在申請人辦理完報銷領款手續的次月,財務處將在稅務局的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系統中,為個人進行該項減免稅事項的納稅申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三條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E. 請問天津如何辦理減免二手房轉讓個稅的手續。
個稅的徵集辦法有2種,
1,按房款的1%
2,按差價的20%.
合理避稅方法有2種,
1,在"是否為家庭唯一住房"的"是"前劃鉤就OK了.
2,把買賣合同價做低,低到和賣房人買房時價格接近就行了,既然沒有個人所得,那也不存在個人所得稅嘍~~~
F. 個人所得稅怎樣申請減免
申請減免個人所得稅可以在手機上實現,有以下步驟:1、打開手機,安裝個人所得稅手機APP;2、打開個人所得稅手機APP軟體,找到「個人中心」的界面,進行注冊;3、回到首頁找到扣除界面點進去進行扣除操作。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個人所得稅的正式申報之前,需要准備好相應的申報材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徵個人所得稅:
(一)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二)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三)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四)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五)保險賠款;
(六)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退役金;
(七)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
(八)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九)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十)國務院規定的其他免稅所得。前款第十項免稅規定,由國務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G. 個人所得稅減免怎麼申請
打開個人所得稅APP,點擊我要辦稅,然後點擊專項附加扣除填報,填寫需要減免的費用即可。
專項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費用。
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也就是如果居民的年收入沒有達到6萬元不需要繳稅,也就沒有以上的專項扣除可以減免。
拓展資料
根據《中 華人民共和 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五條第一款規定,殘疾人,孤老人員和烈屬的所得,可以申請減免個人所得稅,居民需要到當地的稅務局,提供相應的材料後才能減免個人所得稅。
個稅所得稅改革措施
第一,合並簡化部分稅目。適當歸並所得分類可以反映納稅人真實納稅能力,可能先將目前11個所得小類分成幾個大類,例如將個人勞務性質收入分為一類,其中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將財產性收入分為一類,包括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企事業單位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將偶然所得和其它所得分為一類。
第二,完善「基本扣除+專項扣除」的稅前扣除制度。目前個稅稅前扣除已經包括基本養老、醫療、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和在一定的限額以內的職業年金、企業年金、商業健康保險等等,未來還會納入商業養老保險。本次改革較大的進步是增加專項扣除,納入贍養老人支出、大病醫療支出和子女教育費用,減輕「二孩」家庭負擔。也有呼聲希望將住房按揭貸款利息支出、個人職業發展、再教育費用納入專項扣除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