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中山路舊房什麼時候拆遷
擴展閱讀
天津省寧河市有哪些區 2025-07-12 20:12:41
北京城怎麼畫 2025-07-12 19:57:43

廈門中山路舊房什麼時候拆遷

發布時間: 2022-08-12 06:31:12

⑴ 廈門中山路工作好找嗎

好找。根據查詢廈門中山路相關資料顯示,中山路附近的餐飲類需求量是比較大的,中山路步行街是廈門最老牌的商業街,經常有人在這里購買伴手禮因此該地的營銷工作非常好找,逢節假日必有展銷活動,這里的建築都是騎樓,以粉紅和乳白作為主色調,有濃郁的南洋風情。流光溢彩的夜景、琳琅滿目的各色閩台小吃也是中山路步行街的一大特色

⑵ 廈門中山路有多長走完要多久

你在金後酒店是吧?往中山路西邊走,大概550米就能到中山路步行街。中山路步行街你光走不看的話挺快就能走完到碼頭。

⑶ 廈門島內拆遷

廈門島內中山路哪裡是城中村?舊城區的拆遷成本太高,目前基本沒有計劃。

⑷ 中山路的步行街簡介

廈門中山路(AmoiYatSenRoad)位於廈門島西南部,是廈門市思明區中華街道的一條東西走向的道路。日據時代稱為大漢路(1933年-1945年),中山路長約1.2公里,西起輪渡鷺江道,中跨思明南路與思明北路的分界點,東達新華路(即今廈門市公安局,原廈門市工人文化宮所在地)與公園南路相連。自開街以來,一直是廈門的商業龍頭、經濟中心。
中山路全長1198米,寬15米,位於廈門市思明區繁華鬧市,一頭連著廈庇五洲客的賓館大廈,一頭連著門泊萬傾濤的碧波大海,與海上花園「鼓浪嶼」遙遙相望。中山路的騎樓街是廈門建築文化的代表,這些建築絕大部分是二十年代華僑回鄉建造的,在我市的城市總體規劃中已被列為舊城保護的重點。
中山路隨著廈門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斷地豐盈靚麗起來。人們走在中山路上,商店一家緊挨著一家。國內知名企業來雅百貨、巴黎春天百貨、華聯百貨、金鷺首飾,中華老字型大小光華葯店、黃則和花生店;還有書城、茶莊、琴行,賓館、南音、戲劇、電影、南北干貨、東西名產、麥當勞、肯德基、咖啡吧,據統計有300多家。在這些地方,想要的東西應有盡有。在中山路,你逛不完,看不夠,買不盡。
在商業氛圍之外,中山路還洋溢著藝術的氣息,這里的店名招牌字跡各顯神韻。有一代偉人和大師的筆跡,如毛澤東題的「新華書店」,著名書法大師羅丹的「天仙旅社」,還有本市書法家陳美祥的「光華葯店」等等,可真是妙筆丹青、才氣橫溢。對於海內外前來旅遊的人們,它是走向「藝術城」廈門的一個獨特文化景觀。
漫步在中山路,人們不僅能感受到市場經濟激烈競爭的脈搏,而且還能品嘗到社會主義文明新風的芳香。創「三優街」、「百城萬店無假貨」的活動使中山路創造出了良好的商貿環境,越來越多的商賈雲集此地,中山路成為我市乃至閩南地區的貿易中心。
◆古城東路「閩台特色食品街」
「閩台特色食品街」匯聚了福建、台灣地區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老字型大小」的各類特色食品。龍岩花生、閩中莆寶、海澄雙潤膏、台灣蘭香子、明溪榮興肉脯干及汀州客家土特產等,都是令人耳熟能詳的知名食品。
◆鎮邦路
如今的鎮邦路是服裝店的聚集地,除了有西域駱駝、恆源祥、稻草人等知名服裝品牌外,還有許多特色服裝店,例如自由空間和淇淇,前衛時尚的風格很受歡迎。
◆水仙路
水仙路的飲食店別具特色。有南洋風情、佳裕堂、永和豆漿大王,他們的美食分別代表了東南亞、閩南和台灣三地的不同飲食風格。
◆大中路
大中路現已成為兒童用品一條街。從嬰兒裝到小學生書包,再到玩具,一應俱全。另外大中路有一家百城大同鴨肉粥(大中路19號),所賣鴨肉香脆而不膩,有獨到的風味,老廈門都很喜歡。
◆太平路
廈門開馬路時期,此地因拆遷民居引起糾紛不斷,路成後糾紛方告平息,因起名太平,寓和睦太平盛世之意。早時太平路多洋行商鋪,百貨琳琅,人潮如織,廈門本埠與外洋通商之繁華場所。
◆昇平路
古名番仔街,附近原為洋行集中地,閩南人把西洋人通稱番仔,此街因此得名。五口通商後外國商人陸續來廈通商貿易、開辦洋行。斗轉星移,昇平路已變成一條民巷。但塵封的歷史都被鐫刻在一個石碑上。
◆局口街
局口街是名副其實的女人街,分布著數十家大大小小的女士用品專賣店,除了時尚女裝外,還有女鞋、女士飾品、女士發型設計屋,許多年輕女性喜歡在這里休閑購物。
◆廈門華僑銀行
廈門華僑銀行位於中山路西端,萌芽於1877年在廈門批立的批館。華僑銀行早已遷出,但老華僑銀行至今保持著騎樓外觀,「華僑銀行」四個紅字依舊醒目,透過緊閉的大門,可以看到空空的櫃台,在上個世紀前,這里曾是那麼的忙碌與喧囂。
◆黃則和花生湯店
黃則和花生湯店是馳名中外的百年老店。這里的花生湯濃而不澀,甜而不膩,口感絕佳。隨著時代的發展,黃則和不斷拓展產品范圍,經營品種擴大到海礪煎、沙茶麵、月餅、餡餅、年糕等廈門乃至全國耳熟能詳的風味小吃,幾乎成為廈門特色小吃文化的代名詞。
◆巴黎春天百貨
巴黎春天百貨是廈門連鎖業界的佼佼者,堪稱中山路高端消費的購物天堂。這里匯聚了眾多國內外一線的服裝品牌,種類齊全,樣式新穎,將眾多國際頂尖品牌帶進了中山路,它的「fleur-de-lis」的logo已成為頂級購物體驗的代名詞。
◆小走馬路
小走馬路原是一條不知名的山路,鄭成功在此練兵時經常在路上跑馬疾馳,老百姓便把這里叫做小走馬路。「澤被甘棠」的牌坊和「鼓浪巡河功萬壽,鷺江車渡證五緣」的坊聯卻能驗證民族英雄的偉岸風姿。如今小走馬路前設有一個舞台,每逢周末和節慶假日,這里都將舉辦各種主題活動、文藝表演。
◆講古角
講古角位於局口街街口,蔭庇在一棵大榕樹下,後面立著一個仿古屏風,上刻古代民間藝人踩高蹺、打城戲等內容。這里是傳播閩台傳統文化藝術的窗口,定期舉辦豐富多樣的閩台戲曲藝術節目。這些戲曲節目包括有南音、歌仔戲、高甲戲和答嘴鼓等。
◆天仙賓館
天仙賓館是廈門最古老的旅館之一,1933年由新加坡華僑呂天保創辦,1936年12月30日著名詩人郁達夫來到廈門時,就下榻於天仙賓館432房。他在廈門天仙旅社特刊上作序,與呂天保及當時的文化界人士合影,並將照片收錄在《郁達夫全集》第四卷卷首。
◆鷺江賓館
鷺江賓館位於廈門鷺江道繁華鬧市中心的鷺江之畔,毗鄰海關、外貿、商業、金融中心,與「海上花園」鼓浪嶼隔海相望,景觀優美、交通方便,是福建省第一家旅遊涉外酒店。曾獲得全國外商投資先進飯店,全國外商投資雙優企業,全國旅遊優質服務競賽優勝單位等二十多種社會榮譽。
◆海後路好清香酒樓
「好清香」創辦至今已有60多年的歷史,以經營閩南特色的菜餚和廈門風味小吃而享譽海內外。其不斷致力開創「好清香」的特色,不斷推陳出新,形成了以閩南地方風味為主流的一系列「好清香」特色名菜,名點,名小吃,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與信賴。
◆定安路老虎城美食廣場
老虎城,一座米蘭風情的時尚流行購物中心,是中山路經營流行商品面積最大的購物中心。這里匯集眾多流行品牌,艾格、CHANGE SHE、藍煙火、音樂廚房等,帶著「把更多、更好的帶來廈門」的信念,引進了台灣的時尚經營模式,全面滿足年輕人的購物需求。
◆陳化成故居
在草埔巷有一座典型閩南風格的土木平房,這就是民族英雄陳化成的故居。建築面積不過134平方米,坐東南朝西北,兩落磚石木結構,馬鞍脊屋頂。圍牆邊還保存著當時留下的兩座高度為1.8米的旗桿石,表明了這座房屋主人不同一般的身份。在這間古樸簡陋的小屋裡,孕育出一代民族英雄。
◆中華第一聖堂
廈門市基督教新街禮拜堂,是一幢位於台光街白色圓頂羅馬式建築,1848年建成,是「中華第一聖堂」。主體大堂前立有六根圓柱子,紅色兩坡屋面上有六角鍾樓。1982年,教堂被列入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江夏堂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欽點武狀元黃培松御賜建立的黃氏宗親總祠堂。現存的這一座祖堂,佔地約300多平方米,不僅有很美的藻井,又有堪稱「中華第一龕」的神龕。該堂木雕製作工藝極其精細,並採用以金彩為主的多種彩繪來強調整體裝飾效果,是廈門地區具有鮮明藝術特色的祠堂古建築。

⑸ 中山路的經營危機

「中華十大名街」之一的廈門市中山路,人頭攢動,生意紅火的熱鬧景象,如今已難聞見。據廈門市思明工商分局調查統計,中山路注冊登記的 282家企業及個體戶,大多數正處於虧損狀態,艱難苦撐,等待商機。
記者在中山路走訪發現,一向有金鋪之稱的中山路,甚至出現了店面空置現象,一些店面大門緊鎖等待招租,人流量也明顯削減,除了節假日,這里的商業氣氛已十分清淡。閑雅齋店主薛勝朝說,在中山路做了十幾年了,對中山路衰落的感受很清楚,現在的人流量不如以前的二分之一,而且成交率低。
廈門中山路為何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廈門市政府從年初就開始關注起中山路日趨冷落的現象,許多職能部門為此開展調研探討,比較一致的結論是區域經濟的發展,導致中山路地位下降。
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廈門經濟的高速發展,特別是近年來廈門城市化建設進程的加快,火車站、富山商業區、 SM商業城、蓮花小區、前埔新區等地商業中心紛紛崛起,超市規模日益擴大,倡導休閑購物為一體的大型購物廣場的出現,導致以中山路舊城為核心的商業街區在廈門地位逐年下降;同時,城區的擴大,老區人口大量向東部新區轉移,熱點區域也隨之逐漸向東部地區分散。
廈門市思明工商分局在一份向有關部門呈送的調研報告,還分析了其它一些導致中山路陷入危機的原因:
一、功能不全,不適應新的商業發展模式的需要。中山路 282家企業中沒有一個可以讓人休閑娛樂的場所,除了購物還是逛商店,人們對旅遊的概念已從過去的觀光加購物轉變為休閑、文化和精神的享受,導致中山路缺乏廈門的特色和企業的文化品味。
二、鋪面租金居高不下,經營成本攀高。目前中山路最繁華地段的店租,每平方米達到 2000-- 5000元,商鋪租金的費用佔全部經營費用的 60%-70%,經營者普遍感到負擔沉重。
三、交通方面存在障礙。中山路是老城區,地面陝窄,交通擁擠。車輛、自行車無處停放,又易丟失。
如何振興中山路,廈門市政府和思明區政府及職能部門經過積極籌劃,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計劃在中山路中華片區建設一個大型的商業廣場,規劃佔地 4萬多平方米,總建築面積 8.35萬平方米,總投資 8.5億元人民幣,以烘托商圈氛圍,聚攏人氣,增加區域吸引力。
二是規劃將中山路建成全天候步行街。
三是以予政策扶持。如中山路 60%的店鋪由思明區房管所負責管理出租,在租金上有一定的調控能力。思明工商分局也提出要結合中山路實際合理規劃的建議,即在規則、布局中相應地統籌配套設施,如:建造小廣場、小院落、小綠地、夜景工程等,給人們以休閑、娛樂、觀光提供鷺島特色,吸引更多的遊客和消費者來中山路游覽。
未來發展趨勢
不久前,中山路步行街商會與廈門晚報聯合主辦了中山商圈發展高峰論壇,政府領導、專家學者、業界人士都紛紛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思明區副區長黃嘉斌:中山路目標是建成中國商業名街
去年中山路改成步行街後,整體人氣上升。但是中山路現在的定位與以前不一樣。以前只是純粹的購物,也就是初級階段的商業街。現在,它則是一條集旅遊、購物、休閑為一體的商業街,我們的目標是將它建設成中國著名的商業街。在實現這個目標之前,我們也做了大方面的努力,如硬體上夜景工程的建設,整個業態的調整等。另外,考慮到專業建設,結合第一市場退市後,中山路將推出各種專業街。如霞溪路可能改成閩台特色街,大中路改成婦女兒童一條街等等。
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陳培愛:做好時間和地域的延伸
雖然中山路定位為娛樂、休閑、美食街,但目前小吃仍比較少。中山路目前已經有了自己的標志,這樣有助於對外宣傳。但是怎麼讓人一來廈門,如果不去鼓浪嶼不去中山路就會遺憾?這裡面涉及兩個延伸——時間延伸和地域延伸。我們可以在這里舉辦各種活動,不一定要大型的,一些小型的人性化的活動也未嘗不可。另外很多人都是晚上10點後才開始夜生活,政府部門應該動員一部分的商家營業到12點。中山路要留住人,還應該在地域上有所延伸。把中山路的一些叉路打造成小吃特色街,讓逛街逛累的人有個停留的地方。政府需要做的只是營造一個購物的氛圍。
廈門理工學院文化傳播系主任郭肖華:在中山路過「慢生活」
在國內很多人眼裡,廈門是一座很傳統的享受慢生活的城市。中山路就應該是一個減速器。所以,中山路應該是讓大家不來買東西也要來這里逛一下。因此,中山路應該做一些大手筆的活動。如果中山路在中秋節時,能進行廈門人喜愛的博餅比賽,整條街都是一桌桌的人圍著游戲。(營造)有格調,有追求的奢華,讓人關了門還不想走,中山路的文化定義應該高於商業貿易。
中共廈門市委黨校副教授楊立茂:讓人感受閩南文化氣息
中山路的發展是歷史沉澱的過程,並不是一兩天就能變成現在這樣。作為旅遊景點,對於廈門市民還是外地遊客,中山路都應主打溫馨之牌。讓遊客徜徉中山路,感受溫馨、和諧、安靜的閩南文化。除了現在的雕塑等文化符號之外,應該引入一些閩南文化氣息的商家,如圖書、字畫等。另外,對有閩南特色的商家和商品,可由消費者協會採取授牌保真等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護消費者的利益,使中山路產生不同於一般購物場所的公信力。另外對於本地居民,中山路應該是一個懷舊之地,恢復一些兒時印象最深的中山路特色,如商品、店堂、招牌等。讓市民感覺不是來購物,重要的是來紀念、尋夢。
市貿易發展局副局長梁群民:購物廣場店面業主不能太分散
單家獨店並不是好的經營模式,中山路氣息起來後,形成濃厚的商業氛圍,所有商家共生共榮。廈門MALL(大型購物中心)做得最成功的就是SM和世貿,也有諸如香水城、達意商城等失敗案例。SM成功在於經營理念,SM掌握了整個MALL的80%店面。很多開發商想的都是,項目結束了,房子賣完了,怎麼經營就沒我什麼事了。如果很多店面掌握在業主手中,商場必然很難形成統一的商業。
特色和地段
中山商圈作為廈門商業的發源地,歷史悠久、聲名遠揚,並且緊跟時代跳動的脈搏,始終站在廈門特區經濟發展的最前沿。她位於廈門島的西南部,以中山路為主幹,輻射出各條支路。除了局口女人街要進一步深化外,大中路、鎮邦路等支路的經營業態都已逐步形成特色商品專業街。中山商圈是廈門乃至整個閩南金三角最具商業價值的商圈之一,除了與生俱來的區位優勢,還有獨特的人文積淀,體現出廈門商業兼容並茂、開拓進取的風格。商圈內的中山路是目前全廈門市唯一一條國家級「百城萬店無假貨」示範街,並且被譽為中華十大名街之一,華聯、來雅、巴黎春天等大型知名企業都入住其中。為了進一步打造中山商圈,思明區政府以中山路為龍頭,開發建設十大項目,包括南中大地、名匯廣場、老虎城等。目前,這十大項目均正在建設,總投資達到60億元,總建築面積近100萬平方米。許多業內人士認為,中山路的良好環境和十大項目的開發建成,將促進中山商圈的進一步繁榮。

⑹ 年廈門中山路拆遷計劃

法律分析:拆遷補償計劃是各地由各市、地、縣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的,不能一概而論。國家規定的拆遷補償標准如下:1、房屋補償費(房屋重置費),用於補償被拆遷房屋所有權人的損失,按平方米單價計算。2、周轉補償費,以臨時居住條件劃檔,按被拆遷房屋住戶的人口每月予以補貼。3、獎勵性補償費,用於鼓勵被拆遷房屋住戶積極協助房屋拆遷或主動放棄一些權利如自願遷往郊區或不要求拆遷單位安置住房。4、由宅基地區位補償價、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構計算公式為:房屋拆遷補償價=宅基地區位補償價×宅基地面積+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

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十七條 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一)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⑺ 廈門老虎城會不會被拆遷

你說老虎城麥當勞門口到停車場這一圈鐵棚是吧,這里處於中山路繁華地帶,卻屬於非正規建築,隨時有拆的可能。首先,這個鐵棚擋住了老虎城的一個大入口,屬於佔用消防通道;其次,中山路地皮緊缺,而這是繁華地帶唯一的開闊地,如果有城市建設的需要(例如地鐵等),這里肯定是第一個被開刀;再次,這個違規建築已經存在一段時間了,是什麼原因呢?老虎城向商戶收取高額的租金,每年逾數千萬,老虎城必定給予相關部門巨額好處,這也是一個不穩定因素。你既然是做生意,那麼最好多做調查。關於這個拆遷問題,第一,你可以看老虎城與商戶簽的租賃合同是怎麼寫的;第二,你可以從你要轉讓的店面周圍商戶那裡多打聽;第三,從老虎城管理者方面做一些了解。這樣一來,如果有問題,你肯定能發現。另外,我個人認為,轉讓店面,還是找正規店面好,畢竟涉及了高額轉讓費,不然不穩定因素太多。雖說投資有風險,但像這種違規搭建,即使你生意能做起來,說不定哪天拆掉,你的所有努力都是徒勞。而在你把生意做起來的過程中,你會心裡不踏實,擔驚受怕的,每一次再投資都會顯得猶豫。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⑻ 廈門同文頂片區4何時拆遷

目前還在積極籌備中。
據觀察2022廈門同義頂片區可能會拆遷的,山海共會、鷺嶼同文-清華同衡中標廈門同文頂片區有機更新規劃設計方案徵集。
2022年,廈門市思明區土地房屋徵收事務中心主要任務是謀劃將軍祠片區、福海片區、中山路同文頂片區有機更新等項目涉及的規劃設計方案、改造機制等相關事宜。

⑼ 泉州中山路的改步行街

已列入第二批「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的泉州中山路,即將啟動13年來的首次大整修(詳見本報3日、4日報道)。雖然規劃部門已為中山路開出5劑「良方」,力圖恢復這條名街昔日的風貌,但關於中山路開發與保護的討論,從未終止。
本報在海都閩南網海角社區和新浪微博發起的討論中,絕大多數網友認為,中山路整修,應突出閩南特色,著重修葺特色建築;而開發方面,一種聲音最為響亮,那就是學習廈門等其他城市的做法,提升中山路的商業業態,將中山路改造成步行街。
交通難題未解改步行街有點難
幾年前,將泉州中山路設為步行街的呼聲就已經此起彼伏,其間也有不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關於這方面的建議,甚至有建議將塗門街至鍾樓,作為泉州步行街的一段試點路段。
不過,泉州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認為,目前條件還不成熟,「主要是交通方面難以解決」。
他說,中山路改步行街,首先要顧及交通分流,周邊沒有可承接遊客或市民的大型停車場。
其次,中山路周邊小巷居民車輛通行難以解決。「看看中山路兩側後街,如西側,塗門街至壕溝墘路面,目前僅容單輛車出入。而東側,如百源路至南俊路段,距離又太遠,根本沒辦法解決泉州中山路兩側小巷居民的交通需求。」該人士認為,只有在泉州市政府東遷後,中山路改造才能找到突破口。
「泉州應有一條屬於自己的步行街,最好選在中山路,這才不枉費中山路全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的頭銜。」泉州市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說,雖然目前條件不成熟,但市政府東遷後,可結合周邊改造,設置停車場,將中山路改造成步行街。
廈門中山路改步行街的三要素
去年9月全線改為步行街後,成為遊客到廈門必逛的線路之一。廈門中山路改造為什麼能成功,昨日,記者采訪了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廈門分院副總規劃師王冬冬。
「廈門中山路的優勢是地理位置好,能與旅遊相結合。」王冬冬說,廈門中山路對面便是輪渡和鼓浪嶼景區,遊客遊玩鼓浪嶼後,便會到中山路逛逛,這是廈門中山路成功的原因之一。
其次,這條街不是主幹道,改成步行街對周邊道路交通分流影響不大,且與中山路平行的大同路、定安路等,相當於中山路的店面後街,可分流周邊居民的交通壓力,這是廈門中山路成功改造為步行街的關鍵因素。
第三,雖然中山路的商業氛圍與廈門其他地段相比沒有競爭力,但有許多特色店鋪駐扎,如黃則和等廈門名小吃。
「泉州是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而泉州中山路又是這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王冬冬認為,泉州可多挖掘中山路的資源,結合今後泉州城的建設,將泉州中山路改為特色步行街。
中山路整修網友最希望突出閩南特色
泉州中山路即將大整修的消息見報後,本報在海都閩南網海角社區和新浪微博,發起「中山路整治應注重哪些方面?」的投票。
其中,「突出閩南特色文化」排第一位,佔80%,「特色建築的修葺」排第二,佔62%,「商鋪的整合」位列第三,佔44%。另外,網友們還關注停車的便利、道路的拓寬修整等方面。

⑽ 2021廈門中山路歷史遺留問題的房子收回要簽字吧

據悉,2021年1月4日自然資源部發布《關於加快解決不動產登記若干歷史遺留問題的通知》,

旨在解決因歷史遺留問題導致的不動產「登記難」,切實維護群眾權益,加快化解國有土地上已經出售的城鎮住宅的歷史遺留問題。北京楹庭路永強律師通過兩個案例來跟大家探討一下這項新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