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廈門旅遊景點有哪些
1、鼓浪嶼
全島的綠地覆蓋率超過40%,植物種群豐富。代表景點有:日光岩、菽庄花園、鄭成功紀念館、海底世界等等。在日光岩的觀景台,可以看到鼓浪嶼的所有美景。傍晚的時候,可以看日落。
② 廈門有哪些適合拍照的文藝景點當地必去的景點有哪些
鼓浪嶼、廈門園林植物園、無敵海景環島路等等都是非常適合拍照的地方,如果去廈門旅遊,一定要去這些景點看一看。廈門是一個非常適合旅遊的城市,這邊很具有當地的人文特色,充滿了文藝氣息,尤其適合喜歡拍照的人前去。廈門擁有眾多旅遊景點,其中有不少都是必須要去的。
三、無敵海景環島路
這里絕對堪稱中國最美麗的馬拉松賽道,路上的五線譜演奏《鼓浪嶼之波》,騎著自行車繞著環島一路騎行,大海的聲音就在耳邊,是一種前所未有的享受。放眼望去,你可以看到閃著熒光的漁網和已經掉漆的漁船,海邊的遊客悠閑的在金色沙灘上漫步,休閑打鬧。這里有著非常強烈的人文風情,也很適合拍照旅遊。這一路有很多旅遊景點,例如玩月坡、木棧道等等。
四、西堤咖啡一條街
這里之所以被稱為咖啡界,主要是因為群落的咖啡店已經形成了獨特的文化氛圍。傾聽著周圍傳來的音樂,和朋友安靜的聊天,總算明白原來生活真的可以慢下來。
③ 廈門風俗習慣有哪些
廈門歲次民俗
廈門的民俗很多,隨著時代的進步,近年變化極大。為了入鄉隨俗,特介紹如下:
正月初一,黎明開門,梵香燃爆,曰「開正」。晨起祭祀祖先,是日,糞土不傾戶外。
正月初三,為喪家清新愁(即燒新床)之日。凡在初一、二未到過之友家,是日應勿往訪,訪即為不敬。
正月初四,奉佛人必焚紙帛與馬,接神,系迎接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送神。
正月初九,玉皇誕辰,香案敬神。惟喪家要停祭兩年。
正月初十,地誕。是日不砍柴、不掘土。並以普通物品祭敬。
正月十三,關聖帝君誕辰,商家均有祭敬。
正月十五,上元或日元宵,即三官大帝誕辰,鬧花燈。
二月初二,福德(土地)神誕辰。
三月初三,上已節。泉屬五縣人,制春餅祭祖先,或掃墓。
二月十九,觀音誕。婦女多焚香。
三月二十,天後誕(俗稱媽祖婆生日)。過去多有迎神賽會。
五月初五,端午節。過去家家懸柳枝插蒲艾,以除疫氛;中午飲雄黃酒,以辟邪氣;制相饋。汲午時水浴身,不生痱子。海上賽龍舟。
六月十五,「半年」,家家戶戶造米團圓,祭祖。
七月,俗稱「鬼月」,由初一起「開地獄門」,放出無依鬼魂,受陽人致祭。至月末「閉地獄門」。各街輪流「普渡」。
七月七日,「七夕」,牛郎織女相會。
七月十五,「中元」,敬三官大帝。
八月十五,「中秋」,搏餅互慶。
九月初九,重陽節,登高。 冬至節,各家均制團圓。
十月十五,「下元」,祭三官大帝。
十二月十六,「尾衙」。
十二月二十四,送神。
十二月二十五,天神下降,不能討債。
十二月二十九,除夕
④ 廈門的著名景點有哪些
廈門著名的景點還是非常豐富的,這里瀕臨大海,自然景觀和環境都保護非常好,空氣格外新鮮,廈門的經濟較為發達,生活水準比較高,所以這里好玩的好吃的地方太多了,下面給大家分享
廈門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也是許多遊客特別是文藝女青年嚮往的城市。遊客眼中的廈門范圍比較小,一般就是指的廈門島(包括鼓浪嶼)。這座島上充滿著文藝氣息,干凈整潔如一座花園。要說廈門的著名景點,排第一的毫無疑問是鼓浪嶼。
鼓浪嶼是海中的一座小島,面積大約2平方公里,步行游覽完全沒有問題,島上地勢高低不平,如果體力不足的話也可以乘坐游覽觀光車。鼓浪嶼免費開放,遊客只需要購買往返船票就可游覽,但是島上的幾個景點還要單獨購票。鼓浪嶼在201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這座島上有許多建築風格特異的房子,有歐美風情,有東南亞風格,也有閩南本土特色,號稱萬國建築博物館。許多小巷子很有味道,隨時去都能見到拍婚紗的新人,可以在鼓浪嶼住一晚上,那裡也有不少特色民宿客棧。
廈門鼓浪嶼
除了鼓浪嶼以外,大多數的景點都分布在廈門島的環島路上,如中山路步行街,胡里山炮台,南普陀寺,廈門大學,曾厝垵等,環島路適合騎行,這條路是全國最美的道路之一,一邊是大海一邊是市區。海邊還有供遊客步行的木棧道,近距離感受海濱風情。廈門大學也很值得一去,不過並不是可以隨意進出的,只能在網上提前預約,在固定的時間段才能進入校園,等待進入校園的時候不妨去旁邊的南普陀寺看一看,這座寺廟免費開放,香火一直非常旺盛。
南普陀寺
廈門不大,小巧而精緻,但是消費也不低。距離廈門不遠的南靖土樓和永定土樓也值得去看看。
廈門大學
這是座很美的校園,校園內綠樹成蔭,無論漫步還是在樹下看書感覺都很愜意。魯迅先生曾在這長時間工作,所以園內建有唯一一座在高校內的魯迅紀念館。學校周邊更是咖啡館林立,小資氛圍十足。
環島路
環島路沿海而建,沿途有眾多景點,它是來廈門必去的一個地方。走在安靜的木棧道上,近處沙灘、遠處的海水以及日出日落映襯著的那片海景讓人難以挪步。還可以租輛自行車騎行,讓海風拂面,別有一番韻味。
曾厝垵
被譽為「全國最文藝村落」的曾厝垵就坐落在廈門的環島路上,它從一個質朴的臨海漁村緩緩蛻變成了如今炙手可熱的文化創意村。繁華背後,也依舊堅守著骨子裡的韻味。
方特東方神畫
廈門方特東方神畫位於廈門市同安區中洲島,以中國非物質文化為主題,採用全球頂尖的VR、MR、AR等高科技手段,用全新的藝術表現形式打造出的一座新概念的主題樂園,致力於展現一幅華夏五千年文明精粹的燦爛畫卷。
胡里山炮台
胡里山炮台歷史上被稱為「八閩門戶、天南鎖鑰」,是廈門重要的旅遊景點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里有著大大小小的炮台,其中克虜伯大炮首開了中國戰區擊沉日艦的輝煌戰績。還可以看到紅夷火炮清兵操演的表演。
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坐落在廈門大學的邊上,所以可以和廈大放同一天遊玩。它是閩南乃至全國聞名的佛教寺院,如果准備祈福,不妨來這里拜拜。寺廟後就是五老峰,也是廈門八大景之一,想要游山的話,也可以順帶爬山遊玩。
中山路步行街
中山路對於廈門來說,就像是南京路之於上海,春熙路之於成都一樣。始建於1925年的中山路步行街是一個舊城街區,也是廈門最老牌的商業步行街,在現代化與歷史不斷交融的過程中,仍舊保留著比較完整的近代歷史風貌。
廈門科技館
廈門科技館是很大型的科技館,技術含量很高,整個場館共計有四百餘件展品,並設有動感4D影院和飛行影院,有一些奇妙的現象可以體驗。如果帶孩子的遊客,可以帶他們來感受下。
方特夢幻王國
廈門方特夢幻王國是一個以高科技為主的文化科技主題公園。坐落於海濱古城廈門市同安區。它以科幻和互動體驗為最大特色,被譽為「東方夢幻樂園」、「亞洲科幻神奇」。
⑤ 充滿廈門風情的廈門曾厝垵有什麼好玩的
曾厝垵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了,原先是個小漁村如今成為廈門的小鼓浪嶼。在曾厝垵,你可以感受到廈門的文藝氣息。有很多特色的小店,代表著廈門的風土人情,還能感受的到不一樣的海洋風情。本期的 廈門文化 帶你了解廈門曾厝垵有什麼好玩的。
曾厝垵,別名「曾里」,又稱「曾家沃」、「曾家灣」,位於廈門島東南部,至今已伍佰多年歷史。曾厝垵東至白石炮台,與黃厝社區接壤;西至胡里山炮台,與廈門大學相鄰;南面大海與大擔島隔海相望;北至御屏山西姑嶺。三面環山,一面臨海,面積6.5平方公里。風景秀麗,美麗的環島路0-5公里貫通曾厝垵社區。
曾厝垵是一個社區,現有曾厝垵社、倉里社、前田社、西邊社、前後厝社、東宅社、上里社、胡里山社8個自然村。共有10個居民小組,戶數1473戶,總人口4252人。總稱曾厝垵社區居民委員會(位於廈門市思明區濱海街道曾厝垵倉里社17號,佔地面積1450㎡),社區下設三個黨支部,隸屬廈門市思明區濱海街道辦事處管轄。
曾厝垵有著廈門小鼓浪嶼的美稱,商業中心非常集中,不到2千平方米,唯一的風景名勝就是《廈門市貝殼館》,結合漁村、古厝及貝殼的展覽。構成:不到貝殼館,枉費漁村行。
唯一景點:
曾厝垵唯一一個景點《貝殼博物館》具有科普知識的展覽館。以「展出海洋風采,開拓海洋視界」為核心理念,打造貝殼文化,賦予海洋深處的珍稀貝殼特定的意義,使來到曾厝垵旅遊人群都能感受到不一樣的海洋風情,大自然賦予的壯美和靈秀,也正是曾厝垵文創漁村的真實寫照。
對於生長在內陸的人來說,今生便想見一見大海的波瀾壯闊和漁村溫婉安靜祥和的氛圍,對於漁村文化,我總是充滿著憧憬和幻想,那裡風景優美,民風質朴,且帶著漁村的古韻古味。曾厝垵貝殼館,用獨一無二卻有擁有著如此契合的貝殼,邂逅浪漫,見證珍貴的愛情,認真地談一場因貝殼結緣的奇妙戀愛。
曾厝垵貝殼博物館,貝殼見證愛情,貝殼結下情誼,與你我一路同行!
廈門市教育機關主辦:廈門市管轄的學生憑學校推薦信可以免費參觀。曾厝垵社183號國辦街中段,村口牌坊上來200米右邊,或者警務室下來100米左邊。
貝殼博物館由3個展廳構成,貝殼展、村史館、漁村時光空間。
曾厝垵貝殼博物館擁有著五大海域的獨立展廳,展出了五大海域具有代表性的精緻貝類500餘種,有象徵著純潔無暇的海鷗蛤、色彩絢麗的澳洲海扇蛤、著名的活化石紅翁螺,亦有佛家視為法器的鳳尾螺,大海的饋贈是無窮盡的,這些貝殼以其獨一無二的花紋和種類,奪得了貝殼愛好者的喜愛和青睞,曾厝垵貝殼館集科普、銷售於一身,為廣大貝殼收藏家和愛好者提供美輪美奐的貝殼,一同感受海洋的鬼斧神工!
【結婚語】生長在內陸的人,對大海總有一種嚮往,想見見照片上,視頻上波瀾壯闊的大海。在曾厝垵,大海的深遠與漁村的靜謐,又帶著古韻古味。在這種環境之下,會讓你覺得心境自然,什麼煩惱都沒有,這就是大海的力量也是漁村的力量。
⑥ 廈門的風土人情
廈門地方上通行說閩南方言廈門話。
中秋節廈門人喜歡博餅是廈門特有的民俗活動。在中秋節時用於娛樂的一種游戲,用六粒骰子投擲結果組合來決定參與者的獎品。傳統獎品為大小不同的月餅名會餅,相傳這種游戲可以預測人未來一年內的運氣。
廈門人喜歡聽看;歌仔戲;高甲戲
廈門傳統習俗:正月初三不能登門拜年,要在家裡祭祀亡靈
廈門每年的9月8號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簡稱「投洽會」)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於每年9月8日至11日在中國廈門舉辦。投洽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主辦,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聯合國工發組織(UNIDO)、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IFC)、世界投資促進機構協會(WAIPA)協辦,中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部分計劃單列市政府,國家有關部門和部分全國性商協會作為成員單位參與組織工作並組團參會、參展。是中國惟一以吸收外資和對外投資為主題的國際性投資促進活動,位列國家主辦的三大交易會之一。經過20年的發展,已成為中國打造國際品牌、塑造國家形象的重要平台,成為海內外客商相互溝通、洽談投資的紐帶和橋梁。廈門在投洽會中走向世界,成為中國對外開放和中外投資交流的窗口。
還廈門國際馬拉松賽
廈門人飲食習俗最有名和最普遍的廈門小吃有;土筍凍、燒肉粽、五香、芋包、韭菜盒、芋棗、章魚、油蔥餜、鹵豆千、鹵鴨、蚝仔粥、面線糊、炸棗、捆蹄、夾餅、糖蔥餅、薄餅、沙茶麵、魚丸、蚝仔煎、麻籽、貢魷魚、"翻煎"豆乾、鯊肉、加滋螺、花螺、芋餜炸、蚝仔炸、馬蹄酥、炒餜條、麵茶、蝦面、燒豆花、花生楊、炒麵線、豆包仔餜等等。
土筍凍是用生長於海邊灘塗的一種名叫"土蚯"的無脊椎軟體小動物加工製作的,晶瑩剔透,柔韌嫩脆,鮮甜爽口,尤其是沾上各種佐料,更別具風味。據說,製作土筍凍的"黑土蚯",全國只有廈門、海滄、安海一帶沿海灘塗才有,而以廈門百穀港出產的品質最佳。可惜圍海造地,芫當已不再成港,現在的土筍凍只有靠高浦、海滄、安海等地提供原料了。
魚丸是傳統名點,亦名「水丸」,古時稱「氽魚丸」。魚丸是閩南經常烹制的傳統食品。因為它味道鮮美,多吃不膩,可作點心配料,又可作湯,是沿海人們不可少的海味佳餚。
五香也是極為可口的美味。它用一種專門的豆皮,裹上剁碎的精肉、荸薺、蔥等,包成如春餅的一條條,再放下油鍋炸成焦黃,切成幾段,蘸佐料進食,香、酥、脆、鮮,妙不可言。
蚝仔煎則是選黑耳白肚(黑白對比越強烈,說明越新鮮)的"珠蚝",拌和青蒜、韭菜、地瓜粉,攤入油鍋,兩面煎透。講究一點,還要在入鍋後,再攤上攪散的蛋,一道煎熟。起鍋後,撒點胡椒,放數葉芫荽,吃時再蘸上芥辣、辣醬、香酷,簡直連舌頭都會一起吞下去。
蝦面的主料是蝦和面,然而妙處卻不在蝦,也不在面,而在湯。先把蝦去殼水熟,撈起蝦仁,再用這湯熬蝦殼,熬了第一遍後,把蝦殼過濾出來,搗碎,摻上冰糖再熬。然後和上熬過的豬骨頭湯,撒上蔥花、蒜末,方才成為蝦面湯頭。食時,將面攪熟。撈置碗中,放上幾只承熟的蝦仁和幾片豬肉,加上一小匙蔥頭油及些許蒜泥,再舀進熬好的蝦湯,撒上胡椒,味道之鮮美,令人難忘。
糖蔥餅,過去有許多小販挑著擔沿街走巷叫賣,現在只有在"好清香"酒家才吃得到了。它是用特製的約五六厘米直徑的小春餅皮,包上一小段專門煉制的油蔥糖和酸蘿卜、蔥、蒜、辣醬、莽辣。入口後,甜、酸、辛、辣、咸五味俱全,食慾大振。
沙茶麵可算是當今廈門最普遍的小吃了,無論鬧市或深巷,幾乎無處不有。沙茶麵的妙處,也是在湯頭。好的沙茶麵湯,是用豬的大骨湯加上沙茶辣醬、花生醬等熬成的,又鮮又辣,別具口味。
芋泥、芋棗、芋包,則是把檳榔芋頭蒸熟,搗成泥,然後包肉、筍等,用蒸籠蒸過,即成芋包。什麼也不包,只加糖,搓成一粒粒如大棗,再油炸,即成芋棗。若是加糖,油炒,則成芋泥。芋泥起鍋後,面上油多,很快就不冒煙,但內里卻是十分燙,不知底細,就要吃虧。也有咸芋泥,如南普陀素菜的"香泥藏珍",即把蘋泥包上各種菜,整碟或整碗蒸熟,邊上再撒些油炸過的酥脆可口的青菜葉絲,吃起來十分可口。
蚝仔粥或蟹粥的功夫,在於米要"粒粒清",不能煮爛。主要喝稀飯湯。
歲月流逝,數十年前的這些老字型大小能留存至今的已經不多。但後起之秀,層出不窮。尤其是80年代以來,八仙過海,各顯其能,把小吃又推上了一個新的高潮。
一種潮流是將大眾化的小吃"宴席化",以"好清香"酒樓為代表。像"九龍盤",借成套餐具為媒介,將九種小吃組成一道風味梅花拼盤,構思相當奇巧。同時將芋包、肉粽、油蔥餜、夾餅等小吃小型化精緻化,使人們在小吃宴席上,一次可以品嘗多種小吃。小吃宴,十二道菜,道道都是廈門街頭巷尾可見的風味小吃,但又較那些小攤點工料精緻,風味更佳。
最有名和最普遍的廈門小吃有;春卷、土筍凍、燒肉粽、魚丸、五香、芋包、韭菜盒、芋棗、章魚、油蔥餜、鹵豆乾、鹵鴨、蚝仔粥、面線糊、炸棗、糖蔥餅、薄餅、沙茶麵、魚丸、蚝仔煎、麻籽、貢魷魚、"翻煎"豆乾、加滋螺、花螺、芋餜炸、蚝仔炸、馬蹄酥、炒餜條、麵茶、蝦面、燒豆花、花生湯、炒麵線、炒米粉、豆包仔餜等等。
春卷
廈門習慣稱其"薄餅"。相傳明朝同安人蔡復一,總督雲貴湖廣軍務,經常整日批閱公文,忙得無暇吃飯,蔡夫人擔心長此以來,丈夫會餓壞身體,遂想出一個辦法:用麵皮包著菜餚,讓蔡公右手執筆,左手取食,邊吃邊寫,十分方便。這種吃法,後逐漸流傳開來,在閩南便成了家常名品了。逢年過節,家家戶戶有吃薄餅的習慣,特別是清明節尤為普遍。 廈門薄餅、以筍、豌豆、豆芽、粉絲、豆乾、魚、蝦仁、肉丁、海蠣、紅羅卜等為主料,至於諸般佐料,則酌量搭配,但很重視用扁魚干油酥調味,吃起來脆嫩甘美,醇香可口。
土筍凍
土筍凍是用生長於海邊灘塗的一種名叫"土蚯"的無脊椎軟體小動物加工製作的,晶瑩剔透,柔韌嫩脆,鮮甜爽口,尤其是沾上各種佐料,更別具風味。據說,製作上等筍凍的"黑土蚯",全國只有廈門、海滄、安海一帶沿海灘塗才有,而以廈門百穀港出產的品質最佳。可惜圍海造地,芫當已不再成港,現在的土筍凍只有靠高浦、海滄、安海等地提供原料了。
五香
五香也是極為可口的美味。它用一種專門的豆皮,裹上剁碎的精肉、荸薺、蔥等, 五香包成如春餅的一條條,再放下油鍋炸成焦黃,切成幾段,蘸佐料進食,香、酥、脆、鮮,妙不可言。
蚝仔煎 。
以上內容你可以刪減一下
⑦ 廈門九大網紅景點有哪些
1、鼓浪嶼
鼓浪嶼集文藝於文化於一體,是網紅打卡地,也是歷史紀念地。鼓浪嶼由於歷史原因,中外風格各異的建築物在此地被完好地匯集、保留,包括日光岩、菽庄花園、皓月園等等景點,有「萬國建築博覽」之稱。這里既有獨特的僑鄉風情,同時也有美味的閩南特色小吃。
⑧ 去過廈門的人能來說說嗎,廈門除了鼓浪嶼,還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好玩景點
很幸運的是,春節之前才去了廈門,回來後疫情就全面爆發了,宅在家裡的日子格外想念這段在廈門吃喝玩樂的日子。正好借著這個機會,跟你分享我最喜歡的廈門和那些有趣的景點。
可能很多人對廈門的理解真的就是鼓浪嶼,但真正去過之後才發現自己太片面了,廈門好玩的、值得玩的可不止鼓浪嶼哦,這幾個景點我覺得好玩程度絲毫不遜於它哦。
1.環島路
推薦指數:五顆星
遊玩建議:全程長達數十公里,肯定沒有精力都玩到的,可以找幾處代表性的地方逛逛,我當時逛了白城沙灘、音樂廣場和黃厝這幾段,其實風景上大同小異,就是人多人少的差別,越遠人越少、風景越好。
環島路頂著最美馬拉松賽道的盛名,風景確實不錯,沿途椰林成群、成片成片的沙灘、海濱風情還是很濃郁的,還設有沿海的木棧道、非常應景。沿海騎行是不錯的游覽方式,沿途共享單車很多、也有可以租賃的多人自行車,玩起了還是挺方便的。
2.廈門大學
推薦指數:五顆星
遊玩建議:最美大學風景自不必說,可惜疫情原因目前還沒對公眾開放,但真的很值得種草,不光校園風景、校園的建築也別有韻味,「穿西裝戴斗笠」的中西式結合的建築在校園隨處可見,自成一道風景。另外還有幾處遊客最愛的打卡地,也是廈大成為熱鬧景點的原因所在吧,推薦芙蓉湖、芙蓉隧道、上弦場,都是廈大的最佳打卡景點,去了可不要錯過了哦。 3.廈門科技館
推薦指數:五顆星
遊玩建議:廈門當地非常有名的親子遊玩景點,帶孩子的家庭可不要錯過了哦。如果你覺得科技館枯燥無聊,那麼你可能就錯過了國內最好玩最有趣的科技館之一了。
廈門科技館按照主題劃分成了不同的分館,400多項展品非常豐富,有介紹人體健康知識的、有介紹海洋知識的、有介紹基本科學原理的等等。但有意思的是,這里所有的知識都附身在了有趣好玩的展品身上,有帶你闖關的深海電梯、會跳舞的高壓磁電、會變身的鏡子迷宮、能將身體變沒的隱身人、宛若星辰的時空隧道、模擬真實路況的VR駕駛等等,層出不窮的創意展品不僅讓孩子玩的起勁,重點是玩完了孩子還能增長知識,一舉多得了。
推薦購買套票,可以游遍所有展館,而且比分開買更劃算哦;
另外科技館周一閉關,周二至周日9:00—17:00才開放哦。
4.中山路
推薦指數:四顆星
遊玩建議:最好的游覽時間當然是晚上了,逛中山路的夜市是件讓吃貨們感到幸福的事情,晚上的它非常的熱鬧,也是各種小攤、商鋪最忙碌的時刻,燒肉粽、花生湯、豆腐袋、海蠣煎、烤裡脊等等,還有各種網紅飲品,空著肚子來這里是我給你們最走心的忠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