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金領匯什麼時候成立的

廈門金領匯什麼時候成立的

發布時間: 2022-09-07 14:05:23

❶ 廈門經濟特區什麼時候建立

1980年10月7日,國務院批准廈門在湖裡設立經濟特區,面積2.5平方公里。在這片傳說中鳳凰棲息過的熱土上,激情孕育夢想,汗水傳遞使命。昔日一個封閉的海防小島嶼,從此拉開風生水起的時代大幕。

1981年10月15日,湖裡的第一聲開山炮響,定格了廈門經濟特區破土動工的歷史性時刻。特區建設者高舉解放思想的旗幟,沖破舊體制束縛,「摸著石頭過河」,以大無畏的先驅者姿態,先行先試,敢闖敢試,邁開了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的堅實步伐。

1984年2月,鷗鷺飛翔,浪花輕舞,初具規模的廈門經濟特區迎來了鄧小平同志。在特區的發祥地湖裡,他揮毫題詞:「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快些更好些」。這是對特區人改革的沖勁和創新的闖勁的肯定和鼓勵。根據鄧小平的提議,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把廈門經濟特區擴大到全島,並實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

1988年10月18日,國務院批准廈門市實行計劃單列,並賦予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隨後,國務院先後批准劃定杏林、海滄和集美為台商投資區。1994年3月22日,八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了《關於授權廈門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廈門市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廈門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

廈門什麼時候成了經濟特區

1980年10月國務院批准廈門設立經濟特區,面積2.5平方公里。1984年2月,鄧小平同志視察廈門後,廈門特區范圍擴大到全島,面積13.1平方公里,並逐步實行了自由港某些政策。隨後,國務院相繼批准設立海滄、杏林、集美三個台商投資區,實行經濟特區現行政策。1992年又批准設立象嶼保稅區。其間,國務院還批准廈門市為計劃單列市,賦予相當於省一級經濟管理權。1994年3月,全國人大授予廈門特區地方立法權。2010年經國務院批准廈門經濟特區擴到全市6個行政區。

❸ 廈門金領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廈門金領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是2014-12-31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廈門市海滄區海滄大道891號泰地海西中心A棟1704室。

廈門金領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50205303050726N,企業法人陳永超,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廈門金領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對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投資(法律、法規另有規定除外);投資管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除外);投資咨詢(法律、法規另有規定除外);信用服務(不含需經許可審批的項目)。

通過愛企查查看廈門金領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❹ 廈門大學哪一年建校的

廈門大學是1921年4月6日建校的。

廈門大學(Xiamen University),簡稱廈大(XMU) ,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辦, 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也是國家「211工程」 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

廈門大學由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國內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學之一,是首個在海外建設獨立校園的大學,早期建築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被譽為「南方之強「、「中國最美大學」。

重點學科: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5個):化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5個):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化學、海洋科學、工商管理。

以上內容參考:廈門大學官網——學校簡介

❺ 廈門市什麼時候成立

1950年

❻ 中國5個經濟特區的成立時間分別再什麼時候

海南經濟特區1988年4月13日、深圳經濟特區1980年8月、珠海經濟特區1980年8月、汕頭經濟特區1980年8月、廈門經濟特區1980年10月。

1、深圳經濟特區

深圳經濟特區於1980年8月正式成立,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深圳位於廣東省的東南部沿海,東起大鵬灣邊的梅沙,西至深圳灣畔的蛇口工業區,總面積327.5平方公里,2010年延伸到全市,2011年延伸至深汕特別合作區。

2、珠海經濟特區

珠海經濟特區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位於廣東省珠江口的西南部,東與香港隔海相望,南與澳門相連。珠海於1953年建縣,1979年建市,1980年8月設立經濟特區,享有全國人大賦予的地方立法權。

3、汕頭經濟特區

汕頭位於廣東省東部沿海潮汕平原上,是中國七大經濟特區之一,全國著名僑鄉,華南重要港口城市,也是潮汕地區政治、經濟的中心,為粵東和閩西南出海的門戶。歷來是粵東、閩西南、贛南地區的主要交通樞紐、也是粵東中心城市、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進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

4、廈門經濟特區

廈門經濟特區於1980年10月批准設立,面積2.5平方公里。1984年2月,鄧小平同志視察廈門後,廈門特區范圍擴大到全島,面積131平方公里。

5、海南經濟特區

海南經濟特區,是中國七個(海南、深圳、廈門、珠海、汕頭、喀什、霍爾果斯)經濟特區中面積最大的經濟特區和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海南經濟特區的范圍為海南本島。

2018年10月16日,《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正式對外發布,海南經濟特區三十而立之年,再擔改革開放新使命。

❼ 中國的六大經濟特區成立的具體時間:要求具體到年月日,謝謝啦

1980年,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設立經濟特區。
1980年10月,國務院批准在湖裡2.5平方公里范圍內設立廈門經濟特區,湖裡成為廈門經濟特區的發祥地。
1981年10月15日,隨著破土動工的一聲炮響,廈門經濟特區在湖裡拉開了建設的序幕。
1985年,國務院批准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洲為沿海經濟開放區。中央1985年85號文件說,「廈門特區擴大到全島,實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是為了發展東南經濟,加強對台工作,和平統一祖國大業作出的重要部署。」
1988年,海南省被批准為經濟特區。
1990年,中央決定開放開發浦東。
1992年,又進一步擴大到沿江岳陽等五個城市。確定了上海、天津、北海、湛江、廣州、福州、寧波、南通、連雲港、青島、威海、煙台、大連、秦皇島等14個城市為沿海開放城市開辟了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南三角地區、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環渤海地區等沿海經濟開放區。 中國的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和沿海經濟開放區大都位於沿海地區。 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和沿海經濟開放區實行特殊的優惠政策,作為對外開放的窗口,吸引外資,發展外向型經濟,推動中國沿海地區和內陸地區的發展
拓展資料
一、簡介
從特徵上講,經濟特區是我國採取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吸引外部資金、特別是外國資金進行開發建設的特殊經濟區域;從功能上講,經濟特區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窗口、排頭兵和試驗場。這既是對經濟特區特殊政策、特殊體制、特殊發展道路的概括和總結,也是對經濟特區承擔的歷史使命和實際作用的概括和總結。
經濟特區的目的和作用可以概括為:
(1)擴大本國的對外貿易;
(2)引進更多的國外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
(3)增加就業機會,擴大社會就業;
(4)加快特定地區經濟發展與經濟開發的速度,形成新的產業結構和社會經濟結構,對全國(地區)經濟發展形成吸納和輻射作用(5)獲得更多的土地出售、出讓和出租收益。

❽ 中國五大經濟特區按時間成立的順序是什麼樣的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在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三市和福建省的廈門市試辦出口特區。

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將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這四個出口特區改稱為經濟特區。

1988年4月,設立海南經濟特區。

中國經濟特區誕生於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長於90年代。經濟特區的設置標志中國改革開放進一步發展。截至目前,中國大陸地區共有7個經濟特區。

1992年中國加快改革開放後經濟特區模式移到國家級新區,上海浦東等國家級新區新的特區擴大改革等發展起來,成為中國新一輪改革重要標志。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會議上中央正式批准霍爾果斯、喀什設立經濟特區。

(8)廈門金領匯什麼時候成立的擴展閱讀:

中國建設和發展經濟特區的基本經驗主要有:

①完善投資環境,包括完善投資的物質環境和人際環境。前者為基礎設施結構中以通電、通水、通路、通訊、通煤氣、通排污、通排洪和平整土地為主體的「七通一平」等;

後者包括政治條件(政治、社會、政策等的穩定和法制的健全)、管理水平(政府的效率等)、經營條件(貨幣和物價、外匯管制、金融、信息服務和自主權等狀況)、人口素質和市場、政策優惠(稅費等)等;

②外引內聯有機結合,發揮特區的「四個窗口」(技術、知識、管理和對外政策)和兩個扇面輻射(對內和對外)的「樞紐」作用;

③努力探求建立一種靈活而有效地適應國際市場規律的特區經濟體制模式。為此,需在計劃管理體制、企業管理體制、基本建設管理體制、流通體制、價格體制、勞動人事制度和工資制度以及財政金融體制等方面進行一系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