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什麼地方適合創業
擴展閱讀
福州哪裡能買到冰粥 2025-07-17 11:52:14

廈門什麼地方適合創業

發布時間: 2022-09-10 15:21:39

① 廈門是否適合年輕人拼搏創業

廈門適合年輕人拼搏創業。

因為我認為任何一座城市都有值得年輕人拼搏的地方,越是未被開發的城市年輕人越值得拼搏,但卻要吃更多的苦,可以說是機遇與危險並存。

廈門是非常美麗的城市,我們聽聞的許多景點都在廈門,這表示廈門的旅遊業很豐富,人流動性很大,同時消費也比較高,但這些條件是可以成為創業的阻力,同時也可以成為創業的切入點,畢竟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

綜上所述僅代表個人看法,僅供參考。最後提醒年輕人,創業是一件需要想清楚的事情,切勿在沒有想清楚的狀態下創業,這樣無論在哪個城市創業,可能都不適合拼搏,更不要被創業的城市所局限自己的能力,能夠掙錢的創業者才有可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② 廈門擺地攤什麼地方比較好

SM廣場附近
小區附近
大學校園內的超市附近
瑞景商業廣場一帶
蓮坂國貿一帶

最近快過年了可能也會抓得比較緊,建議觀察一下再出發

③ 在廈門市做什麼生意好

廈門市發展的還是很不錯的,市場很大,適合產品也真的挺多的,建議先對廈門市的市場先做一個調研,去看一下市場上面現在對什麼樣的產品比較有需求,能接受什麼樣的產品,那就可以去做什麼產品,建議你多去考慮風險低,成本小,市場大的特色項目,那種項目是比較容易做起來的,要求的東西並不多。

④ 這個那些城市適合年輕人創業

中國最適合創業的十佳城市

1、上海——商 機之城

上海,中國最大的城市,也是西太平洋海岸一顆耀眼的明珠。近百年來,上海一直都是中國最大的商業 中心、航運中心、金融中心以及對外貿易的主要門戶,是長三角地區當之無愧的「龍頭」。

上海獲得2010年世博會主辦權,將對中國和上海的經濟、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產生長遠的積極影響。據中 國貿易促進委員會展覽部副部長孫鋼的估算,舉辦2010年世博會,將給上海帶來30億美元的直接投資,以及150億到300億美元的間接投資;大量基礎設 施建設和長達6個月的展期,將給上海的房地產業、旅遊業、交通業、商業、信息產業等帶來無數創業機會。創業優勢

1、創業商機無限。上海向來是商家必爭之地,是真正意義上的「商城」。這里積聚了「世界500 強」中的200多家企業,是全球投資的重點;這里是國際商業交流活動的首選地,如APEC會議、《財富》論壇等;這里的居民有著強大的消費能力,2003 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867元,在全國名列前茅;而2010年世博會的舉辦,將帶來150~300億美元的巨額投資。

2、創業環境優越。上海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交通便利,腹地廣闊,有著優越的地理環境。上海作 為一座移民城市,有著海納百川的氣勢,加上成熟的商業文化、快速的辦事效率、良好的治安環境,使上海成為創業者的「風水寶地」。

3、人力資源豐富。創業需要人才,而上海無疑是國內人力資源最為豐富的城市之一。最近幾年,上海 更是積極地構築國際人才高地,推出「海外人才居住留證」、「人才居住證」等制度,以柔性流動政策吸引海內外高層次人才。

創業領域

高科技產業:張江高科技開發區、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五角場高科技開發區等,都已是成熟的高科 技創業園區,特別是微電子、光電子、計算機軟體、現代化通訊設施、生物工程和新型材料等領域,創業環境相當優質。

會展領域:上海會展經濟發展迅猛,國際知名展覽、全球頂級峰會紛紛落戶上海,如財富論壇、APEC會議、世博會等。會展經濟的崛起以及國際貿易窗口的背 景,使得上海的物流、酒店、餐飲、旅遊、禮品、廣告等領域蘊藏著諸多的商機。

連鎖加盟領域:上海現有連鎖加盟店4000餘家,加盟業的觸角已從零售、餐飲、美容美發、洗染等 傳統行業延伸到了教育培訓、汽車配套服務、租賃服務等新興領域。

推薦:★★★★★

適合人群:海歸人士、科技人士、商界人士、大學生、下崗失業人員等。

2、深 圳——年輕之城

深圳是中國最年輕的城市,卻是國內「含金量」最高的城市之一。在中國200多家創投機構中,深圳 籍的佔了一半,創投資本總額高達120多億元。作為首個經濟特區,由於國家政策的支持,深圳在基礎設施、市場環境等方面已大大超出其他城市,被稱為中國的 創業樂園。

創業優勢

創投資本雄厚。深圳是國內創業風險投資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在中國200多家創投機構中,深圳佔了1/2,創投資本總額高達120多億元,而且創業投資資金 來源多元化,包括國有資產經營公司、上市公司、境外創投公司、銀行、個人資本等。

2、創業氛圍寬松。深圳是新興的移民城市,包容性強,各種新思想、新創意不會輕易被排斥。這種富 有時代特徵的創新文化,為創業者提供了良好的氛圍。而且,深圳開放程度較高,不受傳統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束縛,對外來者有很強的認同感,更有利於創業者自由 發展。

3、創業環境一流。深圳作為中國首個經濟特區,在政策上有著諸多的優惠。深圳go-vern- ment高辦事效率和透明度全國聞名,市民文化水平和收入水平也在全國名列前茅,加上與香港相鄰及多元的文化氛圍,使深圳成為年輕人心中的發展「寶地」。

創業領域

高新技術產業:作為國內創業投資最活躍的城市,又有很多優惠政策支持,使得深圳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猛,特別是電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光機電一體化 領域,聚集了華為、中興、聯想、創維、TCL、金蝶等一批國內民營高新技術龍頭企業。

服裝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服裝業已成為深圳的優勢產業之一。特別是服裝加工業,依託深圳得天 獨厚的區位優勢、勞動力密集優勢、對外出口優勢,發展空間較大。

物流和商貿服務業:全球最大的物流地產開發商———美國普洛斯信託公司投資逾10億元,在深圳建 立國際物流園,以及國際會議展覽中心、東部黃金海岸等一批重大項目的啟動,使深圳的物流和商貿服務業充滿商機。

推薦:★★★★★

適合人群:科技人士、海歸人士、大學生、商貿人士等。

3、廣州——商 埠之城

廣州,是華南地區的中心城市,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世界500強」企業中有 58家在廣州投資辦廠,形成了一批世界領先水平的工業項目。廣州的民企經濟活躍,民企數量在全國連續多年名列第三。

創業優勢

地理位置優越。廣州是中國的南大門,與香港、澳門、深圳等經濟發達城市為鄰,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廣州成為南方最繁華的商埠和我國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並逐步發 展成中國南部地區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2、創業歷史悠久。廣州有著2000多年的商埠史,民營經濟有著良好的發展基矗廣州民企數量在全國連續多年名列第三。在服裝、製造、飲食、貿易等領域,幾 乎是民企的天下。而且,更多的行業正在向民營資本開放,創業者的發展空間也越來越大。

3、go-vern-ment政策支持。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廣州得益於中央、地方的政 策絕非其它城市可比。從去年初廣東省go-vern-ment推出扶持民企發展的12個配套文件,到廣州市出台民企「十個放寬」政策,再到建立多元化的投 資、融資和擔保體系,廣州民營企業的發展環境日益公平、寬松。

創業領域

餐飲業:俗話說,「食在廣州」。廣州人愛吃、會吃、敢吃,是全國皆知。廣州更是粵菜發源地,餐飲 業特別紅火,酒樓餐館遍布城市各個角落。餐飲業由於市場需求大、進入門檻低,而成為廣州民企最集中、最活躍的傳統領域。

服裝業:廣州鄰近港、澳、台地區,在獲得國際服裝流行信息上有著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優勢,而且廣州 的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因此成為國內主要的服裝產業基地。

花卉業:廣州素有「花都」之稱,每年都將舉辦聲勢浩大的國際花卉博覽會,而且還建有國內規模最大 的花卉博覽園和園藝產品超市。根據廣州市go-vern-ment的規劃,廣州將發展成為中國花卉產業的「矽谷」。

推薦:★★★★

適合人群:下崗失業人員、小本經營者、商界人士、大學生、下崗失業人員。

4、北京——文 化之城

北京是中國最具特殊地位的城市,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北京正成為國內外投資的熱點:目前,全球500強企業中有146家落戶北京;在「中國矽谷」中關 村,平均每天誕生8家高科技企業。而2008年舉辦奧運會,將使北京的發展孕育著更大的突破。

創業優勢

創業環境成熟。北京是中國的科研中心,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總數和密度在全國排名第一,智力資源極其豐富,勞動力素質非常優異。北京的市場經濟發展相當規 范化,商業運作模式成熟,在運輸能力、市場規模方面都位於全國前列。北京歷經幾朝幾代的風雨錘煉,造就了大度的市民文化。這些都為創業者提供了優質的發展 環境。

2、品牌效應巨大。中關村無疑是北京經濟的最大亮點,是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區的「第一品牌」,被形象地稱為高科技企業的「超級孵化器」:據統計,100多平 方公里的中關村園區集聚了60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產值增幅達到平均每年30%以上。中關村因此成為國內外科技人士創業的首選地。

3、創業商機豐富:北京的奧運經濟為國內外創業人士所普遍看好。從奧運場館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建 設、環保與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現代通信業、服務業發展、旅遊業、文化傳媒業、廣告業,都蘊涵著巨大商機。

創業領域

高新技術產業:北京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一直領先全國,發展基礎良好,加上豐富的人才資源及中關村 的品牌優勢,是相當不錯的創業領域。特別是電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醫葯、光電一體化、新材料等新興高科技行業。

文化產業:北京是中國文化最繁榮的城市,也是全國重要的傳媒產業基地,在文化、傳媒領域有著無可 比擬的市場優勢、經驗優勢、專業人才優勢。此外,北京現有的傳媒產業結構中,網路媒體的份額相對薄弱,因此,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

旅遊、餐飲業:北京是全球聞名的旅遊勝地,風景名勝數不勝數,民俗文化豐富多彩,在涉外接待、旅 游服務、酒店業、餐飲業等方面富有商機。特別是餐飲業,據預測,隨著北京經濟的持續增長及2008年奧運會的臨近,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00億。

本報推薦:★★★★★

適合人群:科技人士、海歸人士、文化人士、大學生和下崗失業人員等。

5、成 都——天府之城

成都是我國歷史名城之一,很早就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文化悠久,市場繁榮,被描述為「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如今,新時代賦予成都全新的魅 力:四川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國西部地區外商投資最集中的區域;是四川省高新技術企業最集中的區域。

創業商機

「西部大開發」戰略

西部地區地域遼闊,資源豐富,土地面積佔全國57%,水能源貯量佔全國 82.3%,鈦、銅、汞、鉛、鋅等30多種礦產儲量均居全國第一,這些都是西部地區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然而,目前西北地區平均每平方公里的礦產資源地勘 投資不足東部地區的1/5。為此,中央提出了「開發西部」的戰略,放寬多種所有制企業市場准入門檻,簡化投資項目審批程序,改善投資軟環境等,為創業西部 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矗「西三角」經濟圈三峽工程的逐步建立,使「西三角」經濟圈浮出水面。三峽工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電工程,竣工後將使「西三角」成為世 界級的「發電機」,長江的年運輸能力也將提高5倍。屆時,巨輪穿梭,干支通暢、江海直達,上起四川宜賓,下至上海吳淞口的3000公里長江幹流航線,將成 為名副其實的「黃金水道」。此外,據有關部門測算,三峽工程建成後初期,每年將接待國內外遊客1300萬人次,將產生200億元的旅遊收入。老三峽的魅力 再加上新三峽的引力,使中西部地區旅遊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

創業優勢

重視科技創業。成都是四川省高新技術企業最集中的區域,形成了以電子信息技術和生物醫葯工程產業為龍頭,以高新技術加工製造業為補充的產業體系。成都市 go-vern-ment高度重視科技創業,尤其是電子通訊、軟體、生物制葯、晶元行業等領域,出台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在土地使用、資金等方面給創業者 大開「綠燈」。

2、創業環境良好。成都作為西南地區的樞紐城市,交通便利,商業發達,氣候溫和,配套設施完善,英國渣打銀行、日本東京三菱銀行等全球知名金融機構都在成 都設立了代表處。這些優勢,是大部分西部城市難以比擬的。

3、人才薈萃之地。成都是西南地區的人才高地,平均每1萬人口擁有人才614人,遠高於全國 482人的平均水平。成都的技能人才資源特別是豐富,據統計,2003年底技能人才總量達到50萬,這為成都的現代製造業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創業領域

高科技行業:電子信息、生物醫葯、新材料、光機電一體化是成都的支柱產業,go-vern- ment對這些產業有諸多的扶持政策。而且,近年來,成都涌現出一批技術創新力強、成長性好的高新技術企業,如地奧制葯、國騰通訊、托普、匯源等,形成了 良好的行業發展態勢。

現代都市農業:成都的休閑觀光農業、生態農業等領域發展勢頭良好,加上四川盆地資源豐富、氣候溫 和、土壤肥沃,現代都市農業是個很有價值的投資點。

休閑旅遊業:成都毗鄰青城山、峨眉山、九寨溝等旅遊勝地,而且,成都人懂得享受生活是全國出了名 的,因此,成都的休閑、旅遊、服務、餐飲等領域,有廣闊的消費群體,市場發展空間較大。

推薦:★★★★

適合人群:科技人士、海歸人士、大學生、小成本創業者等。

6、杭 州——天堂之城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煙柳畫橋、風簾翠幕的杭州,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城市,更是近年來新崛起的經濟城市。今天的 杭州,不僅是旅遊、生活的「天堂」,也是創業的新「天堂」。

創業優勢

1、go-vern-ment大力支持。近年來,杭州市go-vern-ment提出「創業在杭 州」的口號,推出一系列創業優惠政策,積極改善創業環境,營造「一心一意創大業、齊心協力創成業」的濃厚氛圍,就連近日開幕的西博會也以「生活與創業」為 主題。

2、創業成本較低。杭州的創業、生活環境一流,但創業成本卻相對較低。例如,在上海建一座400 多個房間的四星級酒店,沒有6個億的投資根本做不下來,而在杭州只要3個億就足夠了。

創業領域

休閑服務業:杭州是旅遊勝地,每年接待海內外遊客2000多萬人次。穿梭如織的人流,使得大到酒 店、餐廳,小到茶坊、咖啡屋、棋牌室等,都富有商機。只要店面夠風花雪月,不愁沒有市常

手工製造業:杭州的絲綢、陶瓷、制筆等手工藝產品,在海內外都有良好的口碑和堅實的市場基礎,是 相當不錯的創業領域。

零售業:杭州零售業發展驚人,已處於全國領先地位。居民消費能力的提升及川流不息的遊客,將為杭 州零售業提供更為寬廣的空間。

推薦:★★★★

適合人群:商界人士、手工藝人、文化人士等。 \

7、天津——明 珠之城

天津素有「渤海明珠」之稱。由於有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十四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世界第十五大城 市等諸多「背景」,天津已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經濟商貿中心和華北地區最大的航運中心,正日益顯露出現代國際港口都市的風范。

創業優勢

地域環境優越。天津是我國重要的交通樞紐:擁有中國內地第二大港口和最大的航空貨運中心,與世界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港口通航;是中國 北方重要鐵路樞紐,連通全國六大鐵路干線。天津背靠北京「大樹」,隨著京津高速公路、京津塘輕軌等項目的逐步啟動,兩地可實現資源共享。

2、天津市全力支持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出台了《關於積極推動我市建立風險投資機制的意見》、《天津市促進創業投資業發展的暫行規定》等,在融 資、稅收、人才等方面給予多項優惠政策。

創業領域

物流運輸及港口貿易:天津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物流業與港口貿易有著雄厚的發展實力。天津已 成為北方最大的物流基地,有2000多家物流企業和貿易企業,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

生物醫葯:生物醫葯產業作為天津優先鼓勵發展的產業之一,go-vern-ment從土地、能源 補貼、稅收和財政扶植等方面都給予了極大的支持。正在建設中的現代中葯產業園、華立達生物園等,按國際標准進行規劃和管理,為專業人士提供優質的創業環 境。

推薦:★★★★

適合人群:科技人士、海歸人士、商貿人士、大學生、下崗失業人員。

8、大連——海 濱之城

大連具有「京津門戶」、「東北之窗」的雙重身份,地理優勢突出,擁有中國最優良的港口。在14個 沿海開放城市中,大連的高級人才密集度僅次於上海。在《福布斯》最新中國內地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上,大連名列第三。經濟學家溫元凱更是樂觀地認為,大連是 全國最具投資和居住價值的城市。

創業優勢

開放程度較高。大連是東北地區開放度最高、開放性經濟最集中的城市,是外商投資的首選地,已成為東北地區對外開放的窗口和龍頭。目前,大連已初步形 成了與國際經濟接軌的外向型經濟格局,是理想的投資區域。

2、工業基礎深厚。大連工業化起步早,設備、技術基礎雄厚,產業工人素質較高,尤以船舶、機車、重型機械、數控機床等裝備製造工業的優勢最為明顯。

創業領域

製造業:大連的造船、裝備製造業等都屬於國家支持的戰略性產業,go-vern-ment給予 了諸多的政策支持。模具園、船舶配套工業園、汽車零部件工業園等重點工業園的崛起,以及大眾、寶馬、日野等跨國名企的進入,為大連製造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 力。

養殖及加工業:大連是我國重點漁區和水產品集散地。為加快水產品加工業的升級速度,大連市go-vern-ment對市場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 的加工項目給予適當補貼。

推薦:★★★

適合人群:商貿人士、海歸人士、設計人士、有一定經濟實力者。

9、溫州——重 商之城

溫州,自古就是重商之地。改革開放以來,溫州人更是以「千軍萬馬辦企業、千家萬戶搞生產、千山萬 水找市潮的澎湃激情,從家庭作坊式工業起步,一步一步發展成為我國民營經濟的前沿陣地。

創業優勢

1、創業氛圍濃厚。溫州的重商之風由來已久,溫州人具有強烈的致富慾望和吃苦耐勞、敢闖天下的精 神。溫州的創新意識之強烈,商業文化之成熟,享譽全國,創業氛圍極其濃厚。

2、市場機制完善。完善而靈活的市場機制是溫州經濟的驅動力,也能為創業者提供規范的創業環境。 全國首個私營企業地方行政性法規、首個股份合作制經濟地方行政性法規都出自溫州。經過20年的培育,溫州已形成較完整的市場體系,包括消費市嘗資本市嘗勞 動力市場等。

3、創業基礎扎實。區域塊狀經濟是「溫州一絕」,即以「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生產方式,通 過高度的社會化分工和專業化協作形成產業集群。創業者如想進入這些領域,有現成的產業鏈和配套渠道,創業基礎較為扎實。

創業領域

服裝、鞋帽業:溫州號稱「中國鞋都」,製鞋業年產值高達300多億元。同時,溫州也是「中國服裝名城」,服裝業年產值達到 230億元。溫州的這兩大產業,不僅在全國具有成熟的市場品牌,而且有完善的市場配套體系,創業者較易入門。

小商品製造業:打火機、眼鏡、燈具、紐扣等,雖是微不足道的小商品,但市場需求較大,而且創業資金、技術要求相對較低。

溫州就是憑著一個又一個小商品做大了市常例如,溫州柳市鎮已成為全國最大的低壓電器基地,產銷量約佔全國的1/3。

推薦:★★★

適合人群:商界人士、下崗失業人員、初創業者等。

10、廈 門——風景之城

廈門是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同時也是中國五大經濟特區之一,經濟發達,環境優美,氣候宜人。 根據廈門市go-vern-ment的發展規劃,到2010年,廈門將基本建成生態型港口風景旅遊城市,屆時將成我國東南沿海又一塊投資和創業的熱土。

創 業優勢

硬體環境一流。廈門曾多次被評為「國內最適合居住的城市」,並入圍「中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投資硬環境40優城市」,此外,還擁有國家園林城 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等多項殊榮。

2、創業政策優惠。廈門市go-vern-ment為扶持民營經濟發展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通過降低民間資本准入門檻、打破行業壟斷、堅持「誰投 資,誰受益」原則、實行一視同仁政策、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等,為來廈門發展的創業者提供舞台。

創業領域

現代物流業:廈門是上海、香港連線上的一個重要樞紐港口,擁有海、陸、空三大運輸優勢,因此,物流業被定位為廈門的支柱產業之一。預計到2010年,廈門 將建設成為承接台灣與海峽西岸經濟區經濟聯系的航運物流中心。

2、電子信息業:廈門現有電子工業企業200餘家,其中包括廈華、廈新、戴爾、松下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根據規劃,今後廈門將重點扶持發展三大領 域,分別為計算機與網路產品領域、通信資訊產品領域、數字技術產品和家用智能中心產品領域。

推薦:★★★

適合人群:商務人士、科技人士、海歸人士、華僑人士等。

⑤ 年輕人定居廈門住哪兒合適呢要年輕人多的地方。

年輕人定居廈門住鼓浪嶼比較合適,因為那兒吧旅遊業發展比較多,然後適合年輕人創業,然後適合一些老年人度假,適合年輕人,也適合因為有老人就有年輕人的服務,咱們更好的服務老年人

⑥ 廈門適合年輕人創業嗎

我覺得非常適合.我也是在廈門的,呵呵, 因為廈門是個中小企業集中的地方,消費也不算很高,地方也不大,適合居住,在廈門也呆了三四年了,還真有點捨不得離開呢,

⑦ 廈門適合養老和創業嗎

養老還行,畢竟在中國這么多城市裡,廈門是比較適合人居住的,環境也不錯。創業的話,不容易啊,自己開公司的話,這邊地方小企業多,競爭激烈,經營不好很容易倒閉。要是來這邊公司上班,一步步爬上高層,就要有實力了,廈大每年那麼多人才出來,人才多,職位少,不是那麼好混的。如果是來這邊開店什麼的,那成本要比較高,人多的地方店面很貴的,尤其是鼓浪嶼、中山路那一帶,店租貴到不行。所以這邊適合有錢人或者有實力的人來...

⑧ 在廈門做什麼生意好

廈門是一個花園城市,廈門特區的經濟在蓬勃發展.外來人口眾多,到處都充滿了商機.不知道你想要開店的規模,只能提一些參考意見:茶和服裝都是不錯的選擇;若你在剛起步階段,不防試一下冷飲和燒烤,本小利大,在廈門很暢,易於成功,但一定要有特色,選址!

⑨ 現在在廈門做什麼生意比較賺錢

如果你是想做暴利的生意那麼他們的名單都在刑法裡面,如果是小本生意,那就要去好好的觀察一下市場了,不同的環境賺錢的行業是不同的,所以很難明確的給你說。

⑩ 廈門:這么安逸,怎麼創業

廈門:這么安逸,怎麼創業

廈門,被稱為宜居「天國」,它充斥著安逸與寧靜,以至於許多創業者都離開這里來到北京創業。廈門的創業環境究竟催生了怎樣特質的創業者?對於這里,是促人上進的樂園,還是牽絆前進腳步的負作用?

大多數人眼中,廈門是一個宜居的「天國」:秀美的景色、蔚藍的天空,還有滿溢的小資情調。每年的黃金周假期,總會有數百萬人湧入這個只有北京朝陽區四分之一面積的小島上(132.5平方公里)。

廈門的互聯網創業公司,也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從早期的站長聚集地,到現在美圖、美柚、飛魚科技、他趣、三五互聯等多家大規模的互聯網企業,有人統計,已有28家廈門企業估值過億。「2008年4399剛搬進軟體園二期的時候,這里空盪盪的,現在連停車的地方都找不到了。」他趣的創始人黃天財說。

但是,廈門太安逸、寧靜了。也有不少創業者離開了廈門,來到北京創業。在他們看來,廈門的格局、視野不足,也缺乏促使企業發展的人才等各種要素。米律、比鄰等廈門本地創業者就是這樣離開。

廈門的環境,催生了怎樣特質的創業者?對於他們而言,這樣美麗溫和的環境,是促人上進的樂園,還是牽絆前進腳步的負作用?

低調、務實的草根樂園

雖然在資本和格局上比不過一線城市,但閩商「愛拼才會贏」的傳統,也融入了廈門創業者的血液。從PC時代草根站長崛起的時代,這就是他們重要的精神支柱,也是很多人信奉的信條。

很多人了解廈門創業,大概是從蔡文勝開始。廈門互聯網創業的火苗也是從那時燃起。在黑馬會廈門分會的成立儀式上,蔡文勝曾回憶起當年廈門互聯網創業圈形成時的景象:

「2000年,我剛到廈門的時候,租了一個80平米的房子,就在廈門的電子城旁邊,800元一個月,客廳就是我們的辦公室。那時廈門最有優勢的就是域名生意,三五互聯的前身商務中國,當時已經是一個企業了。但除此之外,廈門做互聯網的人非常少,都找不出幾個,但我還是把他們都找出來了。比如阿飛(飛魚科技CEO姚劍軍),他是泉州人,2001年來到廈門;吳欣鴻(美圖科技CEO)是2002年來廈門的;易名中國的孔德菁也是2002年來到廈門。那時候我天天跟他們混,形成了良好的圈子氛圍。」

他趣創始人黃天財選擇在廈門創業的理由很簡單:為了生存。2011年,他在廈門創立了一家團購網站,項目失敗後他曾考慮過去北京創業,但最終還是選擇留在了廈門。「我們沒有條件去北京。那時候賬上已經沒有什麼錢了,那點資金去北京租個房子都不夠一年。我們在廈門雖然苦了點(住城中村),但至少能存活下來。」現今,黃天財所創立的情趣電商「他趣」(原性價比)已經申請掛牌新三板,並在去年8月獲得了8500萬元的融資。

在廈門這個充滿小資情調的城市裡,低調、務實卻是這些廈門創業者身上最明顯的標簽。早期廈門互聯網創業者們,幾乎都是草根起家:他們本身或許沒有很高的學歷,懂得草根人群的用戶需求;大部分人是先通過個人網站聚合流量,再轉型做互聯網產品。比如,蔡文勝一開始做的是域名生意,之後創辦了導航網站265.com,在將網站賣給谷歌後成為了國內成功的天使投資人之一;阿飛創立了站長之家,之後轉型做頁游「神仙道」,之後與開發了「保衛蘿卜」的小魚(陳劍瑜)共同創辦了飛魚科技,並於2014年底在香港上市;吳欣鴻早期也是從域名生意起家,做了30餘個產品後,圍繞美圖秀秀的龐大用戶群,逐漸開發出了一系列圍繞圖片處理的產品和生意。

廈門的這些草根精英們,大部分不喜歡一開始就高談闊論宣傳什麼模式,而是喜歡專心從一個需求點出發,再慢慢延伸出自己的一套商業模式。這是同步推創始人熊俊的看法。對廈門互聯網公司的發展歷史,他是非常熟悉了: 「廈門大的'互聯網公司里,美圖現在是慢慢從工具向社交、電商方向延伸。美柚也是如此。飛博共創是做社會化營銷的,它用各種粉絲量大的微博、微信公眾平台聚合流量做生意。他們大部分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一上來並不是先講要做多大的模式,而是從工具或者某一個切入點入手,向外去慢慢延伸。」

曾在美柚做過公關工作的王丹丹對此也比較認同。「這里的公司,通常比較低調,比較喜歡悶頭賺大錢。在外界,很少看到它們十分密集的媒體宣傳動作。」

廈門有互聯網創業的底蘊,也有比較成功的互聯網公司。但是,在平靜低調的創業環境下,這里的創業者們,仍然感受到了創業的局限。

安適和緩水域下的發展暗礁

和黃天財類似,「比鄰」創始人劉進龍也曾在廈門創立團購網站,「我們2010年4月份開始做的,到當年8月份時,已經在深圳、廣州、南京、重慶、蘇州、廈門等七個城市建立起了分站,每個月的銷售都還不錯。」

但彼時「百團大戰」正酣,要想生存下來,必須進行融資。「可那時我們在廈門,沒有太多資本運作的經驗,也沒有這個意識。等我們有了這個意識之後才發現,在北京的公司們都已經拿到了幾千萬的融資。」在喪失先機的情況下,劉進龍只得選擇將網站出售給窩窩團。

因此,事後回憶起來,劉進龍認為,廈門相比北京,融資環境還是欠缺,創業氛圍也不夠濃厚,因此他於2012年前往北京創業。到了北京後,他的感受是,「在廈門,你沒法接觸到這么多的投資人,沒法把你的商業模型和其他創業者、投資人進行經常性的交流和溝通。所以,在廈門,你對融資的敏感度,以及戰略思考能力就會比北京的創業者差一些。」

與劉進龍有類似觀點的,還有米律的創始人鄭明龍。「廈門我感覺其實是在舞台下,北京則是站在舞台上,從台上你是俯瞰,能看到更遠的東西,信息也在交換得更頻繁,更能夠拓寬你的視野。」因此,最後這位律師仍然選擇離開廈門,他認為,北京的創業氛圍更好,更適合將自己的業務范圍向全國輻射。

而在2000年就擁有了大量優秀個人站長的廈門,在發展互聯網產業時,仍然主要受到了一個問題的制約,這也是廈門創業者給i黑馬的普遍回答:缺乏優秀人才。

在廈門,高校較少是很大的不足。廈門目前仍只有廈門大學、集美大學、華僑大學等幾所高校,人才產出明顯不夠。熊俊向i黑馬舉了個例子:「以廈門大學軟體學院為例,2002年成立到現在,這十幾年間它培養的畢業生不過才2000多人,一部分出國留學、一部分去北上廣,剩下的也不多了。」

為了尋找優秀人才,有財力的廈門創業者開始選擇向外輻射,同時也順便拉人來廈門。

美柚創始人陳方毅向i黑馬表示,美柚已經在杭州設立了一個70餘人的電商團隊,以發展其電商業務;同時,美柚也努力從BAT中吸引人才到廈門工作。「只要他是人才,想來廈門,就努力挖到我們公司來。喜歡穩定的人還是會願意來廈門的,這里對他們來說還有不錯的吸引力。」

熊俊則將視線投向在台灣。為了開發同步推的安卓應用,熊俊專門在台北設立了一個10人的研發中心。在他看來,在台灣招人或設立辦公地點比大陸更加方便。「廈門離台灣很近,比去北京近很多,坐飛機1個半小時就可以到。而且台北和廈門都講閩南語,風俗習慣也都很相近。而且台灣這十幾年沒怎麼漲過薪水。大陸這邊招人,年薪上漲幅度可能要達到15%-20%大家才會滿意,但台灣只需要大約5%的年加薪幅度,比從北京挖人來得便宜、更穩定。」

但是,並不是所有創業公司,都有美柚、同步推這樣的財力。

「這里不適合快速擴張,你沒有急躁的資本」

是不是安適悠閑的環境,就不利於創業創新了?對此,蔡文勝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這樣安適休閑的環境,反而更能夠讓創業者得到提升:「當年那時(將265.com賣給谷歌後)我很想調整一下,因為在北京的四年裡,我天天都非常辛苦。在北京,除了創業、工作,幾乎沒有個人生活。我覺得,在天天乾的時候,你必須要有自己的空間,留給自己時間,這樣你才能更上一個台階。」

熊俊則有另外一個比喻。他認為,廈門其實有點像美國的西雅圖:「西雅圖在矽谷北邊,那個地方的人才相對來講也比較少,比較適合居住,但是西雅圖還是產生了像微軟、亞馬遜這樣的公司。廈門不是矽谷,但廈門更像西雅圖。這里的人,比較踏實和務實,非常適合靜下心來,把一件事情磨到一個比較好的結果,而且往往這些事情在開始時適合比較小、相對比較偏的市場,然後再磨到比較大。這里不適合需要快速擴張的公司,因為在這里,你沒有這個急躁的資本。人才等各方面的東西都不夠。」

不過,廈門還遠沒有達到西雅圖這樣的層次。在這里,美圖還僅僅是一個600餘人的公司,沒達到微軟、亞馬遜這樣的巨大規模,對廈門地區起到的人才輸出和示範作用仍有限。安適的環境,可能只是對創業者進行了一次「過濾」,留下了踏實、追求生活與工作平衡的創業者。

黃天財還認為,廈門互聯網的發展真正開始快起來,還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相比廣州、杭州這樣的城市來說,仍然起步比較晚,底蘊還不足,有著很大的進步空間。「雖然說2007年、2008年廈門有開辦站長大會,但那時候廈門的互聯網產業,實際是沒有成型的。那時,我們只能說,能做起來,是這些人的個人能力很強,個人站長的知名度很高。」

另外,廈門的產業聚集效應還未形成。比如杭州,在阿里巴巴的發展下,產出了大量的電商人才。阿里巴巴的上市也附帶產生了多個熟悉互聯網的本地資本,並由此產生了良性循環和清晰的城市名片。而就像前面提到的,當下廈門最大的互聯網公司是吳欣鴻創辦的美圖科技,但美圖科技還沒有這樣龐大的公司規模,其示範作用仍然有限。

現在,廈門地區的互聯網創業氛圍也在升溫。以軟體園的投入為例,從2005年9月軟體園一期破土動工,到2014年10月四期定址,廈門的軟體園總建築面積已突破163.64萬平方米,二期幾乎滿載。而根據廈門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截至2015年12月,廈門市規模以上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190.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9.0%。

軟體園在不斷新建,孵化器、加速器、創客空間正在興起,資本的關注也在加大,但廈門的互聯網創業大勢,還需要一段時間,逐漸積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