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開端在廈門翔安哪裡取景
擴展閱讀
北京天使兒科怎麼樣 2025-05-16 19:11:00

開端在廈門翔安哪裡取景

發布時間: 2022-09-12 08:42:33

㈠ 嘉林原型

開端嘉林市原型是武漢

《開端》原型是武漢1998年發生的爆炸案,本來《開端》想在武漢拍,但是武漢大橋不同意封路拍攝,於是轉到了廈門,原型事件曾經奪走了16人的生命,還有22人受傷,20多人受傷。而這個案子的起源是一對男性情侶殉情時的無差別作案,情節之慘烈令人嘆息。

而《開端》也借鑒了多起公交車案件。比如重慶公交車墜江案,女乘客坐過站與司機發生口角,後來上升到了肢體沖突,司機與私家車相撞後撞斷圍護欄墜入江中。2013年6月7日廈門市一輛公交車行車途中突然起火,這些案件都不是意外,全是人為引發的。

開端嘉林市的拍攝地

《開端》故事發生地嘉林市就是有著「海上花園」之稱的廈門。劇中很多劇情都離不開「橋」。在知道公交車要爆炸後,男女主多次嘗試下車,一次說心臟病犯了,車上的乘客提醒說最近的醫院就在橋那邊;一次假裝被男主猥褻要報警,乘客說,最近的派出所過了橋就到了。

廈門標志性的四橋一隧也在這部戲中有多處上鏡。四橋一隧分別是海滄大橋、杏林大橋、廈門大橋、集美大橋以及翔安隧道。

劇里眾人一次又一次踏上的跨江大橋是杏林大橋,這座大橋是連接集美區與廈門主島的重要通道。現實中的路線應該是從集美走杏林大橋進島,所以確實是過了橋什麼都有。

李詩情和肖鶴雲第一次報警之後,站在天橋上觀察公交有沒有被攔截成功,這個天橋就是同安美峰公園天橋。緊接著他們將手機關機,開始整理故事的時間線,他們選擇的地方是山海健康步道。

他們一直在螺旋樓梯上復盤每一次的循環,直到警察找過來。從遠處看,步道彷彿沒有盡頭的圓,鏡頭語言滿分。

劇中男女主發生分歧的地方是在五緣灣。五緣即五座拱橋與其倒影構成的「五圓」,橫卧碧波的五座圓拱大橋也是城區內灣的醒目標志。隨後肖鶴雲站在卓別林的雕塑旁,目睹李詩情走出公園,被警方帶走。

㈡ 電視劇《開端》正在熱播,這部劇中出現了哪些景點

電視劇《開端》正在熱播,這部劇中出現了許多景點,而且這個作品是在廈門拍攝的。這是一個無限流的影視作品,在這個作品當中主角一次又一次的經歷了生死挑戰,在這個過程當中慢慢的實現了自我的成長。這個電視劇當中公交車的行駛路段其實就是廈門翔安區火炬園旁邊的翔虹路,除此之外電視劇當中還出現了很多當地的特色建築。

在這個電視劇裡面大家能夠看到主角對於生活的嚮往,同時公交車上面的乘客雖然說身份各異,而且也經歷了很多不同的事情。但是他們也都有著自己的困境大家通過不同的人能夠看到不同的人生,而且能夠通過這些人生看到生命的厚重感,真正的領悟到生活的意義,所以說這個電視劇是值得大家去觀看的。

㈢ 廈門翔安區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翔安區是廈門市實施海灣型城市發展戰略,重新調整行政區劃後新設立的一個區,於2003年10月19日正式掛牌設立,是廈門市最年輕的行政區,轄區總面積351.6平方公里,現有戶籍人口26萬。翔安,寓意於翱翔安康。翔安地處廈門東部,地理環境優越,東北與泉州市交界,西面與同安區接壤,南隔海與金門島相望,居廈、漳、泉閩南「金三角」中心地帶,扼守閩南地區南下北上之咽喉,擁有獨特的地理優勢、悠久的歷史文化、豐富的自然資源,正在建設的翔安隧道,將使廈門市區到翔安的路程時間由現在的一個多小時縮短到15分鍾。

翔安,美麗的處女地,這里山清水秀,風景優美,空氣清新;翔安,希望的熱土,這里到處金戈鐵馬,狂飆突進。

翔安,綠色新城,風光無限。不管是從聞名全國的英雄三島戰地觀光園、對台小額商品交易市場,到海上田園風光鱷魚嶼休閑漁排,還是從「拍手上香山,相看意未還」的香山省級風景名勝區,到「古樹青青,古戲悠悠」的呂塘古村落戲曲大觀園,或是從廈門十大最美鄉村小嶝、古宅和後村,到那幽幽古道十八彎步入神奇的古宅大峽谷,或是從大帽山上的唐朝甘露寺,到閩南古鎮馬巷的閩台池府王爺開基祖廟元威殿……所到之處,其獨具特色的戰地游、海島游、生態游、民俗游、戲曲游、宗教游、農家樂和漁村風情,無不令人心曠神怡、留連忘返。

特色餐飲及美食:芋圓裹、鹼粽、兜面、翔安雞蛋餃、海蠣炸、翔安蝦棗、翔安煎蟹等。

賓館飯店及娛樂場所:銀鷺山莊、興恆大酒店、東方新星。

商場購物:大嶝對台小額商品市場。

㈣ 開端公交車是幾路

是廈門市45路公交車。
開端一開始公交車行駛的那段路就是廈門翔安區火炬園的翔虹路,海滄大橋等地方取景。其中海滄大橋旅遊區以海滄大橋為主線,包括大橋東岸旅遊區與西岸的火燒嶼旅遊區,是廈門的新興旅遊區域之一。大橋坐落在廈門西港中部,是從廈門島通往海滄的一座內海灣公路大橋。大橋造型本身就十分優美,在本島的海灣公園遙看大橋全景角度尤佳。
開端講述了男主人公游戲架構師肖鶴雲和女主人公在校大三學生李詩情在遭遇公交車爆炸後「死而復生」,於公交車出事的時間段內不斷經歷時間循環,從各自的自救到後來打破隔閡一起努力阻止爆炸、尋找事情的真相的故事。

㈤ 翔安大橋起點終點

西起:枋鍾路與金尚路交叉口,終點:翔安大道。
全線在環島東路、濱海東大道、翔安西路、劉五店4處設置互通,全長約12點371公里,其中跨海段橋梁長約4點5公里。
廈門第二東通道——翔安大橋將提早開建,起止點分別位於廈門本島的枋鍾路和翔安區的劉五店。第二東通道起於廈門本島埭遼水庫東側,順接「枋鍾路下穿金尚路通道工程」的終點,路線順枋鍾路往東,沿線設置雲頂北路和環島幹道互通,以橋梁形式跨越本島東部海域,在翔安半島西南登陸,然後基本沿翔安南路向東,沿線設置濱海東大道,翔安西路互通,項目終點接翔安大道互通。

㈥ 《開端》嘉林市是哪個城市

廈門。

這里《開端》的嘉林市本質上是一個虛擬出來的城市,但是因為大部分取景地在廈門,所以可以理解為是廈門。劇中寫的是嘉林市,實際是在廈門拍的。仔細對比一下,不難發現,除了地點同在廈門,在大橋附近,事故發生的人物性格、時間,也都和歷史有相近之處。

《開端》嘉林市的特點:

在沉迷於燒腦劇情的同時,劇中故事發生地嘉林市清爽美麗的海濱風光也吸引了觀眾們的注意。不難看出,嘉林市就是有著「海上花園」之稱的廈門。劇中很多劇情都離不開「橋」。

廈門標志性的「四橋一隧「也在這部戲中有多處上鏡。四橋一隧分別是海滄大橋、杏林大橋、廈門大橋、集美大橋以及翔安隧道。

㈦ 熱播劇《開端》是在哪裡取景的

《開端》這部電視劇的拍攝地點是在福建廈門,這一點從這部劇在片尾的感謝名單也可以看出,很多地方都是位於廈門的。而在電視劇中屢次出現的那個大橋就是廈門的杏林大橋。當然電視劇的劇情完全是虛構的,所以在現實中並沒有原型

因為這部劇的評分比較高,觀眾的口碑也不錯,所以也有觀眾可能會在看完這部電視劇之後到取景地打卡的。這也是電視劇選擇取景地之後,對於景色本身的一些宣傳,這樣也會帶來一些遊客。

這部電視劇選擇在廈門進行拍攝,也記錄了一些比較漂亮的景色。讓我記憶深刻的一個畫面是男女主角在一個岸邊去觀看橋上,可能會發生的爆炸時的樣子。當時劇情是比較緊張的,但是時不時就會被這美景分散了注意力呀。

㈧ 翔安好玩的景點有哪些

香山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廈門市翔安區的東南部,地處廈門、漳州、泉州、金門「閩南四地」的中心地帶,正在建設的翔安隧道,將使廈門島內到景區的路程時間由現在的一個多小時縮短到15分鍾。香山原名荒山,海拔176米。南宋紹興年間,首仕同安縣主簿的理學大師朱熹,曾數次登臨,因此山風景優美,草木皆香,逐將其改名為香山,並留下墨寶譽其為「真隱處」。2004年,香山被省政府列為第六批省級風景名勝區。景區總面積10.38平方公里,由「兩片一帶」組成,其特色為「古寺古松古戲,民俗田園風光」。「兩片」即香山岩自然文史廟會景區和呂塘古村落民俗文化景區,中間連接田園風光帶。香山岩景區主要景點有古寺、古跡、名勝和廟會活動。呂塘景區特色是古樹、古厝、古戲。 香山岩景區山巒疊嶂,連綿十六個山峰,橫貫二十八公里。其間山湖盆地、水庫碧波盪漾,景色迷人。眾多的文物古跡印證了香山與一水之隔的金門有著「五緣」之親,主要景點有建於南宋年間香山岩寺、建於明代的徽國文公祠(又名香山書院)以及仙泉、獅球石等古跡名勝。 香山民間廟會:起源於南宋紹興年間的香山民間廟會已經成了閩台地區民間朝聖禮佛的信仰的勝地。每逢正月初六香山佛祖誕辰,來自閩台地區的數萬信眾便自發前來朝拜,並舉行各種民俗曲藝表演和迎神請火活動,整個廟會活動從春節一直延續呂塘村位於翔安區東南部,座落在香山省級風景名勝區內。自宋末至1950年,呂塘村原村名叫「蓬萊保」。呂塘村的古樹遠近聞名,成了呂塘村的代名詞。位於村口的古松林已有600年的歷史,這是閩南地區松樹齡最長、樹徑最大、分布最集中、佔地最廣的古老小林區。它佔地百畝,現存260多棵參差不齊的古松柏。大部分樹高數丈,最高的達到15米,多數直徑1米,最大有1.5米。有趣的是,這片古松林所有的樹枝都朝向祖居地方向—西南。據呂塘村洪氏族譜考證,該片古松柏林在明朝洪武二十年間(1388年)就有了。幾經滄桑,清代時,村民又不斷補植珍護,終使松林延年鬱郁蔥蔥。如今的松柏林區是人們遊玩歇息的好去處,站在松柏林區的岩石上,登高眺望,隔海的金門島盡收眼底。沿著古松柏林山崗往下走,還有個盤龍谷。谷里有數十棵樹齡幾百年的榕樹,枝繁葉茂、鬱郁蔥蔥,樹冠相互交錯連接,遮天蔽日。大部分的榕樹氣根龍盤虯結,這樣成群的榕樹還真少見。古松林、古榕群中蟬鳴鳥叫,曲徑通幽,行走期間,宛如置身世外桃源,令人流連忘返。 呂塘村歷史悠久,至今仍保留著傳統文化印跡。村裡有許多精美的明清建築,朴實厚拙,色彩斑斕,磚雕石刻、牌匾楹聯,積淀著先人的智慧,同時也記載了閩南地區古村落發展的歷史。呂塘村還保留有大量閩南古建特色的「九架厝」,這種古厝通風透氣,除潮涼快,又避雷防風防震,所以上了年紀的老人還是喜歡居住在「九架厝」里。「九架厝」外觀一樣,裡面卻有所不同,有的單進式,有的二進式,有三進式。古厝的面積都很大,大多有160平方米以上,屋頂鋪黃泥瓦,兩端的屋脊用磚涵與泥灰土混合,造成燕尾翹脊,美輪美奐。呂塘村的文化積淀深厚,高甲戲、歌仔戲、南音是這里的特色,自古以來呂塘村就是出了名的「戲窩」。1995年呂塘村梨園世家洪金盛創辦了我省惟一的民辦民間戲曲學校——呂塘戲校,是目前我省唯一民辦戲曲學校。學校實行「零收費」工藝辦學,先後為閩南地區輸送了200多個民間戲曲演員,為閩南傳統文化藝術注入了新鮮血液。學校曾15次組團到金門縣進行文化交流演出,行程遍及金門的五個鄉鎮15個村莊,演出劇目30多個,演出場次75場,觀眾超過5萬人次,成為廈門—金門「兩門」文化交流最為常態化的項目。學校還多次出汶萊等國家交流演出。2006年6月,呂塘戲校被廈門市文化局確定為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基地。2006年9月8日呂塘戲校與香港天下梨園第一村演藝公司簽定協議,擬投資23億元人民幣,共同開發建設閩台戲曲大觀園,使之成為集閩台民間戲曲保護傳承教育培訓、交流研討、展演展示、影視製作、文化旅遊、休閑度假於一園的全國首個閩台戲曲文化交流合作基地。 英雄三島戰地觀光園英雄三島戰地觀光園坐落在大嶝島東南端,佔地八萬七千多平方米。這里曾經歷過一九五八年「八.二三」炮戰的洗禮,一度成為戰爭廢墟,每平方米的土地就落下1.5顆炮彈。昔日的前沿陣地,如今是目前國內唯一面向金門,以統一祖國大業為主題,戰地觀光為內容,融愛國主義教育、國防知識教育、軍事科普教育、休閑娛樂於一體的多功能教育基地和旅遊勝地。戰地觀光園設有「世界之最大喇叭」、「八.二三炮陣地遺址」、「英雄雕塑廣場」、「戰地坑道」、「英雄三島軍民史跡館」、「軍事武器陳列館」、「國防教育館」、「祖國和平統一展覽館」、「空飄海漂史跡陳列館」等。十幾個景點,您可參與軍事障礙訓練、體能拓展訓練、古炮射擊、cs激光對抗、野營燒烤、模擬野戰對抗等特色活動。 從2007年起,觀光園景區開始組建戰地藝術團,常年為遊客開放表演大型實景馬戰藝術 《民族英雄鄭成功》 、軍事特技、傳統雜技等特色節目,戰馬飛奔,馳騁疆場,特技打鬥,場面恢宏,讓您置身戰場,身臨其境。 「昔日兩岸恩怨硝煙濃,今朝戰地黃花分外香」。戰地觀光園將以旖旎的海濱風光,獨特的戰地氛圍,深厚的文化內涵,無微不至的熱情服務,誠迎海內外賓客前來觀光旅遊。 小嶝村位於翔安區大嶝鎮,是著名的漁村。面積僅0.86平方公里,和金門隔海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最近距金門只有3600米。小嶝經歷過硝煙戰火,如今小嶝地面上有原始狀態的明碉暗堡、戰壕以及對台廣播的原址,地底下有縱橫交錯的坑道,一千多米長的秘密坑道橫貫小嶝全島,蜿蜒曲折如迷宮。小嶝四周水域遼闊,大海瑩澈,盛產石斑魚、黃花魚、對蝦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海豚也常在這一帶出沒。大海里礁石星羅棋布,是個天然的垂釣場所。小嶝的民居以閩南建築「九架厝」為主,大厝冬暖夏涼,是休閑度假最理想的「漁家旅館」。小嶝——金門海域之間有一明礁,叫「白哈礁」,南距大金門島僅1800米,是祖國大陸離台灣大金門最近的地方。古名「陛下礁」(既皇帝礁)。此礁成為「近看金門,盼祖國統一」的上選之地,也是垂釣、嬉海、寫生、攝影休閑之妙域。 「品泉」位於碼頭西側沙灘上,三塊石頭排成「品」字形,中有一窟泉水,海水漲潮是整個泉眼被淹沒,退潮後泉眼才顯現出來,泉水清冽甘甜,是小嶝的一個奇觀。 宋末理學名賢邱葵是小嶝人,他長期隱居小嶝,島上留下了許多和他有關的文物和古跡,如棋局石、釣磯石、樂丘石等。離邱葵故居不遠,有一座「順濟廟」和「英靈殿」,兩座廟之間有一個湖,兩旁種滿柳樹,湖邊還有一處宋代遺跡「美人井」。在英靈殿的右側有棵樹齡650多年的鐵樹,被稱為「八閩鐵樹王」,樹幹上分出了三支粗大的分枝,彎彎曲曲伸向不同方向,奇的是這鐵樹幾乎每年都會開花。 小嶝村是個很適合避暑的度假地。根據規劃,小嶝島正被建成休閑漁村,主要功能區位於該島的西南部。屆時,島上的350畝海堤圍墾地將分成8大娛樂區,分別是:不沉海水游泳區(即鹽浴場),拾貝與海泥浴娛樂區,休閑垂釣區,紫菜、海蠣養殖科普區,漁家特色餐飲與漁村康樂中心,涉漁體驗區(可體驗撒網、提網捕魚、踩水車、摸魚、喂魚、撈魚、開海蠣、織網、剪紫菜),工廠化水產養殖休閑科普區,苗種繁育休閑科普區。後堡月亮灣將成為海水天然浴場,規劃拋沙3萬立方米,建造50座小木屋。

㈨ 《開端》拍攝地點是什麼

《開端》拍攝地點是:廈門。

開端是一部無限流的電視劇,其中45路公交車是主要的拍攝場景,是講述了游戲架構師肖鶴雲和在校大三學生李詩情在遭遇公交車爆炸後「死而復生」,於公交車出事的時間段內不斷經歷時間循環,從下車自救到打破隔閡並肩作戰,努力阻止爆炸、尋找真相的故事。

其中開端一開始公交車行駛的那段路就是廈門翔安區火炬園的翔虹路,海滄大橋、聯發華美文創空間、健康步道、鍋爐咖啡、廈門理工學院南門、濱海浪漫線、五緣灣濕地公安雲等這些地方都有取景。

《開端》取景地介紹:

1、杏林大橋

杏林大橋,位於廈門市北部西海域,與廈門大橋相鄰,是今後進出廈門島的第五條跨海公路通道。杏林大橋的特色在於駝峰處兩側設立的觀景台,市民可停在橋上看風景,這種設計屬全國首創。

在觀景平台登高望遠,遠處的同安灣、近處的杏林灣盡收眼底;海滄大橋、海堤、廈門大橋、集美大橋次第延伸,一覽無余。

2、廈門海滄大橋旅遊區

海滄大橋旅遊區以海滄大橋為主線,包括大橋東岸旅遊區與西岸的火燒嶼旅遊區,是廈門的新興旅遊區域之一。

大橋坐落在廈門西港中部,是從廈門島通往海滄的一座內海灣公路大橋。大橋造型本身就十分優美,在本島的海灣公園遙看大橋全景角度尤佳,傍晚的夕陽和晚上的夜景也很漂亮。

在海滄大橋的東錨碇內,有我國第一座綜合性橋梁博物館;西岸火燒嶼旅遊區主要包括火燒嶼生態樂園、市青少年科技館,適合青少年來長知識。

若時間充裕,海滄大橋引橋邊山上的博餅民俗園也可一並遊玩,在這里能夠看到博餅(一種骰子玩法)和當地的狀元玩法。

㈩ 中國第一條海底隧道在哪裡

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是廈門翔安海底隧道。翔安海底隧道全長8.695公里,從廈門島到達對岸的大陸端,比原來節省了82分鍾。

廈門翔安海底隧道是國家「863」計劃專題項目的重點工程,由我國自主設計、施工建設。以三孔隧道形式穿越海域的廈門翔安海底隧道,位於海域段隧道6.05公里,最深在海平面下70米,從開工到建成僅用時4年8個月。

施工難點

這條隧道地質復雜,建設中相繼遇到了全強風化地層、富水砂層、風化深槽等三道世界性難題。中國鐵建二十二局集團堅持科技創新,改進了傳統施工作業法,在主洞軟弱圍岩地帶連續六個月月掘進超過60米,刷新了世界特大斷面海底隧道施工紀錄。

雙向六車道的廈門翔安海底隧道通道是廈門島第五條出入島通道,兼具公路和城市道路雙重功能。它的建成通車,使廈門出入島形成了從海上到海底的全天候立體交通格局。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法院網——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建成通車